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九十八集)  2012/12/3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9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三十頁,倒數第三行,從第二個字看起

  「《法華譬喻品》曰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念老在括弧裡面給我們說的是「指一佛乘」,「但不盡能受」,但是不一定眾生都能接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這一段,這是《法華經》的經文。無量智慧,我們參考資料裡頭,從《三藏法數》節錄出來的。無量智慧分為四大類,就是四智。力分為十大類,稱為十力。四無所畏。這個是佛在講經教學裡面歸納幾個重點,說聽就方便了。我們先看四智。第一個,「大圓鏡智,謂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徹內外,無幽不燭。如大圓鏡,洞照萬物,無不明了,是名大圓鏡智。」這是《成唯識論》上說的。大圓鏡是比喻,圓是圓滿,這一面鏡子,外面所有的景象都能照得清清楚楚,用這個來比喻如來真智。如來就是本性、就是自性,這是每個人統統具足的,不但一切人具足,一切眾生個個具足。性是本體,一切法從它而生而現。我們常常把它比喻作電視的屏幕,一切畫面都是屏幕上所生所現的。性是能生能現,境界相是所生所現。境界相無量無邊,自性如如不動。

  我們什麼時候我們的心不動了,所生所現的一切境界你沒有一樣不明瞭。現在為什麼就在現前都不能明瞭?是你心動了。我們今天心動的速度,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頻率,單位是兆,這個頻率在振動。振動就是生滅,前念滅、後念生,相續不斷。但是這些現象全是幻相,這些現象不是連環的,張張是獨立的,每一念都是獨立的。所以有相似,沒有完全相同,完全相同那就是相續相,不是完全相同,沒有一張完全相同。跟我們照相一樣,我們用再快的速度,千分之一秒的速度,拍攝外面的景觀,每一個鏡頭都是千分之一秒,一千張照片是一秒鐘拍攝完成的,沒有兩張是相同的,所以它是相似相續,不是真正相續。說明一切法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要認識清楚。認識清楚,心就不動了。心不動了,不動的心是真心,只要心不動,你就成佛。心是動,動的,你是凡夫。動的裡面,分等級不動的,沒有等級。所以佛、菩薩都是假名,可別當真。法身菩薩,不動了,但是有動的習氣,習氣它不起作用,所以他不產生妨礙,他的功能作用跟回歸自性的諸佛沒有兩樣。什麼時候習氣完全消失,他就回歸自性。只要習氣還沒有斷,他就不能回歸自性,但是智慧、神通、道力真的是平等。所以法身菩薩,天台大師稱他為分證即佛,他是真佛,不是假的,用真心,不用妄心。我們迫切需要學習的,就是用真心,要練習用真心待人、處事、接物,樣樣都用真心,一真一切真,像法身菩薩一樣。用妄心,最高的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這最高的。妄心,迷悟有淺深不同,四聖,算是淺的六道,這是深的,迷得重、迷得深,迷在六道裡頭。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凡是覺悟的,似乎冥冥當中佛菩薩在安排。迷惑的呢?完全是自己業力變現的,沒有人安排。完全是自己業力、習氣這個東西安排的。我們能夠把習氣、業力放下,完全放下,我們希望這一生願佛菩薩安排,這個願能滿、能實現,只要真正發心,決定有感應。這樁事、理,是我年輕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依教奉行,很得受用。

  如來四智就是無量智慧,大圓鏡智是自性本具般若的德號,這裡面包括無量智慧。「本性清淨,離諸塵染」,塵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前面是五根所對的,第六個是意根所對的,念頭所對的稱為法塵。根染污,塵也染污,染污自性,染污本性清淨。實際上是不是真的染污?沒有,這個都是比喻。它染污誰?染污阿賴耶。第七識本身就是染污,體不清淨,是阿賴耶,一念不覺迷失了本性,產生這個東西出來,這個東西完全是虛妄的,就是阿賴耶。從阿賴耶裡面變現出末那識,末那識就是我執我見,這就是末那識。所以《還源觀》裡面講的有道理,「從一體起二用」,二用第一個是法界,宇宙現前了,那是什麼?那就是阿賴耶,阿賴耶現前。從阿賴耶裡面衍生出第六意識,就是正報。先有阿賴耶,後有第七、第六識。也就是說,依報在先,正報在後。雖有先後,十法界的眾生包括佛菩薩都沒有能力辨別。好像是同時,因為它速度太快了。我們能有這麼一個概念,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裡面發生的事情,有前後,但是都是在一念發生的,一念前,宇宙出現了,一念後,還不能說是第二念,它是一念當中,就只講一念前後,第二念的時候,七、六、前五發生了,全在這一念之間。不但心法發生了,色法發生了,色受想行識發生了,色聲香味觸發生了。要知道統統是一念,沒有離開一念,這個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全宇宙,一念當中完成,這依正二報。所以它一念頓現,沒有先後的。那跟現在科學所說的是不一樣,科學講有層次。宇宙,這個地球,在十億年前是什麼樣子,十萬年前是什麼樣子,好像是逐步逐步進化的,這進化論。佛法不是進化論,佛法是一念頓現,念念頓現。因為它是頓現,所以有頓捨、有頓悟、有頓修、有頓證。這是真的。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菩提樹下入定,頓捨、頓修、頓悟、頓證。在中國,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示現的,跟釋迦牟尼佛完全相同。這是給我們做見證,事實真相如是。這個理論、這個事實,包括所有眾生,統統具足,真的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只要你放下。放下見思,就證阿羅漢,成正覺放下妄想,就成佛。妄想是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就回歸自性本定,自性本定就是涅槃三昧。自性本定,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統統現前,就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只要「離」,離就是放下。「諸塵染」,就是我們大乘經上常講的無明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只要你能放下,統統放下,離了,那就「洞徹內外」。外是所變現的境界,內是本體,就是自性本體,內外全明白了。內外是一不是二,但是內是真,外是幻。內,永恆不生不滅,沒有變易外,是剎那在變。不管怎麼變,它於自性不妨礙。所以《還源觀》上三種周遍第三「含容空有」,性含容空有,相也含容空有,含容空有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因為它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就不能含容,它不是真的,所以能含容、能重疊,痕跡都不著。

  「無幽不燭」,幽是極其微細之處也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無幽不燭,這是大圓鏡智的功德。我們自己本有,關鍵就在迷,就在這一個字。我們迷了,把幻有當作真有,就迷在這裡,所以真相見不到了。「如大圓鏡,洞照萬物,無不明了」,所以這個名稱是從比喻上得來的,叫它做大圓鏡智。就是大乘經上常說的一切種智,大圓鏡智就是一切種智,成佛道的時候證得,證得就成佛道。想證得,沒有別的,放下。眼見色、耳聞聲,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沒有起心動念,這是覺起心動念就是迷。不起心不動念,無幽不燭,洞照萬法起心動念就真見不到,就迷了再有塵沙惑,迷得更深了再有見思煩惱,那迷到極處。心才一動就變出境界,什麼境界?實報土,實報土是心動有分別,四聖法界有執著,六道法界,就這麼回事情。這麼複雜的境界,佛經這麼簡單的就把它說出來,怎麼回事就清楚了。

  我們自己靜坐下來,所以靜比什麼都重要。靜是什麼?靜是把念頭放下,這叫靜。坐著是靜,站著也是靜,走著路也是靜,與身不相干,是講心。心裡頭一法不立,這個時候是真心。這裡頭的區別非常微細。我念頭什麼都沒有了,了凡先生做到了,他那是什麼?他是無想。他心裡有沒有東西?有東西。有什麼東西?有無想。把無想當作空,錯了。我們前面講的大三空三昧,空、無相、無作,這個空,他心裡有個空,我什麼都沒有,我空了,他執著這個空。他心裡不是真的沒有,有,有個空,所以他不空。要把這個空相滅掉,空相滅不掉,我有個空相,那就是空相相,有個空相相。空相相滅掉的時候,這個時候叫無作。如果還有個無作的相,永遠不能入道,就是不能見性。見性真的叫一念不生,連那個一念不生的念頭都沒有,才是真的一念不生。我有個一念不生,還是墮落在有,執著。這一關很難透,為什麼?說不出來,要你自己去體會。這個事情,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能想,不能說。有想有說,著了。無想無說,你意識裡頭還有這樣東西,也著了,非常微細。四禪天人、四空天人到這個境界,為什麼不能見性、出不了六道輪迴?他有空。你什麼境界?我現在住在空境界,萬法皆空,他有個空的境界。這個東西說只能說到此地,一定要很細心去體會。八識,果上轉,不是因上轉,我們從這裡無從下手。從哪裡轉?從第六跟第七,這是你下手之處。第六是什麼?第七是無我,第六是無法。轉第七末那,我空轉第六意識,法空,我法皆空,這就真的轉了。這一轉,前五識跟大圓鏡智同時轉,因上轉,果上就轉,所以它是果上轉。所以我們用功就在妙觀察跟平等性。

  「平等性智,謂如來觀一切法,與諸眾生皆悉平等」,這是真的,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總把自己擺在第一,把別人擺在二、三,這不平等。不平等是什麼?這是末那識。什麼時候真正覺悟了,一切法都是以自性為體。像我們看電視,電視裡所有一切的現象統統是依屏幕,屏幕是平等的。屏幕不是定法,所有的現象佔有這個屏幕的空間,隨時都可以互換。你在這個位置,佔這個空間,你到這個位置,它移過去,它又佔這個空間,可以重疊,可以無盡無數,一絲毫妨礙都沒有,如幻如夢。會看電視的時候,真的會開悟,把佛在經上講的這些原理,最高深的東西都在這裡演出來,在面前我們已經看出來,看到之後體會到了。古時候沒這個東西,如果有這些東西的話,就很多很多人得度。沒有這個東西,上上根人能得度,他體會到中下根人不行,中下根人著相。不著相,見一切相,不著相,跟一切相和起來,這才妙。雖跟一切相和,沒有絲毫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這是諸佛跟法身菩薩應化在世間的現象,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就是底下講的,他知道一切法平等,平等法裡頭沒有我,有我就不平等。所以,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

  末那識,這四樣東西沒有了,我見沒有了,我愛沒有了,我慢沒有了,我痴沒有了,這平等現前。只要有這個東西,你是用的末那識,你末那識沒轉。這四樣東西沒有,轉了。其實末那識就是這四樣東西,構成末那識,構成我。我是什麼?我見,就是我的執著,我執著有個我,我愛就是貪,我慢就是瞋恚,我痴。你看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四大煩惱組成一起,就叫做末那識。末那識,末那翻起來就是染污,末那識翻作染污意,這是意的根,第六是意識。其實兩個都可以用意,一個叫意的根,一個叫意識。意根,這是根本意識,起用、作用。這個作用非常非常之大,第六意識對內能緣到阿賴耶,對外能緣到虛空法界,能緣過去未來,功能非常大。相應的心所,五十一個心所全相應,沒有一個心所不相應,它的根就是末那。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心想就是意根跟意,這叫心想。它能想淨,它能想染,它能想善,它能想惡,它能想諸佛剎土,它能想阿鼻地獄,它什麼都能想,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它為什麼不想善,想惡?因為想惡的時間久了。為什麼想惡?他被貪瞋痴慢疑蒙蔽,在他周邊的好朋友就是這五個,貪瞋痴慢疑。你看他周邊是一些什麼人?十使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一共十個。這見思煩惱繞著他,他不能不作惡,他不能不墮落。所以佛教人先把這個東西去掉,把你身邊這十個人清除掉,你就得救了。這十個人清除掉,你就超越六道輪迴。四聖法界裡頭沒有這十個人,所以四聖法界真正是好人。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們依舊是用心意識,依舊用,用得正。為什麼?這十個不正的,走了。在他身邊服務的有十個,這十個好,叫十善。換了,換十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這十個好人,這十個好人一直陪伴他到成佛。這個十善跟那個十使,他們相處不來的,完全是相反的。自己要有智慧,要能做主,不善的,要把他推掉,把他免職,把他開除,十惡十善,一定要聽從他們的勸導,聽從他們的意見,好好的用這十個人,這十個人幫助你成佛。

  所以平等是意根,這個不能不知道。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肯定「以大慈悲心,隨其根機」。這個其,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緣眾生,這其字。「示現開導」,你會應他們的感,他們有感,你就有應。這個應就是示現,應以什麼身示現,就用什麼身,應以什麼法示現,就用什麼法,身跟法是活的。歸納起來說,就像《華嚴經》善財五十三參示現,示現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在家出家,都示現。示現開導,開是開悟,幫助眾生開悟導是引導,我們今天在末法,引導他往生極樂世界,務必要這個人真正信心。

  劉素雲居士,她姐姐往生,她做了個光碟送給我,我今天早晨才看到。我看了之後非常感動,這個光碟太重要了。告訴我們什麼?往生自己可以做主,往生是真的,是活著往生的。預知時至,把時間告訴你,哪一天、幾點鐘,十二點整往生。十二點之前跟大家講話、交代,到十二點就走了。不要人助念,不需要人照顧,真走了。她的神靈,你看不見,但是你看她的動作,能看得出來,她看見蓮花,她坐上蓮台,一絲毫痛苦都沒有。生前她也是得的癌症,照說她很痛苦,但是她一點痛苦都沒有,她來表演給大家看。往生的信息,大概在十幾天之前透露的,十一月二十一中午十二點。談笑風生,時間一到就走了。她怎麼修的?她講得很清楚,聽《無量壽經》註解演義,前年我們講的,一千二百個小時。聽完之後,接著聽現在所講的《大經解科註》,念阿彌陀佛,這個世間的塵緣完全放下。勸勉大家,她這次做一個往生的樣子給大家看,得阿彌陀佛的加持,做得很好。

  我們也想做這個樣子,阿彌陀佛為什麼不來?我們的心不誠,所以阿彌陀佛不來。她的心真誠,一呼就應。我們怎麼呼都不應,心不真誠。不是阿彌陀佛有分別心,不是,誠則靈,不誠就不靈。誠心跟佛菩薩相應,不誠的心跟妖魔鬼怪相應。為什麼?那些人欺騙人的、障礙人的、找麻煩的,什麼樣的念頭跟什麼相感。我們通常講感應是跟佛菩薩,跟妖魔鬼怪、跟冤親債主感應的,那就不是了,那不是真心。真心跟他們不起感應,真心跟佛菩薩感應,所以為什麼不用真心?真心從哪裡做起?所以中國古人教人,你對父母,你對老師,用這個來做代表。父母,第一大恩人。你得想一想,從我們呱呱墜地,生下來,父母是怎樣照顧?最困難的是第一年,一歲,什麼都不懂事,一舉一動父母都看在眼睛當中,怕你遇到危險,來保護你,調教你。到三歲,你會走路了,這才離開懷抱。這個恩德,你不細想你不知道。你這一生當中,誰對你的恩德最大?母親第一,父親第二。長大之後,教你做人,教你開智慧,那是老師。

  中國在古時候,抗戰時期,我都看到。我在福建住了六年,十歲到福建,十七歲離開。無論鄉村、城市,人民家庭堂屋供的祖先牌位,都是寫的大字,「天地君親師」。這個牌位顯示什麼?顯示念念不忘大恩大德。不忘天地之恩,天地養育萬物,不忘父母老師之恩,不忘國家領導之恩,那個君是國家領導。人心多厚道,社會安定和諧。七十年後的今天,這些東西全沒有了,人民的觀念,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現在人心目當中,只有財、色、名、利,除這個之外,都沒有了。這我們講負面的,這負面到極點、到極處了,所以今天社會動亂超過抗戰期間。抗戰期間,雖然在打仗,只要這個戰爭沒有到面前,人民生活都是安定的。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報紙、沒有信息,必須戰爭距離我們這個村莊二、三十里,大家才知道。一百里之外,通常不知道。日本人來了,大家往山上跑,避難。現在災難無處可避。這是什麼?全用末那識。末那識,我見,就是自私自利,它所表現的。跟著自私自利,就是貪瞋痴慢疑,全用上。那十善呢?全開除了,一個都不要了。那我們想想,這個社會狀況自然就能知道。

  隨順佛陀教誨的人,他是示現開導。開導是用教學,講清楚、講明白,叫開。開了,他還不會做,要做出榜樣給他看,這是導引他。導引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劉素雲姐姐做的這個開導,非常高明,無比的善巧。能令學佛人一看就相信,相信就真放下,不再造業,我要真幹,她能成就,我也能成就。「令其證入」,證入就是放下。「是名平等性智」,平等性智是斷煩惱。見思煩惱斷了,平等性智就現前。

  第三,「妙觀察智」,這是轉第六意識。「謂如來善能觀察諸法,圓融次第」,這一句是講觀察萬物。一切法源於自性,自性本來具足,遇緣它就能夠示現。誰知道?真正覺悟的人知道。什麼是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放下的人就覺悟了,所以他能夠看破。「復知眾生根性樂欲」,這是看破,對一切眾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完全了解,菩薩能隨順,「以無礙辯才,說諸妙法,令其開悟,獲大安樂,是名妙觀察智。」妙觀察智就是看破,妙觀察智就是廣學多聞,平等性智是一門深入。所以大乘入門,這裡擺的是二門,平等門、清淨門。你走哪一個門入都可以,各人根性不相同。但是看破一定要放下,放下一定要看破,你才不斷向上提升。如果你只有一個,你不能提升,你站在你自己這個位子上不動,上下不得。在上下不得的狀況之下,往下墜落很容易,往上提升非常困難。所以,信解行證一定要同時,我相信,我理解,我放下,我提升提升到那個境界上,我也能相信,我也能理解,也能放下,就又向上提升,叫步步高升。升到頂處就是妙覺如來,回歸自性,圓滿成佛,這個信字就圓滿了。信什麼?信一切法,沒有一法不相信,不分真妄,不分染淨,不分善惡,不分苦樂,統統都明白,全都了解,全都相信,心現識變,真正把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了。

  你看這裡所講的,「如來善能觀察諸法」,妙在這個善字。這善是讚美的詞,太好了,太難得了。從實報土到同居土,比十法界的範圍大,十法界僅僅是四聖六凡,侷限在一個佛的剎土,妙觀察智這個智慧慧眼打開了,能觀察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不是一尊佛。同時,上求下化,他能見到諸佛剎土,他才能夠應化到其中。上求下化,上求供佛聞法,下化是像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以三十二應身普度眾生,隨眾生的根性樂欲,樂是他的愛好,欲是他的欲望,都能加持。

  那我們要問,眾生喜歡殺盜淫妄,習氣很重,菩薩怎麼教他?菩薩教他殺盜淫妄,讓他在殺盜淫妄裡頭做到底了,他就回頭。殺人如麻,墮到阿鼻地獄,要償命,要還債,從這裡醒悟過來,他回頭了,再以正法教他,這都是善巧方便。你不能滿足他,他不會回頭。滿足他之後,想想,這何苦來?自作自受,他覺悟了。所以,你明白這個道理,就曉得三惡道是救度造惡眾生,讓他在這裡面真正知道果報的痛苦,他覺悟,他醒過來,才能聽佛的正法。不從這裡真正吃過虧、上過當,醒悟,他不相信。所以他惡的習氣、惡的欲望,你去滿足他,讓他在這裡頭吃大虧、受大的傷害,九死一生,他醒悟過來了。這個時候叫浪子回頭金不換,佛教他,他真信,他真能解。現在為什麼不能真信?那個欲,他還沒有達到最高峰。一定要他享到最高峰,摔到底下,他相信了。這是佛菩薩的善巧方便。佛菩薩不是惡作劇,這種根性的人,必須這個手段才能教他真正開悟,真正知道佛菩薩愛護他,佛菩薩關懷他、照顧他。知道三惡道是好事,那我們也明白了,所有一切災難都是好事。你種種不正當的手段,得到財色名利,盡情在享受,這個時候你是什麼?你不相信因果報應,你不相信聖賢教誨,你完全持反對的這個態度,「那是假的,那是騙人的,我現在多自在。」可是災難現前、疾病現前,這是什麼?這也是業力感召的。佛菩薩曉得,樂享盡了,苦也吃盡了,人才會真正回頭,迷到極處,回頭不容易。

  所以妙觀察是看破。菩薩以無礙辯才說諸妙法,應以什麼身得度,示現什麼身,應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現身說法無量無邊,幫助他開悟,幫助他獲得真正安樂,這叫妙觀察智。所以妙觀察智裡頭是看破,是學法門。真正看破,真正學法,你從早到晚,眼見的、耳聽的、鼻嗅的、舌嘗的,六根所接觸的境界,沒有一樣不是佛法。什麼法?大方廣佛華嚴,原來就在我面前,像演戲一樣,一幕一幕讓我看到。可惜什麼?迷的時候看不懂,不知道。你一覺悟之後,生活就是佛華嚴,這一點都不假,十法界依正莊嚴就表演在你的眼前,讓你全盤看到。

  最後一個,「成所作智」。成是成就,成就你所作的。這個裡頭有五種,眼耳鼻舌身,就是前五識。前五識聽六、七識的指揮,叫它幹什麼,它就幹什麼,它自己完全服從命令,決定沒有違背。六、七有念頭、有欲望,它達不到,要它們來做,六、七才能滿足自己的樂欲,才能滿足。是不是真正是它直接滿足?不是,間接的,前五滿足,它就得到滿足。你說冤不冤枉?真叫冤枉。事實真相看穿了,你就明白,自己什麼都沒有得到,造一身罪業,將來到三途去還債。譬如滿足我的胃,口味,好吃。好吃是滿足誰?滿足舌頭,就是三寸不爛之舌,到喉嚨以下就沒有味道了。就滿足這三寸舌頭,你造多少罪業!殺生吃肉,就為了滿足這個。你受罪,全身都要受災殃,你惹的禍,病從口入,讓你身體不健康,都是為了這個口。它造業,別人受苦。我造業,眾生受苦。你說,何苦來?人要冷靜,觀察思惟,就得其正,能把事實真相看穿,這就對了。所有一切罪孽,都是把事實真相看錯了、想錯了,於是做錯了、說錯了,還自以為是,疾病災難就這麼形成的。所以佛在經上講「智為能度」,要度過這些災難的話,一定要有智慧。

  成所作智是度生的事業,事業由他們來執行。「如來為欲利樂諸眾生故,普於十方世界示現種種神通變化」,這前五識的事情。神通變化是「引諸眾生令入聖道」,這是宗旨,這是目標。能成就「本願力」,本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要靠成所作智才能辦到。成所作智就是現身說法,就是以身作則,《還源觀》上講「威儀有則」,做出樣子來給別人看。其實,我們明白道理,不敢輕慢一個人。為什麼?可能他都是菩薩。作惡的,也做出惡的樣子來,做出惡的果報來,警告世人,那個不能學,學了是那個結果。做出善的榜樣來,教我應該學,這是好的結果。就像舞台表演,表演正派的,表演反派的,都是好演員,都是菩薩。所以,我們的心就平等,看到這個世間善人、惡人,我們都禮拜,禮敬諸佛,沒有分別。

  至於讚歎的,我們讚歎善,隱惡揚善。為什麼?希望大家學好的,不要學壞的。壞的樣子,我們隱好的樣子,我們揚,顯揚。不善的,隱藏,就是決定不說,決定不把它放在心上。這樣修道,沒有一個不成就。知道好人、壞人,都是在教化眾生的。他今天在作惡,他是在表演,這種行為到最後家破人亡。讓你看到,你覺悟,比講的效果大。演的那個善的,積善之家,他家庭興旺。這兩個對比。家如是,國亦如是。一個國家要知道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國家一定強大、富強,一定會帶動整個世界安定和平。為什麼?人家向它學習。這個國家集結都是不善,它的災難一定多,人民一定很苦。都讓你看到,你就相信了,比說有效果。業因果報,就是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完全做出來給你看。上天慈悲,派來這麼多的演員,演得好,你要會看。會看,他們就都有功德了。看到不善的,能反省、能改過、能自新,他們有功德看到好的,能羨慕、能效法,認真向他學習,他的功德大。

  世出世間的法,確實是平等的,不平等是在人的心不平等、人的見不平等、人的想不平等,與外頭境界相沒有關係,外面境界相真的是平等。所以無論在什麼境界、什麼環境當中,修行人都能往生、都能成佛。有沒有妨害?沒有妨害。只要你自己心清淨、心平等、心正,就什麼障礙都沒有。你的心染污,你的心有高下,你的心有迷惑,那什麼環境都不能成就。佛法之妙,妙不可言。這些神通變化,「引諸眾生令入聖道」,成就佛菩薩的本願,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成所作智。這是如來無量智慧的略說。

  下面說力。大乘經常講,如來有十種力。這個地方所引的,出《圓覺略鈔》跟《大智度論》,經論上都是這麼說的。力從哪裡來的?力從智來的,智是體,力是作用。「如來證得實相之智」,實相之智就是了解一切諸法的真實相。真實相是什麼樣子?「了」,明瞭,「了達一切,無能壞」,有沒有能破壞?沒有,一切法不生不滅。「無能勝」,我能勝過這一切人、一切事物,不可能,為什麼?這個力量是平等的,智慧是平等的,能量是平等的,力度也是平等的,沒有高下。高下從哪裡來的?成壞從哪裡來的?從妄心來的。

  大乘經,我們也學了一些,我們從大乘經裡頭見到,本性、真心能生能現,遇到緣能生能現,所生所現的是一真法界的依正莊嚴。一真法界裡面的人事物,都無能壞,都無能勝。往生到實報土的人,身,紫磨真金色身相好,世尊在《觀經》上說,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個好有八萬四千光明,每個光明裡面有佛菩薩在示現教化眾生。有沒有人來破壞?沒有。有沒有超勝的人?沒有,佛佛道同。所有生到實報土的眾生,這眾生都是菩薩,從初住到等覺都是一樣的。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你在事上找不到,它平等的在理上也找不到,這四十一個位次可以說有,也可以說無。無是什麼?你找不到。有是什麼?每個人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這是真的。無始無明習氣要斷掉,是沒有方法的。只有隨它去,讓時間久了,自然就沒有了。你不能想個方法,我想提前趕快把它斷掉,這是一個妄念。自性裡頭沒有念頭,你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下降,就降到十法界去了,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有起心動念。所以你有起心動念,你就到下面去了。你還要有執著,我一定要怎樣怎樣,你又下來了,到六道裡去了。所以古人跟我們說「此處用不得力」,此處就是實報土。實報土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下去了。不起心不動念,當然就沒有方法,所以叫無功用道,隨它去,不理它。這個習氣只有一種、起一個作用,不能回歸自性,它就障礙你這個。除這個之外,什麼障礙都沒有,跟常寂光土,或者是真心自性裡面法身如來起的作用完全相同,所以它不礙事。除這一樁,他跟妙覺如來幾乎沒有差別。

  這個上面你真正能看到無能壞、無能勝,你才曉得佛法真正平等。這世間,無論是惡人、善人,將來都成佛道。這些善惡果報,是眼前覺迷所現的幻相,都不是真的。得到的不要喜歡,假的,夢幻泡影失掉的也不要去懊悔,也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在這個境界裡最重要的是什麼?是養我們的清淨心跟平等心,這是真實功德。清淨心就是不染污,絕不受自私自利的染污、名聞利養的染污,知道這個東西是染污,七情五欲都是染污,要有高度的警覺心,我們不接受這個,心清淨了。我們接受什麼?我們接受大乘佛法,接受《無量壽經》,接受蓮公的會集本,接受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接受這一句名號念到底,其他的不接受。養清淨心,養平等心,清淨平等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開悟,覺就是開悟。開悟就決定生實報土,真正放下了。劉素雲的姐姐,聽到她的一番話,到哪裡去找個人來做實驗?她聽了之後,一口答應,我來做實驗,我來表法,就真做到了。她為什麼能做?她是真的,她不是假的,身心清淨,一塵不染,表一個真正活生生的往生給你看。所以一定要曉得,無能壞、無能勝。無能勝,傲慢的習氣就沒有了,大家統統是平等的,都是如來,將來都要成佛。

  這是力。第一個,我們看第一條,「知是處非處智力,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審是審思、審察,實是實實在在,他真的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的眾生,任何一個眾生因緣果報,從無始到今天、到未來,他全知道。「如作善業,即知定得樂報,名知是處」。是跟非是講的善惡、是講的真妄,你真的是心善、行善、念善,你決定得樂報。這個樂就是沒有苦,這叫真樂。狂歡不是樂,是苦報。那叫什麼苦?叫壞苦。狂歡的時候樂,散場的時候就苦了,所以那個樂不是長久的。真正樂是永恆的,不受外頭境界影響的,這個樂是真樂。受外面境界影響,短暫的,那是假樂,那不是真樂。那個樂之後就有苦,它不能長久。極樂世界的樂是真樂,是永恆的,這叫知是處。

  「若作惡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處,名知非處」,造惡業,他得的樂報,這不是真的。我們看到有人造惡業,他得的是樂報,發大財了,在社會上地位很高,這個佛不是看錯了嗎?佛沒有看錯。他現在得的這個樂報,是前世修的善因。前世修的善業很大,這一生所做的惡業很多,他還是得樂報,就是說他的前世那個善的報還沒有完,還有餘報,他享受這個。這個樂報享完之後,他現在造的這個惡業,果報就現前。有人作惡,馬上就發作,那是什麼?前世沒有善,現在造作惡,立刻惡報就現前。這個極其微細,絕不能從一面看,你得從面面看。佛這個智慧了不起,他能了達一切,過去、現在、未來,他都知道。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在修的善,他知道。你今天的果報從哪來的?不是這一生的現在就報了,前世的。這一生所做的,這一生馬上就有報的,佛知道。前世沒有修福報,這一世應該餓死、凍死的,他是這個果報才對。但是他這一生學佛之後明白業因果報,他拼命修善,到晚年該凍死、該餓死,這個報沒有了,反而晚年還有福報,衣食不愁,念佛還生淨土,真轉過來了,要相信!

  這樁事情我親身體驗的。我從小生長在農村,童年的時間長。但是母親不認識字,對於讀書這樁事情不重視,父親雖然懂得,不常在家,所以書沒念得好,根沒紮得好。可是在我們小時候的時代,鄉村裡頭是私塾,還念過一個短時期,情形、印象很深刻,對於古人的理念、方法知道一些。看今天社會的現象,違反了古人的理念跟方法,造成今天的苦難。我懂得這些事情,可是沒有去做,受社會環境影響。抗戰期間,父親是軍官,管軍械、管武器彈藥,這就有方便,所以我們取得槍枝子彈很容易。拿這個幹什麼?打獵。我打了三年獵,十七歲、十八歲、十九歲,殺不少生。這有果報,殺生短命報。所以從小遇到有算命先生,我不知道,我母親替我算,也不告訴我。到我自己二十多歲離開家庭,有人看相算命的,告訴我,我命中沒有富貴,貧賤的命。富是財富,貴是地位,一生可以跟人做幕僚,做不了主官。就是什麼?命中沒有官印,做個村長都要官印,就是你做官是沒有印的官,幕僚,你沒有權力。貧賤,貧賤說得不好聽就是乞丐,是這麼個命,而且是短命。自己完全無知,打獵打了三年,這個多麻煩!好事一樁沒做,雖然有好的念頭,沒有行動。對佛法一點尊重的心都沒有,人云亦云,以為這是迷信,以為這些東西應該要取締的,對人沒有好處,這個都是大逆不道,沒人教過我。

  二十六歲遇到方東美先生,跟他學哲學。在這個課程裡面,難得他給我講了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才認識佛教,才知道裡面有好東西。也正在這個時候,認識一些老居士,都是年歲很大、祖父輩的人,給我一些善書,《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感應篇》這些東西給我看。我看到這些因果報應,冷靜去反省,過去造了許多罪業,這才真正曉得,要改過自新,要懺悔。佛法有這麼殊勝,可惜沒有人講。我對這個很有興趣,從接觸經典之後,就有一個莫名其妙的愛好,看不懂也喜歡看,也不會把它丟開,每天都看。認識了章嘉大師,這都是很殊勝的緣分,看不懂地方,記住,向他請教。這樣走入佛門。章嘉大師救了我。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這就救了我,要不是他說,我沒有起這個念頭。

  壽命四十五歲。我們那個時候同時出家,三個好朋友,我一個,明演法師一個,法融法師一個,三個人同年。同年當中,我的月份最大,他們兩個都小我月份。我們的命運大概都差不多,都過不了四十五歲,我們心裡都有數。三個人出家,都受戒了。四十五歲那一年,我們是三十三歲出家的,四十五歲那一年,二月,法融法師走了五月,明演法師走了七月,我生病,我就曉得,時間到了。我不看醫生,也不吃藥。人家問我,我說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我壽命到了,所以我念佛求生淨土。幾個學生照顧我,四個在校讀書的學生。一個月,我的病慢慢就好了,休息兩個星期,繼續講經。這轉過來了,我沒有求長壽。所以在這十二年當中努力修善,積功累德。章嘉大師教我做的,教我修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是吃長素,所以我學佛大概不到半年,我就吃長素,無畏布施,再不敢吃眾生肉。我學佛,求智慧,求懺悔,求積一點善業。我一無所求,不求功名,也不求富貴,也不求壽命,求生極樂世界,活一天,求一天。於世間法一塵不染。有緣,這個緣是跟眾生有利益的,我會去做。雖然做,不求回報,我要求極樂世界,我求回報,就不能到極樂世界去了,所以一無所求。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走到底。走了這麼多年,不管人家怎麼想、怎麼說,與我不相干,他對我不了解,他沒有跟我相處過。相處過的人也未必認識我,為什麼不認識?因為他心裡財色名利沒放下,這個東西障眼,跟我在一起,他也不認識我。如果沒有這些煩惱習氣的話,他認識。

  所以佛知道,就是他沒有障礙,他認識,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果報通三世。這一生沒有修福,享大福,前世修的前世要沒有修,再前世修的。他總有修的這個大福,現在遇到緣,成熟了,因遇到緣,果報現前。現前造的惡,這一生有餘福很大,沒有看到惡報,來世、後世決定有果報。了解這個道理,人不會有惡念,不會有邪行,為什麼?知道果報可畏。想到果報,就不敢起惡念,不敢做錯事,這一定的道理。「如是種種皆悉遍知,故名知是處非處智力。」對於三世、六道,或者說十法界,佛知道得最清楚,絲毫不爽。這是自性本具的能量,佛完全現前了,因為他的煩惱習氣斷盡,圓滿現前了。所以佛所具備的智慧、力用,我們統統都有。說佛就是說自己,佛顯出來了,我們有煩惱覆住,並沒有失掉,這樣我們有信心。好,今天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