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五戒相經箋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2009/12/16  中國山東省海島金山寺  檔名:WD11-003-0037

  《五戒相經箋要》。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集與大家學習到婬戒最後一段經文,在這段經文的總結,佛給我們講,他有二身,就是兩個身,一個是生身,一個是戒身。生身就是佛的身體,佛不在了,留下來給後人的就是舍利,所謂生身舍利;另外一個就是戒身,戒就是佛傳授的戒法。

  佛在這段經文給我們講了一個比較,就是生身跟戒身那個比較重要。佛講,我們建的七寶塔來供養佛的生身舍利,這個七寶塔有多高?到梵天。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我們一般,特別在我們中國地區都會看到寶塔,一般講七層的寶塔,我們看起來就相當的壯觀偉大。塔供奉佛的舍利,這個功德非常之大。蓋了一個寶塔到梵天,這是形容蓋的這個塔非常的高大莊嚴,當然這個功德是非常非常之大的。佛給我們講,這個七寶塔,如果有人去虧損了,這個罪還是可以懺悔,「罪尚有可悔」;如果「虧吾戒身,其罪無量,受罪如伊羅龍王」。這是做個比較,你虧損佛的舍利寶塔,這個罪還可以懺悔的;如果虧損佛制定的戒身,其罪就無量了。這個就是給我們比較,虧損戒身的罪,比虧損寶塔的罪要嚴重的太多太多了,意思就是這樣。所以受罪如伊羅龍王。

  這是給我們總結開示淨戒不可虧犯。戒身就是法身。「佛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法身故」。也可以說法身怎麼證得?從戒開始。戒是佛佛相傳,「師師相授」,古佛傳今佛,今佛再傳未來佛,都一樣的。這個戒身如果虧損就是破壞如來法身,破壞如來法身我們自己就無法證得法身,我們要證得法身就產生障礙。法身是我們每個眾生本有的,要恢復要先修戒,如果不修戒,我們恢復法身就有障礙,這個道理就在此地。因此比較起來,你破壞如來戒身(法身),比破壞佛的生身舍利塔這個罪還要重。蕅益祖師也給我們講:「然犯戒之罪既有重於壞塔,則持戒之福不尤重於起塔耶?」然就是雖然講,犯戒之罪比破壞佛的舍利塔還要嚴重,如果反過來講,持戒之福不尤重於起塔耶?反過來講,這是一個相對的,持戒的福報比你去起七寶塔的福報,當然要更殊勝了,意思就是這樣。「幸佛弟子思之」,這是蕅益祖師勸勉我們,做一個佛弟子,看到佛戒經上的開示,我們要好好的從這個地方去思考。重點也就是教導我們,為佛弟子修學的基礎,戒律非常之重要。這個意思就在此地,要我們重視。

  現在講經的道場還有,但是講戒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一般寺院基本上都不講了。經也不講,戒也不講,這樣的道場,我們就先不用談了。我們現在就只有講經、不講戒這樣的道場,要成就還是很困難。除非像六祖那種上上根人,一下頓悟頓證,那個是非常稀有的,我們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一般人的修學,必定是通過戒定慧這樣的學習,這是絕大多數的人都必須這樣修的。因此學經教的人也很多,甚至講經說法,但是如果沒有在戒學上下功夫,所講的也都變成佛學,自己沒有辦法證入那個境界,變成佛學,不是學佛。怎麼樣叫學佛?一定要有戒的基礎,你真正發心來修戒持戒,這個就叫學佛。如果這個不要,我們就直接來學經教,都變成佛學,也會講的頭頭是道,但是自己入不了境界,伏不住煩惱,斷不了煩惱。你煩惱控制不住,境界一現前,我們就跟著被境界轉了,所以都變成佛學。現在我們學戒,我們也要務實,不要好高騖遠,一下子要學很高的戒,比丘戒、菩薩戒,我們是肯定現前做不到的。我們佛門弟子,包括出家的同學都不例外,我們現前能夠把三皈五戒修好了,就不錯了。有了三皈五戒的基礎,進一步再提升到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你三皈五戒都搞不懂、都做不到,你講那麼高的戒也都落空了。

  所以我們學戒、持戒,必定要很務實,不要務個虛名,去受了大戒、受了菩薩戒,但是有沒有用?沒有用,不管用。為什麼不管用?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因為你沒有三皈五戒的基礎。所有的戒都是從三皈五戒發展的,三皈五戒建立在《十善業道》的基礎,《十善業道》建立在《太上感應篇》的基礎,《太上感應篇》建立在《弟子規》的基礎。《弟子規》我們淨老教授這些年來在講席當中不斷的提起,是基礎的基礎。這些我們都要學習的,因此講席當中我們也常常跟同學互相共勉。所以我們在前面的學習報告,也跟同學提出《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修學的順序跟次第。《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在《觀經》淨業三福很明顯的就是第一福,這三樣經書是屬於第一福,第一福是人天福,人天福是第一福,也就是最基本的。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從三皈依、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是在第二福了,第二福是出世間二乘的福報。第三福才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進入大乘佛法。佛給我們講,「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我們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應當要修這個三福。為什麼要修這個三福?因為這個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過去我們總有一個錯誤的概念,總以為斷惡修善、持戒,在我們修學念佛法門來講算是助行,幫助的,助行。但是我們仔細看《觀無量壽佛經》講的淨業三福,佛並不是說這個是助因,他是講「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三世諸佛要修淨業,這三條是正因,正規的、正確的修因。最近我個人也深深體會到這段經文,過去總覺得這個算是一種助行,我們念佛才是正行,這個是助行、助修,幫助我們念佛的。但是看看經上講的,又不是講助行,他是講正因,這個提出來,我們現在就要特別的重視。我們現在道場就是不講戒,寺院道場不講;不講,這個道場就沒有辦法修六和敬。為什麼沒有辦法修六和敬?因為每個人都會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總認為:我認為、我覺得這樣是對的,我這樣做是對的。都會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每一個人的煩惱習氣不一樣,現在湊在一起,你說和得來嗎?那怎麼和,要怎麼和?不可能。每個人煩惱習氣就不一樣,甚至不要說跟別人,就是自己對自己,昨天的煩惱跟今天的煩惱又不一樣。自己跟自己都和不來,還能跟別人和得來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六和敬第一個見和,第二個戒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你這個見要建立在戒和同修這個基礎上,大家有這個共識,有這個認知就是見,大家知道這個事應該怎麼做。你有戒和同修,後面那四個和才能做到,為什麼?因為戒它是一個標準,每個人煩惱習氣不一樣,大家往這個標準靠。比如說戒是這個中心點,這是一個標準,我們眾生四面八方每個人的煩惱習氣都不一樣、方向不一樣,我們現在以這個標準來修,大家往這個標準靠近,大家都達到這個中心點、標準了,不就和了嗎?如果沒有一個中心思想的標準,你想你的,我想我的,怎麼和?永遠和不來。因此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一個道場,你看看它道風、學風能不能建立起來,就完全看它有沒有戒,這個道場重視不重視。如果這個道場不重視,這個道場我們肯定也是搞佛學的。念佛的人很多、念的很用功,你不修這個三福,往生還是靠不住,不是說我念佛就能往生;是沒有錯,但是你怎麼念,你心行跟佛菩薩相應不相應,關鍵在相應。你不相應,念了還是不能往生,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你的心跟佛的心不一樣。

  為什麼不一樣?因為不接受佛的教導。佛教我們要修的,我們偏不幹、偏不修。佛教我們修淨業三福,我們偏偏不要,我們拒絕,你說這樣念佛能往生嗎?佛為什麼要跟韋提希夫人講三福?還沒有跟韋提希夫人講十六觀法,前面就先跟她講三福。這個意思也非常明顯,就是告訴我們,你沒有前面三福的基礎,後面十六觀你修不起來,你就沒有辦法修。這個意思不就很明顯,所以我們要重視戒學。戒學,第二福一定涵蓋第一福,比如說三皈五戒是第二福,一定涵蓋前面第一福。好像這個樓房有三層,有第二層一定有下面第一層,這是一定的,你有第三層,一定有下面第二層、第一層。這點我們在學習當中也不斷提起,與諸位同學共勉。我們要常常提醒,這樣我們修學才不會迷失了方向,這一生學習才有一個結果。

  婬戒的經文到這裡是圓滿了,後面還有弘一大師的《補》。廣化老法師也非常慈悲,引用一些善書典籍給我們講出了幾個公案,以及降服婬心的一些經典、方法,提供給我們同學大家來參考,這些資料也非常寶貴。因為婬戒這條,在我們眾生來講是很難持的。特別在我們現前這個開放性的時代,大家聽到要戒這個,就很不願意去聽,也很不願意去面對,也很不願意接受。為什麼?因為這個煩惱非常的熾盛。所以佛在經上也講,末法時期佛弟子不樂修不淨觀,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末法時期的佛弟子,他不喜歡修不淨觀。為什麼不喜歡?因為迷得太深了。我們想這生有成就,這個不能不講,不能不學。我們下面來看廣化老法師引用《壽康寶鑒》裡面有一段公案,這是古時候的公案。《壽康寶鑒》原來名稱叫《不可錄》,不可以的不可,錄就是記錄的錄。後來印光祖師也非常慈悲,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婬戒犯的最嚴重,因此《壽康寶鑒》這個名稱是印光祖師改的,原來叫《不可錄》,古時候叫《不可錄》,印祖把它改成《壽康寶鑒》。所以在這個書,印祖也有序文,也特別推薦這本書。戒婬對我們身體,還有自己的福報都有很大的幫助,身體健康,福報增長。

  我們來看看《壽康寶鑒》這個公案:「余杭陳醫生」,余杭在杭州,杭州有個地區叫余杭,現在這個地名好像還是用余杭。這是古時候的事情,有個醫生姓陳。「有貧人病危,陳治之痊癒,亦不責求報酬」。這是說這個陳醫生很有醫德。古時候當醫生跟教書的,都是屬於義務發心的,就像我們佛門裡面講發心的,發心就是不要有任何條件的,義務的去幫助人。所以古時候醫生,醫藥、診斷費是隨便人家給的,跟教書的一樣,你家庭過的去就多給一點,經濟比較差的你就少給一點。完全沒有經濟能力,這個醫生、教書的,還要免費的為他們服務,甚至還要倒貼醫藥費去供養這些貧人,因為他沒有錢去買藥,你能做的到,你就要去供養他。這個陳醫生,我們從這個地方看也是很有醫德的人,貧人病危,他的病很危險。這個陳醫生也不因為他是貧人,沒有錢給他賺,他就不給他治了,還是把他的病治好了。亦不責求報酬,這點非常難得,他也不要求他要對他什麼樣的報答,都完全沒有,這個是真正標準的醫德。做醫生有醫德,積功累德,他將來會享受大福報。反過來看我們現在的醫生,都是商醫、做生意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賺錢,他不能虧本的。以商業行為這樣的一個觀念,病人就要遭殃了,推銷藥物,勸大家儘量買藥,大家多買,他才有錢賺,這個買藥的人是不是適合用這個藥,有沒有副作用,他就不講了,他就不管了,甚至編一些話去騙人,這就造罪業了。這個陳醫生,我們從這個地方看,是一個很好的醫生,把這個病人治好了。

  「後陳因避雨過其家,其姑令婦伴宿以報恩,婦唯唯」。後就是以後有一天,陳醫生經過這個貧人他們家門口,剛好下大雨就到他們家裡去避雨,雨下得很大,那天晚上就在他們家借住一個晚上。在以前那個時代露宿不方便,一般的人家提供給人家住宿是常有的。以前我小時候到我外婆家,鄉下有些人住在深山裡面的,走到我外婆家已經很晚了,上山不方便,就臨時借住一個晚上。在以前人心很厚道,這都很方便,現在恐怕就很難再看到這樣的情況了。住在他家,當然這個貧人被醫生把病治好了,也非常感恩,也沒有經濟能力去回報,剛好今天有這個機會到他們家來。這個貧人的太太,姑就是她的婆婆,就跟她媳婦講:你先生的病就是這個陳醫生治好的,今天剛好來我們家,我們也沒有什麼好報答,妳晚上就陪他睡一個晚上,報答他的恩德。古時候做媳婦的對公公婆婆都是很孝順,也就不敢違抗,婦唯唯,就是她也不敢違背。

  「夜深就之」,到夜深之後她就去找陳醫生,到他房間去。「曰:君救妾夫,此姑意也」。我晚上來找你是因為你救我的丈夫,來這裡是我婆婆的意思。「陳見婦少而美,亦心動,隨力制之」。陳醫生深更半夜看到這個少婦也非常美麗,看得也心動了;但是古人都有接受倫理道德教育,他就隨時起了個念頭,這個不可以,不合乎禮節的,隨力制之,他就自己控制自己這種起心動念。「自語曰:不可!」自己對自己講,不可以!「婦強之」,他家這個媳婦接受婆婆的命令,就要完成這個任務,就很勉強要求這個陳醫生跟他一起睡。這個陳醫生,「陳連曰:不可,不可!」他一直對自己講,不可以,不可以!「坐以待旦」,那天晚上他都不敢睡覺,坐到天亮,這個媳婦也跟他僵持到天亮。「最後幾不自持」,最後幾乎快沒有辦法保持了。到最後的關頭,「又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難!」到天亮,他就趕快離開,就回去了。

  「爾後陳有子應試,主試官棄其文,忽聞呼曰:不可!」陳醫生有個兒子到京城去考試,主考的考試官看到他的文章不可取(就是不及格),就把它拋棄,不錄取。這個考試官忽然耳朵旁邊聽到有人跟他講,不可!到了晚上,「挑燈復閱,仍感無可取處,再棄之」。白天聽到聲音跟他講不可,他心裡也覺得怪怪的,到晚上再把他文章拿來看看,怎麼看這個文章都是不好。所以晚上挑著燈,再查閱他的文章,也是沒有可取之處,再把它丟棄到一邊。這個時候他又聽到,「連聲呼曰:不可,不可!」聽到兩聲不可,白天聽到一聲,晚上聽到兩聲。聽到這個聲音,他又再把它拿起來看,「因之復加詳閱,實未達標準,最後決意棄之」。最後決定不要了,這個確定不要了,要把它放棄了。「忽聞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難!連聲不已」。忽聞,就是最後他決定這個文章不錄取,忽然聽到大叫,這個聲音說不可二字最難!連聲大叫,不是講一聲,連聲就是連續好幾聲。這個考試官,古時候的人他們都相信因果,做官的人都是有道德學問的,知道這個事情不尋常,知道這個人他的祖宗「必有陰德所蔭」,知道他必定有陰德庇蔭他這個子孫,不然不可能這樣的,發生這麼奇怪的事情。「因錄取之」,因為這個緣故,這個主考官就把他錄取了。

  「榜後召問原因,其子亦不解何故」。榜後就是發榜之後,這個主試官就是考試官,就找陳醫生的兒子來問是什麼原因。他原來是不想錄取他的文章,但是聽到耳朵旁邊有人跟他講,不可不可;到最後給他講,不可二字最難。問他,到底你有做了什麼好事?其子亦不解何故,陳醫生的兒子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他也莫名其妙。這個考試官問他原因,他也不知道,但是是把他錄取了。「歸告父」,回家之後就把這個事情報告給他父親知道。「父曰」,他的父親就跟他講:「此我壯年事也,不意天之報我其厚如此!」他的父親就跟他講,這是我壯年時候發生的事情,你還很小的時候發生的事情,不意就是沒有想到,天竟然報答我這麼豐厚!我的兒子原來不能考上,現在居然讓他考上了,他兒子才知道這個原因。後來這個事情傳出來,當時的人把它記錄下來,傳給後人做為一個典範。

  下面講,廣化老法師按照這個公案,他有一個評論。「按:美色當前,生理衝動,人所難免。而現今社會,到處皆有誘惑之坑,是禍是福,亦憑各人之能否遵從禮法,力克其邪!為己,為子孫,可不懼乎?」這是廣化老法師再給我們提醒,美色當前,生理衝動,人所難免,特別是年輕力壯的,身體很好的人就很難避免。但現在這個社會,到處都有誘惑之坑,唯恐你不起心動念,你起心動念還怕你起的不夠,現在電腦、雜誌就是儘量鼓勵你去造惡業的,讓你六根所接觸的統統是誘惑。這個誘惑擺在我們眼前,我們不受誘惑就是福,我們增長福報,我們受了誘惑給我們帶來的就是災跟禍。所以廣老在這裡講,「是禍是福,亦憑各人之能否遵從禮法,力克其邪」,能不能遵守禮法,努力用功克除我們的邪念。這個是為自己、為子孫,不可以不謹慎,特別我們現前這個社會。

  下面廣老再給我們註:「欲戒婬行,須伏婬心,婬心若伏,便不犯婬了。茲錄三種降伏婬心之法,以供初學參考。」他後面兩條是摘錄自《欲海迴狂》,就是《安士全書》的。第一段,這裡是舉出《法華經》,「《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這是《普門品》裡面講的,《普門品》講貪瞋痴,這個欲就是貪欲,以婬欲做一個代表。「多婬眾生,若遇婬境現前,婬心衝動,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如在目前,生慚愧心,鞠躬合掌,至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想菩薩以甘露水,澆我身心,我此欲火,化為清涼」。這樣三業至誠,心念觀音菩薩的慈悲力量,口念觀音菩薩的聖號,耳朵聽聞觀音菩薩的慈音,必有奇妙的感應。這個是非常靈感的,關鍵在至心,真心的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是我們在《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有這麼一段經文。關鍵要在一心,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我們就可以離欲。

  這也是屬於念佛法門,因此佛在很多大乘經典都勸眾生,有苦難、有急難要至心的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菩薩就會幫助加持,幫助我們解脫現前的災難、困難。只要一心,至心恭敬的稱念,求菩薩加持,一定有感應,所謂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會有應,感應是一定有的。感應有顯感顯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一定有應。顯感顯應,我們很明顯的去求,這是顯感,菩薩也很明顯的給我們回應,我們也看到了,或者聽到、接觸到,很明顯的,這是顯感顯應。第二類顯感冥應,我們很明顯的去求去感,但是應不明顯,冥就是暗中的幫助,讓你不知不覺的得到了加持幫助,這是顯感冥應。另外一類冥感顯應,自己沒有很明顯去求,菩薩很明顯的應,自己在內心微微起了一個念頭,不是很明顯的感,但是菩薩的應卻是非常明顯,這一類叫冥感顯應。第四類就是冥感冥應,自己也沒有很明顯去感,菩薩也是沒有很明顯的應,總是有感應,有感必有應。感應的道理就像敲鐘,你去敲就是感,那個聲音出來就叫應,你大力敲,它回應的音聲就大聲;你小力的敲,它回應的音聲就小。你只要去敲,它一定有聲音回應,應的大小關鍵在我們感的這方面,你感大,它回應就大;你感小,它回應就小。這個是勸我們念觀音菩薩,也是非常方便的一個法門,這個都屬於念佛法門。

  佛在《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都有勸我們要兼念觀音菩薩。印光祖師在《文鈔》裡面也常常勸人,念佛之外,特別在我們現前災難很多的時代,也要念觀音菩薩聖號,迴向給世界苦難的眾生。遇到有緣的人,我們要勸他念觀音,特別還沒有學佛的人,勸他念觀音求消災免難,一般社會大眾比較容易接受。你勸他念佛,他未必肯接受;如果他過去世有深厚的善根,他會接受。如果還沒有深厚的善根,你勸他念阿彌陀佛,他以為你叫他趕快去死,他不願意念。但是念觀音,求現在消災免難、家庭平安、身體健康,這個大家都很需要的,大家就很容易接受了。所以對於還沒有深入佛法的人,我們先勸他念觀音。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也勸當時念佛的同修,也是勸我們,說如果你一天定一萬聲佛號,念阿彌陀佛念一萬句,另外就再念五千句的觀音菩薩聖號,迴向給這個世界苦難眾生;如果你念一千聲阿彌陀佛,你就念五百聲觀音菩薩聖號迴向給苦難眾生,就是根據我們每天定課多少,觀音菩薩聖號是阿彌陀佛聖號的一半。祖師在《文鈔》也勸過我們念佛同修,特別在我們現前災難特別多的時代要兼念觀音。當然有的同學講,他要念阿彌陀佛,當然也可以,阿彌陀佛能接引往生,當然也能幫助我們消災。但是我們對一般人、對大眾,觀音大家比較能接受。這裡是舉出《普門品》有這麼一段經文,這是幫助我們降伏婬欲的。

  第二個方法是觀想,四覺觀。這是採取《安士全書》的,《安士全書》裡面有四覺觀,就是你要常常提起這四種觀想。在我們還沒有修這個觀想,戒要先修,然後跟修觀可以同步。四覺觀是屬於四念處第一個,觀身不淨。我們看到蕅益祖師《寒笳集》裡面給我們開示,五年學戒,不是只有在戒相上,而且還要懂得修四念處。戒的精神就在四念處,你有修四念處,再修戒就能超越六道生死輪迴;如果你修戒,不修四念處,只能得人天福報。但是我們修戒的目的是要斷煩惱出三界的。所以五年學戒不是只有學戒的條文戒相,還要修觀想,這個就是我們修戒的目的、持戒的目的。我們身口持戒,心修觀想,身口意三業這樣來搭配修行。

  身怎麼修?在我們佛門裡面,就是你在飲食上、在睡眠上,在整個環境上要戒,戒就是一個防範、預防。比如說年輕人,他身體太好了,古人講「飽暖思婬欲」,吃得很好,穿得很暖,他沒事幹就胡思亂想,就思婬欲;「飢寒起盜心」,沒得吃、凍得受不了,就生起偷盜之心。這是古人講的兩句話,我們修道人知道這個道理,我們就必須要克制,在生活上不要太過分,不要吃得太營養、太好。所以佛在經上也講,比丘常帶三分病,沒病貪欲就容易生。因此佛規定出家眾一天吃一餐,吃的都不是很營養,你就不會營養過剩了。所以這個生理衝動是怎麼衝動?吃得太好了,吃得太營養了,你吃不太營養的就不會了。常常有三分病,你就沒有心情去想那些,常常這裡痛那裡痛,你還有心情去想婬欲嗎?就沒心情了。所以這樣才能夠降伏婬念。如果身體很健康,吃得又很營養,睡眠又睡得特別長,那不起婬念才怪,所以我們要先從身去調節。所以佛講過午不食,吃一餐可以了。現在我們不但吃三餐,還要再吃點心,還要講求什麼比較營養。所以蕅益祖師在《寒笳集》裡面講,飲食是婬欲的第一個增上緣。所以佛制戒都有他的道理,為什麼要限制。

  所以年輕人體力好,這些要減少,減少之後,他能夠調節身心,再來修觀想就比較容易了。如果你一天到晚,這個身體好的不得了,婬心這麼熾盛,你這個觀怎麼也觀不起來。所以先從調身,然後再來調心,這是我們修觀想之前一個先決條件。當然身體也不能病的都不行了,爬都爬不起來了,當然也沒辦法作觀。就是剛好你可以支持體力,不要過剩,這樣修行就比較好修行。現在為什麼修行這麼不好修?時間太多了,沒事幹;或者做很多事情,他心不在道,不知道作觀。雖然做很多事、幹很多活,他不懂得修,修到最後都會偏差掉,這個非常重要。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下一次再來跟大家學習觀想這方面的。謝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