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第二集)  1997/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2-0002

  請掀開經本第三面第一行,看第七段:

  「法界事義者」。這個標題裡面,「法」是指諸法,大乘法裡面通常將境界分為十大類,我們稱它作十法界。「事」是事相,從現相上來說。「義」是理,義理,也就是一切事相的道理。在此地清涼大師也給我們歸納為十大類,就是下面的十門。第一個是「正報法界」。也就是我們講的有情眾生,這是常說的,而實際上正報法界不能夠說為有情眾生,應該怎麼說?正報是自己,正報是本人;別的人?別的人是我們生活環境當中的人事環境,換句話說,還是屬於依報。這個名詞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正確的了解。不要將來看到經上講正報,正報都是人,這個說法不對,應該是自己。自己以外的都是我們生活環境,所以生活環境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統統是依報,這是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的。而後才曉得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是自己,人生是本人,環境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宇宙,宇宙是生活環境,屬於依報。

  下面第二個就是「依報」,「依」是我們依靠這些生活的,在這裡說環境。這兩大類實在講也就統統包括了。下面再說它的一些差別的現象,有這麼許多事,實在講事真的是無量無邊,也只能夠歸納為幾大類方便說明。

  第三個「現相」,這個好懂。相都是顯現的,由此可知,相不是真的,相也不是永恆的,它用這個現好。為什麼會有現?下面還有原因要說。第四個「表義」。任何一個現相它都有道理,它都有很深的含義。像我們昨天舉的花,在佛陀教學裡面它表有因義,修因。我們講點蠟燭,它有意思,它表的是犧牲自己,奉獻給別人,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真是大而宇宙,小而微塵,它都有意思,而且這個意思非常的善、非常的美、非常的圓滿。這一部《華嚴》,說實在話對這方面說得很多,說得很清楚。第五「言說」,表義只有在根性利的人,我們一般講很聰明的人他知道,他一看就明瞭。中下根人這個現相擺在面前,他看不出什麼意思,必須要用言說來給他說明、給他講解,他才明白;明瞭之後,他在生活裡面就得受用。第六是「義理」,義理是講事相所依據的理論,為什麼會有這些事。宇宙之大,色相無邊;佛法叫色相,現在講物相,物體現相無量無邊,這些現象必定有個道理。事是依理而起,沒有理哪來的事;有事必有理,有理一定有事,理事無二,說明這些現相的理論。第七是「業用」,業是動作,必定有它的用途,一定有用。像本經經題一開端《大方廣》,「大」是說體、本體,「方」是講現相,「廣」就是講業用,我們也稱為作用。任何一法都可以用「大方廣」來表達,也就是說任何一法它有體、有相、有用。

  第八「說往因」,往是過去,因為現相是果報、是果,果必有因。這個地方說的往因,跟前面講的義理是兩樁事情。理是原理,這個因算是緣,過去生中如果沒有這個緣,不可能產生現相,原理是根本的因。佛家講四緣,四緣第一個是親因緣,親因緣與義理的關係就非常密切,所以一定要知道過去世的因,才懂得現在這些物相,以及這些現相將來的變化,它的演變,你才能通達。第九「結自分」,自分是自己的本分,我們在大宇宙裡面應當怎樣生活?如果我們的生活與「大方廣」相應,這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若與「大方廣」相違背,那就是凡夫的生活。凡、聖生活不同的地方,聖者的生活自在,得大自在;凡夫的生活苦惱,所謂煩惱無邊。實在講菩提跟煩惱是一樁事情,明白、覺悟了,與「大方廣」相應,就叫做菩提;迷惑、顛倒,與「大方廣」相違背,就叫做煩惱。所以經上講煩惱即菩提,它是一不是二,一個是覺悟的業用,一個是迷惑的業用,業用不同。所以佛法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覺悟,覺悟之後,你就曉得自己本分應當做些什麼。諸佛菩薩在十法界示現的就是自分,在本經裡面五十三參,五十三位法身大士所示現教導我們的是自分。最後一條「推勝進」。這是菩薩法,菩薩雖然有智慧,雖然很自在,但是還沒有達到究竟圓滿,必須把境界不斷的向上提升;進是進步,勝是殊勝,還要不斷的向前推進。

  「此之十門,同一緣起,互融無礙」。這兩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凡夫修學,前面講的十條,說說也好像懂得一些,似懂非懂,實際上有沒有真懂?我們把前面看做十樁事,好像彼此連不上來。不曉得事實真相是一樁東西,從十個方面來說明,怎麼說都是說這一樁事情。哪一樁事情?就是說我們自己本人。離開本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全都說的是我們自己本人。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目的無非就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諸位讀這個經,聽這個經,從這方面去體會,你就得利益,你就真正得受用。所以它是同一緣起,互融無礙。譬如說正報,正報裡頭有依報,正報裡頭有現相,正報裡頭有往因,正報裡頭有勝進。隨便說一個,其他九個都圓圓滿滿包含在其中,這是《華嚴》上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豈止圓融無礙,實實在在它是不二。這是把法界事相跟道理簡單分為十門。再看底下:

  「第八二位統收者」。我們把這個文念下去。「此五相中」,這五相是在第三段講的五相分別,在我們這個本子是第二面第一行。在這五相當中,「何以文殊在初,普賢居末。文殊何以二處出耶。所表異故。謂此二聖即法門主」。到這裡是一小段。二位統收,就是用這二個人來做代表,文殊、普賢這二位,用他們做代表。這二位菩薩,《華嚴經》上無論講的人、法、事、物,諸位要知道全是表法,就是剛才在事義裡面講的,它十門裡頭第四門「表義」。你如果不懂表義,那你就變成迷信,那不是佛所說的意思;你要懂得它的表義,這是我們學佛一定要搞清楚。

  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對一切眾生真實智慧究竟圓滿的教育,所以我們特別提出佛陀教育,不是宗教。但是現在的佛教是不是宗教?是道道地地的宗教,為什麼變成宗教?表義不懂,把佛菩薩都當作神去看待,你說糟糕不糟糕?佛菩薩的形像,要用現代教育裡面名詞,這叫教具,教學的工具,不是神明,把它當神明看待,就變成宗教。所以現在人家說佛教是宗教,我們也不能否認,確實它變成宗教。可是佛教原本不是宗教,什麼時候變成宗教?大概這個時間也不會很長,清朝初年的時候還沒變成宗教,總是清中葉以後,逐漸逐漸墮到迷信裡面去了。

  經上講許許多多的佛,許許多多的菩薩,都是代表自己;代表自己是講性德與修德。諸佛菩薩代表自己的性德,就是自己的本性;本性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一個名稱沒有法子表達。現在在社會上,有一些有地位、有才藝的人,名片拿給我們,一張寫不下,二張摺疊起來,幾十個頭銜,你一個名字就可以了,為什麼搞幾十個頭銜?代表他整個的事業,表這個意思。實實在在講我們世間人,要講起頭銜來比佛差遠了,你們這個名片頂多不過一張、二張,二張的很少,疊上去二張,如果連上四張、五張的,我還沒看到過。我們釋迦牟尼佛頭銜拿出來,你們看《佛名經》一萬二千多個名稱,一大本,誰能比得上釋迦牟尼佛?佛說那一大本,一萬二千多個名號是略說,沒詳細說;詳細說,說一劫都說不盡。所說的這些你要知道就是自己真如本性的性德。所有一切菩薩的名號是代表修德,一切諸佛菩薩合起來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自己人生環境的真相。

  我們現在誤會,把這些都當作神明,變成宗教;變成宗教跟其他宗教比較,我們是低級宗教,人家是高級的。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神,唯一的真神;我們變成多神教、泛神教,多神教、泛神教是低級的宗教,你說冤枉不冤枉?怎麼會把這麼好的一個教學,變成這個現象?我們學佛弟子要負責任,你們今天還把佛菩薩當神明看待,你們要背因果責任,你們在提倡迷信,在糟蹋佛法,這個過失太大太大。這樣殊勝圓滿的教育,你們把它糟蹋成低級宗教,你怎麼得了!我們天天還上報四重恩,報的什麼恩?這種報恩法!從我們本身要認識清楚。

  聽到名號,看到形像,我們就覺悟、就明瞭。所以文殊、普賢是表法的,文殊表智慧,普賢表實行,兩位菩薩就包括盡了。無量無邊的德號,總歸納成這兩大類,用這兩個名號來做代表,造兩尊像來表示這是文殊、那是普賢。叫你見到文殊,你就想到智慧;見到普賢,我要做到,我這個生活是智慧的生活,用它來表法。

  何以文殊在初,普賢居末?這個順序不能顛倒。文殊智慧是解,普賢是行,先解後行。譬如你要到一個地方去,先要認識路,然後才走路;如果不認識路,你就走了,走到哪裡去你不曉得。文殊代表解,認識路;普賢是代表行路。當然認識路一定在前面,行在後;智跟行是一不是二。在這個經上文殊菩薩兩次出現,這個地方是開端;到後面圓滿的時候,他又出現,兩處出現。為什麼兩處出現?所表異故,這個到後面會說明。它代表的意義不一樣,前面是代表開端,解而後行;後面代表是解行不二,它表的意思不一樣。

  所以這兩個人、兩個名號,就是《華嚴經》的法門主。《華嚴經》講無量法門,清涼大師將全經分為四大段,四大段他老人家用信、解、行、證,用這四個字把它分為四分。行裡面,這段經文很長,佔了有五卷的經文,它的品題叫「離世間品」。你看行,行要離世間。離世間是不是我們離開這個社會、離開大眾,找一個深山,找個洞裡面去修行?其實你找個山、找個洞,還是世間,你還沒離開世間。離是講心裡頭不染世間,世間是什麼?世是講時間,三世;間是講空間,或者叫世界,世界跟世間意思相同,界是講十方。用現在的話是時間的觀念跟空間的觀念,你捨棄掉了,那你就叫超越世間,就叫出世間。如果你還執著有時間,執著有空間,那對不起,你在世間。

  我們想想,現在幾個人時空觀念沒有了?時空觀念真的沒有了,你就不會老。你怎麼會老?因為你有時間觀念,一年一年過去了,那你就老了;沒有時間的觀念,時間沒有了,永遠不老。空間觀念沒有了,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那個時候是什麼現象、什麼境界?《華嚴經》上講的一真法界,諸佛菩薩所住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跟我們現在這個法界是一不是二。由此可知,就在念頭上的轉變,這個意思很深很深。所以用這兩大菩薩把整個《大方廣佛華嚴》都代表了,就是「二位統收」,統收五相,統收法界事義十門。我們再看底下這段文。

  「語其所表,略有三重」。它表的意思非常非常的廣泛,也把它歸納,歸納為三點。「一能所信相對」。這是用信來做代表,裡面說的什麼?說的能與所,能信跟所信這個一對。「謂普賢表所信法界」。普賢表這個意思,是我們所信的法界。「即在纏如來藏故。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故初會中,即入如來藏身三昧。」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我們先說這一段。說明普賢菩薩所代表的,他表的叫在纏如來藏。「如來藏」是佛學裡面一個名詞,專門的術語。意思就是說如來就藏在這個裡面,所以叫如來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如來是什麼?如來就是真如本性。一切眾生皆有真如本性,雖有真如本性不起作用,所以叫做藏在裡面,在纏。纏是什麼?纏是妄想、執著、煩惱,像這些東西把它包裹起來,纏縛住,如來藏這個作用失掉了。失掉並不是完全失掉,不可能完全失掉,大部分的作用失掉,這叫在纏如來藏。

  這是代表九法界的眾生,九法界從上面說菩薩,這是在纏,纏縛最少的。我們還用比喻來說,我們把如來藏比作這盞燈,燈有光明,我們用一張紙把它包起來,它還是有光透出來。這一張紙遮住它,就像菩薩;緣覺就是兩張紙,它透出來就少一點;聲聞就好比三張紙;六道裡頭天道再加一張,四張紙;修羅道再加一張,五張紙;我們人道就是六張紙,這個燈已經包了六張紙,我們透下來的光,這是人道;畜生道就七張紙;餓鬼道就八張紙;地獄道就九張紙,恐怕那個光透不出來,就好比這個意思。那一張一張的包裹叫「在纏」。由此可知,菩薩纏縛的最少,所以他透出的光最大;到成佛是完全沒有障礙,那就叫出纏,就超出,纏是這個意思。九法界從菩薩到地獄眾生,都是在纏如來藏。

  從如來藏上說,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無二無別。他是沒有障礙的佛,我們是有重重障礙的佛,大家都是佛,所以佛法裡是平等法,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平等。從自性上講平等,從現相上來講那就不平等,不平等跟平等是一不是二,這是佛法最妙的地方。從前歐陽竟無說:「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為什麼說它不是哲學?哲學是有多元、二元論。譬如講佛跟眾生是二不是一,這是哲學的說法。但是佛法沒有這個差別,佛法雖然有差別,差別是一不是二,這是哲學裡頭沒學到過的。歐陽大師就從這個角度上看,說明佛法不是哲學。所以它雖然講有能、有所,能所是一不是二,差別裡面有平等,平等裡面有差別。總而言之,它是一體,不是二樁事情,是一樁事情。

  所以在纏這兩個字的意思,我們要搞清楚,我們是被妄想、憂慮、煩惱纏縛住。佛給我們講這些纏縛不是真的,是假的,叫妄,虛妄不實,你應當把它放下。有人說我想放下就是放不下。不是真放不下,是他自己沒有信心放下。這個地方講能信、所信,把這個信擺在第一位,你要真的相信你能放下,很容易就放下。信心很難建立,人修行不能成佛,就是不相信自己能成佛,我的業障太重,罪業太深,我怎麼能成得了佛?那你永遠成不了,為什麼?信心沒有。

  宗教裡面講信,我們佛法裡也講信,但是不一樣。我有一年在美國,有些基督教的牧師來看我,來跟我談你們修淨土第一個講信,我們也講信,以為我們跟他沒兩樣。我就跟他講:「不一樣!你的信跟我的信不一樣。」我說我們這個信是信自己,你那個信是信上帝;你不是信自己,我們信自己,那怎麼會一樣?我們相信自己能成佛,你要靠上帝。所以佛法第一個信自己,第二個信老師,信老師的教導能幫助我們。如果你自己沒有信心,佛菩薩來幫忙幫不上,一定要你自己有信心,佛菩薩才幫得上忙。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如此,你要是信心不堅固,阿彌陀佛拉都拉不去。

  下面引用《理趣般若經》裡面幾句話來作證明,這是八部《般若》之一。經上說:「一切眾生皆如來藏」。這個文字必須要看清楚,並不是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不是這個意思;一切眾生就是自己的如來藏。眾生這兩個字的意思也要搞清楚,你不要看到眾生,這是好多人物,錯了。眾生兩個字的定義,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眾生。由此可知,盡虛空遍法界,哪一樣東西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眾緣和合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許許多多條件而生,它不是單純的。任何一法都是具足許多條件,它沒有自體,這叫眾緣和合。這一句話來說,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這個話是這個意思。這個難懂,很不好懂!所以佛在經上常常用比喻說,希望從比喻當中,你能體會到這個意思。

  經上常講夢,《金剛經》的四個比喻:「夢幻泡影」,用夢做根本的比喻,幻、泡、影做輔助。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在夢中一定有自己,不可能你做個夢,夢裡頭沒有自己,一定有自己。自己是主宰,人生宇宙不可能沒有自己。夢中你夢到許多人、夢到許多物、夢到很多事,夢中也有虛空,也有山河大地,就像真的一樣。當你夢醒的時候,你仔細去想想,整個夢境是不是就是自己一心?整個夢境是自己一心變的,夢中自己是自己,一切人也是自己,一切動物也是自己,一切植物也是自己,虛空大地還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一法可得。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諸位細細去想想這個事實真相,可以能夠明白幾分。

  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前虛空法界就像夢中境界一樣。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看到這個世界許許多多,哪裡來的?我們自心變現的。我們看到山河大地也是自心變現的,我們今天所看到,十方世界諸佛菩薩無量無邊,還是自心變現的,離開自心之外,無有一法可得。「一切眾生皆如來藏」,這個一切眾生是包括整個宇宙裡面森羅萬象,如來藏就是自己的真心本體。諸佛菩薩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他發的心叫大慈悲心,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他為什麼關懷那麼多眾生?為什麼愛護這麼多眾生,無條件的幫助這些眾生?因為同體,是自己如來藏變現出來的,不是外人。盡虛空遍法界是一不是二,禪宗開悟的人所謂,「盡虛空遍法界是沙門一隻眼」。這就是講全體原來就是自己變現的,就說這個意思,也是此地「一切眾生皆如來藏」的意思,說的話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

  普賢菩薩自體遍故,遍十方虛空法界,哪裡不是普賢?原來普賢是自己不是別人,文殊也是自己不是別人。文殊是自己的智,普賢是自己的行,這個行裡頭包括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遍虛空、遍法界,遍一切處、遍一切時。

  故初會中即入如來藏身三昧。《華嚴》的教學,《華嚴》的說法,一開端就把這個意思顯示出來,初會裡面這些大眾,都入如來藏身三昧。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諸佛菩薩的享受,我們的享受不正常。為什麼不正常?我們享受裡頭有苦、樂、喜、捨,有七情五欲,這個不是正常的享受。換句話說,正常享受,在一切受用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個享受是正常;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不正常。這個不正常的享受,是六道眾生的享受;大概正常的享受,四聖法界就有了。他們對於一切事實真相,有相當程度的覺悟,有相當程度的認識,所以一切受用當中,他的心清淨,他的心平等。在受用當中修清淨心、修平等心,就是前面所講的「勝進」,這是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這是說普賢所表、所信的法界。

  後面這一小段,「文殊表於能信淨心」。有所信當然有能信,能信的是什麼?能信是智慧。智慧從哪裡生的?從清淨心生的。換句話說,清淨心起作用就生智慧。換句話說,你心要不清淨,起作用那就生煩惱。所以淨宗念佛,我們念佛的目的在哪裡?在一心不亂,一心就是清淨心,二心就生煩惱,一心就生智慧。如果你要想開智慧,開智慧當然方法很多,法門無量,淨土宗的方法就是一心,一心智慧就開了。二心,二心決定沒有智慧,二心是妄想分別執著;一心重要。

  怎樣修一心?當我們六根接觸境界的時候,眼見色、耳聞聲,起心動念了,起心動念就二心、三心。這個時候你要覺悟,業障現前;什麼叫業障?起心動念就是業障現前。怎麼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那個妄想分別執著念掉,就對了!這叫用功,這叫會用功。不可以讓你那個分別執著繼續下去,那就壞了。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分別執著的念頭一定會起,為什麼?你是凡夫。這種習氣無量劫養成的,不是一朝一夕,你怎麼可能叫它沒有?沒有的話,那你已經成佛,你何必要修。九法界的眾生都有念頭,只是念頭有粗、有細,有強弱不一樣,都有念頭。

  我們這個方法好,用念佛的方法把念頭打掉,恢復到清淨,恢復到平等,這就叫覺悟。所以一句佛號提起來就是覺悟,你要覺得快,妄想妄念才起來,才起來一、兩個,這個還不要緊,一句佛號就把它壓下去,不能叫它繼續增長,功夫用在這個地方,這才叫會用功。用久了,功夫就得力,得力就是你的妄想少了,你的煩惱少了,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當然一天比一天清淨很難,那是上乘人。如果我們能感覺得一年比一年清淨,算有進步;如果能夠感覺到一個月比一個月清淨,可以說你已經不是凡人了,《無量壽經》上講的你不是凡人。你能夠明顯感覺到一個月跟一個月不一樣,智慧增長,煩惱減少,煩惱輕,菩提長,這是我們功夫得力了。無論是見事、見理、見因、見果,一天比一天透徹,一天比一天深廣,那你怎麼不歡喜?法喜充滿。這是修學真實的功德。功是功夫,你功夫下下去,你有收穫,德是收穫。理透徹,事明白,生活自在,真正得到快樂。這都在清淨心,《金剛經》上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文殊表能信淨心,就是信心清淨。

  「《佛名經》說,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發心者,以表信故。」一切諸佛,說諸佛這從事上、相上講的,說如來是從理上、性上講的。一切諸佛都是凡夫修成的,怎麼修成的?都因智慧才發心,因文殊而發心者;文殊表智,文殊表信,表能信。「善財始見,發大心故」。在這個經上,世尊用善財來代表我們修行的人。所以你們不要一聽說善財,就想到觀音菩薩旁邊,有個小孩子在那乖乖的叫善財,那是表法的。善財是什麼人?善財是自己。為什麼叫善財?有善根、有福德。善是說的善根,財是表的福德,這個叫善財。男女老幼都是善財。稱善財為童子,表他的童真、真心、真誠,表這個意思。所以善財見到文殊,他就發心,他表信,能信。

  「後文殊云,若離信根,功行不具等,明表信也。」後是到後文,文殊菩薩講離開信根,你的功行不具;具是具足,你就不具足。功是講功夫;行是講你的行持,你的修行就有缺失。為什麼?你沒有智慧,你沒有明瞭,雖有信,你的信根沒有成就。下面說:「要有所信,方成信心。若無能信,長流生死。故能所契合,方為正信。」現在有很多人自己標榜,我是正信的佛教徒,你「正」在哪裡?正信的標準在此地,你看看你有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沒有這個標準不是正信,邪信!歪信!不是正信,所以要懂得正信的標準。正信是能信所信相應,那才叫正信。一定要有所信,你的信心才能成就。如果沒有能信,那就是生死輪迴,長流生死就是六道輪迴。由此可知,凡是修行,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不能夠超越輪迴,都是信心不具足。你說念佛,念佛如果對淨宗有具足信心,他決定往生。為什麼念佛的人不能往生?信心不足,所以他不能往生。由此可知,信心重要。佛在這個經上講:「信為道源功德母」。道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的根源就是信心,所有一切功德之母;母是比喻能生,兒女是母親所生,取這個意思。所有一切功德從哪裡生的?從信心生的。所以信是道源,是功德之母,能生功德,能成佛道。一定要能所契合,能信、所信是一不是二,那叫正信;能信跟所信是二不是一,那不是正信。

  我們今天的關鍵就在此地,我們能信跟所信是二不是一,所以雖念佛,能不能往生,那是打了很多問號。假如你真的明瞭事實真相,通達這個道理,能所不二,西方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極樂世界是唯心國土,是我自己心性所現之物,不是心性之外;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就對了,這才是真實的智慧。甚深之法難講,也難聽;講了,是怕你聽了產生誤會,產生疑惑。「阿彌陀佛是我自性變現的,那我都不要念他,我跟他一樣。」你要是起了這個念頭,那你變成魔,什麼魔?折磨你自己。這是聽大乘經的難處。

  所以佛說到最後,無可奈何告訴你:佛有沒有說法?沒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你們聽要怎麼聽?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才能解佛所說義。有說、有聽,壞了!哪裡有說、有聽?《華嚴經》上佛不說法,佛代表真如理體,真如理體根本就不起心、不動念,有什麼好說的?菩薩說法,菩薩代表是情智還沒有斷,他有說。但是佛跟菩薩都是不二,這樣你這個境界才真的往上提升。菩薩不是佛,佛不是菩薩,你還把他分成好多級,這是學佛不得入門的原因,這個也很難講。當然你要善於體會才行,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起疑惑,不要起分別,不要起執著,一遍沒聽懂沒關係,再聽一遍,日久天長,聽多了,聽久了,薰習的力量起作用,自然明白,這才是個正途。最怕的是你沒有真正徹底明瞭,似是而非就在那裡下斷語,那就錯了。過失都從這個地方發生的,這是難的地方,我們也把它點出來。下面再看第二個意思:

  「解行相對」。前面是講能所的信心,能信、所信,這個地方講解行。「普賢表所起萬行」。古音念橫,現在已經很少人念橫,念橫好多人都不懂;大家都念行,我們也念行,反正大家都錯,就對了。 念行是名詞,念橫當動詞,差別在這個地方。「萬」不是代表數字,是形容它多,真的是無量無邊,普賢代表這個。你看我們的言語,從早到晚你計算過,你說多少句話,從年一到三十,你說了多少句話,這是言語的行為。你身體的動作,你這一天到晚動作有多少,一年到頭動作有多少,身的行為。念頭就更不必說了,起心動念剎那不停,睡覺都不老實,睡覺作夢還是在動念頭,不動念頭怎麼會作夢?由此可知,那個行從來沒有停止過,無量無邊,用普賢來代表。「餘經此教,處處皆說普賢行故」。此教是指這部經,餘經是這部經以外,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這個地方告訴你,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說的是什麼?都是說的普賢行。沒有提出普賢行這個名詞,實際上就是普賢行,因為普賢代表所起的一切行為,身、口、意所起的一切行為。「文殊表解」。文殊智慧,他在此地表明瞭、通達、理解。「通解理事,方起行故」。這個地方的行是講菩薩行,不是凡夫行。前面普賢所代表的萬行,是凡夫、菩薩統統包括在裡頭,因為它是從理上、從事上講的。而文殊所行,這是一個覺悟人的行為,佛菩薩行為,跟凡夫不一樣,他是通解理事。通是通達,解是了解,宇宙人生這一切道理、一切事相都明白、都通達,他的行為、言語、動作、起心動念,叫正行。佛菩薩的行為決定沒有過失,決定沒有錯誤,決定不生煩惱。

  「下慈氏云」。這是在五十三參末後,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話。「汝見善友,入解脫門,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彌勒菩薩這一句話是對善財講的,善財是代表我們,我們就是善財。我們學《華嚴》,我們就叫善財,用他來做代表。他說你見善友入解脫門;善友是通指五十三參裡面講的這些善知識,他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也就是我們從早到晚,一切時、一切處所接觸到的這些人物,他們是怎樣入解脫門。入解脫門,「門」是指六道,是指十法界,也就是他怎麼樣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證入一真法界。皆是文殊威神力故,表智慧,信心清淨,前面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個大家好懂,與我們淨宗關係更密切。這樣才能夠很順利的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裡面,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超越十法界,入華嚴法界。這都是文殊威神證入。

  「稱解起行」。你明瞭,一切通達明瞭,你的行與解相應。「行如所說,目足更資」。用目、足來比喻。目是眼睛,眼睛看路,這兩隻腳走路;把足表普賢,把目表文殊。你認識路,又願意走路,那你一定會到達。「方為真實之行解故」。《無量壽經》上講,「惠予眾生真實之利」。就說這個事情,這才是真實的利益。

  後面這是最後一段。「理智相對」。這總共說了三對、三重:能所、解行、理智。「普賢即所證理」。普賢代表理,文殊菩薩代表智。「善財入身表所證故」。在本經裡面到最後的一章,善財童子入普賢之身。入普賢什麼?普賢的身現毛孔,善財入普賢的毛孔,表什麼?表所證。經上都是用這個表法,你不要把它看成奇怪的現象,它是代表這個意思。你看到這個相,叫你領悟這個意思,用這個來比喻入法界,入一真法界,入這個道理;你把這個道理透徹明白,用這個來代表。「又云,我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普賢身相如虛空故」。普賢的身相是什麼?就是虛空法界,就是普賢身。入普賢身的一毛孔,就是事事物物你接觸到了,都悟入這個道理,它取這個意思。所以佛前面講哪一法不是佛法?哪一個人不是法師?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眼見、耳聞、鼻所嗅、舌所嘗、身所接觸的,都是普賢身。入法界從哪裡入?就是從這些地方入,一入一切入。

  「文殊表於能證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動智」。文殊菩薩的老師,他所奉事的這尊佛,就是他的老師,他的老師名號叫不動智。你想想這個名字的意思,什麼不動?不是身不動,是心不動。所以禪宗裡面講坐禪,許多參禪的人都搞錯了,什麼叫參禪?每一天去盤腿面壁坐幾個鐘點,在那裡打坐,心裡面在胡思亂想,那不叫坐禪。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坐禪,什麼叫坐?六祖是從黃梅那裡得法的,也就是從五祖那裡開悟的,五祖跟他講的是《金剛經》,實在講他就是在《金剛經》上開悟的。而坐禪就是《金剛經》末後,佛教須菩提的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外不著相,外不著相就叫做禪;內不動心那就叫定。所以坐禪不是叫你坐在那裡,「坐」是比喻不動的意思,是取一個比喻。釋迦牟尼佛那個像是坐在那裡,他是不是真的坐在那裡?不是,一天到晚到處跑,到處教化眾生;他要天天在那裡打坐,他什麼事也不能辦。到處跑,還叫他在那裡坐,還說他是坐,他怎麼坐?他心沒動。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他在禪定當中。所以禪定,行住坐臥都是禪,行住坐臥都是定。造這個像,比喻坐在這個地方有不動的樣子。他的老師叫不動智,不動是定,定裡頭有智慧。

  「見後文殊,即見普賢」。後面善財童子見到文殊,同時見到普賢。同時出現,「明表智圓便證理故」。說明能證之智跟所證之理是一不是二。智圓,證就圓;證圓,智就圓;理智不二,表這個意思。下面又說,「若理分體用,則方有權實。若體用無礙,則權實雙行。智與理冥,心境一味,為真證故」。體用確實有體、有用,有權、有實。不會用的人,平等裡面出現差別相;會用的人,差別裡面見平等相,就看你會不會。要怎樣會?智圓就會了;智沒有圓,你怎麼學也學不會,學的不像。由此可知,世尊為什麼當年在世要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幫助大家明理,幫助大家開悟,悟了以後,你就知道自己怎麼行。所以行不須要教,你明瞭了,自然就會。好比走路一樣,你認識路,你自然就會走,還用得著教嗎?我們在《大藏經》上看到,釋迦牟尼佛沒有帶著大家打個佛七,也沒有帶著大家打個禪七,沒有!所以行是自己的事情,佛幫助我們認路,幫助我們了解事實真相,這是不辭辛苦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體用無礙,那是覺悟的人,他是權實雙行,權中有實,實中有權,權實不二。智與理冥,智是能證之智,理是所證之理;文殊表智,普賢表理,冥是合一,像水乳交融,裡面沒有界限,就是心境一味。此地這個心是表智,境是表理,是表境界。一味,心境一如,這是真的證。

  由此可知,文字裡面很清楚、很明顯,你有差別的念頭,就是你有分別,你決定沒有證;離一切妄想分別,你就證入,千經萬論就說這麼一回事。我們起心動念就分別、就執著,現在佛教給我們最殊勝的一個方法,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分別執著打掉,希望在這裡養成一個習慣,見色聞聲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你就入法界。這個法子妙絕了,八萬四千法門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巧妙。所以《華嚴經》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不是沒有道理,很深很深的道理。

  「然體理成智,智能顯理」。體是體會、領會、領悟,領悟到宇宙人生的大道理,這就成了智慧,智慧這麼來的。「智能顯理」,智慧現前,你這個理更清楚、更明白了。「故雖雙泯,能所歷然」。雖然它是一,它是一樁事情,理跟智,前面講能跟所、解跟行、理跟智是一不是二。雖然是一,但是在事相上還是清清楚楚,並不是事相上混雜,事相決定不混雜。可是在理上確實是一味,心境都是一味,這是不思議境界。「所以後文具明二聖」。後面經文同時兩位菩薩出現,表這個道理,表這個境界。「聖」表這個修學的人,他現在達到的是什麼境界。這一段意思很深,要細心去體會。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