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僧璨大師信心銘—佛教不是宗教  (第三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06-0003

  請看上面頁數是一七六,一七六頁,看銘文: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我們看這一段。大師這篇文章,當然偏重在宗門,也就是偏重在參禪的這一方面的修持,特別是指導用功。雖然是禪宗的典藉,這裡面所講的原理原則,教下也都用得上,正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門門不離這個。『止』與『動』,是一不是二。往後還要發明這個道理,這在用功可以算是第一個階段。我們在《楞嚴》裡面看到「六結三空」,六結裡面第一個就是動,第二個就是靜,這個「止動」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動靜。凡夫不曉得動靜一如,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動把它止住,認為這樣才能夠得到靜。那是不是真能止得住?止不住的,愈止就愈亂,此地講的『止更彌動』。這個動靜,或者是止動,都是講的我們心,都是講的心。經典裡面,特別是大乘了義經典,我們常常念到,真心是湛然常住不動的。我們想想經裡面這個句子,湛然就是清淨,我們講乾淨,一塵不染;常住,就是不動的意思,永遠是這個樣子。不但在如來果地是這個樣子,在凡夫還是這個樣子,縱然我們講到凡夫最惡劣的境界,地獄眾生,也沒有兩樣。這樣的真相,我們為什麼見不到?那就是我們在這個真心裡面,是起了一個妄心。諸位要曉得,真心是本有的,妄心,從名字上你就了解,妄心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是虛妄的。由於這個妄心起作用,他就妄見。這個妄見裡頭最重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分別、執著。我們講的第六識、第七識,第六意識就是分別心,第七識就是執著心,這兩個都是妄念,可以說是一切妄念的根源。但是你要曉得,它是虛妄的。如果你明白它是虛妄,妄不礙真。如果這個真心要受到外面的妨礙,那還能叫真嗎?那就不能叫真了,真是決定不會被別人障礙住。

  現在你為什麼障礙?因為你迷了,你以為有了障礙。這是自己以為有了障礙,而這個疑惑沒有辦法打破,因此我們見不到常住真心。於是想什麼?想把這個妄念克服住,愈想克服妄念愈多。我想這種境界同修們可能都有,當你在念佛、在靜坐的時候,不知道哪裡來的許多妄念,你要拚命想把這個妄念壓下去,愈壓愈多。大凡用功夫,這是兩種常見的境界。一種,他沒有妄念,沒妄念,精神提不起來,就打瞌睡了,一坐在那個地方他就昏沉了,這是一個現象,昏沉就是無明的現象。一種現象,就是這個妄念很多,都起來了,佛學名稱上叫掉舉。這個就是妄想,你愈是想止住,愈動得厲害。真正的靜,從哪裡找?真正的靜,動靜一如,動靜不二。靜是心的本體,動是心的作用,體用是一不是二。有體一定它有作用,有作用裡面就產生兩個現象,一個是迷的現象,一個是悟的現象。怎麼叫迷?把動靜看作兩樁事情就迷了。如果曉得動靜是一樁事情,換句話說,你找動也沒有動相,找靜也沒有靜相。只要知道它是一,一裡面找動靜二相都找不到,所以《楞嚴經》裡面講「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就是在這裡頭找不到這二種相。怎麼找不到?是你心清淨了,你心不再向外面境界去攀緣了,於是這二種現象在你心裡面都消失了,這個時候你的心才得到真正清淨。所以動靜二邊都離開了,這個是在修行境界裡面講是第一層的境界。

  底下說『唯滯兩邊,寧知一種』,這個兩句是解釋上面兩句的。「兩邊」就是指前面動靜二相。一種所謂是一體無差,這兩種現象是一個相。我們應當明瞭,兩邊妄,那兩邊都是妄,如果說真,兩邊都是真,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從俗諦上來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從真諦上看,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外面境界有沒有變動?沒有變動,只是換換名詞而已。為什麼要換名詞?一個是覺悟的觀察,一個是迷惑的觀察。迷惑就是把這個動靜看作兩樁事情,都是虛妄,動是虛妄,靜也是虛妄。在此地祖師只舉這一個例子,用這一個例子來概括世出世間一切法。譬如我們講佛與眾生二邊,你要把佛不是眾生、眾生不是佛,二邊俱妄,眾生是妄,佛也是虛妄的;你要曉得生佛不二,生佛一如,二邊都真,佛是真的,眾生也是真的。可見得這是迷悟的看法,境界並沒有改變,所謂是境隨心轉,不是境界真的被你心所轉,哪有這種道理!境隨心轉是每個人的心不一樣,他看到那個境界所感受的不相同,境界印在各人的心裡,各人心裡變現一個境界,各人所變的都不相同,這叫境隨心轉。所以你慈悲心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佛眼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凡夫眼裡面看佛、看菩薩也是凡夫,這就叫做境隨心轉。這兩句話在此地說「唯滯兩邊」,滯是止,止在兩邊的話,這是凡夫的知見,迷而不覺。覺了怎麼?覺了,曉得一種,所謂是見相就見性。古人用金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見到器就是見到金,哪有兩樣?用功,知見是在第一,知見要是錯了,功夫決定不得力。

  底下兩句說,『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這一句是接前面所說,顯示一種的真理,同時也責備凡夫迷惑,不認識一,在境界裡面生起虛妄的分別,這是用功不得力,學佛不得入門的所在。你說為什麼不能入門?這個道理就給你說出來了。我們現前正墮在這個境界裡面,所以功夫不得力,沒有法子見道。不要說修道了,沒法子見道,就是不知道是一。要果然從這個地方悟入了,這一悟入,那名稱也很多,在淨土法門裡面叫一心不亂,一,一心不亂。《華嚴經》裡面講一真法界,也是講的一,「入法界品」就是入一真法界。宗門裡面常說「識得一,萬事畢」,萬事是講修行,六度萬行。六度萬行統統圓滿了,統統畢業了,你怎麼圓滿的?怎麼畢業的?你認識一了。宗門裡這些祖師,你看到他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他悟的什麼?他見的什麼?就是見到一了,萬法一如,見到了一如。《金剛經》裡面講,「如來者,諸法如義」,就是見到一如。所以佛經一開端,證信序裡頭跟你說的,「如是我聞,一時」,這個意思很深很深。我們的過失完全是在虛妄的分別執著,所以搞得天下大亂。這個天下大亂,咱不管這個世間怎麼亂法,你自己亂了。如果這個世間他亂我不亂,那就對了。你自己心要是不亂了,你看這個天下也不亂。你千萬不要誤會,我心很清淨不亂,這個世界太亂了。跟你說,你還是亂,你要心不亂,你怎麼會看到外頭境界亂?外面境界亂,那是誰看到的?這個意思向下還有許多的發揮。

  再看底下兩句。前面六句在功夫上來講非常重要,就是用在念佛上也非常之好。我們念佛希望念到一心不亂,希望念到功夫成片,如果能夠把握著這個原則,我們的功夫不難成就。要不曉得這個道理,真是「兩處失功」,真與妄兩處都失掉了。說『遣有沒有,從空背空』,這個意思說明了有是假有,不是真有。佛在經論上常常開導我們,有是什麼?是因緣生法,如果要跟諸位說真實的,世間什麼都是假的,假有裡面只有因果不假,這個道理很深很深。為什麼說因果不假?因為一切法都是緣生法,緣生法就是因果的定律。所現的一切境界相是妄相,妄相有沒有?妄相有,不能說沒有,雖有它是虛妄的。所以佛才教人要修殊勝之因,才能夠得殊勝的果報。俗話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修善得善報,你作惡得惡報,這個是一定的。正因為如此,所以佛法總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覺悟,所以對於造因非常的慎重;眾生迷惑,疏於慎重的造作,所以感得的果報,不堪設想。這個意思在一切大乘經裡面佛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我們要細心的去體會。

  最殊勝的因,就是清淨之因。什麼叫清淨之因?離一切分別執著,修一切善法,這個因是清淨的。離分別執著,換句話說,你的一切造作不是虛妄的,不是妄心,你是用的真心。真心也就是《觀經》裡面所講的至誠心,至誠心就是一心,無論是待人接物,你只用這一個心,用這一個心就能夠成佛、就能夠成菩薩。至誠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論外面境界的好醜,他的心是平等平等,無有高下。在菩提心裡面直心。才動一念分別,這就是妄心,就落到意識裡面去了。意識裡面的造作,就有善、惡、無記,所感的報,就有善報、惡報、無記的果報。這是說明諸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所在。要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我們的生活,過日子不一樣,用心不一樣。佛菩薩用真心,修一切善法,所以他得的這個果報殊勝。我們再看看凡夫,用分別、執著心修一切善法,他得的果報就不殊勝。在人間講,凡夫眼睛裡面講殊勝,他能夠生天。像昨天晚上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讀到的忉利天主,他能夠生天,人間果報最殊勝。但是諸位想想,天,他還是有煩惱,還是有生死,所以他不究竟,殊勝而不究竟。我們人間有戰爭,所以帶來了很大的苦惱。忉利天也有戰爭,你們看經上講的,阿修羅常常找帝釋天的麻煩,要跟他打仗。這個戰爭彼此都有勝負,有的時候忉利天主這一仗打贏了,有的時候也輸給阿修羅了,這個事情常有,這就是福報不是真正的殊勝。

  我們如果說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為什麼不用一心?佛法在修證上講,信、解、行、證這四個過程,信是第一位,唯有信,才有真正的理解,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才是真正理解。千言萬語,對於初學的同修來說,無非是勸你建立信心。你信佛沒有用處,你信經典也沒有用處,你信我跟你所講的更沒有用處,要信你自己的一心就有用處。信你自己什麼?我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我的心跟十方諸佛如來的心就無二無別,我用這樣的心來修一切善法,就能夠證得無上菩提,這才管用。所以說佛教不是宗教,道理就在此地。宗教,你要相信別人,你要信他。佛法講信自己,不能信他,信他沒有用處的,信他到最後兩邊都落空,要信自己,依這個信心來修,沒有不成就的。這兩句的意思也不難懂,我們曉得一切有是妄有,所以不應當執著「遣有沒有」。「空」,空本來就是空,你要再想我要把一切空掉,那你不叫頭上安頭?本來就是空,你還空個什麼?心本來就是清淨的,我還要修清淨,糟糕了,清淨裡頭再加上個清淨,就不清淨了。真心是空寂的,所以你要是修空、要修寂,那就是《楞嚴》裡面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你又增長無明了。正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空也沒有,有也沒有,空有二邊都沒有,空有二邊都不可以執著,這個境界很難講,也不容易體會。空有這兩個現象是相對而產生的,因為從有才顯得有個空,從空才顯得有個有,你要問問,空有到底是一還是二?我們不得已用個比喻來說,這個空好比什麼?好比我們看電影那個銀幕一樣,是一個白布,裡面什麼都沒有;有就好比放映的時候,那個影片影像放在上面。因為一個空白的銀幕,所以這個影像才能看得清楚,才能見到有,也因為正有個影像,所以才能反應底下這個空白的銀幕,所以空跟有是同時的。換句話說,空全是有,有也全是空,你要曉得這個道理,空有二邊都不執著,一有執著就錯了。

  底下兩句,『多言多慮,轉不相應』,言語要是多了,愈說愈遠了。這個說法特別適合於中國人的口味,你看中國的典籍,愈講到高深愈簡單。你們看看中國,中國文化的根源就是《易經》,這是中國文化的根源。六經可以說都是《易經》的卦相的註解,你看那本多簡單,幾畫符號,幾個字解釋。佛法也是如此,講到最極深之處,也是簡單明瞭。有些人看到佛法,這麼多的經典,一看都嚇到了。實際上,你要講這麼多經典,《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全都包括了。再說得更簡單一點,每部經開端,「如是」兩個字就全都包括了,那些所講的就是講「如是」兩個字而已,一句話可以把整個問題解決。所以言語愈多愈是不容易掌握到要領,頭緒太多了,就找不到頭緒了。所以真理,簡而不繁。三祖《信心銘》也只不過是五百八十個字,比六祖《壇經》簡單得太多了。可是六祖真正的綱領也不多,就是在《壇經》第一章裡面十五首無相頌,六十句。那個六十句無相頌,把六祖所悟的這個境界全部說出來了,也是要而不繁。所以說是言語愈多反而不相應。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佛菩薩、祖師大德示現一個榜樣,教我們學東西要一門深入,就是怕的是你學多了,「轉不相應」,那真正吃虧了。一門裡面,這個相應是什麼?與真如相應,與一心相應,不管哪一個法門無非都是修一心而已。淨土講一心,禪家講明心見性,是一樁事情;教下講大開圓解,還是這一樁事情。你要想與這個相應,只有一門深入。

  我們看古來的大德,差不多是十年到二十年這個階段,得到相應的人很多很多。諸位從《高僧傳》,從禪宗語錄裡面去看,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在這個階段他們開悟的人太多太多了,真是不可勝數。你再看看他們所用的功夫、所學的都是一門。教下那些大開圓解的,都是從一部經,他才有開悟的可能。他要搞個五部十部,那就是六祖所講的,到結果也不過是一個知解宗徒而已。在佛法裡面講,只不過是個多聞而已,今天講多聞的學者而已,不能夠大開圓解,不能夠大徹大悟。毛病在哪裡?就是「多言多慮,轉不相應」。我們凡夫不能沒有慮,無言無慮就成佛了,這是我們做不到的。我們沒有言,妄想還是不能斷,還是妄念紛飛。佛的方便法,就是把我們的言慮,使那個多言多慮,把他誘導,教你一個方向,一言一慮,用這個辦法。你說念佛人,「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不是言?是言,一句話,所有念頭也集中在這裡,不動念則已,動念就想著「南無阿彌陀佛」,把這一切亂的念頭,多言歸一,到功夫成熟的時候,這個一也不要了,斬斷了,那就入了境界,就得一心。禪宗的辦法亦是如此,參話頭。話頭,也是一句話,把你的念頭拴在這一句話上,也是從多言多慮,歸到一言一慮,都是用這個辦法。這個辦法是最高明的辦法,能夠叫我們外絕諸緣,內熄分別。把這個分別執著,分別執著就是妄想,內熄妄想,外絕諸緣,我們古來的大德都用這功夫。

  這到成熟了,前面是用功,這裡是見道了。『絕言絕慮,無處不通』,經典裡面常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絕言絕慮」這個話不能發生誤會,絕言是不是從此以後不說話了,也不思想了。如果從此以後不說話、不思想了,木頭人是做到的,你學佛學到最後不過學個木頭人而已,那哪裡叫成佛?我們套《金剛經》上一句話,諸位對這個意思就可以稍稍體會到一點了,「言慮者,則非言慮,是名言慮」,這就叫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了。這個「通」就是通達實相,通達諸法如義。為什麼?言慮都是因緣生法,既然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就是絕言絕慮了。雖然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可是也還有言慮的名相在。如果說絕言就不說話,三祖說這麼多,他有沒有絕言?釋迦牟尼佛說那麼多經典,有沒有絕言?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與無說是一不是二,言與無言是一不是二,這叫絕言。慮跟無慮是一不是二,這才叫絕慮。二邊都絕了,不是絕一邊,絕一邊存一邊還是沒絕。希望諸位能夠體會這個意思,真正所謂「二邊不立,中道不存」,你才有門路可入。

  底下一段,這入門了。底下一段,叫入門。諸位翻過來: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反照。勝卻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沈。】

  看這一段,這一段是入了境界,必須要到「絕言絕慮」,這是歸根了。『歸根』,「根」是什麼?是性。歸根的意思就是見性,禪家講明心見性。「無處不通」就是『得旨』。無處不通,在《華嚴》裡面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障礙就不通了,通達就是沒有障礙。既然是「歸根得旨」了,又『隨照失宗』。這個話怎麼說法?怕的是你在這裡頭起分別、起執著了,「我見性了」、「我事事無礙了」,這就又失了宗旨。你想想看,如果你有這一念,「我見性了」、「我得一心了」,你有沒有得道?你還是凡夫,沒有得自以為得了。真正得怎麼樣?真正得不是「隨照」,隨照實在講是隨念分別,他這個句子真有點像《金剛經》裡面句法,怕的在這個地方隨語所轉,又迷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再提醒你。真正「歸根得旨」,是寂照的境界現前,可不是隨照。寂是什麼?心真清淨了,外面境界樣樣明瞭,通達無礙。為什麼?他在境界裡沒有分別執著,連自己見性也沒有這個念頭,「我見性了」,沒有。也沒有個念頭,某人還在迷惑,某人好像沒有見性,沒有這種念頭。因為在這個境界裡面是萬法一如,平等平等。如果起一念,那就不平等了,那就失照了,此地講失宗了。所以這個地方決定不能夠有一個錯誤的念頭起來。像《維摩經》裡面所講的「平常心是道」,平是平等,無有高下;常,永遠是這個樣子。佛說一切法是絕言絕慮而說的,所以佛是無法可說。《金剛經》上「無有定法可說」,無法可說,佛說什麼法?佛沒說法,佛說法,佛起心動念,佛失照了。佛說法就像我們這個磬跟木魚一樣,敲它就響,就我們叫它說法,你不敲就不響。雖然敲了,是不是它有心來應你的?無心。如果它有說法的話,不敲它也響,不敲它不響。敲了響,響就是不響,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這是佛法裡面講的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則有應,眾生是有心而求感的,佛是無心而應。唯有無心而應,所以他才萬法皆通,才是事事無礙。

  『須臾反照,勝卻前空』,「須臾」是極短的時間,回光返照。以明暗色空,銷歸自性,這叫做「反照」。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也不自有,也是因心故有。換句話說,離了分別執著,哪裡來的空有?由此可知,空與有是我們的分別執著心裡面所現之物,是妄心所現,不是真心所現的。換句話說,無論你是依空修、是依有修都是顛倒,都不是真實,真修是空有二邊不住,所以教你一回光就「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前面說過,有是妄,空也是妄。空與有都是緣生之法,既是緣生之法,緣就不定。所以你要想離妄,離妄心難。那麼我們轉變一個方法,我們先離妄境。也就是妄心是能變,妄境是所變,能變是主觀的,這個東西去掉很難。我們俗話也說,所謂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性就是講的成見,我們今天所謂主觀的觀念,這個東西離開很難,但是這個客觀與主觀是相對的,客觀沒有了,主觀也就沒有了。換句話說,所緣的境沒有了,能緣的心也就不能夠建立了,這也是一種善巧,先離境,境離了,心自然就息了。所以佛法裡頭常常教人發廣大心,特別是《華嚴經》裡面,發廣大心。用意在哪裡?你想想看,它用意是要破我執、破法執。我執、法執是什麼?是成見,是主觀觀念,不容有。那破除的方法,我們從客觀境界上破,我們把心量擴大,我們看到別人就像看自己一樣,發大心,修大行。什麼叫大行?心大,行就大;心小,行就小。歸根結柢,大心是主,其餘皆是賓。心量一大,我見不破自然就轉變了,我執不破自然就破了。這是比那個小乘人一昧就在我執、法執上來破要容易得多了,在時間上來講也快速得多了,這是大乘佛法善巧之處。這一段意思也是講,我們如果要是離妄(求著離妄),必須二邊都要離開。

  底下一句說,『不用求真,唯須息見』。為什麼不須求真,「不用求真」?真是本有的,你到哪裡去求。《楞嚴經》上說,「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你們想那經文,「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這四句話是《楞嚴經》上說的。求真,那真是一個妄境。你要懂得這個原理,你說我們念佛人求一心不亂,你有求一心不亂的心,試問你能不能得一心?你得不到。因為求的這個心是個妄心,妄求不到真,妄所得的結果還是虛妄,求不到真。那好了,你不求行不行?不求也不行,不求也得不到。你不求這個心,你想想看,還是個妄心。求真的心是妄心,不求真也是妄心,所以說「真妄同二妄」,兩個妄念。那到底怎麼辦?「息見」。見就是什麼?這個見解把它息掉,求真的見解息掉,不求真的見解也息掉,真心就現前了。一切分別執著都沒有了,這個時候真心就現前,真心就用事了。

  只要我們能夠離一切見,這個離見比離相的功夫還要深一層,你看《金剛經》裡面前半部教人離相,離四相修一切善法,後半部比前半部的意思更深,離四見修一切善法,不但這個世間一切的妄見你要離開,連佛證的三身,佛證的有大身、三身,佛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見解都要離掉,都不可以執著。你要執著有個無上正等正覺,我要來求無上正等正覺,那糟糕了,那無上正等正覺正是迷惑顛倒,是個妄念。念到這裡,諸位特別要記住《楞嚴經》裡面的一句,修行,因地心與果地覺一定要相應,才能成無上道。我們因地心是個妄念,怎麼能求得果上的正覺?不相應!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心,不管你怎麼用,統統是妄心。你們想想,對不對?真心沒現前,這個事情不能欺騙自己。真心無念,妄心有念,這是兩個最大的差別。真心是寂照,我們講觀照,妄心隨照,隨照就失宗了,祖師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可是功夫又不能不用,不用也不行,用功不曉得從哪裡用起,這個事情麻煩大。所以在般若經典裡面佛告訴我們說,功夫三個層次,對絕大多數的根性是非常的適用,那就是講上上根以下,離開了這個方法很難有成就,那就是先用觀照的功夫,我們講觀照般若。觀照用的什麼心?用的分別執著的心。換句話說,用第六意識,是用妄心。觀照是什麼?日常生活當中,常常能夠想得起經典裡面的教訓,用這功夫。譬如說,我們在境界裡面,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我們心起分別了,這一起分別心,馬上自己就能夠覺悟,我應該用平等心,我用一心,為什麼對這個人好,對那個人薄一點,我為什麼有分別?要常常提起這一念,這就叫觀照。一念分別執著是迷情,是無始劫以來的虛妄習氣,在境界裡面分是分非、分善分惡,心境不如,這個就叫做觀照的功夫。

  當你觀照功夫一提起,心清淨了,可是一會兒又失掉了,這功夫很短暫的,你要常常用,不斷的用。用到怎麼?用到你這個心不亂了,有了主宰了,照住了,這第二層的功夫。那就什麼?得三昧了。這個功夫成就,在念佛人講,證得念佛三昧,就是事一心不亂。換句話說,不必時時提醒自己,已經如如不動了,平等心現前了。換句話說,自自然然在日常生活當中能用一心,不是用二心,真正用的是一心,這是你得念佛三昧了。這個功夫更增上是照見,到照見才是大乘的入門,我們講得理一心不亂,開智慧了,這個時候就一切通達。《心經》裡面一開端,「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能所二邊都不執著了。這個方法非常的善巧,對於中下根性的人來講,是最好的修學指導原則。我們要不循著這個原則來進修,恐怕很困難。真正照這個原則來修學,剛才說了,我們的古聖先賢,十年到二十年當中開悟的太多太多了,他們所用的功夫就是用這個辦法。念佛人的警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意思,阿彌陀佛是梵語、印度話,意思是無量覺,「阿」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彌陀」翻成中國意思是量,「佛」是覺。我們起心動念是迷,一句阿彌陀佛,我要無量覺,要樣樣都覺悟,就是提醒你這句話。我要樣樣覺悟,我怎麼又迷惑顛倒?怎麼又起心動念?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喚醒自己無量覺,我們在境界裡要覺而不迷。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念起就是迷,「只怕覺遲」,覺,回光返照,也比喻作回頭是岸,從迷裡面回頭就覺悟了。

  這個地方教你,你要是求真,你是迷了。「息見」,見就是見解,把一切見解統統能夠離開,這就是覺。所以說只要離一切見,全體皆真,見相就是見性,還求個什麼?初學人,我常常勸勉同修們,我們眼前要做的,「於世無求,於人無爭」。求的這個心,妄心;爭的那個心,是造罪業。你要想開悟,你要想得一心不亂,你有求有爭,決定得不到。看到別人好,我們要讚歎、我們要歡喜,生一念嫉妒障礙,造無邊的罪業。別人做好事,我們造罪業,你想想,你豈不是迷惑顛倒嗎?別人做好事,你隨喜讚歎,功德無量!那你想想自己,你是個聰明人,你還是個愚痴人?聰明人跟著人家前進,愚痴人是愈墮愈深,這是我們必須要提高警覺的。

  底下兩句說『二見不住,慎勿追尋』,「二見」就是真與妄兩種見解,二邊都不住,不住這個念頭也沒有。《金剛經》裡面跟我們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祖師這兩句跟《金剛經》這兩句是同樣的境界,真妄這兩種見解都不執著,都不去分別,都不執著。「慎勿追尋」,追是追究,尋是尋找,為什麼?追與尋,你看看在《百法》裡面是哪一個心所?尋、伺。尋、伺所用的這個心與誰相應,在八識裡面與第六識相應、第七識相應,那不是妄見是什麼?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了,對於過去的你要去追悔,對未來的要想期望,全都錯了。如果你懂得《金剛經》裡面講「三心不可得」,你這個念頭都會息掉了。《金剛經》上這三句話是總綱領,「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換句話說,你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想頭、念頭,統統不可得,全是虛妄的,你要把這個當作真的,統統是障礙,你怎麼能夠明心見性?你怎麼能夠證得一心?明明跟你講了,一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是一切明瞭,一切通達,這個裡面沒有三心,沒有三心就是寂,有三心就不寂了。所以《金剛經》講的是總綱領,祖師所說就變一句話來講,還是不離這個綱領。所以句句都是佛法,離了這個綱領就不是佛法,離了這個綱領,那魔說了,不是佛說了。

  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沒講完,就講到此地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