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07/6/10  日本東京增上寺  檔名:WD19-013-0006

  「佛說十善業道經」。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四頁,我們還是從第二行: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這是在龍宮這個時候。「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在龍宮,當然龍王以下這些水族類的眾生就無量無邊。「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佛有十種通號,「世尊」是其中的一種,就是世出世間大家所尊重的,世出世間大家共同尊重的。佛告訴「龍王」,也是告訴我們大家,龍王是我們這部經的代表,一般講叫當機者,代表,所以告訴龍王就是告訴我們大家。

  『一切眾生』,我們要先把「眾生」這兩個字的定義先做個簡單的說明。眾就是很多,生,我們現在講生物,眾生兩個字的含義就很廣泛。我們現在看到宇宙人生這些現象,它怎麼生起來的?它怎麼產生的?它這個意思很廣。佛給我們講這一切現象是怎麼生起的?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就叫做眾生。眾緣用現在話來講就是各種條件,各種條件集合起來的時候它就生起這樣的現象,這些條件分散的時候這個現象就沒有了。我們舉一個比較淺顯的例子,像我們前面這個錄相機有個三角架,三角架架個錄相機,這是眾緣和合生的,我們不要講得太細,就講到我們現在把它架起來,我們人把它架起來,把它裝上去,就是一部錄相機在那邊照相錄影。我們法會圓滿了,把它拆掉。拆掉,這個相怎麼樣?沒有了,滅了,沒有了。我們以此類推,我們生活當中方方面面哪一樁事情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也是各種條件集合起來的時候才生這個現象,這些條件分散的時候,這個現象就沒有了。

  我們看到這一切眾生,這一切就包含所有的,我們知道,動物、植物、礦物都包含在一切眾生這四個字裡面,這一切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現象。眾緣,眾就是很多,很複雜、很多的條件、因緣集合起來所生的現象,不是單一的,很多。比如說我們人,人也要有父母這樣的緣。這個生,我們講有情眾生跟無情眾生,無情眾生就是講植物、礦物,有情眾生就是講動物,連螞蟻、蜎飛蠕動,那都是屬於有情眾生,蚊子、蒼蠅、蟑螂,那個也是有情的動物,會動的動物。花草樹木是植物,山河大地、一切星球叫礦物,這一切眾生。我們是屬於有情眾生。

  有情眾生又分四大類,胎生、卵生、溼生、化生。我們人是屬於胎生,雞鴨鳥屬於卵生,魚類也是卵生,牠有卵。溼生,像蚊蟲這一類,牠有水、有溼度的,它生這些生命,溼的,有溼度,牠在那個溼度裡面生出來。化生,他是變化的,化生的他的身體沒有質礙性。質礙就是說物質比較堅固的,質礙。像天人,天道的天人化生,鬼道也有化生,地獄也有化生。雖然同樣化生,但是感受不一樣,苦樂不一樣。

  四種生物,一般來講,胎生是最苦的,胎獄。所以佛在經上形容我們人在母親的肚子裡面就像在監獄一樣。所以經上形容為胎獄,母親喝一杯冷水好像在寒冰地獄,喝一杯熱水好像在八熱地獄,在母親的胞胎十個月,悶在裡面不見天日,在胎裡面受苦。一出胎就把前生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一個人如果受了很大的病苦,就在這一生他都可能喪失他的記憶力,何況胎那個苦,又有隔陰之迷,過去生的事情當然都忘記了。雖然忘記,但是第八識阿賴耶識那個檔案沒有消失,哪一天你修行有了禪定功夫,你又回憶起來,這個在佛經上講叫宿命通,過去世的事情你回憶起來,想起來了。眾生無量無邊,基本上講動物,胎卵溼化,胎生、卵生、化生、溼生,四種,植物、礦物,這一切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所以叫做眾生。

  眾緣和合而生起的,他依什麼生?他是依靠什麼生的?下面講的給我們講出來了,心,是心想所生的。所以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跟我們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切法為什麼形形色色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心裡他的想法不一樣,『心想異故』,一切眾生他的心、他的想法,「異」就是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他內心深處的想法,就是連夫妻兩個人的想法也不一樣。「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為什麼長得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心是不一樣的。到什麼時候大家都一樣?你成佛了都一樣,所謂佛佛道同。佛為什麼會一樣?他沒有想,他沒有妄念,就一樣了。我們現在為什麼會鬧意見?因為有想,有分別妄想執著,問題就出來了。如果你把這些放下了,那都一樣了。所以釋迦牟尼佛,他不是說你們要聽我的,根據我的想法,他不是這樣,他是教我們,我們大家一起把妄念統統放下,那就同了。

  你一有想那肯定會不一樣,我想的跟你想的不一樣,我看的跟你看的不一樣,然後就要打架了,問題就是從這裡出來。大家想為什麼會意見不一樣?因為有意見就會不一樣,都沒有意見就一樣了。佛法的教學就是教我們放下妄想,你所有的意見都是叫做妄想,你的妄想、你的分別、你的執著。你一旦有了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見不到事實真相,你看到的都是虛妄的假相,把假相當作真相,真的反而迷失了,我們吃虧就吃虧在這個地方。

  因為「心想異故」,每個人心裡的想法不一樣,當然他造作的業也就不一樣,所以說『造業亦異』,造的業當然就不一樣。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根據我們的心想所表現出來的。心想不一樣,每個人表現出來的思想、言語、行為當然就不一樣,所以他所造作的業也就不一樣。因為造的業不一樣,由於是這一個緣故,所以有『諸趣輪轉』這個現象,「諸趣輪轉」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裡來?心變現出來的。六道輪迴是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就像我們作夢一樣,夢境不是真的,但是當我們在作夢的時候都認為夢境是真的。所以我們在作夢遇到一隻老虎要來吃我們,我們一定嚇得滿身大汗;遇到很高興的事情,我們也會很快樂。為什麼?把那個夢境當真的了。所以你在這個當中就有喜怒哀樂愛惡欲。我們晚上大家都會有作夢的經驗,一醒過來,這個是夢,原來是一場夢,不是真的。白天醒過來,我們看看我們現前這一切,那何嘗又不是一場夢?又是另外一場夢。

  所以昨天有同修問我說,我會不會作夢?我說我天天都在作夢。我每天晚上就到另外一個時空去,早上醒過來又看到現在這一個時空,晚上作了一場夢,白天也作了白日夢。六道輪迴就像夢境一樣,所以永嘉大師大徹大悟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他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禪師會有一段開示,舉永嘉大師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六道,這裡講諸趣,六道輪迴。一旦覺悟,沒有了。說明一樁什麼事實?六道是我們自己心想變出來的,你自己心想出來的。

  我們不太容易體會,我們還是以夢境來比喻,可以體會到一點。當我們晚上作夢的時候,整個夢境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有好的、不好的,當你一醒過來,夢境從哪裡來?從你自己心裡現出來的,是不是?夢境是我們自己心裡現出來,你再看看你現在白天,醒過來了,你再看看現在這個世界從哪裡來?你旁邊、周邊也有人,也有山河大地,也有這一切,從哪裡來?從我們自己的心現的。離開自己的心,那什麼都沒有了,離開自己的心還有什麼?你們是我心現的,我也是你心現的,大家去參,禪宗叫參,參透了你就大徹大悟,是不是?我看到你們,你們是我心現的;你看到我,以及看到別人,這些也是你心現的。離開你的心,這一切都不存在。就好像作夢一樣,夢境從哪裡來?從自己心現的。所以整個六道輪迴從哪裡來?你自己心想變現出來的。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因為每個人心想不一樣,念頭不一樣,有善有惡,這些善惡輕重大小不一樣,現出不同的法界。

  這一段經文雖然短短幾個字,已經把六道輪迴主要的因素給我們說清楚了,可能我們聽了還不清楚,但是佛已經講清楚了。下面實在講,講的這些都是這段話的註解。這個叫發起序,佛無問自說,沒有人請問,他自己說了,把這樁事情主動給我們說明。上根利智的人讀到這一段他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下面就不用講了,舌頭掛牆壁,你已經明白了。下面講的,為什麼還要繼續講?還不明白才要繼續講。這部經講完還不明白再講,講一部《大藏經》,講什麼?就講這個事情,從方方面面各個角度來講,講到你開悟為止。所以佛很有耐心。

  真的上根利智的人,他聽個一、二句,他全明白了。但是畢竟那樣的人太少了,從我們中國歷史上只有看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絕後我們不敢講,但是空前是真的。像六祖那樣的根性,他又不認識字,聽人家念《金剛經》念個幾句他就開悟了,還不是他自己念的。他是賣柴經過一家客棧,裡面有人在念《金剛經》念出聲音,他聽到了,那時候他就大悟了,但是還沒有徹悟。所以那個人知道這個人根性大利,勸他去黃梅參五祖。去了八個月,在柴房舂米,做苦工做了八個月。八個月之後,五祖就叫大家去寫一首偈,他也獻了一首偈,五祖知道這個人開悟了,神秀還沒開悟,三更半夜把衣缽傳給他。衣缽傳給他的時候,那個時候他開悟,大悟,但是還沒有徹悟,大徹大悟。他悟得還不徹底,所以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時候他才當下徹悟。徹悟,五祖也知道他徹悟了,後面不用講了,衣缽傳給他,叫他趕快跑,不然等一下人家來追殺,搶衣缽了。

  如果我們是上上根,像六祖這樣,讀到這一段我們就大徹大悟了,我們佛學講座就可以不用講了,我們可以去玩了。那我們還沒悟,還要繼續講,下面講的就是沒悟,所以要講很多。如果這部經聽完能夠大悟,那就不簡單了。這部經聽完還不悟,再讀大部一點的,再來讀《無量壽經》,再不行,再來個《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大帖的藥下去,應該就差不多可以悟了,沒大悟應該也有小悟。

  這一段經文叫做發起序,也是後面這部經都是這一段經文的註解。展開來講,一部《大藏經》就是這段經文的註解,無非在說明這樁事情。所以我們再看看下面的經文,就知道,佛看看有的人悟了、有的人還沒悟,那還沒悟的人還要繼續講。你看有很多經典,你看《地藏經》,佛還沒有講經就先放光,其實放光就是什麼?放光就是在說法。上上根的人看到放光他就開悟了,不用講了;中下根性的人看得很熱鬧,看得很好看,不知道什麼意思,不悟,佛覺得要用言語來講。根器利的人,他一看就知道。好像我們做事情,頭腦比較聰明,反應比較快的人,他一看,你要什麼東西,你不要開口他就知道你要什麼,是不是這樣?那比較差的你要跟他講,他才知道要做什麼。比較笨的,跟他講他還不知道,講了一遍還不知道,兩遍還不知道,講了十幾遍,終於明白了,那個鈍根人。所以佛很有耐心,上上根的也教,鈍根的也教。

  佛經為什麼要重複的講?不懂,不懂講一萬遍、一百萬遍、一千萬遍、一億萬遍都不多,因為他還不懂。不懂就要怎麼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斷的給他薰修薰修,再笨的薰到最後他也會了,佛有這種耐心,佛菩薩有這種精神。世間的聖人,像孔老夫子,他就沒有這個耐心。孔老夫子講,講一樁事情,他不能舉一反三,這個學生他不教了。這是世間聖人跟出世間聖人不同的地方。出世間的佛菩薩大慈大悲,再笨的、再頑劣的他都耐心去教。縱然他現在毀謗、侮辱,他還是在那邊等,你現在不能接受,暫時不跟你講,在那邊等候因緣,等到哪一天可以講了,他又來了。不捨棄一個眾生,顯示出大慈大悲的精神,這個教學從來沒有疲厭。好,我們接著看下面正宗分的經文:

  【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正宗分的第一段經文。佛叫著『龍王』,每一次叫著當機者的名字,下面的開示就是要他注意聽。所以在大乘經典我們常常會看到兩個字,「諦聽」,諦就是說你要審諦、專心的去聽,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佛講的真實義;如果你不諦聽,體會不到真實義。所以要諦聽諦聽,要專心聽。叫「龍王」也是叫我們大家。

  『汝見此會』,「汝」就是指龍王,那麼我們也是一樣。「見」就是看見,他說龍王你看見。「此會」,就是佛在龍宮要跟大家講解、討論十善業道這個法會。這個法會聽眾有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這個人數相當可觀。一般我們在經上講佛的常隨弟子有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裡是八千,數量比平常多好幾倍,菩薩就有三萬二千位登地的大菩薩,還不是一般的菩薩,是菩薩中的菩薩摩訶薩。再加上龍王以及這些水族這些眾生,這個就是「此會」,現場佛講《十善業道經》這個法會,這個大會。因為佛在現場講這部經,舉出現場大家可以看到的,大家聽了之後,他的體會、他的感受就會更親切、更真實。他說「汝見此會」,參與這個法會的大比丘、大菩薩,當然包括佛,佛當然是為主,這個就是此會,來參與這個法會的這些菩薩、大比丘。『及』,下面這個「及」,以及『大海中』,然後佛叫著龍王,他說你看來參加這個法會的,當然第一個是看到佛,然後就是有八千位大比丘眾、有三萬二千位菩薩摩訶薩,以及這個大海裡面的一切眾生,這個水族類的眾生。

  『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形」就是形狀,「色」就是顏色,他的皮膚顏色,他的形狀、樣子,還有種類,我們現在叫族群、種類。「各別不耶」,就是各個都不相同。佛給龍王講,他說你有沒有看到這個大會,以及這個大海當中這一切眾生,他的形狀,他皮膚的顏色,他的種類,你有沒有看到各個都不一樣?整個大海那麼大,形形色色的眾生種類太多了。所以我們到水族館去看水族類的眾生,我們去看,那真的差別很多。你看那個鯨魚,一條那麼大、那麼粗,鯨魚。還有鯊魚,大白鯊,那個牙齒尖尖的。還有海狗、海馬、海龍、海獅,很多,粗大。也有小金魚,那個金魚,好像人去畫都沒有辦法畫得那麼漂亮,那個七彩色,一條魚的顏色七彩色,你人去畫都畫不出來,還有綠的、藍的。

  有時候我去看水族館,有一次有同修說,悟道師,我請你去參觀水族館。我說我們要帶部《十善業道經》去,然後一面看一面念這部經,看這個眾生的時候就看到這部經,看到這段經文,「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我們到水族館都要念這段經文,你就會想到佛給我們說法。所以學佛的人,你去看水族館,實在講如果你記得《十善業道經》,就是你去那邊親自觀摩,實際去接觸、去體會佛在龍宮講《十善業道經》。所以我們學了這部經,建議大家到水族館去一下。日本應該也有海洋世界、水族館,去看一下,然後這本經帶過去,然後一面看一面念,你就在那邊學習,實地去實習。雖然我們現在沒有神通到龍宮去,到水族館也等於到龍宮,我們人間的龍宮,可以去看看。我欣賞那些鯨魚,我在想這個人去畫也畫不出什麼漂亮的。

  佛在這裡給我們講,現在眾生他自己心裡想出來,因為你可以想像去畫很多美麗的彩色,你那個心可以畫出來。現在很多人畫畫,他可以畫很多美麗的圖案出來。所以在中國元朝有一位畫家,很有名的畫馬的,他畫馬畫得很活。他為了要畫馬畫得很活,他就去看馬,看馬的各種形狀、樣子,看馬在奔騰的時候,馬在站的時候,在休息的時候,各式各樣的,他一直去看、一直去看,心都在想這個馬怎麼畫,畫出來就活生生的,那個圖畫就像活生生的一匹馬。所以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叫觀想,他在觀想那個馬。

  有一天中午他睡午覺,古時候的人都有蚊帳,怕蚊子,大概睡的時間比較久,他太太要去叫他起來,蚊帳一打開,突然發現床上躺了一匹馬,太太尖叫一聲,他醒過來,那馬不見了,他又恢復人形了。然後他太太說,我看到床上躺著一匹馬。這位畫家就講了,他說他在睡覺的時候還在想馬,還在想那個馬怎麼畫。他想得太專了,他的形跟著就變了。這個古書上我有看到這一則公案。那還有印光祖師,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在《文鈔》也有講,古代也有人,他很凶暴,他還沒有等到死,就是現在這個人的身體他就變成老虎,變成虎了,很兇暴、很兇殘,他那個心變成那樣。

  所以我們念佛法門根據這個原理,所以一部《觀無量壽佛經》就講觀想、觀像、持名,觀想念佛。你一天到晚就想佛,你不知不覺你就變成佛了,你想菩薩你就變菩薩,你想什麼,那個心隨你想什麼它就現什麼。心沒有相,但是它能現一切相。好像電視螢幕,它沒有相,但是什麼節目什麼樣子它都能夠現。我們念佛法門就是要憶佛念佛,常常看佛像,「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我們淨宗念佛法門的一個主要的原理原則,就是根據這個原理。

  我看蓮池大師,我們中國淨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他也寫了一本書,叫《竹窗隨筆》。他講古時候有一個人他要修仙,一天到晚就要往崑崙山看,就想那個崑崙仙人來度他去做仙,結果真的被他想來了,被他打妄想想來了,有一天崑崙仙人真的來了,帶他去修仙。蓮池大師就講,如果我們念佛人修觀想有他這樣的精神,他還是打妄想,我們這個還有理論方法,他是打妄想都能想來,我們《觀無量壽佛經》都有觀想的理論方法,如果如理如法的作觀,現在就作佛了,你觀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前了。

  所以過去我講淨土經,講極樂世界,有人來問我說,「悟道法師,你有沒有看到極樂世界?」我說,「我現在還沒看到」。「沒有看到,你憑什麼說有極樂世界?」他問我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也相當尖銳。後來我就問他,「你想不想見極樂世界?」我給他一問,他還在支支吾吾的。我說如果你真想見,佛在經上有教我們方法,照這個方法你就可以見到極樂世界,你想不想見?你真想見真見得到,如果你不是真的想見當然你見不到。你真想見極樂世界,那一部《觀無量壽佛經》就是教我們怎麼修觀。不是說等到你往生了,死了以後才去極樂世界,你現在還沒死你就見到,在還活著就見到了。我問他你想不想見?他聽到要學這部經就有一點怕怕的,他很想玩,所以他就不敢說了。

  所以我去年到京都觀世寺,中西隨功法師的道場,中西法師他們也是修淨土,跟增上寺是同一派的。他們淨土宗有辦一個西山短期大學,有一天早上請我去他們學校的教室做早課,早課他們念的時間都很短,不是很長。中西法師就搬一個椅子叫我坐在當中,他坐在旁邊,然後有好幾個學生在教室,那我們就做早課。早課做完了,那天因為我們要去光明寺有事情,那天應該他要上課的,是中西法師要給學生上課,結果他也是要陪我。他就說我今天這個時候應該要上課,但是我要陪你,我就沒有上。我沒有上,我就發一張習題考試卷給他們學生去做,去做習題。他就拿一張給我看,他說我今天就用這個來代替上課,叫學生自己去寫。

  後來我把考試卷、習題卷拿來看,就是《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第一觀,觀日落懸鼓,他叫學生寫怎麼觀日落懸鼓。因為我日語不通,不然我就問他,你出的這個題目相當高,我看那個學生都十幾歲,就要教他觀日落懸鼓。我就跟他講,我來跟你們學日落懸鼓,看怎麼觀。所以我真想去跟他們來參一下。因為《觀經》我也講過一遍,聽老和尚講過一遍,他們都是用善導大師的,善導大師《四帖疏》我聽過一遍,我最近這一次在澳洲,在錄影室也重複把老和尚講的用台語轉錄一遍,我印象滿深刻的。善導大師怎麼觀?觀要下山的太陽,一觀一觀的,觀的過程當中出現什麼狀況他都有講。

  你要真想學,你要花一些功夫下去,你不花一點功夫你就要作佛,那怎麼可以?你今天不要說作佛,你要賺人家幾個錢,你一天上班都要八個小時。你要作佛,輕輕鬆鬆的就要作佛了,世間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所以我在澳洲這次的佛學講座,我就給同修講,有一天幾個昆士蘭大學的學生去,上山去聽課,剛好輪到我講,我說你們大學也要讀四年,而且還要很認真,還要繳學費。我說你這一生要作佛,難道你就不用花個三五年、十年八年的嗎?你拿一個大學的學位,縱然給你大學學位就要四年,然後再來念個碩士也要兩年,就六年了,然後再來念個博士就不知道幾年了,論文通過你才能得到博士,有的念了七、八年才拿到,加起來十幾年,你才拿到一個博士。我說你拿的那張博士不能了生死,你該怎麼死還怎麼死,你什麼時候死你不知道,要怎麼死你也不知道。那只是世間一個博士,一個這個給你而已,就那一張紙,你都要花十幾年。現在要了生死、要作佛,你們就來上個五分鐘就想要作佛,哪有這樣的?你要工作,你要給人家賺幾個錢,你都要拼得要命,我說這樣怎麼會作佛?當然作不了。

  所以那個年輕人說有沒有極樂世界?我說你是不是真想見極樂世界?你真想,佛真有方法,不是騙你的,真的,跟你講真的。但是你要認真學習,你不認真學習,當然你見不到。你要作佛,你要見極樂世界,都還不如你要上班去賺幾個錢你花出的時間、精神,那你怎麼作得了佛?現在學佛,以前台中蓮社李老師講現在學佛是玩佛,玩是什麼?好像消遣,因為無聊,都到道場來消遣消遣時間,有些同修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聊聊天,那他怎麼會作佛?當然作不了。因為他沒有把這個事情當作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樁事情在辦。他如果把這個事情當作是我們人生第一樁重要的事情,連國王他都可以不要。你看釋迦牟尼佛他不是表現給我們看嗎?他可以當國王,他不要,那個不重要,這個才重要,他真成佛了。那我們現在什麼事情比較重要?不要我講,大家自己想,你認為你人生什麼比較重要?你有沒有把這個事情列為你人生第一樁重要的事情在辦?還是把這個擺在其次、其次再其次,等到快要斷氣的時候再說?那你怎麼會成就?你根本就沒把它當一回事。所以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沒有把它當一回事。

  這節課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