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講淨老和尚第一次宣講淨土大經解演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四集) 2012/8/10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02-007-0034
《淨土大經解演義》。諸位同修,以及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集跟大家報告到,黃念老跟我們說明這個法門的方便殊勝,「但發廣大覺心,一向專念名號,下至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不誤世間工作,依舊頓脫生死,既能自覺覺他,廣度眾生於未來,亦復自他俱利,造福社會於當世」。我們上一集跟大家報告到這段,這段就是講修學淨土法門,特別適合現代這個社會,現代社會是科技尖端發展的時代,大家都很忙碌,分秒必爭,你說要找長時間來修行,或是想要找個較清淨的地點,對一般人都有困難。除非是退休,沒工作,還沒退休,大家都有事情,沒辦法去閉關,也沒辦法長時間去找個清淨的環境來念佛,對多數的人都有妨礙。這是修學其他法門需要的條件,譬如學禪、學密要找個清淨的環境,這就不是人人都做到的。但是淨土持名念佛這個法門很方便,「但發廣大覺心」,這句是重點,真正覺悟。怎麼樣覺?就是要聽《大經解》,淨老和尚跟我們講的《無量壽經大經解》,我們的道理方法境界聽明白了,這個心我們才發得起來,不明理就沒辦法發這個心。發這個心是往生西方的關鍵,你要是不覺悟怎麼會發願求生西方?一定是要覺悟,而且要發廣大覺心,自覺覺他。
「一向專念名號」,專念就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念阿彌陀佛四個字。「下至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你一天念十念,或是臨終一念,也能往生西方。每天十念法,宋朝慈雲懺主那時他就提倡十念法,那個十念法是盡一口氣叫一念,中氣長短每個人不一樣,有人一口氣念十幾句的阿彌陀佛,有人念二三句,它不限佛號多少,以一口氣盡叫做一念,這樣念十口氣。這是適合晨朝十念,就是早上起床念十口氣。家師淨老和尚過去提倡一天九次的念佛,一次是念十句阿彌陀佛,念十句,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句可以,念阿彌陀佛十句也可以,就是一次念十句,一天念九次。這個很方便,這個念佛方法,你不用一定要在念佛堂念,你有辦公桌,或是沒有辦公桌,在郊外,或是在車內,坐車、坐飛機、坐船都可以念,這很方便。念佛多少,這個人因緣不同,有人退休時間較多能參加佛七,或者自己可以安排較長時間念佛,他沒有工作就能夠多念一點。如果我們工作很多、很忙,我們就能夠採取十念法,這就很方便。只要發廣大覺心,一向專念名號,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關鍵是在發廣大覺心,你這個心發出來,這樣念佛才會相應。沒有發這個心,只有念佛,還是不能相應,種善根有,但是還不能相應。所以不耽誤世間工作,依舊頓脫生死,這是我們遇到這個法門,確實是很殊勝。
下面說,「是故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是《無量壽經》後面的經文,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的。「當來之世,經道滅盡」,肯定不是現在。所以世界上許多預言家都講世界末日,這外國宗教也講世界末日,世界到今天是不是有末日?這都有問題。佛法不是這樣說法的,佛法是講法運,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給諸位說,諸佛出世的法運不一樣,實在講佛哪有法運?這運是眾生這方面講的,正法、像法、末法都是眾生。我們眾生認真學習那就是正法,聽了之後不願意去做那就是像法,聽都不願意聽那就是末法。所以佛的三種法運是從眾生這方面說的,不是從法說的,佛這方面沒有這問題,法也沒這問題,實在是人的問題。我們對於佛法有這樣強烈的愛好心,那這就是正法,我們今天這樣的學習,跟釋迦牟尼佛在世那個時候一般人學習,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他們跟釋迦牟尼佛一生能成就,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一生也保證成就,這是正法。可是人的根性,佛是看出來,的確一代比一代差一等。到九千年之後,我們現在慢慢也能想到一點,眾生造的業累積,累積的惡業愈多,這個人的好運就沒有了,居住的環境也跟著變,風水輪流轉,福人居福地。這地方風水不好,可是這個人是有福報的人,他到這裡來一住,住二年、三年風水就變好了,會變。這個地方風水寶地,那個人缺德造作惡業,他在那裡住上三年,風水都變壞了,境隨心轉。這個地球是一塊寶地,地球上的人都能夠隨順性德,修十善,不造十惡,這一塊寶地什麼災難都沒有,它會變得跟極樂世界一樣。
極樂世界,你看世尊給我們介紹,《彌陀經》裡面講的,那個地方的人皆是上善俱會一處,不是普通的善,上善。上善標準並不很高,佛告訴我們,我們修上品十善,我們要是修上品十善,我們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來生到哪裡去?來生生天道,忉利天以上是上品十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這上善,那個地方什麼災難都沒有。中品十善這是得人道,來做人,再到人間來做人;下品十善是阿修羅道,阿修羅,這三善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只上善,除了上善之外,他覺悟,他不迷,在我們這個六道,上善到天上還是迷而不覺,他沒悟。怎麼知道是悟了?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個人真正發菩提心就是覺悟。發心決定要求生西方淨土,這個念頭就是覺悟,為什麼?你要離開六道輪迴。不但要離開六道輪迴,你脫離十法界,脫離十法界是什麼人?菩薩。阿羅漢做不到,阿羅漢只是脫離六道輪迴,還沒有脫離十法界。你發這個心,你要生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脫離十法界了。雖然不是大徹大悟,他所得的果報跟那個大徹大悟的人沒兩樣,這是稀有的法門!
真發心,不要再留戀這個世界,不但這個世界不留戀,華藏世界都不留戀。你嚮往華藏世界,你去不了,你要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才能往生華藏世界。華藏世界不是我們想去就能去,你要有那個條件,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才能夠往生華藏世界,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可是到了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華藏世界裡面,最殊勝的一個寶地就是極樂世界。淨老早年在新加坡講這個經,給同學做個比喻,他們對華藏、極樂總是認為這兩個地方不同。淨老就告訴大家,這不是兩處是一處,他舉新加坡這個國家來做比喻,整個新加坡比喻作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好比是烏節路,就是他們最繁華的一條道路烏節路,華藏世界裡頭最精華的地方。用這個來比喻大家就比較好體會。我們以台灣來做比喻,台灣比喻是華藏世界,台灣的台北市是最繁華的都市,等於西方極樂世界,你說它是一處還是兩處?看起來好像兩處,實際上是同一個地方。就是說這個地方,這個地區,這個世界,它最精華、最好的一個地區。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就生到華藏,生到華藏還沒有到極樂世界,他也會去。比如說到台灣來,還沒到台北,但是也會來到台北。這是一般講明心見性往生華藏世界,往生華藏世界也會去,去西方極樂世界,你看《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還是會去,等於轉了一個彎。在娑婆世界修修修,修到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往生到華藏世界,華藏世界遇到文殊、普賢,文殊、普賢再勸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繞一大圈。不像我們在娑婆世界,在人道直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樣的了當,直截了當,所以這是我們要認清楚,我們現在就直捷去,了解這個情形,你才真正放下萬緣一心歸依彌陀淨土。
這段是引本經,《無量壽經》上的經文,釋迦牟尼佛說的,「當來之世,經道滅盡」,跟前面講的意思一樣,「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我們要知道,這部經是世尊當年在世多次宣講,這一定要記住。佛在世的時候,任何經典只是講一遍,沒有重複的,唯獨這部經多次宣講,為什麼?就是希望這個經能夠到法滅盡了,最後滅的一部經。「其有眾生值斯經者」,值是遇到,也就是到法差不多滅盡,經道都沒有,只剩下這一部經,你要是遇到。「隨意所願,皆可得度」,你想到極樂世界,行!你念佛能往生,你想要生天也行,你來生要生人道也可以,隨意所願,都能夠滿你的願。「良以此經符合社會之實況」,它的確像《華嚴經》裡面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法門是無障礙的法門。「真俗並照,事理雙融,凡聖齊收,心佛不二」,心佛不二是真諦,前面跟我們講的凡聖齊收是俗諦,這個意思我們留到後面再說,這經裡面很多。「故能長存而獨留於末世」,末世就是末法時代。
「良以此經不但為淨土群經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實亦為此界他方、現在未來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菩提之法要」。這還得了嗎?真的,一點都不假,不但是淨宗的綱領、精要,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一切經,最後直指就是淨土,的確指歸是淨土。《華嚴經》最後是淨土,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經》龍女八歲成佛,是聽文殊菩薩也是講《法華經》,她聽懂了,發願求生淨土,成佛了。在一切經裡面,佛專講淨土的這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這是專門講西方淨土、專門介紹西方淨土,這三經,《無量壽經》多次宣講,講一切經附帶的有一百多部。所以古大德講「千經萬論,處處指歸」,特別是歷代的祖師大德、諸大菩薩,無論宣講什麼樣的法門,都附帶著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唯獨這個法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論什麼樣的根性都能夠修、都能成就,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萬人根性不相等,沒有一個不成就。所以確實是此界他方,此界是指娑婆世界,他方是指一切諸佛剎土,現在未來,這是此界他方的現在未來。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菩提之法要,究竟菩提就是圓滿成佛,法是方法,要是最重要的方法,得來不容易。
下面是黃念祖老居士他在這裡面發願迴向,「念祖感恩圖報,發無上心,敬註此經,續佛慧命」。這講他報恩,遇到這個法門知恩報恩,一般人為什麼不能這樣奮發?不知道恩德。釋迦牟尼佛當年多次宣講為誰?我們這個時候遇到了,肯相信、能理解、發願求生,那就是為我講的;你要是明白,可以接受,那佛就是為你講經。直下承當,這才知恩,不是為別人講的,是為我講的,黃老居士就是這樣來承當。用什麼方法來報恩?給這個經做註解。老師的囑咐,夏老居士這部經會集成功之後,他自己親自講過,黃念祖居士是他的學生,從頭聽過,一堂課都沒漏,他聽得很認真。這老師能看得出來,這個學生對這個法門十分誠敬,他就會得十分利益,所以讓他來做註解,老師對他信得過。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要報佛恩,就是底下的這一句「續佛慧命」,念念想著釋迦如來正法久住。正法久住要用什麼樣的手段?就是自己認真學習,一代一代承傳下來。我們從老師那個地方學到了,得到殊勝的利益,要傳給下一代,佛門叫傳燈,不能讓這個燈滅掉。我們不傳,不傳就滅掉,滅掉有罪,那罪很重。
怎樣把這個工作做好,做得很如法,讓諸佛如來都滿意?頭一個是德行,這是續佛慧命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說今天我們講的三個根、四個根,你要不是認真,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沙彌律儀》去落實、真正做到,這續佛慧命你做不到。頭一個條件是德行成就,然後才是學問,學問裡面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儒佛都是這樣教我們的,沒有教我們廣學多聞,廣學多聞是什麼時候?開悟之後。沒有開悟的時候,目標是定在開悟,不是廣學多聞,廣學一定障礙你開悟,為什麼?你心不清淨,你太雜、太多了。一門深入,諸位要知道,一部經,淨老跟人講,我在這裡講,這一部經講完,怎麼辦?沒有了,講第二遍,第二遍講完講第三遍。古人講《彌陀經》一生講兩百多遍,聽眾聽得有興趣嗎?他遍遍不一樣,境界不相同,愈聽愈歡喜,講的人境界不斷提升,聽的人也不斷提升,講出味道出來,他真修,得三寶加持。過去家師在台中,李老師告訴他,他《彌陀經》講了六遍,六遍六個樣子,每一遍都不同,真的不是假的。淨老跟他學《楞嚴經》,淨老《楞嚴經》講了七遍,那個經很長,要很長的時間,所以他記得是從頭到尾圓圓滿滿只有講過兩遍,其他的五遍都沒講圓滿,經沒講完,那經很長。
四弘誓願裡頭,四弘誓願是我們修學的最高指導綱領,你看第一個教我們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發菩提心,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從哪裡下手?「煩惱無盡誓願斷」是德行。你先要把煩惱斷盡,然後你才能學法門,煩惱不斷,你修學的法門裡頭夾雜著煩惱,很難成就。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什麼?是斷煩惱,用一部經,用這個方法斷煩惱。八萬四千法門,用這個經教,你天天讀、天天講,用這個方法,你心是定的。一部,心是定的,愈講愈熟心愈定,定生慧,從這一部經上得清淨心、得平等心,只要能得到這兩樣就會開悟。悟了之後是什麼樣?一切法門一接觸就通。
所以龍樹菩薩給我們做了個示範,他老人家證得初地菩薩,別教初地就跟圓教初住一樣。在我們中國人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中國最具代表的惠能大師,龍樹菩薩證得的是這麼一個境界。世尊當年在世講經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龍樹菩薩用多少時間全部學完?三個月。今天來講《大藏經》,三個月他就學完。他怎麼學得那麼快?你看《六祖壇經》你就明白。你看《六祖壇經》記載的一個故事,這故事在佛門叫公案,就是一個例子。法達禪師是學《法華經》的,他去見六祖,禮拜的時候頭沒碰到地上、沒有著地,六祖看到,拜三拜頭都不著地,起來問他,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嗎?現在人講,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禮拜頭不著地,你心裡一定有東西。法達禪師就對六祖說,他念《法華經》,就是《妙法蓮華經》,念了三千部。《法華經》很長,要念三千部至少是三千天,一天念一部;換句話說,十年,十年念一部經,值得驕傲,別人比不上他。六祖聽了以後就給他考試,就問他,你《法華經》念了三千部,應該念得很熟,請問你《法華經》裡面是講什麼道理?在講什麼?法達禪師說不出來,這時候他才回過頭來向六祖請教,六祖說這部經我沒讀過,我不認識字,也沒有聽人說過,他說你念得這麼熟,不然你念給我聽。《法華經》二十八品,法達禪師就念給六祖聽,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念到第二品,六祖說:行了,念到這裡就好了,下面不必念了,我全知道了。講給他聽,他開悟了,法達禪師聽六祖為他講解,他開悟了,這時再禮拜頭就著地了。從這個公案我們就可以知道,開悟的人是不是要全部都讀?不需要,看一卷、看一段就曉得這全部講的是什麼,全通了。所以三個月一部《大藏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禪宗裡面講悟後起修,為什麼宗門跟教下不一樣?教下一開始學習經教,宗門是決定沒有開悟不許你看經,也不許你聽經。就是讓你放下,放下分別、執著,悟的時候就是清淨平等覺,覺就是覺悟,那個覺悟必須是把無始無明煩惱斷掉,無始無明就是起心動念,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那當然沒有分別執著,到這個境界。覺性,自性覺現前,這一現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接觸就通達、就明瞭,學得很快!六祖不認識字,沒聽過經,要說他聽經那就是五祖傳衣缽給他的時候,三更半夜在五祖的方丈室,五祖給他講《金剛經》。經也沒講完,只講前面一小段,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聽到這段,當下就大徹大悟,之前是大悟還沒有徹,大悟,去黃梅參八個月當中大悟。在他的家鄉廣東,聽到別人念《金剛經》他就悟了,那時是大悟,但是還沒有徹悟,所以別人勸他,建議他去親近五祖,跟五祖學習,去學了八個月,舂米舂了八個月。因緣到了,因緣成熟,五祖將衣缽傳給他,跟他講《金剛經》,經沒講完他就見性,見性他就把他的境界說出來,說了五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五句等於他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向五祖、向他的老師來報告,報告他悟入的境界。五祖聽到他講這五句,五祖說行了,後頭你不用再說了。印證他確實大徹大悟,衣缽就傳給他,叫他趕快走,三更半夜叫他趕快走,為什麼?嫉妒障礙,五祖衣缽傳給他,寺廟的人不服。別人天天在講堂聽經,天天在禪堂坐禪,參幾十年都沒有得到衣缽;這個人不識字,禪堂一天沒去過,講堂也沒去過一天。五祖只是叫他在碓房舂米破柴,做這個工作做了八個月,結果衣缽被他拿去,所以寺廟沒有一個人能心服。第二天大家知道了,寺廟的人就去找、去追,想把衣缽追回來,這是一般凡夫的業障。六祖得到佛菩薩護法的保佑,他在獵人隊裡藏了十五年,十五年不是短時間,經過十五年大家把這個事情漸漸淡忘了,這時候才出來,才出來傳禪。
他在逃難的路上,在曹侯村遇到無盡藏比丘尼,她是受持《大涅槃經》的。《大涅槃經》分量多,兩個版本,一個四十卷,一個三十六卷。惠能大師那個時候二十四歲,剛剛逃出來的時候,還沒有到獵人隊以前,在曹侯村遇到這個比丘尼,聽她念《涅槃經》,聽完之後他就講解給她聽,這個比丘尼佩服得五體投地,講得太好,講得她開悟。她也是一心受持,這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她得到三昧,心定了,心定到一個程度,遇到因緣,善知識這一講,跟她開示,她就開悟。她也是拿著經向六祖請教,六祖說:我不認識字。無盡藏比丘尼說:你不認識字,怎麼能講得出它的意思?六祖說:「這個與文字不相干」。我們不能不懂,真的不相干。所以古人這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裡面有大道理在!中國不但學佛如是,學道、學儒亦如是。古時候這個私塾裡頭教學生,重要的是啟發他的悟性,把這個擺在第一,其他的都是二、三,悟性擺在第一,不能把他的悟性堵塞。
現在人不懂,把他的悟性堵住了,悟性堵住他就不能活用。悟性堵塞,學的東西變死的,一般講學功夫學死的,他沒學到活的,為什麼沒學到活的?他的悟性堵塞了,沒開悟,這不但是佛法,世間法也是如此。世間法你看這些私塾,包括我常常跟同修交流,我們說學中醫,現在要找一個好的中醫師很難找,確實難找。現在西醫大家比較重視。西醫大部分靠科學儀器。中醫靠經驗,還要靠開悟,他要沒有這個悟性,學的東西都是死的,變死的沒辦法活用,沒辦法臨時應變,這是學中國傳統的學術,也是要開悟。西洋人對這方面就不了解,他不知道啟發我們的自性,就是開悟,西方教學沒有這方面,東方教學才有這方面,這跟西方的教學差別就在此地。所以東方,包括世間的聖賢、出世間的佛菩薩學的是智慧,西方他們學的是知識,知識成就學者,知識很豐富當教授、當博士,但是不能解決問題,沒有智慧,東方成就聖賢、佛菩薩,差別在此地,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好,這集的時間到了,就向大家報告到這裡。我們直播的時間,如果是網路上的同修,請你留意華藏淨宗弘化網,我們直播的時間會公布。下星期接近農曆七月,法會比較多,所以直播先暫停。恢復直播的時間隨時會在網路上發布,請大家多多留意。多謝各位收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