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大願精進力夜神章  (第二十四集)  1987  檔名:12-005-0024

  請掀開經本,八百六十七面,第二行:

  【能盡未來一切劫。利安一切諸眾生。拔苦與樂無懈心。故我頂禮慈悲者。】

  這是最後這六首偈是結讚如來,這是六首裡面的第三首,結讚的意思經文裡面很明顯。有許多地方,我們雖然在初學的學地,也都應該要學習,我們能學到多少就算多少,努力的去學。第一句是講時間之長,劫已經是一個很長的時間,『能盡未來一切劫』。『利』是利益,『安』是安穩,能夠叫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平安,得到殊勝的利益。『拔苦與樂』,這就是大慈大悲。這個大慈是「與樂」,就是幫助一切眾生得到幸福快樂,也幫助一切眾生離開痛苦,這種心叫大慈大悲心。菩薩、佛陀的心,這種慈悲是真實永恆的,所以他沒有懈怠,正如同我們這個經到最後面所講的,「無有疲厭」,不疲不厭,他努力在做,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所以應該要對這個大慈大悲的佛陀致敬,『頂禮』就是致敬。

  【瞻睹如來寂靜月。或起深信或生疑。或敬或慢或懷憂。究竟皆同解脫果。】

  這首偈的意思,就是一切眾生,除非你沒有機會見佛聞法,只要有這個機緣見佛聞法,必定得殊勝的利益。所以這個文裡面說得很清楚,第一句就是你有機會見到,因為前面講大慈大悲,所以把這個佛德比喻作清涼的月亮,『寂靜』、清涼都是月亮之德。我們眾生對他,或者是有信心,有很深的信心,這個是機緣成熟的眾生。只要你有生信心,你這一生就決定成就,所以決定得度。

  底下所講的都是種善根,雖然這一生不能得度,但是畢竟種了殊勝的善根。或者是有疑惑不能生信,這個『生疑』範圍非常廣大。甚至於學佛,學了一輩子還是迷,即使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了幾十年了,這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有沒有,自己還沒有把握。雖沒有把握,他還是念,這個就很難得了,我們看《無量壽經》裡面講,有生邊地、有生疑城,就是這一類的人。如果他要不念,那他就沒有機會往生。他還肯念,肯念他還懷疑,這樣的人確實有,不是沒有,那麼他還是能往生。這個就是他有信心,但是信心裡面又有疑惑在,不是他完全沒有信心,完全沒有信心,他就不念了。可是也得要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這是要記住的。所謂功夫成片,就是你念佛的功夫真正能夠伏得住煩惱,在順逆境界裡頭能保持心的清淨平等,不隨外境所轉,這個就是伏煩惱,這樣才能夠往生,這是諸位必須要記住的。

  『或敬』,「敬」是對佛法尊敬,『慢』是輕慢,或者是懷著有憂慮,就是種種憂慮,而不能夠斷除,也就是煩惱不能斷除,這個功夫敵不過煩惱。『究竟皆同解脫果』。雖然如此,他總是種了善根,佛法裡種了善根,就像《法華經》上所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種子你將來就是得度的因緣。所以說見佛聞法這種利益之殊勝,確實沒有辦法能夠相比的。

  【佛開廣大青蓮眼。妙相莊嚴功德身。人天共讚不能量。譬若萬流歸大海。】

  這首偈子是說菩薩怎樣稱讚,都沒有辦法把佛的智慧德能能完完全全的表達出來,意思就是說佛的功德是讚歎不盡的。末後一首,這是迴向發願:

  【我此舌根少稱讚。所生微分妙善根。普施法界諸眾生。願證法身成正覺。】

  在此地我們看到學佛人心胸之廣大,沒有自利,自己就稱讚佛這麼一點點的功德,也要把這個功德迴向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願一切眾生同成佛道。這一點我們要學,學佛的人念念要為眾生著想,不要為自己想,與道才能相應。如果處處都為自己設想,與道就不相應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想求出離三界,就相當不容易。大乘佛法比小乘佛法殊勝很多,小乘佛法是自益,要破我執,這個很難,非常非常的難。所以佛在經上常常比喻,就小乘斷惑好比一下截斷四十里的瀑布。四十里的瀑布這個力量太大了,確實不容易把它截斷。我們看到世界上最著名的尼加拉大瀑布,那還沒有四十里,我到那裡去看看,一里也不到,不過是差不多有一、二百公尺的樣子,那一里都不到。那個瀑布威力都相當可觀,都攔不住,四十里瀑布你怎麼可以攔得住!這佛說小乘斷惑之難。可是大乘容易了,大乘為什麼容易?他念念為眾生,小乘不為眾生,他困難在此地。小乘是念念想自己解脫,所以他難。大乘是念念為眾生,把自己忘掉了,所以他很容易成就,他那個我執不破自然沒有了;那個煩惱不要去斷,自自然然煩惱也不見,那就是他念念肯為眾生。請看下面經文:

  【爾時。法輪大聲虛空雲燈王如來。知此太子及彼會中一切眾生。堪受聖化。以圓滿音說修多羅。名普照圓滿因。令諸眾生。隨類各解。】

  這個『爾時』,就是太子對佛這一番稱讚完畢的時候,「爾時」就是指這個時候。他稱讚,他讚佛,佛對他也非常的了解,佛知道他的根性。不但知道他,而且知道來參加這個大會裡面所有大眾的根性,所以佛很歡喜。佛不歡喜,他就不來了。他歡喜什麼?這些眾生得度機緣成熟了,就是可以接受佛法。佛來給他說法,他能信,他能夠理解,他也肯發願照著佛的教誨去做,就是依教奉行,佛就給他說經。『以圓滿音』,這個「圓滿音」也是稱佛的,所以「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因為這個大會裡面有菩薩、有聲聞、有護法龍天,有這些國王大臣、這些老百姓,這個會很殊勝。佛這一次給他說的經,這個經的名字叫『普照圓滿因』,這是這一次給他開示的題目,給大眾開示的題目叫「普照圓滿因」。佛說的這個經,沒有節錄在此地,沒有在節錄,只說了題目。從這個題目我們能夠懂得他的意思,因為前面這一番的經歷,太子大慈大悲,想救監獄裡面犯罪的人,結果自己被判了,要判處死刑,這是違背了國法,感得佛來。

  所以佛就跟他講這個因果報應,普照圓滿因就是因果報應。這個照是佛智慧照了究竟圓滿之因。這裡面兩個意思,如果就事相上來說,就現前發生這個事相來說,當然有因果。善惡都有因,所謂是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報,這個決定不會差錯的。雖然是有共業,共業裡頭還有不共業。譬如說在我們今天台灣這個地區,一千九百萬同胞在此地,我們大家是共業。今天可以說我們普遍都有相當的財富,生活都過得很不錯,但是這裡頭有沒有窮人?還是有,還是有生活非常困難,還是少數有這些人,這就是好的共業裡面它有別業。像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地區生活非常困苦,像非洲到現在還有許許多多人餓死,那也是他的共業,那是惡的共業。惡的共業裡面也有少數,他日子還過得很不錯的,是各有各的果報。

  這個罪人像是經上所講的,那些在監獄判刑,判了死刑的這些罪人,他是惡因所招,這是惡因招感的。太子他發了這個大慈大悲的心,他的心從哪裡發的?是看到那些人發的。如果他要看不到那些人,他那個心發不起來,他也發不起來了。所以那些罪人幫助太子發了大菩提心,雖然他有罪,從這一方面來說,他有無量的功德在,他有福。由此可知,罪裡頭有福,福裡頭有罪,善惡因果是互為依存的,你是講到絕對的善、絕對的惡,找不到。我們看《地藏經》非常明顯能看得出來。地藏菩薩他為什麼發心的?他也是看到他自己的親人造作罪業,墮到地獄苦,他發心要救她,發這個大菩提心。所以才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他這個願,也就是看到家親眷屬、一切罪人在受苦受難,激發他的大心。所以他成佛、成菩薩了,地獄罪人一時都升天了,是地藏菩薩度了他嗎?我們平心而論,地藏菩薩並沒有度他。誰度了他?自己度了,因為他自己度了,度了的時候,他自己不曉得,因為他這個現相能夠讓別人發無上心,他能夠超越地獄而升天,是憑這個福德。所以這是我們自己要曉得的,要深深體會,這個義理很深。

  透過這一關,你才曉得《華嚴經》裡面的義趣,像五十三參,前面跟大家提過這個大意,學生只有自己一個人,除了自己之外,都是善友、都是佛菩薩。那像這個罪人是不是善友?是善友;是不是佛菩薩?是佛菩薩,他不現這個相,他自己不覺悟,他自己菩提心發不出來。這些罪人不是口裡頭說法,是現身說法,現這個罪苦之相,叫菩薩一看深深受感動,發了大菩提心,他從此成佛了,他的成佛得力於這個境界。像釋迦牟尼佛最初發心是遊四門,出去遊玩,看到外頭生老病死,他忽然想到這個世間無常,他要發心出家修道。假如他要不看到這種現象,他在宮廷裡過了快樂的日子,他什麼都忘掉了,他什麼也不曉得。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跡象上來講,他發了菩提心,是誰叫他發的?就是那些示現生老病死那些人,他看了之後深受感動。那些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善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佛菩薩。

  如果我們要是把這個學會了,那你就跟善財童子沒有兩樣,你在這個社會裡面,處事待人接物,順境、逆境都能成就你菩薩道業。這些罪人應不應該赦?應該赦。為什麼?他激發太子發無上菩提心,雖然他有罪,但是這個功不可沒。這個功,那個罪人還不知道、還不曉得,這個要等佛來宣說,佛把它說出來。所以能幫助一個人成佛,這個福報是無量無邊,俗話常說「一子成佛,九祖升天」,就是這個道理,這個福報太大太大了。這個就是就當時的事情來論事,諸位要能明瞭這一點。

  第二個意思,就整個大意上來說,普照這是智慧照了,就像《般若經》裡面所講的,「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這個照見是平等普遍的,所以我們稱為普照,實際上這就是能證的大智,智慧。圓滿就是所證的理,就是所見的理,這個圓滿之理,我們世間人見不到。不要說別的,就說我剛才所說的這一點點,如果世間當時這些國王大臣覺悟了,絕對不會判太子的罪,也不會去治那個監獄罪人的罪,不會了,曉得太子了不起,那些罪人可以饒恕,這個因才圓。世間人所看到的因果看到一部分,沒有看到圓滿的。大菩提心真正難得,所以連佛菩薩都感動,把佛菩薩感動來了,這個是實在是不容易。

  因是能證的大行,圓滿菩薩是無量無邊的行門。無量無邊的行門,可以在一個因裡面修圓滿。這個講起來很奇怪,怎麼說一個因裡修圓滿?諸位想想,圓滿的果是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要從一個因裡面修到無上正等正覺,這一個因不就等於一切因、無量無邊的因行,正是大經裡面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這裡頭圓滿因是這個意思。成菩提智也就是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深證,不是淺證,所以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完全是華嚴境界。從這個經題上,也能夠很明顯的顯示出來,華嚴不思議的境界。所以佛跟大家說這個法,當然說的很多,這只是一個題目而已。底下經文就敘說大眾聞法得益:

  【時。彼會中有八十那由他眾生。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淨法眼。】

  這是先說這些眾生,這些利益,佛來說法了,大眾聞法開悟、證果了,這些利益你們想想從哪來的?還是從那些囚犯受罪的、受那些苦難而來的。因為那個是第一個因,引發太子,他在那裡叫,叫苦連天,在那裡叫,太子聽了之後不忍心,去看,看了他發這個心,發這個心的時候,感動佛菩薩來了,那是第一個因。如果我們講因緣,把佛感動來的這個因,因是親因,直接的是太子感動佛來的。太子之所以能夠感動,是那一批囚犯,那個囚犯就是緣,緣比因要疏一點,就是因中之因(因裡面之因),它比較疏一點,所以囚犯受苦那是緣,太子是感佛之因。今天叫這麼多人得利益,佛一說法,這麼多人『得淨法眼』。這個「淨法眼」簡單的說,就是能夠辨別真妄、邪正、是非,有這個能力。佛一開示,他恍然大悟了,於一切法裡頭,邪正是非真妄他能夠辨別。

  【無量那由他眾生。得無學地。】

  『無學地』就是阿羅漢,就是小乘四果羅漢。他這個愈說愈高了,前面那個就是業障很重的人,他都能夠得淨法眼;煩惱稍微輕一點的,他證阿羅漢果,這個功德太大了。

  【十千眾生。住大乘道。入普賢行。成滿大願。】

  這是人數比前面少得多,少了很多了,這是根性很利的,他一聽佛說法,他證了菩薩果位,證了『大乘道』,大乘道,菩薩果位。最難得的,他入了普賢行,這些是什麼菩薩?普賢菩薩。我們在書裡頭常常看到,普賢菩薩有三種:一種叫道前的普賢,一種叫當位的普賢,一種叫道後普賢。道前普賢就是從初發心到十地,你修十大願王,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自行化他,這就是普賢菩薩,這個叫道前的普賢菩薩。這個當位是什麼?當位是等覺菩薩。所謂道後,那是已經成佛,成了佛之後再退回菩薩位上來,退回菩薩位子上來,依舊來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幫助一切眾生,這叫道後。他已經成了佛,所謂是倒駕慈航,是來幫助眾生的,不是真正菩薩,是佛變菩薩的身。換句話就說,應以菩薩身而得度者,他就現菩薩身來度眾生,這個算是道後。現在此地所講的就是道前普賢,能夠啟發這麼多人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學普賢行。這是講聽眾有這三種成就,最低的成就得淨法眼;中等的得阿羅漢果;大乘的,已經入了菩薩位。

  【是時。十方各百佛剎極微塵數眾生。於大乘中。心得調伏。】

  這一句,不僅是當會的這些大眾得這樣殊勝利益,連十方無量無邊剎土那些眾生都得利益。『十方各百佛剎』,一個佛剎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十方」,是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每一方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諸位想想,這個範圍多麼大。在這個範圍之內,他方世界,那真是無量無邊的眾生,佛在這裡說法,他們也聽到了,也得利益了。『於大乘中,心得調伏』,這個「調伏」意義很廣,伏煩惱是調伏,斷所知障是調伏,當然這個調伏的程度淺深不同,那要看大家的根性。就像前面所講的,現前大眾得三種利益,他根性不相同,得三種不同的利益。

  【無量世界種種佛剎一切眾生。免離惡趣。】

  這一句這個範圍更大了。前面是講「各百佛剎」,這一句講是『無量世界』。「世界」就是佛剎,佛剎就是世界,這是一個講法。密宗講法,這個世界也就是佛剎裡面的世界。佛剎是大世界,這個世界可以講成單位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可以這樣解釋,就還是在這個範圍之內的。根性比較上劣一點的眾生,他聞了佛法之後,他能夠消災免難,他能夠超越惡道,從惡道裡頭生天,超越了三惡道。

  【復過算數無量眾生。生於天上。】

  這是直接給我們講生天,從三惡道生三善道,這是真正聞到佛法,在惡道裡頭起一念善心,悔改,真正後悔,改過自新,他就從惡道生到善道。到這個地方,都是講大會聽眾所得的利益。底下這一句是講太子他所得的利益:

  【能勝性太子即於此時。得此菩薩普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

  他成就了,這個太子成就了。他在此地所說的,就是善財童子所問的,善財童子問他,你學的是哪一個法門?他現在把他這個法門講出來。他所得到的法門,他所修的這個法門,這個法門的名字就叫『菩薩普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這個意思不很深,字面上清清楚楚,可是雖然說得很簡單,真正要做到不容易。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下面這一段就說明過去所講的這段故事,這些人現在在哪裡?

  【善男子。爾時太子豈異人乎。】

  『異人』,就是別人嗎?這個『善男子』是菩薩叫善財童子,「善男子」。『爾時』,就是那個時候,那個時候那個太子是誰?難道還是別人嗎?

  【我身是也。】

  就是現在這一位大願精進力菩薩,就是他,這是他敘說他過去無量劫以前因地的事情,他最初是這樣的發心,所獲得的成就。

  【我因往昔起大悲心。】

  這就是無量劫以前,他發的這個大悲心。

  【捨身命財一切眷屬。乃至人間安樂壽命。救彼獄中受苦繫縛一切眾生。皆令解脫。】

  這前面我們讀過,我們就曉得他是發了這樣大心,發了這樣的大願,能夠捨棄自己的一切,為要了救護造業的這些惡人,不忍心看到他們受到那樣的苦報。雖然那個苦報他是應有所得,可是菩薩看到不忍心。

  【開門大施。心無障礙。】

  這是講他布施的法會,修福,已經定了罪、判了刑,在沒有死之前來修福。像這些地方我們實實在在要警覺,人沒有不死的,死了以後修福就難了。別人給你修福,你去看看《地藏經》,你所得到的七分之一,七分之六是修福的人他得到,他怎麼樣迴向給你,你也只能得到七分之一。所以《地藏經》裡常常勸我們,人要覺悟,要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多修福。你自己修的福,分分自得,那個七分功德,你得到是圓滿的,為什麼不自己來修福?我們看到這個太子修福,這果報不可思議。我們要以至誠心來修福,一樣的感動諸佛菩薩。

  【供養於佛。令生歡喜。】

  他這一供佛,大眾都歡喜,沒有一個人不歡喜。

  【發菩提心。得此解脫。】

  這就得到這個解脫門,「菩薩普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他是從這得到的。

  【善男子。我於爾時。但為利益一切眾生。】

  底下這幾句非常非常的重要,是我們當下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我們想成就,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我們今天所修福修慧,不能成就的,跟這幾句話相違背。你看他是『但為利益一切眾生』,他只有這一個很單純的目標,只有這麼一個單純的想法。

  【不著三界心無依止。不求果報無所希望。不貪世間一切名稱。】

  我們把這一段念下去,最重要就這幾句:

  【不欲自讚輕毀於他。不戀一切世間財寶。於所行施離有相心。於諸世間種種境界。無所貪染。無所怖畏。但唯愛樂如來境界。淨菩提心。心性堅固猶若金剛。成就眾生勤求匪懈。以大悲力滅眾生苦。以如來力開發內心。觀察菩薩諸清淨行。莊嚴大乘出要之道。常樂觀察一切智門。修諸苦行得此解脫。】

  到這裡是一段。這是說他怎麼樣得道的,我們世間人修行證果、得道了,他得道了,他怎麼得道的?這裡頭講得清清楚楚,他是這麼得道的。我們今天之所以修行不能得道,他裡頭所講的,我們心之所思、行之所作,與他完全相違背,所以我們修行得不到果報。如果我們能夠跟他一樣,那怎麼會不得果報?決定能夠得到。所以念佛人,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的心行要像這樣的,哪有不往生的?哪有不得一心不亂的?決定可以得到的。這幾句我們簡單的說一說。『著』就是我們講著相。他對於三界,他不執著,三界不執著,所以『心無依止』。有依,心止在那個上面,那就是執著。這個「心無依止」,簡單的說,心裡沒有牽掛。你有牽掛,就有依止。他沒有牽掛,心像太虛一樣,像《六祖壇經》裡面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無一物就沒有依靠,可見得他心真正的清淨。『不求果報』,求果報就有依、就有止、就有著,他「不求果報」。『無所希望』,有希望就有失望,你為什麼會有失望?因為你有希望;你沒有希望,你從今以後決定不會有失望。這個要覺悟。

  所以我們在世間,無論世出世間法,佛教我們隨緣,隨緣是什麼?就是裡面沒有希望,不要攀緣。攀緣是有希望,有希望,你心就得不到清淨。這個希望給諸位說是欲,所以叫欲望。佛叫我們發願,願裡面沒有欲望。有願而沒有希求,所以緣來了,因緣成熟了,我們要做,如果不做,違背了本願。沒有來,想盡方法來求,那你就錯了,那個願就變成了欲望,就不是真正的菩提願。所以這個裡頭有差別,這個差別很微細,你要不辨別清楚,很容易就把願變成欲望,那就搞錯了。所以願跟欲望不一樣。菩薩有願,他沒有欲望,所以他『不貪世間一切名稱』,這是財色名食睡,他不好名,他不貪名。

  『不欲自讚輕毀於他』,這是佛教裡頭一條很重的戒律,自己讚自己,毀謗別人,現在我們看這種現象很多,這是錯誤的。菩薩都是讚歎別人,自己謙虛。自己謙虛,讚歎別人。雖然自己修行,宗派不相同,法門不相同,彼此都讚歎,這是我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你們看每一位善知識,他們修的法門都不一樣,善財童子參訪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個人各人修的法門不相同,但是他們彼此個個謙虛,每一個人都是讚歎別人,這是我們要學的,都是我們要學的。所以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我們至少也要有淨法眼,就是能辨別邪正,它是個正法,正法不是佛法,我們也要讚歎,為什麼?它的確能夠幫助人行善,能夠維持世道人心,這個好!至於究竟不究竟,我們不要去估難,只要對於當前社會有好處,我們就讚歎它。甚至於像基督教、天主教,它確實能夠維持西方的道德觀念,的確功不可沒,我們應當讚歎,不應當毀謗它。他毀謗佛教是魔鬼,我們不服氣也加以報復,這是錯誤的。如果說他天天罵我們說魔鬼,我們天天稱讚他的上帝,久而久之,他生慚愧心,會想一想我們不如,你看我們天天罵他,他天天讚歎我,那人家道德的確比我高,我的確不如人,他會慚愧,他會回頭。所以我們只有邪正之分,決定不要講究竟不究竟,那是另外一個階段,只要在現前它能夠利益眾生,能夠建立社會和諧的秩序,我們都值得讚歎的,絕不自讚毀他。

  『不戀一切世間財寶』,前面他把名放下了,這個地方把財也放下了。『於所行施』,這就講行布施,實在講行布施就是為社會大眾服務。『於諸世間種種境界,無所貪染』,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在境界裡能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慈悲,絕對不為境界所動。如果是心裡面喜歡的境界,你喜歡,喜歡有貪心,就被貪愛染污;逆境,看到心裡不舒服、不高興,你就被瞋恚染污了。所以菩薩能在境界裡頭不動心,因為他不動心,他平等性才現前。所以你看看,行布施就是為大眾服務,為大眾服務什麼?修行。所以現在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天天在這個地方,你看耽誤了自己修行、耽誤了自己用功。我不知道他要怎麼個用功法?工作怎麼會耽誤了用功?你在《華嚴經》上絕對不是如此,《華嚴經》是為一切眾生服務就是修行。要在這個境界裡面修什麼?修甚深的禪定般若,修福、修慧。為大眾服務,從服務這上面來說,你是修福。服務當中修清淨心、修平等心,就是修禪定,定有了。服務當中,對於一切善惡、是非、利害,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清楚分明,自己又不動心,這就是甚深的般若智慧,你還要到哪裡去修行!所以諸位不要輕信謠言,說修行一定要找到一個人跡不到的地方,那個地方去用功去,《華嚴經》裡是從來沒有這個講法。

  修行在哪裡?就在我們這個現實的社會上,處事待人接物就是修菩薩行。這個裡頭福慧雙修,戒定慧雙修,六度齊修,《華嚴經》叫十度。我簡單的跟諸位講六度,我說個最簡單的,布施就是為大眾服務。我天天用思想在考慮,為大家謀幸福,這是我布施我這個頭腦,是內財布施;我用雙手來做事情,替大家服務,我這是雙手布施,這個叫內財的布施。所以這個經上有講頭目腦髓統統布施,你要是看到這個經,好,頭可以布施,頭割下來給你,那頭割下來誰要?人家要你頭幹什麼?弄錯了!用頭布施是什麼?用我們頭腦,天天以你的智慧來替眾生解決問題,這個就是你的頭布施。你眼睛也多看,耳朵要多聽,這就是耳目布施。所看的什麼?統統是要為眾生解決問題,為眾生來謀幸福,這叫做布施。身外的,我們的錢財、我們的財富、我們的眷屬,眷屬是什麼?我替大家做事,我的眷屬來幫忙,一同替大家做事,我眷屬也布施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意思,佛經裡面講捨頭目腦髓,捨身、捨手,好了,你要是把這個經看錯了,意思看呆了,好了,你去把這手也不要了、胳臂也不要了,都拿去供養佛,你想想看,佛大慈大悲看到你這樣做法,愚痴!完全把佛的意思錯會了。觀世音菩薩兩隻手不夠用,還要千手千眼;那你只有兩隻手還要把它燒掉、割掉,這成什麼話!這不像話的,這都是把佛經的意思錯解了。所以諸位要曉得,布施就是捨己為人,為一切眾生服務。

  持戒就是守法。家有家規,你家裡沒有規矩,家就亂了;國有國法;公司行號還有個章程,我們大家要遵守,所以持戒就是守法,千萬不要搞呆了。忍辱就是耐心,不管是對人、對事要有耐心,沒有耐心就不能成功。當然人與人之相處有許多意見不合,要有耐心來解決,對人、對事都得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忍辱。精進就是求進步,日新又新,今天所講現代化,我們天天要求進步。禪定就是心不亂,處事待人接物心有定,不亂。般若是智慧,就是理智,不要動感情。這六波羅蜜很簡單,就用在生活上,從早到晚處事待人接物,這就叫菩薩。還要那般若還要怎麼個講法,怎麼玄、怎麼妙,講了半天自己一樣也不會用,我跟諸位講的這個簡簡單單的,你就會用了。從早到晚,待人接物都用上,這個就叫行菩薩道。

  所以說「無所貪染」,這就是般若智慧。我們在布施,做這個服務、守法、忍耐當中,一切我們心清淨沒有貪染,這裡頭有般若智慧。『無所怖畏』,的確沒有「怖畏」,為什麼沒有怖畏?自己沒有得失,事情沒有因緣做不成功,嘆一口氣,眾生沒福。眾生沒福,自己有福了,自己不要做事情,悠閒自在。有這個機緣,眾生有福了,也嘆一口氣,自己要辛苦一點,要替眾生做事,緣來了!所以菩薩自在,他自己沒有得失;沒有得失,所以他就沒有畏怖,沒有恐怖。世間人的恐怖之心,是從自己利害得失裡頭產生的,這個事情與自己不相關,你還有什麼恐怖的?當然就沒有恐怖,所以「無所怖畏」。

  『但唯愛樂如來境界』,要怎麼樣自己能夠入如來境界?這就是自己的愛好,希望我能夠跟佛一樣,跟菩薩一樣,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他怎樣待人接物,我們能做到跟他一樣,這是真正的佛法。所謂『淨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心,保持自己心地清淨,覺而不迷,這就叫「淨菩提心」。『心性堅固猶若金剛』,『金剛』是比喻永遠不變,永遠不退心,就是保持你的清淨光明。『成就眾生勤求匪懈』,我們為眾生努力,為眾生服務,為眾生工作,不疲不厭。大悲,悲是拔苦。看到眾生有苦難,我們要想方法替他解決,這個就是『以大悲力滅眾生苦』。我們要用智慧,我們要用自己的能力,來幫助眾生解決苦難,要眼到、手到。

  『以如來力開發內心』,如來有什麼力?有啟示我們的力量,所以佛弟子家裡要供佛菩薩形像,供佛菩薩形像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藉這個相開發自性智慧,是這個意思。你不供佛像的時候,沒有人提醒你,常常會忘掉,常常會迷失。所以見到佛像,我要成佛,我要跟他一樣,常常提醒自己,這個是佛像最大的功德,這個諸位一定要明瞭。所以這佛像,常說講開光,開光不是我們替佛像開光,你看意思是什麼?是佛像開我們的光。像我們見到觀世音菩薩就想到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我對一切眾生是不是這樣的?如果我沒有做到的話,那我幾時能成觀音菩薩?必須自己對一切眾生也能大慈大悲,你這就是修觀音法門,你才能成得了觀世音菩薩。見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我們每天有沒有做到?這就是菩薩開我們心地光明,觀音菩薩開我們慈悲之光,地藏菩薩開我們孝敬之光,要懂這個意思,否則的話,那個佛像不就白供了!所以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有很多人請了佛像,怕這個佛像沒有開光不靈,那迷信了,你根本就不懂得。這個地方經文就是講得非常清楚,佛像它有能力,菩薩像它有能力,這個力量就常常給我們啟示,天天提醒我們。

  『觀察菩薩諸清淨行』,我們要學佛;要學佛,佛的行為就是菩薩行,佛是代表真如本體,體離一切相,用及一切相,菩薩代表從體起用,所以所有的行持、功德,都是用菩薩來代表。因此你要看看菩薩行是什麼?菩薩行就是生活,穿衣吃飯都是菩薩行。你看五十三參,我們這部經的,這部經好!從頭到尾全是講的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在日常當中,思想、生活、行為,你看講這麼多,歸納起來就這幾樁事情。所以你統統會了,你這個人生一定非常幸福美滿,這是真的,一點不假,你一天到晚快快樂樂,為什麼?你的行為是菩薩行。所以菩薩行,你仔細觀察這五十三個人、善財,你看看他們,他想的是什麼、他做的是什麼?他怎樣待人接物?我們在這裡學。所以佛法活活潑潑,佛法不玄,佛法也不繁雜,很簡單,不難學,你仔細去觀察,你就會了。

  『莊嚴大乘出要之道』,大乘就是菩薩乘,大乘就是成佛的方法,成佛的道路。怎樣才能莊嚴菩薩道?學前面這些原則就行了,就「莊嚴大乘出要之道」,出是超出,要是最要緊的。也就是大乘法門很多,方法很多,一切方法裡面哪個方法最重要、哪個方法最精要?這部經念完了,你就恍然大悟,為什麼?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就是最精要的,大乘裡頭,法門裡頭最精要的法門。所以,這淨土法門很特別。《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部講的經,這個經他講的時候,我們這個世間凡夫沒分,聽不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我們看到他在那裡打坐,其實他在那裡講經說法,他是在定中講的。聽經的這些人都是法身大士,你沒有這個能力,怎麼能入如來的境界?所以聲聞、緣覺,如聾如盲,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到,他在定中講的。

  提倡淨土法門,在這個經裡面,普賢菩薩第一個提倡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第一個提倡的。釋迦牟尼佛還沒有講淨土經典,《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統統都還沒有講,普賢菩薩在此地說了,說出西方極樂世界,勸大家求生西方淨土。所以提倡淨土法門,勸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華嚴會上提倡的。他這一提倡,佛沒有反對,佛不但沒有反對,佛還讚歎;換句話說,佛也就承認這個法門是一切法門裡面的第一法門。我們念《華嚴經》,連這個門道也沒有看出來,那這個經叫白念。再說回了,這個門道你真正看穿了,你《華嚴經》就畢業了,你就得了滿分,從此以後,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華嚴經》你畢業了。真正得華嚴三昧,沒有不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淨土的。所以我今天在此地跟大家講這部經,也就存了報恩的心,因為我入淨土法門,就是這部經引導的,沒有這部經引導,我對法門半信半疑,我不能接受。是在這一部經上是深信不疑,我了解了,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不過是《彌陀經》的引子而已,把我們引到《彌陀經》裡去。它的這個功德、作用就是如此,它是引導我們入西方淨土的。所以這個莊嚴大乘出要之道,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如果單單講出,沒有要,我們不這樣說法可以;加上這個要,那決定就是指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常樂觀察一切智門』,「樂」是愛好,這一句就是菩提心裡面講的深心,菩薩喜歡、愛好,喜歡、愛好什麼?理智,有理性的人,有理智的人,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自己在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依理智,也歡喜別人用理智,所以必須理智克服感情,你才會有真正幸福,你學佛才會有成就。如果你感情太重了,理智敵不過感情,那你沒有辦法,你還是免不了六道輪迴,你這一生還是多災多難,你還是有憂悲苦惱,你沒法子解決。所以菩薩自己理性,也歡喜一切眾生有理性。『修諸苦行得此解脫』,所以既然有理智了,理智還要修苦行。換句話說,生活要刻苦一點,不要過得太奢侈、太富裕,奢侈、富裕,容易把你的志氣消磨掉。菩薩有福,不是沒有福,有福讓大家共享,他決定不過分。所以他才時時刻刻保持著高度的警覺心,他要出離三界,要脫離六道輪迴。這個日子過得太舒服了,這世界不錯,不想走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捨不得離開。那個生活很清苦,貧苦的人,阿彌陀佛一來,他馬上就走了,為什麼?他太苦了,巴不得趕快去。日子過得很奢侈、很豪華的,這他不想去,他說我在這個地方很舒服、很自在,西方極樂世界再好,我還沒有看到,還半信半疑,我現在這個生活,我親身在這裡受用的,那很實在的。那個沒有見到的,還不算數,還不想走。所以往往富貴人修行,比不上窮苦人修行。

  你看在倓虛法師《念佛論》裡面所講的,你看那三個往生的。修無師,那是苦行僧。那個青島的女居士,那也是苦得不得了,一家四口,先生是碼頭上拉黃包車的車夫,一天不做工,一天就沒飯吃。她念佛,能夠預知時至,盤著腿念佛往生,她也不害病,為什麼?太苦了!所以她念佛念得懇切;念得懇切,沒有幾年她就成就了。鄭錫賓居士,是個讀書人,家庭小康,但是他把工作丟掉;工作丟掉,大概家裡面還能過得去,不做工作了,到處學著去講《彌陀經》,他是到處去給人家講《彌陀經》,勸人家念佛,走的時候也非常瀟灑。你看傳記裡頭記載的,他走的時候他也是講《彌陀經》,經講完了他告訴幾個朋友,跟幾個朋友說他要走了,請這些朋友替他租一個房子。朋友們就奇怪了,你要走了,還要租房子幹什麼?他說我要往生,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怕死在別人家裡不方便,你們替我租個房子。這麼瀟灑!朋友就說那你要能往生,那太好了,到我家裡去好了,我不忌諱。許多朋友邀請他,他就到他朋友家裡去。到人家裡去,整理一個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他在床上盤腿坐,跟大家講我走了,你們大家也念佛送送我!朋友就說了,你既然往生極樂世界,你要做幾首偈子留給我們做紀念嗎?他就說做那個幹什麼?看我的樣子就行了,就是好紀念!念幾聲佛,念不到一刻鐘(一刻是十五分鐘),不到十五分鐘他走了。你看看多瀟灑!這是我們的榜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留戀世間富貴,你就做不到。所以你真正把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貪戀,有,可以隨緣的受用,決定不要過分,吃得飽、穿得暖,夠了!有多餘的幫助別人,把它捨掉,捨掉對你自己有決定性的好處,因為你能捨,你自己沒有貪戀,你走得就自在。為什麼那個死的人會那麼痛苦?就是他捨不得。臨死的時候,想想我這裡事情還沒有了,那個人我還沒有見到,那個地方的錢還沒有交代清楚,你想想看他苦不苦?他當然苦!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他痛苦。所以平常我們要把它丟得乾乾淨淨,我們走的時候要乾淨俐落,沒有一絲毫牽掛。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一段。這一段都是講太子自己所得的利益。底下一段這是講大眾,再詳細的說當時大眾他們聽佛講經,得什麼樣的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