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四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24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二十八頁,這一段是講到持名念佛的重要性。
序【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這一段序文,上一次因為時間關係只講了第一句。第一句是說《無量壽經》,特別指出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的四十八願,這是實實在在不容易,在我們學佛過程之中,我們所見所聞確實很難見到這樣殊勝的弘願。由這個地方看,我們才曉得西方世界的殊勝確實是有它的道理。第二句是講《觀無量壽佛經》,這兩句《演義》也有註解:
演【深謂觀深妙,玄謂理幽玄。經中觀法,乃以法界心,觀法界境。】
這三經合起來看,我們對於這個法門的理論、行法、境界就很容易理解了。這個法門是大乘法門,大乘法門最重要的就是心量要大,心量不大與這個法門不能相應。這是真正想求西方淨土,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事情,就是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法界心』是真心,不是妄心,法界是指什麼?指的是一真法界。如果沒有真心,不能夠見到法界的全體,乃至於法界的微細境界。《十六觀經》決不是普通人能夠修的,別說十六觀,第一「落日懸鼓」這一觀都相當不容易成就,往後這個境界一層比一層深妙,換句話說,一層比一層難觀。它的理論說得非常的周詳,所以我們修持名念佛的人,歷代祖師大德們也常常勸勉我們讀《觀經妙宗鈔》,這是說明淨土的道理。
演【生於法界依正色心,豈非深妙。經中依正,但應色一相可照三身,依報一塵即寂光土,豈不幽玄。】
這是十六觀的行法、理論的依據,同時也是它的境界。十方世界依報、正報,色法、心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法界心,真心能現,識心能變,變化的深妙實實在在不可思議。《觀經》裡面所講的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這個地方歸納給我們說,『但應色一相』,應是應身,應身這個色身一相可照三身,『依報一塵』就是常寂光淨土,這個裡頭含的理非常的深。我們在《要解》、《疏鈔》裡面都曾經讀到,雖然說四土,可是四土是圓融的。由此可知,境界裡面是不是真有四土?如果真有四土,怎麼能夠四土圓融?我們想想《般若經》裡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問問,四土是不是有為法?四土有沒有色相?既有色相,當然不違背這個定律。由此可知,四土從哪裡來的?是從眾生心識變現出來的。西方淨土如是,我們現前又何嘗例外?問題在心的淨穢,清淨心就現淨土,污穢心則現穢土,境界是自己變現出來的。
譬如,心地善良的人天天作善夢,心胸險惡的人常常作惡夢,這個夢境從哪裡來的?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變現出來的境界自己去享受,自己變自己受用,十方世界沒有例外,這個理與觀都非常的深妙。特別是西方世界,西方世界不但自己本身覺而不迷,最殊勝的是能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上善是指等覺菩薩,等覺菩薩的境界是寂光淨土。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他既然能與等覺菩薩把手同行,可見得他也有寂光實報淨土的受用,這是西方世界不可思議的地方。
觀法太深太玄了,這就說明我們一般人不太容易。理上我們決定相信,沒有疑問,可是這個修法真正不容易。大師在此地教給我們,修行方法尤應守約,「約」就是簡單,修行的方法愈簡單愈好。
演【約者,簡約也。唯此四字,更無別法,何等簡易。】
正因為這個方法太簡單、太容易了,所以搞得一些人反而不相信,懷疑了,這是一重障礙。另外一重障礙,是覺得它簡單容易,他肯做,但是他沒有深究這裡面的道理,於是口裡面雖然念這四字佛號,心裡不相應,念得不如法,也不能成功。其實,要相應也實在很簡單,正如明朝遍融和尚傳授給蓮池大師的心法。那個時候遍融老和尚是當代的大德,蓮池大師到他那裡去參訪,他只教給他三句話:「不貪利,不貪名,不攀緣權貴」,這些世間作官的、有錢有勢的人家,絕不去巴結、絕不攀緣,就這三句話,老實念佛!
蓮池大師一生的成就,他老人家說得力於遍融法師這一次的教訓。他去參訪真不容易,三步一拜,拜到老和尚面前,老和尚就給他說這麼幾句話。旁邊的人聽到都笑他:這麼虔誠這麼遠的三步一拜磕到老和尚面前,我們都以為老和尚有什麼了不起的開示,原來是老生常談。這正是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蓮池大師是以十分誠敬之心,所以他真正得到了,一生的成就就在這四句話上,不貪財、不貪名、不攀緣權貴、老實念佛。遍融禪師雖然是在禪宗裡面大徹大悟,他最後還是念佛求生淨土。可是這三句話不容易做到!幾個人能夠把名聞利養捨掉?捨不掉就不相應。別說一心得不到,連功夫成片都不能成就,別說功夫成片不能成就,反而帶來一身的罪業,果報都在三途,這是我們不能不警覺的。如果說這一點點放不下,障礙往生還能得人天福報,還算不錯的!不但障礙你往生,還要拖累你到三惡道,麻煩在這個地方。
所以這四個字簡單是簡單,真正把它念好是要學問的。能夠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是學問,千經萬論所說的也不過是如此而已。
演【又約者,要約也。】
這個『要』是精要。
演【念佛功成,無事不辦,何等要約。】
這句話也是真的。這一句佛號念好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圓滿了,真是無事不辦。大師在此地勉勵我們:
演【尤應守約者,以十六妙觀,乃全性成修,全修成性。悟心上士,乃克行持。】
這就說得很清楚了。悟心上士是誰?是大徹大悟之人,他才能辦得到。
演【初學行人,無由湊泊故。】
決不是初發心的學人能夠做得到的。這就是勉勵我們,初發心尤其是應該要遵守持名念佛的法門。
序文裡面說,『知先則務生彼國』。三經的要領,《無量壽經》的確是重在發心,前面告訴我們,「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不悟廣大之心,不入廣大願海故」,這幾句話說得非常的透徹。實在講,《觀經》也指示我們持名念佛,『守約則惟事持名』。這樣看起來,三經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持名有些什麼好處?底下這幾句把持名的功德利益都給我們說出來了。『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請看註解:
演【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
『體』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本性。阿彌陀佛這個名就是本性的名字。念這個名字,就要把這個名的實體、實相、實用都要把它念出來,這才叫真正持名。自性清淨心本來是覺而不迷,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稱之為本覺,「本覺本有」。這個名號完全是梵文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無量覺」,念這一句名號就把自己的覺性念出來,聲聲喚起我們的覺性,覺而不迷,這叫做執持名號,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
如果每天拿著念珠數著名號,句句都是迷而不覺,這個不叫持名,不叫作念佛。佛是覺的意思,念佛就是念覺,念念覺而不迷,這叫念佛。你是念念迷而不覺,那哪裡能叫念佛?這就說明這四個字不容易,無怪乎現在人所謂: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他那個念佛是念名字佛,不是念觀行佛,念觀行佛就有辦法了。只念名字,連名字什麼意思都不曉得,迷惑顛倒,這種念佛怎麼能成功?念觀行佛,就是念念自己提高警覺。我們在境界裡面才起一念分別執著,那就叫迷,那就叫做無明,無明繼續不斷往下發展,那就變成見思煩惱,那就得造業受報。所以這一句佛號,是把你從迷裡面給拉回來。「南無」就是皈依,從迷裡面回過頭來,回歸!依覺悟、依覺心,覺心是清淨的、覺心是平等的、覺心是廣大的,這樣才能成功。真正覺悟的人一定曉得人生苦短,何必去造業!幾十年光陰一彈指就過了,廣造罪業實在不值得,真正是愚痴迷惑顛倒。更應當覺悟,古人常講:黃泉路上無老少。不要以為我現在還年輕,來日方長,你有沒有跟閻羅王訂下合同?看看許多寺廟骨灰塔裡,多少年輕人!這是我們要特別提高警覺的。
覺心之體,就是真如本性的本體,經上常常以「湛寂虛靈」來形容它,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這都是講本體、性體,它的相是清淨、平等,它的作用是大慈大悲。所以我們要依這四個字,把自己真性的體相用給念出來。真性體相用就是自家本人,禪宗所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大經裡面所講的「本有家珍」、「如如之佛」,《華嚴》、《圓覺》講的「本來成佛」,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此地所講的,由名召體。
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
這個『佛』的意思是雙關的,自佛、他佛。他佛是讚歎西方教主阿彌陀佛,自佛就是自己的清淨心,就是自己的佛性,這是一定要明瞭的。
『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這一句是說:
演【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自淨,即持戒行等。】
這個地方六波羅蜜只舉兩條,其餘的省略。這一句阿彌陀佛,六度萬行圓圓滿滿包攝在其中,所以講專持名號,「百行」就是我們常講六度萬行,全都統攝在其中。可是諸位要特別注意「專」字與「持」字。專就是專一,就是一心持名;持就是念念不忘,就是不能間斷,這就叫功夫。真正決心想往生,把這個身心世界要放下,要放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念念就想生西方。西方世界比此地好得太多了,這是諸位都曉得的。你只要有一絲毫貪戀,你就不專。雖然是持名,不是一心,不是一心持名,那麼你的成就就有了問題。功夫成片接近一心,功夫成片是什麼階段?經上說得很清楚,煩惱雖然沒斷,這一句佛號確確實實把它伏住,伏煩惱。《金剛經》所謂「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妄想心真的被這一句佛號降伏住,有這樣的能力,才叫做功夫成片,帶業往生。如果我們念佛的功夫,連這個煩惱都降伏不住,這個不會往生的。
其實在座諸位同修,你們都是無量劫之前生生世世都在念阿彌陀佛,沒能生得了,原因在哪裡?生生世世都沒有做到功夫成片,就是你這一句佛號沒有把煩惱壓住。念佛的力量太薄弱,煩惱的力量太強,壓不住,所以你沒能去得成!為什麼壓不住?你沒有捨心,沒有真正把這個煩惱捨掉,這是個大原因。第二個,你念佛的功夫不能夠相續,而成斷斷續續的這種現象,這個功夫不得力。要想功夫得力,這個名號要念念相續,不能叫它間斷;一斷了,煩惱就起來,貪瞋痴慢就起來了。功夫不斷,心心念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樣才能夠把煩惱習氣壓住,不讓它起現行。壓久了,佛號就有力量,這才能帶業往生。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經上講的「心不顛倒」。念佛人最怕在臨命終時業障現前,這是什麼?有病苦,一有病苦就危險,這個事情是很麻煩的事情。臨命終時求什麼?就是求一個好死。我們中國古人講五福,福報有五種,五福裡面有「壽考終」,這是講死的時候沒有病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大福報,五福裡面最大的福報就是這個。臨終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痛苦都沒有,他即使不學佛,他絕不墮三惡道,因為他清楚。凡是墮惡道,都是迷惑顛倒!他要是清清楚楚,他怎麼會看中畜生道?怎麼會愛上餓鬼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明眼人他會有好的選擇。所以在人天兩道當中,他也是來享福的。假如是個學佛的人,決定往生,他決定選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你要是判斷一個人,他是不是確確實實往生,你看他臨命終時清不清楚,就可以判斷個八九不離十。臨命終時這一痛苦,那不得了!
我過去初出家不久,圓山臨濟寺念佛會,他們的副會長林居士往生,那個相就很不好。他平常帶領別人念佛,到臨終疼痛到極點的時候,不但自己不能念佛,別人念佛給他聽他還罵人。在那個時候一切佛號統統拒絕,不聽了,你說有什麼法子!業障太重了。我們看到那種現象才曉得,往生不容易!自古以來,祖師大德教我們修福,修福報不要享福,留到臨終福報現前,心不顛倒,就可以選擇極樂世界安安穩穩往生了。現在在這個世間咬緊牙根吃點苦頭,算不了什麼,生生世世都是這些因素誤了自家的大事,這一生覺悟了,應該要回頭!所以要認真的修福,不要享福。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要把一切眾緣放下,萬緣自捨,除非你不一心,一心當然就捨掉了。心裡有牽掛,就不是一心持名。一心持名裡頭決定沒有一個妄念,沒有一絲毫牽掛,你這個布施波羅蜜就圓滿,就是修布施心。一心持名,三業自然清淨,那就是持戒波羅蜜。一心持名,你決定不會與人家相爭,「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那就是忍辱波羅蜜。念念相續,就是精進波羅蜜。
念佛法門真正簡約、要約,名副其實,一點都沒錯,人人能修,人人能成就,就看你自己肯不肯。換句話說,無上菩提個個人都有分。不要以為我很愚痴、很貧賤,沒有一個人沒分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說個老實話,貧窮下賤之人成功反而容易,為什麼?他容易丟,煩惱沒有!愈是豪貴,修這個法門愈難,他牽掛愈多,他放不下。所以要捨,要盡捨,捨什麼?捨往生的障礙,就是這個東西,你不捨,統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障礙,那個事情麻煩就大了,所以覺悟就是覺悟這樁事情。
疏【即前大本觀經,較而論之。】
即前就是指前面他這段序文,大本是《無量壽經》,《觀經》是《十六觀經》,就淨土三經合起來看,比較比較來說。
疏【知持名尤為要約也。】
這樣才真正發現持名尤其是簡單,尤其是要緊、簡約。
疏【廣大者,以四十八願,帡包幽顯,統括聖凡,廣大恢宏,茫無畔岸,入之必有繇漸,故貴知先。】
這幾句話是說《無量壽經》,是講大經。大經裡面,我們能夠看出阿彌陀佛的偉大,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不能比,這個道理非常的顯然。我們在一切經論裡面讀得很多,所謂成佛,無論從事上講、從理上講,無非是破盡二執,我執斷盡,法執也斷盡,見思、塵沙、無明統統斷盡,三德圓證,這就叫無上正等正覺。八萬四千法門是修證的手段而已,無論用哪種方法都能成無上道。六波羅蜜,隨便用一條都可以!譬如用布施,捨,我把我執捨盡、法執捨盡,見思、塵沙、無明統統捨掉,就成佛了。哪個法門都行!法門平等,殊途同歸。成佛之後是佛佛道同,智慧德相並沒有兩樣。
可是,一切諸佛在因地發心各個不相同。我們現在發這個心太小了,不但不能說是菩提心,我們發的是功利心。我們為什麼學佛?希望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功利心。我現在太苦了,我希望日子過得舒服一點,希望學佛能夠發財,希望學佛能夠長壽,希望學佛我的家人都能夠平平安安,為這個。換句話說,從來沒有發過了生死出三界的心,沒有!口是心非,口裡說我要出三界,心裡才不想出三界。口裡想往生,我們這裡打個佛七,七天就往生,一個也不會來!這還得了,七天就要死了,我的命還長得很!不會有人來的,口是心非!
我們看六祖的發心,這就太希有了。《壇經》裡頭記載,他到黃梅,五祖問他:你來幹什麼?他說:我來作佛。別無所求,只是想來作佛。發這樣的心,這樣的口氣,真的,我們從來沒見到過,也沒聽說過。這個真正是不可思議,令人敬佩!但是六祖跟阿彌陀佛比較一下,那又差太遠了。六祖說我來作佛,很含糊很籠統,阿彌陀佛這四十八願,一條一條的,太具體、太實在了,不是六祖能比得上的。這麼看就是佛與佛雖然道同,但是因地發心不一樣。發心必定是有結法緣,所以在因地這一發心,每一位佛與一切眾生結的法緣不相同。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太廣大了。在因地初發心就發這種心,實在難得,真正不容易!我們念《無量壽經》,讀四十八願,要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意思。他那個心實在是太慈悲、太清淨、太廣大,沒有人能比!我們也有這個清淨心,也有這個慈悲心,也有這個廣大心,發不出來。為什麼發不出來?被無明迷惑,被業障障礙,雖有,不能顯發!
演【幽顯聖凡者,幽指三途,顯指人天,聖指三乘,凡指六道。】
這個四十八願統統包括了,九法界有情眾生全都包括在裡面,你看人家這個心多大!我常常勸勉同修們,求往生,一定要從平等心修起。平等心從哪裡修起?從怨親平等,我們心量裡面的障礙才能清除。怨親是最不平等的,一個冤家對頭你心裡總是容納不下,你怎麼能容納三乘六道?必須要清除,清除使你自己快快作佛!你那個冤家對頭,你能不能障礙他?你不能障礙他,其實他也不能障礙你,是你自生障礙,好可憐! 蕅益大師說得好,境緣無好醜,外面境界沒有好壞、沒有善惡,統統是中立的,一切善惡好醜都是從自己心生的,自己障礙自己,反過來說,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業障決不是外面人來障礙你,你要說外面人障礙你的,那你這是障上又加障,迷上又加迷,外面怎麼會障礙你!如果外面人能障礙你不成就,外面人真能幫助你,十方諸佛大慈大悲他也幫助你成佛了!正因為諸佛如來不能幫助你成佛,妖魔鬼怪也不能障礙你不成佛,障礙不了!這個事情總是自己的事情。
六祖在《壇經》裡說得好,學佛之人要自悟、自修、自證;不是別人幫你成就的,這才說十方三世佛,佛不度眾生。真的,佛不度眾生,因為是你自度的,你自悟、自修、自證,自度的,佛哪有度你?佛只是給我們做一個增上緣而已,提醒我們自己,這樣自己才能自度。所以成功與失敗都要自己負完全責任,一個明白人、覺悟的人絕不怨天尤人。今天我們從內心裡面要清除無始劫以來的罪障,罪障最大的就是不平等。平等性智是你本有的,由於你不平等,轉變為末那識。現在學佛,佛告訴你要轉識成智。迷的時候轉智成識,變成我們現在這個樣子;覺悟之後,轉識成智,這就恢復我們本來面目,這才叫學佛。
我常勸人,把你第一號的冤家對頭,給他寫個長生祿位供在佛的旁邊,每天早晚禮佛都禮拜他,把他當作佛一樣看待,你們肯不肯做?你們不肯做,不肯做就是自己這個罪障不想拔除。有的人也照做,做了幾天來告訴我:不行,我這個瞋恨心還在,見了他還是會生氣,怎麼辦?我告訴他:你才供幾天,功夫不到家!把冤家對頭當作佛菩薩一樣看待,你的心就平了。心平氣和,身體也健康了,功夫就上道了,這非常非常的要緊。
底下幾句話是說心量之廣大、願力的無窮,大師底下這幾句話非常重要!
疏【故貴知先。】
這就是講你學佛先要發大願,先要發大心。
疏【傳曰: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是《禮記.大學》上的話。『傳』就是前人傳下來的嘉言、格言。你曉得哪個事情在先,哪個事情在後,就接近道了。所以學道的人先要把心量拓開,先要發大願。我們今天許多人發願是假的、是妄語,他發一次願造一次罪孽。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大了!我還有些仇人,見了就生氣,我度眾生,我才不度他!可見得你這個願是打妄語,每發一次願就是造一次重罪,自己造業障不曉得!將來見了閻羅王,閻羅王判他下地獄,說他有犯罪。我沒有罪!哪裡曉得天天打妄語就是罪。他是習慣成自然,不知道自己在造罪,天天在佛菩薩面前,早晨騙一次,晚上又騙一次,怎麼沒有罪?你早上打個三皈、晚上打個三皈,那個三皈是皈依佛,佛是覺而不迷,可是自己天天還是迷而不覺,沒法子!這一次我流通《釋門法戒錄》,裡面只有一百二十四條,附帶摘錄蓮池大師法語,諸位仔細去看看就曉得。這裡面有例子,有出家人死了以後被閻羅王拖去審問,他自己想想沒有罪過,結果被閻羅王一條一條挑出來的時候全是罪過。所以,一定要相信因果。大師說得對,頭一個要發大願,這個法門信願行是為三資糧。頭一個就是要把心量拓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能真正發這樣大的心,你跟阿彌陀佛願力就差不多了。功夫不如他,我心量不比他小!真的不是假的。能容人、能夠包涵人,這種人有福。
『先後』,先發願,後持名。發願就是你用真心來發願,持名是念念喚起你的真心,阿彌陀佛是無量覺心,覺是真心,迷是妄心。要曉得先後,這就近道了。孔老夫子這句話是一個原則性的,無論用在什麼地方都適當,用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講,這個道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菩提大道。
疏【深玄者。】
從這個地方起,這是用《觀經》來比較。
疏【以門分十六。】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分成十六種觀法。
疏【事匪一端,而復妙觀精微,初心靡及,操之必得其要,故應守約。】
演【初心靡及者,妙宗鈔云:觀雖深妙,本被初心,若能進功,何憂不就。】
這是知禮法師《觀經》註解裡面所講的話。前面說過,觀法有次第三觀、一心三觀,觀法雖然深妙,依照理來說,初發心的人也能夠做得到。本來他也是對初發心說的,按部就班來,由淺而深。『若能進功』,進是精進,功是功夫。果然能精進,『何憂不就』,就是成就,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演【而大師如此說者。】
『大師』指蓮池大師,他給我們講的是初心恐怕辦不到。他有兩個意思:
演【一者,以今正建立持名法門故。】
因為他老人家所提倡的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比觀法容易太多。
演【二者,初心亦甚不同,有具足圓解之初心,乃至有茫然未識之初心故。】
這個話講得非常的有道理。初發心真的不一樣,拿天台四教來說,藏通別圓初發心就不相同。有人聽了《華嚴經》,講到初信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很多同修來問我,我們現在算不算是初信菩薩?《華嚴》是圓教,圓教初信菩薩經裡面講得清清楚楚,什麼條件?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才叫做初信位的菩薩。我們一看,八十八品見惑斷盡跟小乘須陀洹一樣的,小乘須陀洹果如果迴小向大向圓教,他就是初信位菩薩。我們不夠資格!如果說藏教,大概差不多,我們這個懞懞懂懂的茫然未識的初發心,也許可以說你是藏教初心的菩薩。所以初發心不容易!
《大乘起信論》裡,大乘起信,起信當然是初心,可是它那個條件就高。大乘見道位是要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所以它的水準是最高的。《金剛經》裡面講的菩薩跟《大乘起信論》的菩薩一樣,是最高的標準,那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初發心的菩薩,圓教初住。所以初心不一樣,『初心亦甚不同』。不能夠含糊籠統的講,我們都叫初發心,不可以這樣說法。『有具足圓解之初心』,這個是圓教的初信菩薩,那是沒有問題,圓教初信菩薩,別說次第三觀,一心三觀他都能修,他都可以學,只要他真的精進不懈,他確實是會有成就的。可是如果對於一切佛法茫然無知的初心,叫他修念佛法門,行!確實容易,給他講《十六觀經》那些理論方法境界,恐怕他聽不懂,那實在是有相當的深度。
『操之必得其要,故應守約』,這是講我們真正要想得到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真實功德利益就是當生成就,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如果這一生不成就,無論得到什麼樣的利益統統是枉然。你得禪定也好,你得開悟也好,都沒有用處,一投胎又有隔陰之迷。所以真正的功德利益就是在西方淨土,真正能往生西方淨土才算是得到真實的功德利益,除此之外都不能稱之為真實的功德利益,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
你眼前所得到的全是夢中境界,真是要覺悟,一場空!雖然現在還沒死,死了才曉得,古人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一樣都帶不走。可是我們有沒有覺悟到?每天晚上睡覺睡著就是小死一次,每隔幾個鐘點你要小死一次,你覺不覺悟?你想想看,你夢中睡熟,你哪一樣東西能帶到夢中去受用?一樣帶不走!沒有一樣東西是你自己的,連你的身體,你睡著了,人家把你身體搬走了你都不曉得,身都不是自己,何況身外之物!每天睡覺醒過來要好好的想一想,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的,你要能夠常常想這個,你就會覺悟了,你再也不會造作罪業了。自己不會找自己麻煩,然後你才覺悟到世出世間一切人也沒有辦法找你麻煩,也沒有辦法幫助你,幫助自己的是自己,障礙自己的還是自己。佛法裡面說「無依道人」,沒有依靠,無依無靠,什麼都是靠自己,這才稱之為無依道人。佛法教我們自己依靠自己,這不騙人,這個不迷信,這是真實的。
疏【軻氏曰: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這是孟子所說的。
演【守約謂修身。】
自己要刻苦、要勤儉。
演【施博謂天下平。】
『施』就是布施,肯犧牲自己幫助別人,人人能這樣做,天下太平,天下才得到公平。別人不能做,我們一定要做,我們對於天下一切人是一個平等心來對待,是一種公正心來對待。簡約是修福,勤儉是修福。以公正的心、公平的心、清淨心對一切人,這叫布施,這就是六度裡面的布施波羅蜜,這是善道,至善之道,在此地講成佛之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道。如果我們聽懂了、真明白了,從今天起如實去做,那麼你就得到成佛之道、往生西方之道,要肯去做、要肯去修,然後才能夠成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