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相經箋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集) 2009/6/3 中國山東省海島金山寺 檔名:WD11-003-0009
《五戒相經箋要》。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上一集簡單跟大家報告本經的經題,《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經題簡單跟大家講了一遍,《箋要》是蕅益祖師他寫的,以及弘一律師他的《補釋》,補充解釋,《箋要》、《補釋》的人題也簡單跟大家介紹過了,今天這集我們就正式的進入本經的經文。
我們這次講解的方式,採用的註解是蕅益祖師的《箋要》,以及弘一律師的《補釋》。在《箋要》裡面,它每段經文都有重要的提示,就是把這段經文它的重點、它精要的地方給我們點出來。所以《箋要》註釋並不是很多,可以說大部分都是重要的提示;因此弘一律師再作一點補充解釋。我們講本經,特別對於剛剛學佛的同學,也有必要在每一段經文做個簡單的消文釋義,這樣大家對於這段經文主要的義理比較容易明瞭。因此我們這次講解的方式,就是根據《箋要》分的段落;蕅益祖師把本經經文分成一段一段的,我們先把每個段落的經文念一遍,念完之後,就把祖師的《箋要》跟大家講解一下。如果有《補釋》的地方,我們再增加《補釋》,就是弘一律師補充解釋的。
《箋要》裡面經文有分段,有的地方《箋要》也沒註解,就是經文分個段落,像這些地方我們也是簡單的把這段經文做個消文釋義,讓大家聽了之後比較容易理解。我們在消文釋意當中會採取部分廣化老法師的註解,以及引用一些古今中外的公案,穿插在裡面。所以我們這次講解,我們就用這樣的一個方式,先念經文,然後簡單解釋《箋要》、解釋《補釋》,然後再把這段經文我們做個消文釋義,有些經文的地方,我們再補充廣化老法師的註解,或者引用一些古代、現代的公案穿插在裡面,這樣使大家聽了更方便,更容易明瞭。現在我們就來念這段經文,請大家看經文:
經【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爾時淨飯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請求。以自濟度。惟願世尊。哀酬我志。佛言。可得之願。隨王所求。王白佛言。世尊已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制戒輕重。唯願如來。亦為我等優婆塞。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識戒相。使無疑惑。】
經文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序分,就是每一部經它開頭的一段經文。每一部經根據古時候道安法師的分判,就是判作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最前面這段經文都是屬於序分,序分又分為證信序跟發起序。證信序就是六種成就,發起序就是發起這部經的因緣。我們現在先來看《箋》:
箋【迦維羅衛。中天竺國之名。即世尊生處也。淨飯王。即世尊之父。以父王為當機。而請五戒法相。正表此五戒法。乃是三世諸佛之父。依於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詎可忽哉。】
這段是《箋要》,《箋要》就是把序分這段經文它的重要的宗旨給我們提示出來。『迦維羅衛,中天竺國之名』,這是講這個國家是在中天竺,這個中天竺就是中印度,現在叫印度,古時候印度這個國家稱為天竺國。印度也分東西南北中,就是分區域,迦維羅衛這個國家是在中印度,是當時一個國家的名稱。『即世尊生處也』,世尊生處就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出生的地方。『淨飯王,即世尊之父』,淨飯王是世尊的父親。『以父王為當機,而請五戒法相』,這部經是佛的父親做為當機者,當機就是講這部經主要的一個對象,就是針對他講的,這個叫當機。這部經是他的父王啟請的,請佛來講五戒法相。
祖師在此地給我們提示很重要的一個意義,『正表此五戒法,乃是三世諸佛之父』。這句話我們就要特別注意。「正表」就是正是表法,也可以說是代表。表法的意思是什麼?「此五戒法」,就是修五戒法「乃是三世諸佛之父」。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三世諸佛要成佛都要守五戒的,因為它是佛的父親。所以祖師在此地給我們講,「五戒法是三世諸佛之父」。所以下面接著講,『依於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依這個五戒法,才能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詎可忽哉』,詎就是豈,怎麼可以疏忽掉五戒?這個意思就是提醒我們。
一般我們聽到五戒,這好像在家居士在修的,一般學佛的四眾弟子對五戒並不是太重視。也常常聽說人家去受五戒,但是戒受了之後,有沒有進一步先去了解戒的內容、理論、修持的方法?大部分受戒受個形式的,後續的也都沒有了。因此現在受五戒,也都是受個形式的。為什麼?講五戒的這部《五戒相經》都沒有人去讀了,連讀都沒有讀,甚至連聽說都沒聽說過,他怎麼能夠理解,怎麼去受持五戒?大家從這個地方去思考,你就明瞭了。所以現在學佛的人多,真正得到佛法利益的人非常少,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按照正規的方法來學習。所以祖師在此地特別給我們提醒,我們怎麼可以疏忽?這個事情如果我們疏忽了,我們學佛,目的就是要作佛,如果把這個疏忽了,你就作不了佛。過去我們總是覺得說,受五戒將來可以再到人間來作人,修十善可以生到天道,總是認為五戒十善是得人天果報的。大家一學佛,總是想要作佛,因此也就把五戒疏忽了。
我們讀到這段經文,在這個經上佛給我們講,祖師給我們提示出來的,修五戒不是只有得人天福報,而是「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依於五戒而出生的,這句話我們要特別特別的留意了。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疏忽掉五戒,佛也作不成。所以現在學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他就是沒有這個基礎,因此我們不可輕視。五戒,大家都不太重視,我們沒有讀這個經,我們都不知道。大家為什麼會疏忽掉五戒?就是沒有讀《五戒相經》,我們沒有讀這個經,所以我們不知道,這是很自然的。這是《箋》給我們提示出來,這段經文重要表法的意義。
下面我們做個這段經文的消文釋義。『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一直到『爾時淨飯王來詣佛所』,這一段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六種成就。一般比較晚期翻譯的經典都是翻作「如是我聞」;比較早期的,特別在阿含部小乘經,我們都會看到「聞如是」,這個翻譯。「聞如是」跟「如是我聞」,它意思是同樣的,都是一樣的,只是翻經他用的字多少,還有順序不一樣。比如「如是我聞」四個字,「聞如是」就三個字,少了一個字。「如是我聞」,如是在上面,我聞在下面;「聞如是」,聞提到上面,如是在下面,順序不一樣,但是意思是一樣的。「聞如是」就是「如是我聞」,這個是聞成就。
「一時」是時成就。佛經沒有明確的說明某年某月某日,說一時,它的含義也非常深廣,簡單的講就是師資道合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因緣成熟了,佛要講這部《五戒相經》,就是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就超越時間,也超越了空間,就是任何一個時候、任何一個地區,只要有人來學習這部經,就叫一時。比如說諸位同學在網絡上來學習《五戒相經》,今天是禮拜三,下午一點到二點是我們播出的時間,大家在這個時候來學習這部經,這個時候也叫一時。所以一時是很活潑的。
「佛」是主成就,就是這部經的說法主,我們現在講主講人。你辦一個講座,海報都會寫主講人某某法師。這部經的主講人就是佛,這是主成就,主成就就是主講這部經的人。「在迦維羅衛國」,就是他講這部經的地點;後面也是對比丘眾講的,就是眾成就。所以一般六種成就在每部經前面都有,這個叫證信序,就是證明這部經它的可靠性,確實是阿難親自聽聞的,佛講的,有地點,當時在場有什麼聽眾。每一部經前面安上六種成就,主要要取信於後人。如果佛經沒有這六種成就,經典流傳到後世,難免有人會生起疑惑,這個經到底是不是佛講的?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因此,佛在滅度之前,阿難尊者請問佛陀,佛滅度之後,弟子結集經典,經典頭一句話要安什麼字眼,才能取信於後人?佛就給阿難講,就用「如是我聞」,就是這六種成就。所以六種成就這段經文叫做證信序,證就是證明,讓大家能夠相信,這部經的的確確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宣講的,不會讓人有懷疑。
下面這段就是發起序。『爾時淨飯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請求,以自濟度,惟願世尊,哀酬我志。』這段是啟請。佛的父親來到佛住的處所,他也是請法,見到佛也是「頭面禮足,合掌恭敬」,跟一般人請法沒有兩樣。「而白佛言:欲所請求,以自濟度」,這是他有所請求,自己要求濟度。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慈濟,慈悲救濟;度就是幫助。怎麼樣來幫助自己,幫助自己什麼?幫助自己提昇,在道業上能夠提昇。「惟願世尊,哀酬我志」,一個懇切的願望,請求世尊哀酬我志,就是說能夠滿我的願望,志就是志願,我的志向,能夠滿我的願,就是這個意思。
下面是佛的回應,『佛言,可得之願,隨王所求』。這一段佛講,「可得之願」,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理如法應該可以得到的,這樣的願望「隨王所求」,就是隨他的父王有什麼請求,佛都能夠滿足他的願望。這句話我們也要做一個簡單說明,世間每個人都有願望,但是正當的、正確的、好的、善的願望,我們去求佛,佛會允許,他會答應,會幫助我們;如果我們是求惡願、做壞事,佛就不允許。因此這兩句經文的意思就是給我們說明,只要求的是善願,對自己、對眾生有利益的,都可以求的,佛都可以滿我們願。
下面我們接著再把它念下去。『王白佛言:世尊已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制戒輕重。唯願如來,亦為我等優婆塞,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識戒相,使無疑惑。』這一段就是講出淨飯王白佛言,就是他給佛講出他的願望說,世尊已經「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制戒輕重」,這就是出家四眾,已經為他們制訂戒律的輕重。「唯願如來,亦為我等優婆塞,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識戒相,使無疑惑」。淨飯王請求佛,唯願如來也為我等,我等就是他做一個代表,我等優婆塞,優婆塞翻成近事男,就是親近、奉事佛法的男眾,我們一般講在家居士。這個等,當然包括女眾優婆夷,乃至還沒有皈依佛門,想要來學佛的,所以這個等是包含的。「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者」,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受持五戒,犯了戒,什麼樣的情況可以接受懺悔,什麼樣的情況是不可以接受懺悔的。「令識戒相」,讓大家認識五戒的戒相,「使無疑惑」,這句話非常重要。
我們現在很多在家、出家的同學,有的也受了戒,但是受戒之後疑惑很多。為什麼?自己受了戒,到底有沒有持戒也不知道,有沒有犯戒也不知道。有時候好像覺得自己犯了錯誤,犯了戒,到底犯戒嚴重不嚴重,可悔不可悔,也搞不清楚,心裡始終很多疑惑在。現在學佛的同學,有這些疑惑的人實在講不在少數,因此淨飯王也是大慈大悲,為我們佛門弟子啟請,請佛來為我們說明五戒的戒相。這是第一段的經文,這段經文叫序分,敘啟分就是序分,我們就簡單學習到此地。接下來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經【佛言。善哉善哉。憍曇我本心念。久欲與優婆塞分別五戒。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若有犯而不悔。常在三塗故。】
接著我們看《箋要》:
箋【上契佛意。下契群機。故再歎善哉也。憍曇即瞿曇是王之姓。西國以稱姓為敬故。受持不犯。則當成佛。犯而不悔。則墮三塗。五戒為法界。十法界皆趣五戒。皆趣不過也。】
我們先看到這一段,這一段是給我們解釋這段經文。『上契佛意,下契群機,故再歎善哉也』。我們在經文看到,佛連續講『善哉善哉』,這個我們在其他經典也常看到過。「善哉」這兩個字,連續的讚歎善哉善哉,這個是「上契佛意」,契是契合佛的本意;「下契群機」,下面契合眾生的根機。所以再歎善哉,善哉是講了兩次,叫再歎善哉,主要表這個意思。『憍曇即瞿曇是王之姓』,在西國就是印度,這個國家以稱姓為敬,稱他的姓是對他最尊敬的,這是他們國家地區的一個禮節,所以稱姓。『受持不犯,則當成佛。犯而不悔,則墮三塗』,這個是經文講的。我們這裡經文看得非常清楚,你受持五戒不犯,「則當成佛」,不是則當成人,或者則當成天,或者則當成阿羅漢,或者則當成菩薩,是則當成佛。所以這個關鍵的經文字眼,我們要特別留意,我們看到這段經文就不敢輕視五戒。從這段經文我們就知道,受五戒不只是得人天福報,而且是成佛的正因,你能夠受持不犯,你就成佛。如果「犯而不悔,則墮三塗」,受了五戒常常犯戒,犯戒又不懺悔,不懺悔就是不改過來,就要墮落三塗,墮三惡道去了。
『五戒為法界,十法界皆趣五戒,皆趣不過也。』這段話的意思,我們以《華嚴經》的道理來說明,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任一,任何一法它都包含一切,一切法都可以歸到任何一法,《華嚴》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華嚴》這個理論我們明瞭,我們看到祖師在此地講的就很容易理解。以五戒為法界,十法界統統趣向五戒,以五戒為主,十法界都含攝在五戒當中。「皆趣不過」,不過就是說不會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一切法可以歸到任何一法,它都圓滿的含攝,沒有遺漏的。現在佛講《五戒相經》,五戒講到成佛,所有的法界都趣向五戒,以五戒這一法就圓圓滿滿的含攝所有一切法。下面是祖師假設一個問答。
箋【問。受持不犯。當成佛道。受而犯者。亦當成佛否。犯而不悔。常在三塗。犯而悔者。亦墮三塗否。】
這是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讀到經文,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受持不犯,當成佛道』。「受持不犯,當成佛道」,一般我們大部分比較不會有懷疑,因為你受了戒,持戒又持得很好,都沒有破戒,應當可以成佛道,這個沒問題。主要的問題是在下面這句,『受而犯者,亦當成佛否?』如果去受戒又犯戒,這樣還能成佛嗎?主要是問這個問題。下面又是一個問題,『犯而不悔,常在三塗』,犯了他不懺悔,常常墮在三塗,這個也沒有什麼疑問。因為你不懺悔,你不改過,當然你要墮三塗。主要的問題是下面這句,『犯而悔者,亦墮三塗否?』如果犯了,他有懺悔、有改過,這樣還要再墮三塗嗎?主要是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問主要是兩個重點。下面就是祖師的答覆:
箋【答。受而犯者。亦當成佛。惟不受戒。則永無成佛因緣。】
我們先看這段,這是回答受了戒而犯戒,能不能成佛呢?祖師在這裡回答:『亦當成佛』,也應當會成佛。惟有不受戒,他永遠沒有成佛的因緣。讀到這段,不知道諸位同學要不要受五戒?還是要受。因為學了佛,目標就是想要成佛,如果你不受戒,永遠沒有成佛的因緣,就達不到我們的目標,因此我們還是要發心來受五戒。
箋【犯而悔者。不墮三塗。】
『犯而悔者』,就是犯了戒他有懺悔,這樣不會墮三惡道。
箋【但犯分上中下三種差別。悔亦有作法。取相。無生。三種不同。理須各就當戒委明。未可一言盡也。】
犯了戒懺悔不墮三塗,但是犯戒也分上品、中品、下品三種差別,也就是說你犯了一條戒,比如說你犯了殺生這條戒,你這條戒是最嚴重的,還是嚴重的,還是比較輕的,大致上分這三品,每一品當中還是有分別的。比如說殺生,殺人是最嚴重的,這個是很嚴重,但嚴重當中還有區別。殺人,你這個人,你殺的對像是什麼樣的人?是殺你的冤家對頭,還是殺你的父母親,結罪不一樣。殺父母是逆罪,殺一般的人是不可悔罪,這個有分上中下,殺畜生這些也有分的。在蓮池大師的《自知錄》,比如說你殺死一隻螞蟻,跟殺一隻牛,罪也不一樣。所以此地給我們講,『但犯分上、中、下三種差別』,這個也就是說為什麼要講五戒戒相的原因。戒相就是它的事相,它的狀況,沒有給我們說明,我們就不知道我們到底有無犯戒,犯戒的程度嚴重不嚴重,大還是小。所以要說明戒相,有三種差別。
那麼懺悔,『悔亦有作法、取相、無生,三種不同』,懺悔法也分三種不同。懺悔法有事懺、理懺,事懺第一個是作法懺。一般如果犯了戒,在戒經上講可悔,是指的作法懺。作法懺就是「身禮拜,口稱唱,意思惟,三業依法批陳罪過,求哀懺悔。」或者在佛前,或者在三師面前,或者長者前面發露懺悔、改過,這屬於作法懺。
第二個是取相懺,「謂定心運想,於道場中,或見佛來摩頂,或見光現,或見花飛,或夢見諸瑞相,或聞空中聲。於此諸相,隨獲一種,罪即消滅。凡《法華》、《大悲》、《占察》等一切行法,皆屬取相懺攝,能滅根本重罪,令淨戒復生。」這是取相懺。取相懺在大乘經典才有,在小乘經典就沒有取相懺,只有作法懺。因此在戒經上講的不可悔,就是不可以以作法懺悔來懺除這個業障。嚴重的罪,作法懺懺不掉,必定要取相懺。取相懺一定要懺悔到有感應,見到佛,或者見光,或者看到蓮花,或者你作夢夢到很多瑞相,或者聞到異香,聽到空中佛講話的聲音,有這些現象,你隨便獲得一種,你重罪就消滅了。所以在《妙法蓮華經》、《大悲懺》、《占察善惡業報經》,大乘經典這些懺非常多,都屬於取相懺,此地只有舉出三部經典。根本重罪滅除了,你淨戒可以再生了,可以再受戒。這兩種,作法懺、取相懺,是屬於事懺,屬於助行。
第三個是「理懺,又叫無生懺。一切罪業皆從一念不瞭心性所生,若瞭心性本空,罪福無相,則一切法皆悉空寂,罪亦消滅。」這個是理懺,這個是正行,這個是最根本、最徹底的懺悔。理懺要深入大乘經教,因此我們現在聽《華嚴經》,也幫助我們修無生懺,就是理懺,這是正行。
下面註解講,「所犯罪較輕時用作法懺」,就是說你犯的戒比較輕的,作法懺就可以懺除。比較嚴重的,什麼是嚴重,比如說殺盜婬妄這四重罪,作法懺就懺不掉,必須用取相懺。但是取相懺,當然有相當的難度。所以這個懺就比較困難一點,因為犯的這個罪是比較嚴重的。理懺必須通達教理才能做到,這要深入大乘的教理,真正明瞭通達,修理懺才有效果。修理懺的同時,也需要有作法懺,這個可以同步的。比如說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也是屬於這三種懺都有。第一時念的懺悔偈是作法懺,就是「今對佛前求懺悔」,這個是作法懺;第二時「一切罪障皆懺悔」,這是屬於取相懺;第三時「一切罪根皆懺悔」,第三時是懺除一切罪根,這個根你要理懺、要無生懺。所以我們作法懺、取相懺、無生懺也可以同步的進行。像我們做三時繫念,就是這三種懺,事懺、理懺,作法、取相、無生,同步在進行。看看我們每一個人做法會,契入的境界淺深,他懺除業障的效果大小,也各有不同。這個我們也必須明白。
所以我們要怎麼樣來測驗,我們做三時繫念效果如何?如果我們做得很歡喜的時候,這一天懺除業障效果就比較好。有時候我們做得非常痛苦,三時繫念做下來,不但不生歡喜心,生煩惱,這就沒效果;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增長煩惱,罪沒有減輕。也有人做法會,他入了境界,開悟了;也有人做法會,他往生西方了,每一個人的效果不一樣。從這個效果來講,就知道我們有沒有滅罪,這不需要去問任何人,問誰呢?問自己最清楚。你看你今天做得歡喜不歡喜,這個還要問人嗎?如果做下來一肚子氣,肯定罪沒消,那還要問別人嗎?做下來法喜充滿,心胸開朗,罪消了不少。所以三時繫念,三種懺都有,這也是它的一個特色。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段經文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此地。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跟諸位同學來學習。謝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