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阿賴耶是個倉庫  (第六三六集)  檔名:29-519-0636

  五陰,最後是「識」,識是什麼?這個識是阿賴耶識,在佛經裡面講行是末那識,想是第六識,受是前五識,叫八個識,識是阿賴耶。阿賴耶也是個倉庫,叫藏識,西藏的藏,意思就是收藏,像一個倉庫一樣。我們每個人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你所造的這些業都在這個資料庫裡頭,就在識裡頭保存得非常完整,它絕對不會損壞,遇到緣它就起現行。所以我們經歷的事情能夠記得住,就是因為有這麼一個資料庫。現在我們是煩惱習氣太重,不能夠把資料庫裡面資料隨意調出來,有些我們調不出來。如果我們有了定功,這個不用智慧,你的定功愈深,你阿賴耶裡面的資料,你就能看到的愈多。看到過去,也能看到未來,為什麼?會想未來!明年還沒有到,我在打妄想想到明年怎麼樣,資料庫裡就有明年東西。那是個大倉庫,裡面東西太豐富,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所造的業全部儲存在那裡。這個東西,成佛了,成佛它的作用可大了,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大圓鏡智是什麼?無所不知,就是說生生世世所有的資料。不但自己的資料,別人資料庫我也可以拿來借用,一點障礙都沒有,它通的。好像現在網路它連線了,一絲毫障礙都沒有,釋迦牟尼佛資料你也可以調來,就跟自己的一樣。

  受想行識是精神,色是物質,這個東西,如果沒有接受聖賢的教誨,它就會造業,身會造業,受想行識更會造業。為什麼?樂受它貪愛,苦受它怨恨,你看貪愛,餓鬼道去了,怨恨是地獄道去了。想,本身雖然不造業,那個受跟色它造業,為什麼?它聽想的指揮。行是個非常非常執著,堅固的執著我,所以在大乘教裡面講,行是四大煩惱常相隨,也就是我執,再就是貪瞋痴,我愛、我慢、我痴,慢就是瞋恚,與生俱來。我們現在身是五陰身,共相摧滅,這個共相摧滅特別是講生老病死,這是摧滅的相。如果貪瞋痴慢,現在這個社會我們細心觀察,貪瞋痴慢沒有限度,盡情的去造作,結果現世報你就看到,三、四十歲命就沒有了。我們相信他的壽命不止三、四十歲,應該是六、七十歲,為什麼三、四十歲就死了?自己把自己摧殘、糟蹋掉,現在這個社會太多太多了。

  

  節錄自:02-039-0105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六三六集)  檔名:29-519-06361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六三六集)  檔名:29-519-06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