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六集)  2015/10/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26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五十頁,倒數第二行,「樹遍國」,經文:

  【是諸寶樹。周遍其國。】

  總說極樂世界樹木花草非常多,到處都是,而且這些樹木花草非常茂盛,排列整齊,像是我們最喜歡的圖案,隨心所欲,自然表現出來。我們接著看下面一品:

  【菩提道場第十五】

  念老告訴我們,「此品中之菩提樹,即第四十願中之道場樹。品中先顯樹之廣大莊嚴,次顯樹之妙德難思,末顯彌陀願力,舉果明因」。經上的文字都是說的事實真相,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看得到的這個果報,果報怎麼形成的,把這個因緣說出來,因緣是我們要修的。我們看經文,第一段「樹之量」。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

  我們看這個經文,這個樹非常高大。念老的註解,『道場』,他說了五個意思。第一個,「指釋尊於印度菩提樹下成道之處,名曰道場」。這是佛門普通的一個說法,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樹下證道的,也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地方,稱為成道之場。現在,在我們這個時代,寺院庵堂供奉佛菩薩的形像,這是紀念成道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佛菩薩、祖師大德講經說法教化眾生覺悟的場所,稱為「道場」。道場必須是名符其實,因果不虛。我們看到這兩個字,是我們修行的處所,這才叫道場;是我們講經教學的場所,這是道場,這個名詞真正的意思一定要明瞭。在在處處,念佛人這句佛號一句接著一句,未曾丟失,當下便是道場,無論你在什麼地方,你的功夫綿綿密密。講經教學也是道場,度化眾生的道場,自己修行的道場。意思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時時刻刻提醒,不要把道場丟掉了。剛才我說的,心裡頭的佛號念念不斷就是道場,無論身在什麼地方都是道場,我在行道。把佛法介紹給別人,勸導別人念佛,無論什麼場所,也是道場。這個地方要介紹的,極樂世界的道場,阿彌陀佛自己修行的地方,阿彌陀佛講經教學教化眾生的地方,這叫道場。

  第二個意思,「指得道之行法,如《維摩經》曰:直心是道場」。直心,中國人講至誠心,真誠到極處,這就是道場,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特別重要的,提醒我們,要學習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就是道場,用妄心不是道場。什麼是妄心?有妄想、有雜念、有分別、有執著,這不是道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當下就是道場。佛希望弟子們常常住在道場,不重視形象。硬體的建設,樓台宮殿,這種寺院是形式,如果這個裡面住的人是直心,都是用真心,那是名符其實的道場;如果用的是妄心,那就不是真正道場,這個意思要懂,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自己直心行道,無論你住在哪裡,天人、龍天護法,無論你站在哪裡、坐在哪裡、經行在哪裡,他們都看到莊嚴的宮殿。我們凡夫看到一無所有,這怎麼回事情?記住經上一句話,早就講明白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在念佛,阿彌陀佛坐道場。佛今現在說法,佛的道場遍法界虛空界,直心你就見到了。妄心,你沒見到,在道場而見不到道場;直心,非道場你會見到道場,那是真的。

  第三,「供佛之處,稱為道場」。我們的小攝影棚,有一個角落供佛像、供牌位,那就是道場,我們看到是很小,護法天神看到很莊嚴、很大。這些信息,甚至於附體他們都給我們透露出來。居士家庭有個佛堂供佛,他們附體的人透露,這道場非常莊嚴,來這個地方聞法修行的人非常多。我們看不見,他看見。第四,「學道之處,《維摩經肇註》」,僧肇大師的註解說:「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學習、修行、養道,都稱之為道場。包括宗教所辦的這些學校,像佛教的佛學院,這是道場。最後一個,「隋煬帝時以為寺院之名」,隋煬帝「詔改天下諸寺,皆名道場」。這是一個歷史上的紀實,在他那一段時間,他下命令,所有佛教活動的場所都叫道場。「今經所云道場,是第四義」,就是《維摩經肇註》裡面所說的這個意思,凡是學道修行的地方都叫道場,所以這是第四個意思。

  下面為我們介紹『菩提樹』。「據《西域記》」,《西域記》是玄奘大師他的日記,所見所聞他都把它記下來,是他旅行時候所記錄的。「菩提樹」,就是「畢缽羅樹」,畢缽羅是梵語,為什麼?這底下有說,「佛坐其下成等正覺,故名菩提樹」,我們稱它為菩提樹。「譯為」,這個字的含義,梵語意思是道,學道、修覺,所以叫「道樹」、「覺樹」。「佛在世時,樹高四百尺」,很高很大的一棵大樹。我們今天看這個尺,認為很難接受。所以弘一大師有一份資料叫「周尺考」,也就是佛出現那個時候是中國周朝時代,翻譯經的時候都用周朝那個制度,周朝的尺短,一尺差不多是現在我們中國用的市尺六寸,是這個尺量的。但是四百尺這就相當高,就是講一半吧,二百尺,現在我們中國市尺二百尺這麼高的樹。「後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這是後人記載的,「是為此世界之菩提樹」。我們到斯里蘭卡,還看到這個遺跡。斯里蘭卡這棵樹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是從印度移植過去的。聽說是阿育王的女兒將這個樹苗帶到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種下去,活了,一直到現在它還在,非常稀有難得。

  「今經云彼土樹高四百萬里」,這個我們無法想像。「或以《觀經》中」,這個或,是不確定的意思,也許是《觀經》中所說的,「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如果照這個看起來,佛的身太高,樹太小了,「則顯佛高樹低,量不相稱」。佛的身體是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個高,太高了;這個樹四百萬里,那就像小草一樣,甚至於有人還看不到,這是不相稱,顯得佛高樹低,量不相稱。「實則此亦無礙」,我們在這些地方不能用我們的情見來理解,我們是有感情的,不能用我們的知見來理解。下面念老說,實則,真的來說,這也是無礙。「種種說量,皆隨眾生機宜」,隨順眾生說的,「故不拘於一格」,一切眾生看的不一樣。譬如有人,確有其人,確有其事,定中見佛,夢中見佛,佛像多大?跟天一樣大,那一尊佛像坐在那裡就好像半邊天,那就是此地所說的,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所以一定要曉得,「且此經舉體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不管你怎麼說法,都是隨順眾生的心量。地面上,凡聖同居土,六道眾生的心量小,他見到就小;六道裡頭有天道,天道的心量比我們大、智慧比我們高,他們見到的菩提樹跟我們見到決定不相同,又何況聲聞、緣覺、權教菩薩。末後念老告訴我們,「此處高低縱然有異,若達廣狹自在之玄門」。本經具足《華嚴》的十玄門,十玄門說什麼?事事無礙。理事無礙,大乘經上都有,事事無礙唯獨《華嚴》,佛在其他經上沒說過;但是本經裡頭十玄,事事無礙完全具足,這一點我們要知道。所以若達廣狹自在之玄門,「則洽入一切無礙之法界」。極樂世界,世尊為大眾介紹,大眾根性不相同,世尊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個法才叫妙法。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樹之嚴」。「眾寶嚴成」,眾寶莊嚴成就。

  【一切眾寶自然合成。華果敷榮。光暉遍照。復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眾寶之王以為瓔珞。】

  寶樹上還掛著瓔珞。

  【雲聚寶鏁。飾諸寶柱。】

  寶柱有裝飾,什麼東西裝飾?雲聚寶鎖。

  【金珠鈴鐸周匝條間。珍妙寶網羅覆其上。】

  樹已經非常高大,還有這麼好的東西裝飾。這個樹的莊嚴,我們無法想像,也是說之不盡。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一切眾寶』下,就是這一段的經文,「顯菩提樹之莊嚴」。『自然合成』,「表彌陀大願大力之成就。自然如是,不假造作」,沒有人去設計,沒有人去製造,連樹上這些花果光輝、眾寶,或者是瓔珞,或者裝飾在寶柱,寶柱就是這棵樹的主幹、枝幹,都用得上,這些都不需要人造作,自然如是。『敷榮』,「敷者,開顯。榮者,繁盛明麗」。『暉』,跟光輝的輝是一個意思。「意為此樹亦是一切眾寶自然合成,是故華果繁茂秀麗,光明普照」。樹放光,枝條放光,葉放光,花果放光,還有裝飾,這個樹所有一切裝飾,眾寶,沒有一樣不放光,所以光明普照。

  『復有』下,「顯樹上之莊嚴」。前面一切眾寶下面,一共是四句。復有,這是莊嚴,樹上莊嚴。「《往生論》偈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正與此處經文相應」,《往生論》上所說的就是這段經文。《往生論》上講得好,「無量寶交絡」,許許多多的寶,我們這個地方沒有,也沒有名字,只能用我們這個世間的七寶來形容,實際上差得太遠了。極樂世界地面上這些,我們講泥土、小石頭,我們這邊的七寶都比不上,何況其餘。為什麼?我們這邊所能接觸到的,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是阿賴耶的境界相,識變的,所以它有染污,我們眾生看到它、接觸到它有分別執著。極樂世界沒有這個現象,極樂世界眾寶所成,叫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頭永遠保持清淨,沒有染污、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地方容易成道,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道場,菩提樹是它的標誌。道場在哪裡?菩提樹下就是道場。所以這個樹是眾寶所成的,光明無量的。

  「經中瓔珞、寶柱、寶網,皆樹上空中之莊嚴」。樹高大,你看到樹上的這些裝飾。「首明四色摩尼寶,此諸寶總攝眾寶之善妙,乃最上之寶,故稱眾寶之王。以如是最上之寶,作為瓔珞。遍垂樹之枝條,以為莊嚴」。我們地球上,現在科學比較發達,逢年過節,晚上,你看街道兩旁的樹都用小燈泡給它布置起來,讓你看到非常歡喜,人工設計的。極樂世界自然莊嚴,沒有人設計,沒有人去施工,而且它的美妙出乎我們想像之外,我們想不到。不但它美,它還能幫助我們悟道,開悟,幫助我們增長道心,成就道業。

  下面,『雲聚寶鏁』,「此處指建築物中相鈎連之結構。雲聚者乃寶之名」。這個寶叫雲聚,是建築材料當中用來接頭的,兩根梁柱接頭的地方叫雲聚寶鎖。『寶柱』者,「《宋譯》云:彼佛國土,有種種寶柱,皆以百千珍寶而用莊嚴。所謂金柱、銀柱、琉璃柱、玻璃柱、真珠柱、硨磲柱、瑪瑙柱。復有二寶乃至七寶共成之柱。如是寶柱,飾以瓔珞以及寶鎖」。『金珠鈴鐸』,「金者,純金,珠者,真珠。鈴者,金屬之鈴,形似鐘而較小。鐸者,指鈴中之木舌,用以擊鈴使發聲。鈴與鐸皆妙寶所成」。「流出妙音,以上四者,遍懸於菩提樹枝條之間」,故云『周匝條間』。太美了,這是這棵寶樹的四周,你看經上所形容的。

  『珍妙寶網』者,「《唐譯》曰:又以純金、真珠、雜寶鈴鐸,以為其網。故知寶網亦由金珠鈴鐸之所成,故云珍妙」。「羅覆者,羅指開張羅列,覆指覆蓋」。「如是寶網,蓋覆菩提樹上」,故云『羅覆其上』。這些統統都是裝飾品。我們人間慶祝年節,有大的活動,都有一些人工,是人工的設計造出來,特別是夜間看燈火。前年我們在斯里蘭卡,跟當地朋友們歡度衛塞節,慶祝佛誕。他們的活動是七天七夜,不是一個晚上,七天七夜,條條街道張燈結彩,美不勝收。確實有人都把它看遍,一天看不完,二天、三天,細細去品嘗。如果到極樂世界,這些就不要看了,這些是小朋友玩耍的,假的不是真的,極樂世界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些東西還不稀奇,稀奇的後面講到了。底下一段「應現無極」,功德成就。我們看經文:

  【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

  看念老的註解,「寶珠放光」,『百千萬色』。「如《觀經》曰: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這個地方的數字不能把它看呆了,它形容多,形容無數,形容隨心應量,你量大的,所看到的大;你心量小的,所看到就小,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見色、聞聲、嗅香、嘗味,都能幫助你開悟,都能幫助你回歸自性,真正不可思議。我們再往下看,「如是一一妙色,互相輝映,彌增光麗」,光明、美麗。故曰『互相映飾』。「炎者,火光向上也。故光炎即光耀也。一一珠有千光明。今有無量寶珠」,故曰『無量光炎,照耀無極』。「無極者,無有極限」。我們這個地方的光,科學技術還沒有發展到這個程度,我們是有限量的,極樂世界一一光耀沒有限量。

  我們再往下看,『一切莊嚴隨應而現』者。一切莊嚴,隨著眾生的感,自然它就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憬興大師說:「如來慈悲善報所現,故應眾機」。這個眾,是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居民,往生到極樂世界人都看見。應極樂世界的眾機,現大小長短。這個感不一樣,故應眾機,機感不相同,所以「現大小長短,一寶二寶乃至眾寶等,無不適意故也」。你看到會非常滿意,會非常喜歡,完全是性德自然流露。「如是妙現,普應群機,變化不拘,一一圓妙,全顯事事無礙」。這幾句話總說,真實的利益還在下一段,都是給我們介紹的極樂世界生活環境、學習的環境。用什麼來形容?《華嚴經》上兩句話,「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十方世界都有障礙,極樂世界沒障礙,樣樣稱心如意。

  再看下面一段,「說法利生」,這分兩段,第一段先說「樹說法」。

  【微風徐動。】

  『徐』是慢慢的。

  【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念老的註解,「右」,就是我們讀的這兩行,「顯樹能演說妙法,不可思議之益」,利益。我們在講堂聽經,要坐得很端正,要有威儀,為什麼?在佛的面前,佛是榜樣。可是有些人就不習慣,不是他不恭敬,他習氣太重了,那怎麼辦?到樹下去聽經聞法,就好比離開講堂到外面休息,走動走動,然後再回講堂。那阿彌陀佛說法,我們不是一段沒聽到嗎?不會,樹會說法,寶樹說法,說的跟阿彌陀佛講的一模一樣。總而言之,你在極樂世界,無論你周遊到什麼地方,法音跟著你旋轉,統統聽到。這個說法是阿彌陀佛說法,樹在傳遞法音,像我們的收音機一樣,佛所說的全收在裡頭,到哪裡都聽到,不思議的利益。

  「妙法者」,給我們解釋妙法,「第一最勝不可思議之法」,叫妙法。《法華玄義序》裡頭說:「妙者,褒美不可思議之法也。」獎勵美妙不思議的法音。「風吹寶樹枝葉,所發音聲,演說不可稱量之微妙法音」。故云『演出無量妙法音聲』。曇鸞法師說:「此聲為佛事,焉可思議」。「佛事」,佛的事業,佛所作所為,佛只做一樁事,就是教化,所以佛事「亦即一切有益於佛道之事」;換句話說,就是幫助眾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大事,佛沒有別的事,就這一樁事情。

  我們要曉得,我們今天到這個世間來,就一樁事情,什麼事情?斷煩惱、證菩提。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面對著一切人事物,這是修行,修什麼行?不為外境干擾,修這個。怎麼不為外境干擾?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就不受干擾。放在心上就是干擾,就是凡夫;不放在心上就是修行,就是佛弟子。佛弟子修行,修行的總綱領是什麼?《金剛經》上有一句話「無住生心」,生什麼心?生真誠心,自性本有的真心,要生這個心。不能生煩惱,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煩惱,那就錯了,那就是六道凡夫,佛子不生心。難!怎麼可能不生心?晚上睡覺都作惡夢,夢從哪來的?夢從不善的心來的。善心生美夢,不善的心生惡夢,小輪迴,六道,離不開六道。所以佛教給我們妙法,應無所住,妙!應無所住是什麼?不要放在心上。為什麼不能放在心上?心上什麼都沒有,你放在心上,心染污了;你放在心上,心不平了(不平衡了),所以不能放在心上。要學佛菩薩,佛菩薩為我們演說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方法門道無量無邊,修什麼?一樁事情,無住生心。

  生心是應緣,眾生有感,自然有應。我們也是如此,六根在六塵境界見色,馬上就有應,應是什麼?起心動念是應,分別執著是應。起心動念,應了,還好,沒造業,起心動念是什麼人?菩薩。他為什麼沒有造業?他沒有分別執著。所以起心動念是生心,不分別、不執著是無住,菩薩的無住生心。佛陀呢?佛陀更高,佛陀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樣樣清楚,樣樣明瞭,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他那個無住比菩薩高。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就學這個。六根在六塵境界裡學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決定做不到,為什麼?法身菩薩,不是普通菩薩,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們在哪裡修?在實報土修,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圓滿了,他就回常寂光,實報土也沒有了,究竟圓滿。我們今天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往生實報莊嚴土,地位是圓教初住;實報土的地位有四十一個階級,我們是一年級。第四十一是等覺菩薩,第四十二圓滿了,妙覺,常寂光現前。

  所以要懂得你修什麼。世間法放下,出世間也沒有;還有個出世間,你又著相了,你又起分別執著了,沒有。所以淨宗法門無比的殊勝,妙極了,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非有非空、非相非非相,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容易成就。阿彌陀佛真有其人、真有其事,阿彌陀佛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功德、無量的相好,能生萬法。能生萬法是他起作用,起什麼作用?應緣,有緣的眾生他有感,法身佛有應。應,幫助有感的這位菩薩提升境界,從實報土提升到寂光土。這是佛法教學終極的目標,我們要明瞭,我們要真幹。如果天天念佛誦經,不能落實到事相上,那就沒有用。一定要落實,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你會法喜充滿。為什麼?心清淨了,不染污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執著,心好輕鬆,清淨不染。再不分別,不分別就回歸到一體,這是大菩薩不是小菩薩,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

  能不能往生是信願之有無,你看這個法門多殊勝,我有真信、有切願,決定得生,臨終一聲佛號、十聲佛號都能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就不退轉,不會再回到六道來受罪,不會。六道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不可以不知道。為什麼放不下?就是不知道這回事情,雖然佛天天念,嘴巴也天天說,說了沒用,沒做到。為什麼沒做到?對它還有懷疑,有疑根,根沒拔掉。這時候怎麼辦?讀經、聽經,讀經、聽經是替我們拔這個根的。天天拔,天天少一點,總有一天把根拔掉。完全相信,沒有懷疑,往生極樂世界有把握了。念佛功夫淺深,那是我們往生的品位。要不要?要,別著相。如果要,著相,品位不高,為什麼?你是修這個法門,你還有著相,你還有住。到無住,往生極樂世界全是實報莊嚴土,到那邊全是法身菩薩,阿惟越致,不是阿彌陀佛加持的,是自己修得的。

  所以總的來說,佛法教我們修證,就這一樁事情,生心無住,無住生心。無住跟生心是劃等號,是平等的。無住裡頭有生心,生心裡頭有無住,這是真的無住生心。無住不能生心,生心不能無住,你無住生心統統沒有得到。為什麼?「我什麼都放下了,我無住了」,無住沒放下,你住在無住裡頭;「我不生心了」,沒錯,你生心了,生什麼心?生不生心了,你住在不生心,不乾不淨。乾乾淨淨,真的是無住生心,但是連無住生心的念頭都沒有,這就真的,這不是假的。

  我們再看念老註子,註解第二行裡頭,「妙者」,《法華玄義序》裡頭講,「褒美不可思議之法也」。「風吹寶樹枝葉,所發音聲,演說不可稱量之微妙法音。故云演出無量妙法音聲。曇師曰:此聲為佛事,焉可思議。佛事者,指諸佛之教化,亦即一切有益於佛道之事」,我們學到這裡。下面,「通常以祈福超薦等法會,稱為佛事」。這是現在人,現在講做佛事,做佛事是什麼意思?做佛事是祈福、是超度,做法會這些做佛事。這就是佛教變成宗教,是一般人所說的宗教,不是中國人所說的宗教。中國老祖宗有智慧,中國「宗教」的含義是什麼,這個要知道,你要不搞清楚,你搞亂了。中國文字裡面的「宗」,是主要的意思、重要的意思、尊崇的意思,從我們祭祖你就體會到了;「教」也有三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兩個字連起來,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叫宗教。中國老祖宗,古聖先賢留下這些典籍,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宗教;儒釋道三家,還有所謂九流,三教九流,都是好東西,都是屬於宗教。那就是說,中國人講的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是人類重要的教學,是人類尊崇的教化」,這個三句話要記住。其他的宗教呢?其他宗教你展開它的經典,有,符合這個定義。不符合這個定義的,不能稱宗教。

  湯恩比說得好,宗教是文化、是文明的根本。人類的歷史,先有宗教,後有文化,文化是從宗教延伸出來的,宗教是文化的根。這個文明、這個文化,如果沒有宗教(中國人所說的宗教),這個文化在這個世界不會長久,頂多兩百年,這文化就消失,為什麼?它沒根。我們看看世界大宗教,最初的創始人都是,都符合中國古聖先賢的標準,確實是人類主要的教育。現在西方人崇尚科學,不要宗教了,那這個科學壽命不長,為什麼?根挖掉了。根要是挖掉,科學文明存在這個世間不會很長,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我們天天在學,學什麼,自己要清楚。有沒有進步,有沒有長進,自己心裡很清楚。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少了,減少,戒定慧三學天天在增長。戒是什麼?守規矩。佛法講的戒定慧,有一點智慧了,在境界裡頭能夠掌握得住,不會被境界轉了,在當被境界轉的時候阿彌陀佛冒出來,用阿彌陀佛取而代之,這就對了。海賢老和尚這句佛號不分晝夜,口裡沒有念,心裡在念,他不中斷,未曾丟失。他的佛號不斷,這就功夫純熟,純熟是什麼?純熟是一心不亂。他往生,多自在。往生之前,多少次親自見到極樂世界,為我們做證明,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他的話我們相不相信?我們相信他不會造謠生事,他絕不會騙我們。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對四十八願接引眾生,堅定而沒有絲毫懷疑,海賢老和尚成就我們的。如果你還是有懷疑,信心生不起來,老和尚的光碟天天看,看幾百遍、看上千遍,你那一點懷疑就沒有了,自然就不見了,好!只要懷疑不見了,真正相信,真正想往生,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臨終一念十念往生就是這個道理,是真的不是假的。

  「極樂國土,樹發音聲能作佛事」。這個地方講的佛事是教學,是佛事。我能把我所學的完全用在生活上,在日常生活當中煩惱不生,法喜充滿,得受用,佛法的好處你真得到了。曇鸞法師讚歎「不可思議也」。這個聲音,『清暢哀亮,微妙和雅』。義寂法師給我們說:「清者清淨,聞者不生濁染心故」,就是《金剛經》上講的生心無住。聞是生心,生心怎麼樣?無住,無住就是不生染著心,妙!「揚者宣揚,由能宣揚實相法故」。這個括弧裡頭,「彼本作清揚,今本是清暢」,舒暢。「暢者通暢,歡暢,能令聞者舒暢。又具通曉之義,能令聞者通達實相法故」。這個暢字用得好,你看「清暢哀亮」。「哀者悲哀。聞者能生大悲心故」。哀是什麼?憐憫許許多多眾生迷在煩惱裡頭,迷在妄心,不知道心跟境界皆不可得,你要有得失的這個念頭你就錯了。不可得,當然你就不要求它,它也不會失去,得失的心沒有了,清淨心現前了,平等心現前了,憐憫一切眾生,這是生大悲心。「亮者明亮、響亮,又為透徹、顯露,由能開發智慧明故。微者微密,其音微密如梵響故」,這個梵響是梵天的音樂。「妙者妙善,其音妙善似鸞聲故」,鸞是鳳凰,音聲美。「和者調和,音韻克調,宮商和故」,這就是像我們現在所讚歎的交響樂。「雅者雅正,其音雅正,順佛法故」。

  「上述音聲之德,非但於天中最為殊特」,天樂,「亦於十方世界中最為第一」,故云:『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十方當中有沒有聞到的?有,確實有有緣的人聽到。什麼時候容易聽到?念佛人往生,他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迎接,天樂盈空,心地真實誠懇這種人會聽到;如果妄念煩惱多的人,他被障礙了,他沒聽見。所以,有人見到光,有人見到佛菩薩,有人見到蓮花,念佛往生人有很多瑞相,也在考驗我們的功夫。我們真有功夫,會見到。什麼時候感?功夫到家有感,極樂世界自然有應。為什麼?極樂世界的光,極樂世界的音樂,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可以說像電視一樣,傳遍虛空法界,只要你有一個接收器,你就能把它接收看到。像我們現在電視,你有這個機器,全球電視台所播出來的你都能看到,你沒有覺得障礙,一個道理。極樂世界,我們用什麼東西來接收到?一心不亂。用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接收到,等於說你有這台機器了,接收極樂世界。那個機器要靈光、要很優秀,不但可以接收到極樂世界,同時也能夠接收到他方諸佛世界,跟你有緣的,那就是對上頻道,你就看到相、就聽到聲音,就感受到美妙的佛法。這些我們想想,現前電視很普遍,手機很普遍,手機都能看到電視,能接收,你就想到,我們這個地方科學才起步,人家的科學達到圓滿,登峰造極了。我們這跟它不能比,還常常有障礙、有故障,他們那個沒有,完全沒有障礙。所以你見到的,你聞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統統順佛法,所以對於我們學佛法增長。

  上面所說的音聲之德,非但於天中最為殊特。這個天是天道,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在天樂裡頭最為殊特。諸天的天樂,諸天也有光明,無法跟極樂世界相比。亦於十方世界中最為第一,不但是在娑婆世界,在十方一切諸佛剎土當中,阿彌陀第一。所以諸佛菩薩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有道理。這是性德圓滿的流露,這一點學大乘的人要記住,經上所講的這些德能,都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惠能大師看到了,所以他的報告裡頭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統統具足;不是從外來的,所以你見性就見到了。沒有見性,可以感應。沒有證得理一心不亂的,功夫成片、事一心是感,感應,有機會見到;如果念到理一心不亂,隨時見到,我想見就在現前,不想見就沒有了,性德,證明它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我們修行,修行就是修心。行是行為。心,起心動念是心的行為,口是言語,身是行動,都要與性德相應,這叫修行。我們現在三業造作,跟自性完全相違背。自性是什麼?自性就是無住生心。我們今天生心就不能無住,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心有善惡,善心善行感三善道,惡心惡行感三惡道,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造什麼?造六道輪迴。一定要知道,六道輪迴是自己造的,自性裡頭沒有,沒有六道輪迴。自性裡頭是一片大光明,常寂光是自性。經上跟我們形容的,常,永遠是這樣,不生不滅,沒有變易,永遠就是這樣的,什麼樣子?一片光明,遍照法界。佛經裡有說普照,遍照跟普照是一個意思。佛光普照,那個佛光是自己自性的佛光,不是外頭有的,外頭沒有。

  最近,有好幾位同修,都是我們很熟悉的,往生了,去年年底到今年這半年當中有五、六個往生。我們囑咐他,只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人人都去;往生淨土不難,只要真信真願,念個一聲十聲佛號就行了。聽說有些在世間的時候造作一些罪業,這些罪業會障礙他往生,那怎麼辦?在臨命終之前,決定加強佛號,把以前造的那些丟在一邊,不理它,不要去想它;一想,障礙現前,就去不了,不能想!一切法從心想生。最重要的是現前一念,過去已經過去了,《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當下這一念,這一念重要,不要讓這一念的不善把過去所有不善全勾出來,這個虧就吃大了。真正懺悔是什麼?老實念佛就是真正懺悔。聲聲都是阿彌陀佛沒有惡業,真懺悔,一定要懂得。不要去拜這個懺、拜那個懺,沒用,懺不掉,為什麼?你念頭上沒除掉,就是你沒懺掉。念頭上純一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懺掉了。理跟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就是不想未來、不想過去,只想現在,現在想什麼?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想著我真相信、我真發願、我真求往生,這是應該想的,其他的不應該。有,很好,沒有也很好;有,不放在心上,沒有也不放在心上。外國同修找我,我旅行只帶一個行李箱,裡頭裝幾件衣服,換洗衣服,其他的都不要了,都不想了,這才自在。釋迦佛當年在世,旅行三衣一缽,我們現在比他還多一點,還有個小行李箱。愈簡單愈好,簡到不能再簡的時候,恭喜你,你成功了,要懂。

  有人透信息給我,我們這個講經念佛,功德迴向有用處。他們墮在惡道裡頭,因為我們天天給他迴向,他在惡道受苦減輕了。這個信息好,他替我們證明。我們以前對這個管不管用,有懷疑,但是雖然懷疑,我們照幹,現在我們得到正確的消息,管用,他們確確實實在惡道裡頭減少受罪,好。尤其是最近二、三個月才過世的,非常管用。因為一般過世之後,四十九天都是中陰身,還沒有去投胎,到哪一道還沒有決定,聽經有大利益,聽經引發他阿賴耶識的種子,他就能很順利的往生。所以送終,助念很重要。助念要懂規矩,要懂得它的方法,對往生的人真有幫助。我們能幫助別人,將來自己往生就會很多人幫助你,一個道理。連鬼神都會幫助。這是我過去在新加坡,看到陳光別老林長的往生。他的冤親債主很多,聽說有幾百人,看到他老人家往生,都歡喜、都讚歎,冤都解開了。所以這些冤親債主到居士林來求超度,我們問他,用什麼超度你?他說要聽經。這都是給我們做證明,這講經有效。問他聽什麼經?他們喜歡聽《地藏經》、聽《十善業道經》,聽因果這一類的。我們播放光碟給他,他滿意。這個光碟在哪裡放,他們指定。我們的講堂,他不行,他不能進去,他說那光太強了。所以商量到最後,他選擇的是齋堂,我們吃飯的飯廳。電視機放那裡,二十四小時不中斷,三個月之後他們都走了,都得度了。這個是有事實證明的,我們自己聽了歡喜,我們會更認真、更努力去做。

  下面這一段,「樹利生」,這兩小段,第一段「聞觸根淨」,第二段「不退成佛」,後面還有一段更微妙的,「見樹得忍」,得無生法忍,功德真正不可思議。時間到了,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一堂課從「樹利生」這裡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