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  (第五集)  1985/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4-009-0005

  講義第六頁,「總示觀法」,這還是經文前面的大意。全經大意介紹之後,《科註》裡面有一段修行的綱領,我們將它摘要在此地與諸位同修共同的來研習。「教以開解,觀以起行」,這兩句是總綱領。教就是指的經典。有許多人常常有一種錯誤的概念,以為每一天研究經典那不是修行,所以說之為說食數寶,不是修行,那就是有教無觀。假如在研究經教的同時能夠提起觀照的功夫,這個觀就是觀照,那又何嘗不是修行?實在講,這個經論它的目標就是教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提起觀照功夫,這是世尊說教的本意。否則的話,這個教都變成玄談,變成空談了,毫無意義。這正是佛法與學術不相同的所在,確實有許多哲學落入玄談,佛法絕非談玄說妙。

  「教有藏通別圓,三權一實,三粗一妙」,這是天台大師所判的。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可以分為藏、通、別、圓這四大類。前面也曾經跟諸位提到過,就好像是課程標準一樣,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這四個不同的課程標準。這四教前面三教叫權,後面一條叫實;圓教是實,藏、通、別都叫權。權是說權巧方便,它不是最終的目標,最終的目標是圓教。三粗一妙,前面三種是粗說,末後這種是妙,妙道。這是說世尊一代時教,四十九年所說的,我們現在這部經在四教裡面它應該屬於哪一種?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今經」,現在我們這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它是屬於圓教,「開圓常正信妙實之解,起不可思議之妙行」,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到。如果你真正懂得這個教義,你才曉得這部《地藏菩薩本願經》不可思議,絕非平常。這幾個字表面的意思,我在此地略說一說。圓是圓滿,圓常正信妙實之解,圓滿而沒有欠缺,常是永恆,常道。正信,揀別決定不是迷信。因為它是圓教,所以它妙。正如同《法華經》註解裡面智者大師講這個經題,實實在在是妙極了,所以妙法蓮華,本經之妙絕不亞於《妙法蓮華經》。實是真實,句句話字字都是真實之解。如果你真正理解了,那麼你在日常生活當中統統都用上,就起不思議之妙行,這個妙行以教義在生活當中時時刻刻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這就是妙行。所以這一段我們特別重視行法,如何來做觀照的功夫。

  講到觀照,先要懂得天台家「三觀三諦」。三觀,觀是能觀,能觀之智,三諦就是所觀的境界。能觀的智有三種,有空觀、有假觀、有中觀。所觀的境界也有三種,空觀觀空諦,也叫做真諦,叫真空;假觀觀俗諦,我們也稱之為妙有;中觀,不可思議,真俗不二,空假一如,這是講真實的境界。這個三觀,我們一般說二乘人空觀,菩薩修的是假觀,權教菩薩,法身大士所修的是中觀,所謂是不落在二邊上,空與假都是二邊。這個三條我們要略說一說。空是觀一切諸法的體性,正如同我們在《佛學概要十四講》第二講裡面所講的「諸法三分」,這個三分有體、相、用。世出世間法總不出這三大類,大而虛空世界,小而草木微塵,都離不開體相用這三條。空觀觀體,不但性體是空而無質,就是質體也是不可得,也是了不可得,所以佛門常講萬法皆空。

  觀到萬法皆空有什麼好處?心清淨,在一切法裡頭再不會著相。就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的,菩薩如果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為什麼?他著相。為什麼會著相?他不知道萬法的真相本來空寂。所以菩薩的慧眼觀照之下,曉得一切法本來空寂。這相有沒有?有,相有是假有,不是真有。真假的定義,在佛法裡面所說的,凡是真的就永遠不變,那是真的,不生不滅這才是真,凡是有生滅、有變化的都叫假有。我們想想,世出世間一切法哪一法是沒有變化永遠存在的?連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不永遠存在,經上說得清清楚楚,阿彌陀佛滅度,觀世音菩薩成佛,可見得阿彌陀佛還是有生滅,也不是真的。所以經才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佛世界也不例外,為什麼?它有相。既然有相,相就是虛妄的,就不是真實的,這我們一定要記住。經上並沒有加個註解,諸佛世界、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除外,沒有加這個註解。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諸佛國土也是有為法建立的,因為它也是叫清淨五陰,我們這是染著的五陰,它是清淨的五陰,還是色、受、想、行、識變現出的境界。

  什麼是真的?相似的真的,虛空,虛空是千萬億年從來沒有起過變化,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但是虛空之真並不是真正的真,只是相似之真。諸位要念過唯識《百法》你就曉得,無為法有六個,無為法是空,六個裡面只有一個真如無為是真空,其餘的五種無為法叫相似的空。因為它時間非常之長,通常它沒有變化,它的變化只是在迷悟的時候有一次變化。古人說「覺後空空無大千」,禪家常講「粉碎虛空」,虛空也不是真正的無為,它是相似的無為。所以我們要認識一切法的本體。

  能覺察一切法本體的這個智慧,就是三觀裡面的空觀慧;能認識一切法的現象,這個生滅的現象,生滅的緣由,以及它的作用,能夠認識這個現象,這就叫假觀慧,觀察到一切法的現象;能夠觀到體相一如,那就叫中道智慧,這是最圓滿的智慧。所以阿羅漢與辟支佛,他執空不執假,他曉得一切法空無自性。他的利益在哪裡?他沒有煩惱了。為什麼?他不取,一切法不取不著,就像《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以他能夠斷見思煩惱,能夠超越六道輪迴,這就是空觀的利益,再不受生死輪迴之苦,他有這個好處。菩薩的假觀,就是成就道種智,成就無量無邊的智慧,這是阿羅漢所沒有的。它的好處在哪裡?它的好處能破所知障。就是空觀觀一切法性,能破煩惱障;假觀觀一切法的現象,能破所知障,破二障。能夠知道,真正知道,性相一如、理事不二,這是中觀,能破無明。我們常常讀佛經,佛經上跟我們講的三障,三障煩惱,這三大障礙,使我們不能恢復本性,不能恢復我們的德能,緣由就在此地。所以這個三觀能夠破三障,能夠證三諦。

  這種修行綱領,這在行門當中也可以說是總綱領,天台家所發現的。他怎麼發現的?緣於《中論.觀四諦品》。這是北齊的時候有一位慧文禪師,他讀《中觀論》,從這首偈子裡頭開悟了,大徹大悟,這首偈於是也就很出名,就正如《金剛經》上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是六祖在這兩句經文上開悟的。慧文禪師就是從這首偈上開悟的,這首偈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我是佛,「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第一句,他悟了之後,他就建立了空觀,觀真諦;第二句,從第二句建立假觀,觀俗諦;從第三句建立的中觀,觀中諦。所以天台家的三止三觀根源出在《中觀論》上,我們也簡稱為《中論》,或者稱為《中觀論》,都一樣。在這一部論分量也相當多,「觀四諦品」裡面這一首偈。

  下面說北齊,就是南北朝的時候,慧文禪師由是悟入。他開悟之後他就傳給慧思,慧思禪師就傳授給智者大師。天台宗淵源於慧文禪師,可是這一宗真正建立是在智者大師,在他手上才建立了一個宗派。故為天台一家之觀門,智者大師完成這個宗派修行的方法,他有《小止觀》、有《摩訶止觀》,都是從這個意思來發揮的。這個《摩訶止觀》的分量相當之大,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切境界裡面,如何提起自己觀照。觀照就是修行,就是真正的修行。

  下面就看我們這部經,本經,「今經能觀無非一心三觀」,這是妙極了,「所觀無非三諦一境」。這個三觀裡頭,不但它是中觀,而且它是一心三觀,一即三,三即一,一心三觀,比那個次第三觀要高明得太多。所以說它妙,妙在此地。下面舉出三條,教給我們如何下手。第一個講「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一,此專曰行門」。這個意思是說,一個真正修行人一定要曉得他修學的目標。譬如我們修淨土法門,我們目的在哪裡?我們的目的在西方極樂世界。要怎樣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要一心不亂。所以一心不亂就是我們修行的宗旨,我們要念念記在心裡,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我們要想到我自己要一心不亂,這就對了。不管外面是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我要在境界裡頭修我自己的一心不亂,這叫真修行。外面境界幫助我修行,沒有外境到哪裡去修,你到什麼地方修一心不亂?順境裡面我不生歡喜心,我一心不亂;逆境裡頭我不生瞋恚心,我一心不亂。所以順逆境界都是幫助修行的增上緣,順逆境界都叫大善知識。你要不通過這個境界,你怎麼能到一心不亂?順境裡面你生了歡喜,你一心沒有了;逆境一來,心裡面不高興又煩惱,一心又沒有了。

  心隨境轉,那叫凡夫。我們今天把它修正過來,我們要學佛菩薩。佛菩薩怎麼樣?佛菩薩是心能轉境,不是隨境轉,正如《楞嚴經》上所說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轉境怎麼轉法?把順境跟逆境轉成一境。就是此地所講的,你在一切境界裡面觀一心。一心所對的是一個理,一切法相雖然不一樣,理是一個。什麼理?萬法皆空,這是一個理;如夢幻泡影,那是一個理,一切法都是這樣的;皆是虛妄,這也是一個理,絕對不是兩樣的。能觀到理事一如,性相不二,這個人心就定了,心安理得,理明瞭,他心就安了,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他心是安定的;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他一定是一樣的,絕對不會有兩種樣子。這是行門裡面的總原則。

  淨土法門專在一心上下功夫,心一了,境界也一了,心境一如,這時候叫什麼?叫一真法界,就不叫十法界。十法界從哪裡來的?是迷了一真,你在順境裡面起歡喜心,逆境裡頭起瞋恚心,把原本一真法界變成了十法界。所以十法界是自已變出來的,原本法界的確是一真。我們念佛,經論上講得很清楚,我們念到理一心不亂就住一真法界。你現在念到理一心不亂,現在這個法界在你的觀感之中、你的受用之中,是一真,是一真法界。在淨土法門裡面叫它做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就是《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名字不相同,是一樁事情。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明瞭自己修的是什麼,才不會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菩提道。

  第二種,「約法相」,就法相上來觀察。前面一種是講行為,行為特別指的起心動念,在起心動念上提起觀照功夫。第二種就在法上,法是佛法,佛所講的一切經論,經、律、論三藏經典,四諦等法,這個等就是等佛所說的一切大小乘佛法,「入一念心,以為圓觀」。這究竟怎麼觀,我們底下還要說明,還要來討論,教給你怎麼觀法。第三,「托事相」。經裡面也講了許多事,譬如講王舍城,佛在王舍城講過不少經;靈鷲山,《法華經》就是在靈山講的。這都是些事,也許有些處所,我們拿這個來觀,觀什麼?懂得它表法的意思。「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譬如王舍城,王,這就表法,一定曉得表法的意思,王代表心王、八識,舍代表五陰。王就好像我們的心,舍是房子,就好像我們的身體,俗話講靈魂寄託在身體上,身體是靈魂的房子,它就住在這個裡面,取這個比喻。靈鷲山,靈代表心王,心王是靈敏覺知,它最靈;鷲代表受、想、行,這講到五蘊,鷲是老鷹,鷹一類的,把牠代表受、想、行,牠會活動;山代表色陰,托事令觀五陰,這就是托事相來成觀。你真正懂得這個意思,那真是六塵說法,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是修行。佛門裡面對於這個三大綱領很重視。

  佛法傳到了中國之後,中國古代的這些大師們,以種種善巧方便,教我們時時刻刻不離這個觀法。譬如造佛菩薩的形像,提起你的觀想。見到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就想到能仁寂默,仁是仁慈,我們對待人要仁慈,對自己要清淨寂滅。牟尼是寂滅的意思,釋迦是能仁的意思,仁慈。見到觀音菩薩,我們立刻想到大慈大悲,他表法,就時時刻刻提醒你。乃至於房舍的建築,從前寺院的建築,大殿供佛的所在,從外面去看它是兩層,裡面是一層。為什麼要這樣建築?這樣建築是代表空假不二,兩層代表真諦、俗諦,裡面是一個,真俗一如,代表這個意思。這不是真的兩層,外面看是兩層,裡面是一層。連建築都代表很深的意思。

  一進山門,布袋和尚坐在那裡,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化身,我們曉得是彌勒菩薩化身。印度的彌勒菩薩那個像跟我們看的大勢至菩薩像差不多,但是中國的彌勒菩薩不一樣,中國是我們中國人布袋和尚,塑他的像。把他擺在山門的當中,叫你一到寺院來,第一眼就看到他。什麼意思?他就告訴你學佛第一個條件,肚皮要放大,什麼要能包容,你要是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你就不夠資格入門。入到佛門來,度量要大,什麼都能夠包容,而且見任何人是一團歡喜,這樣才有資格入佛門,才有資格學佛。它有意思在那裡,你對佛法你才能學得成功。

  旁邊四大天王現的都是將軍身,護法神。護誰的法?護你自己的法,不是護別人,護自己。你要認識,什麼才能護自己的法?第一,要負責盡職,這護持自己,負責盡職,東方持國天王他代表這個意思。第二個是,我要天天求進步,日新又新,南方叫增長天王,你才不落伍,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像這種基本的佛學常識諸位一定要曉得。為什麼?將來有人問到你,你可以跟他講。一講的時候,大家對佛教興趣就來,知道這不迷信,這是最高的教學藝術。西方天王教我們什麼?教我們多看,廣目天王。北方天王是多聞,要多聽。負責盡職、天天求進步、多看、多聽,護自己的法。所以佛門裡頭,佛菩薩形相非常非常之多,全都是表法的,叫你一見到,心裡面觀想就提起來。提起你的觀想,那就是修行,怎麼不是修行?這些統統是托事相。

  我們家裡面供佛也不例外。佛前面燃香,香表戒定,香表五分法身香,所以一聞到這個香就要提起這個念頭。五分法身,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很清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叫五分法身香。所以香讚裡面有戒定真香讚,藉著這個事提醒我們自己要修戒、要修定,這叫真香,這個事是假香,要藉假香修我們自己清淨心裡面的真香,意思在此地。燃燈,燈表智慧,燈表光明,我們要求智慧,我們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心胸要正大光明,取這個意思。供水,水是表心水,要平,不能起波浪,起波浪就是起念頭,有念頭就是波浪,有分別、有執著就是波浪,叫你平,不起波浪。所以水表一心,一心不亂,水表清淨,一塵不染,表這個意思。花代表六度萬行,果代表菩提涅槃,先開花後結果,修六度萬行,後面才能夠證得圓滿的大菩提、大涅槃。樣樣都有很深的意思在裡頭,是叫我們托事相起觀照,是這個意思。

  你要是不懂得這些,你就沒有法子修行。天天搞個樣子,這樣子究竟什麼意思不曉得,「大概這樣佛菩薩就歡喜,就保佑我」,這個搞法全都錯了。所以一定要懂得表法的道理。如果你懂得表法的義趣,你一展開《地藏經》,就曉得《地藏經》裡面統統講的是表法。總不出這三類,一個是從行,一個是法相,一個是事相,《地藏經》裡面統統用這個來表法。所以字字句句都是提醒我們如何在日用平常不失觀照,由觀照入門。觀照就是提起正念,就是你能夠提得起來。功夫用久了就照住,照住了就得定,就是確確實實在這個境界裡面能真正做到不取相、不動心,那就照住了。所以照住就成就三昧,三昧就是定,定不止一種,定無量無邊,百千三昧。為什麼有那麼多種?因為外面事相是無量無邊,你的定功就無量無邊。

  譬如我們世間人,有一類的人他不貪名,他在名裡得定。為什麼?什麼名他不在乎,他不打這個妄想,他不起這個念頭。他怎麼?他貪利,一看利就動心了,他在利裡頭沒有定,在名裡頭有定。有一些人好名,利不講,他在利上得了定,他在名上沒有定。以此類推,無量無邊的境界,不管哪個境界都要如如不動,都要做到不起心、不動念才行。換句話說,我們俗語講人有嗜好,你要有一條嗜好,你就不能得定。為什麼?那就是麻煩。我們看小說《西遊記》那個孫悟空,你要是用佛法這三觀的方法也可以觀,一樣。那就是代表我們六識,第六意識,心猿意馬,第六意識,本事真大,七十二變。可是他有一個很大的毛病,他喜歡戴高帽子,所以觀世音菩薩就送給他一個緊箍咒,高帽子送給他一頂,他就被控制住,這就是他的弱點。假如他什麼境界都不動心,那觀音菩薩對他也無可奈何,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喜歡恭維,喜歡聽好的,喜歡人家讚歎他,這是毛病。

  再看下面這一段,「四明云:初約行者,直就一念觀於十界、百界、千如妙法。雖即一念,千法宛然,全體即空,當處即假。仍非二邊,又即雙照。不可以一多說,安以有無思」。四明尊者也是天台宗一位了不起的大師,他是智者大師的學生,對於天台家的解說當然是決定正確的,因為他是嫡傳的弟子。他告訴我們,這個三觀裡面從行,直就一念,就是用一心來看一切境界,看十法界,看百界千如。這百界千如前面提到過,拿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整個的宇宙人生。你用一心去看,這個關鍵就在一心。一心是什麼?決定沒有分別心,有分別就二心,有二心、三心了,一心是真心。當你一念不生的時候,眼見一切色、耳聞一切聲就百界千如。雖即一念,萬法宛然,清清楚楚,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決定不亂,就像鏡子照外面的境界一樣,照得清清楚楚,它沒有起分別,也沒有起執著,所以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全體即空,一切法無有一法可得。為什麼?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決定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所以它有相有體,那個相是假的,當處即假。全體即空,當處即假,全體跟當處是一個意思,都是空的,體都是空的,相都是假的。仍非二邊,二邊是空假二邊,如果你要執著真的有空一邊、假一邊,那你又錯了,這是佛法的妙處,佛法的殊勝之處,佛法的了不起之處。為什麼?佛法是一不是二。體跟相是一不是二,所以空與假也是一不是二。佛法裡面沒有對立的,如果說有對立的就不是佛法了。佛法不是對立,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又即雙照,雙照是講功夫,二邊都照到,這實實在在妙,照得清清楚楚,表裡都見到。

  不可以一多說,安以有無思。說一、說多都錯了,為什麼都錯?你說一就變成定一,說多就變成定多,一切法它不是定一,也不是定多,所以你說一、說多,你起了分別。如果你想它有、想無,那你又起了分別執著。或者你說一邊,或者你說中道,這佛法一般講,它的難也就難在這些名相,學佛的人要不善學的,往往被這些名相捆死了。佛說這些名相本來是給你解結的,給你解除的。就好像說我們眾生被這重重繩索綑綁住、束縛住,佛幫助我們解開這個結,給我們一把刀,刀幹什麼的?解結的,把繩子割斷,我們就得自在。不善用的,他拿這個刀子就自殺了,不冤枉嗎?這是不善用,死在佛法之下。所以佛學上這些名相術語你要懂得它的意思,你要巧妙去用它,它是幫我們解決問題的。如果你死在名相裡頭就壞了。

  佛說這些名相是不得已,不得已要說的。說出來之後,你看佛在《華嚴經》裡面,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都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決定不是世間聰明智慧的人拿到經典他就能懂得的,他不懂。他為什麼不懂?他僅僅懂得文字,他懂得文字表面上的意思,他不懂得觀照的方法,他不懂得言外還有意思,他不曉得這個。要什麼人說?這要過來人說,要真正有修有證,他自己有體驗,有親證的這個境界,他曉得,他曉得佛說這個話是什麼意思,他懂。一般人只聽到這個話,不懂得佛話裡頭有話,意思裡面有意思,他聽不懂。所以經典裡面所講的都很含蓄。佛為什麼不說出來?很不容易說得出來,要你細心去領會。這裡給你說的,什麼空假中,乃至於一心四諦,二邊雙照,有無一多,這些念頭統統要打掉,你才能真正明白這個意思。

  「若邊若中,皆莫能擬」,都不可以起心動念。「於斯觀行位中,既深進入」,這個觀行位要拿我們念佛法門來講,就是功夫成片。所以你們想想,帶業往生基本的條件要做到這一點。不管什麼境界裡頭都不起心、不動念,這並不是一心,這是觀行位,觀行是功夫得力了。然後再從這個地方進一步,把自己境界再往上提升。「則六七識,不執於我,得分別我法二空,轉成無漏,則見思染污粗垢先落」,這就是在念佛功夫裡面講得事一心不亂,小乘阿羅漢的境界,大乘圓教是第七信位的菩薩。

  「從是進觀,教化眾生,成不思議妙假」,這個妙,妙在哪裡?妙在空假中不二,一而三、三而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這個才妙。說一切一法,一切法都在其中,說一樁事便是一切事,事事無礙,不僅是理事無礙。《華嚴》裡面講四無礙法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華經》裡面講妙法,確確實實是這樣的境界。我們眼前覺聞見知,以及所對的對象一點都沒有錯,跟《華嚴》、《法華》大乘經裡面所講的真正不二。我們自己迷失自性不能夠證得,就是你不能夠體會得到。你要是真正覺悟了,真的這個境界就在現前,你就得到佛菩薩的受用。這是講我們修行的過程,從不思議的妙假來教化眾生。

  「破塵沙無知,進破無明,俱生我法永不起得,成無生忍」,這就是理一心不亂。講到理一心不亂,我們在此地看到的,要不要教化眾生?如果不教化眾生,你的塵沙煩惱不能斷,無明煩惱不能破,所以一定要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為什麼能破塵沙、無明?因為教學相長,教化眾生同時就是教化自己,自他不二,智慧就是這麼來的。如果沒有人問你,你這個心清淨,如如不動,什麼都不知道;有人一問就問出來了,把你智慧全問出來了。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如果沒有那麼多人去問他,哪有這麼多經典?佛要是無問自說的經典少之又少,太少了。差不多經都是有人啟請,都是有人發問,隨著問、隨著答,才顯示智慧現前。智慧現前,塵沙、無明就消失了。所以一定要教學,沒有一個菩薩不教化眾生,沒有一尊佛不講經說法的,沒有,就是連阿羅漢、辟支佛也沒有。他們小乘雖然講自了漢,他不主動教別人,可是有人請教他,他還是為他講經說法。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多想想,你要是想通了,你就要發心,要發心出來學講。你看看,本來很多佛經裡頭,出世間法、世間法都不知道,雖然你聽經聽了多少年。為什麼?你也是有心無心,聽也可,不聽也可,不用心,所以聽了一生的經還是迷迷糊糊、顛顛倒倒的。如果要叫你講經,你要認真了,你就不敢馬虎了,為什麼?講經之前要充分的準備。

  《盂蘭盆經》我沒有看過,我曉得,我是知道有《盂蘭盆經》,沒看。為什麼沒看過?沒有機會看。昨天上午淨海法師打個電話來,星期天要我給他們講《盂蘭盆經》,我就趕快看,馬上從《大藏經》找出來,馬上看,昨天晚上看到兩點鐘,寫了一篇講稿,像這樣也寫了兩張半。明天去講,我的材料非常豐富。所以他要不找我,我就不看;他一找我,《盂蘭盆經》意思了如指掌,清清楚楚,豈不是教學相長?我昨天晚上那稿子寫得很亂,我想印的時候很難看,今天上午又費了一點時間,重新抄了一遍寫得整整齊齊的,我想我們把它影印好帶去,到那邊聽講的人一人發一份。他給我的時間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我看我那個講稿兩個小時都講不完,到了再說,講不完就吊吊口味。所以很多東西都是聽眾逼得你把你逼出來,把塵沙、無明就逼跑掉,你自己真用功,你不用功不行。

  俱生我法永不起得,成無生忍。這個無生法忍,證到無生法忍就是法身大士,在我們念佛人講,理一心不亂。這一個名詞,忍就是承認的意思,同意、認可,「你說這個,我同意」,忍是這個意思。無生是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不滅我同意了、我認可。我為什麼同意?我也見到了,這叫做無生法忍。法身大士怎麼見到的?因為他一心,一心沒有生滅,二心就有生滅。以不生滅的心看外面境界是不生不滅,生滅的心看外面境界是生滅的。那外頭境界到底是生還是滅,是生滅還是不生滅?給諸位說,外面境界非有非無,外面境界是自己心變現的相分。你的心是生滅心,它外頭相分就生滅相;你這個心是不生滅心,外面的相就是不生滅的相,是這麼個道理,相隨心轉。大經裡頭說得很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假相從哪來的?心現識變。所以我們心到一,沒有生滅了,現的相就不生滅,這個境界我們稱他作法身大士,理一心不亂,這是大菩薩的境界。

  從此之後,他是「無功用道,任運流入,即捨賴耶之號,別受清淨之名」,這就是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這就成佛了。無功用道,就是俗話說用不得力,自自然然的。古人有個比喻,因為這個境界很難體會,但是這種比喻,從前人容易體會,現在人恐怕也很難。以前過渡,過河、過渡,都坐船。那個船都是用槳划,划槳或者是搖櫓,快要上岸了都用竹竿,到淺的地方用竹竿。但是離岸很近的時候,竹竿也不要用,統統放下,船自自然然往岸上接近,那就叫無功用道。用這個比喻,什麼力都不要用,自自然然的它會往前進,就是這個意思。這要到什麼境界?十地菩薩以後,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一直到成佛。在這個階段裡頭是無功用道。或者我們把這個境界放寬一點說,從八地菩薩起,八地是不動地,是中品的無生法忍。一般講,嚴格的講,無生法忍,七地菩薩,下品;八地菩薩,中品;九地菩薩,上品。十地菩薩就不叫無生法忍,叫寂滅忍,一品是清淨寂滅。所以十地菩薩是下品的寂滅忍,等覺菩薩是中品的寂滅忍,佛是上品的寂滅忍,那在無生法忍之上,無功用道。任運流入,流入什麼?流入一切種智。梵語名字叫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智海。海是比喻,比喻它廣大。到這個時候完全轉識成智,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從此以後不叫它做阿賴耶,叫它做大圓鏡智。這是轉八識成四智,轉凡入聖。

  可是我們再要追究它的根源,「然破惑顯性,功由六識」。你怎麼會有這一天,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還是當初依靠第六識的觀照,我們起步是要靠第六識。就是常常能夠提醒自己,能夠修正自己的錯誤,這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為,行為裡面特別是思想、是念頭,把錯誤的思想修正過來,把錯誤的見解修正過來,這個修正過來就叫做觀照。譬如我們眼見色,色境,色境是眼根所對的外面一些境界,起了貪心,覺悟了,「這是錯誤的,這是煩惱」,一下警覺到,我在境界裡沒有貪心了,這就是觀照。你把那煩惱的心所照住,它就不起作用。在逆境裡面起了瞋恚心,一想,「我不應該,我的清淨心裡頭本來沒有瞋恚,為什麼會有瞋恚心起來?」叫你處處用第六意識覺察你自己。

  外面境界沒有善惡,外面境界是平等的,外面境界都是善知識。為什麼?沒有那些惡人惡境,我們的瞋恚心斷不掉。你要一輩子遇不到惡人惡境,你那個瞋恚心藏在你阿賴耶識裡面那個倉庫,藏得很深,為什麼?它不起現行。一遇到境界它跑出來了,它一跑出來,你覺察它,「你是壞東西,不准你跑出來」。念佛人最好,馬上換成一句阿彌陀佛,把這念頭打掉,換成阿彌陀佛。這樣的時候,譬如說我們外面的惡人惡境,對我們的功德很大,不然這個煩惱不會起現行。這個煩惱一起現行,我馬上就把它換掉,馬上把它控制住,這就是功夫,用功是這麼個用法。順境裡頭也是如此,在順境裡頭,貪愛的心一起來,「這是煩惱,跟瞋恚沒兩樣,同樣的害處,一樣大的害處」,馬上換成阿彌陀佛,馬上把它用清淨心打下去。所以順境,那些也是我們的佛菩薩。順逆境界都是幫助我們修行的。

  世間有一些人他不知道,以為順境好,他被順境害了他不曉得;逆境、瞋恨不好,他被逆境害了。覺察的人他能轉環境,把順境、逆境統統轉變成平等境,這叫做真修行。日用平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會用這種功夫這叫真正修行,功夫哪有不得力的?什麼地方不是道場?無論什麼地方,起心動念就是修行,一切境緣全是道場,沒離開道場一步。念佛人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個佛號不間斷。為什麼?最容易提醒自己,最容易提醒。所以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這是第一法門,第一方便、第一穩當、第一快速。追究根本是第六識。但是到了照見就不用第六識,六識是前面兩個,就是觀照要用六識,照住還是用六識,照住就是得事一心不亂,還是第六識。理一心不用,理一心是轉識成智,用真心不用妄心。

  「四明指為近而復要」,近是親近,要是重要。四明大師告訴我們,前面用第六意識用功,近,大家一講都知道,因為第六意識分別,第七識執著,一說都知道,近,非常重要,對於初學的人來講太重要。「為事理解行之本。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這是舉個比喻。你看禪宗裡頭常常提倡說「修行從根本修」,從根本修就方便,這個方法就是從根本修。所以觀門是事、理、解、行,這是根本。事理解行是四大項目,是四個大項目。事是講事相,理是講理論,有事一定有理;解,解門、理解,對於事理理解;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行,換句話說,我們在這世間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做人、來處世,這就叫修行,修正我們種種錯誤的態度、錯誤的行為。這就是從根本修。好比你砍樹,你要從枝枝葉葉上砍很費事,相當費事,如果你從根本上把它一砍,很容易那棵樹整個就倒下來。你要懂得這個觀法,好,這修行是從根本修。好比治病,古時候的治病,針炙是我們中國古代治病重要的方法。這個炙是用艾草,一定要在穴道上,真正找對穴道了,非常有效果。「此即十乘中初觀不思議境」,這上面所講的這些方法,就是天台宗十乘觀法當中初觀不思議境。主旨都是在起心動念之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從這個地方提起自己觀照功夫,要用功夫。

  下面這是講「托事」,從事相上說。事相裡面我們要曉得表法的意思,此地也舉一個例子來說。從這個例子當中我們要覺悟,為什麼?將來在一切法裡面都可以托事提觀,都可以。譬如我們剛才講的燃香,香是什麼?香是氣味,鼻根所對的對象。你真正明白了,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聞到什麼氣味,馬上要想到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你都能提起,那就好了。看到佛前面供的燈,代表般若光明,無論在哪個地方,你看到太陽、看到月亮、看到星星,馬路上看到燈,任何地方看到燈,統統代表智慧,統統代表心地的光明,這樣才能修行。不能說佛堂的燈代表,我廚房的燈不代表,那就錯誤了,馬路上的路燈不代表,那就不對了,那你就完全搞錯了。我們佛堂裡供的花,代表六度萬行,無論在哪裡看到花,就想到我要修六波羅蜜。看到供的水果,供果代表菩提涅槃,不管在哪個地方看到果就想到菩提涅槃,這樣才行。所以佛堂裡面等於是我上課一樣,這是課堂的作業,課堂學了之後,帶到學校之外,在社會上要能起作用,學以致用才行。課堂給你講解這個道理,然後你離開講堂之後,你在你實際生活當中統統用上了,你才曉得佛法不可思議,才知道處處提醒你自己的覺性,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所以在生活當中修行,在待人接物之處用功,在這裡用心去。

  這底下說,舉一個例子講,「皆依經題」,就拿經題來做一個例子,來解釋。「地藏本願人法而觀之」,我們就看經題這幾個字。「行人瞻禮大士時」,這行人就是修行人,我們看到地藏菩薩,我們會給他燒一柱香,拜三拜,瞻禮,瞻仰禮拜,瞻是看,瞻視。為什麼要看它?表法的意思太多。因為你看才能提起觀照,你要是不看,觀照就提不起來,所以要看。在念佛裡面,四種念佛裡頭有觀像念佛,觀像就是看佛像,就是面對著佛像看佛像,有這種方法,念佛法門有這一種。那個人要有很大的福報,為什麼?你沒有福報,你要天天上班,你就沒有辦法看佛像,你要很悠閒。我們修淨土法門,我們的房子四面統統掛著阿彌陀佛像,無論走到哪裡都看到阿彌陀佛,這樣跟阿彌陀佛就很熟,阿彌陀佛這個像深深的印在自己阿賴耶識裡頭。自己不起心動念則已,一起心動念就是阿彌陀佛,念頭一起來就是想到阿彌陀佛,因為你一天到晚看阿彌陀佛。這個人很大的福報才行,很清閒,不要做事情。你要是有工作的時候,你就沒有辦法,你的功夫就會斷掉。所以四種念佛裡頭持名最方便。持名,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它不妨礙你。你觀像就不行,觀像只有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你一離開之後你這功夫就斷掉了。所以瞻禮、瞻仰是很重要的,常常看佛像很重要的。

  「供養華香之時,不表觀法何以用心」,要不將這觀照的方法表明,你就沒有辦法用心,這個用心實在講就是修行,你沒法子修行。怎麼個觀法?這就提醒你,觀地藏菩薩「頭冠」,觀他戴的帽子。「瓔珞」,菩薩身上都戴著瓔珞,就是珠寶,我們現在講項鍊,它不是項鍊,項鍊是單一條,瓔珞是很多掛在身上,那是瓔珞。「面貌熙怡,寂然愍念一切有情」,它表的這個態度。「左手安臍下」,這肚臍以下,「托缽」,地藏菩薩一個手拿著缽,一個手拿著錫杖。如果錫杖不拿在手上,放在旁邊,他這右手有個姿勢,「右手復合掌向下」,這是合掌向下。「大指捻頭指,作慰安一切眾生想」,大拇指它捻頭指,這麼一個手勢,一個手印。這是他地藏塑像是這個像,什麼意思?下面就給你說了。

  「頭,表一切種智」,因為它是最上的,至高無上,頭代表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冠」,冠是戴在頭上的,頭已經是頂了,它戴在上面,地藏菩薩戴著是毘盧帽,毘盧遮那佛戴的帽子,他戴著毘盧帽,表「毗盧法性」。毘盧遮那是法身佛的名號,意思是遍一切處,毘盧遮那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遍一切處,無所不遍。這個帽子代表這個意思。身上這些「瓔珞」,這個瓔珞我們今天講是裝飾的,現在都叫做首飾,都是首飾一類的,掛著像,佩在胸前的,瓔珞。所以看到佛像、看到菩薩像都戴著瓔珞,這瓔珞它表法的,「表總持四陀羅尼」。陀羅尼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叫總持,就是總一切意,持一切法,所以叫總持。總持有四種,一種是法,第二是義,法就是一切法,義就是一切道理,義理。第三種是咒。密宗裡面有許多咒語,也是屬於總持;這經裡面也有很多咒語,也叫做總持。第四叫忍,忍也是總持。無論什麼境界,你只要能忍,你心就清淨,什麼事情就沒有了,它也是屬於總持。有這四個意思,四大類。「表種智,從法性而成」,就是一切種智。「故能總持一切法門」,所以一切種智一定要證真如本性才能現前,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得無上正等正覺,這一切法都通達,一切法都沒有障礙,所以它表總持,瓔珞表這個意思。

  菩薩的面,面表心,我們要看一個人的心,你就看他那個人的面貌,為什麼?心變現出來的。所以你去看相,人家說相隨心轉,對不對?當然對。你心歡喜,一看到你的面孔是歡喜相;你心裡不高興,一看到面孔,那就是不高興的相。所以你的面貌確實是隨心所轉。面者心之貌,心的相貌就是面孔。所以「表從心所現慈悲相好」,菩薩的面是表這個意思。「一身之相,以面為要」,這是講一般人,人的身相,以面最重要。「諸法所依,以心為體」,心最重要。所以相表心,「相逐心生,故以表心」。所以菩薩慈悲的相貌代表慈悲心。

  寂然之態,這個寂然是非常清淨,非常清淨的樣子。「表菩薩自住三摩地」,三摩地是定,他自己住在定中。就像《楞嚴經》上佛所講的,諸佛如來與大菩薩們,他們是「自住三摩地中」,自己都住在定中。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也是悟入這個境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自住三摩地,而生其心是起大悲的願力,度化一切眾生。所以度眾生的弘願,度眾生的大行,是從三摩地生的。眾生「以苦緣而感」,大士「以大悲而應也」。真正能做到感應道交,一定要靠心地清淨,心清淨有不可思議的能力,我們一般人講神通,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自己心真清淨,一切眾生有感,這個清淨心就有應,感應道交。所以這神通有很多很多種,這是真的,這一點都不假,是佛法所讚歎的。

  還有一些神通從哪裡來的?不是你自己的,是外面邪魔,妖魔鬼怪,附在你身上而顯的神通,那就是假的,就像《楞嚴經》裡面講的「五十種陰魔」。魔為什麼會來?因為他心不正。就是邪與邪相感,正與正相感,這個不一樣的。你心邪,那個邪魔外道的妖魔鬼怪就來了,你跟他志同道合他就來了。他也能現神通,也能夠迷惑人,但是那個將來一定會失敗的,絕對不會成正果,這是我們特別要小心、要謹慎的。現在這個時代妖魔鬼怪太多了,《楞嚴經》上說的,我們這個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所以能夠遇到正法不容易,正是多生的善根、福德、因緣,否則的話很不容易遇到正法。這寂然之態,態度,表這個意思。

  左右手,「表權實二智」,就是我們一般人講雙手萬能,它代表的是實智與權智。「實智內自照理,權智外以鑑機」,教化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要雙手去做,所以說是雙手萬能。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就是權實二智。什麼叫實智?實智是真智慧,真智慧沒有分別,所以叫無分別智。換句話說,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就是實智,清淨心對自己的受用就叫實智,對別人的作用叫權智。別人叫隨緣,權智隨緣,實智不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因為隨緣,才能成就一切眾生;因為不變,才能成就自己的三德。所以說自他二力,權智利他,實智自利。權幫助實,利他就是自利;實幫助權,自利就是利他,自利利他是一不是二。所以教化眾生目的在哪裡?這要特別記住,目的是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真正的方法。所以佛法裡頭沒有迷信,沒有奇奇怪怪的這些東西,千萬不要被這些奇奇怪怪的法術欺騙,佛法裡頭沒有這個,佛法裡叫我們破迷開悟。

  再講到托缽,「臍下托缽,表性識所具如來藏也」,代表這個意思。「內空外圓」,這缽裡面是空的,缽的樣子是圓的,內空外圓,拿缽來表識性所具如來藏,代表這個意思。「表自他同具空如來藏,圓同太虛」,是表空如來藏。這個三如來藏,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楞嚴經》上說得最為透徹,所以讀過《楞嚴》就很清楚,這個也是一而三、三而一。「內可藏物,表不空如來藏」,具足無量功德。這個缽裡頭空,空裡頭能裝東西,托缽的時候飯菜裝在裡面,表不空。體是空如來藏,用是不空如來藏,用的時候是萬德萬能,所以是無量的功德。諸佛如來如是,一切眾生也不例外,各各具足。「大指捻頭指」,這就是講這手印的表法,「表迷悟一如」,是一不是二。為什麼?都是講自性,此地講的是性識。我們凡夫迷,迷什麼?迷的性識。諸佛菩薩悟,悟什麼?也是悟的性識。是一不是二。迷悟雖然不同,迷的對象是一,悟的對象也是一,沒有兩樣東西,所以迷悟不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