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上品上生章 (第六集) 1992/9 美國聖荷西 檔名:03-003-0006
請掀開講義,第九頁當中第十一行,從「二」看起:
疏【二明讀誦大乘者。此明眾生性習不同。執法各異。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為能。次第二人。唯將讀誦大乘為是。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機。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若以德用來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讀誦大乘也。】
後面所說的與「三福」有很密切的關係,也可說是「三福」裡面重要的開示。前面講過「慈心不殺,具足戒行」,第二要說的是「讀誦大乘」。
眾生根性不相同,根性是怎麼來的?可以說是無始劫以來,往昔生中的習氣,一直帶到這一生。世間人不知道這些事實,誤會以為是遺傳。佛法裡面不講遺傳的,佛法裡面完全說明是過去生中的習氣。這個習氣實在講,他到這個地方來投胎,找到的父母或者眷屬裡面,總有一些習氣跟他相同的,所謂「臭味相投」。假如他要不相投的話,我們俗話講人要不投緣就很難相處,不投緣他就不會到這兒來投生,來投生就一定是很投緣的,因此有些習氣就接近。
至於容貌、體質,這是與念頭有關係。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神識來投胎,找他的父母,大體上來說有四種緣。這四種緣,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沒有這些關係,不會變成一家人,這一家人是這麼一個關係。他來的時候與這個貪愛之心關係非常密切,如果沒有貪心,他就不可能到這個世間來投生。所以佛家常講:「愛不重不生娑婆。」你在娑婆世界的捨身受身,第一個要緊的條件就是貪愛。他來投生這一剎那,他喜歡他的父母,對父母生起染愛之心,於是乎就造成他這個相貌,相貌是這麼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是這麼來的。所以生出來的時候,有的像父親、像母親,或像家親眷屬。他是那時候心想生的,所以相貌也會改變。
常言說得好,四十歲以前,這個相貌是受你投生那個時候的念頭為主,那個時候造成的。四十歲之後,這個相貌就是你這一生當中,所造的善惡業,善惡業會改變你的相貌。所以容貌、身體,四十歲之後要自己負責任。為什麼?受先天影響逐漸逐漸淡薄了,受這一生善惡念頭業力,那個成分就佔得多了。這是說到習染不相同。
所以對於種種法門的修學,他一接觸與他過去生中,曾經學習的這個法門,他就特別容易也特別歡喜。過去生中沒有學過這個法門,他一接觸就非常困難,就很難接受。我們看許許多多同修對於種種法門,他的這個攝受的力量確實不相同,原因就在此地。
這裡告訴我們,『眾生性習不同』,所以『執法各異』。我們凡夫沒有能力觀機,就是觀察眾生的宿世因緣,凡夫沒有這能力,佛、菩薩、阿羅漢有這個能力。阿羅漢能觀一切眾生五百世,他有這能力。五百世之前,阿羅漢的能力就達不到了,菩薩能觀。菩薩這個位次有淺深不同,位次愈高的,智慧能力就愈大。到佛,智慧能力是究竟圓滿的。所以他們能觀機,說法就非常契合了,知道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的什麼,現在給你講這法門就很契機,聽得很歡喜,很有受用。因此,佛為眾生說出無量無邊的法門,這是我們首先要明瞭的。
此地大師告訴我們,這是比喻前面一種人,『但用修慈持戒為能』。他修這個法門,他行,他也歡喜,他也有能力,有能力就是他有成就。他要不讀誦大乘經典,單持戒就能成就嗎?能!佛在《大集經》裡面告訴我們,佛法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是「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慈悲心持戒他就能證果,他確實能斷煩惱,能斷習氣,能開智慧,能證菩提,就行!
到「像法時期」,人的根性就劣了,單靠持戒就不能成就了。那是不是戒律有問題?說實在話,戒沒問題,是持戒的人有問題。持戒人的心不像從前人心,那麼樣的真誠,那麼樣的善良,所以他雖然持戒,他的煩惱習氣斷不了!必須要修禪定,禪定成就!像法時期是禪定成就。到「末法時期」,人的根性比像法又要差了一等,煩惱習氣很重,修禪定也不能成就。這又跟剛才說的一樣,不是禪定理論方法有問題,是修學的人不契這個機。
正如同倓虛老法師所說的,他老人家常講,他一生看到修禪定的人很多,他認識的非常多。他說得禪定的他見過,見過真正成就禪定的,有!真正開智慧、明心見性的人,他在一生當中,一個也沒見到。禪要明心見性才算成就,得禪定不算成就。為什麼?得禪定,果報在四禪天。諸位知道,四禪天是三界之內,沒出三界,天福享盡了,還是要六道輪迴。所以這個不是究竟,不算成就。這就可知根性要是不相應,法門就變成很困難。
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淨土就是念佛法門,佛在《大集經》裡面所說的,我們生在末法時代,想想自己的根性,確確實實沒有從前人那樣殊勝,那麼猛利。從什麼地方來觀察、來認識?就用經典裡面所開導的,我們持戒,這個戒能清淨嗎?我們想修定,這個心能定得下來嗎?這是非常明顯的事實擺在我們眼前,我們靜不下來、定不下來,那就老老實實依照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教誨,「老實念佛,帶業往生」,這是末法時期這個法門能成就。
「正法時期」的成就是講證阿羅漢果,「像法時期」的成就是講明心見性,「末法時期」的成就是講帶業往生,這的確又不相同。所以「修慈持戒為能」,我們明白這個事實,對於佛給我們講的話,我們相信。譬如,在末法時期,修慈持戒,老實念佛,求願往生,他就行!他就能成功。
第二種人,『唯將讀誦大乘為是』。這個就是有讀誦的習氣,我們常講喜歡讀書,這個也是多生多劫的習氣。你看很多小朋友喜歡玩,偶爾也會遇到有幾個小朋友喜歡讀書。他讀書不是你教他的,他自己喜歡。他這種嗜好,不是後天培養的,他是先天的。不過在現在並不多見,但確確實實是有,我曾經見到過。小孩就是喜歡看書,給他一本書,他會老老實實坐幾個鐘點。這就是過去生中,喜歡讀書,有讀書的嗜好。
「讀誦大乘」,大乘經典很多,有些契機的,他就生歡喜心,很容易接受,很容易領悟。這就證明過去生中曾經學習過,這一生遇到之後,接著再學就感覺到特別容易。如果過去生中沒有修習過,這一次接觸到,他就很生疏,就感覺得很困難。這是說到「讀誦大乘」。
實在說佛法修學是累世的修行,積功累德;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的。積功累德,可以用在修持上,可以用在持戒上,也可以用在讀誦大乘上,這是累積的。因此,我們對於一切學佛的人,他對於某一部經典、某一個法門很喜歡,你不必勸他改學另外的經論,用不著!你就勸他一門深入。他能不能求生淨土?決定能!只要他迴向求生西方,必定得生!不必專念《無量壽經》,專念《阿彌陀經》,用不著。如果他對淨土經典非常喜歡、非常愛好,那就說明他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經修學過淨土,對於淨土緣很深。總而言之,與他的意願愛好相投,學習起來就容易。
下面告訴我們,『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機』,持戒也有根性的。生活習慣有規律,喜歡守法,喜歡守規矩,像我們中國古人常講喜歡守禮守法,這是過去生中有戒行薰修的種子,他看到規規矩矩的生活,他喜歡。有些過去沒有這個業因種子的,他看到這樣覺得這個生活太嚴肅了,太可怕了。這些我們也常常遇到,經典他很喜歡,這裡面講的理論他很喜歡,要跟他講戒律,他就跑掉了。一舉一動都犯戒,都造罪業,這怎麼能學?這不能學了!所以對於持戒感覺得很困難。換句話說,經典的理論他很歡喜,勸他修行,他就為難了,這都是屬於宿世根性的不相同。
理論是知見,戒律是行持。有理論,沒有行持,這個理論畢竟是要落空,不能兌現的,所以理論跟行持是分不開的。持戒的人,一定要懂得理論;懂得理論的人,一定要嚴持戒律。戒律是我們行為的規範,理論是我們思想見解的依據,也就是經上常講的正知正見的標準。實際上,這兩者是一體的,古人專修,用心用得專,一樣成了,那一面同時也得到了。
譬如念佛,尤其是有一些沒有讀過書,不識字的,這些人念佛,他只要一心稱念,沒有妄想,沒有執著,念到一心不亂,他就開悟了,他樣樣都明瞭了,樣樣也都通達了。你也許要問,既然他真的開悟、通達、明瞭了,他為什麼不講經說法,他要往生呢?講經說法一要有法緣,沒有法緣,你縱然說得再好,人家不聽你的。法緣,這是講經說法第一個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所以有些人講得不好,甚至於歪曲了經義,但是聽的人很多,那是他的法緣殊勝。有些人是講得真好,沒人聽,與那一方眾生沒有法緣。
在梁武帝的時代,四川有一位寶香法師,珍寶的「寶」,燃香的「香」。這個人是一個得道的高僧,開悟了的人,而且真的有神通。他在四川這一帶教化眾生,但是沒人聽他的;換句話說,大眾對他沒有一點尊敬心。有一天寶香法師座下的一位居士,大概到京師去辦事,順便去拜訪寶誌公。寶誌公是當時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寶誌公聽說他從四川來,就笑著問他:「你們四川的香貴賤如何?」問四川的香,到底是貴,還是賤?他說:「我們四川的香,很賤,很便宜,不值錢。」寶誌公說:「既然賤,為什麼還不走?」這個人聽了莫名其妙,不知道寶誌公在講什麼話?實際上,寶誌公是問那個寶香法師,他聽的是燒的香,香不值錢。
他回到四川之後去見他的師父,就是寶香法師,告訴他見到寶誌公。寶香法師問他:「寶誌公跟你說些什麼?」他就把這些話回說給他聽,寶香禪師點點頭。過幾天他在那個廟門口挖了一個很大的坑,叫人在坑裡頭灌水,灌成一個小池塘。這位法師戒律精嚴,教化眾生是勸人要持戒,要不殺生,要吃長素,沒人聽他的。這一天他一切準備好了,他開個法會,招待這些信徒。這天法會很特別,雞鴨魚肉統統都有。所以這些信徒很高興:「今天法師跟我們一樣開葷」,很高興!看到寶香禪師也吃得很快樂。吃完之後,寶香禪師帶著他們去看這個挖的池塘,他在池塘面前張開口吐出來,他吃的那些肉吐出來都是活的。大家都嚇到,這才是真正的高僧。吐完之後,他老人家就往生走了。這才知道,寶誌公講的「既然人家輕賤你,為什麼不走」?他就真聽話,就真的走了。走了之後,才曉得這是一個高僧,當時在此地那麼多年,沒有認真去親近他。
這是說明度眾生,一定要與這個地方眾生有緣。所以佛家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不是佛不願意度他,是那個無緣之人不相信,不肯接受,那就沒法子。佛的心是決定平等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高下。眾生要是執著,不相信,不接受,佛對他也無可奈何,是這個意思。
戒律裡面,有五乘三佛。三佛是法身佛、報身佛、應化佛。五乘是佛、菩薩、聲聞、天、人。佛門的戒律,我們就以本宗的經論來說,《觀經》的「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的戒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能把這個四句圓圓滿滿做到,你決定不墮三惡道,來生一定得人天福報。可是六道決定不是真實,六道是虛妄的。我們把它當作真實,這是看錯了、想錯了。六道輪迴,真的是夢幻泡影。如果你真正覺悟了,不但人生是一場夢,六道也是一場夢。既然知道它是虛幻的夢境,我在這個地方何必認真?何必跟他計較?何必執著?自然你就看開了,心開意解,你的煩惱就去掉一大半了。
這是把事實真相看出來了,你再也不會念念為自己著想。今天你有財富,你有權力,財富權力就像夢中一樣,借給你看看而已。如果你聰明,你真有智慧,你可以利用你的力量財富幫助一切眾生,不會自己去貪圖享受。自己貪圖享受,那真是錯到底了。藉著這個機緣,修清淨心,這底下我們會念到修「捨」。「捨」裡面包含著布施供養,利益眾生,成就自己清淨心,成就自己的大慈悲心,大慈悲行。藉著這個來修真的大慈悲心、大慈悲行,這是真實的;清淨心,平等心,這是真實的。用它來修真實的,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一定會這麼作法。
凡夫迷惑顛倒,有了這個機會,不但不能修真,他在那裡造罪業,作威作福,欺壓善良,那就造無邊的罪業。所以覺悟了的人,知道三界六道不是我們久居之處。實在講,你根本不可能久居,完全憑業力主宰,自己是一點都作不了主,隨業遷流,真苦!因此,人天的善法,我們要修。修了,決定不執著,決定不貪圖,把這點善法迴向求生淨土,這就對了。小乘戒律,這是超越三界了。
聲聞的戒律、菩薩的戒律是自利利他,小乘戒律是純屬自利。大乘菩薩戒律是利益眾生的。換句話說,小乘是出世的,大乘是入世的。出去之後,回來叫倒駕慈航,幫助眾生。所以大乘戒律是建立在小乘戒律的基礎上,出離之後再回頭,這叫菩薩戒。不是只在世間,不能出世,那哪裡是菩薩,那是凡夫戒,這個要知道。
小乘的戒律是比丘戒、比丘尼戒,真正講的戒條確實不多。比丘戒裡面,純屬於戒條的總共只有十七條。前面有四波羅夷,就是四重戒;後面十三僧殘,這是戒律,十三加四共十七條。往下有二百多條,都是屬於威儀,以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所謂禮節風度,屬於這些。而戒律當中,又以四重戒為根本戒。這個四重戒,就是殺、盜、淫、妄,這四種叫根本大戒。五戒裡面有這四條,十戒裡也有這四條,比丘、比丘尼戒都有這個四條,菩薩戒前面也是這四條。可見得一切戒律前面四條都是「殺盜淫妄」,這叫根本大戒。
在現代這個社會裡面,講經講論我們時有所聞,常常聽到,講戒律的很少,沒聽說過。為什麼?這裡面有兩個因素。第一個,自己持戒就不圓滿,講到戒律,自己很難說得出口。第二個,大家也不願意聽,聽到這個也不能做,這個也犯罪,算了不學了,不願意聽。所以戒律現在講的人很少很少。雖然它非常重要,講的人少,研究探討的人少,自己也不知道怎樣去修,於是乎對於一切法門,修學成就上,造成了嚴重的障礙。
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第一個因素就是沒有持戒。這是真的第一個因素。念佛的人,不能往生,什麼原因?心不清淨。心為什麼不清淨?沒有持戒!你要往生,它也屬於第一個因素。所以「三無漏學」裡,「因戒生定」。我們念佛人這個定就是清淨心,就是一心不亂。清淨心從哪來的?一心不亂從哪來的?從持戒來的。我們沒有學過戒律,其實你如果說沒學過戒律,那你就錯了。《無量壽經》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戒律,你要把它做到,那就是持戒了。
我們這一次這一會到明天就圓滿了。圓滿之後,我到洛杉磯、到達拉斯去一趟。回來之後,我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大概還有四星期,我選了《楞嚴經》上兩段的經文來跟大家報告。第一段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是我們淨土五經之一,非常重要。另一段選的是《楞嚴經》上的「四種清淨明誨」,這一段講什麼?就是講「殺盜淫妄」。《楞嚴》上說得詳細、說得明白,讓我們知道,這個重戒不但事上不能犯,要從心上斷掉,沒有這個意念,這個人念佛往生決定是上品上生。所以對於這些障礙往生的法門,我們首先要把它認識清楚,然後遠離這些障礙,我們往生才真正有把握。所以後面有四個星期的時間,跟諸位來討論這兩段經文。
『法』是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它的作用是能夠『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三賢是菩薩,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它一共有三十個階級。三十個階級我們稱為三賢,這是賢人。十地,我們稱為聖人,十地是從初地到十地,總共有十個位次。三賢十聖合起來是四十個位次。《華嚴經》上常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裡面就是三賢十聖,再加上一個等覺菩薩是四十一位次,四十一個階級。
菩薩不同的階級,怎麼分的?從智慧上分的,從斷證上分的。持戒,它的作用是改過自新,斷惡修善,防微杜漸,使修定沒有障礙。去掉禪定的障礙,使禪定能夠順利得到。定是清淨心,是平等心。心,果然達到清淨平等,它起的作用,就是「智照」,以智慧照外面的境界。像《心經》裡面所講的:「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是講三界六道,三界六道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是把真相見到。所以,因定開慧。三賢十聖的定功淺深不一樣,智慧大小有差別,從這個地方建立四十一個階級。
諸位要知道,這四十一個階級是佛為我們方便說的。你要問那些菩薩們:「你是什麼地位的菩薩?」他要說:「我證得初住菩薩。那個時候,我證得初地菩薩了。」他的程度跟我們一樣。為什麼?他有分別、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才有三賢十聖。那個地方,心清淨平等,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那個法界叫一真法界。
三賢位的初住菩薩就入一真法界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但是他實實在在定功有淺深不同,智慧有大小不一樣。不管是大是小,他都沒有執著,他也沒有分別。離開分別執著,他的境界是平等的。對我們來講,真的是不可思議!我們凡夫總是起心動念要追根究柢,問這個、問那個,全是妄想;菩薩沒這回事情。
大乘經典不斷在薰習,這就是讀誦大乘要緊。讀誦,要專心讀誦,要知道讀誦的要領。這個要領,就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的「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要是抓到這個要領,你讀經是修定,讀經是修慧。有定有慧,戒行自然在其中,所以讀誦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你念一個鐘點,就是修一個鐘點的戒定慧;你念兩個鐘點,是修兩個鐘點的戒定慧。這是你會讀!
怎麼知道他是修戒定慧?戒學的綱領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從人天戒到菩薩戒,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我們讀經,專心在那裡讀經,連一個壞念頭都不起,那就是「諸惡莫作」了,諸惡不作了!經典是佛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真言,沒有比這個更善了,所以讀經就是「眾善奉行」,尤其是《無量壽經》。由此可知,我讀經的時候,五乘的「戒學」圓滿具足。讀經要專心,專心一致就是修定,就是「定學」。一部經典展開來,從頭念到尾,清清楚楚,字字分明,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沒有念顛倒,這是「慧學」。
這個「慧」是什麼慧?這個慧叫根本智,這是修真實的智慧。根本智是《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根本智就是無知。無知怎麼算智慧?無知是它沒起作用,它起作用是無所不知。我們現在是有知,因為你有知,所以你就有所不知,你不知道的太多了。你要想什麼都知道,行!你先學無知,無知起作用才無所不知。所以諸位要知道,真正的智慧是無知。
《心經》末後,「無智亦無得」。無得是圓滿的證得,無知是真實的智慧。我們凡夫看到「無知無得」就討厭,無知那就是笨蛋一個;無得,我學什麼?學到最後什麼也得不到。他不曉得,無知是真知,無知是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個智慧才真。為什麼說無得?你所證得的都是你自性裡本來具足的。
即使往生西方世界,西方世界經上講的依正莊嚴,沒錯,你有沒有得到?到那個時候,你才恍然大悟,是我自性當中本來具足,不是從外面得來的。真的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全是自家本有的。只是從前有障礙,本有的德能顯現不出來,現在這個障礙去掉了,本有的智慧德能顯露出來而已,不是真的有所得。這個是要靠大乘經典,認真不斷地去薰習。
讀誦就是薰習。所以當我們讀經,不要去研究經裡頭什麼意思,這是很大的忌諱。為什麼?一有念頭,就落在意識裡去了,那就錯了,那就變成我們凡夫讀書。凡夫讀書為什麼他不能開悟?他用意識心去讀,意識心裡有分別、有妄想、有執著,用這樣的心去讀,決定不能開悟,能夠增長世智辯聰;換句話說,能夠增長你的妄想,不能增長智慧,這要知道。
世間很多人都羨慕才子,世間人看到才子都很羨慕,詩詞歌賦都作得很好。佛門裡面有一句話,說:「自古詩人妄想多」。全搞的是六道輪迴,與了生死出三界毫無關涉。這都是我們要真正覺悟的,決定不能搞這些事情。真正開悟了,本性裡面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顯露,可以用它來作接引眾生的工具。所以佛門裡面也有詩詞歌賦這類東西,用它作弘法利生,用它作覺悟眾生用的;不是去迷惑顛倒眾生用的,它用途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要懂得讀誦的要領,就是老老實實的去念。但是這個當中,當你讀經的時候,會有悟處,這不是你自己想的。自己確實沒有想,但是讀到那個地方,忽然有很多意思突然湧現出來,這是好境界。不能歡喜,一歡喜就著魔了,著了歡喜魔了,不能歡喜。要不要趕快記下來?不需要,用不著,過去就算了。這種情形,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會有第三次。時時都有悟處!這個沒關係,這是好境界。這是常說的心清淨了,心定了,看到這個經裡面的時候,會有小悟,有大悟;能到徹悟,那就功夫純粹成就了。這是說明讀經的重要。
學佛,總是以經典為主。註解是菩薩、羅漢及佛的一些弟子們,他們對於經論的體會見解,只可以提供我們作參考,不能完全依據;完全依據,就有弊病。佛教我們「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註解是人,他所說的與經相應,這值得我們作參考,我們可以看看,對我們有幫助。如果他所說的與經文不相應,我們就不必要看它,不必要聽它,為什麼?浪費時間。
時間非常寶貴。所以古大德有很多在晚年修行,因為到晚年時間就格外的珍惜。他的時間不多了,不敢浪費了,往往就是一部經、一句佛號,專精到這樣的程度,他才有成就。年輕,認為時間還長,多看一點經典,浪費一點時間還不在乎!可是也應當想到,中國俗話常講:「黃泉路上無老少」。你能保證你長壽嗎?這些事實,我們如果多看看多想想,對自己會有很大的警惕,確確實實不敢浪費光陰,在現實的環境當中,沒有比光陰更珍貴了。這是以讀經來薰習成般若智慧。
『若以德用來比校者』,這個「德」,道德的德跟得失的得是一個意思,是一個講法。假如就你修學之所得,修學的用途來講,『各有一能』。修慈持戒的人,他得定;讀誦大乘的人,他開智慧,這是各有一能。雖各有一能,那個能力,如果真實,如果達到一定的程度,他會貫通的。定裡頭有慧,慧裡頭有定,他能貫通的。在達不到這個標準的時候,不通,達到標準就通。所以三學是通的。
『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第三福是菩薩福。「三福」裡面第一是人天,第二是聲聞、緣覺,第三是菩薩。菩薩福裡面有四句,第一個是發菩提心,第二句是深信因果,第三句是讀誦大乘。所以這是屬於第三福裡面的第三句。再看下面這一段,這是第三個小段。
疏【三明修行六念者。所謂念佛法僧。念戒捨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言念佛者。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意業功德。一切諸佛亦如是。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並諸眷屬菩薩僧。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
『六念』,這裡講得很清楚,前面是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寶),後面是念戒、念捨、念天,這個念是貫下去的。佛通常在一切大小乘教裡面,都勸人修學六念。這個六念是正念,不是這個,那都叫邪念。
『修行六念者,所謂念佛法僧,念戒捨天等,此亦通合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在大乘第三福裡面,剛才說過了「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六念與這四句都有關係。
下面說,『言念佛者,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意業功德』。阿彌陀佛身口意三業功德在哪裡?全都在《無量壽經》裡面。佛教給我們念念不忘,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講的「憶佛念佛」,這是教我們常常要憶念。
我們在大經上看到的阿彌陀佛,從初發心(修因)一直到成佛,成佛之後普度一切眾生,身體力行,這屬於身業。口業,讚歎、讀誦、勸化,這是屬於佛的口業。意業,四十八願這是阿彌陀佛的意業。四十八願,願願都是普度眾生,圓成佛道。如果我們說得更具體一點,佛的三業,在《無量壽經》我們看得非常明顯,經文裡面有不少是阿彌陀佛自己的開示,世尊為我們轉述的。彌陀之行,幾乎大經四十八品,品品我們都能見到;特別是在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那是阿彌陀佛的真實行。這是念他的三業功德。
『一切諸佛亦如是。』念阿彌陀佛這個念法,念其他佛也是這個念法。我們念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我們最親切的一個榜樣。釋迦牟尼佛的口業,是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這是佛的口業。釋迦牟尼佛的身業,八相成道,雪山六年苦行。當年示現在印度北面的喜馬拉雅山,他出生的地方是尼泊爾,靠近喜馬拉雅山,他的足跡一直到最南端的西南島。一生教化眾生,沒有說是安安穩穩在一個地方長住,到處遊化,這是身體。那個意業,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什麼?跟阿彌陀佛一樣,意思是希望我們能夠接受彌陀法門,一心持名,求生淨土,這是他真正的意思。所以善導大師講:「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佛出現在世間,真正的意思是勸我們真正發心,念佛求生淨土。因為到達淨土,佛就放心了,這個人已經度他圓滿了,圓滿得度了。如果沒有生到淨土,佛度他沒有圓滿,還要常常去照顧他,為什麼?他沒有得到保障,時時刻刻有退墮的麻煩。他還有許多障礙,還有許多苦難,前途茫茫,要煞費苦心去照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責任沒有了,那是阿彌陀佛的事情。己經交給阿彌陀佛了,他就放心了,什麼都不必要顧慮了,這是圓滿成佛。我們念釋迦佛,這是佛的意義。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就同釋迦佛一樣。所以我們念佛,不僅僅是空空喊一句名號;喊一句名號,沒有意思,最低限度要落實在「身語意」三業上。我們念這個佛號,那個虔誠恭敬的心自然就生起來了。真誠的恭敬,就是性德流露。念佛是什麼?念佛是念性德。
『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這就是「念法」。前面講過念佛,這講念法。這個「念」是思惟,心裡面常常想著佛所證之法。它這地方沒有說,「佛所說之法」;也沒有說,「佛所修之法」。他說「佛所證之法」,這個意味不一樣。
如果說「他所說之法」,那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的,現在集結的三藏經典,《大藏經》都是佛所說的,也都是佛所修的。如果說「佛所證之法」是什麼?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佛是怎樣成佛證果的,他用什麼方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他所證之法。蕅益大師說得很清楚,他是用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成佛的,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證得無上菩提。「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這個法就是指淨土三經,不是指其他法門。假如說「念他所說之法,所修之法」,那就要概括一切經。這裡講「所證之法」,這個意思不一樣,我們真的能夠看到善導大師的苦心。
『並諸眷屬菩薩僧。』這是「念僧」。念僧,最重要的意思是見賢思齊。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才十劫,西方世界這些菩薩們都是這十劫之中,從十方世界去往生的。我們在過去十劫之中,曾經遇到這個法門,曾經修學過這個法門,沒去得了。想想那些菩薩們,過去跟我同學同參,他們都去了,我今天落伍,落在這地方,慚愧的心就生起來了,嚮往的心就生起來。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與諸菩薩們都來接引;來接引的這些菩薩,都是自己過去生中的同參好友,他們先去了,現在看到你來了,跟到佛一同來歡迎你、來迎接你。如果與你沒有緣的,他就不來了,你不認識!與你有緣的都來了,這一見面就都認識了。
你要問,那個地方熟人多嗎?西方極樂世界的熟人多。除了西方極樂世界,在任何一個世界面孔都生疏,縱然過去生中有緣,見面也不認識。西方極樂世界一見面都認識了,為什麼?彌陀本願威神加持,使我們生生世世的事情統統都記起來了,都知道了,都明瞭了。那一個人那一生在那個地方,是同學、還是什麼關係,全都知道了,所以熟人最多的、最不寂寞的是西方極樂世界。這些真的都是事實,念僧要常常想到這一點,我們的同參好友己經成就的人太多太多,現在都在極樂世界。
『又念諸佛之戒。』這一句就是念戒。這個「戒」在此地是廣義,不是狹義的說法。這「戒」跟有一個言字邊的「誡」,意思是相通的,就是佛對我們的教誡,不限於戒條。如果把它看作戒條,那範圍太窄小了。也就是佛對我們的教訓,佛對我們的教誨,在一切「經律論」之中,我們要常念。今天我們遵從佛、菩薩、祖師的教導,他勸我們專修,那我們就得一門深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祖師加進去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合稱為淨土五經。五經裡面,佛對我們的教誡,我們一生受用不盡,應當要遵守。這是念戒。
『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這一段是「念捨」。過去諸佛,現在菩薩,都給我們做了榜樣。我們要問:「他為什麼能成就?」他能捨!我們過去生中跟他是同學同參,為什麼我們不能成就,今天落在這個地步?說實在話,不肯捨,你放不下,所以落到這個地步。如果我們要想成就,跟他一樣,那就必須要放下身心世界。他能捨的,我們要能捨;他能做的,我們也能做,必須要認真來學習。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我們的課明天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