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晨間講話—應大學來訪,談學與用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18/11/13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022
我們尊敬的南京理工大學王教授、孫教授,還有我們南京來的同修,諸位同修大德,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
今天難得我們王教授他們夫婦,還有我們南京的同修來我們華藏參觀。我們這裡實在講沒什麼好看的。我們是主要流通一些淨老和尚講經的光盤,還有經書,包括傳統文化的這些典籍,主要這裡做流通。另外就是網路,還有做我們淨老和尚講經,還有一些相關的傳統文化老師講的這些資料蒐集後續的工作。等一下可以請張榕帶領王教授他們去看一下,地方很小,因為台北市區這個地段也是寸土寸金,我們是二十年前買的,現在恐怕我們就買不起了,這個地方也是比較有限。在市區裡面能夠做流通,辦一些事務是比較方便,修行念佛當然山上是比較理想,兩種環境都需要,就是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性質。
我們上班時間就是九點讀一遍《太上感應篇》,《感應篇》也是我們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這些年來提倡三個根當中的一部。這一部也非常重要,在大陸上,因為環境的問題,所以只能提倡《弟子規》,《感應篇》跟《十善業道經》政府認為是宗教的,不能變成它是一個教育,認定它宗教的。現在大陸政府能接受的傳統文化是儒家這部分,《弟子規》,可以在學校、一些機關團體,這些可以的。在道教跟佛教,認為是宗教,宗教就不能在不是宗教的場所可以講的,就受到限制。
實際上講,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講經弘法,其實宗教,不管什麼宗教,它都有它的經典,只要是正規的宗教,不是邪知邪見的,都有它的經典,經典的內容都是教育。這個教育,儒家主要講一生一世,現前的,一生一世的教育大家比較容易理解,我們眼前看得到的、聽得到的、接觸得到的。佛法講三世,講過去世、講現在世、講未來世。過去世我們沒看到,我們學佛的人知道有六道輪迴、三世因果,我們相信。但是一般沒有信佛的人,他也就不相信,哪有什麼過去世?只有現在世。你講未來世他也不相信,他覺得說未來,死了什麼都沒有了,誰看到?他也不相信。他只相信有現在世,沒有過去世,也沒有未來世。這個想法、看法,現代人很多。因為沒有這種宗教教育,實在講我們一般人是搞不懂,不了解這個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不了解。
佛出現在世、各宗教的聖賢出現在世,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我們有學習了才會知道,沒有學習還是不知道,這個也是必然的。好像一門技術、一門學問,我們沒有去接觸、沒有學習,我們就不了解。我們就舉一個比較通俗的例子來講,就說每個行業,我們也講隔行如隔山,你不是做那一行的,我們對那一行就很外行。所以什麼事情都是透過一個學習、一個經驗,我們才能夠去了解。學佛也是一樣,我們有接觸佛法,聽經聞法,在我們人生的過程當中也不斷的去體驗,慢慢就知道佛經裡面講的都是真實的。
所以講三世,這個是事實真相,只是說我們現前能接觸到的就只限於現前這一生,這一生過去有前生的,我們這一生的生命結束還有下面的來生。現代我們佛門裡面,大家都知道往生,往生這個是事實真相。講人死了,是就現前這個階段,這個身體壞了,不能用了,那是叫死。但是我們的神識會再去投胎,會再換一個新的身體,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不是沒有了,是換一個環境、換個身體,修善愈換愈好,造惡愈換就愈不好,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就是這個事實真相。
佛家講三世因果,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我們現在淨宗學會主修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會集本。這本經,後面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講的就是完全跟《感應篇》、《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講的統統是善惡因果報應,都是講這個。佛經上講的因果我們一般的人比較不容易理解,因為還沒看到。我們佛弟子雖然沒看到,我們是相信的,我們相信佛講的一定是真的,只是我們現在還不能體會、不能理解,一般人他就不相信。
道教,《太上感應篇》我們剛才讀了一遍,《感應篇》講的主要都是講現世報,就是這一生你可以看到的,你現在你就可以去體會到,你可以去感受到,你也可以看到的,所謂現世報。現世報佛經上也有,但是佛又講來世報,來世報三惡道作畜生、作餓鬼、墮地獄,我們一般人就不太能理解。但是還是要從現世報再去推過去、推未來,所以還是要從現世,你看得到的、聽得到的。像《無量壽經》講的,佛當年就很多人不相信有什麼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無量壽經》大家如果都讀過了,應該都還有這個印象,佛給大家講善惡報應、死生之道,就是六道輪迴這些事情,大家不相信,「謂無有是」,就是說沒有這回事情,很多人都認為那是迷信。講這個是迷信不是現在人才講,佛當年在印度的時候,三千年前就有人不相信了,佛在《無量壽經》就給我們舉出來「謂無有是」,謂無有是就是沒那回事情。為什麼他不相信?因為他沒看到。沒看到,佛就舉出現前大家能看到的,佛就舉出來,「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縛,無有解時」。這是說人的生跟死你看到了,沒看到你不相信,但現在眼前你可以看到的,你應該要相信。因為看到做父母的,兒女比父母早死,白頭髮送黑頭髮的,有沒有?那很多!古代印度有,中國有,所有的國家都有。現代有沒有?現代還是有,還是很多。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兒女、父母過世了,傷心,夫婦互相哭泣,一死一生。所以佛從我們現前能夠看到的,再給我們講,再推。所以我們從《感應篇》入手,再進入《地藏經》,我們這個信心就可以建立起來。因為眼前你看得到的,你就可以確定,雖然你現在對未來沒看到,但是你根據現前這個看得到的,你就可以確定將來也是這樣,都有善惡果報,都有報應的。
《感應篇》是印光祖師一生提倡。我們老和尚提倡儒釋道三個根,道家這個根就是以《感應篇》做一個基礎,佛家的《十善業道》,儒家的《弟子規》。《感應篇》講的是因果教育,《弟子規》講的是倫理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輔助倫理道德教育,相得益彰,這好像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應該都要注重。如果你只講倫理道德,不講因果,遇到那些利害關係的時候,大概倫理道德就先拋一邊了,先得到利益再說,這樣對社會風氣也很難改善。因果就是講現世,有利害關係的。你做些不如法的事情,不是想要得到利益嗎?如果你是用不如法的手段,你得到的反而是失去利益;你如理如法做的,就會得到利益。明白這個因果的事實,大概沒有人會去造惡業,造惡業對自己就是損害,對家人都是損害。知道當然就不會去幹那種事情,會去幹那些事情都是不知道、不明瞭,以為這樣做我們就得到好處,實在好處沒得到,先得到壞處,而且後面的壞處又更多。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誰願意去幹那些事情?不會的。
《感應篇》為什麼被列為宗教?因為講到鬼神。講到鬼神,我又沒看到,又沒有科學根據,又不相信。《感應篇》講的鬼神,實在講都是事實真相。《感應篇》講的都是現世報,我們比較容易體會的。如果學了佛,有佛經來補充說明,我們對道教講的鬼神就不懷疑了。因為佛經對六道的情況講得最詳細的,所以我們讀了佛經,再看道家這些書,特別是《感應篇》,都是講鬼神的,我們是不懷疑的。佛經講的鬼神更多了,《華嚴經》講的草木神、什麼神都很多,可以說無量無邊的,他是鬼神道。因此這個都被列為一個宗教的一種信仰,實際上我自己親身經歷,也真的是有鬼神,這是我過去常跟同修分享的,真的是有。
什麼都有神,門有門神,連灶有灶神(《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樹有樹神,草木有草木神,水有水神,河有河神,海有海神(有海龍王),山有山神,土地有土地神,那神可多了,可以說無量無邊的,到處都有神明在。神明在六道裡面是一道,在陰陽之間,祂也在維持一個秩序;就像我們陽間,你看每個國家都有它的政府、都有它的組織,從總統到下面的里長、村長這一類的,這都是一個政治組織。在大陸還有街道,我去走個街道,去管那條街的,這個我是常常聽說,很多。他為什麼安排這麼多?主要是維持一個社會秩序。陰間之間,它也有維持社會秩序的鬼神。
所以陰跟陽它是離不開的,陰就是說陰暗,我們看不到、不明顯的,好像我們手背跟手心,手心你看不到,看到都是手背。這裡是陽,這是陰。你說只有陽,沒有陰嗎?有,只是你沒看到,反過來你就看到了。陰跟陽它是一體的,它離不開,你看道教畫的那個太極,一個陰、一個陽,但是都是在一個圓圈裡面,就是講陰陽它是一體的,它分不開的。「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天地萬物在六道裡面這種情況都離不開陰陽五行的,你只要有分別執著就有陰陽、就有五行的,這些它就有鬼神,三界裡面就有鬼神。如果你超越三界,那就不在陰陽五行之內,最起碼證阿羅漢才有辦法;凡夫出不了這些範圍。所以《了凡四訓》講,人不能無心,必定為陰陽所縛。你就是有陰陽,因為你還有心,你有分別執著;如果你做到沒有分別執著,那無心,陰陽就沒有了,它就束縛不了你,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在六道裡面凡夫,你信,它有;不信,它還是有。不是說信了就有,不信就沒有,那就不是事實真相。就好像我們世間一樣,我相信有警察就有警察,我不相信,他就沒有,有沒有這個事情?你相信,他有;不相信,他還是有,到時候犯罪他還是來抓你,不會說沒有,我不相信就沒有,就沒事了,不是這樣的。鬼神也是一樣,你做善事,善有賞,惡有罰,都脫離不了的,無法脫離的。但是現在人他不相信,他不相信就吃虧在自己。不敬天地鬼神,他就可以胡造妄為,他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只要對我有好處、對我有幫助、對我有利益的,他就去幹。幹了之後,實在講,好處不但沒得到,得到的都是壞處,命中的福報什麼都被減損掉了。
講到這裡,我都要講時事,這個是中國時報,今天的。王教授昨天去參觀故宮,今天故宮的新聞就出來了,故宮準備要關三年,要南遷。我不知道我們現在執政黨的政府,有沒有先去跟守護這些古物的神先溝通一下,先擲筊杯,不知道有沒有?還是他們商量商量,覺得這樣對選舉比較有幫助,就這麼幹了?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古人對這些東西他都很尊重的,因為這些都有神在守護。我們佛法講,比丘你要搭茅蓬,要砍樹,有一人高以上的就有樹神,你三天前就要去跟祂念經念咒,請祂搬家。就是先去通知祂,你三天後要砍這棵樹,請你搬到另外一棵樹去,搬到另外地方去,對這個樹神的尊重,還要念經念咒給祂迴向,這是在中國地區。在澳洲,我們老和尚講,一棵樹也是念三天,後來樹神託夢,好像給謙師託夢,三天不夠,我們要七天。後來把這個事情告訴我們老和尚,老和尚說:對了,洋人做事沒有中國人那麼快,中國人三天,祂們七天是需要的。所以要七天以後才能移那個樹,不然祂來不及搬家,還沒有搬完你就把它遷走了,對祂就造成很大的困擾。
所以這些神你要去尊重,尊重並不是說去諂媚、去巴結,那個就不是真正的尊重神明。尊重神明就是禮,禮敬諸佛的這個禮,要禮節,這個才是真正的尊敬。所以你說不相信,實在講我們有一句俗話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記得好像幾年前,台東市的市長,他要移一棵樹就是沒有先去通知,就把那個樹根砍斷,後來他就莫名其妙的,他自己的腳跟就斷掉了。這個報紙有報出來,現在你網路去點還可以點得出來,我那天去點還點得出來,這是現在的事情。這個事情全世界都有。這個事情新聞都報導出來了,我幾年前看到新聞,看到這個報紙,後來我再去查網路這個新聞的舊資料,還可以查得到,這個資料我那天查資料還有查到。這個是現在人,都是。大陸就更多了,大陸地方大、人口多、種族多,事情就更多,這一定的,只是大陸不允許報這一類的,如果要報,這一類的那無量無邊,太多了!人那麼多,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所以鬼神,我們現在聽起來是有這麼一個概念,但是我們修《感應篇》,要修到普賢菩薩禮敬諸佛,真正那種禮敬、敬畏之心生起來,那就有心得了,那就有效果了。如果這個敬畏之心還沒有生起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你看修到有心得,了凡先生跟俞淨意公是兩個具體的代表。了凡他遇到雲谷禪師,開始實行改造命運,他的心得感想,他就覺得以前悠悠度日,一天過一天,糊裡糊塗的,現在自有戰兢惕厲之心,在沒有人的地方自己也是那種心,都很警惕的,不敢隨便,彷彿旁邊很多很多鬼神在看。俞淨意公也是一樣,剛開始浮浮沉沉的,跟過去一樣,這就是業障深重之相。後來他努力懺悔,每天在觀音菩薩像前念一百聲觀音菩薩聖號,磕頭磕到流血,很猛力的把過去這種煩惱習氣調整過來。後來有感應了,那就覺得跟以前不一樣了,跟了凡一樣,感覺不一樣了,時時刻刻感覺鬼神在監察。「舉頭三尺有神明」,就不敢亂來,那個心它就整個調整過來。所以他改造命運,他那個關鍵就在此。
所以我們修這個,修到有那種敬畏之心生起來,效果就出現了。敬畏之心還沒有生起來,我們還感受不到明顯的效果,但是總是有在修,總是有比較好了。比如說每天大家來這裡讀一遍《感應篇》,比沒有來讀,你感覺有沒有差別?有差,不然就白念了。總是有讀比沒有讀好,沒有讀,你也不曉得這個十五分鐘在幹什麼。我很確定的應該是手機,現在我們對手機非常用功,每個人都很用功。如果我們現在學聖教像看手機那麼用功,早就成佛、成聖賢了,不會在這裡做凡夫了。因為手機、電腦,真正有利我們身心的內容不多,傷害的多。有利益的是有,但是少,但是我們一點出來,根據我的經驗,都會比較喜歡去看那個有傷害的,有利益的沒什麼感覺,比較會去看那些沒有意義的。為什麼?人都是有一個好奇心,一個新鮮感,都是這個念頭在作祟。實在講,那些你看過之後實在就也沒什麼味道,你說看一些什麼綜藝節目,那個有意義嗎?在那邊胡扯亂搞,講那些,在經典上講無意義,對你身心幫助沒有利益的話,那個就叫戲論,那個就沒有意義。
我們還是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這種沒有意義的這些電腦節目上面。有意義的,比較有利益的,可以看的,有時候你稍微調劑一下是可以的。像我比較會去看這種風景這一類的,像Youtube拍西藏的,西藏空拍,還有什麼西藏十日遊,那拍得不錯,螢幕一放大,看那個風景,看得你會心曠神怡。看一看,也比看那些沒有意義的內容好,看風景也可以調劑我們身心。有一些衛生健康常識,那也可以看一下。但是我看到那些衛生常識,很多是在嚇唬人的也有,譬如你常常放屁要注意,可能很嚴重,趕快去檢查,那個也有;但是有幫助的一些,提供一些什麼藥草方,好的、不好的都有,你自己要懂得去選擇。衛生常識的、看看風景的,還有文化類方面的,這些戲劇。
戲劇方面,我最近在英國、在澳洲也看過「濟公」,就是游本昌拍的。游本昌以前拍的那個「濟公」,他還沒有去新加坡給老和尚皈依,老和尚說拍那個造罪業。後來老和尚教他,他去皈依了,皈依的法號叫道濟,在新加坡皈依的。後來老和尚就給他指點,說你要拍,內容要調整,不能像以前那些。所以他現在拍也有拍這種因果教育,他現在拍「濟公遊記」,這個可以看,這個經過我們老和尚指點的,這個可以看。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了凡四訓》,這些都可以看,還有包括一些動畫。另外就是歷史故事的可以看看,歷史故事的這些影片,有一些比較啟發我們這種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這些可以看看,歷史就是因果報應的一個記錄,這些可以看。當然最好,不是為主的,就是有時候你去調劑調劑的,因為你看一樣東西看久了,你會覺得枯燥無味。
我們看傳統文化的這個東西,這也像吃飯,好像我們念《無量壽經》,這是為主的,其他的配套的就像菜,那個不是主食。譬如說我們現在淨宗學會的主食是米飯,南京也是米飯,東北就是土豆。我去大陸,什麼土豆?我們土豆就是花生,台灣花生叫做土豆。所以我們要去那邊買土豆,他拿很大一顆來。所以名稱不一樣,我們到大陸每個地方,要買一種菜,這個省跟那個省都不一樣,後來我們講了半天他聽不懂,我們也聽不懂,後來拿個樣品給他看,才知道他們這裡是叫什麼菜。所以印光祖師講,一門深入是沒有錯,但是印光祖師在《文鈔》講,一門深入是打七的時候,就是一句佛號,頂多一部《彌陀經》,只有打七,打七之外你不可以說一門深入,那什麼都不學了。印光祖師就舉出這個例子給我們講,他說你這個一門,譬如像主食一樣,他說你主食就是吃飯,不然在東北人就是吃麵食,那是主食,洋人他們主食也都是土豆,主食之外他有配一些菜餚,讓你比較下飯,吃得會比較下飯。所以我們現在主修的一門功課那有一些配套的,好像輔佐這些菜餚一樣。所以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也好,學習佛法也好,這些我們為主的不能違背,其他都是輔助的,我們用這樣的一個觀點來學習也就不錯了。
我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感應篇》我們天天讀,有時間,《感應篇》實在講是可以看《彙編》,它有很多故事,更能夠吸引人。好,今天就跟大家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