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07/6/18 日本東京增上寺 檔名:WD19-013-0022
「佛說十善業道經」。諸位同修,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十三頁,我們從第四行看起:
【復次龍王。若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我們昨天這一段沒有講完,我們講到離貪欲成就五種自在,講到第三『福德自在』。「福德自在」,福是福報,德是道德,有福報還要有道德,福報是從道德來的。如果有福報,不知道繼續修道德仁義,福報享盡又造罪業,苦報又現前。所以福德非常重要。所以有福,要知道這個福是我們過去生也是積德,這一生才能得到這些福報。有福德之人他就自在,真正有福德,他並不一定現前財物非常多,但是他所需要的,或者他想做什麼事情,不管在什麼時候,在哪個地區,他都不會缺乏,而且很快能夠滿願,這樣就自在。所以往往我們看到有一些人,他錢很多,但是他不自在,財富很多,但是不自在。為什麼不自在?慳貪。他不知道財富也是過去生修財布施得來的,這一生他不知道,忘記了,不知道這個因果,因此對於現有的財物又起了慳貪之心。慳就是慳吝,自己有的不肯布施;貪,就是自己沒有,希望能夠貪得。這樣就不自在了,為什麼?患得患失,心裡不安。所以富而不樂,富而不安,有財富,但是心裡不快樂;有地位,感覺沒有安全感,不安穩,這都是沒有離貪欲。如果永離貪欲,這就自在了。
離貪欲,菩薩教我們修學六度萬行,第一個就是修布施,布施就是對治我們慳貪,貪欲。大家拼命貪,菩薩他示現給我們看,他是布施,他有的都布施了,也是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布施,他就能得到果報,因為有修因,他就會得果。因此我們老和尚他這一生的修學也是給我們一個示範。所以他剛學佛,方東美教授介紹他學佛法,他學佛沒多久,因緣也很殊勝,就有一位蒙古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給他奠定學佛的根基,一個禮拜見一次面,一次大概一、二個小時,在現在台北市青田街,現在是章嘉大師的紀念館。去年我們也帶同修去參觀,現在是紀念館,章嘉大師以前住的房子,現在是紀念館,老和尚以前去拜見他就在那個地方。
他就請教章嘉大師,聽說佛法這麼好,有什麼方法很快可以入得進去?很快得到佛法的受用?章嘉大師停了很久,聽老和尚講,停了大概半個小時,兩個人面對面看半個小時,然後很慢的給他講一個字,經過三十分鐘講一個字,說「有」,有,又停了一下。老和尚聽說有,他就等不及了,有,從哪裡下手?要怎麼修?他講了兩個字,布施。他最先講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先講六個字。老和尚要離開之前,他說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他就講了布施兩個字。講到布施,他就想到要錢,布施要錢,他說我沒錢,那時候在當軍人,官也不大,他是少尉的階級。早期在台灣,這個階級,剛到台灣,那時候經濟也不好,公務人員他就一點點微薄的薪水,日子也剛剛能過得去,要養家活口恐怕都不夠。他說我沒錢,章嘉大師說一塊錢、二塊錢你有沒有?他說一塊、二塊是有,多就沒有。他說你就布施,就一塊、二塊布施,你有多少就做多少。
所以他接受了章嘉大師的指導,他真的是認真的依教奉行。開始學佛了,人家印經,他就一塊、二塊隨喜。他自己有的一些書,剛開始布施就是自己不喜歡的先布施,自己喜歡的先留著,布施到後來,自己喜歡的也可以割捨,也可以布施。剛開始就比較困難,比較勉強,做了一段時間就比較自然。這個在《了凡四訓》,我們看到袁了凡先生他改過修善,這個過程也是一樣,大概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過程。但是剛開始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就是說我們要勉為其難的去修。剛開始修了,你也沒有辦法修了馬上見到什麼效果,但是你要有耐心修一段時間。根據老和尚講,他是修了半年就有感應,常常布施到一文不名,但是他生活上所需要的,很奇怪,都會有人送給他。當然他喜歡讀書,需要的經書是他當時最迫切需要,所以他希望得到什麼經書都會有人供養他。他說最長的時間,他想要的東西不超過半年,就會有人送來。這個就自在,這個隨心所欲,這就自在了。隨你心裡的願望,需要的這些都不會缺乏。這是第三「福德自在」。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因要從布施。
有錢,往往這個錢財你不懂得去支配它,不懂得去安排,你不能抓住這個機會去修福,等到我們這一口氣不來,那這個錢財跟我們都沒關係了。沒有學佛的人當然他不了解這個道理,當然也就無可奈何。所以我們也看到很多人沒學佛,不知道這些事實真相,他會害怕,他不敢去修。實在講,我們如果深入經教,你真正去修福,那真的都是你賺到。為什麼?給你寄在堅牢庫,五家都搶不走,而且這個福報是跟著你走的,這個你可以帶得走。有形的這些物質,包括自己的身體,帶不走,但是你修的善惡業,業力跟著你走。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我們盡量修善業,這個帶得走的。我們利用現前有形的資源來修善業,來造福、修福,這真的是自他二利。利益別人,其實自己得的利益是最多。比如說我們布施,修布施,別人得到我們的是有限的錢財,他的利益有限,我們自己得到的是無限的利益。為什麼?我們斷了貪欲心。我們貪欲心斷掉,我們就福德自在了,『物皆備故』,那誰的利益大?當然我們自己得的利益是最多、最大的。
第四是『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王位」,王也是自在的意思,王就是在社會上各行各業的領導人,比如說你是一位公司的老闆,那你就是這個團體的王,你是這個團體的領導。你在領導的位置,你也自在,為什麼自在?因為你肯布施,你離貪欲,你不貪。別人看到你這麼做,他也會向你學習,你把「珍奇妙物」,你常常布施,也在奉獻,別人也會奉獻給你。如果我們自己不肯奉獻,別人看到老闆都這麼吝嗇,那下面的人他也不會奉獻。所以這個王就是一個領導的人,他有一個帶頭作用,下面的,你這個職工,大家看老闆就這個做法。珍奇妙物,奉獻,能夠物盡其用。如果你收藏起來不肯奉獻,那東西把它埋沒掉了,不能物盡其用,這也是有過失,有罪過。所以這些珍奇妙物要奉獻給大家來共享,你這樣做、這樣修,當然大家也會向你學習,你就會影響別人。所以這是第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
第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所獲之物」,就是你獲得的這些財物,超過你本來所要求的,你沒有勉強去求,它是自然獲得的,不是勉強去求來的,這才是所獲之物過本所求,自然的。你需要,像老和尚講的,他需要什麼,最長時間不超過半年就有人送來,送來都是超過他原來需要多一些,過本所求。比如說你需要用錢,那就有人會送錢來給你,你需要一百萬,拿了一百二十萬,過本所求,那你不是就很自在了嗎?這是什麼道理?我們世間人只知道我們現在錢存在銀行,那我們要用,去銀行可以提出來,這個我們可以比較明確確定這個是我的,我有的這個財物。那布施了,銀行沒有這個數字了,沒有了,那沒有,那存在哪裡?存在眾生身上,存在這個堅牢庫裡面,存在佛講的這一家堅牢銀行,這個五家搶不走的銀行。你存在這個堅牢庫這個銀行就是福德,你身上都沒有錢,你走到非洲衣索比亞,你都還能享福,很奇怪,事實就是這樣。
你有福報的人,你走到哪裡都不受苦,縱然戰爭,大家受災受難,有福的人他也不受難。這是什麼道理?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共業當中有別業。比如說這個地區有災難,比如說日本這個地區常常有地震,那是這個地區的人共同的業力所感召的,我們住在這個地區也是共業當中的一分子。但是在共業當中每個人他又有各別不同的業,共業當中有別業,各別的。各別是各人修的,共業是大家一起修的。所以自己修就是自己有這個福報。如果沒有福報,說實在話,放在一個金山銀山都還會餓死,歷史上真有這樣的事情。他自己造錢幣,你說他沒錢嗎?錢太多了,真的就餓死了,果報就是這樣。為什麼?他沒有那個福報去享受。沒有福報享受,錢財給他不但他享受不到,反而給他帶來災禍,沒福就是這樣。你這些財富,你還得有福報你才能享受。所以有錢的人未必他自己能享受,往往是幫人家看那些錢,替人家看那些錢,替人家守那些錢。所以福才是真的,佛給我們講的是真話,我們要信佛,信佛的人不吃虧。
以前我小時候常常也喜歡聽大人講故事,我記得一個故事,他說以前有一位種田的農夫,聽說清朝時候,那個龍銀,人家賣那個古錢,龍銀,有龍的銀子,聽說龍銀會飛的,它是一串一串的,古時候的龍銀那個錢有穿洞,一串一串繩子串起來。有一天,那位農夫正在耕田,忽然他頭上飛了一串的龍銀,看到了,以前是趕牛有鞭子,然後看到頭上飛了一串龍銀,從他頭上飛過去了,他就用鞭牛的鞭子想把龍銀打下來,他就可以得到這個財物了。結果龍銀打下來,掉了一個下來,龍銀很重,掉了一個下來剛好砸到他的腳盤,砸傷了,砸破了,流血,受傷了。受傷怎麼辦?要去看醫生。然後就拿龍銀去看醫生,龍銀那個錢花光了,那個傷好了。那個龍銀也沒有拿去買一個什麼東西吃,就是去敷藥,白白挨了一個傷。這說明什麼?這個故事說明如果沒有福報,錢給你了,恐怕你會帶來橫禍,意外的災禍。尤其是不義之財,像《太上感應篇》講,如鴆酒止渴,鴆是有毒的鳥,那個尾巴很毒,如果去沾到那個尾巴,那個酒沾到那個尾巴,一喝馬上就死了。所以福很重要。
所以這裡講「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就超過一百倍。「百倍」也是一個形容,就是你得到的超出你自己需要的太多。什麼原因?下面給我們講出它是修什麼因,上面講的是果報。『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慳就是慳吝,捨不得布施,嫉是嫉妒,見到別人有財富生嫉妒之心,他沒有,自己有的肯捨,也不嫉妒別人有錢有勢,他把貪欲、嫉妒布施掉了。所以他就得這五種自在,這是離貪欲的殊勝果報。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這一段是迴向無上菩提,後來成佛的時候,『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特尊』,特別的尊敬,大家共同來恭敬供養。所以人、天都要供養佛。所以佛十種通號,就是應供,他應該接受人天尊敬供養。為什麼?因為他在因地修行,他沒有貪欲,修六度,所以成佛的時候自然這個果報就現前。接著我們再看下面離瞋恚的善業果報,請看經文:
【復次龍王。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一。無損惱心。二。無瞋恚心。三。無諍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
這段經文是講『離瞋恚』得到『八種喜悅心法』。瞋恚也是我們三毒煩惱之一,我們在經上也常常聽到就是「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所謂火燒功德林,功德就是清淨心。我們修一段清淨心,如果生起了瞋恚之心,就像一把火一樣,就把我們的功德燒掉了。好像一片森林,這是形容比喻,我們造林,你要把樹木培養高大那相當長的時間,要很多年它才能生長,但是如果放一把火,那很快,你幾十年辛辛苦苦培養的樹林一下就燒得光光了。經上是以這個來形容、來比喻我們凡夫修功德真的很不容易,但是發脾氣很容易,好不容易修點功德,一發脾氣就燒光了。
瞋恚心也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每個人都有,只是輕重不同,有的人比較輕,有的人比較嚴重,都有。如果能夠伏瞋恚,就是瞋恚心你完全都不會起來了,最少你要到初禪天去。色界天的天人他沒有瞋恚心,他不會發脾氣,他得定了,定能伏煩惱。我們看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順心的事情還會生瞋恚心,這說明我們還沒有定。定怎麼修?我們念佛當然是修定的方法,但是定是從戒來的,戒也要修得清淨才能得定。有定才會開智慧,智慧開是斷煩惱,定能伏煩惱。念佛是方法,參禪是方法,持咒是方法,讀經也是方法,甚至我們聽經。這些都是修慈悲觀,修這個觀想,所謂多瞋眾生慈悲觀,多修慈悲觀來降伏我們瞋恚的煩惱。另外就是求佛力加持,像《普門品》講的,如果你脾氣不好,貪瞋痴三毒煩惱很嚴重,常念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遠離。這些都是方法,方法要用得得力就有效果。如果我們用不管哪一種方法,這個方法用到得力了就有效果,如果還沒有效果就是你用這個方法還不得力,你是在用功,但是還不得力,你得力的時候它一定有效果。
所以過去我在華藏圖書館,大概二十年前,老和尚剛剛宣講《無量壽經》會集本,那時候都勸同修大家要把《無量壽經》先讀三千遍,那個時候大家很認真讀。那個時候我在華藏圖書館做當家,事情也比較多,我也是有時間就念,沒時間就少念,有時間就多念一點。有的同修他們一天有的念十部,念得很熟悉了。我最高的紀錄一天念七部,念七遍,就是默念七遍,不是共修,共修時間就更長了,也沒有辦法念那麼多,自己一個人念,念了七遍。沒有時間有時候念一遍,有時候一遍都完全沒有時間念也有。做當家,管人、管事、管錢,實在講就是常常會發脾氣,所以一些功德常常被燒光光。
當時香港有一位女眾來圖書館出家,那位女眾是很凶的,一臉橫肉,凶巴巴的,我看到她是一看就討厭,再看就更傷心,看到她那個樣子,我的瞋恚之心油然而生。那不是生什麼定,看到那個境界一現前,什麼定、什麼功德都跑光光了,就氣。很凶的,我看到那個樣子,實在是不能不生氣。後來有一天,我那一天剛好念了七遍的《無量壽經》,那天是最高記錄的,一下子一口氣念了七遍。念了七遍,上樓了,在四樓念了七遍,上五樓,然後上去,那位女眾就對面走過來,平常走過來,我第一個就是瞋恚心就起來了,那天她走過來,我竟然心很清涼,看到那個樣子竟然不生氣。後來我就覺得連續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密集在念經、念佛,你心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定下來,比較定下來,瞋恚心就控制得住。所以這個定它伏煩惱,伏就是定它,控制住了,煩惱沒斷,斷一定要開智慧才能斷。但是如果我沒有讀到七遍,這個功力不夠,看到又會生煩惱。有時候你事情多了,心雜亂,心煩躁,那很難,講是很容易,但是你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很容易生瞋恚心。
所以佛叫我們修定,定能夠伏煩惱。定要從戒,戒清淨了,你就能得定,你得定你該保持很長的時間。所以定能夠保持的時間愈久當然是愈好,你伏煩惱的時間就愈長,就愈不容易發作。不然你心一定會隨境界轉,因為你定功不夠。所以我們初學,你功夫還不得力之前,有時候有時間大家修定的時間多加長一點是對我們有幫助。如果你定能夠在行住坐臥當中修到成片了,打成一片了,這是得定了,得定最少是色界初禪,初禪天,在我們念佛法門來講是功夫成片,比較淺的功夫成片。因為色界四禪八定,它十八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初禪。念佛人有這個功夫,那往生就沒問題了,你臨命終就是心不顛倒,因為你只要有這個伏的功夫,你臨終就自在。但修其他法門還不及格,修淨土及格了,可以往生。因為你這個定功控制住你第八識阿賴耶識那些善惡種子,把它壓住了,它不起作用,佛號起作用,那就跟阿彌陀佛相應。
如果我們還沒有修到這個淺的念佛三昧,就是修到欲界六層天,修福,四王天跟忉利天,福報,修福修善,但是還沒有定。到第三層到第六層,這個當中都要有一些定,但是這個定還沒有達到色界初禪的定,所以在佛經的名詞叫欲界未到定,欲界的定相似,但是還沒有達到色界的禪定,一定要達到色界才算是禪定及格了。我們還沒有達到禪定,臨終往生就看因緣,因緣殊勝還是可以往生,信願具足、因緣殊勝還是可以往生。當然如果你能夠念到功夫成片,淺的一心不亂,那就沒有人助念都可以了。還沒有達到這個,那就看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緣,善根福德因緣好的是一樣可以往生,品位低一點,一樣可以往生,只要信願具足都可以往生。因緣比較差一點的就會有障礙。因為我們人斷氣的時候,前面這六個識它都不起作用,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你一斷氣,你心裡也沒有辦法去想什麼想東想西了,第六意識不起現行,前面眼耳鼻舌身也不起作用,這時候一斷氣,前面這六個識都不起作用,第七識也沒有,也不能起作用,就剩下第八識。
第八識是投胎它第一個來,然後在胞胎裡面再長前面這七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人死了斷氣,最後走的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第一個來,最後走,一般人是這樣。所以人一斷氣,前面六識都不起作用,但是第八識,我們平常裝進去的、無量劫裝進去的善惡種子,這時候好像那個,大家不曉得有沒有看過抽獎的一個箱子,然後氣球吹起來跳來跳去,那個時候我們善惡業種子就像氣球這樣跳來跳去,一直冒出來。如果善的種子比較強、比較大,這個就先帶你去善道投胎。如果惡業貪瞋痴的念頭比較強,那就牽引到三惡道去。那個時候那個東西起現行,那個東西帶你到哪一道去,那個叫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所以《彌陀經》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是你把這些煩惱(這些善惡種子)壓住,到臨命終的時候起現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樣就成功了,這是淨土法門的方便跟殊勝。但是其他法門,這個功夫還脫離不了六道,你頂多生到色界天。
所以斷瞋恚也是要修,在六度裡面它是修忍辱,忍辱對治瞋恚。忍辱,這個也是要學習,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學問深,他心平氣和,所以它會隨著我們的修養而提升。我們看一個人,如果他修行的功夫好,他就不容易發脾氣,修養,我們一般講修養好。他為什麼不容易發脾氣?因為他明理,明白道理。像讀書人他讀得有心得,什麼叫心得?他真正有受用。有受用,他心裡都充滿了喜悅,當然他就能心平氣和,跟人和睦相處。離瞋恚的修學方法,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修,只要你修到功夫得力,瞋恚心就降伏、控制得住,主要是定。
我們離瞋恚就可以得到八種喜悅的心法,『何等為八』,第一是『無損惱心』,「損」是損害,「惱」是惱亂,這是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損惱心,不會去損害別人,也不會去惱亂別人,當然對自己也沒有損惱心。因為要損惱別人,第一個是先損惱自己,發脾氣第一個是自己先難受,先折磨自己,對自己是先造成損惱,才去損惱別人。實在講,生起瞋恚對自己損惱是最重的,對別人損惱還有限。為什麼說對自己損惱比較重?不能讓我們得定,我們念佛,它不能讓我們得功夫成片,那我們損失不是最大的嗎?所以離瞋恚就沒有這種心了。
第二個、『無瞋恚心』,沒有瞋恚心,「瞋」是表現在外面,「恚」是氣在心裡。沒有這個心,要修禪定就容易了。我們念佛如果念到功夫成片,所以也不用問別人說我念佛功夫現在念得怎麼樣,我們讀了這些經文,你自己就可以檢查自己,我現在還有沒有瞋恚心?人家對我的讚歎、侮辱、毀謗還動不動心?如果還會動心,這個功夫還不及格。這個就不用問別人了,問別人也不準,問自己最清楚,因為你心裡會不會生氣你自己最清楚。如果你念佛念到說我功夫成片了,人家罵一句,我們還會難過三天,我保證你沒有功夫成片。為什麼?你還會生氣,生氣就是破壞我們定功。反過來講,你有定功就是會把瞋恚壓住,你這個力量比它強,把它控制住了。我們現在還會生氣就是說明我們念佛的功夫比瞋恚心弱,抵不過它,被它壓過來,現在我們一般是這樣的情況。離瞋恚當然就沒有瞋恚心。
第三、『無諍訟心』,「諍」就是爭論,「訟」是訴訟,比如說到法院互相告狀,爭論,互相告狀,在現前社會,自古以來也都非常多,這個跟瞋恚心都有關係。如果一個人沒有瞋恚心,他不會跟人家爭,他會忍。但是這個忍他是安忍。我們還沒有修到這個功夫是強忍,勉強的忍,忍到有一天爆炸起來,比沒有忍的時候就更嚴重。平常常常發脾氣還可以發洩,他有個發洩的管道去發洩,現在他在把它累積起來,然後做一次發洩,那個麻煩就很大。所以這個忍是安忍,就是說你忍了之後就化解掉了,你就不放在心上。如果你忍了還放在心上,忍到有一天累積到飽和點,他就受不了了,那個時候爆發出來的威力就更大。所以這個忍最重要是化解,最重要是不放在心上,不要常常記在心裡。你常常記在心裡,你那個第八識又落一次,你再去想一遍,那個人那一天怎麼這麼無禮,你又落一次,想兩遍落兩次,想三遍落三次,那你那個種子就愈來愈強。所以你要想到這個時候就趕快把它換成阿彌陀佛,換成這個種子,這個種子加強,把那個種子壓下去,往生才有希望。不然往生講得那麼容易,哪有那麼容易?
你平常好像練兵一樣,你不練,到臨命終快斷氣的時候我再來放,你平常都放不下,你快斷氣了你更放不下,我沒有騙你。因為我有兩次臨命終的經驗,所以我體會深刻,以前我還體會不到,因為有兩次臨命終的經驗,心亂如麻,牽腸掛肚的事情放不下。因為平常你還沒有到臨命終,你好像沒有這個感覺,但是臨命終你這個感覺就出現了。所以我兩次臨命終也是寶貴經驗。生病也是一種逆增上緣,因為你人一旦生病,病得快不行,你就會想到我將要離開這裡了,是不是這樣?你就會想到你的房子,你銀行的存摺,家親眷屬,這個那個、這個那個,你放得下嗎?現在身體好好的,我都放下了,到時候是一樣都放不下。真的我沒有騙大家,這個我是親身經驗。放就是說我們現在就要放,現在放就是說你要知道自己有沒有放,怎麼知道?你天天要聽經、讀經,你才會提醒自己。如果一天不聽經、不讀經就忘記了,就還是隨著我們平常這些煩惱,還是跟著它走,因為這些煩惱我們很熟悉,佛這些經教我們還很生疏。古大德教我們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你愈生疏的要給它熟悉,你很熟悉的要讓它疏遠,那你功夫才得力。
所以無諍訟心,世間孔老夫子也講,就是最好不要去互相告狀,能夠大家和解的就和解。走到法院去總是不好,因為走到法院去,第一個就是要爭一個勝負,勝負之心起來了,那真的是。有的人告狀了,錢花了很多,請的律師很多,但是他還是要花那些錢,花時間,又生煩惱。為什麼還繼續告?就是吞不下那口氣,嚥不下那口氣,就這樣。所以俗話講,「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忍讓就非常重要。
『四,柔和質直心』,「柔和質直心」,這個心柔和。質直,如果條件高一點、標準高一點就是明心見性。像《維摩詰所說經》講的直心是道場。《觀無量壽佛經》講的菩提心有三種,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至誠心就是質直心。但這裡講的質直心是還沒有到這個標準,在我們人天的標準。你心柔和質直,這個心沒有彎彎曲曲的,會有這種心態,如果你有這種心態,那說明你瞋恚心沒有了。
第五、『得聖者慈心』,「聖者慈心」最高就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再下來六道就是天人,像色界天人要修慈悲喜捨。所以這個聖者有出世間的聖者、世間的聖者。世間的聖者,天人的慈心,出世間的聖者就是聲聞以上的。如果以佛法的標準,當然是講聲聞以上的,出離三界六道的,這才算是聖者。但是世間法裡講人天有修行、有道德學問的聖人。世間的聖賢都有忍辱,他忍辱也都相當到一個程度,也沒有瞋恚心,像世間孔老夫子、孟夫子,他們都有修到這樣的境界,但是沒有達到超越三界的標準,所以世間的聖賢。慈心就是有慈悲心。
第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常作利益」,常是恆常,做一些利益安眾生的心。怎麼樣「安眾生心」?我們自己修學做一個榜樣,眾生看了之後,他心裡會受到影響,他心能夠安忍。老和尚他修學兩個最明顯的,一個布施、一個忍辱,布施他就是也做給我們看,忍辱他也表演給我們看。所以修忍辱那個是真槍實彈的,沒有遇到那個境界,我們講得很輕鬆,那個境界現前不是那麼一回事情,那個真的是不好忍。所以我在家還沒有出家之前也有看到這些事情,但是沒有出家之後看得那麼多,因為出家每天都生活在一起。
但是我在家的時候,我一個二哥喝酒,每天回來他就不睡覺。他沒喝酒你看不出他是什麼樣子,他一句話都沒有,人也很老實,他也不會佔人家便宜,也不會講一句是非,統統沒有。黃湯一下去,變一個人,什麼話都有,然後打架鬧事,那回去,我們一個茶几,玻璃的茶几,常常被他一掌打下去就破掉了。後來我弟弟去弄一個木板,那個就打不破。我弟弟那三個小孩,他有時候回去,酒瓶就是這樣丟,那小孩子小小的,剛好就是大概從他們頭上飛過去。所以我弟弟說我這三個小孩都是在二哥丟保齡球下長大的。晚上他都不睡覺,鬧得我們都不能睡,然後白天我們要工作了,他睡大覺。在家的時候,這個忍辱也是很不好修。
有一天他喝醉酒,騎了摩托車到警察局去,去找警察的麻煩,然後警察局,警察就打電話來了,這個某某人是不是你們的人?我說是。你們趕快來帶他回去,他說來這裡鬧事。我跟我弟弟說,把他關起來,拜託不要讓他回來。警察說不要,他又沒有犯罪,我們沒有辦法關他,你們現在馬上趕快過來。後來我跟我弟弟兩個人很無奈的跑到警察局去把他扛回來。扛回來,很凶,跟我弟弟兩個人拿繩子把他綁在床上。
我弟媳婦真的修忍辱,她能夠忍受我二哥二十幾年,天天的,我大嫂跟三嫂一天都受不了。有一次他到我大嫂跟三嫂那邊去住一天晚上,就被我大嫂當天晚上驅逐出境,趕到門外去。到我三嫂那邊,就把他拉到床鋪下,一個晚上就把他驅逐出境了。後來跟我弟弟住,我那個弟媳婦真的也滿能夠忍的。那時候我沒有結婚,就是我跟我弟弟住,我二哥他也沒結婚,那個樣子也沒有人敢嫁給他。我們兩個沒結婚,跟我弟弟住,還有我父親,我父親那個時候過世了。我大哥、三嫂他們就自己另外去住一個地方,沒住在一起。那個時候我們想,去大哥那邊住,去三哥那邊住,不會來吵我們那是最好。但是他們都不收,不收他就來這裡,來這裡我弟媳婦他們又能忍受。平常我們這樣過日子,就是常常去聽老和尚講經,然後回去,看看老和尚在那邊修忍辱了,比我們忍得更厲害,回來心就比較安了。所以我現在這個修,就是老和尚修這個忍辱,「常作利益安眾生心」。
第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離瞋恚心會得到好相。你相貌好,端莊、端正莊嚴就是美好,當然大眾看到也共同來尊敬。「身相端嚴」的果報就是修離瞋恚來的,離瞋恚心。所以《地藏經》跟我們講,如果不修離瞋恚,地藏菩薩遇到「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如果瞋恚心很重的人,面貌很醜陋,會六根不具,就是會有殘疾,瞋恚心嚴重會有這個果報。
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和忍」,現在全世界講要和平,為什麼不能和平?因為不能忍,你不能忍就不能和平。所以有一年老和尚來日本,跟東京有一位基督教牧師石井,石井牧師,那個時候到岡山去開聯合國和平會議,老和尚講聯合國開了那麼久,愈開就愈不和平。怎麼樣才能和平?老和尚當時跟石井牧師講,他說要怎麼樣才能世界和平?要忍,要怎麼忍?他說別人錯了也是對的,我對了也是錯的,那就和了。石井牧師說有道理,後面又接著一句,很難!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了也是錯的,這樣就能和平了。如果要爭個我對你錯,那永遠沒有和平。所以這個和忍,老和尚的和忍是修來的,他現在能夠去搞世界和平,他修忍辱,真槍實彈,我是親眼目睹,不是聽說的,如是我聞,這不是聽人家講的,真的沒有人受得了,我都受不了,說真心話。和忍真的不好修,但是不修又不行,因為你修了才能得到真正的功德利益。
我跟日常法師修小乘戒,實在講小乘戒好修,大乘戒不好修。大乘戒在論心不論事,在歷事鍊心。小乘戒戒身口,你只要照這個規矩來,你一定很自在。一年五個多月,雖然好像滿緊張的,但是真好修,心清淨。到圖書館跟老和尚修大乘戒,我是被考得倒倒的,考試都不及格。日常法師吃飯他是大鍋菜,不可以挑剔,也不能炸、不能煎,就是用水煮,煮一煮就吃。切菜也不要講求什麼好看不好看,他說到肚子都一樣,然後只要有營養,不可以挑口味。所以跟日常法師修,他戒律(小乘戒律)很嚴格,男眾、女眾分得很嚴格,晚上那個道場就全部趕光光的,女眾都不可以留下來。那我一年多滿清淨的,我只要照表操課,我就很自在了。到了圖書館完全不一樣。所以大乘戒不好學。
我在那邊跟日常法師已經習慣那種大鍋菜了,我們一年到頭都是吃那種大鍋菜,湯跟菜都在一起的,就是一碗,叫羅漢菜。到了圖書館,韓館長她是不但要講求口味,還要色香,都要講求,還要講求口感,你咬下去的感覺,去那邊煮菜都不及格。韓館長她很會做菜,以前佛光山星雲法師就請她到高雄去開香積廚素菜餐廳,請她去當主任,她很會煮,動作又快。她是大連人,以前日本也去佔領過大連,接受日本教育的,特別愛乾淨。然後她煮菜就是要挑,你切水果也要擺個花樣,什麼插花什麼,這些都要講求。插花,她是要講求日本什麼流的,那個我都聽不懂。以前我在基金會插花,我是買回來把它放在花瓶這樣,我們在基金會,日常法師不要求這些,所以買回來我們就是一束,市場買回來那一束,花瓶我就這樣下去,就沒事了。到圖書館不行,要剪要插,還要講求什麼小原流什麼流的,後來還好有居士來發心。
吃飯她都是要講求這些。那個時候老和尚也都隨順,我們看師父都在隨順了,那我們也隨順。到外面吃飯,素菜餐廳會煮的不多,因為吃葷的有那種色香味那些口味口感,素菜餐廳做不出來,做不出來怎麼辦?她要出去,「好,我們到川菜館」,四川人開的川菜館,台灣的川菜館,台灣,各省的口味都有,川菜館,然後叫老闆葷菜素煮,就煮素的,你這個是葷店,但是我要你煮素的。老闆不會煮都還會被她開示,她就跑到廚房去教廚師怎麼煮。有一年在美國舊金山聖荷西,她兒子住在那邊,那個時候老和尚跟館長房子在那邊,我們每一次去,去那邊看老和尚,然後館長就,好,今天你們來了,我們去大鴻福餐廳吃。大鴻福是煮葷的,大鴻福煮那些魚、肉他會煮,煮素的他不會煮,也不好吃。館長就進去直接跟老闆講,那老闆也很謙虛,「妳就教我,我沒做過素菜」。「好,我進去廚房告訴你們大廚。」大鴻福後來被她訓練得很會做素菜。
這些事例就是讓我們明白,我們忍辱要怎麼樣修。所以忍辱也不是空口說白話,你遇到這個境界,你怎麼安你的心,遇到這個環境。所以我們學佛,我也經過兩位善知識,出家之後,日常法師他小乘戒,老和尚叫我去跟他學戒律。所以我還沒有出家的時候就聽老和尚講經說小乘戒比較好持,大乘戒比較難,我有聽說,但是大乘戒難在哪裡?小乘戒好,好在哪裡?表面看起來小乘戒比較嚴格,大乘戒好像比較放寬,比較輕鬆。但是出家之後,我真的是嘗到滋味了。因為你在小乘戒律規律的生活規範裡面,你只要守這個規矩,那你很自在,你只要守這個規矩。大乘戒,你真的只有要修忍辱了,順境你要忍,逆境你也要忍。順境,有時候也有歡喜的時候,有時候也有快樂的時候,你不能生貪心;逆境、逆緣來的時候,你不能生瞋恚心,順境、逆境都要能忍受。這是大乘戒論心不論事,它難難在這個地方。心地功夫比較難,戒身口的確是比較容易。但是我們修,當然還是從第一個階段,先從小乘戒開始,像小學這樣,從小乘戒修起,你有這樣的一個基礎再來修大乘戒。大乘戒的確是很大的一個考驗,如果你能夠通過這個考驗,你的成就也非常殊勝,通不過就被淘汰,這一點我們要明瞭。
「以和忍故」,能夠很快速的生到「梵世」,梵就是清淨,世是世界,能夠生到清淨世界,我們念佛人往生極樂世界。縱然沒有遇到淨土法門,不知道往生極樂世界,他生到梵天去。
『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這是把離瞋恚的善業迴向到無上菩提,後來成佛就「得無礙心」,就是《華嚴經》講的四種無礙。『觀者』,看到的人,他都非常歡喜,他不會生起厭惡之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