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上品上生章 (第五集) 1992/9 美國聖荷西 檔名:03-003-0005
請掀開講義第八頁,第三節第三個小段:
疏【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導不得往生。或云汝等眾生曠劫已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繫屬三界惡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
這個問題,實在說是常常在我們念佛人心中,造成真正不得往生的障礙。善導大師實在是大慈大悲,為我們開示解答這個疑惑。不僅是有人這樣來難我們,有的時候自己想想,愈想愈害怕,不敢念佛求生淨土,可見得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嚴重。我們把問的略略的說一說。
這是假設有一個人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若有解行不同」,如果有解行不同,同樣是學佛,不同宗派不同法門,這就是解行不相同的人。譬如有學天台的,有學華嚴的,有學禪宗的,有學密宗的,跟我們的解行不一樣。他碰到我們提出這些問題,這是一類的。
『邪雜人等』,他不見得是學佛的人。「邪」是邪見之人,譬如古印度九十六種外道,我們現在除了佛教之外,有許許多多多的宗教學派,常常也遇到這些人。
他們也用一些話來為難我們,如同下面所說『來相惑亂』,惑是迷惑,亂是來亂我們的念頭,或者說種種疑難。歸根究柢,就是說明你念佛不能往生,你這個法門是白修了,歸根結柢就這麼一句話。
『或云汝等眾生』,你們這些眾生。
『曠劫以來』,無量劫以來。
『以及今生』,乃至於這一生當中。過去無量劫我們忘掉了,不知道,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大概都還能夠記得起來,還清楚。
『身口意業』,這三業。
『於一切凡聖身上』,「凡」是對凡人,對我們普通人;「聖」是對佛菩薩。
『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像對大乘經典的毀謗、不恭敬,對修行人惡意的傷害,這是對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十惡五逆」,我們常常講這都是阿鼻地獄的罪業。
「四重」是指的戒律,戒律當中有四條最重的戒律。這個四條就是「殺、盜、淫、妄」,叫做四重戒。四重戒裡面的妄語,不是普通的妄語,叫「大妄語」。什麼叫大妄語?自己沒有證到果位,向別人說我已經成佛了,我成了菩薩了,我證了四果了,這叫大妄語。沒有證得這位子,自己炫耀自己已經證得這個位子,這一類的人叫重戒。其餘的那叫小妄語,罪過沒有這麼重。四重戒的罪業跟五逆是相等的,都是要墮阿鼻地獄的。
「謗法」是毀謗佛法。學佛的同修,往往不知不覺的犯了這個過失。譬如我們修淨土,毀謗參禪的,毀謗學教的,都叫「謗法」,為什麼?禪是佛傳下來的,教是佛說的,雖然我們學的不同的宗派,那個不同宗派也是佛傳下來的,決定不能毀謗!所謂「自讚毀他」,自己讚歎自己,毀謗別人,輕視別人,這都是凡夫常常造作的罪業,這叫謗法。
「闡提」是梵語音譯的,意思是沒有善根的人。
「破戒」,受了戒之後不能夠遵守,常常犯戒,這叫破戒。
「破見」,佛在經論上常說,破戒的人還有救,破見的人沒救!「見」是什麼?見解。換句話說,他對佛法信心動搖了,這佛沒法子救了。戒破了之後,見沒有破,他對於佛所講的還深信不疑,這種人有救。
這些都是犯了這麼多的重罪,這些罪沒有懺悔乾淨,這些罪業決定是在三惡道。所以『繫屬三界惡道』,決定是落在三惡道的。
『云何一生修福念佛』,怎麼可以說你一生修福,這個一生的時間短,修的福報也不多,無始劫至今生造的罪業太多了。你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微薄的一點福,怎麼能救得了自己?
『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也』。即入彼西方極樂世界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像你這種業障這麼重,怎麼能夠往生?他提出這些說詞,我們聽了都很有道理,我們信心會不會動搖?冷靜想想,確確實實不夠資格往生。如果你信心動搖退轉了,這不是破戒,這叫破見,那真的就沒救了。
我們看善導大師如何為我們開導、解釋這個難題。
疏【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
先說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十方世界諸佛無量無邊,他的教學以及教導一切大眾修行的方法,實在說是太多太多了。這個『塵沙』是比喻一切多,無量無邊。佛為什麼說這麼多方法?他不是故意說,換句話說,他不是有意說的,而是應機施教。
『稟識機緣』,機緣不同。一切眾生根機不一樣,因緣不相同,因此佛說教教人修行的方法,也就不一樣了。
『隨情非一』,這個「情」就是指有情的眾生,隨著有情眾生,他的教法(教人修行的方法)就不是一種!
『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這是舉個比喻,我們世間人眼睛很明亮,你眼睛親眼看到的,當然你相信他。
『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這些不須要細說,都很容易懂,都是平常我們眼睛親見的事實,已經就太多太多了。
『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用這個淺顯的例子來比喻佛法。佛法是如來果地上親證之法,十力四無畏也,我們在經上常常讀到的,豈能說沒有種種利益?佛說一切法各有各的利益。
『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出」是講出離,法門無量無邊,統統是對治煩惱的。所以你能夠出一門,就離開一門煩惱。
『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入」是講親證,你證得一分,就得一分智慧自在。
『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這是答覆前面第一個意思。佛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幫助種種不同的人,個個得利益,個個開智慧得解脫,所以它不是一門。
『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你今天提出來這些疑問,這個疑問是不錯,也確實是存在,真的有這些事情。但是這不是對我有緣重要修行的方法,你向我提出做我的障礙,你不應該來障礙我。你學你的法門,我學我的法門,我們彼此不衝突。
下面說,『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這話說得很明白,什麼叫「有緣」?你對這個法門很喜歡就有緣,你對這法門不喜歡,就沒有緣。現在這個淨土法門你不喜歡,是你跟這個法門沒有緣。我非常喜歡,這個法門與我有緣。有緣就得度,有緣就容易,無緣就困難了。無緣修學是勉強的,不是心甘情願的,修學起來就困難。我的緣跟你的緣不一樣。
『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非我所求。』我修念佛法門,我能往生。你喜歡禪,你在禪宗裡面參究可以開悟,可以得定,可以開悟。各人修各人的,個個都得利益,你也不要破壞我,我也不要為難你,這就對了。
『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因為這個緣故,這個事實,這個道理,各人隨著各人所樂。「樂」就是愛好喜歡,隨著你自己的愛好喜歡你去修。
『必疾得解脫也。』這個「疾」是快速,很快的得到解脫,很快得到成就。學佛法門無量無邊,經典也浩如煙海,自己要慎重選擇,一定要選擇自己非常喜歡的,才有真正的利益。有人說這經典很好,但是我一看太難了,我看也看不懂,看不懂興趣就生不起來了。一定要適合於自己程度,不要好高騖遠,適合程度,修學起來就非常容易。這個解答,解答得非常之好,非常的圓滿。
疏【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段開示。就問你:「你學佛的目的何在?」如果我是求解,求解用現在話,我是求佛學。佛學,那一切法門經論你都可以涉獵。『凡』,就是人天的小法;『佛果』,這是一乘佛法,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之法。你是統統都可以學,這是沒有障礙的。為什麼?你求學,這是長學問。如果你要是講修行,修行是講功夫,目的是在修定、開悟,那就不行了,前面那個方法就變成障礙了。前面是佛學,你對於佛法廣泛的明瞭,對於自己斷煩惱,得清淨心,開悟證果,毫不相關。這是兩條路子!
真正想「學佛」,跟「佛學」是不相同的。前面是講「佛學」,你博學多聞,沒有障礙。「學佛」就不行了,學佛一定要一門深入,一定要結跟自己非常有緣的法門,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法門,非常熱愛的法門。這個就『少用功勞』,用功少,你得的利益多,所謂是「事半功倍」,這是一門深入。所以淨宗這個法門,諸佛如來苦心教誡我們,一定要「一向專念」,這個方法多簡單多容易,它真有效果。
末後一段,大師舉個比喻跟我們說:
疏【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嶮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
善導大師不是普通人,為我們講經說法的言詞是真誠恭敬到極處。我們在經典上看到,菩薩弟子白佛言,這個『白』是最尊敬之詞。今天大師不是對佛,是對我們,對一切往生人等,他用的詞是「白」,對我們尊敬到極處了。
『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這個「行者」,就是念佛人,依照淨土五經一論修學的人。
比喻的目的何在?『守護信心,防外邪異見之難。』這個比喻目的是在此地。幫助我們「守護信心」,幫助我們預防外道、邪思、異學、異見之人來為難我們,來破壞我們的信心,他這段比喻目的在此地。
『何者是也。』什麼比喻?
下面就說,『譬如有人。』這是假設的。
『欲向西行百千之里。』百千里是遠道,不是近道。往西面走。
『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他走到一半遇到困難了,遇到這路當中有二條河。
『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他雖然是假設,也很有道理。南方屬於火,北方屬於水。在五行裡面,南方是火,北方是水。
『二河各闊百步。』有這麼樣的一個寬度。
『各深無底,南北無邊。』這條河很長沒有邊際,像中國的長江、黃河一樣,看不到邊際的,很長的河。
『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這兩條河當中,有一條道路。
『可闊四五寸許。』這條道路的確很窄,只有四、五寸,有一點像我們過獨木橋的味道,很窄的這麼一條道路。
『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有百步這麼長,但是路很窄。
『其水波浪交過溼道。』這條道路,它這個北面是水河,常常被水淹沒了,也常常被南面火河燒毀了,常有這個事情。
『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這個人在旅途當中,到了一個空曠的地方,這個地方沒有人煙。
『多有群賊惡獸。』這是遭到難了,群賊惡獸。
『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賊也想害他,毒蛇猛獸也以他作獵物,作為目標。
『此人怖死。』這個人這時候恐怖了,害怕了。
『直向西走。』往西走。
『忽見此大河。』往西走,正好遇見這個河了。
『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一白道,極是狹小。』只有這個路,路非常的窄。
『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這是非常為難的時候。
『今日定死不疑。』走到這個地方,換句話說,怎麼想都是死路一條。
『正欲到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想回頭吧!這時有賊有惡獸在逼迫。
『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這是自己非常的驚慌,拿不定主意的時候。
『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迴是迴轉,退回去。退回去群賊毒蛇猛獸都在那裡等著。
『住亦死』,住是不動,不動那些群賊猛獸來了,一步步的靠近了。
『去亦死。』往前面走吧!也是死路一條。
『一種不免死者。』怎麼樣想想,都不免一死。
『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然怎麼都死,算了!還是往前面走吧。一直就往西面走吧!
『既有此道,必應可度。』西面道路雖然很窄小,有路應該可以通出去。
『作此念時』,這是下了一個決心了,決心要往西面去,也不顧危險了。
決心一下,『東岸忽聞人勸聲』,東岸沒有見到人,聽到聲音。
聲音在這裡勸導他說,『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東面有聲音勸他,你趕快去,去一定沒有因難,可不能停,停了就死路一條,勸他趕緊走。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西岸上見到人了,聽到聲音見到人。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你一心一意一直從這個路走過來,我一定會保護你。
『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我保護你,絕對不會有災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此是東面,東面勸他去,西面歡迎他來。
『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決心往前面走了。
『或行一分二分。』這是走向西方小路了,才走了沒多遠。
『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險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這些賊在這裡喚他,這個路太小很危險,你走這條道路必死無疑,你趕快回來。你回來我們也不會害你,在安慰他,勸他回頭。
『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他聽了根本不理會。
『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因為這條道路只有一百尺,不算太遠,過了就到了西岸。
『永離諸難。』水火二河也離開了,群賊毒獸也離開了,所有一切災難統統都離開了。『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講了這麼一段比喻,究竟比喻什麼?底下一段就合喻了。
疏【次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沈生死。曠劫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西岸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東岸就是娑婆世界,用這個來作比喻。
『群賊惡獸詐親者』,這是比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這就是群賊惡獸。在這個地方,我們講魔障。「魔」有四種魔,佛在《八大人覺經》講的,第一種就是五陰魔,第二種是煩惱魔,第三種是死魔,這個死魔就是生死輪迴。你出不了三界,在三界當中生生世世受生死輪迴的折磨,這叫死魔。第四種叫天魔,這三類以外的,統統叫天魔,所以把魔分成這四大類。
『言無人空迥澤者』,這個修行人,走到曠野沒有人的地方,這是比喻『常隨惡友。』無人是什麼?沒有善知識,『不值真善知識也。』遇不到一個真正善知識,跟群魔在一起,受他們的折磨。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瞋恚是火,貪愛是水。貪瞋痴的習氣太盛了,就像二條長河一樣,其深無底!煩惱習氣非常之重。
『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這當中一條白道,就是你那一念善根。善根要跟起煩惱相比,不如煩惱,煩惱的力量超過了這個善根。
所以這地方就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了,『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溼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知道念佛往生好,一念貪愛來了,把往生又放在一邊了,這就是你這一條小道被水淹沒了。一念瞋恚心起來了,就等於說你這個佛的求生念頭,又被火燒壞了,比喻這個意思。
『又火燄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這就是比喻迴向往生,將自己所有一切善業功德統統迴向,求生淨土。
『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這是比喻釋迦牟尼佛不在世了,所以見不到人。釋迦牟尼佛經典還在這個世間,就好像我們聽到他的聲音,沒有見人聽到聲音,勸我們求生西方世界。
『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比喻聲音。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這是比喻這些人『妄說見解』,他們在這裡迷惑你,『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或者是外緣,或者是自己煩惱習氣太重,將往生的這一念心退轉了。
『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阿彌陀佛在西方接引。
『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沈生死,曠劫淪迴,迷倒自纏。』迷惑顛倒,自己纏縛自己。
『無由解脫。』這是無量劫以來,所以才有這個生死輪迴。
『仰蒙釋迦發遣,』今天我們承釋迦牟尼佛,雖然佛不在世,佛的經典存在這個世間。我們讀到這個經典,依靠這部經典來修學,這個經上教我們發菩提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佛在此地開遣我們到西方去。
『又藉彌陀悲心招喚。』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就好比阿彌陀佛在那邊呼喚我們。
『今信順二尊之意。』我們對於世尊對於彌陀,生堅定的信心,順從兩位佛陀的教誨。
『不顧水火二河。』這是很重要的開導。也就是說要把「貪瞋痴慢」統統放下,無論境緣怎樣誘惑,我們要提高警覺,怎麼誘惑我也不貪愛,怎樣刁難我也不生氣,這就是離開水火二河。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凡是境界現前,就要想到:「他是來考驗我,他是想把我留在娑婆世界,不讓我出去!」你要是這個警覺心一提起來了,他自然就不能障礙了。再好的境界我也不貪,再惡的境界我也不瞋恚,決不受外境的影響,這就是「不顧水火二河」。
『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之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這個善友相見,就是見到阿彌陀佛了,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與他們俱會一處,這是歡喜至極!無始劫以來都不能夠脫離三界,今天出來了,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盡虛空遍法界最好的一個修學的場所。這是一段比喻的大意,細細體會這個比喻,確實能夠幫助我們生信心,幫助我們預防一切的障難。再看底下這一小段:
疏【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迴向發願心。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三業』是「身口意」。
『無問晝夜時節。』這就是我們常講一切時、一切處所、一切境界之中,無論是順境是逆境。
『常作此解。』就是比喻裡面所說的。
『常作此想。』我們才不至於被種種境緣障礙到了。
『故名迴向發願心。』這也叫做迴向發願心。就是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這個「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無論是什麼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這個環境是好是壞,我們都是一心嚮往西方世界,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就是迴向發願心了。
『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這是迴向另一個意思。我們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三種迴向裡面的「迴向佛道,迴向實際」,是這兩個意思。通常也有講「迴向菩提,迴向實際」,我們一心求生西方是這兩種迴向。此地說的,那就是到達西方極樂之後,再倒駕慈航,回到娑婆世界來度這些苦難眾生,這叫迴向眾生。由此可知,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去逃難的,不是去享福的,是去幹什麼?是去成就自己的道業,在這地方修行太難了。
無始劫到今天,我們要真正相信《無量壽經》佛所講的話,要是真實的,那我們在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修行無量劫了,今天還是這個樣子。你才曉得,這個世界修行難!成就不容易。通常講這個世界修行難,你不知道怎麼個難處,你想不出來。如果想到過去生中,無量劫生生世世修行,其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再想想看今天修行這個成果,那才曉得真難!真難!不要講見思煩惱了,連個身見都破不了。小乘須陀洹果初果都不能得到,才知道真正的難!這不是假的。
那我們要問,我們過去修行,那個過失到底犯在什麼地方?今天應當明瞭了,沒有認真念佛求生淨土,過失就犯在這裡。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修,樣樣都好,都喜歡,都愛好,這才耽誤掉了。假如能把一切都放下,這一生當中專念、專修、專弘,必定往生!這就沒錯了。
這一生我們的緣非常殊勝遇到這個法門,對於這個法門的理論、方法、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剩下來的就是自己要怎麼樣去做了,問題在此地。果然自己真肯做,那就恭喜你了。不但我恭喜你,一切諸佛如來都恭喜你,你很快就要成佛了。成佛之後,還起大悲,那個時候必定興起同體大悲心,無緣大慈,再回到三界六道裡面來教化眾生,幫助這些眾生,修學這個法門,都能夠往生,同成佛道,這是迴向眾生的意思。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這個「三心」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個心統統具足了,古德常講:「三心圓發。」圓是圓滿,發得很圓滿,沒有欠缺。「無行不成」,你的修行,一定圓滿。
『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你的願行既然成了,哪有不往生的?決定往生!如果我們用永明大師的《四料簡》裡面的話:「有淨土」,這叫真的有淨土。三心統統發了,才叫有淨土。三心缺一條,你還沒有淨土。沒有淨土就是不能往生,有淨土是決定往生。
『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所以這個「三心」,「定善」就是我們一心念佛,一心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在這三心的基礎上。我們講念佛,你用什麼心念佛?你要用三心圓發來念佛,這就對了。「散善」,像前面所講的三福,用什麼心來修三福?用圓滿的三心來修三福,這樣的人是決定得生!這個意思我們要知道,要能深深地去體會。這個三心是這段裡面非常重要的一段開示,到這地方給諸位都介紹過了。
我們看上品上生講義章第八頁,倒數第二行,當中有個五。前面跟諸位讀過,這章經文總共分為十二段,前面所講的是第四段,講圓滿了,講完了,這是第五段。
經【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
疏【五從復有三種眾生已下。正明簡機。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這是說明什麼人有條件修學這個法門?『簡』是揀別,『機』,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條件,修學這個法門,要具備那些條件,才可以能奉行這個法門依教修行。這個就是第一句。我們再往下看:
經【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足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
疏【六從何等為三下。至六念已來。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一明慈心不殺。然殺業有多種。或有口殺。或有身殺。或有心殺。言口殺者。處分許可。名為口殺。言身殺者。動身手等指授。名為身殺。言心殺者。思念方便計校等。名為心殺。若論殺業。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但於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亦是最上勝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殺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殺故名止善。教他不殺故名行善。自他初斷名止善。畢竟永除名行善。雖有止持二善。總結成慈下行也。】
『正明受法不同。』「受」是接受,接受這個修行的法門有三種,所以說「不同」,它有三種。
第一,『明慈心不殺。』這是第一種。「明」是說明,說明什麼叫作慈心不殺。這段開導我們也要注意,因為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常常觸犯的過失,自己不知道,平常也沒有人給你講。
『然殺業有多種,或有口殺,或有身殺,或有心殺。』殺就可以分為「身口意」三大類了。
什麼叫口殺?『言口殺者,處分許可,名為口殺。』你雖然不是自己殺,你吩咐家裡的傭人:「今天我要吃雞給我殺一個。」這叫口殺。你沒有殺,口殺!下達命令是口殺。
『言身殺者,動身手等指授,名為身殺。』身殺不但是自己動手,如果你指著「那一隻,你給我拿去殺掉」,這也算是身殺。又是口殺,又是身殺,為什麼?你手指到的,這都是算是殺生。
『言心殺者。』這個心殺是最厲害了。『思念方便計校等,名為心殺。』你起心動念想殺害眾生,不管有沒有真的去殺牠,你的殺心動了。在菩薩戒裡面,只要起念動心就犯了殺戒。所以大乘戒跟小乘戒不一樣,小乘戒論事不論心。小乘戒我心裡雖然想殺,但是我沒有殺它,我口也沒有說,身也沒動,他也沒死,這個不犯戒。可是大乘戒就不行了,大乘戒這就犯戒了!起心動念就犯戒了。所以大乘戒論心不論事,事上或者是殺錯了,對這個殺錯的人不結罪,對你意念的心想的,在這上結罪。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難守,因為他在起心動念之處結罪。小乘戒雖然多,容易守,因為他跟世間法律一樣。現在這個法律判案子一定要有事實,沒有事實不能定罪,所以小乘戒跟世間法律一樣。大乘戒完全不相同,都在心念之間。
『若論殺業,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這一句話諸位不可以含糊籠統的念過,是一句非常重要的開示。四生是「胎卵溼化」,換句話說,包括小動物,蚊蟲、螞蟻牠都是一條命,你要是殺生,對往生都會造成障礙。我們要問,障礙在哪裡?動物愈大,靈性愈高,報復的念頭愈強,牠將來要討命。微生物、小動物,像蚊蟲、螞蟻,牠的靈性不高,報復的念頭不強。但是常常動殺心,你的心不清淨。我們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要念到清淨心現前,心裡常常有殺的這個念頭,清淨心得不到。換句話說,障礙了念佛三昧,道理在此地。所以這一句開示,實在講是很重要很重要。
『但於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我們在布施裡面講三種布施,這三種布施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個地方說明,你對於一切弱小的動物,能夠起慈悲心不傷害牠,這就是無畏布施。布施,他的「壽命安樂」。尤其是這些小動物,對自己沒有妨害,那就決定不能夠傷害。
那麼,家裡常常有這些小動物來擾亂你,怎麼辦?這是業障,這個問題困惑了許許多多的人。你應當要知道,這些小動物有靈性,你要以真誠的心,真實慈悲勸導牠們搬家,不要來擾亂我。你來擾亂我,我殺你我也有罪,你也丟掉命,何苦呢?你搬家,你也好,我也不造罪。要以真誠恭敬的心,在念佛期間跟牠迴向,勸牠搬家。你只要搬到我房間以外的地方去,我絕對不傷害你,你不要在我的房間裡面。確確實實有感應。
只要用真誠的心,決定有感應。我們在印光大師傳記裡面看到,印光大師早年的時候,他住的房間裡面有蚊蟲、有跳蚤,這個東西也是麻煩事情。他有侍者,就是侍候他的小和尚,常常把這些東西趕走。印光法師看到之後,叫他不要趕走。問他:「為什麼?」他說:「我的道德不夠,還不能感化牠,讓牠留在此地,常常提醒我,警覺我。」他老人家在七十歲以後,你到他的房間裡一個也找不到,真的統統搬家搬走了。凡是有蚊蟲跳蚤的地方,印光大師到那裡的時候都沒有了,統統搬走了。這也是示現給我們做一個榜樣。我們的房間有這些東西,是我們的道德不夠,太差勁了,所以惹得這些東西來找麻煩。
所以要念佛修德,真誠念佛就是修養道德。真誠念佛,你的心跟佛心一樣,願跟佛願一樣,行跟佛行一樣,這些小動物統統都受感動。這是對付小動物來騷擾,根本治療的方法,你們都可以回家去試驗、試驗。試驗當中,一定有很靈的,也有不靈的。靈的是什麼?你的心誠,真誠就靈。你心裡還有懷疑,那就不靈了。要真誠,就會有感應。
底下講不僅是布施,是無畏布施。『亦是最上勝妙戒也』,這是持不殺生的最殊勝上上品戒,是這種持法。
『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慈心不殺也。』因為三福,第一福就是初福。第一福一共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三句是慈心不殺,所以它跟三福就相應了。
『即有止行二善。』善裡面有二種,一個是止,一個是行。
『自不殺故名止善。』自己能夠遵守戒條,絕不殺生,對於一切眾生愛護憐憫,不起殺心,這是自己持戒,這是『止善』。
『教他不殺故名行善。』不但自己不殺,而且要勸告別人,希望他們也不要殺生,這個叫做『行善』。善,有止有行。
『自他初斷名止善,畢竟永除名行善。』這是更進一步,境界就更為殊勝。斷是斷殺的意念,對於一切眾生,殺害眾生的意念沒有了,真的斷掉了。你剛剛斷的時候是止善,永遠斷是行善。無論在什麼境界裡,殺生的意念都不會起來,這是行善。
『雖有止持二善,總結成慈下行也。』就是慈悲之下的行止,大慈大悲之下的一種修行。這是講慈心不殺。
疏【言具諸戒行者。若約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約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薩戒。此戒若以位約者。當此上輩三位者。即名菩薩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轉成。即合上第二福戒分善根也。】
這個戒律,有大乘戒,有小乘戒。大乘戒、小乘戒從哪裡分?實在講不是從戒相上分,不是從戒本上分、戒經上分,是從人心上分。所以『若約』,「約」是就,假如就人天二乘是這樣的根器,所有一切戒都叫小乘戒。他所持的,他去受個菩薩戒、持菩薩戒,那也叫小乘戒,也不是大乘戒,這才是對的。如果就大心大行之人,那叫菩薩戒,他就受個三皈五戒也叫菩薩戒。受個比丘戒、沙彌戒,也叫菩薩戒。為什麼?他的心是菩薩心,他的行是菩薩行,所以他所受的一切戒都叫大乘菩薩戒。這是我們同修必須要知道的,要認識清楚的。
『此戒若以位約者,當此上輩三位者,即名菩薩戒。』如果就往生位次來說,換句話說,假如你是一個大心大行的人。大心是什麼?大慈悲心,大慈悲行。這個「大」怎麼說?「大」是沒有分別,心地真正的清淨平等對待一切眾生,這個心就大了。如果心裡面起了分別執著,這個心就小了,就有限量了,那就不叫做「大心大行」。心裡面沒有分別執著,對於一切眾生平等清淨,慈悲心從這裡生出來,就叫作大慈大悲。表現在一切事相當中,那就叫大行,就叫大慈悲行。這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的果位一定在上輩的三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他是屬於上輩人。可見得這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
我們要想往生品位增高,一定要修大慈悲心,一定要具足大慈悲行。為什麼要這樣作法?中國古聖先賢常常教給我們,「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我們的目標在上輩,上輩得不到還中輩往生,這個位置還不低。假如我們目標訂在下下品往生,那一下落空了就去不了了。所以標準設定高一點,能達到當然非常圓滿,達不到還有其次,其次也很可觀,也能滿意。所以這個開示,非常重要。
『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轉成,即合第二福戒分善根也。』這是三福的第二福,「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可見得我們學佛的人,縱然沒有去受過五戒、菩薩戒,你想想,你的戒律具不具足?具足!可見得世間戒壇上傳戒是形式,你去受戒,得不得戒,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不見得「我受了,我就得戒;沒有受,我就沒有戒律」,不如是。你在此地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慈心不殺,具足戒行,你已經就得戒了,而且你所得的是上品戒!
戒律裡面,除了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一定要師父傳授之外,像三皈、五戒、沙彌的十戒、菩薩戒,都可以自己在佛像面前發願受持。你只要真心發願,一生奉行,你就得戒了。只有比丘跟比丘尼戒,不可以自己發願受持,一定要有五比丘以上傳授才能夠得戒。五比丘是最少的。規定是十個比丘(十證),叫三師十證,要十個人傳授才能得戒。但是最低限度,不能少過五個人。這是講出家,比丘跟比丘尼。除此之外,所有一切的戒條都可以自己在佛菩薩面前發願受持。所以這是上品戒,這是「三福」裡面的第二福。
時間差不多了,明、後兩天可以講得圓滿,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