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學佛答問集—經商如何保持心地清淨?  (第二五六集)  2000/9/2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29-522-0256

  問:「弟子是經商的,因具體情況,經常有一些違心和不如法的事情要做,而又不能不做。請問如何在經商的環境中保持心地清淨?」

  答: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佛菩薩表演經商這種身分、這個行業,我們可以學習。五十三參實際上就是講我們現實社會五十三種不同的行業,你看佛菩薩的示現,他們是怎麼修的?你經商開店,你的店就是道場,老闆就是佛陀,員工就是菩薩,你的顧客就是你度的眾生、你度的對象,完全的佛化,念念都是利益一切眾生,幫助社會安定,擁護世界和平。所以佛法是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家庭,真的是不分國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統統可以落實。

  佛法與世法是一念之差,一念覺,世法就變成佛法,一念迷,佛法就變成世法。為一切眾生服務,念念利益一切眾生,這是覺悟,念念利益自己,這是迷惑,就在覺迷,差別就在此。如果是利益一切眾生,看起來好像是不如法的事情,譬如一般做生意的人,我們談到偷稅,不偷稅就不能賺錢。偷稅是犯法的,國法不許可,佛法也不許可,你犯了偷盜的罪,這是五戒裡面重戒。可是我們讀祖師的傳記,永明延壽大師是淨宗第六代祖師,他老人家在未出家前,他是政府的小公務員,管稅收裡面的出納,金錢從手中過這是很方便的事情,他就起了盜心,偷國庫裡面的錢來放生。以後被發現了,這個罪是死罪,一調查,他將錢全拿去放生了,沒有做別的用途,法官看到這樣也很難辦,他犯法確實是死刑,他做的事是好事不是壞事,他沒有拿去享受。法官將這件事情報告給皇帝,皇帝聽了也很好笑,世間還有這種人。就吩咐執法的人,把他送到法場殺頭,交代監斬官仔細看他怕不怕,他要不怕,放他回來皇帝召見,如果害怕,殺掉就算了。永明延壽大師被綁在法場要砍頭了,他一點都不恐懼,非常從容鎮定。監斬官就問他:「你怕不怕?」他說:「不怕。」法官說:「你為什麼不怕?」他說:「我一條命救了千千萬萬的生命,值得!」監斬官把這件事情報告皇帝。皇帝召見,問他:「你想做什麼?」他說他想出家。皇帝成全他出家,並做他的護法。

  由此可知,破戒不破戒、犯法不犯法都在你一念心,你一念心是善的,你做的事情是正確的,這個不叫偷盜,在五戒叫開戒,這不叫破戒。你要是有永明延壽大師這種心、這種願望,你做生意逃稅,把這些錢用來做社會慈善福利事業,用來救助一些苦難的眾生,你跟永明延壽大師一樣,你做的是功德。如果你是為了自私自利,為了自己的享受,你就造罪業了。現在一些人貪圖物質上的享受,這個就是罪業。

  

  節錄自:21-090-0018學佛答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