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十一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1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一講。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上一次說到這個地方,這裡面的意思還沒有能夠講盡,今天我們繼續來說明。佛特別提出來說明在『後五百歲』,就是末法時期,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佛揀此二人」,揀別這兩種人,一個是持戒的,一個是修福的,「真是婆心太切」,婆心是大慈悲心,「預防眾生誤入歧途,施設善巧,可謂極也」。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末法時期學佛很容易誤入歧途,就是走錯了路。怎樣才不走錯路?諸位就要記住,一個是修福,一個是持戒。這個意思下面還會跟諸位來細說。假如我們學佛捨棄持戒與修福,可以說沒有不走錯路的,所以說這真正是婆心太切。『以此為實』,「為實」的意思,「言能明此理,從此用功」,能明白這個道理,以這個道理作基礎來用功,從此修行,「所以能生信心,全恃以此為實也」。以此為實,以佛所說的每一句話、佛所說的一切道理最為真實。為什麼把佛講的言語道理認為真實?你是明這個理了,不但明這個理,而且有功夫親證得這個理。可見得能明此理,這個明不僅僅是解悟,這個地方有證悟的功夫,有修證的功夫,所以這個信心自然就生了,與佛同一個境界,這是真真實實的成就。

  再說到須菩提發問裡面含有三個意思,這種發問都是利樂有情問,特別是為了末法的眾生,也就是為我們現在的眾生,提出這個問題,由佛來答覆來開示,這個意義就很深了。這三個意思,第一個是「不輕視眾生」,這是希望大家要注意到的。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可作佛,哪怕他再愚痴、再笨拙,只要他肯持戒,持戒是戒定慧三學他都有了;他肯修福,修福就是布施、持戒六度也統統都含在其中了。只要是這兩種人,我們決定不可以輕視,他可能成就,只要他有堅定的信心,精進不退,一生必定成就。

  第二個意思是「不可阻人善念」,別人發心學佛,希望在這一生有成就,你決定不能說佛教太深太難了,不是我們凡夫可以一生做得到的,把人家的善念打退,叫人家退心,這個是錯誤的。我自己沒有信心,這一生不能成就,別人難道跟我一樣嗎?他有信心,他一生成就了,不是我們能夠比得上的。所以對於任何一個人的善念,我們要重視,我們要鼓勵、要協助他成就,不可以阻撓,不可以令人退心,那個罪過無量。

  第三個意思說得更具體,無上甚深的佛法不一定要上根利智,「不必上根利智,持戒修福即可」,你看這個妙!所以佛告誡須菩提『莫作是說』,這個意思很深長,希望我們要體會,要能夠體會到佛的意思。有這一點,真的給末法時期這些發心修學大乘、修學一乘佛法的同修帶來一個定心丸,帶來無比的信心。因為假如要是說這樣甚深的佛法一定要上根利智,我們想想我們不是上根,我們的根性也不很利,換句話說,沒指望了。說個不必,那我就有希望,只要我們能持戒能修福,這就可以接受大乘佛法,可以接受一乘佛法。這句話不是方便語,不是對於末法時期眾生帶來的安慰鼓勵,而是千真萬確的真實語,希望我們要能夠承當,要能夠接受。從今以後要發大心,一生當中圓成佛道。

  還有一個意思,「非但弘般若經宜如是」,應該是這樣的態度,「弘一切法門盡當如是」,這個意思希望我們要牢牢的把它記住。換句話說,持戒修福不但你可以修學般若,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不例外,門門都能夠圓滿成就。像《華嚴》,「華嚴,將佛境界完全說出」,持戒修福者就可以入華嚴海會,就可以入一真法界;「阿含經」,小乘經典,「令人躬行實踐」,比較淺顯,希望每個人都能把它做到,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方等經典,令人回小向大」;現在我們所讀到的是般若經典。由此可知,佛所說的一切經論,它的揀擇,特別就是在根性上面的揀擇,確實是「持戒、修福」這兩個條件,兩個條件裡面具足一個就可以入門,如果這兩個條件同時具足,那就是上根利智之人,所謂上根利智我們就可以作如是觀。我們自己要想做個上根人也不難,只要你肯發心持戒修福就成了,這是世尊在此地為我們所做的揀擇,真正是給我們帶來最大的信心,這正是佛的大慈大悲。「故必揀擇持戒修福之根基」,這是可以修學大乘以及一乘佛法。

  講到滅度,「滅度,本義指不生不滅之真心」,所以滅度就是一切眾生的真心,「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名曰涅槃。」生滅是妄心、妄念,妄念這個念頭是生滅相,這個相沒有了、滅盡了,清淨寂滅的真心現前,現前我們也叫做證得,佛學裡還有個名詞叫做涅槃,涅槃就是指這樁事情。『如來滅後』,「滅後,指應化身滅」,我們曉得法身沒有生滅,應化身生滅,裡面意思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夠透徹了解的,這個裡頭的理事都有相當的深度。

  「如來滅後」,這裡頭也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報身、應化身皆是相,滅者是報身應身之滅」,因為有相,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有生滅,性沒有生滅,所以見到應身報身之非相,則見如來。應身報身是相,就相上見到性,這就叫見如來。如來是性,報身、應身是相,性與相是一不是二,這是一體的,古人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報身跟應身是生滅的,它「不是永滅」,這個要注意到,為什麼?「還要示現」。這個道理我們從這裡再做比喻,像現在我們在電視上看到「螢幕」,我們寫的這麼多文字在此地這是「現相」。諸位曉得,螢幕是不生不滅,好比是真性,畫面上的相是有生有滅,剎那在生滅,雖然剎那在生滅,諸位想想這個相是可以重複再現的,可以重現的,由此可知,這個生滅不是斷滅,也不是永遠滅掉,正如同我們電視一樣,它可以重播的。重現,我們要問,是不是重現同樣的相?這不一定,所謂重現就是它不斷的再重現,剎那生滅,不斷的再重現,它本身的確沒有相,它能夠現無量無邊的相,這是真性大用不可思議。如果我們拿錄影帶來做一個比喻,錄影帶我們所錄的影像是可以重播的,後一次播出來的與前面一次播出來的完全相同,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個帶子也可以把它洗得乾乾淨淨,另外再錄新的節目,錄好新的節目又可以重播。我們的真如本性作用當中所現的相就跟這個樣子彷彿,當然沒有辦法比得那麼切實,只能夠比一個大概。

  還有一個比喻也很接近,心與夢境,我們用這個來比喻,我們把心比作真如本性,能做夢的心,做夢的夢中境界比作報身應身。我們想想夢境,昨天晚上做了個夢,醒來沒有了,今天晚上睡覺又會做夢,夢境是會重現的,天天在做夢,天天做的夢不相同,也有極少數的人做了幾次相同的夢。我們用這個來比喻,希望諸位從這些比喻當中,能夠體會到如來與應身報身的關係。由這個關係當中,我們更進一步的去體會一切萬法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一切境界的關係,才曉得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也。

  下面我們講『後五百歲』,五百歲就是五百年,此地用了個「後」字,佛法裡常講五五百年,第五個五百年就是後五百年。佛說法運的興衰,它有一個階段。第一個五百年就是從釋迦牟尼佛入滅,我們俗話說釋迦牟尼佛死了,死了以後第一個五百年,這個時期在佛法裡面叫做「解脫堅固」,解脫是證果,如果不能到證悟,你得不到自在,此地所講的解脫多分都是指小乘阿羅漢。換句話說,佛滅度之後五百年當中時間不算太長,佛法還沒有變質,只要依據佛法的理論方法去修學,證果的人很多,這是第一個五百年佛法的狀況。

  到第二個五百年,距離佛就比較遠一點,換句話說,證果的人愈來愈少,眾生的煩惱習氣也一天比一天重,這個階段單單靠持戒沒法子成就,必須再要修定,所以第二個五百年叫做「禪定堅固」。佛法正是在第二個五百年的末期傳到中國來,也就是說佛滅度一千年後佛法傳到中國,正是禪定堅固的末期。中國人接受了禪法,不但接受,而且將禪這個法門在我們中國確實是普遍的發揚光大,而與佛五五百年預言又不謀而合,那就是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在教法上面禪是大行其道。同時進入到第三個五百年,也就是一千年到一千五百年,這是我們中國佛法在中國佛教史裡面稱之為黃金時代,中國大小乘宗派林立,非常的興盛,這就是佛的預言「多聞堅固」。像大乘八大宗,每一個宗派裡面有許多的祖師大德高僧演說經教,註疏論書,在佛教學術上蔚為奇觀,這是在這一個時代,就是第三個多聞堅固的時代。

  到第四個五百年就是去佛二千年以後,這個時候去佛一千五百年到二千年,人的智慧一天一天少了,求福的人很多,於是大家都拼命在求福,建塔建寺,「塔寺堅固」,換句話說,都著重在佛門的建築。這在我們中國所表現的也是非常的輝煌,所以在大陸許許多多的名山大道場,不斷的在那裡修建,大家在佛門當中修福,這是第四個五百年。

  到第五個五百年,就是佛滅度二千年以後,這就很不幸的時代來了,不但不研究教理,證果就更不必談了,證果禪定也不必說了,就連研究教理也不多了,修福的人也少了,你普遍所看到的是什麼?鬥爭,爭權奪利。建一個塔寺,在初初建築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菩薩心腸,等到寺院建成之後,那個人搖身一變個個都是羅剎,為什麼?爭這個寺的權利,爭這個寺院的財產,這個寺院裡住兩個人都要打架,都要鬥爭。我們看看今天這個現象是不是?現在要根據我們中國人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現在已經三千多年,西洋人的記載也有二千五百年,標準的「鬥爭堅固」,不但佛門裡面鬥爭,社會也鬥爭,幾乎沒有一個處所不陷在鬥爭的領域,這個真是恐怖到了極處。在鬥爭堅固的今天,你還能夠信此為實,對於佛在大乘佛法裡講的這些理論、講的這些境界方法,你還把它當作真實,你還肯持戒修福,真正是太希有了!

  這一段是世尊教誡須菩提「莫作是說」之所以然,是告訴須菩提佛法的殊勝莊嚴,斷除當機者的疑慮,經上是以須菩提做為修學般若的一個代表人,在今天末法時期,哪一個發心修學般若的人,就必須要以須菩提尊者做為自己修學的榜樣。我們想想須菩提這個人,正是一個標準持戒修福之人。苦,我們所謂是物質生活的貧乏,我們稱之為苦,須菩提尊者所示現的是這樣的,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三衣一缽,他什麼都沒有,正是古德所謂「衲子身貧,道不貧」。拿今天的話來講,物質生活貧乏,精神生活美滿,這是真正的自在,真實的幸福,世間俗人體會不到這個境界。所以講持戒,戒定慧三學都包括了,那是因戒生定,因定開慧,舉一即三,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修福,六度全都包括在其中,換句話說,六度齊修,這是修福。這兩種人對於如來所說的教理,他一定能信,決定以為佛所說的是最真實的,他能夠理解,也就是說,唯有這些人才是佛經裡面常常講的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再看下面經文,說這些人,講到善根深厚,善根深厚就是指持戒修福這兩種人。

  【當知是人。】

  就是持戒修福的這個人。

  【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這段經文希望諸位要多念幾遍,好好的把它記住。再回頭想想自己,看看我們周邊那些同修們,大家都要覺悟,覺悟什麼?覺悟你自己善根深厚。你說你沒有親近過諸佛,世尊在《金剛經》上給我們授記,你過去生中不只親近過一尊佛、二尊佛、三四五尊佛,你在過去生中已經親近過『無量千萬佛所』,親近佛哪有不種善根的道理?可見得自己善根深厚。現在怎麼樣?現在一時糊塗。「善根,指發菩提心為萬善之根。」想想你過去,有沒有發菩提心?真的有發菩提心,這不假。確實曾經發過菩提心,現在忘掉了。佛這些話不是存心給我們開玩笑,不是故意說說來勸勉我們。我們要記住,佛在《金剛經》上自己說得很清楚,「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沒有一句話是假的,我們要相信。我們每一位同修,包括你現在在電視機面前的,你自己要覺悟,你有深厚的善根,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成就就在於你自己信不信,你敢不敢承當。如果讀了這節經文,如同世尊當面給我們講這幾句話,我信了,想想自己過去生中有這樣深厚的善根,我這一生怎麼會不成就!但是要記住,這一生要成就必得從持戒修福上認真的去做,盡心盡力,不懈怠、不偷懶、不取巧,老老實實的去修學,這樣才是當生成就的佛法。下面這幾句: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注意一念生淨信者。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

  佛沒有不知道的。

  【是諸眾生。】

  指一念生淨信的眾生

  【得如是無量福德。】

  這一段經文先要了解什麼叫淨信?『淨信』就是指前面經文講的「實信」,真正的相信,決定沒有疑惑的相信,這個信是真實的、是清淨的。我們一般人講信,有沒有?有,不淨,不實,所以不能夠明心見性,念佛人不能夠得一心不亂,這是講信根不具足。信根不具足,那就是我們在修學方法上有了欠缺,為什麼?此地講「真能持戒」,我們有持戒,缺乏真能;同時,持戒持的學問很大。戒的戒相,大小乘不相同,不但大小乘戒相不相同,就以大乘法來說,五位,信、住、行、向、地,如果細說則有五十一個位次,每一個位次持的相都不一樣,你要是不能夠明瞭,你如何能真持戒?所以持戒是「三學統攝」。「修福」,菩薩的事情,「六度全賅」。真能持戒修福之人,這樣的人必定「切實用功觀照」。持戒裡面它有觀照的功夫在,修福裡面也有觀照的功夫在,觀照久了,「久久」,功夫深了,「一點不著」。持不持戒?持戒。修不修福?修福。持戒跟修福沒有一天間斷,沒有一念執著,天天在幹,幹了不執著,正是《般若經》裡面所說的三輪體空,他與三輪體空完全相應,這個時候「淨信即生,亦即實相」,所謂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一念』,這個意思很深,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淺而言之,可以說這一念是指時間極短。經上常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個生滅就是一念,一念裡面具足五遍行,像唯識家所說的,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構成一念,這一念的時間太短暫了。我們要想一想,佛在經文裡面說「一念生淨信者」,這個一念這麼短的時間生起淨信心,到第二個念頭起來又忘掉,這個一念清淨心有什麼價值,能夠值得世尊如此的讚歎?諸位必須要明瞭,這在眾生分上,譬如千萬年的暗室,千萬年的黑洞裡頭,從來就沒有光明,現在忽然閃一道光,光雖然不大,時間極短,你們想想可貴不可貴?它為什麼會閃這道光,極短時間閃這樣光?正是他過去生中親近無量佛深厚的善根,才會現出這一道光明,有這一次的閃光,必定就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必定有第三次,而且這種光明的閃爍必定是時間一次比一次要縮短,光度也一次比一次要加大,所以它非常的可貴,這就是佛所讚歎的『得如是無量福德』。這種福德是稱性的,唯有稱性的福德所以才值得諸佛讚歎,這種福德也就是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我們修學大乘佛法要在這個地方去體會,更進一步的要去求證,證得才是自家真實受用。

  古人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這個佛就是覺,一念相應一念覺,「一界具足十法界」,剛才舉這個例子,「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所以這個雖然講一念,比什麼都可貴。「一念淨信得無量福德,指心空境寂,萬慮消融。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是謂之一念淨信。」可見得這個一念不簡單,這個時候必定是心空境也空,一切的妄念統統沒有,所以一切法不生,般若自然現前。就是剎那光明透出來,雖然到第二念你又迷了,可是這一剎那透出來這一念它不是迷,它是覺,這是正覺,這一念的清淨心跟諸佛如來的心無二無別,可貴之處就在這個地方。

  我們讀了這章經文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承當,知道自己在過去生中親近過無量諸佛。也許你要懷疑,我親近過那麼多的佛,為什麼今天我還當一個苦惱的凡夫?這個原因前面曾經說過,你親近諸佛,不相信佛所說的,佛所講的法你太謙虛、太客氣,都不敢承當,所以你空過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不要說別的地方,就以舍衛國來說,佛在舍衛國講經不少年,當年舍衛大城知道有釋迦牟尼佛,聽過他老人家講經,跟他老人家見過面的,只不過三分之一;還有聞名而沒有見過面,沒有聽佛講經的,只是聽到有這麼一個人在某處所講經弘法,自己沒去聽過,這樣的人也有三分之一;還有根本就不曉得有個釋迦牟尼佛在那裡講經的,也佔三分之一。聞名,就是不認識的這個三分之二,我們不提他,我們單提舍衛大城曾經聽過佛講經的這三分之一的人數來說,這三分之一是不是個個開悟?未必。為什麼?經論裡常說,佛講經是以平等心講,所謂信為能入,你想入到佛門來,全憑信心。

  信心裡面第一個信自己,像此地講的,相信自己在過去生中不只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自己確確實實已經在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首先要信自己,真的不錯,是這樣。其次,要信釋迦牟尼佛的言說章句,佛不欺騙我們,句句話是真話,句句話是實話。第三,相信佛所講的這些理論與方法,我們得依教奉行,所謂智為能度,開悟不開悟全憑智慧現前,這個智是我們平常講的根本智,般若智慧,正智現前。沒有正智不能得度,換句話說,不能開悟,不能得理一心不亂;沒有信心,不能入大乘之門。無始劫以來我們親近無量諸佛不能成就,原因就在此地,我們自己的信心不具足,我們的智慧不現前;換句話說,我們沒有認真的去持戒修福,所以落到今天這種地步。我們今天如果覺悟了,一覺悟就可貴,覺悟的人全心全力的持戒修福,這一生當中決定開悟,決定得一心不亂,成就念佛三昧,所以「得如是無量福德」這個話不假,這個福德是稱性的福德。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解釋顯明它的緣故,為什麼說一念生淨信的人如來悉知悉見,得無量的福德。「一念淨信,善根深厚」,一念淨信的時候必定是「已離四相」,所以他「能得稱性大福」,唯有稱性,這個福報才大,才真正不可思議。換句話說,這個福德是性具的,本性裡面本來具足,不是我們一般所講修得,是性德,不是修得的,所以這個福叫大福,這個福是從一念淨信裡面開顯的,這個德的意思是開顯,忽然展開、顯現了。由此可知,一念淨信這四個字這一句是關鍵,怎麼樣才能夠修得?這個境界又如何?我們必須要了解,絕不是我們平常講泛泛的信心。古德又告訴我們一念淨信裡頭「頓足三空」,足是滿足,頓就是一時統統具足,三空都具足,極短的時間這個心一下具足三空,這個時候就是一念淨信。這樣的境界我們如果不把它搞清楚,就會發生誤會,會產生增上慢,那就是說,我們自己沒有得到一念,自以為得到了;沒有得到淨信,自以為成就了淨信。我們從這個境界裡觀察,自己認真的來反省檢點,看看自家是不是真正具足一念淨信。

  一念淨信,四相空了,四相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從身起執」,如果沒有身,哪有我相!這個道理不但在大乘佛法裡面講得很多,在中國的老子,這是道家,他也覺悟到這個事實,所以老子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嚴格的說,覺悟了就沒有憂患,患是煩惱,悟了,法法圓融,一切即一,入不二法門,他有什麼憂患?唯有不悟之人,不曉得萬法是一、一是萬法,不知道一多不二,他在境界裡面妄起分別執著,於是愈迷愈深,這才是大患。所以說煩惱的病根,就是從我相而生的,就是一切眾生執著五蘊和合的妄身以為是自己,這種我執非常堅固,不容易打破,也就是不容易捨棄掉。他之所以不容易捨棄掉,實在說他不明瞭這一個事實的真相,在這個事實真相當中產生誤會,他又堅持著這個我,這就是根本無明,是六道生死輪迴的因由。佛教我們開智慧,教我們斷煩惱,教我們把這個執著捨掉,「無」就是捨掉,無什麼?在這個身相裡頭無執著,這個無是沒有執著。沒有執著,「我執空」,我執就空了,這個空當做「沒有」說,我執空了。諸位要記住,不是沒有我身、我心,不是沒有這個,因為五蘊之身心是法,執著是從法裡頭起一個虛妄的相。身,身有,身相沒有,不執著了,不執著這個虛妄的相,我執空了。在念佛法門裡面,到這個境界可以說他得念佛三昧。小乘法裡面,在這個境界就是四果羅漢;大乘法,像念佛法裡面這是事一心不亂,到這個境界。但是他雖然不執著我,我執空了,他還執著法,他有法相,「法相是從法生起的執著」。諸位要曉得,法在,不是沒有法,要去的是法相;這個地方講,去的是我相,不是沒有身,去的是我相,去的是法相。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這本書我們把書看作一個身相,書沒有。書怎麼沒有?是這麼多紙張裝訂在一起,這叫做書。此地釘子拿掉,散開來一張一張的紙,書相沒有了,恍然大悟,果然不錯,沒有書相,書相是假相,但是紙是真的,一張一張紙是真的,執著紙是真的,這就叫執著法相,我相破了,法相沒破,法相還存在。同樣的道理,譬如我們這個講堂,愚人執著這個講堂有個房屋的相;智者走到這個面前,有聰明智慧的人他一看,他不執著這個房子相。譬如建築師、工程師,他到這裡一看,他看的跟我們看的不一樣,我們看的房子好高好大,他看的是什麼?這個裡頭有多少包水泥,多少噸鋼筋,他看的是這個;多少材料,多少人工,怎樣把它設計建築,他看的是這個。凡夫執著身相,工程師他們執著法相。小乘人不執著這個是我相,我相破了,但是他執著四大五蘊,認為這個是有的,為什麼?能造,這個身是所造,所造的相虛妄的,能造的那不是真實的嗎?他執著這個。換句話說,人我空了,法我不空,還是不能見性。

  所以佛進一步必須要破除眾生的法執,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沒有法,從法起執的法相不能有,這個沒有了,法執也空了,法執空了之後,這叫二空,我法二空,這才能見性,在念佛法門裡面這個境界是理一心不亂,法執也空了。究不究竟?不究竟,確實入大乘之門了。如果再往上面提升,還有個非法相,非法相是法執也要把它空掉,「法執空」也要把它空掉,也沒有,「空亦空」。這叫三空。合著上面來看,諸位看這三空,三空在一念之中,我執空、法執空、空亦空,這是一念具足三空,這是見性法,可貴就可貴在這個地方。

  「無」是什麼?「是不取相,是捨」,捨我執、捨法執,捨我空、法空、空亦空,統統要捨。這個意思其目的是「以遣執病為主」,病是什麼?執著,這是要記住的。佛教給我們這個辦法是除去執著這個病,「不是遣其法」,法除不掉的,不能夠執著。老子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法,法不可去,去的是執著這個法,去的是執。名雖然是非常名,名也是一法,去的是執著;音聲是法,文字也是法,文字是色法,法是有,法不能去,是去執著。禪家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不立文字就是遣執著文字這個病,不是不要文字。如果是不要文字,你打開《大藏經》來看,禪宗的文字比哪一宗都多,那它這個不立文字什麼意思?不執著文字。文字是一法,法不能夠遣,遣執著的病,這個意思一定要搞清楚。「不著二邊」,二邊是空有二邊,我執是一邊,法執是一邊,我法是二邊,不著,不著是不著二邊之相。「雙照二邊」,用智慧觀照,二邊都明瞭,所謂是「寂照同時」,照是照見,寂是不動,境界了了分明,內心如如不動,這個就是寂照,寂照是同時同處,就是連「寂照亦不著」。如果有寂照這個心、這一念,那就錯了,所以連這個都不執著,都不著這個相,何況其餘!

  修行人要會用經文來印證自己的心境,這是真會用功。叫你天天念經,你要曉得經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佛菩薩才不要聽你念經。你以為你念經的聲音很好聽,佛菩薩聽了就歡喜?沒有這回事情。念經的目的就是要拿經義經教,經中的教訓、經中的道理,來印證我們的心境,目的在此地。早晨念一遍是提醒我們,叫我們別忘了,佛給我們講的這些道理這些理論,早課意思在此地;晚上再念一遍是檢討,檢點我們今天一天身口意三業的造作,有沒有違背經典上的道理,有沒有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這叫會用功,早晚課誦你要曉得這個意思。早晚課誦內容如果你要不明瞭,試問問你怎麼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可是世間有一些人,他不懂得佛法的道理,他也不曉得正修行法,於是趣向盲修瞎鍊,搞這些符咒跟鬼神打交道,對於課誦的內容是一無所知,課誦的心裡求佛菩薩保佑,求鬼神保佑,目的在此地,而不是以經中的義理教訓來修正我們這一天思想行為。沒有把自己思想行為修正過來,給諸位說那就不叫修行,那你早晚課誦是什麼?叫巴結鬼神,早晨向鬼神請個安,巴結巴結他,你要保佑我;晚上再去請個安,再去巴結他,幹的這個事情,這叫盲修瞎鍊,這叫迷惑顛倒。聰明人、有智慧的人、佛弟子決定不幹這個傻事情,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因此課誦,佛陀在世的時候,弟子們早晚共同的課誦是什麼?三皈依。三皈依是修行的總綱領,換句話說,只要是學佛,就是學覺悟的人,真正求福求慧之人,佛教裡頭法門、方法雖然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無邊法門,歸納起來只有這三大綱領。換句話說,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出不了這三大綱領,這三大綱領就是三皈依,因此三皈的修法,從初發心到成佛一天都不能離開。三皈依,皈依佛,佛是覺,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清淨,淨而不染。歸是回頭,從前沒有學佛之前,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是迷惑顛倒、是邪思邪見、是染污不清淨,現在我們從這裡回過頭來,從今以後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依據佛的教訓、依據佛所講的道理,我們要覺而不迷、要正而不邪、要淨而不染,所以經典的作用是幫助這個,幫助你修行的。不是提倡迷信,不是教你巴結鬼神,教你諂媚佛菩薩,你得要搞清楚。照心行,這樣早晚的課誦就有意義,是印證的,我們今天的心,心裡思想跟經文裡面所講的道理一不一樣?今天我們的境界跟經典裡面所講的是不是一樣的清淨、一樣的純正?這是真正用功夫。

  「菩薩要發大願,但不可執著,一執著就錯了。」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執著就錯了。我舉一個例子,譬如四弘誓願裡面「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菩薩大願裡面的根本願,要發度眾生的大願,菩薩是以度眾生為事業。有這個願了,當然我們要以行來踐願,這個願不是空的願,可是你要是有心去度眾生,那就錯了。錯在哪裡?錯在又執著了四相,你有心去度眾生,誰度眾生?我度眾生,眾生為我所度,我是能度,他是被我所度。你看有我相、有人相,有眾多的眾生,有天天在度、天天在做,是壽者相,四相都具足了,四相具足乃是凡夫,不是菩薩,是迷而不覺。究竟要怎麼做法?本經在後面世尊教誡須菩提,度眾生基本的態度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就是前面講無住行施,無住的布施,無住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布施是廣度眾生。天天在做,不休息的在做,絕不著相,心地清淨,愈做愈清淨,這也是本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執著,無住就是無執著,而生其心是生度一切眾生之心,雖生度一切眾生之心,又不住度眾生的相,這是菩薩。假如你一有執著,這就生煩惱,一有執著決定攀緣,一有執著這裡面必有得失,也有是非。換句話說,起惑造業連著來的,善惡的果報統統現前,這是六道凡夫的境界,哪裡是諸佛菩薩的境界?諸佛菩薩境界,他是念念圓滿功德,念念得自在圓融,真正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境界確實唯證乃知,不入這個境界,我說得再多,也很難體會。

  我們現前佛法可以說是衰到極處,這是從有史以來衰到了極處,覺心的人士誰不想弘法利生,哪一個不是用盡方法希望把佛法介紹給一切眾生,普及到全球,這個心好,這是願心,有這個願。至於怎麼做法?要盡心盡力去做,做又不能勉強。勉強去做,攀緣去做,那就錯了,落在四相裡頭,那就是俗話所說的得不償失,你所得到的有限,失是你又掉在四相裡面去了,又迷了;換句話說,你在基本修行上三皈你已經違背了。所以每一天共同課誦就是三皈依,至於個別的,每一個人自己煩惱習氣不相同,我們在一切經教裡面要善於選擇,來對治我們自己的毛病,修正我們自己的心行,所以每一個人自己早晚課誦是不一樣的。那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害的病不相同,因此每個人吃的藥也不相同。但是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病,必須吃共同的藥,那就是什麼?餓病,餓了你要吃飯,餓是病,不能說這個不是病。還有,疲倦了是病,你要睡覺,睡覺是醫藥,對治疲倦的,睡一覺精神恢復了。可見得睡覺是共同的方法,恢復疲勞的,餓的時候都得要吃,這就好比三皈依,三皈依是治一切眾生共同毛病的。治個別的病,你有腸胃病,他有其他的病,得用其他的醫藥來補救,這就是三皈之外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我哪一個煩惱重,我自己要選擇哪一個法門來對治,要曉得這個道理。不是說人家念什麼經,我也念什麼經,那就好像害病一樣,你害了病,別人害病,他吃什麼藥,我也跟他吃什麼藥,他吃那個藥病治好了,我吃他那個藥吃死了,這不叫愚人嗎?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基本的原理不懂,談不上修行。

  末後還有一點意思,「不著則性德顯,無量清淨的福德一時開現,是得無量福德也。」佛之所以讚歎,那個一念淨信就是他一切都不著,性德顯了,得無量福德,是這麼一回事情。一念不容易。再看底下經文,底下經文解釋所以然的道理: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

  『取』就是著。

  【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則為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說明為什麼要不著,因為你只要一取相,就著了四相。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非法相』是空,我空了,法也空了,你那個空要是不空,你還執著那個空,這就是『取非法相』。誰取非法相?還是我、人、眾生、壽者。由此可知,空也不能夠執著。我一切都不執著了,一切不執著是非法相,誰一切不執著?還不是我一切不執著,「我相」還是在。他一切都不執著了,「人相」也在。這就是說取不得、著不得。

  這個意思我們在這裡簡單跟諸位介紹,這是承上面這一段經文,「能空我法等相,始成一念淨信。」這個一念淨信包括三空,有一點、一法不空,你這個一念不能成就,淨信不能夠生起,淨信是自自然然生的,一點勉強都沒有。在這裡我們要曉得基本的原理,「心本無相,此境界極細,實則無相無不相。」我這裡舉的是如此電視,如此就是你現前所看的電視,電視有沒有相?無相,你看現在現這些字幕,這是有相,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有相,它是同時同處的,你要曉得這個道理。雖然它現這一切相,同時又是無相,對不對?又好像我們現在用的錄影帶,錄影帶也是如此。錄影帶有沒有相?沒有相,但是透過攝影機,這些影相保存在磁帶當中,你不要的話,又可以洗掉,又可以轉錄,所以影帶裡頭你說它有沒有相,它也是無相無不相。這個境界,我們從電視、從影帶當中去體會這個極微細的境界,你才曉得「性相無礙」。性把它比喻電視螢幕,相把它比喻這些文字,「性相一如」,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自在圓融」。「經義妙旨」,特別是指這一段,當然也包括全部的《金剛經》,它的玄妙旨趣是「以掃蹤滅跡、蕩相除空為大用」,把你心裡面所有妄念掃得乾乾淨淨,一切執著全部都捨棄。「除四相,離三執,顯三空」,我執、法執、空執,離了這三執,三空就顯示,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執盡」,執著完全沒有了,「情忘」,情是分別執著,情見全沒有了,「即是本來面目」,禪宗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現前了。換句話說,執著沒有斷盡,你的情還沒忘,你的本來面目就被它掩蓋,不能現前,本來面目現前就是成佛。

  末後在此地指出來,「功夫下手,即在廣修三學六度」,雖然廣修戒定慧三學,布施持戒等六度,六度萬行,無有一法不包括在這裡面,世出世間法全都包括在其中,廣修,天天在做,沒有離開,「而湛寂不動」,心就像佛教誡所說不取於相,湛寂,如如不動,這樣「自然合乎經教」,經中的教誨。世尊對於我們的教訓,這是佛在般若會上教給真正持戒修福、以佛語為真實之人,發心修學無上道者,下手的功夫,最初的方便。

  這次講的經文相當重要,句句話都與我們有切身關係,有密切的關係,我們要能夠信得過,要能夠直下承當,不辜負佛祖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真正要想能做到,不但要信解,一定要發心依教修行,依照這裡面所講的道理,佛所講的開示我們要去照做,把它實行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體驗、去證實,這叫真正學佛,這樣才能夠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