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十三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1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三講。請看經文,這段經文是世尊引事來況殊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這段經文裡面是佛教給我們「一定要福慧雙修」,希望學佛的同修們要特別的注意到。我們從經論裡面來看,「諸佛如來皆以大悲心為體」,平常我們常講佛教是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就是大悲心,諸佛菩薩無不是以大悲心為體。「圓修普賢功德,即能滅罪得福」,普賢的功德在《華嚴經》裡面講得非常的詳細,「普」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心量廣大,這是講的真心,真心沒有界限、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叫普,就是大心。「賢」是什麼?就是無論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圓圓滿滿,都能夠做到盡善盡美,這就是賢。所以,普賢功德就是自己稱性的功德。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圓是圓滿的修,這當中沒有欠缺,是圓修,就是自己稱性、圓滿的功德,就能夠滅罪得福。罪是什麼?說實在話就是心量不普,就是心量很小,不大,所做的事情有欠缺,不是盡善盡美,這就叫罪。所以我們盡心,這個心是圓滿的心;盡力是我們本分上能力都能夠做得到的,都能做得很好,自己沒有遺憾、沒有欠缺,這就是圓滿功德。圓滿功德裡面沒有罪,沒有罪就是福,福報就能夠現前。
「福德固然重要,而智慧尤其重要」,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不要看到福德,單單都去求福,把智慧疏忽掉了。佛法是要福慧雙修,偏重在一邊都是毛病,凡夫多半偏重在修福,二乘人偏重在修慧。其實偏在一邊修福,福不圓滿,三界有漏的福報;偏重在慧,慧也不圓滿,二乘人的智慧是很有限的,大乘菩薩看他還是個愚者。我們必須要曉得福慧雙修,在修福裡面同時就修慧,在修福裡面以修慧為主。《華嚴經》的善財童子,在我們中國像六祖大師,修福德裡頭就是有慧。由此也就能夠得到一個結論,「研經不貴博,而貴深解。」為什麼?因為深解裡面是功夫,是真正的修行。沒有修行的功夫,沒有辦法達到深解。「功行愈勝,福德愈多。」深解是慧,慧裡面有愈多的福德,必須入這個境界才能夠體會得到,不入這個境界很難體會。「若無福德,即不能救度眾生。」由此可知,福德非常的重要。
我們講到這個地方,希望同修們要注意一樁事情,修福就是布施。佛在《金剛經》裡面所講六度當中,是以布施講得最多,其次的就是忍辱。布施這一法,可以講一切菩薩法都包括在其中,無量無邊的法門不外乎布施。布施裡面有財布施、有法布施,到後面愈講愈精細。布施是修福,福報殊勝,智慧就現前。但是這個地方必須要曉得,布施要不著相,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布施的心,無住是不著相,所謂是三輪體空,這樣的布施才能夠生真正的智慧。
世尊在此地舉了一個比喻,『若人』是假若有這麼一個人,他修財布施,用多少財物去布施?『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這個數量太大了,是我們簡直沒有法子想像的,用這麼多的財寶去布施。世尊就假設問須菩提尊者,他說: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我們這個地方要明瞭,布施要真修,不但真修而且要稱性。什麼叫福德,什麼叫福德性?我們先把這段經文看一看,這是須菩提答覆。『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這個福德是講的相),即非福德性』,從相上講甚多,從性上講那就不然,『是故如來說福德多』,「福德多」完全是從相上說的。
這個地方我們簡單的做一個註解,「即非福德性」,因為性是空寂的,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因此空性裡面不能說多、不能說少。譬如我們講虛空,諸位想虛空能不能說多少?不能說多少。為什麼不能說多少?因為它裡頭沒有東西,沒有較量。從相上講就可以,「說福德多,這是名言,這是相狀,就相上說可以說多、可以說少。」但是這段經文的含義,是指示我們「依體起用,會相歸性」,這個意思很重要。我們想一想,哪一個人不是依體起用?十法界一切聖凡全是依體起用。雖然同是依體起用,所以生佛平等,無二無別,問題就出在能不能會相歸性,這是關鍵。覺悟的聖者他懂得會相歸性,九法界的凡夫就是不曉得會相歸性,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學這一條。
諸佛菩薩他能夠體會到一切相,不但一切相,有相當然就有作用,他曉得作用與現相都是性體起用,性體既然是空寂,相用哪能實有?所以並不是實在有的,正如同佛在此經裡面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從虛妄相上來講,因為眾生他不了解諸法的真實相,他在妄相裡面起分別,隨順眾生的分別可以說有多有少,可以說多少;如果就性體上來講,多少兩個字是戲論,就是開玩笑的話,不是真實,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再看下面經文,這是用法布施與財布施來做一個比較:
【若復有人。】
假如再有一個人。
【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這個『彼』就是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那個人。這個一比較,我們馬上就覺得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這不是我們做得到的,哪一個人家裡有這麼大的財富?我們想一想,如果你家的財富能有整個地球上的七寶,那就不得了,三千大千世界裡頭有多少億萬的星球,而且這些星球裡頭都充滿七寶,誰有這麼大的財富?所以我們看這種經文,這是比喻,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辦得到的。但是這一段經文我們看起來就不難了,他說假如有一個人『於此經中』,此經就是指《金剛般若》。你能夠『受持』,受持是講全部或者是部分,『乃至四句偈』,那是講最少的,你受持四句偈,再為別人說,為別人說就是法布施,你所得的福報超過前面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這個人的福報,這是我們真正不可思議的。由此可知,一個學佛法的人,他要修大福、修無比的福報,他能做得到;世間一般財富就是所謂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也沒有辦法跟一個修道的人等量修福,這是他辦不到的,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做證明。
剛才講特別注意的就是「受持」兩個字,我們在這個地方跟諸位把這個意思要說明一下。「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真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這個叫做受。真能領會,不是曲解經裡面的道理,也不是淺淺的、很膚淺的懂得一點經的道理,那個不行。真正領略體會到經典的意思,得受用。「持是實行」,實行什麼?實行他所體會的義理,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做到了,不但做到,而且是「一刻不放鬆,精進,日新又新之意」,這才叫受持。「既受持,無有不讀誦者。」受持絕不只是讀誦叫受持,是要懂得經裡面道理,又精進不懈怠努力去做。譬如佛在本經裡面教給我們的,一定要像佛一樣精進不懈怠,去度一切眾生,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這個是實行;雖然度那麼多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他不著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的自受用是清淨自在,他受用是大慈大悲。自他受用都是一刻不放鬆,都是在精進,都是日新又新,這叫受持。
他之所以能夠受持,所以能夠得這個受用,是從經典裡頭道理上明白過來的,所以他每天都要溫故而知新,每天讀經。讀、領略、實行,實行、讀、又領略,這一層意思比一層深,經的義理無有窮盡。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經裡面的道理、趣味永遠是沒有止境的,為什麼?因為經典裡面所顯示的是性德,性德是無有窮盡,你可以分分證得、天天證得。「四句偈,說明最少部分受持,經中任何四句都可稱為一偈」,這是諸位必須要曉得的,並不指經典裡面的偈頌,只是這一部經文裡面隨便哪四句,這是講你受持最少的。你能夠把這個意思懂得,你能夠做得到,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你自受用。
『為他人說』,這是利他,這是法布施。法布施是啟發別人的智慧,這個功德不可限量。財布施,只能夠救濟別人貧窮的困苦、財物缺乏的困難,你縱然以七寶布施供養這個人,他一生在物質生活上都不缺乏,過得很快樂,他還是迷惑顛倒,他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諸位想想,這種布施究不究竟?不究竟。究竟的布施是要令眾生破迷開悟、超凡入聖,個個都成佛道了,這才是最究竟圓滿的布施,這種布施是教眾生得稱性的智慧、得稱性的福德,性具的福德那是無有窮盡的,正如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一點都不缺的。唯有這個布施功德不可思議,因此佛才給我們說,法布施的福德勝過財布施,我們在這個地方給諸位來說明。
『福勝』,指此法施之福,超過前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者。「福慧雙修,悲智具足」,修福是悲心,大慈大悲,修慧是智慧增長,「乃是福德性,故勝過於彼」,這是稱性的修為。修般若波羅蜜的菩薩,他所證得的是福德性,絕對不是修福德相的人可以能夠比擬的;換句話說,一個是見性、一個是不見性,不見性是迷,見性是覺,覺迷是大大的不相同,這個裡頭不能相比。請看底下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這段經文就是說明法布施為什麼勝過財布施,總得有個理由,佛把這個理由給我們說出來,為什麼?原來『一切諸佛』,以及一切諸佛之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從這個經出生的。這裡頭有幾點意思,第一,「般若經典攝一切法,故最要。」在一切法門裡面它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包括世出世間的一切法,沒有一法不含攝在其中。換句話說,得般若,一切法都得到了,所以它在一切法裡頭是最重要的。「成佛的法門在此經」,這是講方法,成佛的方法門徑在這部經裡面;「成佛亦在此經」,成佛是講果位,你證得佛的果位也在這部經裡面,這就說明它是最重要的。「受持此成佛法門」,這是你自己依照這部經裡面所講的義理、方法、境界來修行,這是你自己成就;「布施此成佛法門」,這是你把這部經典講解給別人聽,勸勉別人也依這個道理方法境界來學佛,這是布施成佛的法門,「豈寶施能比」。大千世界七寶統統都給你一個人,你還是凡夫,你成不了佛。換句話說,你這個財富用一生用不了,你給你的兒孫再去用,但是你沒有辦法超越生死輪迴,你沒有辦法斷煩惱習氣,你沒有辦法離苦得究竟之樂。所以寶施,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能夠同佛法布施相提並論,它不能比。
「此經處處教人無住行施」,無住是不執著,一切都不執著,修布施之行,行就是日常生活行為當中處處要能夠捨己幫助他人,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這就叫行施。犧牲自己成就別人,要不著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就是無住,「就是教人證性」。學佛人不是要明心見性嗎?這就是教給人證得真性的辦法,所以「學佛要從此經入」。五祖沒說錯,六祖也沒說錯,而且他們能夠明心見性,確確實實都是從此經入的。五祖從此經入,六祖也是從此經入,在中國佛教歷代從此經證入明心見性者,不知道有多少人!這些人都可以給我們做見證,證明從此經入明心見性,確實是穩當而可靠,這也是我們初學人關鍵的所在。「當信佛誠言」,如果你要是不相信佛所講的,那你就沒法子,所以首先你要建立信心,「信心是你自家入道之門」。首先你要相信自己一生當中確實能夠成佛,能夠受持成佛法門,能夠成佛,你自己要有信心;其次要信經典;第三要信自己確實能受持這部《金剛經》,能夠依照這部經典裡面所說的道理來修行,你要有這樣的信心,這才是入道之門。我們再看底下經文,下面兩句話說: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這兩句話很重要,所謂是即相離相。佛與法都是從名言上說,我們必須要曉得,在性體上什麼都說不上。如果不明瞭這個事實真相,那我們就相當的困難。為什麼?免不了處處著相,處處還是執著,這也就是我們修行人一般所遭遇困難之所在。我們苦修多少歲月,自己認真的去反省檢點,沒有進步,沒有結果,連一點消息都得不到,這個問題是一個大問題,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諸位同修有沒有曾經反省,我們參禪,對於心性有沒有消息?我們念佛,對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個地方有沒有消息?如果消息全無,後面的果報就成問題;假如現前有很明顯的消息,你對於往後的果報就有確切的把握,這是一定的道理。然而我們要想達到這一個境界,非有真正通達經義不可,這就是一般講的開悟,不開悟決定做不到。所以先一定要開悟,要真正體會到「佛法,即非佛法」,與性體就相應。到末後還是說出最重要的話,那就是要離相。
我們看這個地方的小註,「佛與法是就名相上說,不是就性上說佛與法」,為什麼?性上、真如本性上,沒有佛也沒有法,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即相要離相,與性上就相應。「一住於相,便是逐妄。」相妄不妄?相無所謂真妄,這個要注意到的,可是你著相,那是妄,著相是妄;你不著相,相有用處。著相雖然有用處,這個裡頭副作用太大,就是迷惑顛倒、造業受報,所以不可以逐妄。「一切佛法,不外此經無住之理。」千經萬論它有個共同的原則就是無住,這一條的意思也非常重要。你要曉得佛法就是無住之法,無住之法就是稱性之法,稱性之法就是成佛之法。「不可向文字中求」,為什麼?文字是相,向文字中求,有這個求就著了文字相,「須依經中所明之理返照自性」。我們受持經典不向文字中求,應該如何來修學?是要依經裡面所講的道理,用這個道理來返照自性。自性在哪裡?自性無不是。著了一切相,那就無是處;不住一切相,那就是自性。這個意思前面已經講得很多,像我們作夢,那個夢境,夢境是什麼?夢境是相,是一切萬相,萬事萬物,全是你自己心變現出來的,心就好比自性。明白這個道理了,哪一法不是自性?所謂法法皆是,法法皆如,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叫照見自性。你要是一著相,自性就迷失掉,法法頭頭皆不是。「自性的體是空寂的,本來無一物,並無佛字,也沒有法字」,所以佛在此地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所謂佛法者,就名字上說,就名相上來講;即非佛法者,是從性體上講,自性空寂,自性裡頭即非佛法。即非佛法是自性之體,所謂佛法是自性之用,體用不二,體用一如,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
這是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佛非常慈悲,又給我們做了一番功德上的比較,使我們明瞭法確實勝過七寶。換句話說,那就是精神的生活的確超越物質生活,智慧超越財富,覺者超越迷惑,超越迷人,從這個地方得到這樣一個結論。
下面佛再就聖果上,就那些已經證果的聖人,我們來看看他們是什麼樣的一個境界,然後我們對於前面經文更沒有疑惑,更能夠生起無比的信心,斷除我們內心的疑惑,這一段是就聖果(聖人果位)廣明住心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陀洹』是小乘初果,須陀洹果位的人他是不是有這麼一個念頭:我得須陀洹果了?
【須菩提言。不也。】
須菩提很聰明,他說:
【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這一段經文底下我們要稍稍加以說明。『須陀洹』這個名詞是印度話,印度的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叫做『入流』,這是小乘初果。「小乘初果,斷盡三界八十八使」,就是八十八品見惑。使這個字是比喻,古時候當差的叫差使,這種差使多半是一般人犯罪了,他們去抓罪犯,抓罪犯的這些差官稱之為使。八十八品惑是煩惱,擾亂我們的心性,使我們不見真理,不能見到宇宙人生的實相,所以這個使就是煩惱的意思。看到它來了,這是麻煩就來了,他把它斷盡,三界八十八使斷盡。「已見真空之理」,諸位曉得,見到,也就是說他明白了,他曉得真空的道理。「而知無我」,確確實實明白佛說無我的真義,既然無我了,「亦無我所矣」,我所當然沒有,我所就是我所有的。譬如我們先會執著有我相,有我,有我以後有我所有的財富、我所有的地位、我所有的權利、我所有的眷屬。一個學道的人,如果沒有到這個地步,他還要執著我,那他一定有我所有的道場、我所有的徒眾,這都是博地凡夫,沒有見道。見道之人決定無我,無我所有的一切,他才能得大自在。
這八十八使什麼回事情?我們要從這裡給諸位說明,先講十使,這是根本的,有十條,這十條又分為見惑跟思惑。所謂見惑就是見解上的迷惑;換句話說,錯誤的見解,根本沒有這個事情,他以為有這個事情。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實在講也是真如本性裡決定沒有的,清淨心裡頭哪有這個東西?他自己以為有,這叫迷惑顛倒。合起來這個地方是十條,在《百法》裡面把這個歸納為一條,就是根本煩惱,根本煩惱有六種,思惑裡頭是五種,再加上見惑裡頭這五條合起來叫一種,叫惡見,惡就是善惡的惡,這是很不好的見解,這是惡見,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這是惡見,一共六類是根本煩惱。
見惑裡面,第一條就是「身見」,凡夫之人不曉得事實真相,執著這個身是自己,這是很大的一個錯誤。因為你執著這個身是自己,自己以外都劃成界線,有界線就有鬥爭,有界線就有取捨。換句話說,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這個地方生,這個是見惑裡頭根本的錯誤見解。第二個叫「邊見」,邊見拿今天的話來講,就是相對的見解,譬如邪正是二邊,空有是二邊,不墮在這一邊,就墮在那一邊,而不知道中道第一義,凡夫總是墮落在有的一邊,二乘人多半落在空的一邊,這叫邊見。
見取見與戒取見,我們中國人說的叫成見,某人的成見太深,這兩種同樣都是成見。「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戒取見」是講修因上面的成見。這就是因果不一樣。譬如有些人認為人生到天堂就得到究竟,他就認定天堂就是永生,這叫見取見;有些人說我要修一種什麼方法就可以能夠生天,這種見解叫戒取見。譬如古印度有很多修禪,禪定功夫很深的人,大凡禪定深的時候都有神通,有天眼通,於是看到牛死了,牛死了以後,牛的靈魂生天,這是他親自在定中見到的,於是他就執著牛死了會生天。想一想,牛一生做什麼樣的行業?牛吃草,替人耕田。吃草、替人耕田,將來就可以生天,於是這個人他就學牛,天天替人耕田,天天在吃草,他以為這樣就可以生天,這叫戒取見。這種叫持牛戒,他就學牛。哪有這種道理!佛給我們說了,生天之因是要修十善業道,這頭牛生天了,一定是牠在過去生中修十善業道,大概臨命終時起了一個惡念墮在畜生道裡去了,畜生道做牛的這一生當中當然牠也沒造什麼罪業,臨死的時候過去生中十善業道的業因現行,牠生天了,真正的原因是這個,而不是耕田吃青草就可以生天。所以,類似這樣的見解就叫做戒取見。這兩種都是錯誤的成見。
最後一種叫「邪見」,凡是前面四條不能包含的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叫做邪見。邪見裡面最重的邪見就是不相信因果,這是邪見裡頭最重的。不相信因果,這些人他就敢作惡事,換句話說,他來生必定要受果報,但是他現在不相信這個,這是邪見裡最大的。
思想上的錯誤就是思惑。思惑第一個是「貪」,慳貪,第一個是貪心,貪多半都是在順境裡面合自己的心意就貪求;已經得到的,慳吝,捨不得布施,這是根本煩惱。第二是「瞋恚」,瞋恚差不多都在逆境,不順自己心了,心裡就生瞋恚。第三種是「愚痴」,對於一切事理的真相不明瞭,迷惑顛倒,也叫做無明,對於一切事理的真相不知道。第四個是「慢」,就是貢高我慢,抬高自己,瞧不起別人。這都是大煩惱。「疑」是懷疑,懷疑裡頭最重的是對於聖教懷疑,對於佛菩薩的經教他不相信、他懷疑,這是最嚴重的。邪見裡頭,不相信因果報應,這是邪見最嚴重;不相信佛菩薩的教誨,這是疑裡頭最嚴重的。這個合起來叫十使,《百法》裡面稱為根本煩惱。
什麼叫「三界見惑」?見惑裡面就是眾生迷於四諦。我們先看四諦,「四諦是苦、集、滅、道」,每一條苦諦裡面有十使、集也有十使、滅也有十使、道也有十使,苦集滅道裡頭統統都有,但是有多寡不相同,而且還配到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迷於四諦,才有八十八品。我們先把四諦在此地簡單跟諸位做一個介紹。
「苦、集」,這是世間因果,這是真理。「苦」,佛告訴我們三界通苦,這是講果報,我們三界的果報。「苦:身心酬業,患累逼惱。」我們目前所得的這個身,我們這個心,心就是講情緒,我們的情緒、我們心裡面的感受,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這是果報。既然有果,當然有因,這個因就是前生你造的業,果報是從業來的,果報是酬業,你前生造的業要是清淨,你今生得的身心果報就清淨;你前生造的業善,你今天身心就享福;你前生造的是罪業,你這一生的身心就要受罪,可見得身心是酬償過去生中的果報。畢竟果報是樂少苦多,人生免不了憂患累贅種種的逼迫煩惱,哪一個人沒有?過去人說上自帝王下至乞丐,無論貧富貴賤,所謂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那就是人人都有苦惱的感受,他再富有,他有他的苦處,做了帝王他有帝王的苦處。我們要曉得三界統苦,欲界裡面有所謂三苦八苦,八苦交煎;天上,天上也苦,也並不樂,色界天有壞苦,無色界天有行苦,三界統苦,這是講三界之內果報的真相,你要看清楚。
集是什麼?集是業因。「集:起惑造業,招集來苦。」就是三界之內一切眾生他的造作,這是他的享受,他享受的是苦,他造作的是業,起惑,惑是迷惑,他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迷惑,迷惑才造業。如果他不迷惑,給諸位說,他不造業,所以造業一定是對於境界迷了。什麼叫迷?起前面十種十使,就是五種錯誤的見解、五種錯誤的思想,這就是迷惑,這就是起惑。表現在身口裡頭這造業了,造業他就招集來苦,苦是招集的果報,善業則有善報,惡業則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就是這麼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瞭,這是三界之內的,就是世間因果,這個是真理。
「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滅是滅苦,滅的是這個。「滅:結業已盡,無生死累。」怎麼滅法?結業已盡,無始劫以來累積結的業,這個業已經盡了,沒有了。業沒有,報就沒有了;因沒有,果當然就沒有了,業是因,果報是苦。沒有業因,也就沒有生死的果報,三界之內六道輪迴的生死果報沒有了。這個果報好,這叫出世間的果報。這個果從哪來的?要修道,道就是途徑、方法、門道。「道:正助雙修,能至涅槃。」涅槃就是滅。修道裡頭有正修、有助修,這個裡頭方法門道非常之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千經萬論都是道。這裡頭有小道,得小的滅的果,大道得大涅槃果。你得要明白這個道是什麼,依照這個道去修,才能夠證得清淨寂滅涅槃之果。四諦,前面兩種是世間因果,後面兩種是出世間因果。
欲界迷於苦集滅道四諦的一共有三十二品,色界有二十八品,無色界也有二十八品,三十二加上二十八再加上二十八這就是八十八品,八十八品從這麼來的。「對於四諦之理,三界所迷不同,迷諦名惑」,迷於四諦就叫做起惑,於惑多寡不相同,總共得的數目是八十八品,八十八品惑就是這麼來的。
再看看須陀洹他的境界,這是講到入流,「須陀洹,華言入流」。須陀洹他就是把這八十八品惑斷盡,三界之內八十八品見惑斷盡,就是見解上的迷惑,換句話說,他見解是正確的,他思想還是有毛病,他見解很正確。「以根不入塵」,根就是六根,六根不入六塵,「而能入於聖流」。就是六根接觸六塵能夠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做到這個功夫,這個功夫諸位要曉得,才是小乘須陀洹,見道位,並不是什麼了不起。他與《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裡面所講的觀音入流亡所,這個入是相同的,給諸位說,只講這個入,是相同的。觀世音菩薩當年修行他也是先見道,這個位是見道位,見道而後才修道。如果道沒有見到,你修什麼?沒有見到,你所修的就是古人常講盲修瞎練,所以你得不到結果。如果見了道再修道,當然有結果,決定有結果。由此可知,無論是小乘人,無論是大乘人,都要從六根不入六塵,你才能夠真正見道,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特別是修大乘法的,修上上乘法的,千萬不可以空腹高心,認為自己什麼不在乎、什麼都無所謂,那你就大錯特錯!大乘的境界超過小乘,大乘的斷證,斷惑證真,不在小乘之下,是一樣的。小乘跟大乘比,小乘人沒有大心量,沒有大悲心,不能夠發大慈大悲普度眾生,不能發這個大願,所以叫他小乘。大乘人雖然是有大悲心,普度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可是斷證的功夫必定有;沒有,那你所修的是人天善法,是有漏善法,果報在三善道,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那不是佛法,將來的結果連小乘須陀洹都不如,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記住。至於三界見思煩惱它的頭數、來由,以及斷證的境界,諸位可以參考《四教儀集註》,我們在這個地方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跟諸位細說,詳見《四教儀集註》。請看下面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這一段經文我們看底下小註,這是「小乘二果,屬於修道位」。前面初果是見道位,到這個地方就是修道位。『斯陀含』是印度話,「華言一來」,華是我們中華,我們中國的意思就是一來,一來是什麼意思?「謂人間天上一往一來」,就是他在人間天上還要來回一次,這是二果聖人。「證初果後,向上昇進」,往上面向上升昇進。初果將三界之內的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他的見解很正確,但是他的煩惱還沒斷。他再用功夫的話,他先把欲界前面的六品思惑斷盡,「斷欲界前六品思惑」,斷了這六品,他就天上人間再來一次,所以叫他做一來,叫做「斯陀含」。
這裡我們必須要跟諸位說明三界思惑這個情形,三界思惑情形在此地也只能夠略說,簡單跟諸位介紹,詳細的都在《四教儀》。前面講的是三界見惑,我們這個地方講「九地思惑」,九地就是三界,欲界算一地,「五趣為一地」,五趣,欲界有天(欲界有六層天)、有人道、有餓鬼道、有畜生道、有地獄道,這五趣合為一地。也許諸位會懷疑,六道還有個阿修羅,諸位要曉得,阿修羅就在這五趣裡面包含了,天阿修羅歸到天道,欲界天,人阿修羅歸在人道,畜生阿修羅歸在畜生道,餓鬼阿修羅歸在餓鬼道,地獄道裡頭沒有阿修羅,所以阿修羅只有四道有,在哪一道歸到哪一道,五趣就是六道,它算一地,這一地裡頭思惑有九品。這九品怎麼說?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這三品;中又有三品,中上、中中、中下;下也有三品,下上、下中、下下。證得須陀洹之後,他再進一步要斷的就是斷思惑,斷思惑一定先斷欲界,從證得須陀洹,就是見道之後七番生死就證阿羅漢果。由此可知,見了道之後,修道證道真的可以剋期完成。為什麼?他不是盲修瞎練,盲修瞎練我們這個修學的期限不曉得,沒有一定;一個已經見了道的,他修行他有一定的,就是天上人間七番生死,他以後就沒有了。不管是有佛住世的時候,他天上人間七番生死遇到佛了,他證阿羅漢;如果天上人間七番生死沒有佛出世,他證辟支佛果。諸位想想,見道是非常重要,見道之後這個修行就不是白修,換句話說,他的時間表就有一定的。
七番生死是怎麼說?我們從欲界的惑來說,上上品這是最重的,上上品的思惑他有能力所謂二生,天上人間兩次,他來兩次;上中品的他的功能一生,要來一次;上下品的也是一生。中上品的又是一生,中中品跟中下品合起來這又是一生。下品裡頭,下上、下中、下下這三品合起來是一生。二果聖人他斷的,他把欲界九品思惑前面六品斷掉,斷掉這個叫一往來。為什麼叫一往來?你看看底下還沒斷,下面這個沒斷,所以他還有一生,就是他還要一往來。如果把這個斷掉,他就不來了,這個要是斷掉之後就不來了,不返了,那就是三果,三果羅漢他不到欲界來了,當然也不會到人間來。這欲界九品給諸位說過了。
「色界初禪為二地,二禪三地,三禪四地,四禪五地,無色界四空天六、七、八、九。」合起來叫九地,九地就是三界,三界就是九地。「三界九地每地各有九品惑,共有八十一品思惑。」九九八十一品思惑,這是諸位一定要把它記住。初果到二果非常重要,這是佛法真正的入門,我們不要以為這是小乘法,你要這樣想法,那你就錯誤,大乘還是要以這個為基礎,還是要在這個地方下功夫。
在這裡做一個結論,「初果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盡」,見惑斷盡了,他從此之後見解決定正確,往後是斷煩惱。「二果斷欲界思惑前六品」,所以他到人間只往返一次。「三果斷欲界思惑後三品」,他從此以後不來了,欲界裡頭沒有因,因緣沒有了,所以他沒有果報。「四果斷色界、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盡」,色界有四地,無色界也有四地,一共是八地,八地每一地是九品惑,九八七十二,這七十二品思惑斷盡就證四果阿羅漢。
『實無往來』,這句話非常重要。為什麼?這不是普通凡夫,「此非凡夫,凡夫隨業牽引,所以有往來」。譬如普通的凡夫他修十善業道,他真的要生天,天福享盡之後,他還有餘福一定在人間來享,他真是有往來。修行人不必,「聲聞進修無為」,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他所進修的是無為法。「前念稍著」,稍著就是稍稍著相了;「後念即覺」,所以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是給我們初學人提示一個非常好的用功法則。凡夫前念稍著了,後念著得更厲害,他不覺;大菩薩是念念都覺,他不迷,這就是比聲聞強得多了。像這些地方我們應當要學,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染著,哪能一下就斷?一定是前念,注意這個「稍」,稍稍一著,後念馬上就要覺悟。這一覺悟就不迷,心就清淨,「心空無為,求於去來,了不可得」,所以他決定不同於凡夫,道理就在此地。
由此可知,在佛法裡面無論是大小乘,諸位必須要記住,當生成就的佛法是實有其事;換句話說,是真有,不是假有,確實有當生成就的佛法。這段經文給我們莫大的啟示,以小乘來說,從凡夫修成阿羅漢果,要不要天上人間往返七次?不需要。往返七次是講因與果,你那個因在一生當中統統都斷掉了,你還有什麼往返七次?以世尊當時在世的時候來看,他的弟子當中,我們不要說別人,只就常隨眾裡面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些人都是阿羅漢,這些人在沒有遇到佛以前都是凡夫外道,他們以凡夫外道的身分證得阿羅漢果了,他有沒有在天上人間往返過七次?沒有。而天上人間往返七次這是理論,在迷惑的理論裡面必定是這個道理,是這個現象,可是他在一生當中能夠把三界九地的見思惑統統都斷掉,他馬上就證阿羅漢,所以說他「實無往來」。世尊在世當年會下那些阿羅漢們的確沒有往來,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
同樣,懂得這個道理了,我們在大乘的修學上,從初發心我們經歷十信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跟這個道理相同的,就看你這一生當中你的發心、你的精進,你能夠斷多少品惑,你的菩薩地位就能提升到多少層,也是沒有往來。不是一生一生接著幹的,我這一生證得須陀洹,來生我再證個斯陀含,不是這樣的。佛法確確實實是當生成就的佛法,這一生要是不成就,就是連個須陀洹也沒有證得,來生就靠不住。如果來生靠得住還接著幹,諸位想想,我們今天世間這些眾生哪個不成佛?個個都成了。來生靠不住,來生一迷惑,一轉生把前世統統忘得一乾二淨,又起惑造業、受報輪迴,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劫你阿賴耶裡頭種子才冒出來,才繼續學佛,很難很難,相當不容易。諸位如果了解這個情況,怎麼能不認真!真正徹底明瞭了,世間之事有什麼事情比學佛更大?有什麼事情比斷煩惱更重要?煩惱不斷,生死輪迴永無止境;煩惱一斷,就說斷這八十八品見惑,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沒有了,得到正知正見,這個時候縱然煩惱不斷,天上人間七番生死,剋期取證。換句話說,從今天起走到正途,走上覺道,決定不是生死凡夫可以能夠相比的,這是無量無邊殊勝的大福報。為什麼?從今天起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雖然還沒有離開,已經確實有把握逐漸逐漸離開了,這是初果聖人才入道。大乘菩薩亦復如是,也是這個樣子,不能說大乘菩薩不必斷惑就能夠成為菩薩、成佛,沒有這個道理,大乘菩薩精進,無論在哪一方面超過二乘人,這才值得讚歎。請看下面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這是三果,他把五趣雜居地(就是欲界這一地)最後下三品的思惑斷盡,他欲界沒有因緣,業因沒有了,所以他不來欲界了。什麼叫做實無不來?這裡也得要跟諸位做一個簡單的解釋。先要了解『阿那含』這句話的含義,這是印度話,中國的意思叫做「不來」,也叫做「不還」,「還」就是回來的意思,就是不回來,不到欲界來了。「實無不來,情執俱超」,超越了,「智理並遣」,也離開了,像《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得是講的理。凡情執著沒有了,聖智也沒有了,全都離開,心就清淨了,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凡夫有這個東西,修道的人有這個東西,有智有得。凡情聖智統統離開了,無智亦無得,「三界見盡」,三界的見解,就是見惑統統斷盡,初果就辦到了。「下地思空」,下地思惑也沒有了,下地就是欲界,欲界裡思惑全盡,空就是盡,全沒有了,不到欲界來了。
「雖云不來」,要記住,因為三果聖人到我們世間來得最多,不來,他來得最多。雖云不來,「以悟無我」,他是真正無我了,「故不妨無來而無不來」。他來就是不來,為什麼?因為凡夫這個來去是業報,前面講身心酬業,他來的時候不得不來,他去的時候不得不去,他來去不自由;這些聖者他是乘願再來,他高興來就來,高興去就去,所以來跟不來是一個意思。這裡我們舉個比喻說,我們把欲界比喻作人間的監獄,監獄裡面要去的話得犯罪,犯罪的人他不能不去,必須要把刑期服滿才能夠釋放出來,所以來去都不自由;阿羅漢像法官一樣,他要去巡察一下看看就看看,愛什麼時候出來就出來,他自在,所以他那個來就是不來、不來就是來,他自在,是這個意思。實無往來,取這個意思,『是故名阿那含』。再看底下經文,底下容易懂、好懂:
【須菩提。於意云何。】
這是講四果羅漢。
【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前面講果,這個地方講「道」,這是證道位。前面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是證道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那就著相,這一著相是凡夫,哪裡是聖人!下面我們做個簡單解釋,這些在經論裡頭常常看到的。『阿羅漢』,這是印度話,中國的意思把他翻作「無生」,又翻作「應供」,又翻作「殺賊」。無生,就是不生不滅,是這個意思,這是真正達到修行人的期望,真正證到不生不滅。應供,他應當接受天人供養,為什麼?這個人是真正的福田,我們人天想種福,供養阿羅漢。為什麼供養阿羅漢就有福?諸位要曉得,阿羅漢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煩惱斷盡的人。三果煩惱沒斷盡,這是煩惱斷盡了,唯有煩惱斷盡,他的智慧才是純正,所以阿羅漢稱為正覺,道理在此地。正覺我們供養他,他一定教化我們,他是處在老師的地位;你要不供養老師,老師他就不能住在這個地區,我們供養他、尊重他,老師歡喜這些學生,學生認真跟他修學,這就得福。所以應供,他應當接受供養,我們供養他的人是尊師重道,他應供的時候就是接受我們的供養,他同時以法供養大眾,大眾對他修財供養,他對大眾是法供養。殺賊的意思,賊是指煩惱,煩惱賊,殺賊就是把煩惱斷盡,是這個意思。有很多人不明瞭佛法裡面術語的含義,「學佛的人戒殺,阿羅漢怎麼還開殺戒?怎麼還可以殺賊?」這弄錯了,這個殺是比喻,就是斷一切煩惱。
「前三居有學位」,前面初果、二果、三果,他們處在有學的階段,所以說「果」,初果、二果、三果;「此是無學人」,這個地方等於是畢業了,畢業,沒有東西再學了。學是什麼?諸位要曉得,學的是斷煩惱,煩惱斷盡,沒學了,所以是無學位,也就是畢業了,他不說果而說道,說道是與覺道接近。覺是大覺,他現在是剛剛覺悟,見思煩惱斷盡這是正覺,正覺再一提升是正等正覺,再往上提升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道與覺道相近,就是與無上正等正覺接近,這才稱之為『阿羅漢道』。我們對於這個意思要曉得。
在一般經裡面我們常常會看到,對於阿羅漢的境界有四句話說,「我生已盡」,這個生是什麼?就是六道裡面捨身受生,生死輪迴這個事情完了,從此以後永斷輪迴。他要是來到人間那是乘願再來,是來行菩薩道的,是來教化眾生的,因為他已經沒有業因了。「梵行已立」,梵是清淨,身心清淨他得到、他建立了,真正的清淨,為什麼?因為他不生煩惱,見思煩惱統統斷盡,這才清淨。「所作已辦」,所作的是修戒定慧,來斷貪瞋痴,這些他都得到了。「不受後有」,後有就是輪迴,他不再受三界六道的生死輪迴,這是我們講小乘阿羅漢。
至於大乘阿羅漢,那就是講的十地菩薩,這也是佛學常識,我們必須要知道。像本經開端都是講大阿羅漢,大阿羅漢,大是指大乘,阿羅漢意思是無學,小乘的無學是小乘阿羅漢,大乘的無學那就是大乘阿羅漢。大乘阿羅漢是什麼地位的菩薩?法雲地的菩薩。大乘人修學的地位有五十一個層次,前面十信位,小乘阿羅漢就是講斷見思煩惱,要在大乘菩薩來講就是十信位裡面的第七信,見思煩惱統統斷盡,第七信位,沒有到初住。七信上面第八信、第九信、第十信這才初住,你們想想這個境界,由初住、二住,再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第十地法雲地,才叫做大阿羅漢。由此可知,小乘羅漢跟大乘羅漢相差太遠了。就好像我們念書一樣,一個小學畢業,一個大學畢業,都是畢業生,畢業了,阿羅漢就是畢業了,小學畢業跟大學畢業程度懸殊很大,佛法的大小乘畢業情形也是如此。這就說明,四果羅漢他證得這個果位,他不生能夠得這個果位的念頭,而是佛方便為我們說,他自己決定不起心不動念,才叫真正證道。今天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