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第四冊—以社稷為己任,不徇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一O集)  2024/3/3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0-0210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第四冊,第四單元「為政」,五、「至公」。

  【二一O、何充字次道,廬江人也。為護軍中書令。顯宗初崩,充建議曰:「父子相傳,先王舊典,忽妄改易,懼非長計。」庾冰等不從,故康帝遂立。帝臨軒,冰、充侍坐。帝曰:「朕嗣洪業,二君之力也。」對曰:「陛下龍飛,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議,不睹升平之世。」康帝崩,充奉遺㫖,便立孝宗。加錄尚書事、侍中。臨朝正色,以社稷為己任。凡所選用,皆以功臣為先,不以私恩樹用親戚。談者以此重之。】

  這一條出自於卷三十,《晉書(下).傳》。

  『何充』他是(西元二九二年—三四六年)這個時期的人,他的字叫次道,廬江郡灊縣(現在是屬於安徽霍山)這個地方的人。是晉朝重要的官員,在東晉他的官職做到中書鑒、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在晉康帝和晉穆帝的時候輔政,這是「何充」。『護軍』:是秦漢的時候臨時設置護軍都尉或中尉,以調節各將領間的關係。魏晉以後,設護軍將軍或中護軍,掌軍職的選用,亦與領軍將軍或中領軍同掌中央軍隊,共同掌管中央軍隊。『中書令』:是漢朝的時侯設中書令這個官職,是掌傳宣詔令,以宦者為之(宦者就是太監),後多任用名望之士(後來大多數就是改任用名望的讀書人)。『顯宗』:是晉成帝司馬衍,他是(西元三二一年—三四二年)這個時期的人,字世根,東晉的第三代皇帝,晉明帝之子,廟號「顯宗」。『庾冰』:是(西元二九六年—三四四年)這個時候的人,字季堅,潁川鄢陵人,現在河南鄢陵這個地方的人。是東晉官員,中書令庾亮之弟,他是中書令庾亮的弟弟。王導死後以中書鑒身分在內朝掌權,亦促成晉成帝傳位給弟弟晉康帝,以鞏固庾氏勢力,及後出鎮江州,後來出任到鎮江州。『康帝』:是晉康帝司馬嶽(西元三二二年—三四四年),是東晉的第四代皇帝。『臨軒』:是天子御臨正殿前面的平臺。殿堂與臺階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所以用這個來做為名稱。『嗣』:是繼承君位。『洪業』:就是大業。古時多指帝王的事業。『龍飛』:指帝王的即位。『冰』:是指庾冰這個人。『睹』:是看到。『孝宗』:即晉穆帝司馬聃(西元三四三年—三六一年)。康帝死後,司馬聃以太子即位,年幼(年紀還小),由褚太后聽政,何充來輔政。『臨朝』:是臨禦朝廷(處理政事)。『正色』:是神色莊重。

  這一條是講「至公」,就是處世要大公無私,講到何充。「何充,字次道,廬江郡人,曾經擔任護軍、中書令之職。成帝司馬衍剛剛駕崩,(庾冰建議,因國家北方有強敵,應該立皇室中年長者為君。)何充建議說:父傳位於子,這是先王舊典的定規,突然隨便加以改變,恐怕不是長久之計。庾冰等人不聽從何充的建議,於是成帝司馬衍的弟弟司馬嶽即位成為晉康帝。」有一天,「康帝坐在前殿,庾冰和何充陪侍在皇帝左右。康帝說:朕得以繼承皇位,都是你們二位的功勞啊!何充回答說:陛下能登上皇帝的寶座,是庾冰的功勞。如果按照臣的意見,那就看不到現在的升平景象了。康帝駕崩,何充奉(康帝)遺旨,擁立(年幼的太子)司馬聃為穆帝。何充升任總領尚書事並加侍中一職。他在朝處理政事,神色莊重,以國家社稷為己任,凡所選用的官吏,都優先任用有功的臣子,從不徇私任用親戚。評論的人因此對他很是敬重。」因為他大公無私,所以得到別人對他的尊敬。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