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21/11/19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17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大家吉祥。
每次見到大家都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好像這一個禮拜一下就過去了。「普賢菩薩警眾偈」提醒我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們見面是一星期已過,所以我們得「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而這個精進,很重要的就是要能夠調伏習氣為精進,這個是夏蓮居老居士給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教誨。而且這句教誨也透出了佛法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重實質不重形式。精進不能是相上,我每天念多少佛,每天念幾部經,這是一個形式。念佛重在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古德也提醒不能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假如我們每天念十萬聲,但是心是愈來愈散亂,這個是不能在這一生成就的。
而且我們假如修學沒有能夠抓到最根本的,那很可能愈修愈分別、愈修愈執著。什麼是根本?心是根本。比方口念彌陀心散亂,那隨著這個散亂心,我們的分別執著會跟著增長。比方說一部經我們念得很熟了,嘴巴還在動,但是腦子已經在想其他的事,但是還是跟著在念。所以夏蓮居老居士有提醒,不能輕忽養識,不能輕忽了、忽視了,我們佛號念得熟、經念得熟了,但是這個心念卻是在胡思亂想。那個「識」就是分別執著,分別,第六意識;執著,第七意識;落印象,第八阿賴耶識。那等於是在念佛念經都在增長分別、執著、落印象,當然這就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會念佛應該是妄念、分別、執著愈念愈淡,這個用功就用對了。
所以佛門這一句重實質不重形式,對我們修學確實是很重要的指導。我們所生長的環境,就依成德,差不多二三歲就到高雄市了,在一個經濟比較快速開發的外在環境,會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包含在學校裡面,老師怎麼看我,同學怎麼看我。很可能自己不知不覺會很在乎別人的看法,那就會做樣子給人家看了。養成這個習慣,就容易重形式,自己沒有重實質。夏蓮居老居士教誨到,修學之人必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這商量處就是才談得上修行,必須要「言行忠信,表裡相應」,那才是在修行。
《維摩詰經》有一句話講:「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那就是沒有做表面的,沒有任何應付的,這個才是直心、才是真心。「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這個是善導大師指導的。我們念這句佛從真實心念出來,我們跟學生講每一句話,提醒自己也是用真實心講出來。所以修學最重要的用真心,不能隨順妄心,不能隨順習氣。所以修學的重點,功夫體現在放下,放下多少分別執著,放下多少壞習慣,這個是調伏習氣為精進。
就像儒家是從格物下功夫,格除物欲,這就是指我們不好的習慣要把它放下。而且用格,叫格鬥。比方說自己好面子,真的要把面子放下,那好像要撕一層皮,這個是不容易的。所以為什麼說修行非帝王將相所能為?古人這句話就有味道了。帝王將相也是很勇猛,也是很有魄力,他還能建功立業,但是,比方說讓他放下喝酒,或者放下女色,或者放下他哪個習慣、哪個欲望,他不一定肯。我們修學了,我們知道,哪一個欲望放不下,它就是輪迴業。輪迴心造輪迴業,就出不去了。出不去就解決不了問題,只能長劫輪迴。所以我們修學就是不斷練放下,這個世間的人事物還有牽掛的,就要提醒自己那個都要放下。當然是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娑婆有一愛之不輕,臨終被此愛所牽。而且不只臨終是障礙,其實我們現在處理事情會牽於感情,這個事處理起來可能就不圓滿;或者激於意氣,會意氣用事,那可能處理都會有流弊了,甚至還會跟家長、學生結怨都說不定。
所以我們今天從事教學工作,它是一個緣分,是我們行菩薩道的一個行業,但是我們是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我們跟一般的老師,就是遇到聖教跟沒有遇到聖教的老師,緣分還是有差異的。遇到聖教,我們都清楚,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我們要了脫生死輪迴,不能再搞了,再搞解決不了問題,福報再大,生到天上去,享完天福又墮下來。而且老法師說,「三惡道是老家,三善道觀光旅遊」。「三途一墮五千劫」,黃念祖老居士提醒的。你看我們當人才幾十年,三途一墮就五千劫。當老師他不一定有聞到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聞到了,我們的考慮、我們的眼界那是不一樣的。每天去教書就是行菩薩道,我們不造輪迴業了。所以就要用真心去教書,真心去處理事情,心是根本。真心是本有的,它會被我們這些習氣障礙住,所以要放下這些習氣。
理有頓悟,事還要漸修。道理明白了,不能好面子,可是要真把面子放下,那得下不少功夫。像成德自己知道照顧好身體很重要,也常常跟人家分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但做得不好,身體還是沒有照顧好。首先自己的性格太逞強了,這些性格、習氣就會障礙自己沒有能很好的去落實經教,得把這些放下才能做得到。
我們一直在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而成佛的大根大本,孝親尊師。剛好這個星期也有發師父上人一個專題的開示,「孝親尊師是圓滿成佛的大根大本」。孝親尊師是大根大本,而尊師又建立在孝親的基礎上。「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所以孝親又是更基礎了。孝親要從哪裡下手?這個對我們自己修行,甚至於是教導學生,到底要從哪裡建立他的德行是很重要的。《孝經》又告訴我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等於是我們學道的下手處,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再延伸開來,我們的精神也要照顧好。「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所以我們身心不健康父母會很操心,因為母子連心,父母跟子女這是天性,沒有人教的,天生就是這樣,父子有親的天性。我們真有孝心,不願意父母再操我們的心,這個才是真的孝心起來了。《論語》裡面講:「父母唯其疾之憂。」當然古人讓父母操心的時候是什麼時候?生病了。我們現在想一想,我們自己不生病的時候,父母還有沒有操我們的心?假如還有,那我們不如古人,古人是父母唯其疾之憂。甚至於是沒有生病,這個「疾」印光祖師也有提醒,不能縱欲,父母也會擔心。《太上感應篇》提醒,「淫欲過度」,就是我們一些生活的習慣,也有可能讓父母一直掛著這個心。我們真的不讓父母再操我們心,我們在談孝道的時候那個攝受力,跟我們現在一些習慣還在讓父母操心,我們來談孝道,我們想想這個攝受力會不會一樣?所以教學的攝受力淺深差別來自哪裡?這是一個重點。攝受力完全來自於我們解行相應,我們真的有去行了,那一談孝道娓娓道來。不是說明天剛好這篇文章跟孝道有關,我去準備準備吧。那種準備可能是背一些知識,跟自己一談娓娓道來,就像王裒,他一談到父母眼淚都止不住。尤其講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他每一次講,講到這裡他就沒有辦法再言語,一直哭了,後來學生就不敢讓他講《詩經》的這一篇。雖然沒講,大家想一想,他的學生有沒有受他感動?這是無言之教了。
所以老法師在「內典講座」有提到,有些人講課,出了這個門就沒味道了;有些人講課,聽完的人三天還有味道。諸位老師,我們聽到這裡說,那是講佛經,好像跟我們沒關係,其實只要是教學都是這個道理,這個理是相通的。我們也見過有老師在講孝道的故事,講著講著學生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小朋友他聽了感動,孝心一起來,覺得自己平常的時候太對不起父母了,那個動作是自己自發的。當然我們也別讓他繼續打了,可是這種天性的東西,你只要啟發他,他會自己流出來的。我們也希望學生聽我們談五倫八德這些道理,我們娓娓道來,他餘音繞梁,幾天都還在回味老師講的故事,甚至是老師自己的現身說法。
剛剛有跟大家談到自己所成長的背景,畢竟是經濟快速開發的時候,人往往比較容易急功近利,捨本逐末,因為希望快。自己在修學過程,覺得養成的這些心態都是修學的挑戰,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染上的,但是要放下它得狠下功夫。我記得參加一次會議,有很多幹部、官員在一起,有個官員上去報告,報告完下來,很多人報以熱烈的掌聲。然後有一位同仁就對著演講的人說:「講得好,講得太好了!」當時候我聽到這個話有所反思,就是說一個官員講得好,其實他講的那些東西要落實容不容易?不簡單、不簡單。他是治理人民,現在人民是不是從小學倫理道德因果?就像我們現在在學校帶班,帶好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工程。所以重點在要做得好,重點不能擺在講得好。
孔子教導學生,在《論語》當中我們看到,「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兩句話也值得我們在修學的路上,甚至於是在護念學生的慧命上,護念他的德行上、人格上,這兩句話我們得體會得深,我們才懂得怎麼去護念自己、護念小孩學生。
我第一次在北京的大學,跟大學生分享傳統文化,那是第一場,所以我印象滿深的。當時候講完了我們回來,因為晚上講,講完可能都九點多十點。因為車子不能進校園,我們是步行的,所以要步行到校門口外。後面有一個學生一直在追我們,我們聽到腳步聲趕快停下來。一個男孩,也不能叫男孩,大學生了,他一上來,還一直在喘氣,然後邊喘還邊跟我講話,他說:「蔡老師,你的口才真好!」我當時候一聽,我說剛剛講了那麼多德育故事,這二十四孝我看應該也有講,怎麼哪一個道理或哪一個故事都沒有觸動他的心靈,他最關注的就是我的口才?當然這個是我的錯,應該是我的真誠不夠,還不能感動他,反而是口才吸引他了。見微知著,他只代表他還是年輕人現在最關注、最想追求的是什麼,是德行還是才華?都有一種無形的社會風氣在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這是境教的力量。我們沒有很高度的警覺性,我們不知不覺就隨波逐流了。甚至於最可悲的,自己被自己賣了不知道。比方說我們上了講台,像成德跟大眾在交流,孟子有提醒一句話,「人皆好為人師」,沒有上台就容易好為人師,更何況是上了台。
所以老法師說,「我講了幾十年,別人有沒有聽明白我不知道,我給我自己勸明白了」。這是老人家的心得,他用功的態度,但是假如我們弟子沒有把他這句話真正重視起來,我們很難不在講台當中起傲慢、起墮落。因為在這樣的因緣裡面都是對人家講,都是講給人家聽,不知不覺就習慣了,不是勸自己,都是講別人。人的墮落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你們有沒有遇過哪個修行人他說我很喜歡墮落?我看大家一個都沒遇過吧。但是老法師說,我們不好好修,會愈修愈分別、愈修愈執著。修行的路上,黃念祖老居士常常提醒到,進一退九。這個進一退九有三個說法:第一,進一個退九個;第二個,進一步退九步的危險就在其中。比方說孩子也好、成人也好,聽讚歎的話聽習慣了,他再聽批評的話容不容易接受?就不容易了,所以進一步退九步的危險在裡面。黃老提醒這個進一退九,其實對我們修學的人是很重要的提醒,等於是我們觀照的能力、警覺性得要愈來愈強。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就會往後退。
自己是感覺老法師有很多話其實很深,也常常講,但是自己很可能因為覺得太常聽了,可能就沒有重視起來。像老法師講的,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的人、來聽的人都是監學,自己給他們做報告。相信這一段話我們每一位師父上人弟子都聽過,但是不管我們是對成人教學,還是對小孩教學,老法師講這段話的時候沒有說我們是對小朋友教學除外,好像沒有這麼講。就是我們在教學當中,假如態度就是教別人,那這個勸自己的部分就會弱下去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這心念是非常細微的,他只要偏了,差之毫釐,慢慢慢慢就謬以千里了。假如是我們在講學的時候,都覺得最重要的是勸自己,這樣的心態,這種反省內觀的能力就隨著這個心境愈來愈強,然後又愈能接受別人勸。這個我們就可以觀照了,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身邊的親朋好友有沒有愈容易勸我們,還是身邊親朋好友曾經有不經意留了一句話,「要勸你很難」。所以護念自己的道心、念頭,這真是一個大工程,剛剛跟大家提到說非帝王將相所能為。
前兩天有一位老師他就勸成德,他覺得成德的身體不理想,他說你要注意好好調養身體,不然你身體出什麼狀況,那就以身謗法了,怎麼學傳統文化、學佛法變成這樣?我自己一驚,對,初發心很好,希望盡點心力,不能搞到最後變成謗法。自己這樣一驚之後想想,好像也不少人勸過我,所以我也挺不好勸的。尤其我還聽過同修不止一次,可能還有不同的人講的。當時候還沒出家,因為出家之後大部分都在英國,對大眾講課基本上沒有了,很少了。以前講完課會跟聽眾都有互動,有時候同修跟我說,「蔡老師,怎麼你們學傳統文化的都這麼瘦?」我當時候沒有很深的思考,你看流弊已經出來了,人家看我們都這麼瘦,會不會想說,「哎呀學成這麼瘦,我看先不學了吧」,那我也是以身謗法了。所以這一句「聞譽恐,聞過欣」自己沒有做好,你看前面那麼多人勸我都沒有重視起來。而且想想,這個是落實傳統文化的第一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總不能第一步自己不做,總不能第一步不教給孩子。
所以教學它有次第,先要把這個大根大本鞏固住。「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這個孝悌是大根大本,他怎麼跟父母相處,怎麼跟兄弟相處,只要這兩點沒有教,那已經不是在教聖教。所以林則徐先生說:「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這些十無益都是最重要的提醒,不從這些部分去重視,那統統是枉然。「行止不端,讀書無益。」為什麼我們古人要先教灑掃應對進退?不教這個他對人對事就不恭敬,他心一不恭敬,哪怕他能背很多的經句,都是知識而已,沒有入他的心。所以古人這些教學的次第還是很有道理的。
成德當時候考高中也是很拼命,也常常熬夜的。考上了,當時候我們有一個同學跳級的,很聰明,很會讀書,我們班他最小。然後成德去他們家,他完全不會接待人,連我要走了他也不送我,還是他爸爸,因為我印象很深,那時候我們都已經讀大學了,他也不送我,還是他爸爸說,「你應該送人家一下」。
所以都沒有重視,學的東西在哪裡用?考卷上,考試用了,跟生活脫節開來,變成高學歷,但生活能力不見得學過了。所以行止不端,讀書無益。林則徐先生儒釋道的造詣都很高的。「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他學問再淵博,他只要心高氣傲、傲慢,沒有幫助,還會毀了他自己,再來會毀了別人。怎麼說呢?我們冷靜看看這一百年,帶頭否定傳統文化的是哪些人?都是從小讀古書的人,他才有那個威望。可是他為什麼過河拆橋?因為他覺得他比老祖宗厲害。這個是讀古書上來的,但是沒有孝悌的根基。他在學術上地位很高,因為他學問很好,學術界、社會他看人不可能看那麼深,而他又講出來頭頭是道,也可能把人都說服完了。所以我們現在在弘揚文化,可不能再培養出像民國初年那樣的學子出來。可是我們假如沒有高度重視,照樣培養這樣的人。「後人哀之」,我們很感嘆,怎麼民國時期這些人讀古書還過河拆橋?可是我們沒有真正清楚、真正重視,我們現在還是有可能培養出那樣的人。我們沒有鑑之,沒有引以為戒,「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所以曾經有一位教授,他都帶著很多孩子讀經典,後來覺得孩子傲慢的不少,他去請教老法師,他覺得經典很好,怎麼孩子變成這樣?老法師就提醒,你還是要從他的德行扎根,要從孝道教起,不然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是很難避免的。我們假如不會護念孩子的心,「你不會,這我都會背了」,他不知不覺就增長傲慢了。所以護念學生的心才是根本,護念他的心是長他的善、救他的失。
林則徐先生這些話,這些「十無益」,句句都是重點,其中有一句也跟我們健康有關,「不惜元氣,服藥無益」。我們不愛惜自己的元氣、我們的陽氣,你吃的藥再好也有限,都被自己給耗掉了。吃再好的藥它是助緣,也得要自己不要去透支、不要去縱欲才行。
我們學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有儒釋道,三教相輔相成,「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用並行,「而不悖」。這是「雍正皇帝上諭」,他告訴全天下臣民的一篇教導,開頭就提到這一句話了,「道並行而不悖」。而且他還點出來,佛家治心,道家治身,儒家治世。成德以前讀過這句話,沒有夠重視,現在覺得這句話很有見地,側重不一樣吧?但這句話也提醒我們,學大乘佛法的人,那是佛家治心,可是假如我們沒有學儒,直接就跳大乘佛法,那會不會學出有偏?你看治世,儒家一定強調修身、齊家、治國,他有這個次第,他會重視家庭倫理,重視自己的本分,他會把家庭關係處好。
老法師其實講經的時候有講,我們學佛,只要造成家庭不和,這個就不妥當了,一定學錯了。可是老法師這段話對於我們在家的二眾弟子,我們有沒有很重視老法師這段提醒?我們在修學過程也很容易選擇性去學,真的,有時候說老法師講什麼,有嗎?同樣聽一集聽下來,可能別人分享那個重點,我們一點印象都沒有。當我們是選擇性學的時候,那誰在選擇?自己在選擇。那我們是跟誰學?我們自己在選,哪怕是我們選的那個句子,可能也是順著我們的意思去理解。假如我們是全盤接受,那就不選了。你看顏回跟孔子相處,「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老師講的每一句他都馬上入乎耳,著乎心,放在心上,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在他的言行當中就把老師教的講清楚,然後做出來。
我們都說跟老法師學,但是不能揀擇他老人家的教導。不只是對飲食勿揀擇,它只是一個境界。吃飯是一個境界,會吃飯的人,在吃飯的時候放下分別執著,提起感恩心。所以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他吃飯,愈吃感恩心、菩提心愈增長。不會吃飯,這個好吃我多吃一點,這個不好吃我一點都不吃,哪怕它對我很重要我也不吃,吃飯就變成增長愛憎的心,增長執著了。所以老法師常常問我們:「你會麼?」會修就是在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不斷能放下愛憎,放下分別執著,這會修了。我們不會了,六根接觸六塵反而在增長執著、增長愛憎。包含我們也聽過,「我只相信老和尚,我只聽老和尚的」,好像別人跟他講話都很困難。其實老法師是指導我們依法不依人,人家講的話跟經典相應我們就要聽。尤其我們假如講這個話,講給你的父母、講給你的親人聽,人家多難過,這傷到人家的心了。出言要順人心,心地要柔軟,這個也是老法師在講經的時候教導我們的。
老法師有強調,家庭的關係一定要處好,不然就學錯了。這是一脈相承的教導,印光祖師講敦倫盡分,李炳南老師講「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都很重視,延伸下來。我們遇過學了佛了夫妻相處不好,那麼多年過去了沒有改善,都不重視這一點。我們學了佛,夫妻、婆媳、家庭倫理關係都處不好,你說我們其他的同修知不知道?甚至於是沒學佛的大眾會不會慢慢知道?那流弊不就出來了。
所以儒家治世,這個倫常本分很重要。儒家最核心的就是講五倫、講八德。其實佛家也講,講的不比儒家少,可是大部分在哪?大部分在小乘經裡面,《阿含經》。諸位老師你們有讀過《阿含經》的請舉手。那我們沒讀過《阿含經》,我們一定要讀儒家、道家的這些基礎經典,因為不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他會表錯法、會偏掉。所以儒釋道各有側重,相輔相成。
我們現在看我們佛弟子表好法的多不多?他的偏在哪?古人都有提醒,老和尚也有提醒,雍正皇帝也有提醒。那道家是治身,就把身體照顧好,這個道家講得深入,《黃帝內經》這都屬於道家的經典。諸位老師我們知道怎麼吃飯嗎?怎麼穿衣嗎?生活作息怎樣才是道法自然?我們想一想,一個孩子身體健康跟身體孱弱,他的一生差別很大。第一個,他學習的能力就有差別了,身體好,記憶力也好;身體差,腎氣不足,學的東西很容易就忘了。像成德現在常常一下樓,我剛剛燈關了沒有?你看這個腎氣不足,記憶力沒有那麼好了,在生活當中都可以感覺到了。但這些都有方法,從食療,甚至從你可以按摩,可以搓一搓自己的腎臟,自己的經絡常常按一按才不會淤堵。你血氣不通,你精神當然慢慢就弱了。
養生還是很重要,你看學習,身體好跟不好就差很多。再來,孩子以後他要經營事業,要不要體力?他要照顧老人,他還要照顧妻兒,要不要體力?甚至修行也要體力。我們念佛念五分鐘就開始夢到周公了,體力不行。所以我們現在從小就把很重要的養生觀念教給學生,很重要。我自己成長過程,到我大學畢業,沒有老師跟我談過《黃帝內經》,十二個時辰,哪一個時辰哪一個經絡做主,沒有談過。你看大學的時候熬夜的現象很多,那對身體的損傷很大。到底大學四年讀下來獲得什麼?首先損失了一個身體健康,那就一輩子遺憾,其他的就別說了。大學可應該是增長一個人的志向、能力、使命感的地方,大學可不能變成墮落的地方。我聽說還有同學要考試前把電腦鎖起來,然後把鑰匙交給同學,交代這個同學,我再怎麼給你要你一定不能還給我。就打電動玩具打到上癮了,你說這樣的大學生活他能不墮落嗎?
所以整個教學是一條龍才對,不管是體制內的還是私塾。他高中以前花了那麼多的精神,結果送到大學是墮落的結果,那前面這些努力價值何在?甚至於前面這些努力有沒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假如我們只盯著他的分數、成績,那很難利益他的一生。所以我們做老師是要做孩子一生的貴人,要這麼去考慮。
以前的讀書人醫理都懂一些的,不然他不會照顧自己不就讓父母操心了嗎?再來他還要去照顧自己的父母跟家人,所以他要懂醫。自己也感覺父母很愛我們,我看我母親常常也是燉個什麼東西給我吃,很費勁的。母親已經在學校教書了,還要花那麼多的心血照顧全家,還要燉這個給我們吃,我們也很感動。可是我母親也不懂得《黃帝內經》這些養生的觀念,人家說個什麼好就弄來吃了。可是虛不受補,這些我們不一定懂。所以有時候愛護孩子、愛護學生,但是我們不懂得一些原理原則,反而適得其反都很難講。
所以儒釋道,治心、治身、治世。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要表好法才行。從身體方面自己也要下功夫來調整,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到最後搞得,自己搞了一輩子變成謗法、謗佛,這是太愚痴了,我自己太沒智慧了。
在孝道方面,除了照顧好身體,自己也要思考,父母有沒有在操我什麼心?常常提醒我的,希望我改掉的那個壞習慣,我自己改了沒有?有時候想一想,真的不好意思再跟大家講課了,真的想自己好好潛下心來,很紮實的把父母提醒的這些壞習慣改了,甚至於是父母最好的優點,我趕緊要把它效法了。《弟子規》說「見人善,即思齊」,假如父母身上最好的優點我都沒有效法,那我還能去效法別人嗎?這是我從小看到大的。自己常常問問自己這些問題,比較不容易自己騙自己了。因為也要謹防自己在修學的路上出現執著點,這是修學的一個重點。因為修學就是讓我們放下執著,但是學著學著反而增加了執著,那就會把自己的道業給耽誤了。
《金剛經》是《大般若經》的精華,《大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我們也要會觀察,佛陀是五時說法,我們看前面是阿含時,阿含講了十二年,方等講了八年,最後純大乘是般若。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前面已經講了二十年,之後才是純大乘,而且般若講了二十二年。佛不多事,假如勸兩年就可以,佛絕對不會講二十二年,所以代表要勸那麼久才能真正入這個境界,當時候的弟子。佛是應機說法,但是當時候的弟子要二十二年,那面對我們這個時代呢?這個是值得我們去考慮的問題。
而《金剛經》就是指導我們「應無所住」,有所住就是有所執著,有執著點。所以這個修學不簡單,我們聽一句法,有可能就在這一句法當中產生執著了。比方成德也有發心,我們出家了,要效法老法師,老法師講經不中斷,我也要學每天都講經,講經不中斷。但萬法因緣生,老法師當時候他的身體狀況怎麼樣?大家假如有留心,老人家七十幾歲都是紅光滿面的。我現在還不到五十歲,就沒什麼血色了。我假如執著這一句「講經不中斷」,我這一年多還滿拼的,有時候一天講五六個小時都有,然後感覺自己性格上還是比較逞強。後來因為這段時間有醫生來了,然後也提醒我氣比較不足,這些內臟自己都要注意一下。
跟大家舉這個例子就是說,我們聽說講經不中斷,這是一個精神,但是也要衡量自己的條件。你可以不中斷,但你一個禮拜講三天或者講五天,你不要讓它斷,不要變成一定執著我每天都要講,而且有時候講又講得比較長。其實我有時候講課都講到沒氣了,然後都撐著,那個都屬於透支。所以自己觀察自己,再觀察走過來的路,感覺有些太壯烈了。大家一想到壯烈兩個字會想到哪句成語?叫壯烈犧牲。這個路是走長遠的,所以在境界當中調伏習氣為精進,應該是要把我自己的這種太逞強放下。而且現在的人很現實,他的現實就是他要看到利益。你學了傳統文化,身心有沒有愈來愈健康?家庭有沒有愈來愈和樂?鐵定的。你一下子告訴他,你這一生就能成佛了,他還沒考慮到那裡去。假如我們這些法都沒有表出來,那可能他就會打一個問號,會懷疑了。所以我們看老法師弘法過程,好多其他宗教的都問他老人家,「你身體是怎麼保養的?」因為問這個問題的這些長者都比老人家年紀小,但看起來都比他老,所以才會問他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剛剛還說學要學全面,不能挑著學,表法也要全面效法老和尚才對。所以自己愈講愈慚愧,不好意思再跟大家分享。
比方說老和尚從來沒有熬夜,成德親近的歲月裡面沒有一天熬夜的,可是自己有熬夜,你看還是跟自己學,太不應該了。老法師說修學要成就,最重要的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幹,那得老老實實聽話,然後不能挑著學。也體會應該是十幾歲聽到的一段話,「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自己聽到老法師教導的,等於聽一句自己就要很好的去落實一句。老法師跟我講過好多遍,要好好照顧身體,當時候只覺得老人家很關心自己,沒有很重視把自己的身心要調整好。
好,是跟大家交流到以調伏習氣為精進,所以自己造成身體不是很康健的這些習慣、性格,我自己要放下,這個才是精進。
我們跟大家從上禮拜開始交流「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師長也提醒到,師長首先是從理念,整個傳統教育孩子,三歲看八十,這個很重要。之後孩子到了學校去讀書,掌握這個機會點。時過然後學,勤苦而難成,這機會點我們要抓住。包含養生都有時節因緣,女孩女眾是以七歲為一個週期,這是聽中醫師講的,男眾是八為一個週期。所以更年期可能在七七四十九上下這一段時間,男眾是八八六十四。而身體的養成,男眾自己的體力能夠在二十四歲以前調到最佳狀態,那他可能受用終身。女眾七三二十一,在二十一歲以前能夠把她的體能開發到最佳狀態,那對她一生幫助太大。
大家應該都買過蓄電池,可以充電的,第一次要怎麼充?一定要把它充滿。假如你第一次充充到一半就把它拔下來了,那可能你要再充滿就比較難。這也是一個時節因緣,我們現在去觀察大學生的體力狀態怎麼樣,很少出去晒太陽,鍛鍊不足,他的體能都沒有開發出來,臉上都沒有血色,那就弱不禁風。你說我們父母老師在他這些時節點沒有護念到他,就很遺憾。所以健康有時節因緣,學習都有時節因緣,都要掌握住。
老人家也講到了童蒙養正教育的偏差,這些部分也是提醒我們,做事不能只考慮一個點一個線,要考慮方方面面,而且要考慮得深、考慮得遠,不能只顧眼前,種子撒下去了,怎麼澆水,怎麼施肥。看事情,成德也曾經跟同學交流《群書治要》,我們學了《群書治要》能提升什麼能力?成德有跟他們提到,我們學完《群書治要》,看事不看一個點,不只看一個線,也不只看一個面,能夠看立體的,八面玲瓏。不然我們只看點、看線,就會看出執著點來,不全面。
老和尚在這裡講到了,「傳統文化老師必須自身具有真正的道德與學問,才能把學生教好。不能把辦教育看得太簡單,做得太粗糙,否則就不是真正在辦傳統文化教育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能太粗糙了。「萬一教傳統文化的老師自身修養不足,未能真正落實倫理道德,甚至還時常在日常生活或教學當中流露出煩惱習氣」,比方說我們愛憎很強,偏食會影響小孩,包含我們對學生也有喜歡討厭,孩子年齡小,好的他也在學,不好的也在影響他,就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那反而是在糟蹋傳統文化、抹黑傳統文化,這個過失是很嚴重的!」
老人家在提醒我們弘揚傳統文化,可謂是苦口婆心,不只是這一篇在提醒,很多篇,包含「傳統文化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這些都是專題來討論我們怎麼提升,進而才能更好的去教好學生。而且這個路很長。我們說蓋棺論定,古人留這一句話很重要,因為我們在教學的這幾十年的路上,只要有被財色名利誘惑住,那可能就沒有辦法成就自己,甚至於流弊就會出現。
我們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可是對我們很挑戰的在哪裡?在我們都不是從小學的。這是一個客觀的條件,不是說苛刻要求我們,我們確實不是從小學的。所以老法師特別提醒,誰想很快的把傳統文化復興,就會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教育是百年樹人,我們要把它操作成轟轟烈烈的活動,那鐵定會把大眾給引導錯誤了,他學錯方向,那就斷人家的慧命。這個不是惡意的,但是師父這些話都在提醒我們,我們不能不重視。為什麼讓我們扎根?正己化人,正己是先,化人是自然而然。我們現在都很想要去利益大眾,但我們忽略正己,我們忽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內功。我們又不是從小學的,又不重視內聖調伏習氣的功夫,那怎麼可能在財色名利面前不染污?所以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老法師才會說,跟我十幾年、二十幾年,在財色名利面前過不了關,不能怪他們,他們不是從小扎根的。雖然不能怪他們,但是很可能他這一生的道業就不能成了,也是很遺憾的事情。當然,能發心五年就挺可貴了,我們就感他這五年的發心;能發心十年,我們感他十年的發心,這個年代挺不容易的。我們畢竟看到了這些現象,老法師在講課也在提醒,那我們得有警覺性,我不能染著。這個時候善友為依很重要,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家庭裡面為什麼說妻賢夫禍少?因為妻子是旁觀者,而且她又賢德,她又善巧提醒,這個提醒很重要。
成德現在觀察,很多十幾歲的孩子,他看到你露出笑臉,跟你打招呼。可是當他自己靜下來,也沒有人跟他講話,他臉上是苦悶的,十三四歲的孩子。突然有人跟他講話,他馬上又變成笑臉了,他會應對人事。其實我們私底下這樣觀察,都覺得他這樣挺累的。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在哪裡?他有雙面性,甚至多面性,這樣的孩子他很難打從內心裡面笑出來。每個人的笑聲不一樣,他是從心裡面哈哈哈這樣笑的,還是呵呵呵,不一樣的,皮笑肉不笑。為什麼有雙面性?很可能他的父母價值觀不同,甚至於父母教育的理念不同,那孩子慢慢要變成什麼?見到媽媽要講媽媽的話,見到爸爸要講爸爸的話,有時候父母衝突大了還得選邊站。你說這麼小的孩子就在這種境界裡面,他的內心會不會有掙扎?會不會有苦悶?
有個孩子七歲的女孩,她現在十多歲了。她自己就回想,當時父母打起來了,她在中間要把他們推開。選邊站,父母要選邊,再加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又不一樣,你看她不是面對每個人都是一個面相,就變成雙面人、多面人,很累、很辛苦,很難心上沒有負擔。
成德看了是很心疼,因為成德的成長過程從來沒有發生過要選邊站,我得站爸爸這邊,還是站媽媽那邊?沒有這種內心的掙扎。而且哪怕父親他教訓我們的有一點不妥,一點點不妥,母親都不會當面說不對,夫妻是配合的。都是什麼時候?講完了,沒人的時候,母親態度很好提醒父親,父親聽了能接受,都沒有當場去指正先生有什麼不對。我現在看很多夫妻,在我面前、在小孩面前,先生的不對,太太的不對,當場就講給小孩聽。孩子在這樣的一種氛圍,對他的內心都有不小的衝擊。為什麼說妻賢夫禍少?不只夫的禍少,孩子才能夠健康的成長。夫妻是要互相配合合力,有時候他演黑臉,有時候另一半演白臉,互相配合的。
旁觀者清,在夫妻當中是這樣,在家庭當中是這樣。包含我們在修學的團體,大家善友為依,當我們有一點徵兆的時候,都有人肯提醒我們。當然也是感召,「聞譽恐,聞過欣」,聞過欣是因,任何事都離不開因果兩個字,「直諒士,漸相親」,交感。
我自己曾經在一所學校服務,也是發生一批贊同校長、一批反對校長,然後那種氣氛就要選邊站。因為我從小就不選邊站,所以在這種氣氛我也沒有選邊站,我們該幹好我們自己的本分盡力去幹,真的有緣了在其中調和。因為有時候一對立起來,我們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能響的叫半斤八兩,古人這句話也很有味道。我們不捲入這種對立,但是有機會四攝法,送禮,送些吃的,跟大家建立好關係,有機會的時候,在大家情緒太偏的時候提醒一下。當然也能體恤雙邊的立場、雙邊的不容易在哪裡,這樣我們跟他們在溝通的時候,他們首先會感覺你滿能理解我的。這言語要先調劑人情,進一步再發明事理。
而成德的觀察都覺得,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不見得是壞事。就好像唐太宗遇到魏徵,魏徵很給他提意見,好事還是壞事?我們閩南話還有一句話:嫌貨的才是要買貨的。我有沒有講對?現在不常講閩南話,講錯你們要指正我。比方說要買一件衣服,這裡怎樣、那裡怎樣,他就是很想買,跟你嫌一嫌看看價格會不會低一點;他假如不想買,他拿了就放下去了,他不會跟你。會跟你提意見的,很可能是他是希望好的,他給你提意見。你能夠體恤他是為學校好、為大局好,你不要不歡喜,甚至接納他的意見,一下子這個對立不只不見了,這樣的人很可能變成你的股肱大臣。就像魏徵,人家唐太宗會用,成就貞觀盛世。
成德當時候觀察,那個最反對校長的真的是一心為學生、為學校的,但他的態度是強烈了一些。可是我覺得太可惜了,當然也是我德行不夠,在這個因緣沒有能夠轉化得更好。後來我離開學校,又有機會回學校去看,那一位很反對校長一些做法的,剛好我們見到面,他也很可貴,他就說:「哎呀,我那個時候的態度太激烈了。」他是覺得成德這樣比較溫和,可能會更適當一點。當然我當下也是肯定,我說:「你當時候,我們也能體會到你也是一心為學校、為學生。」但是你看他也會反思。
成德一直在體會事事真的是好事,只要我們的心態對了。不管現在這個境界是在夫妻相處,還是在家庭裡的倫常相處,甚至於是在單位裡面。我們能在一般人覺得壞事當中用真心,危機可以變轉機,煩惱可以變菩提。尤其現在我們光講道理人家很難感動,我們真把忍辱演出來,真把大肚能容展現出來,真把怨親平等做出來,那就不是壞事了,很可能怨親就變法侶,那怎麼是壞事?這也就是我們學佛的目的。學佛的目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我們能轉境界,境界愈來愈好,家庭的狀況、團體的狀況;我們不被境界轉,一被境界轉我們情緒就來了,我們的心念就是輪迴心造輪迴業。
所以這一句「聞過欣」非常非常重要,尤其對於我們不是從小學的,我們光是要把學佛以前所染上的習氣放下,就不是一件小工程,更何況我們每天還要面對那麼多人事境緣,內還有這些習氣,外還有這些五欲六塵的境界,很容易就陷到事裡面去了。這個時候家人是旁觀者,同參道友是旁觀者,能護持得到我們。
蕅益大師「淨社銘」四點:「淨土為歸,持戒為本。」淨土為歸重要,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持戒為本,我們今天一直在強調孝道,要從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開始。「孝名為戒」,孝是戒的大根大本,戒能夠攝受我們的身口意不要造作惡業。人一有孝心,他不願意羞辱父母,「德有傷,貽親羞」,所以壞事他不願意做。「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可以制止住很多身口意的惡業。持戒為本,「觀心為要」,我們時時要看念頭,不能自欺。第四點,「善友為依」。在我們看這一段,我們不能糟蹋傳統文化、不能抹黑傳統文化,就得要有善友的護持,不然我們什麼時候習氣做主,有時候自己不見得知道。
俞淨意公十八歲就考上秀才,讀的書可不少。教了一輩子書,到四十七歲窮困潦倒。幸好他恭敬灶神,灶神爺護持他、提醒他。可是一提醒他也沒有馬上接受,所以不簡單。告訴他:「上帝派使者來看了你很多年,你沒有善。」他說:「那上天不是纖毫都有記錄嗎?一點點善都記下來,哪有可能我這麼多年都沒有?」他說:「真的,你一樣都沒有,你幹的都是幹表面的。放生你從來沒有自己主動的,都是別人要放生了,好好,你跟著去了,可是你們家廚房裡面還綁著螃蟹。」這些都把它講出來。「你說你沒有犯色,你是沒有機會,你看到漂亮的女子你的心都動了。」「吾誰欺,欺天乎?」講到這個分上他才承認。每天你的念頭都是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憶往期來念、恩仇報復念,憧憧於胸。這是一個明朝的讀書人,不是沒讀過聖賢書的人,他到四十七歲還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過失。
俞淨意公慈悲,可能也是佛菩薩示現讓我們以他為借鑑能突破自欺。灶神爺點他的問題,「意惡太重」,所以我們下功夫得下在念頭;「專務虛名」,不能只是做給人家看的;「滿紙怨尤」,提醒我們修學的人內心不能對人事有怨,一有怨,火燒功德林,都燒掉了;「瀆陳上帝」,他怨天尤人就會褻瀆神靈。他還有灶神爺點化他,因為他拜灶神,假如沒有灶神爺那麻煩了,每天怨天尤人,業就積得更厚了。
我們每一個修道的人也要想一想,我有沒有真正會指出我不足的親人、朋友、同參道友?這個得問我們自己。真正修行的人,甚至是做主管的人,位置愈高因果愈重。這個是自己深有體會的,自己不只照顧自己不夠,因為畢竟這十多年來都是處於高位,做的決策也有不妥當的地方,這裡面也有因果,我自己也要承受。當然也很感謝,有做錯不少事,但佛菩薩慈悲,還給自己這個機會戴罪立功。自己也要更記起走過來的這些路的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來做,也要對得起佛菩薩給的機會跟師父上人的信任。
自己是可以感覺到位置愈高因果愈重,所以假如有人很羨慕當領導,我是不羨慕,誰願意做我讓給他做。那當然我也不能激動,也要看看他的能力可以,那我可以隨時讓給他來做。因果愈重,我們就更「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一句話在《孝經》的「諸侯章第三」,是有一段開解,「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這是一個國君要有的修養,不然他一富貴了,他驕慢、他奢侈了,這個國家就會出現危機,他就沒有盡到愛護好子民的本分。
同樣的用在團體裡面,領導者要護念團體,領導者是要達成這個使命、任務。就像我們是弘法的團體,我們要為正法負責,為眾生負責,為十方供養負責,那就要很謹慎做每一個決策。因為可能位置愈高,每一個決策都影響到人心的向背,決策對了,向心力更強;決策不對,人心就離散。所以古人為什麼在講到「諸侯章第三」,不是古人是孔子,這是孔子講給曾子的一部經,馬上就引了《詩經》這一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在團體裡位置愈高,甚至於是你在家庭、家族當中威望很高,也要經營一個大家跟你提醒的時候不會有壓力的家庭氛圍、團體氛圍。這是無形的,但是它隨時在影響自己,也在影響每一個人。我們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氛圍,事情哪怕有偏差都能很快調整,不會造成那個偏差太厲害,真正知道的時候積重難返,那就很遺憾。
我們有推薦大家看「達摩祖師傳」,大家看過吧?達摩祖師在電影裡面有一句話說:「看那看不到的東西」,這種氛圍磁場是看不到的,但它存在。「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當然這是禪宗的話,每個人我們可以自己去體會。
好,那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