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網路學院座談會—落實家庭六和敬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23/2/1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141-0005

  第六十七個問題:請問上悟下道法師,學生通過多年學佛,知道盡虛空遍法界不是一家,而是一體,都是一個自性,所以應該做到待一切人事物平等平等,但學生運用到生活當中時,往往不由自主。比如遇到與自己觀念、想法、做法不同的人,往往會不耐煩,平等心不夠。請問如何改變這種不良習氣?頂禮感恩大和尚。

  這個問題,我們大家聽經也都知道這個道理,我們自己與眾生是一體,都是我們自性所變現的,是心現識變,所有的一切都是離不開我們自己的自性,所以都是一體。這個道理雖然是明白,但畢竟我們現在還是凡夫,在天台宗六即佛來講,我們現在是第一個理即佛,理就是說這個理體,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現在迷了。所以從理論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都是佛,都有佛性,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一念不覺迷了,這個道理雖然知道,但是我們還是凡夫,我們還沒有斷惑,還沒有破無明;理論上講大家都是佛,從理體上講都是一體的,但是煩惱習氣我們還沒有斷除,難免遇境逢緣還是會生煩惱。道理是懂了,但是伏不住我們的煩惱習氣,這個也是需要修行,修行就是在這個地方修。我們每一個眾生本具的性德(就是自性),這個大家都有,佛性大家都有,性德大家都具足,都是圓滿的、都是平等的,但是我們現在迷了,變成凡夫,凡夫就是要靠修德來顯露我們的性德,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因此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修行上的一個問題。

  我們現在這個道理明白了,但是在生活當中遇境逢緣,遇到這些人事物,我們要怎麼樣修,能夠降伏我們的煩惱?這是我們當前的一個功課。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世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我們現在人都比較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就容易生煩惱。好像一個人心浮氣躁,就容易發脾氣,這也是必然的。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在晚年這幾年講經特別提到這一點,就是說要把這個心浮氣躁降伏下來,回歸到心平氣和,這個心平靜了,心平氣和,那就不生煩惱了。所以我們當前要修的功課是這個。所以《太上感應篇彙編》前面有一段,教我們修心養性的功夫,也非常重要。修心養性,就是說我們每一天總是要有一點點時間,讓我們這個心沉澱下來,心靜一靜。我們談不上說有定,但是起碼讓我們這個心沉澱一下,這個心浮氣躁的心讓它沉澱下來,讓它回歸到心平氣和。這樣遇到事情就比較不會動怒,比較不會生煩惱。

  所以我們現在每一天,比如說你靜坐半個小時,或者念佛半個小時,讓這個心能夠靜下來;或者你沒有那麼長的時間,十五分鐘也好;或者早上十五分鐘,晚上睡前十五分鐘。生活當中有空檔,也可以讓這個心靜下來,閉目養神,讓這個心沉澱下來。心沉澱下來了,這個就是做學問的功夫。像《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引用很多個例子,其中有一個例子,就是講一個人能夠收攝浮氣,就是人能夠把我們的心浮氣躁收攝回到心平氣和,「遇親便能孝,遇善便能果,遇辱便能忍」,就是我們心平氣和了,孝敬父母師長,自然就能做到。心平氣和,遇到善事也就會很果斷的去做,也不會猶豫了;心平氣和,受到人家無端的侮辱、誹謗,也能夠忍辱,所以收攝浮氣是我們當前要學習的一個功課。

  現在我們受到現代科技的影響,特別現在大家都有手機,手機我們也不要長時間一直在看,這個也是對我們很干擾。所以我們看手機,不要一直看,總是要讓自己休息休息,最好能夠定個時間。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就是定個時間看,早上、晚上或者下午哪個時段看一下,這樣就不會受到這些干擾,這樣對我們收攝浮氣會有幫助。總之,我們現在的人,因為現在這個時代大家生活都很緊張,因此我們的心也容易心浮氣躁,事情多,資訊太多。古人講的,「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這個難免心就比較容易浮躁,受干擾。所以我們不必要知道的事情,也就不需要去知道;不必要認識的人,也不要去攀緣、去認識,這樣我們會減少很多是非,減少很多干擾,對我們修心養性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這個提供你們參考,改變這個,就是現在我們先從心平氣和這裡做起,從這個地方下手。心平等,那是要明心見性,轉第七識,平等性智才會現前。所以這個是我們將來要達到的,但是目前我們先修我們做得到的,先從這裡下手。好,這個問題就簡單回答到這裡,請下面。

  第六十八個問題:尊敬的學院院長上悟下道法師您好!學生請教,如何在生活及待人接物處事中,把六和敬落實到位?我怎樣和家人和諧相處?把自己的見解放下,恆順家人錯誤的看法、做法?比如應早睡早起,而他們晚睡晚起,不吃早飯等等。學生至誠感恩院長慈悲開示,至誠頂禮。阿彌陀佛!

  這個問題現在也是相當的普遍。這個問題,跟家人相處,我們自己學了佛,學了傳統文化,家人他還沒有學習,這個就會顯得,我們看到家人很多方面,我們會覺得看了不習慣,覺得怎麼這樣,晚睡晚起對身體也不好。這個問題,實在講,在過去蔡老師講的《弟子規》,還有《群書治要》,這方面也講得非常多。總之我們要先恆順家人,有適當的機會可以給他提醒、勸導。這個勸導跟提醒,也是要看家人當時他的心情。就是好像勸父母一樣,他心情比較好的時候,用和善的口氣來提醒、來勸導。也不能用教訓的口氣,這個恐怕家人聽了他也不會接受。《弟子規》講的這些原理原則,也都是教我們這個做法、道理。父母、家人有一些錯誤的看法,你現在跟他辯論,那只是愈增長他的固執,事實上也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所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恆順眾生」這一願,也是我們當前要學習的。明明看到眾生很多不如法,佛菩薩看了怎麼樣?你現在勸他,他還不回頭,那你只能恆順眾生,讓他去了。哪一天因緣到了,他碰到釘子,這個因緣到了,那個時候勸他,他才會接受,所以這個必須有耐心的。

  我們已經學習傳統文化,總是要去包容這些沒有學習的。如果我們跟他計較,跟他一般見識,這些家人也會覺得說,你學習傳統文化也不過跟我差不多,也沒有比我好,你的修養也沒有比我好。所以總是從自己做起,去體諒家人,慢慢去影響他。最重要,就以身教去影響,不要言教了。身教則從,言教則訟,就是做給他看,看久了,他自然會有感覺。如果只是用勸的,恐怕不一定家人他能夠接受。如果能夠接受,當然要勸導;但是這個勸導,還是要看時機、看狀況,能勸到什麼程度,這個也要知道。所以看到這個,你就不要生煩惱,這個也是給我們練習修平等心的一個功夫。也是讓我們學習忍辱,學習包容,學習寬恕別人。在《文昌帝陰騭文》講「容人之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總是要去包容。包容當中有機會,我們勸他改過,這樣就好。總之,自己心裡要保持平靜,伏住煩惱,這個是最重要的。自己煩惱可以控制得住,才能幫助家人。好,以上簡單答覆,我們再接著下面一個問題。

  第六十九個問題:院長您好,老法師說起心動念與一切萬物能發生感應,請問我們念佛號能與一切人發生感應、與動物感應嗎?

  這個感應肯定是有感應,有感必定有應,只是這個感應,它的大小、力量的強弱,跟我們的至誠心有關係。至心念佛,如果百分之百,這個感應當然是圓滿的;如果百分之九十、八十、七十、六十,百分之五十,或者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也都有感應,只是這個感應得明顯跟不明顯,互相的一個感應強弱不同。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的確是周遍法界,只是我們現在好像不知道。實際上,因為整個法界就是我們的自性,所以我們動一個念頭,那就周遍法界了,同時的,這個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事實上是這樣,只是我們現在不能感覺到,實際上諸佛菩薩都看得很清楚。我們一念周遍法界,這個道理都在《華嚴經》上面,《華嚴經》這個道理講得是最詳細、最明白的,這個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因為整個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自性變現的,當然會有感應,只是我們現在的感應不如佛菩薩,佛菩薩他沒有障礙,我們現在有業障,有這個障礙。有業障,還是會有感應,只是感應各人不一樣。

  念佛號,也能夠與一切人發生感應,因為人跟動物都會有感應,感應得明顯跟不明顯。感應,有顯感顯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都會有感應,感應大概是分這四種。所以當我們念佛功夫愈深,你這種感應就會愈明顯。隨著我們念佛功夫的淺深,我們感受到與一切人、一切物的感應,那個就會愈來愈明顯,這是我們念佛的功夫。事實上,你動一個念頭都會有感應,不但跟人、動物感應,跟十法界一切眾生都會有感應。只是我們現在還有業障,我們不知道,實際上都有感應。

  不但跟人、跟動物,跟鬼神這個感應就是更明顯了。像《太上感應篇》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就是我們起一個念頭,善念,善的念頭,這個善的念頭就是不貪、不瞋、不痴,善的念頭,不是自私自利的念頭,是要利益眾生的念頭。這個善念起來了,馬上跟吉神就感應;起一個惡念,要去損人利己的惡念,壞事還沒做,那凶神馬上就感應了。所以我們以此類推,跟這些鬼神有感應,當然跟一切萬物,跟整個法界統統有感應。如果去讀《華嚴經》我們就知道,我們一念是周遍法界,這個信息馬上就遍法界。所以當然有感應,只是說我們現在感覺不是很明顯,我們有疑惑。等到我們念佛功夫深入了,你就會很明顯的感受到,我們念佛不但對人,對動物、對天地鬼神,不但是有情眾生,這些植物、礦物,都會有感應。像日本江本勝博士那個水結晶的實驗,提供我們一個科學的證明。我們人善意的,這個心善意的對著那個水,善意向它,那個水的結晶它就呈現很美麗的圖案;我們惡意對它,它也知道,它就呈現很醜陋的圖案。

  所以也大概有二十年前,有一次悟道跟我們老和尚到日本去參觀江本勝博士水結晶的實驗室。他那個實驗室不大,就幾個大冰箱。那個水,他用我們打針注射的那個針筒,抽一些滴在一個小碟子,放在冰箱去結冰,然後拿出來,再用二百倍的放大鏡去照相,就照出它結晶的圖案。那一次去,因為我們淨老和尚就給江本勝博士做了很大的宣傳,把他這種實驗傳遞給我們淨宗同修,所以在二OO三年江本勝博士他也特別到澳洲去,到澳洲圖文巴去,要去拜見我們老和尚。當時我們老和尚不在,那個時候我們有一個女眾法師,悟梵師她送他一個念佛機。他回去日本,他就把我們念佛機念佛的佛號放給水聽。我們那個念佛機有好幾種音調,有四字四音的,有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四字五音的。過去我在錄音室有錄過一個四字五音的,配上音樂的,那個也是放在那個念佛機裡面。江本勝博士他就實驗兩種,一個四字四音的,放這個四字四音的給一杯水聽,然後另外放這個四字五音加音樂的,給另外一杯水來聽。聽了之後,他兩杯水放在冰箱,然後冷凍之後,用放大鏡放大,照相照出來。江本勝博士當時就用幻燈片放給我們看,四字四音的,它那個結晶也很莊嚴;四字五音的,圖案也很好,但是顯得更燦爛。後來江本勝博士給我講,他說水好像也喜歡聽音樂,他說水也喜歡聽音樂,所以那個結晶很美麗的圖案,顯得就更燦爛了。他給我講,他說那個水好像也跟我們人一樣,喜歡聽聽音樂。所以根據他這個實驗,你看念佛機放給水聽,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反應呈現出來,那我們人念,怎麼會跟這些天地萬物不會有感應呢?肯定有感應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所以江本勝博士透過這個科學的實驗,給我們一個很清楚的答案,所有的萬物都懂人的意思,因為這一切都是我們的自性所現的,當然會有感應,這是必然的。

  所以我們老和尚在講席當中,過去也講過,我們放念佛機都有佛光注照。念佛機它是個機器,所以我們現在在台北靈巖山雙溪小築,我們在山上都插那個太陽能的念佛機,還有播經機。沿路插,有太陽出來,它就有電,所以那些念佛的聲音,或者講經的,就可以給這些蜎飛蠕動,山上這些動物、山神、樹神、土地神,這些所有一切眾生,讓他們得到佛光注照,因為放念佛機就有佛光注照。所以台北雙溪,我們過去剛去的時候一片荒山,現在做了第七個百七,天天念佛誦經,的確把那個山的磁場也都改變了,這個是我們能感受出來的。所以我們那邊沒有很莊嚴的這種大廟,但是很多同修上去都感受到很好的磁場,因為天天誦經,天天念佛,這些動物、植物、礦物、山神、土地神、樹神、草木神等等的,都得到佛光注照,都很歡喜。所以念佛機都有這樣的功能,我們人念怎麼會沒有感應?肯定有,這一點就不要懷疑。只要我們相信佛號不斷、佛光就不斷,我們念佛的時候就是佛光注照的時候。念佛就是接受佛光注照,佛光它是普照,佛光普照一切眾生沒有間斷。現在是我們眾生要去接受這個佛光的注照,怎麼接受?你念佛就是接受佛光注照。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心裡在念佛,就是接受佛光注照的時候,跟佛連上線了,等一下忘記念佛,這個要斷線了。

  所以我們希望得到佛光不斷的注照,那我們二六時中這個佛不要忘記。像海賢老和尚,在幹活他心裡還是在念佛,這個佛光就不斷了。所以佛號不斷,念佛聲音不斷,就是佛光注照不斷。我們接受佛光注照就是念佛,念佛就是接受佛光注照的時候。所以念這一句佛號,無論我們心情好、心情不好,我們歡喜的時候,你在生氣的時候,咬緊牙根都要念,不管怎麼樣,念了就是佛光注照。這個萬德洪名攪入我們意識心、煩惱心當中,這個就是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這句佛號就像清珠,我們現在滿心裡都是雜念、妄想、煩惱,像一缸濁水,這一句佛號是一顆清珠,「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這顆清珠投入這一缸濁水,這一缸濁水就一吋一吋的沉澱下去,就清淨了。入水一吋,則一吋清潔,沉到底,就整缸的水都清潔了。所以「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我們不怕煩惱妄念,只要記住提起這句佛號,不要忘記,這個是最重要,必定得佛光注照,佛力加持。跟一切眾生感應,這個是沒有絲毫懷疑的。好,這一條簡單回答到這裡,我們下面一條。

  第七十個問題:院長您好,孩子做了很多錯事,我想讓孩子改正,但是有很多孩子的同學和朋友來影響孩子的世界觀,我們父母跟孩子溝通好難,外面的世界觀對小孩影響太大,我念佛、聽經、修行迴向給孩子,會對孩子有根本性改變嗎?

  父母跟子女是天性、天倫。念佛給孩子迴向,這個也需要一點時間,就看這個孩子的業障比較輕,還是比較重?如果業障比較重,這個就需要多一點時間,要多加強念佛給他迴向。如果比較輕一點,你念佛迴向給他,會很快有很明顯的一個改變。總之你這樣求佛力加持,聽經、修行、念佛迴向給孩子,對他肯定是有幫助。只是說我們各人的修持、至心有達到幾分?達到多少?剛才我們講了,用百分比來講,我們有達到百分之幾?百分之十,還是百分之二十?如果百分之五十以上,你就很明顯的感受到孩子會有所改變。總之,父母跟孩子是天性,這個感應應該會更快速、更殊勝,只要至心,一定會有感應,多求佛力加持。

  另外可以替孩子修福,替他印經,或者造佛像等等,這些也可以,或者放生,這些也可以做,這個可以附帶來做。當然聽經、修行、念佛迴向是主要的,這個是正修;另外可以做助修,助修就是以上提出來的。有關這方面,我是建議您多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經》對這方面的事情講得比較多,也比較詳細,對自己家人要替他怎麼修?怎麼迴向?要做些什麼功德?《地藏經》你讀熟了,如果再聽我們老和尚講解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那你就會更明瞭知道應該怎麼做,對家人是最有幫助的。以上提供你參考。好,下面一題。

  第七十一個問題:院長您好!請問,放下的關鍵在哪裡?

  這個問題,文字很短,但是問題很大,這個大哉問,這是大問題。我們淨宗同修聽過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大家也都知道要放下。這裡問的問題,就是放下的關鍵在哪裡?放下的關鍵,簡單講,首先明理,先明白道理。我為什麼要放下?放下有什麼好處?這個道理要明白。這個放下,我們念佛人常講「放下身心世界」,我們大家聽老和尚講經,也都知道要放下,我們也會講,甚至也會勸別人,但是往往我們自己有很多方面還是放不下。所以這個放下,就是我們學佛不但是修淨土宗,你修學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實在講就是修一個放下。

  放下,如果大家過去有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我聽他講經聽了五十多年,可以說聽得很耳熟的,就是他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是方東美教授介紹他學佛。他開始學佛之後,沒有多久就有人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是密宗的大德。他去請教章嘉大師,他聽方老師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說:佛法這麼好,你有什麼方法幫助我很快入進去?我很想很快得到這個人生最高的享受,有沒有方法?章嘉大師聽到他問這個問題,跟他對面坐了半個小時,也沒有馬上回答。半個小時後,再慢慢給他講,有。「有」講得很慢,不是像我講這麼快,講得很慢。他心裡又急了,聽到有,好不容易等了半天才講一個有,趕快,有是什麼?什麼方法?章嘉大師也沒有很快的回答,又停了十分鐘,再給他講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講六個字,也是講得很慢,一個字一個字講,「看得破,放得下」。我們師父聽了之後心又急了,又問了,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要怎麼去看破、怎麼放下?又停了五分鐘,才給他講了兩個字,叫「布施」。一聽到布施,他就想到我也沒錢,當時跟國民政府到台灣來,軍人是公務員,那個薪水很微薄的,大概三餐糊口也就勉強過得去,哪有多餘的錢去布施?聽到「布施」兩個字,就是要錢,他沒有錢,怎麼布施?結果章嘉大師就問他說,你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多沒有了,這個小錢倒是有。他說你有一毛錢就布施一毛,有一塊錢就布施一塊錢。這個答案給他講了,接下來就要依教奉行,要去落實,要去修,修布施。他回去,送他到門口,然後再給他講,他說今天給你講這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你去修六年,一個字修一年,修六年。六年修什麼?修布施。

  所以回去之後,他真的就開始修布施,就到寺院,人家有什麼印經的拿個本子,有一毛錢他就隨喜一毛,有一塊錢就隨喜一塊錢。有放生的,有買醫藥要救濟的,以前台灣還是經濟很不好,有的窮人家往生了,沒有錢買棺材,施棺這些善事都有一些熱心公益的人在做,他就去隨喜。他剛開始在修這個布施,也是很痛苦,好像割肉一樣,都沒錢了還要布施,這個很難過。但是咬緊牙根就這麼修,修到最後就很自然了。所以他很認真修,修了半年,他就開始有感應了。他需要的東西就會有人送給他,他也沒有去求。他心裡起個念頭需要什麼,人家就送給他。他是讀書人,喜歡的就是經書,以前要買個經書,真的也不容易,價錢又貴,又不好買。但是他想要、需要的,很快就有感應,愈修愈有心得。所以從原來貧窮、短命的相,改成了長壽,原來壽命四十五歲,現在活到九十六歲,比袁了凡延壽延得長了,福報也大了。以前我們老和尚常常給我們講,他說算命的給他算他是乞丐命,要飯的,後來財富愈來愈多。這個是愈布施就愈多,愈施就愈多,愈多就要愈施。

  所以放下的關鍵,我們講一個比較具體的,就是從布施開始。先捨身外之物,然後再捨內心,內捨六根,外捨六塵。布施,你能夠修到三輪體空,沒有布施的對象,當中沒有布施的財物,沒有能夠布施的我,這個就三輪體空,這個跟般若就相應,跟自性就相應了。我們從老和尚這個經驗來修放下,會比較具體,就是布施,就是從布施開始。布施,你真正去修,會有心得,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所以放下的關鍵,就在修布施。一部《金剛經》,布施講得最多,但《金剛經》講的那個標準高,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就是三輪體空了。所以放下的關鍵,我建議你去讀《金剛經》江味農老居士的《講義》。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那是最根本的,因為放下了,放下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所以關鍵在布施,要去修。先從身外之物,先從自己不喜歡的布施,布施到最後,連自己很喜歡的都肯布施,那你就不斷的提升,不斷的放下了。這個是我們一般人比較有一個下手處。如果上上根人,他是頓捨,就是頓放,像六祖這樣,一下子,一念之間就把妄想分別執著一起都放下了,他馬上就成佛了。如果我們不是上上根人,那我們學老和尚這個漸修的,這樣漸漸放,放到最後我們也會跟六祖一樣。放下的關鍵在布施,布施能夠達到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不著相布施,你就超越六道了,超越十法界,這個是真正的放下了。但是這個需要有一點金剛般若的教理來做基礎,幫助我們放下這些分別執著,這樣來修布施就不是人天福報了,這個是幫助我們超越六道十法界,幫助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布施。以上提供這位同學參考。下面一個問題。

  第七十二個問題:請問尊敬的院長,老恩師已經往生,現在可以公開講他是釋迦牟尼佛再來嗎?感恩您!

  這個問題我們也不需要去講,因為我們老恩師他是什麼佛菩薩來的,我是不知道,因為我是凡夫。如果我知道他是什麼佛來的,我肯定也是再來人,我就不是凡夫了。佛菩薩、阿羅漢應化到這個世間是很多,但是他不會暴露身分的,一旦暴露身分,他一定走的,不會再留在世間。所以不但是老和尚,甚至我們平常很熟悉的,坐在你旁邊的人,可能他都是佛菩薩來的,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是凡夫,除非你也是佛菩薩,當然你知道,我們凡夫肯定不知道。所以過去,我早年聽我們老和尚講經說,可能你旁邊坐的跟你一起聽經的那個是佛菩薩。這個我們凡夫也不知道,但是我們總是把所有的人看作佛菩薩就對了。都是佛菩薩,善人也是佛菩薩,惡人也是佛菩薩,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也沒錯,從理論上講,大家都是佛,都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平等的。所以我們把一切眾生都看作佛,這樣是佛在經上,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教我們的「禮敬諸佛」。這個諸佛就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一切眾生統統是佛,我們統統要禮敬,這樣就對了。

  所以現在不適合公開去講我們老和尚是什麼佛來的,是釋迦牟尼佛、是藥師佛,什麼佛來的,不適合去講這個。講這個肯定會遭受人家的批評,而且也是不適合,不適合去講這個,因為我們不知道老和尚他的本跡因緣。本是什麼?我們是凡夫不知道。但是就跡象來講,他示現跟我們是一樣凡夫。而且我們老和尚他一生示現給我們看的,恐怕都還不如我們。你看,他短命,又貧窮,沒有財富,沒有地位,叫人家算命,過不了四十五歲,是真的。他示現的,不但是凡夫,還是一個命很苦的、很窮困的一個普通人。所以從跡象來看,他跟我們是一樣的,甚至還比我們差,壽命比我們短,命比我們苦,這個從跡象上來看。當然他本來的身分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現在只能就跡象來論,畢竟我們沒有神通,我們不知道,所以這個也不能隨便講。隨便講,恐怕遭人家批評,甚至誹謗,又給人家造罪業,這個也不好。所以建議不要公開講他是什麼佛來的,我們就稱他老恩師就好了。你心裡,你對他恭敬,聽他的話,依教奉行,這個是對老恩師最大的恭敬,其他就不需要去講。其他不需要講,講了恐怕你會惹麻煩。好,以上這個回答到這裡,下面一題。

  第七十三個問題:尊敬的悟道法師您好,阿彌陀佛!我是學院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學識尚淺,資歷尚淺,然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讓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恐懼感是從何而來的?我們為什麼會恐懼?如何面對恐懼?如何戰勝恐懼?懇請法師為之開示,感恩。

  這個問題,恐懼是一種業障,我們很容易生起這個恐懼的心理,總是過去生我們造成眾生的恐懼。這個恐懼第一個因素也是跟殺生有關,或者造成眾生心理上的不安。我們造了這樣的業障,所以這一生的果報就會莫名其妙有一些恐懼,這是一種業障。業障,懺除業障,我們總是修無畏布施,修無畏布施就是會化解你心裡的恐懼。我們幫助眾生離開畏懼,我們修的因是無畏布施,果報就是不會有恐懼。

  如果你有這個恐懼,要怎麼去戰勝恐懼?就是第一個調整我們的心理,我們不要去造成眾生的恐懼,我們不要給眾生恐懼,就是不要殺生,避免殺生。人與人之間,也不要給別人有恐懼感;別人有恐懼,我們要去安慰,幫助他遠離這些恐懼。多修無畏布施,多放生。建議你多念觀音菩薩,因為觀音菩薩是施無畏者,所以《無量壽經》第二十八品「大士神光」,本師釋迦牟尼佛也勸導我們眾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到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你有緊急、有困難、有災難、有恐怖,歸命觀世音菩薩,你就能得解脫,所以建議你多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這個也是印光大師在二戰的時候,常常勸念佛人要兼念觀音菩薩,因為那個時候處在這個災難當中,真的是生活在恐懼、恐怖的日子裡面,隨時隨地命就沒有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印光祖師勸這些蓮友,除了念佛之外,加念觀音菩薩聖號。觀音菩薩會加持,幫助我們遠離這些恐怖、恐懼,特別是遇到災難的時候,能夠逢凶化吉。所以建議你多念觀音菩薩,多修無畏布施,就能夠遠離恐懼,因為這是一個業障。好,這一題就回答到這裡,下面一題。

  第七十四個問題:院長您好,學生有兩個問題:一、我們在家修學佛法,是不是有必要持過午不食?學生知道少吃是大有好處,但是常常是食欲占上風,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吃東西的欲望?二、學生想奉獻孩子出來護持和弘揚傳統文化,常常引導他樹立將來考英國漢學院的理想,深知時間寶貴,但是十歲的孩子總還是被習性牽著鼻子走,比如好吃懶睡、不能早起、愛鬧情緒。學生常常為孩子不抓緊時間讀誦、學習經典(儒家經典)而著急,做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第一個問題,就是過午不食的問題。過午不食,在家,我們過去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過多次,如果你的身體體力能夠不受到影響,當然過午不食是可以的,是很好,對我們身體是有好處。但是如果我們工作量比較大,或者身體方面有需要多補充一些營養來保持我們的體力,晚上還是要吃一點;就是如果你不要吃太多,應該也還可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常引用車子的比喻,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有的人他身體很好,他一天吃一餐就夠了,他妄念少。妄念少,雖然工作還是多,但是他一餐他的養分就夠了,因為他妄念少,消耗少。如果我們的煩惱、妄念多,我們好像比較耗油的汽車,那個油料要補充得夠,車子才能走;如果你這個車本身就很耗油,你這個油料又加得不夠,油不夠你就走不動,沒辦法動了。如果是省油的車,你加一點點就跑很遠,當然不用一直再加。所以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來斟酌,這一條也不勉強說你一定要過午不食,或者說過午一定要吃,這個看各人的體質、各人的情況。如果你的身體妄念少,當然過午不食是可以的。

  用什麼方法降低吃東西的欲望?就是我們先控制不要過量就好了,先控制不要過量。如果要降低吃東西,那個是要修觀想,但是那個觀想也不容易,所以不必要刻意的用什麼方法去降低吃東西的欲望。這個吃東西,實在講,吃飽了你就吃不下了,你就不會想再吃了。各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有的人他補充的能量,他不需要太多他就夠了,他就飽了。如果你身體消耗的能量比較大,人家吃一碗,恐怕你要吃一碗半或兩碗,這個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整。我是建議你可以從十齋日過午不食,或者是六齋也可以,或者是初一、十五。你先由少而多,比如說一個月初一、十五兩天你過午不食,經過一段時間你再持六齋,或者是十齋(《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十齋),這個都是算農曆的,這個你可以參考。先不要說每一天都不吃,先慢慢減少,到最後你能夠完全都不吃晚餐,習慣了,身體也沒有問題。這個是主觀的條件,另外就是家人也不反對,那這樣也就可以持續下去。如果家人有擔心、反對,我們還是要讓家人安心,吃一點,這個都是要有善巧方便。第一個持午這個問題,提供你參考,斟酌你身體的情況,用漸進式的,也不要刻意要用什麼方法去降低吃東西的欲望,讓它順其自然是最好。

  第二個問題是孩子的問題。孩子總是緣不一樣,這個要有耐心。因為過去我們老和尚講席當中常講,一家人總是四種緣來結合,夫妻兒女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不是這四種緣不會做一家人。遇到孩子比較不聽話,這些總是要耐心的輔導。我建議多聽蔡老師講的《弟子規》、《群書治要》,特別是《弟子規》這方面的,多聽聽。因為你講的問題,它裡面都講得很詳細,講傳統文化他是專家,我們要向專家請教,他是專業的。我建議你去多聽他的,這個你會有答案的,你就知道該怎麼做。現在這個在網路上,找到這些資料應該都很容易找得到。好,以上簡單提供你做參考,下面一個問題。

  第七十五個問題:阿彌陀佛,弟子修行精進時,就似乎與家人在心理上疏遠了,但是當照顧他們,為他們做事多了的時候,又使得自己的修行懈怠了。請師父慈悲開示,做為在家修行的居士,怎樣來平衡親情和道情?阿彌陀佛!感恩師父慈悲解答。

  這個居家,家人我們也不能跟他太疏遠了,如果太疏遠了,我們學佛了,他沒學佛,他也不明白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你學了佛,跟我們就格格不入?好像都不理我們,這個當然就有疏離感。所以這個問題,也都是在傳統文化裡面,蔡老師也都是在講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跟家人要取得一個和諧,在儒家的修行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特別跟家人要多交流,我們學佛的方面也可以適當的跟他們來分享。總是家人他沒有學佛,我們會顯得好像是格格不入,但是總是要耐心去相處。所以在精進的時候,當然你可以安排自己的定課,比如說早晚課,早晚課建議也不要定太多,時間不要定太長,但是固定每一天都要做,做個十五分鐘,或者半個小時;甚至說一天念十念法,每一天都是這樣做,那也是功夫了,只要不間斷都是功夫。其他的時間就是有彈性的,有時間、有空檔,沒事的時候我們多念佛,我們就來精進,有事我們就先去辦事。每天總是也要跟家人有一點時間,大家互相交流。跟家人交流,我們也不要硬把我們這個加給他,就是跟他們有時候閒話家常,關心家人,他心裡也感到你都有在關心我,你跟他講一些佛法,他也比較容易聽得進去。如果你好像對他都不理睬,對他很冷漠,那你給他講什麼佛法,恐怕他也很難接受,所以這個是我們必須要知道怎麼去做。

  所以親情跟道情,應該是一不是二,就不是分開的。這個道理都在儒家經典,儒家經典比如說李老師講的《常禮舉要》,就是居家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都有一個準則。所以我建議你多讀《常禮舉要》、多讀《弟子規》,這兩部東西你讀熟了,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另外,多聽蔡老師講的《弟子規》,他講解就更詳細的分析。你多聽、多讀,你這個問題,你就知道怎麼去處理,怎麼去應對了。好,以上這一題簡單回答到這裡,下面一個題目。

  第七十六個問題:請教院長,現在共修的準則有哪些?如何落實?

  現在共修的準則,就是我們淨老和尚晚年提倡的儒釋道三個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個儒釋道三個根。另外相關的典籍,那就也好幾種,比如儒家的《弟子規》相關的典籍,剛才講的,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還有清朝金蘭生先生編的《格言聯璧》,還有《小兒語》,包括《論語》、《論語講要》、《論語講記》,這些我們有時間,也都需要去學習,來幫助我們落實《弟子規》相關典籍。《感應篇》,跟《感應篇》相關的,印光祖師提倡的有《感應篇》,還有《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包括講因果的這些經典,像《地藏菩薩本願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等等的,這些也都可以來補助我們深入。《十善業道經》也是一樣的,像地藏三經主要講十善十惡的,所以這個都是相關的典籍。共修的準則,我們的經典,我們老和尚講,這三個根就是我們共修的一個準則,標準、原則,就是依這個。你現在在共修,要定什麼規約,也就是依照這三個根的原理原則來定一些規章,這樣就可以了。

  所以落實,就是從這三個根來落實。三個根來落實,第一個是從《弟子規》開始,還有我建議再加上《常禮舉要》。這個就是很具體的,你應該怎麼做,從這個地方,在生活當中我們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去體會。學了就是要在生活當中去實習,《論語》第一句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說我們學了之後,要在生活當中去實習,實習當中得到心得,那就有喜悅,佛法叫法喜,你就不會退心,就不會退轉,就不疲不厭了。以上這個共修準則就是三個根,相關典籍可以互參,讓我們深入理解這三個根。好,下面還有五分鐘,下面這個問題。

  第七十七個問題:弟子貪心重,本來一心跟著學院課程走是最好的,但世間法不貪了,貪佛法。因我有時也會聽聽成德法師講的,有時也會在直播台聽師父您講的,因講得太好了,有點欲罷不能的感覺。有時也會去參加聽悟全法師講內典課程,這樣一來聽得多,自己的心就會亂了。懇請師父開示,為弟子安心。

  現在你這個問題,的確是這樣,就是說你同時聽了很多,也會比較亂。所以先聽一種,一種學會了,再去學其他的。總是定個時間表,這個學會了再去學其他的。你同時要學很多,雖然都很好,但是我們消化不了,太多了,貪多嚼不爛,消化不了。所以「學之道,貴以專」,先聽一家之言,先聽一個人講,你心會比較專注,比較不亂。像我們淨老和尚剛開始去台中,李老師就跟他約法三章,就是其中三條,沒有經過老師同意,書不准亂看;只能聽他一個人講;過去聽誰講的,統統要放下,三個條件。當時他覺得好像很不合理,後來想一想,還是接受了。後來遵守他三個條件半年,他就感覺到心清淨多了。李老師要求他這個條件,也不是說沒有時間的,五年,後來他感受到這個好處,自動加五年,十年。所以老和尚學習的一個經驗談,我們也是要學習,就先一段時間,先聽一家,先學固定的這幾門功課,這個學好了,再去學其他的,再去聽其他的,這樣你才不亂。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回答到七十七,下面我們就下一次再來回答。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我們下次再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