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道德講堂光碟教學課程開示—信為道元功德母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集)  2020/7/2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32-054-0020

  我們今天第一堂課就上到這裡。請放掌。

  今天《群書治要36O》第五十三集,這幾段主要講一個「信」,信這個字。世出世法,信最重要。信,大家都知道,做人要有信用,所以現在用信用卡。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在社會上就無法立足,所以在世間法建立信用也不容易。我們剛才聽了這堂課,主要就是講一個信,信這個字,信的內容,這些道理跟做法。在佛法來講,《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在我們淨土宗講「信願行」,或者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開示「信行願」,信都是第一個。

  我們總覺得我很有信用,我相信佛法、我信佛,那是不是真的信?這個事情,常常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的同修應該聽過,而且聽得很熟悉。什麼叫信?淨老和尚常常在講席當中跟我們講,他二十六歲學佛,學了佛之後,三年親近章嘉大師,後來又到台中蓮社跟雪廬老人學習經教,到三十三歲出家,出家之後他就在台北十普寺,當時三藏佛學院教書,就講經教學。後來去受三壇大戒,受戒回來到台中去拜謝老師,雪廬老人(就是李炳南老師)看到他受戒回來,遠遠看到就指著他說:「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講了好幾聲。當時師父上人聽得也莫名其妙,怎麼這個時候還在勸我要信佛?我都學佛這麼多年了,也講經教學,在家就開始學講經,一出家一剃度就教佛學院,現在又去受戒回來了,我不信佛,我還會幹這些事情嗎?當然他滿臉的疑惑,怎麼受戒回來看老師,老師給我講「你要信佛,你要信佛」?後來當然老師也知道他肯定有疑問的,所以就請他到裡面坐,就給他講。他說怎麼才叫信佛?佛在經典上講的教誡、教導,我們去把它落實做到了,這才叫信佛。這個時候我們淨老和尚才明白,原來信佛是這個標準。

  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講「信行願」,這個信,我們不能說完全不信,但是這個信沒有達到經典上講的標準。我們現在這個信,說實在話,半信半疑,這個當中夾雜懷疑,很多不明白的,對佛法、對世間法都一樣,都有懷疑。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得很明白,信,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攝取十方眾生之事,信我有往生之分。這個信,這樣一講,我們大家都信,這樣算不算就真信?不算。所以後面中峰國師又講,「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你的信要透過行才能去證實你相信的這樁事情。那行是什麼?《楞嚴經》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佛說阿彌陀經》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個才是真信,要透過行。不是說我相信、我不反對,這個叫真信,不算,這只能說正信,連深信都談不上,就更談不上真信。真信你要透過行,去證實自己相信這樁事情,所以這個行就很重要。

  行的動力是願,你發願,發願就是世間法講立志,你的志願,好像你考大學,你將來要做什麼,你填你的志願,人各有志,各人的願望當然都有不同。佛菩薩發的願也有所不同,總的願是一樣,個別願有不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佛十二大願,地藏菩薩發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個願。發了願,有這個願,它是推動我們去修行的這個動力。所以中峰國師講「信行願,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其實世出世間法,佛法講信解行證,我們淨土講信行願,那都是有相關的。我們修行,修淨土,如果沒有透過修行,這個信就不能建立。修行,要發願,要有這個願力才會去修;如果不發願,他就不會去修。所以信行願它是相關的,一而三,三而一,不能切割的。

  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大家都知道要看破、要放下,對這個世間不要貪戀。我們想一想,我們的修行有沒有伏住貪瞋痴?淨土只要伏住貪瞋痴就能帶業往生,其他法門要斷,斷比較難,伏比較容易。如果我們伏不住貪瞋痴,我們肯定貪戀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說貪戀這個世界,你怎麼放得下?你放不下這個世界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你發願要往生西方的願你是生不起來。所以佛制定戒,包括我們現在傳統文化,就幫助我們伏煩惱,幫助我們生起信願。現在學習這些傳統文化、學習戒,就是屬於行這部分。所以行,大家都知道,念佛就是行。我們是不是真的念佛?什麼才叫做真正念佛?我們讀了蕅益祖師的這篇念佛開示,我們知道真正念佛的標準是什麼。真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就是貪放下了;真念佛人,「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念佛人,「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真念佛人,「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念佛人,「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念佛人,「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一句佛號圓攝六度,我們有沒有達到這個?如果沒有達到,學習傳統文化、學習戒就很重要,幫助我們放下的。剛才蔡老師講,我們要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很痛,好像臉上貼個皮撕掉一樣,就是我們依照佛制定的這些教誡、規矩來做,剛開始我們會很不習慣、很難受。但是如果我們勉為其難這樣去做,慢慢就幫助我們心定下來,定就開智慧,慢慢就心定下來。所以《了凡四訓》講,「始則勉強,終則泰然」。我們只要照這個,像現在《常禮舉要》、《弟子規》、《感應篇》,包括《沙彌律儀》,我們老和尚講,出家人要加一個根,《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在家人三個根,出家人要多一個根。照這個來修,剛開始很勉強,到最後慢慢我們心就會定下來,幫助我們信願行。

  好,我們現在是午齋時間,祝大家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