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0六集)  1991/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06

  請掀開經本,第二百六十四面第三行,從第二句看起:

  【此總言地者。借喻顯法。地有生成依持義故。真智證如。生成果智。及因位勝功德故。若因若果。皆依此地。地能持故。故總名地。通以一切有為無為功德而為其體。】

  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前面將十地概略的介紹過了,這個地方宗密大師給我們做了一個總結,為什麼這個菩薩稱為地?這是菩薩位次裡面最高的,我們通常講十地菩薩。十地菩薩也稱為大菩薩,梵語裡面稱為摩訶薩,摩訶薩就是指十地菩薩。到底為什麼他稱之為地?這個地方給我們解釋得很清楚。它是借比喻來顯法,『地』有生長的意思,一切樹木花草、五穀雜糧都要從地上生長的,地有這個意思,有『依持』的意思。一切眾生離開地就不能生存,我們這動物、人都離不開地。

  底下講的這是比喻,在法上講是『真智證如』,如是理,是法界的真實相。我們說淺一點,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這個範圍小,不能包括法界,應當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實相,這裡面包括了宇宙人生。這個在佛法裡通常用一個字做代表,叫如,佛經一開端,「如是我聞」,那個如也是指這個意思。如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夠明瞭、才能夠證得?那要智慧,這個智慧決定不是世間聰明智慧。世間聰明智慧沒有這個能力,要真智慧,這實在是很不得已說的,這稱為真智。真智從哪裡來的?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換句話,真正智慧不是從外面得來的。唯有這樣的智慧,自性本具的真智才能夠徹證法界萬有的真相,這樣的人我們就稱他作佛陀,佛是究竟證得的人。證得一部分,沒有能夠證得徹底,我們就叫他做菩薩。但是菩薩最低限度也確實證得少分,這就是常說的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實在講就是如,就是法界真相,就是這個東西。能證的智跟所證的境界是一不是二,這是不思議的境界,本經的經題就是入不思議境界,入就是證,《普賢菩薩行願品》,這個經題也是指這個意思。

  它跟世間學術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世間學術都有能、有所。譬如像我們講修行證果有能證、有所證,有能所就變成世間學術,佛法沒有能所。能就是所,所就是能,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最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為什麼?可以說我們生生世世,我們這意識裡面的常識沒有這個概念,突然佛給我們講這樁事情,我們往往無法接受。這好比什麼?這個燈,燈放光,光照燈,你說燈跟光是一還是二?好比是這樁事情。光,是從燈上放出來的,還照燈,這個法界實相這裡面本具的智慧光明還照法界,就像這麼一個比喻。比喻實在講,不能比得恰到好處,只能比個彷彿。證明這個事情的確很難理解,彷彿燈放光又照燈,這麼一個味道一樣。但是我們這個燈跟光還是可以分成兩樁事情,法性裡面智跟如是一點都沒有辦法分的,確實它是一樁事情。

  真智證如就『生成果智』,果就是如來的果位,果位上的智是無所不知,就是這種智慧從哪裡,我們常講佛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這個智慧德能從哪裡來的?就是真智證如而來的。這果智是講它的起用,它的作用無量無邊。『及因位勝功德故』,因位,區別不是果位,果是成佛,在成佛之前統統叫修因。因位就是菩薩位。菩薩位次很多,從初信位到等覺位,在《華嚴經》總共有五十一個位次,統統叫菩薩,統統是如來因地的通稱,因位的通稱。「勝功德」,勝是指殊勝的功德。殊勝功德這就是特別指地上菩薩,因為地上菩薩真智證如已經接近到果位了,這個功德比起淺位的菩薩,比起三賢十信,那要殊勝太多了。

  實在講不但是說三賢位,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功德實在講也不可思議,這是《華嚴》圓教一乘了義。初信位的菩薩,在斷煩惱的功夫上等於小乘初果;換句話說,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統統斷盡了,才證得初信位的菩薩。這種菩薩在我們一般說,三不退他就得位不退,雖然在修行上還是進進退退的,他退有個底限,底限是什麼?就是初信位,他總不會退到初信以外。他證到二信、三信、四信,可能又退轉退到初信,不會退到初信以外,因為他見思煩惱斷了、見惑斷了。這要是在小乘,就是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他就一定證阿羅漢果。在通途法門裡面得到這個位次之後,從這一天開始算起,成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是從這一天算起。

  如果要像我們這個程度算起,那就得無量劫才能成佛,何以見得?因為我們每位同修,在過去真的是無量劫中生生世世都在聽經,都在學佛,學了無量劫,想想看自己還是這個樣子,原因在哪裡?就是進進退退,是退得太多了。我們退的底限在哪裡?在阿鼻地獄,你說這糟糕不糟糕?這菩薩的底限是初信位的菩薩,阿羅漢的底限是初果須陀洹,我們的底限是阿鼻地獄,這很糟糕。換句話說,我們生生世世都沒有證得初信位,也沒有證得小乘初果,因為你要證得,你不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這是我們要曉得的。所以縱然是初信位的菩薩,功德都不可思議,比小乘殊勝太多,只是在斷煩惱跟小乘相同,除這一條之外,無論在智慧、德能、功德都不是小乘須陀洹能夠相比的。

  底下跟我們說明,『若因若果,皆依此地』,無論是因,無論是果,統統都依這個地,這個地就是真如,就是法性。世出世間一切法,大這說到世界,小講到微塵,統統是這個真如法性變現出來的,它是能變,法界是所變,能所不二,所以說它為地。『地能持故』,能持一切世出世間法,『故總名地』。下面就說,『通以一切有為無為功德而為其體』,地的體性就是有為無為功德。有為,我們用百法來說,前面九十四法都是有為法,後面六法叫無為法。無為法裡面包含了真如無為,有為法裡面包括了阿賴耶識,統統以這個稱為地,地以此為體。

  【剋性唯是如智契合。撮其要解。通於六決定為體。廣如本論等明。】

  這底下一句就指得非常的明瞭、非常的清楚,『剋性』而論,『唯是如智契合』,如就是智,智就是如。『撮其要解』,撮是摘要的意思。細說說之不盡,所以佛跟我們說法,都是舉要而略引,使我們從佛的精要當中逐漸去領悟、去體會,這就是佛家常講的開悟。開悟,關鍵就是心地清淨,菩薩能契入這個境界,我們為什麼不能?不能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心不清淨。

  我們今天學了佛,學佛,心清不清淨?學了還是不清淨。這個原因在哪裡?這一般人都會說,業障太重,這個話說得有道理,確實業障太重。這個業障是什麼?胡思亂想。聽經,聽什麼?聽那些皮毛知見。這個知見對我們有沒有用處?一點用都沒有,不但沒有用,反而造成了障礙。這個原因在哪裡?佛當年住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聽眾一聽就開悟了;我們今天在此地講經說法是愈聽愈糊塗,佛世大家會聽,我們現在不會聽。那一些人聽經能夠消歸自性,這個就得受用。我們今天聽了之後妄想分別,這不糟糕嗎?這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這就是說明了佛法真實的利益是化解我們心裡面的妄想煩惱,把它化解;這不會聽的,增加了,增加了妄想,增加了煩惱,這就錯了。所以聽要會聽,這不會聽的,很糟糕。我常常聽到同修們來說,聽經之後彼此辯論鬧意見,我聽了都很難過,這就是不會聽,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把意思都解錯了。

  哪一天聽到我們沒有念頭了,聽到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了,那就對了。聽經、讀經、念佛,都要守住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的原則,離名字相,這些名詞術語不要執著;離言說相,言語文字不要執著;離心緣相,聽懂也好,聽不懂也好,絕對不要去研究、不要去想它這是個怎麼聽法,目的是要修清淨心的。我專心聽經就不打妄想,專心念經也不打妄想,專心念佛也不打妄想,它目的是叫你不要打妄想。所以你到此地來坐一個半鐘點,這一個半鐘點心裡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在此地修了一個半鐘點的清淨心,這就對了,就完全正確了。心要果然常常保持著清淨,清淨心裡面的作用就是真智,那個時候你就見到外面的如,就見到了。如是什麼?是性,你就見性了。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這個道理。

  由此可知,心不清淨,怎麼見也見不到如。心清淨,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見到六境的真如,眼見色性,耳聽的是聞性,鼻嗅的是香性,就不叫塵了。如果這個心地不清淨,你見色聞聲,叫六塵,塵是染污的。換句話說,染污了我們的心性,染污了我們的思想,染污了見解,這個麻煩大了。重報是生死輪迴,輕報,像我們佛家講花報,就是現前的病痛,煩惱病痛。你要曉得生死煩惱病痛的根源從哪裡來的?就是心不清淨,心性為六塵所染污,從這個地方生起來的。所以一個人心地清淨,思想見解清淨,確實他不會生病。這是我們要明瞭、要認真去檢點,要努力的去學習,佛法沒有別的,恢復身心清淨而已。清淨的身心是我們的真心、真身,叫法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底下說,『通於六決定為體,廣如本論等明』。

  【上之十障。各障地地初心。】

  我們在前面讀到,每一地都有俱生所知障中的一分,使自己的地位不能夠快速的往上提升,原因就在此地。必須將這一分障礙斷除掉,地位才能夠向上提升一級,十地菩薩如此,十迴向、十行、十住,乃至於前面講的十信位,統統都是障礙障住了。十信位的菩薩,這個障礙是最粗最重,見思煩惱,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覺察得到的。身見,起心動念都執著這個身是我,對這個身非常的愛惜,要講求如何來保養這個身,身見。怎麼想方法去保養都保不住,原因為什麼?這個妄念它在傷害你的身體。天天想這個補,想那個補,這都是妄念,這個妄念傷害身體。你那個補得少,傷害得多,總是彌補不了,這個諸位要知道。

  除身見之外,邊見,這個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相對的見解,我們說大,大的對面有小,說長,長的對面有短,今天科學家講的相對論。我們生活在哪裡?活在相對的時空裡面。佛家把這個相對稱為邊見,兩邊,不是倒在這一邊,就是倒在那一邊,邊見,這都是錯誤的。這個邊見從哪裡來的?執著來的。你沒有執著,哪有大小方圓,沒有了。可見得這個相對不是真實的,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它不是事實,在佛法裡面講,遍計所執性,還比不上依他起性。再一個,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成見,某人成見很深,這是很麻煩,嚴重的執著。成見裡面有兩種,一種叫見取見,一種叫戒取見。見取見是對於果上的執著,戒取見是對於因上的執著,這兩種執著也是屬於錯誤的。第五種,就是不屬於前面四種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我們叫它做邪見。三界總有八十八品,品是品類,這個八十八品是粗分,要細分每一種類裡頭不知道還有多少!這就是我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能夠捨掉一部分,這個地位又提高一部分,最低限度要把這見惑八十八品斷掉,這才能證一個菩薩初信位,好像五十一年級,這才上了一年級,才開始上了一年級,條件就是這麼高。

  我們看看《華嚴經》,也是感慨萬千,望塵莫及,怎麼個修法?換句話說,初信位的這個一年級,想一想沒有資格進去,這個門沒有辦法進去。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什麼人有這個能力把八十八品見惑斷掉?所以讀了《華嚴經》很感嘆,沒有用處,做不到。思惑斷盡了,思惑是煩惱,粗重的煩惱,貪瞋痴慢疑念頭都沒有了,才能證得七信位。好像這五十一個年級,念到七年級了,七年級貪瞋痴慢疑念頭都沒有了,都斷盡了;八信、九信、十信,破塵沙煩惱;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華嚴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你讀了之後,我們也會說,說了做不到也是枉然,念了《華嚴》,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

  好在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沒有這一招,我們真是絕望了,那佛講《華嚴經》確實是吊胃口,說了我們都做不到!所以有許多同修來問我,這麼多大乘經典,法師你為什麼要選《無量壽經》?你應該懂得了,大乘經典我都念了,做不到。今天有位同修來跟我講,他念《金剛經》,我說好!能做得到嗎?《金剛經》上「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想想我做不到,你做到了嗎?你要四相在,你就不是菩薩,《金剛經》你沒分。不但在四相,四相是個粗,後面還有四見,那比相就微細了,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菩薩,你能做得到嗎?《金剛經》可以念,做不到,這個我空不了,所以不容易。

  這才知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的好處,這樣的經典、法門能夠叫我們在一生當中,穩穩當當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跟八地以上的菩薩平起平坐,這很不可思議,真的是難信之法。那一品煩惱也沒有斷,到西方極樂世界居然有八地以上菩薩的享受,有這種待遇,到哪去找去?所以我想來想去,還是這個法門我喜歡。所以總要想一想自己的根性,我能不能做到?做不到的,我在這上面浪費許多的精力時間,這是自己的真正損失。我們要把精力、寶貴的光陰,用在我們確實可以得到的東西上,這就沒錯。這個絕對不是好高騖遠,衡量自己的根性、環境,這樣取捨就不會有錯誤了。

  【謂地地各有入住出三心。此前十障。地地入心起時斷也。】

  每證入一地,在心理變化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入』,是你剛剛證得,第二是你『住』,你安住在這一個階段上,第三個是你在安住修學有了功夫,斷一品無明,離開這一地。譬如初地,離開初地,再入二地;二地裡面有入,有住,有『出』;出二地,就入三地,所以每一地裡面在修學上有三個階段,稱之為『三心』。『此前十障,地地入心起時斷也』,入的時候才發現,如果不發現,怎麼個斷法?下面大師假設問答,來為我們解釋疑惑。

  【問。無間道正斷惑時。為智先起惑後滅耶。為惑先滅智後起耶。為同時耶。】

  這個問題也問得很好,我們聽了佛給我們講的話沒有問題,那些菩薩們聽了有問題。我們現在要問,到底是有問題的好,還是沒有問題的好?這個我們也要多想想,這裡面好與不好也相當複雜。有一類人對於佛所講的話深信不疑,一心一意依教奉行,他沒有問題好,他心地清淨,沒有妄想,這個好。如果心裡面確實有疑惑,不願意來發問,這就不好。有了疑惑一定要問,斷疑才能夠生信,信心才能堅固,道理在此地。

  疑慮多,這都是屬於所知障,過去生中或者現前之中,他聽得很多、見得很多,這個見聞覺知統統變成了所知障。真的要博學多聞,把這些障礙一樣一樣的拋掉。他的成就有時候不如一個老太婆,老太婆什麼問題也沒有,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走的時候可以預知時至、站著往生,通宗通教的一代宗師往往都做不到。這是我剛才講得很清楚,大家要記明白,真正對於佛法沒有一絲毫疑問,也不想探討很多,不想博學多聞,只想一心清淨念佛,這個非常難得,這是善根無比的深厚,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所以這些人的成就真正不可思議。我們看下面的答覆,二百六十五頁第一行就是答覆。

  【此三惑智各有兩失。不成斷義。】

  這是答覆前面。『無間道正斷惑』的時候,前面不是講斷一品無明才往上升一級,現在問題來了,到底是『智先起惑後斷』,還是『惑先斷智後起』,還是『同時』?我們曉得沒有智,怎麼能斷惑;惑要不斷,那智怎麼會起來。宗密大師在此地說的,這很有味道。『此三惑智』,前面問的這三個問題『各有兩失,不成斷義』。

  【謂智先起。有自成無漏過。】

  這剛才講了,惑不斷,智怎麼現前?智確實是本有的,本有的怎麼不能現前?有迷惑把它障礙住了。這個地方用的是辯證法,假如說智先起,那就不要斷惑,這個智不就是自己成就的?『自成無漏』,『過』就是過失,這在理上講,講不通的。底下有個小註,「不因惑滅故」。

  【不能滅惑過。】

  「智起」,智慧起來了,這個迷惑還在。因為你這個智不需要斷惑,智就起來了。智慧一透出來,這迷惑還在,這又是第二個過失,兩個過。各有兩失,兩個過。如果說惑先滅智後起,這底下講:

  【惑有自滅過。】

  這個迷惑自己會滅,不要有智它自己會滅,底下小註說,「前念智起,而惑猶在,故後滅時」,那它是自己滅的,不是智照而滅的,是自己滅的,與智不相干。

  【不障聖道過。】

  智慧起來,智慧就是聖道,它不障礙它,不妨礙它!這一問,這也講不通!底下還有一個就是:

  【智後。】

  這個『智後』是不障聖道過智後,同時起,也有過失。

  【及同時。皆具此四過。還於智上惑上各說二過。過名同前。義則順於智後及同時而說。以意可知。相兼總成十二過也。】

  這個話不難懂,很容易明瞭。如果說同時起來,那麼智先起惑後滅,兩種過失,惑先滅智慧起又兩種過失,它同時都具足。這個事情就很麻煩,那這個斷惑證真到底怎麼個斷?怎麼個證的?此地實在講,開口便錯,動念皆乖。像這樣用功的人,他能不能斷惑?能不能起智慧?智起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開悟,他會不會開悟?能不能斷惑?決定不能。為什麼不能?這些都叫妄念,智先起、智後起它都是妄念。還有這種妄想分別,換句話說,惑斷不了,智也起不來,總是過失,三句合起來十二種過失,這個事情麻煩了。

  【若爾。云何斷耶。】

  那這樣怎麼個斷法?大師引《唯識論》上這個話來講。

  【唯識云。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

  這句是《唯識論》上的話。下面有解釋什麼叫『二真見道』,底下:

  【釋曰。二真者。即二空真見道。謂二障種。真見生時。即永斷滅。】

  什麼叫二障?所知障與煩惱障。這句話非常重要,他講的是修行證果的原理原則,通於一切法門,我們念佛這個法門也不例外,也離不開這個原理。我們剛才說過,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得一心?為什麼功夫不能成片?再說得粗一點,為什麼功夫不得力?就是二障,毛病就出在這裡,不是知見障我們,就是煩惱障我們。他前面問的這個到底哪個先、哪個後,這是所知障障著他,他的功夫不得力。另外一種是煩惱,煩惱最常犯的一個昏沉,一個掉舉。昏沉的是這一用功就打瞌睡,這就沒有法子,這是煩惱障,這不是所知障。另外一種,這稍稍用功這個心裡面七上八下,所有一切妄念都起來了。所以很多同修給我說,我不念佛的時候還沒有妄想,愈念愈多。那是什麼?那叫掉舉,心裡面七上八下,這屬於煩惱障,有這兩樣東西就麻煩了。掉舉跟昏沉屬於煩惱,這很常見的現象。再就是經聽多了,這個經上這麼說,那個經上那麼說,這個法師這樣說,那個法師那麼說,聽多了,所以他的見解太多,像前面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所知障。

  『二真者,二空真見道』,我空、法空,我空是煩惱障斷了,法空是所知障斷了。我們再問,像前面他的問法,到底是先空後斷,還是後斷先空?換句話,空也空不了,是斷也斷不了,犯了前面的過失。你管這些幹什麼?心定下來!什麼方法能破二障?定功,清淨心裡頭一念不生,哪有障礙?什麼障也沒有。這心裡才動個念頭,障礙就來了。所以念佛法門很不可思議,既有念而無念,開始我們是有念,念到功夫成熟的時候,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這就是空有兩邊都不著。你說有念,他心空的,一絲毫分別執著沒有,心地清淨;你說他無念,他口裡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念相續,空有兩邊都不著,真正與法界相應。相有體空,口裡有念,心裡是空的,心裡面不執著,這就對了。

  可是這個我們現前學不得,我們現前如果學的時候,口念心不念,有口無心,決定不能往生,不能成功,那是大錯了。為什麼?我們沒有見到真心,真心無念,我們現在是妄心,妄心就有雜念。所以我們口念心也念,這個心是妄心在念,真心離念,真心裡頭沒有念,我們沒有見到真心。所以講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那是見了性的話;沒有見性,連邊都摸不上,這個要知道。萬萬不能把見性的境界,以為就是我們現前自己的境界,那就錯了,那才叫大錯。沒有見性,口裡不念可以,心裡要念。這個千萬不能聽錯,聽錯之後,那個太危險了,你們這一生念佛念到最後不能往生,這不能怪我,我把話說清楚了。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處事待人接物不要太執著,不要太認真,不可以過分的計較,為什麼?我們這個心才逐漸會清淨,功夫才會得力。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掛在心上,都要計較執著,這是念一生的佛不會有作用,往生不太容易。

  所以念佛的時候,所講求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是你在念佛用功的時候一定要這樣做法。當有事情來的時候,我就把功夫放下,我好好的來辦事,世間事要辦,假如不辦,這違背了佛的教訓。佛給我們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我們不能離開世間;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不能破壞這個世間的世間法,所以世間法我們也要認真負責。這個認真是世間人以為真,我們也把它當真,我們把它做得很圓滿,自己心裡面不能有,心要清淨,心不能夠染著世間法,這就對了。這就是經論上常講的,「即世間而出世間,離即同時」,身在世間,心出世間,是同時的。這才叫會修,這是真正修行,這是《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確實沒有障礙。這個意思很深、很難懂,要細心的去體會。

  這下面講,『謂二障種』,種是習氣,與生俱來,生生世世我們都迷了。所以這種所知跟煩惱障不要學的,它就有了,這不是學來的,從生下來嬰兒我們就能觀察到。『真見生時,即永斷滅』,真見就是前面所講的真智證如,真智證如,二障就永斷了。

  【猶明與闇。定不俱生。】

  這下面舉一個比喻,希望從這個比喻當中去體會。譬如『明與闇』,明與暗會不會同時存在?不會。我們點上燈就明了,燈一熄,它就暗了,有明就沒有暗,有暗就沒有明。正如同前面講有智就沒有惑,有惑就沒有智,智是明,惑是暗。所以我們自己如果想想自己有沒有智慧,如果自己還有妄想、還有煩惱,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沒有煩惱、沒有妄想。從這裡可以能夠檢查我自己到底有沒有智慧,不要去問人。你去問人,很容易上當,很容易受人欺騙,人家恭維你,你不錯的,你很有智慧,其實煩惱一大堆,妄想一大堆,哪來的智慧!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瞭,什麼叫智?什麼叫惑?有惑決定沒有智,有智決定沒有惑,這個比喻容易懂。

  【如秤兩頭。低昂時等。】

  這下面再用第二個比喻,好比『秤』。現在用秤比較是少一點,現在都用磅秤。從前秤這是秤鉈,跟這個秤勾是兩個秤的高低,一邊高,那一邊就低,這一邊高的時候,那一邊就低。這也是比喻高低不會同時產生的,它在平的時候就沒有高低,高低現象都沒有了;不平的時候,決定一個高,一個低,高低同時存在的,不可能。

  【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此但舉法相一邊。亦不違餘緣集斷義。若望此宗則有所遺。謂秤衡是一。低昂無妨。解惑不爾。豈得俱時。明闇之喻。雖則相預。到與不到。俱不破闇。同時則相違。異時則不相預。故中論云。燈中自無暗。住處亦無暗。破暗乃名照。無暗何所照。乃至已生未生生等。燄燄不分等。若實教中斷結。要性相無礙。故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後者。謂顯無性緣成。則說斷結。由能斷無性。方為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

  我們就念到此地。這段當中顯示一個事實的真相,那就是比喻只能比喻一個彷彿,事實的真相是比不出來的。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要是執著這個事實真相,問題是愈來愈多。有沒有方法能解得開?給諸位說,沒有方法。妄想裡面再生妄想,枝枝葉葉無量無邊。宗門、禪宗取笑教下,研究教的,他怎麼取笑?叫尋枝摘葉,那個意思叫自找麻煩,就這個意思。像一棵大樹一樣,一棵一棵枝子,去一片一片葉子把它摘下來,那你連根鋸掉,不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何必要那麼麻煩?教下就是尋枝摘葉。過失到底犯在哪裡?還是馬鳴菩薩那個原則忘掉了,馬鳴菩薩教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那真是一聞千悟,就開悟了。教下,還是所知障的習氣,佛祖為什麼要這樣子一而三,三而四,不厭其煩的來給我們一層一層辯駁?統統是我們的毛病。祖師有沒有?祖師沒有,全是我們的毛病,在這個地方統統都抖露出來,才枝枝葉葉,節外又生枝,這就是這個現象。

  前面這個比喻說完之後,底下大師又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此但舉法相一邊』,往往你從這一邊觀察沒有錯,可是換另外一邊,問題又來了。譬如我們拿這個杯子,我這麼拿法,我問你,這兩邊你們說說這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看到這一邊來,這是鼓起來的;看到這邊的,不對,你們說錯了,這凹進去的,這兩個人就要打架了。其實兩個都沒有看錯,兩邊不一樣。法相太複雜了,面面不相同,前面跟你說的是一面沒錯,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那問題就又來了。但舉法相一邊,『亦不違餘緣集斷義』,這個在法相裡面講是講得通的。

  『若望此宗則有所遺』,遺就是有遺漏的,你所講的不圓滿。此宗是華嚴本宗,是圓教,那就不圓滿了。你看他說,『秤衡是一』,秤,衡是個秤鉈,這是一樁事情。『低昂無妨』,本宗是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解惑不爾』,解是智,惑是迷惑。『豈得俱時。明闇之喻,雖則相預,到與不到,俱不破闇』,舉明與暗的例子也不很恰當,有明無暗,有暗無明,明暗不相到,明暗不能同時存在。所以《唯識》裡面所說的東西,我們一般人很容易接受,因為大多數我們的常識能夠緣得到,我們智慧可以達得到,《唯識》是不講第一義,是講第二義。第二義我們能懂,第一義我們不懂,本宗是講第一義。第一義言語達不到,心思達不到,所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只可意會,不能言傳。我們借古人這句話,在第一義裡頭,意也不能會,意會還是落在第二義,為什麼?它沒有意!你怎麼會?離心意識才是第一義,在心意識裡面就是屬於第二義的,這不是第一義。這是本宗說法就不一樣,先說我們容易理解的,再說我們不容易理解的,不容易理解的才是事實的真相。所以講明闇之喻,雖則相預,到與不到,俱不破闇,『同時則相違』,明暗同時則相違,明暗相違,不能成立。『異時不相遇』,怎麼不相遇?明永遠遇不到暗的,暗永遠遇不到明,這個就是官司怎麼打,打不清。你說明來暗去,暗去明來,他說明來沒有見到暗,暗來也沒有見到明,它兩個沒碰頭,怎麼說一去一來?

  『故《中論》云』,《中觀論》上給我們辯這個問題。所以喜歡用頭腦的,喜歡辯論的,這些經論是很有味道的,讓你慢慢去想去。他的方法是讓你想,到思盡還源,你才會開悟。喜歡用頭腦的、用想像的,佛就用這個方法來對付你、來教你,慢慢你還是會開悟。不喜歡用頭腦的,這佛有另外一套方法教他,這不需用頭腦他也能開悟,開悟的快慢,在你自己用功的勤度。所以佛的方法善巧方便,各種不同根性的人,他都有辦法來教你。所以對於喜歡想像,想像力很豐富的,你就教他從這個法門下手,這才叫契機,他才歡喜佛法,容易接受佛法,依照佛法來修學,這就所謂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中論》裡頭有這麼一段話說:『燈中自無暗,住處亦無暗,破暗乃名照,無暗何所照』。這是《中觀論》上的四句偈。這四句偈,我們也不難懂,我們把一盞燈點燃,燈裡面沒有暗,住處也沒有暗,你去找,暗在哪裡?找不到。可是我們講照,講這個字的含義,照一定是破暗才叫照,如果不破暗怎麼叫照?沒有暗,照什麼?先把這個前提建立起來,然後我們再研究討論它,從這裡面去找出事實的真相。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