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壇經  (第五集)  1986/11  美國達拉斯  檔名:09-005-0005

  請掀開經本,在第八面倒數第八行第二句,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從這個地方開始。

  上一次講到「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一直說到「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這個是佛家常常宣說的空義。但是我們一定要曉得,佛法所講的空義,的確是甚深微妙。空不是無,如果我們把空當作什麼都沒有來解釋,那就是犯了大錯。佛法講空,這個空是有。有,為什麼說空?因為它沒有跡象可得,我們眼見不到,耳也聽不到,身體也接觸不到,乃至於我們這個心意也思惟不到,所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但是它存不存在?確確實實存在。前面六祖在開悟的時候他說過,「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可見得自性不是無。如果無,這些萬法從哪裡生的?決定不可以說無中生有,這個是講不通的。雖然變現一切萬法,確實你要想在一切萬法裡面有所得,那你就錯了,得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得不到的。縱然你成佛了,你所得到的還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試問問,自性以外的東西,哪一樣東西能得到?所以說確確實實無有一法可得,這是真的。

  佛教我們除掉這一個抽象的概念,因為這個概念不是真實的,這個概念障礙你明心見性。這就是為什麼要把這個虛妄的概念除掉,道理就在此地,因為它是障礙。佛法並不是說一切物質的享受你不需要了,佛法沒有這麼說。如果說這些物質享受不需要了,我們看看華藏世界、看看極樂世界,那個佛菩薩受用,五欲六塵的受用跟我們沒有兩樣。諸位如果看看古時候這些佛教裡面的藝術,最具特色的、代表性的像敦煌,敦煌壁畫裡面你去看,佛在那裡講經說法,天人在那裡載歌載舞,那怎麼不是享受?樣樣能享受。但是問題在哪裡?它跟凡夫不相同的,心裡面沒有執著,心清淨。以清淨心來享受五欲六塵,這是佛菩薩。這個裡面有覺有觀,不迷,不生煩惱。凡夫一這樣享受,他迷在境界裡面,他把這個境界當作真實的,他想佔有這個境界,想得到這個境界,這個錯了。所以佛法的享受,經典也常講「遊戲神通」;我們中國古人也常說「逢場作戲」,就是這個意思。不把它當作真實的,決定沒有一個得失心,沒有得失心就沒有煩惱。所以佛法並不消極,並不是說種種享受你不可以有,但是在現在初學的過程當中,有許多禁止的。為什麼原因?怕的是增長你貪瞋痴的心。如果你沒有貪瞋痴,你就盡情去享受、去受用。如果你在受用當中增長了貪心、瞋恚心、愚痴心,那你還是要避免,道理在此地。因此佛法修學它是有階段的。到了高段的,那就是《華嚴經》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障礙的法界,那是高段的。但是在初學,因為我們處處都有障礙,所以你就得好好的去守戒律,戒律是幫助你除去一些障礙的。

  既然講到自性空,又怕你執著空,這就錯了。佛給我們講空,講萬法皆空,是因為我們執著一切法皆有,所以他說空,說空是破我們執著有的。好,他現在說空,那你有不執著,又執著空,這個病還是沒去掉,空也不能執著。所以今天這底下接著一段破除我們執著空,空有二邊都不執著,自性就能夠現前。禪家講的明心見性,才能夠到這個境界;念佛人講的理一心不亂,也是這個境界。所以大師叫著「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聽到講空你執著空,那就錯了。「第一莫著空」,著有還好救,著空就沒救了。下面,這就禪家講的功夫。「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這不是禪。譬如你在打坐的時候,打坐這個心裡什麼念頭都沒有,什麼都不想,這個時候心也滿清淨的。這個是不是禪?是禪,也是禪的一種。是不是六祖所傳的這個禪?不是。六祖所傳的這個禪,靜裡面它有覺、有觀。你這個靜裡面覺、觀都沒有,都沒有了,這種禪定叫無想定。實在講,有不少人把這個當作禪裡面最上乘的,其實錯了。無想定修成功了,果報在無想天,這個境界也是滿高的,在第四禪。第四禪有九層天,當中有一層叫無想天,無想天在佛教裡面稱之為外道天。這樣修禪,原來是學佛,最後變成了外道,跑到無想天去了。實在講,無想天比不上四禪的凡夫天,你看四禪,福生、福愛、廣果,它有享受;這個沒有享受,這是空空洞洞的,什麼都沒有,叫冤枉!實在是冤枉,沒有受用。

  禪,它這個功力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禪的功力,就是我們講色界、無色界天人的壽命。他禪定的功夫大概是兩萬大劫,兩萬大劫到了,他這個功夫失掉了,失掉之後就墮落。俗話常說「爬得高,摔得重」,他要往下墜落,往下墜落幾乎沒有不墮三惡道的,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這種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我們在靜坐的時候,譬如禪家在古時候多半用觀心,觀心是什麼?就是看念頭的起滅。念頭起來了,你不要去注意它這個念頭是善是惡,不注意它這個,不管它這個。只要有念頭起來,就很細心去觀察,念從哪裡起來的?你只注意這個。注意,那個念頭就沒有了,沒有了繼續再觀察,到哪裡去了。只注意這個念頭的起滅,用這個功夫,這個要心很細。

  所以到後來的人用這個功夫不得力,不得力才改成什麼?改成參話頭,參話頭比觀心的確是要容易得多。可見得,禪人用功靜坐,不是沒有念,不是沒有想。所以,實在講到最方便的,我們念佛人如果喜歡靜坐的話,可以,念佛是行住坐臥都不限制的。你喜歡坐,天天打坐,打坐怎麼樣?打坐心裡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有覺、有觀,沒有一切妄念,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就行,跟那個參話頭沒有兩樣。參話頭能開悟,你是每天靜坐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能開悟,為什麼?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方法不相同,功夫成就達到的境界沒有兩樣。所以千千萬萬要記住不能夠著空,著空是大錯特錯,著有還能享到人天福報,著空的病非常之大。我們再繼續看底下這段經文。下面經文講的是「顯體」,也就是顯示自性,自性是什麼樣子?究竟是怎麼回事情?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

  這是大而『世界虛空』,這個「世界」今天我們來講就是宇宙當中的星球,星球就是世界,一切森羅萬象都在世界包括之中。「世」與「界」這兩個字,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時間與空間,它沒有超越時空。世是講時間,你看這個字的寫法,三十年叫一世;界是講空間、界限,四方、四維、上下,我們講十方,就是時與空。時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這是講的萬物,物相。底下說:

  【惡人善人。】

  這是講得比較親切,講到我們自己身上去了。『惡人善人』,以及:

  【惡法善法。】

  究竟什麼叫善、什麼叫惡?實在說,善惡沒有標準。佛法裡面講這個善惡它有一個原則,凡是順本性的就叫善,與本性相違的這就叫惡。所以佛家講善惡,它有很多層次的講法,譬如我們初學用五戒,五戒十善用這個;再高的層次,像菩薩,他善惡標準定得又跟我們不一樣。所以人有人的標準,天有天的標準,聲聞、緣覺、菩薩,每一個階層有每一個階層善惡標準不相同,講法不相同。可是原則不變,決定是順性,愈是高階層的標準愈是接近本性。最初初學的人善惡距離本性雖然很遠,但是他是這個方向,方向沒錯,絕不是與這個方向是相背的。所以這個原則我們一定要記住。

  我們講到初學,最初學的像諸位剛剛把《阿難問世佛吉凶經》聽完,那個經裡面講的標準就是我們初學的標準,著重在五戒十善,著重在這一點。五戒十善也得要細細的來討論,如果只看戒條,很難透徹裡面的道理。道理不能透徹,我們如何能夠受持?那問題就大了。所以每一條戒它都有理論的基礎,你要明瞭,所謂有戒法、有戒相、有戒體、有戒行,統統都要知道,然後我們才曉得應該怎麼個做法。像這些我們在台北,特別將《在家律要廣集》大量的翻印流通,與諸位結緣,諸位多看看,你就能夠了解善惡的標準。這一本書是在家學佛一定要讀的,這個就是講到『惡人善人,惡法善法』的標準。可是在現代這個社會裡面,即使佛教初級的標準大家也疏忽了,我們怎樣去提倡,恐怕也沒人能接受。其他的經書我們贈送別人還有看的,大概這個書贈送給別人,人家往書架上一放,沒聽說人看過。為什麼?從來沒有聽說人家談起過這部書,可見得就沒看過。這個是通病,這個病不輕。為什麼?假如善惡的標準都不知道,我們許多事情做錯了,還以為做對了,許多事情造成罪業了,還以為是功德,這怎麼得了!

  印光大師他老人家畢竟是一個再來人,對於現代人的根性他觀察得非常清楚。所以他老人家一生教學當中,他不講戒律,他講《了凡四訓》,他講《安士全書》,他講《感應篇彙編》,他講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寫的,裡面內容是什麼?也是善惡標準。所以他老人家用這三種書代替戒律,這個是認真要宣揚的。這三樣東西都不是佛經,尤其是《感應篇》跟《陰騭文》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可是它講的是善惡標準,這個是決定不錯的。

  這幾樣東西我們在台灣,我在台北、在高雄都講過好幾遍。現在我們台北有個同學,他也是在練習講經,大概最近一部經快講完了,前天打個電話給我,問我下面再講什麼經?他的意思是講一部論。我就告訴他不必要,那些東西不好講。學講東西要注意,注意什麼?你的時間講多長,聽眾能不能抓得住?如果講一部大論,一個星期講一次,這一部大論如果說是二、三年才能講完,你要想到後頭有沒有聽眾?假如聽眾聽個幾次以後都不來了,你怎麼收場?我就提醒他這一點。他也感覺到了,確實是問題。他想講《菩提道次第廣論》,那是密宗的一部佛學概論,好是很好,不契機。你講《大乘起信論》會有人聽,你講那個東西,在我想對那個有興趣的人不多。而且這部論很長,一天講一次至少要二年到三年,決定不能夠維繫聽眾,這個是必須要考慮到的。他問我那怎麼辦?我就勸他,講《感應篇彙編》。《感應篇彙編》統統是因果報應的故事,很活潑,很生動,勸人斷惡修善,老實念佛,決定往生。何不幹這個事情?何必搞這些大經大論?他接受了。所以這個善惡標準一定要清楚。

  了凡居士,諸位很熟悉,他的《四訓》你們都讀過。他之所以能夠改造命運,這書上說得很清楚,是雲谷禪師教他用功過格,用這個方法來斷惡修善。功過格的善惡以什麼為標準?就是《太上感應篇》,以這個為標準。所以可見得印光大師用這三本書來代替戒律很有道理,而這三本書也必須要大力的弘揚,功德無量無邊。戒律,實在講,好是好,太深了,真正能接受的人不多,不如講世間的善書,使人明瞭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下面講:

  【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

  末後這個結論說:

  【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可見得空它不空,虛空裡面有這麼多東西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一切人物什麼都有,我們自性真空也是這樣的。所以《心經》上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佛法講的空義。換句話說,色空是一不是二,這才叫真空。真空又有一個名詞叫妙有,妙有就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它是一不是二。所以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就是講色相,經上講的這許多全是色相。『性』就是講這一切色相的本體,體是空寂的,確確實實是空寂的。所以佛法裡常說,講空是講性自空,這絕對不是因緣生的,如果是因緣生的那就不叫做性空,不能叫做自性空。明白這個道理了,不但於一切萬法不起得失這個念頭,於自己的身相壽命也不會起一絲毫的執著,這樣才能把我執、法執打破,然後自性圓圓滿滿才能夠現前。

  所以這一段話完全是顯示自性的一段開示,諸位要細心從這裡面去體會,這是講的究竟了義。如果講萬法因緣生,這些話都是雙關語,從相上去觀察是不了義,從性上去觀察是了義。因為底下一句話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謂因緣,拿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有許許多多的條件,絕不是偶然的,一個現象生起要許許多多的條件,這個叫因緣生法。可是佛法講這個因緣生法,用意不在此地,因為這種現象誰不知道?都知道。今天一般人都曉得,科學家、哲學家哪個不知道這個事情。佛講的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就是要顯自性,顯性空的意思。既是因緣所生的,可見得它沒有自性,也就是說它沒有自體,沒有自體,空性就能夠現前。底下這一段話很重要,我們真正講修行,修什麼?怎麼個修法?底下這個開示的經義,就是答覆這個問題: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

  前面講過「摩訶般若波羅蜜」,摩訶是大。『大』怎麼講法?「大」就是講自性,『自性能含萬法』。

  【萬法在諸人性中。】

  所以佛門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自己,這是自性之大。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大,妄心小,真心大。

  【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佛經裡面『摩訶』兩個字用得非常之多,它的意思就是這樣的。所以你要懂得這個意思,每念一遍,我們自己的這個心就有所感動,就有所改變,這就叫修行。否則的話,天天念沒用處,口念心不行,這個沒用處。一定要口念心行,念了之後真的就變化,心理上起變化,這個就叫修行,這個就叫學,學佛。我們今天一般人所幹的是佛學,不是學佛。真正學佛的人太少,肯學的人太少;肯聽,聽的人很多,學的人很少。

  孔老夫子教學也說,孔老夫子弟子三千人,這大家曉得,好學的呢?你看孔老夫子讚歎只顏回一個人,除了顏回一個人之外,他沒有說哪個人好學。顏回怎麼好學?孔老夫子說得很明白,「不遷怒,不貳過」;換句話說,孔老夫子所講的,他都做到了。他不高談闊論,他也沒有什麼著作留下來,也沒有什麼學術,他就是做到,叫「不違如愚」,不違背老師的教誡,好像是愚痴,他統統做到了,這個了不起,這是聖人之流。我們學佛要把佛經裡面這些道理統統都做到了,你不叫佛誰叫佛?這就叫佛。所以佛經不是說了好聽的,不是提供給我們跟人家辯論、跟人家談話這些題材,不是的,是教我們從內心裡面改過自新,恢復自己的自性,恢復自己大的心量。

  大師在此地好,教我們從哪裡做起?從你見這一切善人惡人、善法惡法,從這兒做起。你見了怎麼樣?見了,你那個心『不取不捨,亦不染著』,這個了不起,這就是功夫。知不知道那是善人惡人?知道。知不知道那是善法惡法?也知道。如果不知道,那你是白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取不捨」,實在講就是不染著。一切善法裡面你不取,沒有貪心;一切惡法裡面你也不取它,你沒有瞋恚心。如果說這個是善法,我要學,你心被染污了;那是惡法,我要把它捨掉,你心也被染污了。沒有取捨,乾乾淨淨,清清楚楚,這是佛法,這是真正覺悟。

  『心如虛空』,「虛空」裡面這東西存在嗎?存在。存在,虛空從來沒有染著。虛空於一切法從來沒有取捨,我們用心就要像虛空一樣,什麼都能夠容得下。所以佛門裡面供彌勒菩薩。前天蔡居士告訴我,我們這佛像,將來要不要舉行一個開光儀式。開光是應該要舉行的,可是我對於開光的看法,跟世俗講的那個開光不一樣。開光,光是代表智慧,是藉著佛像開我們自己的心光,開我們自己摩訶般若波羅蜜的光明,是這個意思。而不是人能替佛像開光,那就大錯特錯了。譬如說你家供的佛像,請我去開光,這個佛像就靈了。那我就勸你,你拜我才對,你拜佛像錯了。我叫它靈它就靈,叫它不靈它就不靈,你看我比它靈得多,哪有這種道理的?佛像開光就是一個起用典禮。譬如我們現在這些偉人,在台灣總統銅像塑好之後,舉行一個揭幕典禮,就這個意思。佛像舉行一個起用的儀式,說明這個佛像代表的意義,我們應該如何來供奉它,是這個意思。所以千萬不要搞錯了。

  凡是佛菩薩的像我們供奉,對我們的啟發必定是智慧。所以在開光儀式裡面,道具有三樣東西不能缺少的,一個是一支筆,一個是一面鏡子,一個是一個毛巾,這個不能缺少的。這三樣東西含的很深的意義,是我們日常生活。這一面鏡子代表什麼?用心如鏡,鏡如虛空,你看鏡子什麼都不照,它也不取不捨,它也決定不染著,取這個意思,鏡子代表這個意思。毛巾,前面神秀大師那個偈子,「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那個勤拂拭不是叫你洗臉,是洗心的,取這個意思。你看,你每天早晚都要洗臉,臉上骯髒了要把它洗洗乾淨,心裡面的骯髒有沒有把它洗乾淨?取這個意思。心裡面骯髒是什麼?貪瞋痴慢、煩惱邪見是你心地的染污,你面對著佛像要把它洗得乾乾淨淨,佛菩薩代表清淨無為。筆代表智慧。所以它這個用意在此地。

  一定要說明佛菩薩形像代表的是什麼。譬如剛才我們講的彌勒菩薩,大,彌勒菩薩我們塑的是布袋和尚的像,肚皮很大,笑咪咪的。你看一進山門,你第一個見到他,他在天王殿正當中,座位就對著大門,門就對著前面大路。你一進山門頭一個就看到他,這就是教你們,你一看到他,你要學他什麼都容得下,什麼都能包容,不取不捨、不染著,他代表這個意思。對待任何一個人滿面笑容,現在台灣提倡微笑運動,我們佛門把他塑在那裡,就是代表微笑運動,對待任何一個人笑咪咪,表示親切,是取這個意思。還有看到彌勒菩薩身上圍繞著很多小孩,那都有意思的。你去看那個小孩五個或者是六個,這是一定的,不是五個就是六個。五個代表什麼?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個是代表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天天五欲六塵環繞著,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取這個意思。所以你家裡放一尊彌勒菩薩像,你看到了,天天想到,五欲六塵環繞著,我能不能像他那樣不染著。不是叫你離開五欲六塵,是在五欲六塵當中不染五欲六塵,恢復你那個『大』,是這個意思。

  所以佛門裡面佛菩薩形像,它表的意義非常的深刻,它是教學,是教學的工具,我們今天教育上的名詞叫教具,佛菩薩形像在佛門裡都是屬於教具。但是講教具,我們對它恭敬心就沒有了,所以用佛菩薩形像,一方面是教具,一方面教我們在這個裡面修恭敬。而用這種恭敬心待人接物,這恭敬心就能起作用,我如何恭敬佛菩薩,就如何恭敬一切人,是這個意思。如果把對佛菩薩的恭敬心,跟對一切眾生是兩個心,錯了,那大錯特錯。所以首先學「大」,把你的心量拓開。再繼續看底下這段文: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這個裡面有兩句話很重要,就是『迷人口說,智者心行』,這兩句話很要緊。要緊在哪裡?我們自己也反省一下,我自己到底是「迷人」是「智者」,這個重要。天天口裡這麼說法,心裡面還是分別執著染污,這就是迷人。必定要把它做到,做到,你才是有智慧;你口說,做不到,你還是屬於迷人。縱然你記憶力很好,三藏十二部經典是背得滾瓜爛熟、說得天花亂墜,你要做不到,還是個迷人。你要不相信,看看《楞嚴經》,《楞嚴經》上阿難尊者了不起,多聞第一。佛跟他講的一切經,他能夠記得住,一句都不忘記。他是什麼人?迷人,他沒開悟。他只曉得多聽多記,他也會說,他沒做。所以在楞嚴會上還遭摩登伽女之難,佛要不去救他,他還真沒法子。可見得口說心不行就是迷人,一定要做到。做到不說,也是大智慧之人,像顏回不違如愚,他不說,他做到,這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底下再提醒我們,怕犯這個毛病,就是『空心靜坐』,就是修無想定,這個是要不得的。什麼叫「空心靜坐」?就是心裡面什麼都不想。『自稱為大』,這個毛病自古以來就有,他認為他這是正法。『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什麼?他邪見。實際上,他執著,他執著什麼?什麼都不想。這一段是講心空就是大,但是這個空不是『百無所思』的空,是「不取不捨,亦不染著」的空,這個叫大。底下講大用周遍。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

  這是講你的本心,你的真性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

  【用即了了分明。】

  『用』是起作用。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不清楚。不起作用的時候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雖然無所不知還是沒有染著。所以體是大定,用是大智慧。

  【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這是《華嚴經》上所說的。《般若經》上也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就是清淨心,心清淨到極處,起作用的時候沒有一樣不知道。六祖沒有念過書,他也沒有學過教,一生聽經就聽了三分之一的《金剛經》,其他的經他沒聽過。獵人隊裡頭混了十五年,給人家做苦工。他為什麼接觸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他不知道,他講得頭頭是道,他智慧從哪裡來的?跟諸位說就是心量大,心清淨。清淨心、廣大心裡面本來具足的,不用學的。所以這個智慧叫無師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智是我們每個人統統都有的,不是說只有他一個人有,沒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有的。我們有,我們把這個智慧失掉、喪失了。這個喪失不是真正的失掉,實際是迷失,你幾時不迷了,你這個智慧立刻就恢復。迷的時候,雖然有這個智慧,不起作用,不起作用,有等於沒有。所以是迷失,不是真正失掉。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這個怎麼講法?「一切」就是無所不知,「一」就是無知。我們也可以這樣說,一切是智慧,一是禪定,清淨心。清淨心是一,起作用是一切。或者我們拿鏡子做比喻也可以,因為佛經上常常把真心比作大圓鏡智。鏡子是一,一面鏡子,照外面境界一切,什麼都照;雖然照得清清楚楚,裡頭不取不捨也不染著,沒錯。所以我們用心要像鏡子一樣,真正做到對一切法不取不捨,亦不執著,你的心就清淨,這就叫做一心,這個就是一心,所謂一心不亂。佛法初步功夫講八風吹不動,八風吹不動是你功夫剛剛得力,不會被境界所轉。用心像一面鏡子一樣,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那就是一切。所以,一切說的是用,一說的是體,用就是體,體就是用,體用不二,體用一如,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意思。

  你明白這個道理了,在佛法修學的重點就是修一心。果然一心不亂,一切智慧自自然然現前,它就起作用了。禪家常講果然了知心外物境,因為盡虛空遍法界,我們佛經裡頭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一心變現之物。就好像作夢一樣,我們能作夢的那個心是一,每一天所做的那個夢境是一切,所以一切就是一心的起用。有體有用,體重要,用不重要,我們要抓住體,用就自在;迷失了體,用就不自在。所以佛法教我們悟入自性,就是悟入本體,然後在用上得大自在。從此以後不再迷惑,大自在就是無障礙,像《華嚴》裡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就是『應用便知一切』的意思。再看底下一段文:

  【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般若』就是智慧,真正的智慧。真正智慧必定是『去來自由』,這就沒有障礙。『心體無滯』,「滯」是不通,心體決定是流通的,也是沒有任何障礙的。如果用《華嚴經》清涼大師的說法來解釋,這個「去來自由」就是「事事無礙」,「心體無滯」是「理事無礙」,這是般若的大用。這個宗旨,《華嚴》與天台(就是《法華經》)這兩部經裡面講得最多,也講得最透徹。再看底下一段: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

  『般若智』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真智慧,所以這個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果然心地清淨了,外面境界除非你不接觸,一接觸就明瞭,這就是智慧的起用。所以他老人家教誡我們,你不要錯用意,不要錯用意就是不要錯用了心,怕的是你不懂得真實義,你心外求法,那就錯了。不可以錯用了心,這個才叫做『真性自用』。

  【一真一切真。】

  『一』這是講心,就是用心。心真實,一切法也真實。所以你以善心看人,這世間沒有一個人不是善人。佛以佛心看一切眾生,所以他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實實在在給我們說明了境隨心轉。凡夫看諸佛菩薩也是凡夫,為什麼?他用的凡夫心。由此可知,一切法沒有一定的,不是定法。一切現相也不是一個決定的現相,一切萬象唯心所作,唯心所變,也唯心所轉。是心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境界轉心好可憐,到心轉境界就自在。所以佛教給我們實在就是教的這個。像《楞嚴經》所說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怎麼轉境界?只要你不被境界轉,你就轉境界了;你要被境界轉,你就轉不了境界。你要是用一心,這就能轉境界;你用三心二意,你必定被境界所轉。這個道理很深,這個受用非常之大。所以佛教給我們用真心,用真心的人一生最幸福、最自在。心真誠,不自欺,不欺人,人家欺我,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還是不欺他,這是用真心的人,自在,快樂!世俗人常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學佛的人防人之心都沒有,這個才自在。不害人,常常還防人,很痛苦。連防人都沒有,這個多自在。他雖然害我,我清楚,我也不跟他計較,所以你才能得到真正之樂。常常還有一個防人,這裡頭就有苦,這個裡面就有業障、就有苦惱、就有果報。為什麼要防人?要防人,換句話說,要拿《金剛經》上來講,你四相具足。你要是在一切法裡真正明瞭,「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受者相」,還用得著防人嗎?不用了,真正得自在了。所以諸位要明瞭,要真正明瞭。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

  『小道』是什麼?譬如參禪、打坐,這叫「小道」。我們今天一般人把小道當作大事,大事忘掉了,認為每天我在那裡面壁坐幾個小時,我這個功夫了不起,小道。『大事』是什麼?把心量拓開,所謂是佛知佛見。我剛才講最粗俗的,就是連防人之心也沒有了,這是「心量大事」,這個是真正修行。如果每一天參禪打坐、念佛持齋,處處還防這個防那個,那行小道,幹一輩子,還是六道生死輪迴的事情,決定不能超越。如果行小道,決定不能得大道。一般人修行不能成就,就是小道顧忌太多了。頭一個就是衣食問題,我明天沒有飯吃怎麼辦?明天還沒有到,就在那裡發愁了,你這不是自找苦惱嗎?到了再講,還沒到。所以都在小道上計較。

  我那個時候,如果要像這樣天天在這小事計較,我跟諸位說,我一事無成。我在台中十年,的的確確不知道明天日子怎麼過法,不曉得。可是我在台中十年快快樂樂,為什麼?沒有想到明天。我能成就,就是我什麼顧忌都沒有,只曉得跟李老師學佛,絕不考慮明天,絕不考慮前途,沒有前途可言,這樣才行。我也曾經介紹兩位法師去親近李老師,一個住三個月走了,一個住十個月走了,他們的顧慮太多了,要貸多少錢怎麼樣生利息,怎麼樣能夠維持生活,他搞得好多好多,都沒有搞成功。我是什麼都沒有,而且我還有個個性,我餓死我也不會找人,「我明天沒飯吃,你送點給我」,我不會說的。我念佛求往生,我才不找人。找人怎麼樣?落得人家瞧不起。為什麼不求往生?所以我自在!一天沒吃飯,好好的念一天佛;兩天沒吃飯,好好的念兩天佛,三、五天就往生了。這個多自在!為什麼要求人?眾生沒福,我們趕緊往生。你要有這個決心,怕什麼!什麼樣的恐懼,真是顛倒妄想統統都打掉了。所以,「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小道固然也很重要,對初學人來講很重要。真正能放得下的人不多,實實在在不多。你能放下,必有所得,就是必有所悟,也有境界。你放不下,聽得再多,也是見聞之學而已,不是自己的,統統都是別人的。

  【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

  現在口說的人多,心裡面真正修的少。如何把心裡面這些障礙把它化解,心裡面這些執著把它打破,煩惱把它消除,這叫真修行。不能做心地功夫,這是凡人。這底下講:

  【恰似凡人自稱國王。】

  不但沒有利益,反而有罪過,凡人冒充國王,這個抓到了一定是死刑,要判罪的。這是拿來比喻學佛,學佛的人一定要認真去修行,修行是修養心地功夫。如果口說心不行:

  【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這一段都是講真心的大用。再看底下這一段:

  【善知識。何名般若。】

  前面講過大叫摩訶,諸位曉得,一開頭把心量拓開。所以佛門裡教學,它用意的確很深,你看第一個叫你看見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首先教你把心量拓開,然後才講別的。什麼叫般若?

  【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六祖是唐朝人,我們現在叫國語,那時候叫『唐言』,唐言是智慧的意思。

  【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這個就是修摩訶般若波羅蜜。首先曉得摩訶就是把心量拓開,然後就是要以智慧做主。這就是我們常常講佛法修行的總綱領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般若。佛弟子每一天做早晚課,無非是提醒你這一樁事情而已。我今天是不是覺而不迷,是不是正知正見?今天一天沒有生邪知邪見,是不是清淨不染?果然能夠做到覺正淨,而沒有迷邪染,這個就是修般若行,修般若行就是六祖這個禪宗。中國禪宗,前面跟諸位說明了,不是六度裡面的禪定度,而是六度裡的般若度。所以他給大家講開示,開宗明義就說出這個宗旨,「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開端就把這個宗旨給我們說出來。所以教給我們一切時、一切處,『念念不愚』,就是不迷、要覺,念念要覺,念念要正,念念要清淨,這就是『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一念愚。即般若絕。】

  『愚』就是愚迷。迷怎麼樣?就不覺,般若就斷絕了。

  【一念智。即般若生。】

  『智』就是覺,一念要覺了,般若就現前。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

  六祖說的世人,我們自己要反省,我們自己是不是這個樣子。如果是這個樣子,趕緊要修正過來。所以有許多念《般若經》的、念《心經》的、念《金剛經》的,把這個當作課誦。結果怎麼樣?還是愚迷。我過去在做事情的時候,我有一個同事,《金剛經》念得非常之熟,他念了三十年,每天念。《金剛經》一遍只要十三分鐘,我看著錶,他背給我聽的。我經文不那麼熟,我看著他念,果然不錯,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十三分鐘,熟到那個樣子。可是他愚迷,瞋恚心重,他也曉得,不是不知道,知道。他常常給我講(他年歲比我大,把我看做小老弟),常常跟我說,他說我瞋恚心很重,人家稍稍得罪我,我總有報復心,強烈的報復心。曉得,改不過來,最後去信基督教去了。為什麼去信基督教?太太是個基督教徒,太太跟他吵架,如果要不信基督教,要跟他離婚。他大概有五、六個小孩,搞得無可奈何,跑來跟我說,怎麼辦?現在家庭鬧得不像話,他說我要是不順從的話,家庭不能平安,他來跟我講。好在太太還不錯,還沒有把佛像丟掉,沒有把經書燒掉,這個她還沒做。我就告訴他,我說也好,你把佛像經書統統送到我這兒來好了,我把它接收過來。我說,你既然跟你太太學基督教,你就好好的學生天法門,到了天上去,佛菩薩也在那裡說法,到那裡去再學佛也不遲。迷,實在是迷惑顛倒,沒有法子,真正是迷惑顛倒,所以叫口念心不行。實在《金剛經》上講修行重點只有兩樁大事情,第一個是布施,第二個是忍辱,他這兩樣都做不到,口說心不行。

  【當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

  這個都是病根的所在。所謂『真空』,就是前面所講的空有不二,這個叫「真空」。像虛空包含萬象,而不取不捨、不染著,這叫真空。所以要懂得這個意思。

  【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六度前五度有形有相,『般若』沒有形相,「般若」是用心。心在一切事相裡面不迷、不執著就是般若智,如果一念愚迷,般若智就失掉了。這一段是解釋般若。下面再解釋波羅蜜:

  【何名波羅蜜。此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

  我們先看這幾句。『西國』就是印度,因為在唐朝那個時候,中國跟印度的交通是從西域,拿現在來講就是從新疆,新疆過天山、過蔥嶺,經過現在的阿富汗、伊朗,這樣轉個彎到印度去的,所以都說印度在中國的西方。『波羅蜜』是梵語,古印度的言語,中國的意思是『到彼岸』。印度人凡是一樁事情做圓滿了,都叫「波羅蜜」。所以波羅蜜的意思也能夠翻作究竟圓滿,這個意思我們很容易能夠體會得到。『解義離生滅』,這就是如果以波羅蜜的意思來講,它裡頭有「離生滅」的意思,生滅是兩頭,兩頭都捨掉、都離開了,這就是波羅蜜的意思。

  【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大師用這個比喻來解釋,這個比喻也相當之好。到彼岸就是離生滅,生滅就是生死。我們娑婆世界六道輪迴是一個生滅相,假如真正能夠捨掉了,你證得一個不生不滅,那是彼岸之相,取這個比喻來說的。所以我們曉得一切法上確實有生滅相。有生滅相,生滅相從哪裡來的?實在說這個生滅相是從生滅心來的,如果你這個心是不生不滅,你看外面的相也不生不滅,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今天看到這個一切萬象是生滅的,因為我們的心生滅,我們這個念頭剎那剎那在那裡生滅。所以這就叫六道輪迴生死根本,就是你的生滅心,生滅心是妄心,是亂心。所以佛教我們修定,定心裡面沒有生滅。定是一心,一心看外面的境界就是一境,這個一境在佛法的名詞叫一真法界。所以諸位如果修到一心不亂,你看到現在這個境界不一樣,是一真法界,你看到真相了。我們用生滅心看到的相是幻相,不是真相。如果從境界裡面求得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求不到的,決定求不到的。你要反過頭來求助自心,心清淨了,外面境界就清淨;心不清淨,要想外面境界清淨,決定辦不到。清淨心裡面生起圓滿的智慧,圓滿智慧照外面的境界,那叫做『彼岸』,印度話稱之為『波羅蜜』。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這整句要是把它翻成中國意思,照我們中國這個翻法,他這個句子是個倒裝句,外國文法。我們中國翻法,「波羅蜜」擺在第一,波羅蜜是究竟圓滿,究竟圓滿的大智慧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個是禪宗所求的。禪宗所希望得到的這個標準就是在此地。

  所以說佛教是迷信,是他迷,不是佛迷,他對於佛教統統都沒有了解,居然就敢說佛教是迷信,那是他迷,沒搞清楚,隨便說人家迷信,這個不可以的。所以你要想說人家是迷信,先要把他搞清楚,他到底迷不迷,他迷在哪裡,這樣才行。決定不可以人云亦云,大家都這麼說的,大家說錯了,你也跟著錯了,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才能夠下斷語。底下這幾句是講般若的修法: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這幾句話很要緊,這是修學的綱領。不僅禪宗是用這個為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實在說在大乘佛法裡面,無論哪一宗、哪一派,他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原理原則是一樣的。所以《壇經》有個好處,它統統講的是原理原則,不僅禪宗適用,大乘八大宗任何一宗都適用,我們念佛用它格外的親切。前面這個兩句容易了解,『迷人口念』、『有妄有非』,「妄」就是錯誤,他裡面有迷、有執著,他不解其義。下面,這講一個正確的修學方法。『念念若行』,著重在這個「行」,行是要把它做到,那就是用覺、正、淨。在修行過程當中有三個層次,初學的人這講觀照。觀照是什麼意思?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提起警覺,他能提得起。譬如我一下做錯了,我曉得我錯了,我又迷惑了,這就是觀照。不會讓你這個錯一直錯下去,雖然錯,時時錯,時時覺,一錯就覺。所以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妄念,妄念起來不怕,要覺悟得快。這個覺就是觀照功夫。覺是愈快愈好,我們所有做錯的事情就是因為你不覺,你才錯了。譬如說聽到人講一個自己很不舒服的話,脾氣馬上生起來,立刻「我錯了,阿彌陀佛」。我錯了,覺悟了,瞋恚之心馬上就壓下去,就消除了,不會做錯事情;如果不覺,讓這個瞋恚心漸漸增長,必定要做錯事情,要出亂子的。所以要覺得快,要覺悟得快,能夠說時時刻刻都有很快的覺悟,這就功夫得力。

  我們講念佛有三個層次,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禪宗裡面的觀照就相當於我們功夫成片,雖然煩惱習氣沒有斷,常常還起來,但是一起來他就覺,覺就伏住了。而我們念佛人,煩惱一起來馬上改成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來取代它,這也是覺,這方法手段不一樣。其實這個方法比那個觀照的方法還要容易,還要得力,功德更大。因為那個方法只是自力,這個方法是二力法門,與阿彌陀佛願力相應,所以好處太多太多了。這個功夫用久了,慢慢自自然然就得定,功夫就提升到第二個階段,就是照住。照住,煩惱不起現行,漸漸的沒有了,所謂斷煩惱了。觀照是伏煩惱,照住是斷煩惱。再往上提升,就是照見,像《心經》上講的「照見五蘊皆空」,那是功夫上乘的,最上乘的功夫,這是破無明。所以修行它有三個層次,跟我們念佛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三個層次完全相當。

  這個意思明白了之後,諸位要記住,那就是大乘經全都是講般若,可以說都是從世尊般若智中流露出來的。如果我們天天口念而不行,不行就是沒有觀照,那就是迷人,你還是有妄、還是有非。假如你天天念經,念的時候能提醒自己,能夠依照經典裡面的教訓,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言行,那就對了,那就叫真性,你真正在做,這就是轉識成智。『悟此法者,是般若法』,這是個法門、方法,你忽然覺悟了,這方法不錯,對我有好處,我要認真來修學,這個法就是般若法。『修此行者』,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行」就是思想、見解、行為,思想、見解、行為有錯誤,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這一點諸位也要明瞭。而不是每天敲著木魚念經,那個叫修行,那是狹義的。雖然天天敲著木魚念經拜佛,如果他沒有觀照,還是一天到晚妄想是非,他還是有妄有非,不是真正修行;反過來看,如果是個真正修行的人,每天他也不念經,他也不拜佛,而他是個道道地地的修行人。

  六祖在黃梅八個月,諸位看得很清楚,跟著五祖的那些人,天天在禪堂裡參禪的,包括神秀在內,他們那些人有妄有非。六祖八個月在碓房裡頭舂米,他也沒到禪堂去打過坐,也沒有聽六祖講過經,人家是真修行,他是真正得般若法、真正修般若行,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修行不在形式,形式只不過是給初學人做一個增上緣而已,大家在一塊共修提醒你自己,真正用功夫都是在個人。而且個人是心地功夫,心正了,言語、行持哪有不正的道理!言語、行為做得端端正正,心還不正,那沒有用處,那是自欺欺人。所以最重要的是講修心。所以六祖在此地說『不修即凡』,不是真正修的人那是凡夫,凡夫有妄有非。『一念修行』,著重這個「一」,心一,一心就是清淨心。所以說是一念就沒有第二個念,一念是真,二念就妄,一念這是正念。『自身等佛』,你跟佛沒有兩樣。佛跟凡夫只是名稱上不相同,換句話說,迷了就叫凡夫,悟了就叫佛,只換名詞沒有換樣子,這點一定要覺悟,要徹底的覺悟。再看下面一段: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底下這個一段是講迷、悟、真心。為什麼說凡夫就是佛?因為本性沒有兩個,沒有兩樣。佛性跟凡夫性是一性無二性,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又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都是《華嚴經》上說的。『煩惱即菩提』,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迷了就叫做「煩惱」,悟了就叫做「菩提」。所以是一樁事情,兩個名詞。迷人念念生煩惱,悟人念念生智慧。六祖剛剛見五祖,豈不是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為什麼心中常生智慧?他不迷。我們凡夫一天到晚念念當中常生煩惱,為什麼?迷而不悟。佛法所講求的就是迷悟,可以說除了迷悟更無他法。所以佛法的目的就是叫我們破迷開悟。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你看凡夫跟佛就是這麼一回事情。我現在要是悟了,悟了就是佛,悟了就不是凡夫。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是佛。所以學佛的人要求開悟。

  【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為什麼你會『著境』?「著」是執著,對於一切境界起分別執著。為什麼會有這個?因為迷,所以你才生起執著,那就是煩惱,苦就來了。假如你真正覺悟了,在一切境界裡面可以自在的受用而不執著,那就叫菩提。所以我過去在講習當中常常勸勉同學們,我們對於眼前五欲色塵要有一個認識。這些是自己的福報,福報應該要享受,雖然享受,不要執著,要把這個境界當作夢境。你會作夢,夢裡頭也享受,曉得那個夢境是假的,你在夢境裡雖然享受而不執著,這個多自在、多舒服。你一有執著,苦就來了。你執著想得到,能不能得到?決定得不到。眼前這些事事物物,這都是我的。如果你有這個想法,你是迷,你是非,你有妄有非。一口氣不來,這個世間哪一樣東西你能帶得走?哪一樣東西是自己的?這個要覺悟!我還沒死。其實,你晚上睡著了,跟死沒有兩樣。你每天晚上都死一次,你怎麼不覺悟?睡著的時候人家把你身體抬走了你都不知道。所以你要真正警覺到了,連身都不是自己,要真正明白這回事情。換句話說,你才對於一切事物,你真正能放得下。放得下的人就自在了,就解脫了,所有的苦難都是放不下而來的。其實放不下還得要放下,你沒有辦法不放下,為什麼不看穿?不把事實真相看清楚?你真放下,真放下就真得自在。所以佛教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隨緣是什麼?敬請受用,就正在受用當中也不取不捨、不執著,這是得大自在,這是悟不是迷,這個時候就是菩提,不是煩惱。你起一念分別執著,那是煩惱,轉菩提為煩惱。覺悟的人一切受用當中不執著、不分別,不取不捨,轉煩惱為菩提。樣樣放得下,沒有一樣放不下,這個自在。所以勸我們,『前念著境即煩惱』,我們現前的境界;希望聽了之後,『後念離境即菩提』,跟六祖一樣,念念之中常生智慧,不生煩惱。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皆從中出。】

  這個幾句話很要緊。他把大乘法的宗旨,簡簡單單四句話就把它標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使是念佛人也是以這個為宗旨。這是總結上面所說的,上面所講的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在一切法,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在一切諸佛法裡頭它也是『最尊最上最第一』。誰要是證得「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個人就叫做佛。實際上,這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底下這個一句說,『無住無往亦無來』,這是說明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從自性當中生的,不是從外頭得來的。『三世諸佛皆從中出』,過去一切佛、現在一切佛、未來一切佛,他怎麼成佛的?他明心見性,圓滿智慧現前,這就叫成佛。所以成佛不從外面來的,是從自性裡面成的。因此人人都是佛,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向下還有精闢的開示,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