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三四集) 2020/1/30 台灣 檔名:WD20-037-0434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衛靈公篇〉第二十八章。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此章文字並不深奧,只要能得其中意義就行了。有人說,這一章上下句要更易置換。例如人們常說善惡,不說惡善。其實不需要爭執,依佛理,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說法不同,或上或下都可以。」這章書開始雪廬老人講,這章書文字並不是很深奧,只要能得到其中的意義就行了。有人說,這章書上句跟下句要對換。例如我們一般人常說善惡,這是大家都是這麼說,不說惡善。那麼有人要更換的,就是這章書先說惡再說善,雪廬老人講,這個沒有關係,不需要爭執,依佛理,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說法不同,先說惡後說善,或者先說善後說惡,或上或下都可以,所以不需要爭執。所以下面雪廬老人就掉過來先講好的方面,隨順一般人的習慣。
『眾好之,必察焉。』「先從好的方面說。大家對某人都有好感想、好印象,我們遇見了,不能隨和便對他也有好印象,必察焉。並不是說眾人喜好他,你就偏偏要厭惡他,而是必須試試,必察焉,要察考試驗。孟子說: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大王的左右人都說這個人好,不可聽信,乃至國人都說好」,全國的人都說這個人很好,「然後察考」,就是你要進一步去觀察、考驗,「見他可用,然後舉用」。「見好有好印象,想和他交朋友、使他工作等,必得如是,何用說?」眾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說這個人很好很好,我們也必須要去察考試驗,他好是好在哪裡,必須要去觀察、要去試驗,就是去了解,我們一般講,你要進一步去了解。大家說他好,是不是真的如同大家說的好,或者他好的是哪方面,有哪方面不是很好,這個都必須要深入去察考。透過察考之後見他可用,然後再舉用,推舉他出來。不能一見面感覺有好印象,或者大家都說這個人很好,沒有透過觀察、試驗就用了,用了之後如果發現哪裡不對,那就太慢了。所以孔子講:眾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說好,你也要觀察。不能聽說好,沒有透過觀察、試驗,你就舉用這個人,可能就出問題了。
下面一句,『子曰:眾惡之,必察焉。』這是反過來了。「大家都討厭某人」,大家都說某某人不好,那我們也不能一聽就認為他很不好,「也必須察考」,透過觀察、考驗、試驗,「見其可惡,然後厭惡」,見到他真的很多地方是很不好的,然後你再厭惡。不能聽大家說這個人不好,那你也跟著大家就認為這個人不好,都是必須要透過察考。必察焉,必就是必須要。因為你還不認識這個人,你對他不了解,只是聽別人說,聽大家說的。所以你必須要深入的去觀察,看到真的這個人他哪些地方很不好的,然後你再厭惡。不能聽別人說某人不好,那你跟著大家就厭惡這個人,往往也會造成誤解。「普通人是同流合污,鄉愿是德之賊也,但是也有卓立不群的人,必須英雄識英雄。」雪廬老人講,我們一般普通人都是同流合污,大家說好就跟著說好,不好就跟著說不好,變成是鄉愿了,鄉愿是德之賊也,是損害道德的。鄉愿我們現在講,這個人好好人,他什麼都好,可能就是鄉愿,就變成是德之賊。也有卓立不群的人,他不跟人同流合污,這樣的人必須英雄識英雄,就是說英雄他才能認識英雄,一般人他不認識。「自古英雄不得意時,大家看不起」,自古以來英雄他不得意的時候,他運氣不好的時候,大家都看不起他。「如韓信,人看不出來。」韓信在早期不得意的時候,真的是大家瞧不起,所以有胯下之辱,大家瞧不起,一般人他看不出來,不認識這個人。後來當了劉邦的元帥,打敗項羽,韓信的功勞非常大。「劉邦用兵十萬,韓信則多多益善」,韓信他會用兵,再多的兵給他,愈多愈好,他都能用。劉邦他只能用兵十萬,他帶兵只能帶十萬,超過,他不行;韓信就沒問題了,愈多愈好,多多益善。「若是袁紹,兵給他多了就不行,袁紹愈增兵,曹操就愈高興,因為他是愈多愈亂」,多了就不行。講到韓信這樣的人才、英雄,一般人也不認識,真的是得力於蕭何推薦,劉邦才認識,才知道用這個人成就他的大業。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