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壇經  (第二十集)  1986/11  美國達拉斯  檔名:09-005-0020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一面,第一行第三個字看起:

  【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是說在神龍年間,武后與中宗皇帝,禮請大師到京城去弘法,他沒有去,他上表辭疾。內侍『薛簡』,就是這個太監,當然他要回去,如何去回報皇上?那個時候可以說佛法非常的興盛,上自帝王,下至庶民,絕大多數都是學佛的。「薛簡」也是六祖大師的傳人,就是四十三個開悟的學生,他也是其中之一,可見得因緣都是非常之殊勝。薛簡就把京城裡面學佛的宗旨、方法,向六祖大師提出了報告。『禪德』就是禪宗的大德,真正有修行的人,他們多數都是這樣的主張,『欲得會道』,「會道」就是體會大道,也就是明心見性,要想見性一定要坐禪、要習定。這個『禪』就是四禪,『定』就是四空定。所以此地講的「坐禪習定」就是四禪八定,要用這樣的功夫。『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這個在一般講法是對的,這就所謂是漸悟要有次第,像念書一樣有小學、中學、大學,它有次第的,修習禪定也是如此,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然後才到四定。『未審師所說法如何』,這就是請教祖師,不知道你老人家說法是怎麼樣的?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這些話都是打破薛簡的執著,因為薛簡在京師跟安、秀兩位大師也學了不少,他也不是隨便聽聽,是真正用功在修學,雖然是個在家的身分、太監的身分,確確實實人家是下過功夫的。所以六祖在此地點破他,『道』是由心去悟,重要的心要開悟,『豈在坐也』,「坐」不過是一個手段而已,並非目的。

  【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

  這個『經』就是指的《金剛經》,《金剛經》上說,「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就是指這段經文而說的。下面六祖大師就解釋:

  【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執著在靜坐,還是不容易開悟。定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四禪八定可以得到。縱然得到四禪八定,不能明心見性,換句話說,還是沒有辦法超越三界,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曉得。大師這幾句話,完全是說見性的境界,真如本性沒有來去,沒有生滅。像他老人家在黃梅最初開悟的時候,給五祖陳說他自己的境界,「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是沒有來去、沒有生滅。『諸法空寂』,這一句意思非常之深,一切諸法悉皆空寂。《楞嚴經》上所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此覓生滅了不可得,萬法皆空。我們要是說現前這個色心、萬相,說它作相續相;說相續相,說實在話還是勉強說來,不得已而方便說,說真的就是空寂。但是說空寂,的確幾個人能體會得到?幾個人能懂?這是說真實話。說相續相是方便話,方便話我們能夠體會,能懂。說真實話,必須自己要到這個境地,不到這個境界很難懂。

  「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坐就是如如不動的意思。『究竟無證』,這才是真正的證了。如果說證得這個境界,自己念頭上還有我證,那並沒有入這個境界。為什麼?前面講得很清楚,「本來無一物」,他裡頭還有個證,那還是一物,那一物就是個障礙。所以要曉得,「究竟無證」,這是真證。禪宗語錄裡頭描繪這個境界說,對外面不被外境所染(就是外不著相),內裡頭不起心動念,內不動心、外不著相,這就叫做證。雖然在這個境界裡面,自己決定不能起一個念頭:我已經證得了,我現在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了。你還起這個念頭,你外也著了相,是也動了心。對外著了什麼相?著了個「我不著相」,這是著個相。裡面怎麼動了心?「我現在已經不動心了」,這個就是動心。究竟無證,就是他真正做到了寂靜。『豈況坐也』,「豈」就是何況打坐參禪?

  【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

  這是太監對於皇帝的敬稱,『主上』一定會問的。

  【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

  這個就是薛簡要請法,回去這才有個交代,先把請法的意義說出來,底下他也說了個比喻:

  【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

  這就是流布大法的意思,求老師能夠給他說法,他替他傳播。從下面這個文來看,我們很明顯的看出,六祖大師說法都是隨語說法,令人悟入,與《金剛經》上佛所講的「無有定法可說」完全相應。這就看他執著在哪裡,他迷在什麼地方,把他迷關打破,使他開悟,這就行了。他要是悟了,他回去,他自然就會說法、就會說得很善巧。他要不悟,只是把這個話記住傳過去,這個沒有用處的,所記得的都是死的,也許回去傳給別人,人家聽了還誤解,這個可能性都很大的,一定要他自己開悟。你看六祖答覆人家說法,用意不相同。

  【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

  你看這是他舉出個比喻,他就這個比喻上來給他開導,你說有明有暗,覺悟了就明,迷了就是暗。『道』,真如本性裡頭沒有明也沒有暗,『明暗』是個對待的意思,換句話說,它是相對的。

  【明明無盡。】

  就是你說的:

  【亦是有盡。】

  為什麼有盡?因為是:

  【相待立名故。】

  因為有明明,當然就有無明,這是相對的,相對的就不是真常,所以還是有盡。

  【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這個意思在前面第一章,印宗法師向他請教的時候,他也說過,他說佛法是不二法。不二法就不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都是二法,《淨名經》上也是這麼說法。

  【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

  這是他在解釋,我說『明』,這是比喻智慧,說『暗』,這是比喻煩惱。

  【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

  你看看薛簡,他的關鍵究竟在什麼地方,我們也能夠從一問一答裡面體會出來。他說,我用明暗來做比喻,沒錯。

  【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

  薛簡把煩惱跟菩提是看作兩樁事情,對待的。六祖告訴他,煩惱跟菩提是一樁事情,不是對待的。

  【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

  這是小乘人,小乘人的見解,是佛方便說法,哪有智慧能照破煩惱?諸位要曉得,煩惱跟菩提就是迷悟,迷了就叫煩惱,悟了就叫菩提,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而且是只轉名詞,實際上的事並沒有轉,還是那個事情。悟了,所有的煩惱都變成智慧,都是智慧;迷了,所有的智慧都變成煩惱,就在迷悟之間,要曉得煩惱跟菩提的確是一不是二。

  【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可是諸位要想一想,六祖在第一章裡頭,對韶州韋刺史講的時候,他曾經說過,「應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現在他跟薛簡講的話不一樣,跟前面講的完全不相同,而薛簡的見解,就跟那個時候六祖講的話差不多,差不多的意思。所以諸位要知道,這就是看對象不一樣,韋刺史的程度,比薛簡要差一個階層,薛簡他程度相當的高。所以六祖的話鋒有轉變,都是教人開悟的,所謂是隨機說法,沒有一定的。所以我們看這個講法,跟他前面講法好像完全它是相違背,其實不是相違背。佛祖說法是教對方開悟而已,什麼樣的手段都可以用,只要教他開悟就行了。所以他跟韋刺史那麼樣講法,韋刺史開悟了;他現在跟薛簡這樣講法,薛簡也開悟了,這個目的就達到了。我們看底下他怎麼說法:

  【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

  薛簡請教了。

  【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

  明性、無明性是一個性,絕對不是兩個性。什麼時候叫明性?覺悟了,覺悟了就叫明性;迷惑了就叫無明性。可見得這個裡頭只有迷悟,性沒有兩樣,性是一不是二。所以煩惱的性跟菩提的性是一個性,『其性無二』。

  【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實性』就是真如本性,一性無二性,生佛平等,所以佛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憑什麼說的?就是憑其性無二,眾生性跟佛性是一不是二。

  【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

  絕不能說我們現在是凡夫,我們的真如本性不如釋迦牟尼佛、不如阿彌陀佛,這個講法就錯了。我們的真性、體相、德用,與諸佛如來決定是一樣的,無二無別。現在我們會變成這個樣子,就是迷了自己的『實性』,只是迷而已;「實性」有沒有欠缺?沒有;有沒有減少一點?也沒有。『不增不減』,成佛也沒有增加一點點;當眾生,甚至於墮阿鼻地獄,也沒有減少一點點,這是真正的平等,「不增不減」。

  【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

  雖然在煩惱,煩惱是什麼東西?實在講,煩惱是個妄想,是個虛妄的東西,與實性沒有關係,實性裡面沒有妄想。所以雖然煩惱重重,你的本性並不亂,本性沒有被煩惱所擾亂。『居禪定而不寂』,雖然你是入了定,你在修禪入了定,你的真性也不會因為你坐禪定而現的寂滅相,它沒有。

  【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道』就是指的本性。這些話都是描繪本性的實相、真相。它不斷,它也不能說常,如果說常,常的對面就有無常,無常就是斷,那又變成相對的了;要說來,來的對面有去。所以真如本性,佛經上常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說不出來,不但說不出來,你想也想不到,心思達不到,言語也說不出的,這是真性。但是它確確實實有,而且是一切萬法的根本,一切萬法的本源。『性相如如』,「性」說它的體,「相」是講現相與作用,相如其性,性如其相,就好比金與器一樣,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與器不二,性與相是一。所以覺悟的人見相就是見性,迷惑的人見相他著了相,所以他不見性。再看下面經文: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他聽了懷疑,他說這個講法,好像跟外道講的差不多。

  【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

  這是說明他所講的跟外道說的不一樣,因為外道講的生與滅是相對的,他講的這些話斷常、來去、生滅統統是一。就像前面講的,煩惱即是菩提,說的是二邊,實際是一樁事情。譬如前面講的,不生當然是滅,不滅當然是生,如果這個見解,這是外道的見解。祖師說的,真如本性上不能說生滅,不能說生,也不能說滅,他是這麼個意思。

  【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

  諸位將來要讀大乘經,一定要能懂這個意思。

  【汝若欲知心要。】

  他要求的,薛簡就是請他老人家指示心要。『心要』兩個字很重要,「要」是最簡單、最扼要,也是最精華的地方。祖師就開示他,你要想知道心要,這是上上乘法的心要。

  【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他在這裡開悟,言下開悟。這就是說一乘佛法的心要,就在你把所有的妄念統統息掉。善念也好,是惡念也好,一切念頭都要捨掉,連捨一切念頭這個念也要捨掉,這個樣子你的清淨心就恢復了,也就是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要到這個境界。本來無一物是真的,純真無妄,這裡面要是摻雜一物,那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所以要曉得,佛法常常用一個圓來代表,叫法輪。用圓來代表,這個意義很深很深。諸位想想看,那個圓心,圓心就是心要,你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不有不無,這就彷彿比喻我們的真心本性。如果真的到這個境界,它的作用無量無邊。如果這個圓心裡頭有了一物,心就壞了,心要壞了,它這個圓就不起作用,整個的圓都破壞了。我們的真心本性就是如此,所以真心本性裡頭什麼都沒有。你要明白這個道理,要把你內心裡頭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顛倒統統捨掉,那就恢復到你的真如本性,就是此地講的『清淨心體』,自自然然就得到,一點勉強都沒有,就得到了。

  得到之後是什麼樣子?下面兩句是形容它。『湛然常寂』,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光明的。「湛」就跟水,這是個比喻,水在很靜、很清,像河,我們在邊上看那個水的時候,一看就看到底下,河的底清清楚楚,這就是湛的意思,所以它有清淨、有光明的意思。「常寂」,寂是不動,如如不動。這是本體,這就是你自己的真心,就是你自己的清淨心。『妙用恆沙』,起作用,那個作用真是無量無邊,也就是佛法裡常講的萬德萬能。薛簡聽到祖師這幾句話,他就開悟了。諸位曉得,他怎麼悟的?他真的都莫思量,就跟前面說的惠明一樣,惠明不是追他嗎?追到之後要搶他的衣缽,衣缽放到石頭上他拿不動,以後就向他請法,他也是一句話點醒他,他開悟了。他告訴他的是:莫思善,莫思惡,正在這個時候,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一下把他喊醒了。前面曾經說過,惠明在五祖會下那麼多年,為什麼不開悟?雖然天天聽,沒有真放下,幾時一放下了,這個時候就是開悟的時候。薛簡也是如此,這個時候聽了這一句話,他真的一切善惡都不思量,統統放下,清淨心現前,這就是開悟。所以諸位要知道,悟與不悟在自己肯不肯真的放下。

  【禮辭歸闕。】

  『闕』是宮闕,就是皇帝住的宮殿,這是拜謝祖師,告辭之後回到京師去。

  【表奏師語。】

  『表奏』,就等於像現在講上報告,把這個經過,祖師開示的法語,他到曹溪來的經過,統統報告皇帝。

  【其年九月三日。】

  薛簡到曹溪來是正月十五,上元的時候。這就是同一年九月初三。

  【有詔獎諭師曰。】

  皇帝又有一個詔書,就是聖旨對他褒獎。

  【師辭老疾。】

  因為皇帝想請他到京師來,他沒有來,是以老身體不好、多病這樣來推辭。

  【為朕修道。國之福田。】

  雖然你不來,皇上並不怪他,你在那裡修行,這是我們國家之福,是『為朕修道』,「朕」是皇帝的自稱,你代我在那邊修道,這是我們國家的『福田』。

  【師若淨名托疾毘耶。】

  皇帝也曉得,他不願意來就是了,未必真有病,是裝病,未必真有病,所以他也很明瞭。他說大師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維摩居士一樣,『托疾毘耶』,「毘耶」是地名,就是維摩居士裝病的地方。

  【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

  這是對他非常非常的讚歎,在南方修行,弘法利生。

  【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

  薛簡把這個情形,以及大師所說的法語,統統都報告上來了。

  【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

  這個話是真的,在一個時代有佛菩薩應世,有高僧住世,這是一個時代的人的幸福。武后、中宗皇帝深深的明瞭,他自己說這是『積善餘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宿種善根』,過去世種了很多的善根,所以才能夠遇到六祖大師出世,生在同一個時代。『頓悟上乘,感荷師恩』,「感」是感動,「荷」就是擔負,大師的恩德。『頂戴無已』,「頂戴」,頂在頭上,恭敬之至。從前皇帝的確是了不起,武則天、中宗皇帝見到法師都頂禮,不是口頭上講講的,確確實實是如此。神秀大師在宮廷裡面說法,武則天跪著迎接、跪著送,確實是有善根,這個不是假的。

  【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缽。敕韶州剌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

  沒有法子報答大師的恩德,送了一點小禮物(出家人就袈裟、衣缽),所以送一件衣再送一個缽,這個袈裟跟缽都是非常名貴的。『磨衲袈裟』,「磨衲」是料子,這個料子非常之精美,當時是高麗國對中國進貢的,就是高麗的國王送給大唐皇帝的禮物,做衣服的料子,他轉送給六祖大師做袈裟用。袈裟就是我們披的這個衣,披的衣叫袈裟。像平常我們念佛穿的,那叫海青。我現在穿的這個,這是長袍,這是便服。所以曉得,袈裟是搭的衣,那叫袈裟。缽,當然也很名貴,缽是水晶的,水晶缽。同時又下個聖旨給『韶州刺史』,因為他那個地方是屬於韶州管的,叫這個地方官吏替六祖整修寺廟。不但如此,六祖大師他的老家,這是在新興縣,新興縣這是六祖大師的老家,就是他的故居,把那個地方也蓋成寺廟,皇帝賜它一塊招牌,叫『國恩寺』。國家感激他,對全國人都有恩德,「國恩寺」,這是他的故居。由此可知,當時的帝王對於大師是多麼的崇敬。再看底下第九章:

  【法門對示第九】

  這一章主要是講,教人如何說法,如何啟發人開悟,所以這一章也非常的有味道。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

  這是把他弟子當中,一些大弟子,這些人將來都是在一方要傳法的,一方的教化師,把他們叫過來,特別教誡他們說,你們跟別的人不一樣。

  【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

  這個道理在此地,不同就在這個地方,六祖入滅,這些人都要到其他的地方去弘法利生。

  【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

  『本宗』就是達摩祖師來,一直傳到六祖,這個宗旨。他說我教你們怎麼說法,才不離開我們的宗旨。

  【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

  這是說法的大原則,原理、原則,非常非常的重要,『出沒即離兩邊』。

  【說一切法莫離自性。】

  這是六祖在《壇經》裡面所顯示的,字字句句不離『自性』。

  【忽有人問汝法。】

  這是假設有人向你請教,來問你。

  【出語盡雙。】

  所說出來的時候都是雙關語。

  【皆取對法。】

  『對法』是什麼?與他相對的。這個原因在哪裡?破他的執著,他要說有,我就跟他說空;他要說空,我就跟他說有,去他的執著而已。妄想執著打掉了,他就恍然大悟,他就明心見性,這個說法的宗旨就達到了。所以說「出語盡雙,皆取對法」。

  【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這句話很重要,到究竟的時候是二邊不立,一法也不存,這是真正見道。下面再講: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

  就是五陰、十八界、十二入。這下面說:

  【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

  就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

  這是把一切法歸納為三大類,叫「三科法門」,三科展開就是一切法。

  【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

  『轉識』就是第七識。『含藏識』就是阿賴耶第八識。「即是轉識」:

  【生六識。】

  所以從第七識末那,就生前面的『六識』。「六識」:

  【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

  『自性』有體、有用,體、相、作用無不具足。像一部《華嚴經》的經題上,一開頭就是「大方廣」,大就是本體、自體,方就是講相、現相,廣就是作用。真是一切具足,沒有一絲毫的欠缺,佛與眾生沒有兩樣,在佛也是體相用,在我們現前眾生也是體相用,乃至於在三途地獄它還是體相用,所以說生佛不二。這個裡面差別在哪裡?就是個迷悟。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

  三十六對就是從這來的,邪與正。所以佛、菩薩他就是正而不邪,所謂凡夫是邪而不正。修行,禪家尤其是注意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自性。自性正了,沒有一法不正,法法都正,根源正了。『自性若邪』,你形象想叫他正,他也正不了;縱然正,是裝模作樣的正,不是真正的正。所以要從心地修,要從自性起修。這底下說:

  【含惡用即眾生用。】

  這個『惡用』就是迷用。

  【善用即佛用。】

  『善』是善巧方便,是覺悟的作用。覺悟的作用,那是佛菩薩,善巧方便。

  【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實在講誰在起作用?自性在起作用。底下再講,這是三十六說出來了,這說對法。

  【對法。外境無情五對。】

  這是舉例。

  【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這是舉例,一切法統統是相對的,這是從外境上說。

  【法相言語十二對。】

  這在作用上也是對待法。

  【語與法對。】

  『語』是言語,『法』是內容。

  【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這是從法相言語上,舉了十二對。下面再:

  【自性起用十九對。】

  這都是舉例,這是自性的作用。

  【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痴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

  『非』就是破戒。

  【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這是講對法。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

  他這是舉這個例子,好比是一個公式。

  【若解用。】

  『解』是你徹底明瞭,你能夠善巧運用。

  【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

  這個兩句話非常非常的重要。『貫』就是貫穿,也就是通達,一切經法沒有不貫穿,沒有不通達的。『出入即離兩邊』,完全符合於中道。

  【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是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話,教我們空有二邊都不執著,這是真實的智慧。凡夫是完全著相,所以凡夫邪見,邪知邪見。二乘人著空,像阿羅漢、辟支佛,他為什麼不見性?因為他增長無明,他著空。所以唯獨菩薩聰明,他能夠空有二邊都不執著。底下說:

  【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

  這個尤其是禪宗裡頭的,聽說這個法門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好了,他就執著空,一切經教他都不要,甚至於他毀謗,這是錯誤的。所以大師在此地說:

  【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

  『文字』不過是語言的符號而已,不要文字,那也不要說話,你說話,說話就是文字相。

  【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

  你說不立文字,這還是文字。

  【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

  這是那個時候很多學禪的人都有這個毛病,現在就更不必說了。有這些病他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還罷了,再影響別人,那這個罪過就大了。所以大師底下說:

  【汝等須知。】

  『須』是必須要知道。

  【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

  經是佛說的,所以說是毀謗三寶果報在阿鼻地獄。

  【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

  這是對外著相,心裡頭又想求明心見性。

  【或廣立道場。】

  這是到處建寺蓋廟。

  【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

  為什麼不可見性?心不清淨。所以這一點我們自己心裡面要明白,心裡頭有一點點東西放不下,就不能見性。道場要不要建立?要建立。我常跟諸位說的,要隨緣,不要攀緣。攀緣,心不清淨,障道。你修行,像我們念佛人不能得一心,功夫不能成片,縱然道場蓋好了,蓋得再大,還是在這個世間生死輪迴,不能往生。所以說道場建立了,自己的心還是清淨,還是外不染、內不動,這樣去建道場。我們自己明白,也能夠觀察別人,像經上說的,現在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他邪在哪裡?他心不清淨就是邪,他裡面還有名聞利養,還有放不下,或者還有好勝,還有嫉妒障礙的,這個心不清淨。我們聽他說法就要謹慎了,他說十句話裡面,當然也有幾句是正法,也有幾句是邪法,我們要能夠揀別。我們依正法修行,他那個邪法我們就捨掉,對我們就有利而無害;完全聽他的,那就有害了。我們看下面一段,底下的開示都非常重要:

  【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

  這個不可以,你說我什麼都不想了,什麼都不想不行,什麼都不想就變成無想定,將來修成功也是外道。想也不行,不想也不行。實在講佛菩薩有沒有想?也有想亦無想,就是六祖前面跟神會說的一樣,他亦有見亦無見;諸佛菩薩亦有想亦無想,有想是什麼?為一切眾生想,亦無想是沒有為自己想。無想是對自己,有想是對眾生,念念想幫助別人,絕對沒有一念想到自己,所以說亦有想亦無想,這個就是非有想非無想,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佛法是活活潑潑的,不是一個死呆板的,什麼都不想了,這是無想定。

  【而於道性窒礙。】

  那是增長無明,那是障道,不能見性。

  【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

  我們聞到佛法,明白佛法,要修行。如果我們對佛法道理非常通達明瞭,自己不肯幹,別人看到的時候會起疑心。你講給別人聽,人家也不會相信,你說佛法那麼好,你為什麼不幹?你自己不肯幹,可見得你說的那個好,未必是真的,懷疑。

  【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

  法布施非常重要,『無住相』就是不著相,《華嚴經》裡面特別說明法布施的功德,勸勉菩薩應當要去做去。

  【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這是六祖大師把如何接引學人,如何對人家說法,原理、原則說出來了。下面他又舉了個例子說:

  【若有人問汝義。】

  假如說有個人來向你請教,來請教你。

  【問有將無對。】

  我們前面就看到過,志道禪師問佛性有常,大師說佛性無常,他就這個對答他。佛經上明明說有常,他老人家說無常,要曉得他這個說法沒說錯。所以他說無常,跟佛說的有常是一個意思,因為佛說有常是教人開悟的,他說無常也是教你開悟的,只要你開悟了,這用的方法是一樣的,一樣有效,這就是無有定法可說。所謂說法是破你的執著而已,是把你障礙、堵塞那個地方打通而已,不管用什麼方法,打通這就對了,問題就解決了。所以說『問有將無對』。

  【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

  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六祖壇經》裡頭這些方法,後來人拿這個就套,騙人。所以禪宗裡面你碰到的時候,他也跟你這麼說;其實他還是迷惑顛倒,他只會說而已,意思他並不懂,他自己也沒悟,他怎麼能教你開悟。所謂是機鋒語,無非是什麼?騙人而已,嚇唬人而已,這個東西普通人學不得的。你看看他跟誰說,跟他底下幾個大徹大悟的徒弟們說的,他不是對大眾說的。這個東西大眾學不得,學去之後都變成口頭禪了。

  我們看《印光大師永思集》裡面有一個居士,這名字我忘掉了,我也是剛剛學佛,大概總是三十年前看的,有這麼個印象。他寫了一封信請教印光大師,他自以為禪很高明、很了不起了,說一千七百則公案他差不多統統都參透了,還只剩幾條還有疑惑,還有幾條不通,其他的一千七百條統統都沒有問題,都參透了。一千七百則公案就是禪宗一部語錄,叫《五燈會元》。印光大師給他答覆得妙極了,他說一千七百則公案有一條參透了,全都透了;如果有一條還沒有透,那一個也沒懂。他接到這個信之後,滿身大汗,五體投地,老實念阿彌陀佛,跟印光法師念阿彌陀佛。這個不行,不簡單,實實在在不簡單,他那個哪叫參透?他叫打妄想,自己以為是懂得了,其實全沒有懂得。

  所以這裡講『二道相因,生中道義』,譬如說前面講,人家問有,你就答無。人家問有,他執著在有,你說無,破他的執著,破他有的執著。有的執著沒有了,打掉了,無也沒有了,有無二邊都沒有了,這是中道,用意在這個地方。所以佛說法無非是破人的執著而已,你執著空,他就用有來打破你;你執著有,他就用空打破你;你執著是凡夫,他用聖來答你;你執著聖,他用凡來答你,總是教你二邊不立,心地裡頭乾乾淨淨,不要有一樣東西。所以諸位要明瞭,譬如說他執著有,來問有,有就是他心裡面的骯髒的東西,你用無,無是一個抹布,去把它抹乾淨,就這個意思,是對治他的。就好像這個人有病,你給他藥吃,病好了,病好藥也不要了。病好了還要吃藥,那這還是個病人,不算是個健康的人,健康的人哪裡需要吃藥?藥、病二邊都打掉了,這個人就是健康的人。所以他說法的原理、原則就是如此,這個叫做稱性之說。說法的本人,當然自己也是一法不立的,心地清淨的。所以他才會善用,他才能真正理解,才會善用。所以這種例子普通人套不得的,我們迷惑顛倒,平常也套這個例子跟人家開玩笑,那就是有過失的,這是要不得的,這變成是抬槓子。人家那一點,他就大徹大悟,你看對薛簡。再看底下:

  【汝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

  凡是與人家問答,都要依這個原理、原則。『不失理』,「理」就是見性,自己決定不迷,也要破人家的迷惑,幫助他見性。

  【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即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

  所以諸位特別要注意,你看他每一句結論後頭『成中道義』,這就不失本宗。如果套這個例子與人家問答,中道義顯不出來,這種問答就叫戲論。你是開玩笑,戲論。必須要破當人的執著,破當人的迷惑,這樣才行。

  【餘問悉皆如此。】

  不管人家提出什麼問題,要依照這個原理、原則來答覆。

  【汝等於後傳法。】

  這是教他們幾個人,你們自己教人,以後教你們的學生,把這個法代代傳授下去。

  【依此迭相教授。勿失宗旨。】

  實在說,後人用這種方法來說法的,實在是很多,我們在禪宗語錄裡面看到太多太多。但是後來的禪德,有不少真正是有功夫的。所以《大藏經》裡面有些禪宗的語錄,你要懂得這個法則你就可以看,你曉得他答的是什麼意思。他答的言語是意在言外,譬如說問有,他答無,是不是答無的這個意思,不是的,意思在哪裡?意思在中道,意在言外。所以你要隨語生解就錯了,那就完全誤會了。所以這一點,他這一段太巧妙了,這個方法實在是善巧方便。再看末後這一章:

  【付囑流通第十】

  這一章經文比較長,我們要把它分成小段來說。凡是有功夫的人都能預知時至,念佛的人很多,參禪的人也一樣。六祖大師在圓寂之前,也是預知時至,我們看第一個小段就很清楚、很明白。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七月。】

  這是公元七百一十二年。這一年也就是玄宗做皇帝,玄宗就是唐明皇,這是唐朝歷史上很有名的,就是唐明皇做皇帝的那一年,第一年。

  【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

  『命』就是他派人去,派他的徒弟到『新州』,他的老家,他出生的地方。他老家「新州」,他從前住的那個地方,現在已經那裡建寺,改成寺,叫『國恩寺』,前面我們看到的。在那裡『建塔』,「建塔」什麼用?他死了之後,這個身體就放在塔裡頭。

  【仍令促工。】

  同時又吩咐他們要趕工。

  【次年夏末落成。】

  到第二年,你看看這個塔差不多蓋了一年。七月,壬子七月開始建塔的,派人去建塔,叫他們趕快蓋。到第二年夏天,七月、八月、九月都是夏天,一年的時間蓋成功,塔落成了。

  【七月一日。】

  這就是公元七百一十三年七月初一。

  【集徒眾曰。】

  這就集合大眾說:

  【吾至八月。欲離世間。】

  他是一個月之前宣布。什麼時候曉得?派人去建塔應該就曉得了。所以他預知時至是一年多,一年多以前他就曉得他要走了,他要離開這個世間了。

  【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

  你們大家如果要有疑惑趕快問,我還能幫得上忙。

  【吾若去後。無人教汝。】

  這是勉勵大家有問題趕快來問。

  【法海等聞。悉皆涕泣。】

  這些徒弟們聽了這個話,每個人都流眼淚,都非常難過。

  【惟有神會。不動神情。亦無涕泣。】

  這個『神會』小師,他很有定功,他跟大家不一樣,別的人看師父要走了,很傷心,他若無其事。

  【師云。】

  六祖說:

  【神會小師。】

  這是年歲最小,就是出家受具足戒不滿十年,都可以稱『小師』。

  【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數年在山。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

  這是把大眾責備一頓,對神會誇獎了一下。神會不動心,『善不善』他心平等,他在這個境界平等,就是善惡境界他心平等的,換句話說,順逆境界裡頭他心也是平等的,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他心平等。『毀譽』,「毀」是你毀謗他,或者是你稱讚他,他也不動心。這個時候師父走了,這是哀的事情,住世是樂,他『哀樂不生』,他這個心真正到清淨、平等。所以他說別的人功夫還沒到,還比不上神會小師。你們在山中這麼多年修的什麼道,連八風吹不動都沒有成功,都沒有修到,這怎麼行?你們今天是悲泣,你悲泣,你憂誰?你們悲傷的什麼?

  【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

  你們以為我不知道到哪裡去,我要不曉得到哪裡去的話,我怎麼會預先告訴你?換句話說,我預先告訴你,我就知道我要到哪裡去,你們憂個什麼?這是預知時至。

  【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

  你們今天悲泣,真的不曉得我到哪裡去,你們要曉得我到哪裡去,一定很高興,絕對不會悲泣。這是真的,因為假的。

  【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

  叫大家統統坐下來。

  【吾與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

  六祖大師給大家說一首偈。

  【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

  就跟我的心相應。

  【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依照我這個話去修行。這是第二個小段,以偈頌開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真假動靜偈」,主要的就是真假。

  【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

  向下一共是有八首偈,這是五言偈頌。第一首所說的,就是《金剛經》上兩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無有真。】

  這是講一切萬法,絕對不是真實的。

  【不以見於真。】

  這個意思就是說,你不要誤會了,不要把它當真的來看待。

  【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假如你要把一切萬法都當作真的,你這個見解絕對不是真的,這個不是佛知佛見,那是凡夫知見。第二首是講離妄真的就現前。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

  什麼是假?第一首偈子就說的是假,你能夠完全捨離了,換句話說,你真正明瞭一切萬相不是真實的,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你跟佛的看法就沒有兩樣。所以你在一切法裡面,你不會執著,這個就叫離假,就是離一切執著。一切法有沒有?有。一切法可不可以受用?可以受用,非常自在的受用,快快樂樂的受用,不執著。不執著只有樂沒有苦,執著的時候裡頭苦多樂少,而苦太多了,所以不要執著。離假心就是真的。

  【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這個兩首偈都是講真假,辨別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離了虛妄的執著,那就是真的,佛在《華嚴》上講,只要我們能夠離開妄想執著,如來智慧德相統統就現前了。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這是第三首偈。『有情』就是指我們現在講的動物,有情眾生。有情眾生,當然他要動的,譬如我們常講,我們現在術語裡講活動。活的,當然就有動;不動,不動就死了。所以我們名詞術語都有很深的含義在,活動。「有情即解動」,他這個話就點破那個坐禪的,坐禪的不動;『無情即不動』,「無情」是植物、礦物,它不動,它沒有情識它不動。『若修不動行』,就是前面講「常坐不臥」,天天在那裡坐禪,『同無情不動』,那個修法,怎麼修法也不如大石頭。大石頭幾百年、幾千年在那裡不動,你怎麼修法你也修不過它,修成了也不過是一塊石頭而已。「不動」是要求的心不動,不是身不動,身要動,要活,要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前面兩句是正說,後面兩句是反面的說。你要想找真的不動,在哪裡?『動上有不動』。像佛法裡用法輪比喻,輪是動的,輪要不動,一點作用沒有,輪的功用就是動。今天的科技之所以能夠發達,諸位想想,離開輪一切都不能起作用,什麼樣的機件都離不開輪,它是動的。動裡頭有個不動,它的圓心不動,它的圓周在動,不停的在動,心不動。所以要曉得,動中有不動,那是真不動。我們這個身,佛就把他比作輪,身要動,心不能動,所以我們身裡頭動中有不動。拜佛五體投地,也叫五輪著地,在那裡動,心不動,心不動就是誠敬。所以拜佛,我們今天世間人講養生,養生之道,佛法的拜佛就講絕了。我們養生,身要運動,身不動,身體是機器,不動就生鏽,就什麼毛病都出來了。身要動,心不能動,心要動了心就出毛病,心它本來是不動的。所以我們拜佛,身動心不動,這是最好的養生之道,這世間人不曉得。

  尤其是外國人,你不要看到好像很著重講究衛生,他實在是太不衛生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譬如說飲食,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的確講究,這是養生,早晨要吃得好,中午要吃得飽,晚上要吃得少。外國人顛倒,外國人是早晨、中午都馬馬虎虎的,晚上要吃得很飽,吃得很好。所以都吃得肥肥壯壯的,毛病,那個不正常的。為什麼?他吃得那麼好,吃得那麼飽,吃完就睡,這個就是很大的毛病因素。外國人他工作緊張,第二天一早上班,他只好晚上很早就要睡覺,他第二天早晨才有精神。他不曉得,晚上應當少吃,他就不會有那些病,不會有那些毛病,他頭腦也會清醒,不會糊裡糊塗。我看外國人真笨,比中國人差遠了,中國文化畢竟是非常的悠久,對於人生體驗非常的深刻。養生之道這個注意,我們要想自己身心健康,心要清淨,不打妄想。

  諸位要曉得,你所想的統統叫妄想,所想的沒有意義。如果說一想這東西就來了,那你想還可以說,想了還是空想,想了也不能成功,那何必去想它?用不著。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用不著去想它;未來的事情還沒來,你想它幹什麼?還沒有來,你何必去多想它?現在,說現在,現在已經過去了。所以《金剛經》上說「三心不可得」,曉得三心不可得,什麼妄想也不打了。妄念實在止不住,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就念佛去。這個是真的,這是學佛念佛人養生之道,最高明的養生之道。所以動靜要認清楚,要知道「動上有不動」,這是真不動。『不動是不動』,這個就是誤會了,以為什麼叫不動?那個東西在那裡不動叫不動,這個錯了。動上有不動,那是真正的不動,是佛法講的。你要是把不動當作不動,我每天坐禪坐在那個地方,盤腿打坐在那裡不動,這個樣子叫做不動,『無情無佛種』,那是什麼?無情眾生。石頭、木頭它才不動,怎麼能夠學石頭?怎麼能學木頭?這個是無情,也沒有佛種。再看底下一首: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前面第四首是說明真不動,破除一般人常坐不臥的這個觀念,破除他這個錯誤觀念。這一首,「外措施裕如,內不動其心」,這才叫真正的不動。所以『善能分別相』,沒有一樣不知道,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動,樣樣清楚。『第一義不動』,「第一義」是什麼?就是真如本性,這個不動。古人常說,這個不動是講心不動。遇到特殊的順境或者是非常的逆境,一般人的心會動,會有大的歡喜、大的憤怒,能夠在這個時候心平靜如水,這是真正的功夫。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面要能做得了主,我們生死就有把握,這是真的;不管你學不學佛,我不學佛,生死也有把握,不會墮惡道。為什麼?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動。一般人臨走的時候,為什麼手忙腳亂,原因是什麼?怕死。死到臨頭了,這是最大的恐懼,心動了,這一動的時候就無所措,這就被業流轉,受業力牽引。你這個時候能做得了主宰,那來去自由。

  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個時候這個境界是非常的境界,是個大逆境。平常小的逆境裡面,自己控制不了自己,這個時候決定控制不了。所以多少修行人,臨命終時手忙腳亂。所以這個功夫要怎麼?平常要用,順境裡面不起貪心,沒有歡喜心;逆境裡面沒有瞋恨心,沒有憤恨心,心永遠保持平靜,這就是修定,這就是修一心不亂。我們念佛人就希望常常能保持清淨、平等的心,不被外境干擾,要能保持這個。『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如此見」,就是指不能像無情的木石那樣的不動,應該效法諸佛菩薩,對於一切法相善能分別,大慈大悲教化眾生。於第一義不動,就是你的清淨心不動,這就是真如起用。換句話說,就是你真如本性起作用,用在哪裡?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我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