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  (第二十二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22

  請掀開經本第十四面,倒數第四行,前一次講到菩薩「心常諦住度世之道」,這一句話的含義也是很深很廣。菩薩的心念念都是幫助眾生,把最殊勝的佛法、最真實的利益介紹給大眾,他與小乘不相同。小乘是有人向他請教,他才會說;菩薩不然,念念當中想盡方法去幫助人,主動的來做這一樁工作。實在講方法非常非常之多,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做,只要你能夠想到。最簡單的方式,譬如在台灣,佛菩薩名號我們印得很多,在台灣可以到處貼;我們過去做了很多,派人到全省、乃至於澎湖、蘭嶼,我們都派人去,在電線桿、牆壁上顯著目標都貼。

  但在國外不行,國外這是妨害整齊景觀,不許可的。在國外,每個人都有車,車是自己的,這個警察不會干涉,我們將阿彌陀佛的佛號,貼在車前面、車後面,你車開到那個地方,人家一看「南無阿彌陀佛」,念一句,他阿賴耶識裡面金剛種子就種下了。美國廣告做得多,你做生意的時候得有廣告,在廣告裡面加一個「南無阿彌陀佛」,這個不需要增加廣告費,你一面做廣告,一面宣傳佛法,所以的確很方便。你要有商店,你在商店裡掛一尊阿彌陀佛的像,每一個顧客大概都會看一眼,他的八識田裡都種了阿彌陀佛的種子。像這些地方,我們瞭解之後,你就曉得應當怎樣去做。只要不妨礙公共秩序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努力來做。

  當然最有效果的是電視的廣播,或者是無線電的廣播,我們買這個節目,把錄音帶交給電台,請他們來播放,這個效果也非常之大。所以這些善巧方便太多太多了,真正諦住度世之道的人,他就會想到。

  【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這是說明菩薩住世的態度。菩薩到世間來,固然也為自己,但是更重要的,他為眾生,所以他的菩提心才能夠圓滿,大慈悲才能夠實現。他是對於一切眾生,這個地方講的一切萬物,那就是情與無情統統都包括在裡面了,他能夠做到隨意自在。為什麼能做到隨意自在?在萬法當中,他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就自在了。換句話說,沒有分別執著,就沒有個人的得失利害,他就自在了。凡夫不自在,起心動念第一個想到我個人的利害、我個人的得失,他就不自在了;菩薩沒有想到自己,念念想眾生。

  所以,佛法宣傳效果很好,菩薩也自在;推行不動,障礙重重,他也自在。為什麼?於他自己沒有得失利害,而是眾生的緣分成熟不成熟。成熟一切就很順利,不成熟就障礙重重,於菩薩本身沒有一絲毫的妨礙,所以他自在了。

  「為諸庶類」,庶類是說六道凡夫;為六道凡夫作不請之友。這個友,就是佛門裡面講的善友,善友也就是善知識,就是我們現在一般說的老師,他來教化眾生。學生沒有找他,他自動來教,這是菩薩。佛不可以,因為佛是代表師道,要有尊嚴,佛不可能,你不請他,他就來了,沒這回事情!一定要恭敬禮請。菩薩算是你的學長,算同學,同學就無所謂了,請不請沒有關係,他可以自己來;老師一定要禮請,他才能來的。所以佛代表老師的身分,菩薩代表學長、同學的身分。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受」是接受,「持」是保持,能夠接受,能夠保持,這個人對於佛法一定有相當程度的認識;如果沒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他自己有懷疑,他接受就有限了,不是很圓滿的接受,也不可能認真把它保持到所謂二六時中都不間斷,這個一定要有高度的信心。

  「如來甚深法藏」,在本經裡面來說,就是指「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六字洪名。為什麼說這六個字是甚深的法藏?在隋唐時代,那個時候中國、日本、韓國一些高僧大德,往往都在那裡探究,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這些經論,哪一部最重要,哪一部是佛教化眾生真正要說的,也就是最主要的一個法門。這一種探討是很有意義的。探討得到的結論是《華嚴經》,大家都公認《華嚴》是如來一生當中所說最重要的一部經典,無論是理論、事相、因果、方法、修學的境界,都講得非常圓滿。

  在早期,方東美先生他老人家一生對佛法的研究,也認為《華嚴經》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概論。他是教哲學的,他認為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書是《華嚴經》。所以他晚年在輔仁大學博士班開「華嚴哲學」,就是講《華嚴》,介紹《華嚴經》。

  《華嚴經》跟《無量壽經》作個比較,則《無量壽經》第一,這把《華嚴》比下去了。為什麼?《華嚴》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才圓滿;如果沒有這一部經,華嚴是欠缺,不是圓滿的。所以這一部經是《華嚴》的圓滿,是《華嚴》的歸宿。於是大家才把這一部經真正的價值發現了,認為《無量壽經》是大乘之大乘,一乘之一乘,才找出《無量壽經》。

  我們繼續往下找,《無量壽經》我們今天用的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本是集五種原譯之大成,我們念這一部,等於五種原譯本統統都念到了,這個非常非常難得。他給我們分了四十八篇,這四十八篇裡面,哪一篇最重要?第六,第六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本經的核心,是本經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什麼人說的?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就等於阿彌陀佛自己親自說法沒有兩樣。這是慢慢去找那個中心點。

  四十八願裡頭有四十八條,哪一條最重要?第十八願,這也是古來祖師大德公認的;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中心。十八願講的是什麼?十念必生,就是講出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你去追究、追到最後,佛的教法最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換句話說,四十八願是這一句名號的註解,解釋這一句名號的;全部的《無量壽經》,就是解釋四十八願的;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無量壽經》的註解,《無量壽經》的細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是《華嚴經》的推廣。這樣才把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找出來了。

  所以一心執持名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把釋迦牟尼佛所說一切經論、一切法門統統包含在裡面,一個也沒有漏掉。不管你學哪一部經論、哪一個法門,都超不出阿彌陀佛的範圍,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如來甚深法藏。

  「護佛種性」,這個「佛」是自佛,不是他佛,是我們自性佛的種性。我們要怎樣去護呢?這一句佛號念念不離心口。古德教我們念法,佛號從心裡面生起來,口裡面念出來,耳朵再聽進去,這樣容易攝心,妄想雜念不容易進來,自己念自己聽,這個心就很清淨了。所以這是護佛種性。

  「常使不絕」,這個話也是雙關語,第一個我自己不能夠斷掉、不能夠間斷;引伸的意思,我們要把這一個最殊勝、最奇特的法門盡心盡力的宣揚,不要叫這個法門中斷了,希望每一個人對這個法門都能夠體認、都能夠明瞭、都能夠發心修學。這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願,我們能夠這樣做,滿佛的本願;滿佛本願,就是真實的供養,這是對佛的禮敬與供養。

  【興大悲。】

  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發同情憐憫眾生之心。一切眾生現在還迷惑顛倒,還沉淪在五欲六塵之中,沒有能力自拔,我們要幫助他,要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這是大慈悲心。

  【愍有情。】

  憐憫這一些有情眾生。慈悲憐憫必須要有具體的表現,這個表現是真正熱心去推動、真正熱心去做,盡心盡力把它當作我們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大事來做。

  【演慈辯。】

  「辯」,就是講經說法。講一部經,是講經;給人講一句,也是講經。所以聽到這個講經說法,不一定是在講台上,隨時隨地遇到人,就想方法把佛法介紹給他、推薦給他。完全不能接受的,你見到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他慢慢知道的時候,他見你也會喊你一句「阿彌陀佛」,這就行了,我們目的就達到了。所以方法很多。

  「演」,演是表演,我做給他看,表演就是我們的生活。譬如學佛的人,心情愉快,身體健康,這是社會一般大眾非常羨慕,他們求不到的。你要是真正健康快樂,他一定會請教你,你為什麼生活得這麼愉快?你就告訴他,我們念佛。念佛就能達到嗎?念佛能達到,你能夠說出一番道理給他,他聽了歡喜,這是機會教育。所以這個演就是指我們日常生活,家庭美滿,快樂幸福,這是佛教育的一塊好招牌。人家一看,歡喜,他就會嚮往會羨慕,想來學習。

  我們中國古人也懂得,一切能夠發乎自然,就是最好的,就是最健康的。如果加一點勉強,是你自己改變自然;換句話說,它就不是一個健康的了。譬如樹木,我們在外面看的樹木,自然生長,這是健康的;經過修剪的,就不是健康的,它不能順自然發展。我們看到許多修剪的,修剪的不健康,自然的健康。

  我們的身心也是如此,身心能夠順乎自然,身心是最健康的。如果心裡想怎樣去調整,那就是修剪,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是最健康的,都破壞了它的本質。

  怎樣隨順自然?第一個是心清淨,心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平等的,本來是覺而不迷的,你能夠隨順這個就對了。佛法就是教我們隨順自然,隨順心性,不能加一絲毫造作。所以你心裡有念,心就有病,心裡就不健康了;心裡有妄想、有執著、有分別就不健康了。我們把這一些東西丟掉,你這個身體自然就調整了,調整到完全順乎大自然。起一念,裡面就起變化,這個身裡面就起變化;心有變化,身就有變化。所以境隨心轉,我們這個身體在境界裡面,是最親近的一個境界;換句話說,它為心理所轉,影響也是最大的。

  佛法法門非常多,每一個法門你仔細去觀察,它都是修定的,都是修清淨心;只是手段方法不一樣。所以心理健康,身就健康;身心健康,就影響外面的環境。所以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變化的時候,第一個是心在那裡變的。

  【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

  「授」是傳授。「法眼」,是對於一切萬事萬法有正確的看法、正確的認識,這叫法眼。我們傳授給他,幫助他。

  「杜惡趣」,惡趣最重要是惡念,你沒有惡念,惡念是因,惡行是造作,後面一定會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要想不受一切的惡報,不起一個惡念,那就對了。我們的念清淨、念純正,就絕對不會有惡的果報。

  「開善門」,勸人斷惡修善,斷惡修善的好處利益是他得,與我們不相干,誰修誰得;不是你修了,我得好處,不是的;決定是自己得的,自修自得。我們自己修,我們自己得到這個好的果報,這也是給別人作證明,你要不信,你就看看我,我很自在、很舒適。我這個果報從哪裡來的?斷惡修善來的。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

  這四句是菩薩對待大眾的心態,他跟我們不一樣。我們自他執著很重,人我的分別很深;菩薩沒有,菩薩知道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自性中變現之物,自他不二。所以能夠全心全力的去幫助別人,不說代價的;我只曉得幫助人,絕對不會有一念,將來這一些人對我要有回報,沒有這個意念;有這個念頭,就錯了;用現在的話說,只盡義務,沒有想到權利,完全是盡義務。諸佛如來對於一切眾生,就是這個心態,這是學佛應當要學習的。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這一句講果德、果報。你不求,自然就圓滿了;你求,求不到。你一直想求,決定求不到;不求都圓滿了。為什麼圓滿呢?因為是自性功德,自性本來具足,現在你什麼都不求,自性一點障礙都沒有,所以性德圓滿現前;有一念求的心,就是障礙。「悉獲」是圓滿的獲得。諸佛如來在果報之中,他所顯現的無量功德、無量智慧聖明,你自己也統統現前,跟他們沒有兩樣。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參加這個法會,都是這樣的菩薩;這些菩薩,我們從經文這一段念下來之後,真正明瞭全部都是修普賢大士之德的菩薩。這一段經文雖然不長,普賢大士之德說得相當圓滿。這個十大願王完全應用在菩薩日常生活之中,處事待人接物就是普賢行願,乃至於自己從早到晚的生活,也是普賢行願。

  像這樣的菩薩,從諸佛剎土來參加的,有多少?無量無邊,那個數字算不清楚的。前面說十六位,不過是代表而已。這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菩薩眾無量無邊。我們凡夫肉眼看得見的,這個法會裡頭有兩萬人,前面講大比丘一萬二千人。

  【又有比丘尼五百人。】

  出家的女眾五百人。

  【清信士七千人。】

  在家居士男眾有七千人。

  【清信女有五百人。】

  在家修行的女眾有五百人。

  總共合起來兩萬人。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這個法會,聽眾有兩萬人。我們想想,這麼大的一個場面,那個時候沒有擴音器,而且也不是在講堂,是在靈鷲山這個山頭上,在外面聚會,佛的音聲、佛說法,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這種能力不多,非常非常的希有。佛說話聲音大不大?不大,不是很大聲的在那裡吼,後面才聽見。佛的神力,他的音聲也是遍法界的,再遠的地方都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

  天人也是我們凡夫肉眼看不見的,道場有天人來聽經,可見這個法會無比的殊勝莊嚴,顯示這個法門的奇特,不可思議。

  經文到這個地方,這是序分,序分裡頭證信序介紹完了;下面一章是本經的發起序,我們一般稱作別序,這個經怎麼發起的?我們看這一段因緣。

  【大教緣起第三】

  這一部經的發起是世尊示現希有的瑞相放光,感動阿難尊者,阿難尊者一看到佛今天的相貌、風度,他一生以來從來沒有見到佛今天這麼好,容光煥發,從來沒有見過。阿難是佛的侍者,天天侍候他、天天照顧他,從來沒看到。所以他一定會起來發問,問這個原因,佛就說出這一個法門。這個地方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要特別注意。

  【爾時世尊。】

  就是大眾聚會的這個時候。

  【威光赫奕。】

  這是形容佛的威德、佛的光彩。此地這個光,可以說是光彩、風度,我們今天講是他的精神、他的容貌,使別人看到特別的歡喜,特別的尊敬。

  【如融金聚。】

  這是比喻,黃金是很好看、很美的;如果把黃金熔化,那一個光彩就更好看、更美了。熔化的時候,黃金放光非常非常之美,形容佛這個時候,他的相好光明,在過去都沒有現過這麼好的瑞相。

  【又如明鏡。影暢表裡。】

  身體示現透明的。這是什麼意思?這是佛的身心潔淨,一塵不染,所以身體是透明的。我們的身體不透明,為什麼不透明?裡面骯髒東西太多了。

  現在在中國大陸,學氣功很流行,有一些很高段的能看到人的光;從光能夠看出這個人的善惡,看出這個人身心健康的程度,光的顏色不相同,光的大小也不相同。

  其實不但每一個人都有光,任何物質都有光,只是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出。你要是真正用一點功夫,把心定下來、靜下來就見到了。我們看到佛像後面都有光明,每個人都有,大小顏色不相同。

  說身體髒,什麼東西髒呢?不是物質,物質不髒,我們常講身體裡面三十六種不乾淨的,那個不髒。髒的是什麼?貪瞋痴慢,這個東西骯髒。你心裡面有分別、有執著、有貪瞋痴慢,那你這個心就污穢了;心污穢,身也就連到不乾淨了。

  上一次在邁阿密,曾憲煒居士告訴我,他說有一個外國人,他有神通,他會看。他就把夏老居士的照片拿給他看,就是我們現在印在經本上的夏老居士照片,他拿這個照片給他看。他說:你看看這個人有沒有功夫?那個外國人一看到這個照片,他說:這個人很了不起,他的身體是透明的。曾憲煒就問:照片上怎麼能看得出來這個身體是透明的?身體透明,就是心裡面貪瞋痴慢這些東西都沒有,這身體透明的。而且那個外國人說得很對,這個人現在不在世了,在世的時候他也不太出名,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菩薩化身來的,他不是普通人。這是從這張照片上說出來的。

  曾居士來告訴我,他要我給他印證,夏老居士究竟是什麼身分?我不知道,但是說他是佛菩薩再來的,我很相信。為什麼?如果不是佛菩薩再來,會集這個經本不容易,不可能會集到這樣盡善盡美。因為過去有人作過,王龍舒居士是了不起的人,佛學、國學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的會集本都有遺憾、都有缺點;以後彭際清、魏源都是解行非常優越的大德,都做不好,可見得這個會集不是容易事情;翻經難,會集之難,不亞於翻經。這是佛菩薩大慈大悲,來救度末世眾生,把這個經整理了一下,理出一個頭緒,留給大家。

  我們今天看這個效果,確實是如此。從這一部會集本入門,發願修學而得成就的人非常非常之多,這個效果我們已經看出來了。

  「影暢表裡」是真的,不是假的;連夏蓮居居士都如此,何況佛陀!我們明瞭之後,才曉得我們自己要想身心健康,把這個煩惱妄念去掉就行了,我們身體也是透明的;有一點點貪瞋痴慢,身體就污染、就不透明了。

  【現大光明。數千百變。】

  這是佛現相。「數千百變」,就是佛這個時候現大光明,就是佛放光;而且放光時候,光中有變化,這個境界就非常殊勝了,引起大眾的注意,大眾當中阿難尊者就忍不住了。

  【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

  當然在會的每一個人看到都非常驚奇;阿難這個時候代表大眾出來啟請,請問佛,今天為什麼這麼愉快?為什麼這麼歡喜?這是阿難跟佛幾十年沒見到過的,這個經文很容易懂。

  「色身」就是我們今天講得肉身;「諸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悅豫」是快樂;「清淨」,「光顏」清淨就放光;「巍巍」是形容,顯示出佛今天容光煥發,超越過去一切時處我們所看到的世尊。「寶剎莊嚴」,這個寶剎是數千百變裡面顯示出來的;佛放光,光中顯示十方諸佛的國土,依正莊嚴,都在佛光明裡面看到了。「從昔以來,所未曾見」,這是阿難說的,阿難從來沒有見過,今天是第一次見。「喜得瞻仰」,愈看愈歡喜。「生希有心」,太希有了,從來沒見過的。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

  這是禮節,對老師的恭敬,這不必細說了。

  【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願為宣說。】

  阿難這一段請問的話裡面,含的意思很深。這個裡面的含義,我們仔細一看,阿難不是不知道,知道,明知故問。但是這個問話對我們有很多的提示,讓我們覺悟。「世尊今日入大寂定」,為什麼?神通是從定裡面發現的。如果不是非常深的定,不可能顯示這樣好的瑞相,極清淨心!「大寂定」是什麼定?實在就是講念佛三昧。佛的相已經非常好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現在佛又念佛,佛一念佛,諸佛的威神就加持釋迦牟尼佛,所以他的相就變成特別好。

  我們世間看相的人常講「相隨心轉」,這話是真的。你看一個人,他很歡喜的時候,他的面貌就呈歡喜相;他很煩的時候,你看他的相貌就覺得很悲、很苦的相,能看得出來。佛心清淨,所以他的相貌圓滿莊嚴,完全是自然的。

  換句話說,我們的本來面目都跟佛的相貌是一樣的;現在為什麼變壞了?因為妄念多了、妄想多了、煩惱多了,相貌就變壞了。把妄想雜念去掉,我們本來面目就恢復了。說實在話,本來面目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乘經上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我們自己本來的相,沒有加一點點造作,是本來有的。佛的相本來就好,現在十方諸佛加持他,因為他念佛。

  所以一個人常常念佛,慢慢這個相就變成佛相了。心地慈悲,相貌就慈祥、圓滿,相貌是自己心地變現出來的,不能瞞人,真的是表裡如一。欺騙人,那個愚痴的眾生可以騙他;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學問的人,騙不了他。為什麼?你的心擺在你的面孔上,人家一看就知道了,表現在你的舉止、動態上,你能瞞誰?瞞不過人的。

  從這一段文裡面,我們體會到,念佛相貌就變成佛相,念菩薩就變成菩薩相,念天就變天人相,念什麼就變什麼相。貪心重的,天天念貪,就是餓鬼相,鬼頭鬼腦;愚痴、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都顛倒的,畜生相;瞋恚,地獄相。相隨心轉,這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所以今天佛入念佛三昧,這是大寂定。

  「住奇特法」,法是法門。佛心裡面今天要為大家宣講最奇特成佛的方法。

  「住諸佛所住」,念佛三昧、信願持名是一切諸佛自己修的,是一切諸佛對於根熟的眾生積極要介紹的。根熟的眾生,就是他願意接受,他聽了之後歡喜,他不懷疑,他相信,他會發願依照這個法門修學,這叫根熟眾生。凡是有這種眾生出現了,佛是趕緊把這個法門傳授給他,幫助他在這一生當中圓成佛道,不再走冤枉路,一生當中就成功了。這時佛無比的歡喜;佛教化眾生、幫助眾生,這是最歡喜、最難得的了,所以生歡喜心。「導師之行」,導師是對於佛教化眾生的稱呼,他來指導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最勝之道」,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在所有法門裡面是第一殊勝,所以它是最殊勝的一條成佛之道。

  這幾句話從阿難嘴裡說出來,就證明阿難對於佛今天現瑞相,心裡想什麼,他都知道,阿難都曉得;特別是為我們這一些迷惑顛倒的人,代我們來發問。

  「去來現在佛佛相念」,這是事實。佛念諸佛,一切佛都念諸佛。佛太多了,怎麼個念法?諸位要曉得,念阿彌陀佛就是一切諸佛都念到了,一個也沒有漏掉。《彌陀經》上給我們講「諸佛名字」,諸佛名字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諸佛的名字,佛佛道同;念一佛,就是念一切諸佛。所以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念阿彌陀佛。彌陀也念彌陀,念彌陀就是念一切諸佛,去來現在佛佛相念。

  「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現在阿難尊者就請教釋迦牟尼佛了,今天佛的相貌這樣好,一定佛在念佛;但是不知道佛是念過去佛、還是念未來佛、還是念現在他方佛?因為我們娑婆世界只有一尊佛,佛要念佛,一定念他方世界佛。釋迦牟尼佛不會自己念自己,一定是念他方世界。

  「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為什麼世尊今天威德;神是神奇,我們對佛現的這個相,我們想不到、也猜不出;光明、瑞相、殊勝、微妙,乃爾是像這個樣子,從來都沒有見過的。

  「願為宣說」,我們大家都有願望,希望世尊能把這個緣故為我們說出來,為什麼今天現的相這麼好。

  【於是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

  佛沒有說法之前,先對阿難一番讚歎;這個讚歎的意思,就是你問得太好了。連說兩個「善哉」,也表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稱佛本懷」。佛示現到這個世間來,為什麼?實在講,就是為了傳這個法門,但是機緣沒有成熟,不住的等待再等待;終於這一天等到了,你說他多開心,這是佛度生的本懷。所以古人說,這個經是如來出世正說第一經。

  第二個意思是「稱機」,就是你這一問,問得好,與會的大眾機緣都成熟了,真是師資道合。大眾根機成熟,佛非常喜歡把這一個成佛的祕訣,為我們說出來。我們得到這個方法,這一生決定成佛;再告訴諸位,成佛不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才成佛,你今天一相信、一接受、一發願,你現在就成佛了,所謂肉身菩薩。

  為什麼說你現在就成佛呢?因為你決定往生,往生決定成佛;現在雖然沒有往生,等於已經往生成佛了。換句話說,雖然身體在這個娑婆世界,已經不是娑婆世界的人了,不再輪迴了;雖然沒有去,等於在那邊已經註冊、已經掛號了,你已經是西方世界的菩薩,已經脫離了,就是這麼一個事實。所以,這個法門的確殊勝無比,這是佛對阿難發問,不斷的讚歎。

  【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

  阿難這一問,佛這一答,就把《無量壽經》給說出來了。這一部《無量壽經》,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是因為阿難一問問出來的,所以阿難這一問的功德就太大太大了。

  【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

  這一問就有這麼大的功德。阿難修功德太容易了,我們要想修一點功德真難,不知道怎麼個修法?他這個修法太容易了。在這個地方,我們今天也學會了,如何來修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學了之後要會,你也要會修,修得跟阿難沒有兩樣。阿難把這個經問出來了,我們如何把這個經流傳;流布跟生心,功德是相等的,無二無別。

  經文裡面說這一問,勝是勝過,勝過什麼事情?勝過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辟支佛是聖人,不是普通人,他們去修布施,布施什麼人?布施六道眾生,以清淨心、平等心去布施六道眾生。這個地方,六道只說了三道,其他的沒有說,也包含在裡面,有天、有人、有畜生,其餘的意思都包含了。

  「一天下」,這是指它的範圍。佛在經上說,我們這個大千世界,它的組織是從單位世界講起,一個單位世界就是一個日月所照。佛說須彌山的四周,這是劃為東南西北四個範圍;這四個範圍有一個統轄的,這個統轄的就是四天王;每一個天王,統轄一洲;四天王的上面是忉利天主,忉利天主統轄四天王。這是一個單位世界,這一個單位世界裡面所包括的星球就很多很多。

  從前我們以為單位世界是太陽系,太陽系講得很勉強,不好講。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後面有一篇文章,附印在後面;他的看法,他提出一個意見,也值得我們作參考,他認為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是銀河系,不是太陽系。如果說是銀河系,那這一個單位世界就是銀河系的四分之一,所以這一天下裡面,包括的星球非常非常之多。

  這是比喻他布施這麼大的範圍,這麼多的阿羅漢、辟支佛,一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這麼多人。

  「累劫」是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修布施六道,這個功德當然很大很大。

  阿難這一問,超過他們百千萬倍,為什麼?羅漢、辟支佛布施六道眾生,他們所得的利益少;得再大的福,不能了生死,不能脫輪迴,畢竟是有限的。阿難這一問,問出這一個希有殊勝的法門,能令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超越生死輪迴,決定圓成佛道,這怎麼能比!實實在在不能比。以百千萬倍說的話,絕對不過分。

  【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

  什麼原因,你這一問功德這麼大?這把道理說出來了。「當來」,就是將來。「諸天人民」,就是指六道眾生一切含靈。六道眾生都因為你今天這一問,佛說出《無量壽經》、說出這一個法門,一切眾生聽到這個法門,沒有不得度的,沒有不成就的,這個功德利益太大太大。

  底下佛沒說法之前,也先說幾句老實話,雖然是屬於自己讚歎自己,其目的是叫大家對佛生起真實的信心。因為你不信,這一種殊勝的功德利益你得不到;你一定要有信心,對佛要有信心。

  【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

  先說明佛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示現八相成道,他不是業報來的,他是乘願而來的。他可以不來,喜歡來他就來了。為什麼來呢?是為了憐憫一切眾生,是為了來幫助這一切眾生,所以出現在這個世間。來幹什麼?

  【光闡道教。】

  「光」是光大,「闡」是闡揚,光大闡揚;「道」是出離生死之道,是圓滿成佛之道。是為這個而來教化眾生的。其目的:

  【欲拯群萌。】

  「群萌」是指六道眾生,是來拯濟他們的,來救濟他們的,來協助他們的。

  【惠以真實之利。】

  最真實的利益,你現在立刻得到。我現在得不到,算什麼真實利益?現在得到,將來永久得到,決定不失去的,這叫真實利益。佛把真實利益給我們了,現在問題是我們接不接受?你接受,決定得到。

  你說要多少時間能夠看到效果?我給諸位同修報告,我這幾年來,在各處介紹這個法門,有不少同修認真修學,三個月效果就見到了。三個月的時間不長,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修學。什麼效果?自在快樂,煩惱少了,妄念少了,這個效果馬上就得到了。身心輕安,處事待人接物,從前這個頭腦好像糊裡糊塗的不清楚;現在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做錯事情就很少了,這個就是效果。三個月時間不長,就見效了,可見得他不欺騙人。你不相信,不肯照作,那就沒法子,這個真實的利益你就得不到了。

  所以,佛給我們說這一部經典就是「惠以真實之利」。所有一切法門,沒有比這個更真實的;這個經典、這個法門是如來一生所說最真實的第一法門。

  【難值難見。】

  值是遇到,不容易遇到,你也不容易見到。

  【如優曇花。希有出現。】

  優曇花是比喻,我們常講曇花一現,花在這個世間少、希有,開花的時間很短,不容易見到。這是形容佛出現在這個世間難,真正遇到佛法不容易,尤其在佛法裡遇到這一個法門,更為希有、更難。

  【汝今所問。多所饒益。】

  你今天這一問,這個利益太大太大了。饒是豐饒、豐富,這個利益太大了。

  【阿難當知。】

  叫著阿難,阿難是我們大家的代表,也就是叫著我們,應當要知道。

  【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

  這一段是自己說明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如果你要是承認,對於佛所講的自然就不懷疑。對佛所說的懷疑,就是不承認佛的智慧是究竟圓滿的,我們還要來查證。能不能證得出來?證不出來,永遠證不出來。為什麼永遠證不出來?我們有一個妄念在,這個妄念就是你自己障礙。你把這個妄念打掉了,你的智慧現前,就完全證實了。如來究竟圓滿的智慧,就是自己究竟圓滿的智慧。他的智慧為什麼現前?他沒有障礙。我們的智慧為什麼不能現前?因為有障礙。一個有障礙的心,要去證圓滿無障礙的真心,是決定不可能的。

  佛法確確實實是講「信解行證」,但是不能有一個求證的念頭;有求證的念頭,你就不能證得了。好像我們念佛,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定要求「一心不亂」;假如你有這個求一心不亂的念頭,你這一生一心不亂決定得不到。為什麼?那個一心不亂的念頭,就是障礙。怎樣能得一心?一心不亂也不要,一心不亂就真得到了;有那個一念,就把一心不亂給破壞掉了、就亂了。所以佛教給我們,有願不能有求,求就錯了,不求就對了,它就現前。

  【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

  這一句是說明佛的能力,這個能力不可思議。「念頃」是時間短暫,就是時間不是真實的。時間沒有長短,能夠把一念變成無量劫,他有這個能力;換句話說,也能把無量劫濃縮成一念,這多自在!超越了時間。今天我們講超越時空,他有能力超越時空。

  更有能力「身及諸根,無有增減」。無有增減,就是不生不滅,他的身體永遠是這個樣子,沒有衰老。我們今天這個身體是隨著時間在遷流,剎那剎那在變化,一天比一天衰老。他不會,他沒有,身體是永遠常住。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個樣子,裡面沒有生老病死,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一到那個地方的身相,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不會到那個地方是小孩,慢慢再長大,那就有增減了,那就有變化了。他沒有,他是化生去的,而且一變化,跟阿彌陀佛的身相完全一樣。

  【所以者何。】

  為什麼?

  【如來定慧。究暢無極。】

  這八個字非常重要,這是說明他的智慧、神通、道力的來源。他的定、他的慧,究竟,「暢」是舒暢、通達的意思;「無極」,一點障礙都沒有。如果我們能相信佛這兩句話,對佛的智慧、德能就完全沒有懷疑了,對佛給我們所說的字字句句,我們都會肯定接受,依教奉行。

  【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

  「一切法」是無量無邊的法門,佛沒有不通達的,沒有一絲毫的障礙。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你問的,我會詳細的告訴你。但是首先對他的要求,你要善思念之。為什麼?你才能真正得到受用。善思是思惟,思惟是悟的意思。不像我們凡夫,思惟是要去想一想;想一想就不行了,想一想就落在意識裡,那就變成妄想了。這個思是慧解,念是修行,念是真正的功夫。這個思跟念上面加一個「善」,善就是不落在心意識,那就善;落在心意識裡面,這個思念就不善了,就變成凡夫了。

  凡夫是用心意識,佛菩薩是離心意識。心意識怎麼講法呢?識是分別,不分別就不落在識裡頭;不執著,就不落在意裡頭;不但不分別、不執著,連印象都不落,印象是心,你的心才乾淨,印象都沒有,你說這個多自在。

  我們凡夫就沒有辦法脫離這三個範圍,凡夫是心意識主宰,我們見色聞聲落印象,落印象就是心被污染了,起作用的時候就是分別執著,這叫不善。

  所以經上常常思惟上面加一個「善」,要知道善的含義,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通達,他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

  佛為我們講經說法,隨著我們的分別而分別,隨著我們的執著而執著,我們才會聽得懂。譬如眾生問佛,這是什麼?佛給你講這是毛巾。是不是佛有分別執著?不是的,你們都叫做毛巾,我就隨順你們叫;佛確確實實沒有分別執著,是你們大家有分別執著。所以佛說法,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佛有沒有說?佛沒有說法,他沒有分別執著。說什麼法呢?說沒有停止,是隨著你們分別執著而說的,他自己確確實實沒有說一句話。如果要是說佛說法,那叫謗佛。

  可是佛天天說法,從來沒有一天間斷的,這是我們要學習。我們知道佛是無說而說,我們應當「無聽而聽,聽而無聽」,跟佛就相應了,才能解佛的真實義。我們有說有聽,就壞了,那就慢慢得來誘導了。如果真的聽而無聽,無聽而聽,立刻就入佛的境界了,那就快了,這就是宗門裡講的上上根人;上上根人就是聽經聽法的時候,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一聽就會開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