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講淨老和尚第一次宣講淨土大經解演義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12/7/24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02-007-0017
《淨土大經解演義》。諸位同修,以及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集跟大家報告到黃老居士說,「可見此經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稱性極談,諸佛祕藏,和盤托出」。我們上一集跟大家報告到這一段。此經就是指《無量壽經》,我們現在要跟大家報告的這部經典,這是指這部經。這部經是如來稱性極談,諸佛祕藏,和盤托出。稱性極談,這個極就是到達極處,沒有比這個更高了。諸佛祕藏,這個祕不是祕密,是深密,道理很深,「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就是說這個道理很深,不但是我們凡夫、二乘、權教菩薩無法了解,連等覺菩薩他了解得都不徹底,唯有成佛對這個法門的了解才能徹底。所以這個道理很深密,好像寶藏放在很深的下面,一般人不容易發現到,用這個來比喻諸佛祕藏。就是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深密的一個寶藏,就是指這部經。
我們這一集繼續跟大家報告下面這一句,「和盤托出」。和盤托出,就好像我們拿個盤子,盤子上面放水果,或是其他的東西,這個盤子拿出來、端出來給大家看;也就是說,諸佛的祕藏、寶物放在盤子,拿出來給大家看,公開給大家看。這個意思就是說毫無保留,都沒有保留,拿出來給大家看,好像我們對待客人一樣,我們把吃的東西連盤子都端出來,全部拿出來。這個盤子就是這部經,這部經裡面內容是什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祕藏都在這裡頭,在裡面,這還得了!所以古大德說《華嚴》、《法華》,這是大家無比讚歎的兩部大經,一乘大經,古大德說,都是《無量壽經》的引導。淨老和尚說,這個話他承認。他相信淨土,他說當年跟李老師學教,李老師不斷的勸他來修學淨土,可以說苦口婆心,善巧方便這樣來勸導,但是那時他都沒有接受。淨老和尚接受淨土,他說他的心得,就是他講《華嚴經》,應該也是講了七、八年,這麼長的時間。有一天,忽然間起了個念頭,想到文殊、普賢修什麼法門?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講經還沒有講到後面,先翻到後面看,翻到後面才翻出來,這經快要講完的時候,好像是第三十九卷,四十卷就圓滿,《四十華嚴》在三十九卷裡面,文殊菩薩,他這裡有引用,後頭會講到。文殊菩薩發願往生淨土,普賢菩薩也是發願往生淨土。再仔細去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證明了,中國人講先入為主,善財童子第一個參訪的,就是五十三參第一參,第一參參德雲比丘,也有翻作吉祥雲比丘,他是念佛的,修般舟三昧,專修念佛,求生淨土。就是說五十三參第一參,這個善知識就是教他念佛。吉祥雲比丘跟善財講了二十一個念佛法門,這二十一展開就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這是從廣義來說,廣義就是展開。
這個我們簡單再做一個補充說明,佛這個意思是印度梵語的音譯,翻作中文,用中文的音跟它接近來翻譯。佛,具足翻譯是「佛陀耶」,中國古時候人使用語言文字一向要簡單、詳細、明瞭、扼要,所謂簡要詳明,要簡單詳細,並且扼要,就是重要,還須明白清楚,所以用個「佛」。佛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覺是覺悟,所謂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就是覺。覺是破迷,破迷開悟,才能離苦得樂。這是講到所有的法門,不論哪個法門,大小乘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教人覺悟的法門,所有的法門都是同樣這個目標,教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念佛就是念覺,念覺就是我們的念頭念念覺而不迷,這就是念佛;如果我們的念頭迷,就不是在念佛了。所有的法門都是教我們覺而不迷。從廣義來說,你看哪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每個法門禪宗、密宗、教下、天台、律宗,哪個法門不是教人覺悟?統統都是。覺就是佛,跟佛就相應,念覺就是念佛,哪一個法門有離開念佛法門?沒有,禪宗也不例外,密宗也沒有例外,所有的法門都是念覺,念覺就是念佛。
這是吉祥雲比丘示現給善財童子,講二十一個念佛法門就包含所有的法門,這二十一是一個表法,不是只有這二十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沒有離開這個原理原則,所以所有的法門都是念佛,這個我們要知道。念佛法門,所有的法門都是念佛法門,當然到最後是歸念佛這個法門。所以《華嚴》說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登地,初地一直到十地,這十個階級的菩薩開始到終了都沒離開念佛,換句話說,這十地菩薩真正會念佛。我們現在修學淨宗,提倡念佛法門,這從狹義來說。狹義就是範圍比較小、較濃縮,用濃縮來講,我們淨宗說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我們現在用的是持名念佛。實在講,這四種念佛方法展開也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濃縮起來就是這四種。這四種我們用任何一種,任何一種念佛法門一展開也是無量法門,濃縮起來就是這個法門。這就是《華嚴經》上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一,歸納起來就是一,一個,這一個,一展開就是一切,一切代表無量。這是與「諸佛祕藏,和盤托出」相應,有相應。
下面說,「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前面我們曾經講過,化是教化,儀是儀式,這是教化的方式,這個方式從哪來的?眾生本具,所以這是屬於性德。本具就是說我們本來大家都有,本來就有,不是說本來沒有,後來才有,不是,是本來就有。我們迷失了自性,佛菩薩把它拈出來,就是把它拿出來,是我們自己本有的。這個儀式就像我們現在在學校學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我們的修學亦復如是。六道裡頭迷的時間太長、迷得太深,一下回不了頭,得慢慢來。一下子叫我們放下,覺悟,大徹大悟,這我們做不到。這個煩惱習氣無始劫以來,我們很熟悉,現在念佛還是很生疏。那怎麼辦?先把最嚴重的煩惱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執著是最嚴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世出世間法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要再執著。這個執著斷了,給諸位說,六道就沒有了。我們如果沒有執著,執著就是放下見思煩惱,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使,六道就沒有了,沒有六道輪迴這個現象,六道是假的不是真的。
《金剛經》上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金剛經》所講的,有為法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得到的、接觸得到的、感受得到的,我們想得到的,分做精神、物質,這都有生有滅,這就叫做有為法。你看人以及一切動物有生老病死,會生、會老、會病、會死,這就是生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地球、星球也有成住壞空,植物有生住異滅,這是我們看到物質現象。我們的心理,念頭,一下這個念頭起來,一下又不見,一下另一個念頭又起來,心裡的念,妄念剎那生滅、變化,這就是有為法。有為法,佛跟我們說真相是什麼?如夢幻泡影。大家應該都有作夢的經驗,上面這一句主要是說夢,幻泡影那是陪襯的、附帶說的,主要是說夢。因為這個夢大家比較有經驗,我們晚上躺下去睡覺,做了一場夢,當我們醒過來,夢境沒有了,但是在夢中好像有這些事情,有自己也有別人,有好夢也有壞夢,還有山河大地,什麼夢境都有,醒過來就沒有了,不管好夢惡夢,醒過來就沒有了。幻就是像幻燈片,像我們現在看電影、看電視,我們知道那不是真的。泡就是水泡,海裡的水泡很多,很快的破了就沒有了。影,就像人在太陽底下有個人影,有影子在,但是那個影子不是真的。《金剛經》跟我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像閃電,像露水,陽光出來就沒有了,應該做這個觀察、觀照。
我們每天如果會這樣提起觀照,你的執著慢慢就會放下,好事壞事就像作夢ㄧ樣,你如果不執著就沒事,因為執著煩惱就很多,煩惱不完。煩惱從哪來?從執著來,你有執著。為什麼有執著?你把假的當成真的。假的當成真的為什麼會起煩惱?起什麼煩惱?貪瞋痴,自己喜歡的想要得到、想要控制、想要佔有,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遇到不如意的人事物,我們會起憎恨心,貪瞋痴都起來了。煩惱從執著來,執著從不知道事實真相來的,所以佛在《金剛經》教我們要觀,「應作如是觀」,應該作如是,就是說這樣的觀察。觀察,我們平常要用功就是這樣用,好的壞的,順我們的心,或是沒有順我們的心,順境、逆境我們這樣去觀,觀什麼?就像我們在作夢,「如夢幻泡影」。我們想想,我們先這樣觀察,我們昨天一天,所接觸的人事物,好的壞的、高興的生氣的,今天想昨天發生的事情、經過的事情,已經不存在了,是不是像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一樣?我們仔細去想,佛說的沒有錯,真的是像作夢,已經沒有了。明天,明天還沒到,今天說現在,說現在馬上就過去了,你看時間一分一秒一直跑,沒停的,真的是夢幻泡影。
六道就是我們不知道事實真相,把這個假象當成真的起了執著,這樣現出六道。因為有執著,它就現這個相,這是夢境,作夢。我們晚上睡覺作夢,白天醒過來是一場夢境。我們再觀察,我們晚上躺著睡覺,晚上我們睡著了,正在作夢的時候,又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我們白天所看到的這些人事物,包括我們的身體,當我們睡著的時候是不是存在?也不存在了,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的身體人家把它抬去丟在大海,我們也不知道,睡著就像死了ㄧ樣。所以我們晚上在睡覺,睡著了作夢,白天醒來昨晚是作夢,當我們今晚又躺下去睡,今天白天是不是又變成一場夢?晚上我們躺下去睡覺白天就是夢,白天醒來晚上睡覺的那是夢。佛說的是確確實實「如夢幻泡影」,都在作夢,晚上也作夢,白天也作夢,我們現在就是在夢中,在六道輪迴這個大夢當中。
這是執著,它就現出這個現相,這是夢境不要認真,你如果不認真,你就得解脫了。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以為我們能得到,我們控制得到,在裡面計較,會計較,計較就造業了。為什麼會計較?怕被別人佔便宜,知道這個事實,他就不計較,不執著了。計較從哪來?從執著來,你不會計較,不會計較你就得解脫、得自在了。破執著就是要這樣破,在生活中這樣去修,我們念頭這樣轉,這樣才是真正修行。修行不是說一天經念了多少,佛念了多少,拜了幾拜,你這個念頭轉不過來,六道ㄧ樣無法出去,連我們念佛帶業往生都有障礙,這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為什麼要聽經?目的就是在這裡,你沒聽經,你不明理,自己不會修,經會念不會修,不會修就沒作用。念經,那經是佛菩薩的跟我們都沒關係,這就沒作用。經念了也要會修,別人要修不修是別人的事情,他的事情,我們自己要修不修是我們的事情。好像肚子餓吃飯,別人要吃不吃,那是他的事情,我們無法干涉;我們自己肚子餓,你要吃不吃那是你的事情,個人吃飯個人飽。都是自己的事情,所有的都回歸到自己,這樣就對了,自己要修這個是最重要的。執著如果沒有的時候就醒過來,醒過來六道沒有了,六道沒有了,你再找也找不到。就好像我們的夢境,我們一醒過來夢境就沒有了,要再找那個夢也找不到。醒過來是什麼境界?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六道沒有了,四聖法界就出現。
四聖法界還是一個夢境,還是夢,不過那個夢比我們六道的夢好太多了,那邊沒有分段生死的苦,但是還有變易生死,還沒明心見性,這是四聖法界,還是一個夢境。所以六道是夢中之夢,我們這是夢中夢,四聖法界是夢,六道是夢中夢,這十法界裡面六道是夢中夢。四聖怎麼來的?四聖是分別來的,為什麼有四聖法界?四聖還有分別、還有妄想這個煩惱。四聖法界在四土裡面叫做方便有餘土。諸佛的國土有四種,第一,凡聖同居土,凡夫與聖人同居的國土,像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這個地球上,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如果是破執著、見思煩惱斷盡了,你就到方便有餘土,就是四聖法界。四聖法界的佛還沒有明心見性,天台宗叫做相似即佛,相似是很接近,但還不是真的,他用妄心還沒有用真心,所以是十法界的佛。四聖是什麼?是有分別、妄想,這樣才有四聖法界,有妄想、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有四聖法界。四聖法界的聲聞、緣覺、菩薩,執著沒有了,但是還有分別。分別斷盡就是菩薩位,四聖法界的菩薩。分別的習氣如果斷盡就是四聖法界的佛,但是還沒有破無明,無明還沒有破。就是說四聖法界,他這個佛的地位,他執著、分別沒有了,但是還有無明還沒破。無明,《華嚴經》叫做妄想,妄想還沒斷,這個妄想就是還有起心動念,就是無明煩惱沒斷,他還有起心動念,動就是無明。
他如果對世出世法不起心不動念,真的醒過來,就像《華嚴經》上說的,破一品的無明,證一分的法身。在圓教裡面初住菩薩的地位,他就斷一品無明,這品無明一斷就是不起心不動念,就證一分的法身,圓教初住菩薩。這個時候真正大夢醒過來,大夢醒過來之後,十法界沒有了,連四聖法界都沒有。所以《金剛經》跟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醒過來之後就出離十法界,出離十法界什麼境界出現?那個境界叫一真法界,《華嚴經》說的華藏世界就是一真法界,這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叫做一真法界。真是什麼?真是永恆不變,永遠不變,沒變化,這是真的。所以佛經說真說假,它的定義,就是說會變的就是假的,不會變的就是真的。你看我們這個世間,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山河大地,包括所有太空的星球,它都有成住壞空,剎那剎那都在變,無常。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那裡面的人,他們各個都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那個世界沒有變化。你生到那個世界是化生,不是胎生,各個都是金剛不壞身。你那個身相不會衰老、不會生病,身上乾淨,人用不著每天洗澡,用不著,化生。樹木花草永遠是像春天的樣子,不會花開花謝;我們這個世間看春天花開,到秋天開始謝,到冬天就都沒有了;永遠是這樣不會變,沒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所以叫一真。
在一真法界還要修行,在這個境界裡面修什麼?要把無始無明的習氣斷掉,無明是斷了,但是那個習氣無法馬上斷。起心動念,確實沒有起心動念,但是起心動念那個習氣,那無法一下就斷,無明可以一下就斷,但是習氣沒法子。沒辦法要怎麼辦?不要理它就好了,自自然然久了就斷了。這個習氣,古時候人用酒瓶做比喻,這個方法很好,酒瓶盛酒的,把酒倒得乾乾淨淨,倒到一滴都沒有,甚至還用布擦一擦,確實一滴都沒有,但是我們聞酒瓶,聞一聞還有酒的味道,酒沒有了,酒的味道還在,那就叫習氣。用這個來比喻,讓我們去體會。習氣沒辦法馬上都沒有,就是說酒瓶的酒味,酒倒得乾乾淨淨,但是那個酒味無法一下就消除,這樣怎麼辦?只好將酒瓶蓋打開,把它放在那裡,蓋子打開放在那裡,一年、半年讓它散發出來,經過一年、半年再去聞,沒有了,酒味沒有了。所以在一真法界那些修行人在那裡修行叫做無功用道。無功不是說像我們現在在修,我們說用功,你有辦法用力量、功力用得到,去那邊就沒辦法。無功,就是不管它,隨它去,久了就沒有了。
雖然還有習氣,只要斷無明跟諸佛就ㄧ樣,都用真心。可是在那裡面,那些法身菩薩神通廣大,圓教初住菩薩斷一品無明,他就有諸佛的能力,十方世界眾生有感,他立刻就有應,他就是做這個事情。有感就有應,那個感應快速得不得了,那是《還源觀》上講的,一念才動,周遍法界,就是說你念頭一動,馬上就整個法界都周遍。無論你動什麼念頭,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讀了這部論之後,自己要曉得,你起個善念,盡虛空遍法界心地清淨的人都收到,這個信息全部收到了。就像我們在電視螢幕上一樣,你的活動他全部看到,這就沒辦法瞞這些人,你起個惡念這些人也全知道,絲毫隱瞞都沒有,不要以為人不知道,全知道。只能隱瞞那些迷惑顛倒的眾生,迷惑顛倒,一樣都是迷惑顛倒,他不知道。覺悟的人一個都瞞不住,這都是事實真相,他心清淨看得清清楚楚,比我們現在電視錄影還要清楚,電視錄影能夠看這個相,起心動念還顯示不出來,這些心地清淨的菩薩大家都知道。所以覺悟的人都瞞不住,無法瞞他,這都是事實真相,一個念頭周遍法界,一個念頭出生無盡,那就是說它變幻無窮,含容空有。大乘教裡面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真的。一個念頭是這樣,一粒微塵也是這樣,無論是物質或者精神現象,全是這樣。而且物質跟精神是一不是二,這諸位要是學了阿賴耶的三細相,你就知道。阿賴耶的三細相是大乘佛教裡頭為我們解釋宇宙的緣起,宇宙從哪來的?為什麼有這些山河大地?萬物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解釋得太清楚了。他為什麼會這麼清楚?是那些人覺悟自己證得的境界,不是科學在那裡研究、觀察,在那裡推想,不是,他親自見到。他回歸自性,對於自性裡頭性相、理事、因果就全部明白了。
今天的地球,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地球溫度為什麼會上升?為什麼南北極的冰會化掉?為什麼到處有這麼多地震?佛經講得清清楚楚。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有,只要你相信,地球可以立刻恢復正常。不但地球管用,整個宇宙當中的星球太空運行它有正常的軌道,不至於錯亂,我們都能做到,這科學家沒法子的。為什麼會做到?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太陽系是心想生,銀河系是心想生的,只要你沒有錯誤的觀念,它就正常。你要想怎麼樣去改造它的話,那就變成不正常。科學家搞的是不正常,要人定勝天,要改造自然環境,問題出來了。現在說改變基因,為什麼有這種現象?因為你心想生的,你有不正常的心想,你心裡想的不正常,外面這個環境它就變得不正常,這麼回事情。從前的環境為什麼正常?沒有人想到要改變自然環境,沒有人有這個念頭,所以地球很正常。現在科學家天天動念頭,要怎麼去改變?心都不正常,破壞了自然生態,自然環境都破壞,麻煩出來了,麻煩一製造出來,束手無策,不知道怎麼處理,真可憐。
所以《華嚴還源觀》真了不起!《華嚴經》這些理論、修行方法,就是在那篇短短的文章裡面全部都寫出來。過去淨老和尚用了四千多個小時講《華嚴》,把賢首國師這篇論文就夾在當中學習,學習了兩遍。這篇《還源觀》如果學習過再來學《華嚴》,那個感受、法味就不一樣,境界不相同。我們今天再回頭來看《無量壽經》,那又不一樣。怎麼不歡喜!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所以這是眾生自性本具的化儀。這集時間到了,我們就向大家報告到此地。多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