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答問集—布施與家庭責任應如何平衡? (第三三二集) 2000/10/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29-522-0332
問:「弟子的先生一直認為弟子做的功德不夠,捨不得布施。先生從結婚至今二十年,每個月的薪水用在放生、印經,也不知數目有多少。他常說師父四十五歲那一年得一場大病,把全部積蓄都布施出去了,病了一個月就好了,師父敢做而弟子不敢做。弟子目前一家生活全在弟子身上,上有公婆下有子女三名,現又漸中年了,難道不該有一點積蓄嗎?家裡面開銷龐大,現在次女生病,使弟子不能上班,而先生的見解是多行布施,不顧一家的生活。佛陀不是說過嗎?身為佛弟子平常都有固定的布施薪水十分之一,不能因一個人生病,把積蓄全部拿去做功德,其餘要喝西北風嗎?」
答:布施是隨緣隨分,一定要常有布施的心。遇到眾生真正有苦難的時候,修布施波羅蜜的人,往往把自己的身命忘記了,全心全力幫助別人。我們想,自己會不會遇到困難?也許會遇到,但是絕對不會說是絕路,這個不可能的。為什麼?財布施是修財富之因,只有愈施愈多,不會布施到最後,自己沒有飯吃了,這是不可能的。果然布施盡了,會有人送飯給妳吃。若沒有人送,佛菩薩也會送飯給妳吃,佛菩薩會變化人天天送東西給妳吃。我們細細去思惟,佛的話是正確的。像妳這種情形,我勸妳先把佛經暫時放下一段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全心全力讀《了凡四訓》。妳能夠把《了凡四訓》裡面的道理真正明白,妳就曉得自己應該怎麼做,怎麼來轉變妳的命運,開拓妳光明的前途。
節錄自:21-090-0023學佛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