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開吉法師主講 (第六十二集) 2022/12/10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62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今天開吉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心要」。
首先我們非常的歡喜,今天迎來了阿彌陀佛的聖誕,承蒙上成下德法師慈悲的安排,還有極樂寺幹部的邀請,給開吉這個機會,在一條龍師資培訓班當中跟各位老師和大德同仁們做分享報告。在這個課程開始之前,也有和德師父特別的請示應該要講什麼樣的主題,德師父慈悲開示說,因為今天是阿彌陀佛的聖誕,所以就藉著這個機會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彌陀的大願;第二點,法師也強調要以淨土為歸;第三,希望開吉和大家分享一點,跟隨淨公老和尚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老和尚有給予我們怎樣的慈悲教導。
首先,由於極樂寺幹部的慈悲安排,請開吉在這裡先簡單的做一下自我介紹,因為可能有很多老師和大德我們是第一次共同來分享這個課程。開吉主要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修學和求法的歷程。開吉是在一九九五年最初遇到了佛法,遇到淨土法門,開始追隨恩師上淨下空老和尚學習佛陀的教育,並且聆聽師父上人的講經開示。從那時候,因為師父上人希望每個佛弟子都可以先把《無量壽經》讀三千遍,然後再聆聽師父上人講解經典的課程,開吉就是在十四歲的時候開始跟著師父上人學習佛法。到一九九九年開始上了大學之後,師父上人就讓開吉每逢寒暑假都要到新加坡去聽經聞法,當時師父上人在新加坡講解了《華嚴經》《無量壽經》等等大乘的經教。
開吉是二OO二年在北京大學的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的。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專業?因為師父上人在九十年代的講席當中常常會談到一件事情,就是在中國以趙樸老為首的幾位老人,他們非常的擔憂將來的年輕人看不懂漢字文言文,所以就提出了政協O一六號的提案,希望能夠建立古典學校,來培養更多的年輕人學習漢字文言文。但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全中國只有四所大學能夠開得出古典文獻專業,因為像文字、聲韻、訓詁、版本、校讎這些專業課程的許多老教授在那個時代都日漸凋零。我們北京大學當時每年只能夠招收到十個學生願意學古典文獻專業,因為那時候是改革開放,大家都在忙著拼經濟,不像現在中國政府大力的提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努力的恢復和保存。就像中國國家主席最近在沙特訪問,我們看到沙特就開始在各個學校推廣漢語的教學。
從二O一一年到二O二二年,開吉出家之後就開始有機會可以長期的跟隨在恩師上淨下空老和尚的身邊,學習佛陀大乘經典,並錄製各種課程。其實師父上人對我們的要求是很嚴格的,舉個例子來說,在二O一O年前後,師父就特別指示開吉要開始學習《太上感應篇》,這個課程師父就要求一定要講滿十遍才算合格。那時候開吉出家沒有幾年,就很認真聽話,所以在寺院就開了兩個教室,白天在大教室講《太上感應篇》,晚上就在小教室講,最後就完成了師父所要求的標準,把《太上感應篇》講完,這對開吉學習大乘佛法幫助非常的大。
到二O一二年開始,師父上人就教導開吉要開始學講《淨土大經科註》。當時有三位法師,師父就讓開吉用國語來講《大經科註》,請勝妙法師用閩南話來講《大經科註》,從二O一二年到現在堅持了十年,學習《無量壽經》一直沒有中斷。不過期間在二O二O年到二O二一年的時候,因為師父上人特別體會到孩子一定要從小扎根,把《聖學根之根》這個德行和學問的基礎扎穩,這樣學習大乘佛法根深蒂固,將來開花結果才能夠枝繁葉茂,所以在學習這麼多年大乘經典之後,師父上人又讓開吉從根柢扎起,從《小兒語》《弟子規》這些課程開始學。
二O一七年到二O二二年,就開始擔任師父上人的祕書工作。這個期間,因為師父上人在晚年九十多歲的高齡,為了全世界的和平,也為了在世界範圍當中去推廣倫理道德因果等聖賢教育,所以那幾年當中師父是不辭年邁,往返奔波於歐洲、澳洲還有亞洲各個國家,去推廣祭祖、推廣世界和平這些工作,所以這個期間我們是跟隨師父上人在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這是簡單的自我介紹,下面我們開始來進入今天要學習的主題,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心要。這也是德師父非常的慈悲,希望在今天彌陀聖誕的日子跟大家來分享彌陀的大願,但是因為我們的課時有限,只有一個半小時,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把四十八願統統分享圓滿,那就把其中最核心的心要跟大家做簡單的分享,這樣可以圓滿德師父希望大家能以淨土為歸的這個願望。我們今天的課程,我們有把今天學習的參考書教材請幹部發給大家,就是《淨空法師全集》的講學用書類第二冊的電子檔。如果大家有收到這份電子檔,就可以參考學習;如果手上沒有,開吉也會在投影片上面把每個內頁都展現出來,跟大家來分享。
為什麼會選擇師父上人的《全集.講學用書類之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一套書是師父上人留給我們的非常珍貴的法身舍利。師父上人今年圓寂,很多人都來到極樂寺參拜,並且禮拜師父上人的肉身舍利,可是我們會在師父上人的《全集》講學用書的手稿當中看到師父留給我們更加珍貴的法身舍利。而在這部書當中,從師父上人有許多小註解,大家看到畫面上畫的這些各種顏色的線,還有後面會看到師父有寫了許多的小註在上面,特別可以體現出師父上人那種真誠恭敬的在學習經教和講解經教的心。其實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人一生做事情會成功,並不完全是因為他的天資、資質有多麼的好,而往往是因為他比別人更加的努力。這一點如果大家翻閱師父的手稿(師父的《全集》我們會一本一本的把它出版出來),大家就會看到從師父年輕的時代,一直到八九十歲的高齡,每次上台之前,師父要準備講稿的時候,都非常認真努力的在這些經本上面去寫這些小註、去抄錄經文,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師父上人真誠恭敬的心,用這本書來跟大家做分享也有這樣的用意在其中。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師父《全集》的「講學用書類之二」第二十七頁,首先紅色框框當中就會看到善導大師所提出的四十八願的心要。善導大師於四十八願中有談到,這當中有五願是最為重要的。這五願就按照這個順序,第一是「定成正覺願」,也就是彌陀的第十二願;「光明無量願」,是彌陀第十三願;「壽命無量願」,是彌陀第十五願;「諸佛稱歎願」,是第十七願;最後第五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十念必生願」,這是第十八願。所以在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當中,這五願為真實願,視為四十八願之心要。也就是說彌陀的四十八願大家看起來雖然它的條目很多,可是它最為核心、最為重要的就是這五願,這是善導大師給予我們非常珍貴的開示。
我們知道在唐朝的時代,有許多來自日本以及各個國家的留學生都到長安來學習,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跟隨著善導大師學習淨土法門,跟隨著天台智者大師來學習經教、學習天台宗。像日本這些留學生,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都成為了他們國家的祖師,還有韓國也是如此,所以他們特別的尊重中國的祖師善導大師和智者大師。而提到善導大師,特別要談到他的老師道綽法師。在《淨土聖賢錄》中就有記載道綽法師的生平事蹟,其中道綽法師有特別值得人們稱道的一點就是,他為後人做出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最好的榜樣。這也是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會提到淨宗祖師其實應該要有道綽大師,為什麼?我們看一下這裡這段記載就有談到,道綽法師一生當中為大眾講《無量壽經》還有《觀無量壽佛經》,這淨土經典講了兩百遍。這個數字很驚人,我們說一生當中要把大乘經典講得遍數這麼多,他真的是把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做出了最好的榜樣,而且他一生一天當中念佛是七萬聲佛號做為定課。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樣的老師能夠培養出像善導大師這樣的學生,這老師也是功夫下得很深。
另外一位,我們看到同樣是在唐朝的時代,還有一位賢首宗的祖師。說到法藏大家可能沒有那麼熟悉,但是如果提到賢首國師,有聽過師父講經的同修可能印象就很深。賢首國師是華嚴宗的祖師,他曾經寫過一篇相當於博士論文,就是《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們看到,就是這樣一位曾經翻譯過《華嚴經》的一代大德,我們看他一生是怎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一生講《華嚴經》講了三十多遍。
我們看到這些記載真的是非常的感動和驚訝,就是這樣的祖師大德,他們在唐朝時代共同為大乘佛法創立了非常輝煌的一個時代,留下了很燦爛的篇章,並且對後世之人的影響是相當的深遠。我們看到同樣是在道綽大師影響之下,善導大師一生當中也是非常努力的去把淨土法門發揚光大,他一生在淨土法門當中,你看「演說淨土法門三十餘年,未嘗睡眠,護持戒品,纖毫不犯」,是這樣的一種精神去傳承著他老師教給他淨土法門的這些經典。這是善導大師一生能夠成為淨宗的祖師,他也是在弘法利生的方面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貢獻。我們看到《淨土聖賢錄》當中就有引述他的一句「勸世偈」,大家可能對這首詩會滿熟悉的,「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豈免衰殘病苦。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善導大師就是用人世的無常來讓我們要精勤努力的修學淨土法門和稱念這句阿彌陀佛。包括在今年像醒公老師和師父上人示現圓寂這樣的一件事情,其實讓我們特別體會到苦空無常和萬法皆空的道理。
我們在學習師父上人所講解的《淨土大經》的時候,常常會聽到師父在跟我們講述《金剛經》的要義,以及般若經典的要義,其中有一句話是師父在年輕的時候學習般若經典所做出的總結,那就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麼多的大德善知識都離我們而去,回歸到了常寂光當中,這正是警示我們人世無常,生命就是在呼吸之間,所以就要用這非常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真實永恆的東西。
這是老人家的慈悲示現給我們的警示,當然我們知道如果在英國漢學院學習的同學,在今年也特別痛切的送別了同樣是九十六高齡的英國女王。開吉記得師父上人在最後英國之旅的時候就曾經去過蘇格蘭,當時師父還為要建設宗教大學以及世界和平,還有推廣漢學教育這樣的願景,和英國皇室的這些成員在做非常友善的溝通和交流。我們看到英女王過世的時候她在蘇格蘭,最後也是非常孤獨的有一段長長的旅程,當時我們都曾經陪伴著師父上人走過蘇格蘭這樣的一段路,想不到同樣是世界和平的使者也是在今年離開了我們。這種種的無常都是在警示我們,一定要珍惜當下的光陰,努力的修學淨土。如同賢公老和尚所說,「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從古至今的這些淨宗祖師大德,都是用他們的一生來為我們詮釋什麼是生命永恆的真諦,就是我們在六道輪迴當中生生世世輪轉不休,什麼時候才是頭?在六道輪迴當中,大家不要覺得好像人道、天道很舒服,其實師父常常說三惡道才是我們的老家,來到人天只是暫時喘一口氣,住個旅館而已,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地獄、餓鬼、畜生道裡面去流浪跟徘徊。
這種無常的警示讓我們提高警覺,一定要把這句阿彌陀佛的佛號放在心上。就如同德師父跟開吉所分享的,他雖然教學和工作非常的繁忙,但是他現在也每天都要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去努力的念佛,要把念佛的功課強化。我們在這三年的疫情當中看到了太多人世無常這樣的一種警示,更是提醒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的稱念這句佛號。
善導大師在這裡,我們看到他提出四十八願當中有五願是四十八願的心要,「可見此願,實是彌陀宏誓之心髓。彼佛本懷」,這彼佛就是指的阿彌陀佛,這是阿彌陀佛的本心本懷。彌陀的本心本懷究竟是什麼?「只是為一切眾生決定成佛」,他所為的就是這樁事情。所以我們如果知道明白了,對於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就會生起了知恩報恩的心。為什麼?阿彌陀佛對我們實在是太好了,這個恩德超過了生生世世的父母師長,是好到了極處。為什麼?他對我們的幫助不是短暫的,譬如說只是享個人天福報,得一點小利益,不是的,他對我們的幫助是要我們一生成佛,這是彌陀所發的願。所以後面我們會看到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這個「定」字多麼的肯定,每一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不成正覺的,這個定是必定、肯定。
善導大師所教給我們的這五願,我們一定要把它記在心上,如果大家生活很忙碌,沒有辦法把四十八願一下子都學習和吸收清楚,我們可以先從這五願開始,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定成正覺」、「光明無量」,還有「壽命無量」、「諸佛稱歎」,以及「十念必生」,也就是這二十個字就已經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全都包括在其中。而善導大師教導我們,這是真實願,真實不虛,這二十個字就是四十八願的心要,是四十八願的核心,也是四十八願的宗要。
「可見此願,實是彌陀宏誓之心髓。彼佛本懷」,就是阿彌陀佛的本懷,他的本心本願,「只是為一切眾生決定成佛」,希望一切眾生能夠一生成佛。「為實現此願,乃有十念必生之殊勝大願」。
我們要問,在這五願當中究竟哪一願是第一當中的第一?毫無疑問就是「十念必生」。十念必生讓我們對淨土法門生起了決定的信心,你看往生其實並不難,真的很容易,十念必生讓我們體會到人人都有分,這淨土法門所包括的範圍太廣泛了。可能會有很多的老師或者是同仁們覺得說,可是我每天的生活非常的忙碌,那怎麼辦?我沒有辦法像出家的法師或者是清修的這些修行人這樣從早到晚可以把時間用在經教上、用在念佛上。在工作繁忙的情況之下,大家沒有大段的時間去讀經或念佛,師父上人非常的慈悲,就教給我們用十念法。十念法就是一天九次,每一次兩分鐘,就是念十聲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看這十聲兩分鐘都不到,每天從早上起來先念十聲,晚上睡覺之前可以念十聲,這就兩次;另外每天吃三餐飯的時候,我們師父上人就說可以不需要念供養咒,那念什麼?就念十聲佛號,吃飯之前合掌念十聲,這是三次,加上前面一共是五次;另外我們很多的老師、同學每天要去上班、要下班,在工作的時間當中,上班之前就可以先合掌念十聲佛號,下班的時候,把很多工作的事情都安置好了,這時候再念十聲佛號,所以上下班這樣加起來是四次,加上前面的這幾次總共是九次。這是師父上人所提出的十念法,對於在現代忙碌的社會許多同修來說,這個方法非常的實用。假如說這個習慣我們一生都把它養成,這十念必生就有把握,臨命終的時候最後這十念始終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能夠決定往生。
這個方法我們以前,我記得有一年也是跟隨著師父上人到英國漢學院去參加祭祖的典禮,還有漢學院的開學典禮,在那個期間,我們現在的漢學院的院長勝妙法師非常的慈悲,有一天他就帶我們去喝咖啡。因為當時我們是祕書組的同學,跟隨師父上人南征北戰、南來北往非常的忙碌,每天都比較沒有時間可以自己用功,在咖啡館,在蘭彼得小鎮的那個咖啡廳,可能有很多老師也有去過,院長就帶我們分享佛法。後來我們大家就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建議,因為那幾年祕書組跟著師父上人在很多國家這樣跑來跑去,每天都是不分晝夜的在忙碌,怎麼能夠堅持修學?就提出了十念法這個方法。所以我們就在微信裡面成立一個小群,叫做「一心」,這個群就是專門念佛的。然後每天大家按照自己的時間,有時候會有點時差,譬如說妙公院長在英國的時候,我們可能是在亞洲地區,但是沒關係,我們都按照自己當地的時間,每次把這十聲佛號念完我們就在小群組當中發一個短信,表示我完成了十聲佛號的功課。這個方法想不到我們祕書組的同學就養成了習慣,大概從二O一八、二O一九年那時候跑歐洲,英國、德國、法國非常的頻繁,從那時候開始就一直落實十念法,一直到現在,妙公院長還帶著我們祕書組的幾位小同學,還一直都在堅持這十念法。所以對繁忙工作的人來講,這樣的修持是非常有效的,因為你從早到晚佛號都沒有間斷。
下面說到「眾生依此最簡最易、極圓極頓之徑路」,這雖然非常簡單容易,極圓極頓,這十念是極圓極頓,因為在十句佛號當中,我們非常真誠用心的去稱念阿彌陀佛,這當中不會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符合大勢至菩薩所教導的淨念相繼,一句接著一句,這當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就是功夫。如果說你念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時間比較長,可能會夾雜很多雜念,可是時間短,這雜念就不容易摻進去。徑路指的是走捷徑。「念佛往生,則皆可成佛」,你看這個語氣是多麼的肯定,沒有一個人不成佛,這往生就決定成佛。這是善導大師所作的開示。
下面我們就開始來看第十二「定成正覺願」,大家請看《淨空法師全集》第二十六頁,這是講學用書類第二冊。這十二是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大家在這一頁的講義當中就可以看到師父上人所寫的這些筆記,你看這個真誠恭敬,一筆一畫,可以看出師父這種治學真誠的態度。
我們先看經文:「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我們會注意到,四十八願每一章的最後一句都是「不取正覺」這四個字,看到這四個字,這一願就是一章,當然有的是一章兩願、三願、四願都有,或者是有幾個是一願的。黃念老的註解就有談到,「此第十二願名定成正覺願。往生者決定成佛」,這就是定成正覺。大家看到這個「定」字多麼的肯定、決定,一個都不會漏下。「正顯彌陀之本心」,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是存什麼心、是用什麼意?我們看到十方的一切諸佛如來,他的本心本願是什麼?本心本願是希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可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則是幫到了究竟,幫到了究竟圓滿。因為究竟的苦是什麼?究竟的苦是因為煩惱習氣不能夠斷掉,所以法身大士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無明的習氣還沒有斷,他就沒有辦法進入常寂光,不能夠成為妙覺,他還是等覺的身分。究竟之樂是成佛,如果能夠把無始無明的煩惱習氣都斷盡,這就離究竟苦,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能夠圓滿成佛。我們知道圓滿成佛才能夠得到究竟樂,阿彌陀佛就做到了,阿彌陀佛他老人家所用的這個方法非常非常的巧妙,能夠讓所有的眾生都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而且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憑什麼?這是憑著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神通、道力和功德,能夠把我們無始劫的業障,他不知不覺的就幫我們解決,也就是相宗所說的轉八識成四智,作阿惟越致菩薩。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坐蓮花的時候,這個蓮花是開的,你坐到裡面,蓮花合起來,佛就把這朵蓮花帶到了極樂世界,放在七寶池當中。等到蓮花再開,我們出來的時候是什麼身相?這個身相跟阿彌陀佛是完全一樣的,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還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真正的相好光明,這是我們六道的眾生無法想像的,甚至連二十八層天的天人他們都無法想像,如果他們知道這麼殊勝的功德利益,他一定不會貪戀人天的福報,一定是想念佛求往生。所以這就是佛的本心,「唯以一佛乘」,就像《法華經》所說,「無二亦無三」,在極樂世界是沒有二乘、三乘,唯以一佛乘。在極樂世界,那裡所有的課程都是幫助我們快速成佛,「廣度無邊眾生於究竟涅槃」,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本心,是阿彌陀佛的心意。
我們會看到這幅清淨莊嚴的極樂妙果圖,剛剛所談到阿彌陀佛把我們接到極樂世界,把這個花就放在七寶池八功德水當中,這個殊勝的景象大家通過這樣的一幅圖就能夠體會到。所以自古以來無論是佛家還是儒家、道家,這些祖師大德在推廣聖賢教育的時候,就常常會用藝術的形式來推廣,譬如說繪製像這極樂妙果圖,或者用音樂,用各種藝術的方式來弘揚聖賢教育。
在這裡開吉也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這是有一年劉素雲老師來到香港看望師父上人,跟劉老師一起來的有很多東北的同修,當時師父正在宣講《淨土大經科註》,我們就跟劉老師的這些護法同修一起煮了一桌東北菜。不知道我們在座的老師、同仁有沒有東北人,對東北菜會比較熟悉。這些菜我們都煮了哪幾道?有燉酸菜,還有拍黃瓜,還有蘸醬菜等等。等我們在廚房忙活完了之後把這些菜端上桌,劉素雲老師就分別給這幾道菜都起了一個名字,燉酸菜就叫做蓮池海會,拍黃瓜就叫清涼世界,還有東北有一道菜是在西紅柿番茄的上面放白糖,老師就起名叫蓮花朵朵,還有蘸醬菜就起名叫一心不亂。我們就用很多的小卡片,在菜的旁邊都把它的名字寫上,在這個圓桌裡面就端上桌。等師父上人講完《無量壽經》下來之後,就一起跟大家享受這頓「蓮池海會」大餐,吃得非常的歡喜。這個事情結束之後,劉老師就跟師父報告說:「師父,下一次我再來看望您,我們再繼續來開這個蓮池海會。」這是一個小插曲,其實可以讓我們體會到這些老師、大德在生活當中的時時處處都不忘記西方極樂世界,不忘記用生活當中的衣食住行來提醒我們,心心念念要想著阿彌陀佛,要想著西方淨土。
下面大家所看到的是師父上人這次圓寂的時候,有好多鴻仁的小曾孫也去參與念佛,他們還用日記的形式來寫下對師父上人的問候和祝福。開吉選了兩份小日記,這裡有一位可愛的小曾孫說:「師公上人,請問您在極樂世界過得好不好?極樂世界很漂亮嗎?師公上人您喜歡那裡嗎?看得到阿彌陀佛嗎?」我們看到鴻仁的這些小朋友們在四十九天的念佛當中,跟隨著老師和家長一起來為師公上人念佛,在他們純淨純善的心田當中就種下了阿彌陀佛的種子,也種下了孝道的種子。另外一位小朋友則是說:「有時間我要念佛迴向給師公上人,希望阿彌陀佛會帶師公上人去西方極樂世界。」
小朋友他們分享的內容很多,也都很感人,我們只是挑了這兩則跟我們今天所講的主題有關聯的,來跟大家做分享。當時很多的大德老師看到這些小朋友的日記也都非常的感動。他們現在也在認真的學習《小兒語》、學習《弟子規》這些課程,就如同師父上人在講席中常常強調的,孝親尊師是德行的大根大本。所以小朋友他們在分享當中有談到,非常感恩師公上人給他們可以讀鴻仁國際漢學書院這樣好的學校,讓他們從小就能夠遇到聖賢的教育。只有把孝親尊師的根真正扎穩了,我們這一生當中,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才能夠真正的有所成就。
我們看完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下面再讓大家看一看地獄。因為很多人你光跟他說極樂世界有多麼殊勝美好,他還不怎麼願意相信,可是你跟他講說這地獄有多麼的恐怖,有的人是因為畏懼地獄苦而生起嚮往極樂的心,這是每個人得度的因緣不同。大家看到的這幅圖,也是師父上人他老人家在生前曾經找同修,從佛教的經典當中把地獄的景象彙編成了一本書,叫做《諸經佛說地獄集要》,後來有大德老師就把這部書畫成了畫,這是其中的一頁。非常難得的是師父上人和醒公老師在生前都為這部書寫了序跟跋。
我記得從前在新加坡的時候,開吉在跟隨師父上人學習大乘經典《無量壽經》、《華嚴經》,也聆聽《太上感應篇》,師父上人就知道說,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都是在功利主義的社會當中成長起來的。開吉那時在讀書的時候每天都想著怎麼樣去競爭、怎麼樣去取得好的成績,就忽略了在德行和生活教育方面的培養,所以常常會做出一些對父母親很叛逆的這種行為。那時候師父對我們學生的情況是非常了解的,我記得有一次,那時候我大概才十幾、二十歲,師父就很嚴肅的跟開吉說,不孝父母(當然這也包括不敬師長,孝親尊師是連帶的)這個罪在陰間的罪是最重的,也就是說,你因為不孝父母墮到地獄是墮最深的地獄。同樣我們反過來看,如果能夠落實孝親尊師的話,自自然然是能夠得到最為殊勝莊嚴的果報。這句話讓開吉的印象非常的深刻,乃至於後來在學習《聖學根之根》的時候,對於這一點就特別痛徹的去反省、懺悔跟改過。
正是因為一個人敢於去做出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的行為,所以乃至於殺、盜、淫、妄、酒種種的惡行他才敢去做。我們看到這幅圖講的地獄景象就是因為邪淫所造成的果報,也讓我們可以體會到什麼叫一切法從心想生。大家如果聽過師父上人所講的章太炎在做東嶽大帝判官的時候曾經到地獄去參觀這個故事,我們就能夠明白為什麼地獄的果報也是從心想生。大家看到右側這幅圖,右上角是一個美女,在她的下面就是受報的罪人,因為他在生前淫欲的心太重了,到了地獄當中,從他的心想生出來的也是這樣的美女,實際上都是幻相。他一看到上面有美女,他就趕緊要爬上去,可是地獄的刀是往下的,直接就把他刺得皮開肉綻,而且下面還有猛火在燒。再看左側這幅圖,這時候美女她又出現在了下端,罪人是在左上角,結果這罪人一看到美女又馬上要跳下去,這時候地獄的刀就往上,他跳下去的時候同樣也是被刀給他刺得皮開肉綻,同時下面有很多猛火、獄卒,獄卒在這裡執法。這樣的一個場景就是特別能夠體現出什麼叫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殺盜淫妄很難止住的同學們有空就看看這本書,有時間到地獄裡面去參觀一下,害怕地獄苦,大家就容易生起出離的心,生起念佛求往生的心。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因為卡塔爾的世界杯足球賽開始,我們看到很多年輕的學生每天都在熬夜看足球,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這次的世界杯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因為它舉辦的地點是在中東地區,是伊斯蘭教非常興盛的國度,在中東就是因為宗教的關係,所以這次二O二二年的世界杯的賽事當中,整個國家是完全禁止喝酒,而且也禁止邪淫的行為。也就是只能是合法的夫妻,如果不是合法的夫妻有邪淫的行為,被政府發現之後,會有非常嚴厲的法律制裁。這也就使得這次世界杯成了歷史上最純淨純善的一個賽事,因為很多人藉著這種大型的活動喝酒、吃肉、邪淫,就會導致許多的惡行產生。宗教根本的戒律,我們看到師父上人常常在推廣宗教教育,促進宗教和諧,我們會看到無論是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其實在根本的戒律當中都有很多的共同之處。
但卡塔爾這個國家,我們也許以前對它是比較陌生的。我記得我們最初知道有這樣的一個國家,也是跟隨師父上人到法國巴黎的教科文組織。在師父上人晚年的時候,他老人家最歡喜的一件事情就是到教科文組織的淨空之友社,和世界各國的大使們共同探討如何來促進世界和平,以及如何來推廣聖賢教育。開吉對於卡塔爾這個名字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因為在二O一八年的時候,師父上人就親自到了卡塔爾大使的辦公室去拜訪這位非常和善的大使。當時有一個小插曲,就是這位大使他們國家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所以他在辦公室當中有一部非常莊嚴的《可蘭經》,已經在他的辦公室供奉了三年之久,可是他一直不知道這部經典應該要供養給誰,直到他遇到了師父上人之後,他說是真主的啟示,讓他要把這部經典供養給師父上人。當時的這種場面特別的溫馨與和諧。在二O一八年的時候就是因為這部《可蘭經》,我們才知道了卡塔爾這樣的一個國家。
這是給大家說一點小插曲,下面我們繼續來看師父上人《全集》的第二十八頁、二十九頁。這裡就是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是第七章「法身莊嚴」。我們有沒有看到在紅框裡面最右上角這個紅字「法身莊嚴」?因為這個手稿是師父在新加坡講解《無量壽經》的時候所用的講席用書,到後來我們學習《科註》的時候,像右上角這些字就已經印在了經本的上面,可是因為《全集》的出版,讓我們可以看到師父手寫的科會、科判還有科題。
這裡一共是五願,第一就是第十三,最重要的一願。善導大師說五個重要的願,這是其中之一,就是第十三願「光明無量」:「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到這裡是一願,下面這個就是另外一願。我們會看到有時候一句經文是一願,有時候它是兩願或者更多。
我們知道佛佛道同,佛的果證跟清淨心也是相同的,可是為什麼佛光所注照的範圍會不同?這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在因地所發的願是有差別的。我們如果學習《無量壽經》就會看到,法藏比丘是阿彌陀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他就接受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的教導,法藏比丘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殊勝莊嚴的國土,他的老師就教導他到虛空法界的諸佛剎土去參訪學習,取人之長,捨人之短,這才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譬如說諸佛國土當中看到有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彌陀佛(法藏比丘)當時看了之後,他就覺得我的國土一定不要有三惡道,這就成了阿彌陀佛第一大願「國無惡道願」。
所以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會這樣的殊勝莊嚴?是因為法藏比丘在因地發心的時候,他就已經參訪過虛空法界的諸佛剎土,才成就了四十八願,才成就了極樂世界。所以法藏一發心這個願就超過了一般人,不但是超過一般人,而且是勝過一切諸佛。因此當他修行圓滿成佛,也就是成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光明就自然遍照十方,這是所有一切諸佛的光明都沒有辦法跟他相比的,釋迦牟尼佛在經典當中也特別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一願就是「光明無量」。
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這在四十八願二十四章當中是第八章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在這一願當中,佛是無量壽,每一位往生極樂世界的人跟佛也一樣是無量壽。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所以凡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壽命亦皆無量。這一點我們在黃念老的註解當中就會看到他引用了澄憲法師所說的一句話,就是「人民壽命無量,淨土第一德也」。這是淨土的第一殊勝,為什麼?壽命長,無論是做什麼事情都能夠圓滿。如果反過來,要是沒有壽命的話,一切也都落空了。所以這是淨土第一德。阿彌陀佛的世界為什麼能夠稱為極樂世界?其實它的根本就是無量壽。這個無量壽我們要深入淨土大經就會知道,這個無量壽是從有量的無量一直提升到無量的無量,也就是在等覺菩薩這個時候他還有無明的習氣沒有斷盡,那這時候他還是有量的無量,他還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把這個習氣真正的都伏住、都斷掉之後,才能夠進入常寂光,這就是妙覺如來,這就是無量的無量。這是「壽命無量願」。
再來,接著看第十七是「諸佛稱歎願」。「諸佛稱歎願」是第十七願,這一章就是一願:「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歎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這是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實際上我們今天來上這門課的時候開吉還特別有體會到,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在這裡共同來學習阿彌陀佛大願的核心,也是彌陀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之所成就,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阿彌陀佛這一願,我們也沒有今天這樣殊勝的這一會。
我們看一下黃念老所作的註解,引用的漢譯的經文。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稱者,稱揚;歎者,讚歎。「《漢譯》曰:我作佛時,令我名聞八方上下,無數佛國。諸佛各於弟子眾中,歎我功德國土之善。諸天人民蠕動之類,聞我名字,皆悉踴躍,來生我國。」這是漢譯的本子,吳譯的本子跟它意思差不多。法藏比丘說我作佛時,他修行證得究竟圓滿這就成佛,成佛之後願他的名號在十方的諸佛剎土當中(什麼是十方?就是八方加上上下,就是十方),十方的無量無邊無數的佛國,這些諸佛在他的弟子當中為大家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並且普遍的勸導大家求生淨土。正是因為阿彌陀佛有這一願,而且這一願兌現了,所以所有的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的,沒有一尊佛不講《阿彌陀經》的,也沒有一尊佛不講《觀無量壽佛經》的。也就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為眾生說一切經當中他必定會講這淨土三部經,為什麼?因為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就是希望一切諸佛都幫他做宣導,勸導所有的一切眾生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快速的成佛。這一願就是一切諸佛如來共同的願望,沒有一尊諸佛不希望眾生趕快成佛,這個心就是佛心。也就是這個原因,所有的一切諸佛都非常歡喜的給眾生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講這部經比講任何一部經都還要歡喜,為什麼?這部經完全是為根熟的眾生而說,也就是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佛才說。
「諸天人民蠕動之類,聞我名字,皆悉踴躍,來生我國。」佛把極樂世界介紹給一切眾生,我們不要以為說這一切眾生只是人或者天,其實包括這裡所說的蠕動,除了諸天人民之外,這個蠕動指的就是小動物,畜生道的小蟲子、小爬蟲,這些眾生他們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名字,皆大歡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眾生生到極樂世界同樣也是皆作阿惟越致菩薩。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眾生就包括了我們在其中,一定要直下承擔,你看連這些小動物、小蟲子,牠都跟人一樣有靈性。
下面大家看到的這塊石碑是在二O一九年,師父上人最後一次回到澳洲淨宗學院的時候,就在他老人家所駐錫的Highfield莊園,師父就特別交代要為一隻小鳥立一塊石碑。為什麼要為這隻小鳥立石碑?那是因為在很多年前,當師父上人在澳洲圖文巴講經說法的時候,就曾經在他所住的莊園裡面看到了一隻小鳥,這隻小鳥在花園裡面往生,想不到牠的配偶在牠身邊徘徊了三天三夜都不忍心離去,而且是一滴水都不喝,一點東西都不吃,就這樣徘徊。後來學院的法師就把牠安葬在花園當中。師父為什麼要立這塊碑?因為看到我們這個世間的人已經把恩義、情義、道義都忘記了,可是想不到一隻小鳥還這麼有情有義。我們人在五倫當中,你看我們人扮演著這麼多重要的角色,可是在現代的時代往往是看到很多人都背信棄義,完全是以利益來著想的,所以就是立了這樣一塊石碑來提醒我們,要記得能夠效法這些小動物一樣,一定要做到有情有義。
今年師父上人往生的時候,有一次開吉也跟德師父在電話中共同分享和交流師父上人究竟都教會了我們什麼,其中開吉就有和德師父分享,師父上人在往生之前單獨跟開吉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家和萬事興,我們要把它做出來」。那時候師父上人住到醫院當中,我們就輪班,有的是白天,有的是夜晚,在身邊照顧師父上人。我記得有一次在醫院輪班的時候,當時師父本來是睡著的,突然間眼睛就睜開醒過來,就跟開吉說了這樣一句話,「家和萬事興,我們要把它做出來」,說完這句話一瞬間馬上又閉上眼睛睡著了。這件事情之後,慢慢的師父就不大能夠怎麼說話了,聲音就比較出不來。我這次回想師父生前講的最後一句話,單獨對開吉做的開示就是「家和萬事興」。所以開吉跟成德法師說,我也覺得很驚訝,為什麼不是跟我說妳要念佛求生淨土,而是說要落實家和萬事興?因為當時開吉正在學講《聖學根之根》,確實會感受到,因為我們中國人經歷了這兩百年,否定了自己的傳統,忘記了老祖宗的教誨,所以連最基本的這些人倫的道理都沒有辦法在生活當中去落實。而其實師父上人一生常常都為我們示現人倫的榜樣,無論他老人家是對待自己的父母還是對待兄弟,或者是對待老師的家屬跟兒女,甚至於對待朋友、對待同門的師兄弟,師父上人是怎麼處事待人接物的,常常在生活當中給我們表演出來。
開吉去香港親近師父的時候,最開始幾年師父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這代的年輕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常常會這樣跟開吉說。因為我們都是在功利的社會當中成長,很會做事情,把業務都辦得很好,可是智商比較高,情商很低,常常在做事的時候傷害了很多人,自己完全都沒有感覺。所以師父就是用他平常的處事待人接物來教導我們怎麼樣做人。譬如說我記得在最初去香港,師父就非常關心他的老師方東美教授的後人,常常跟方教授的大兒子寫信聯絡,希望他能夠從美國落葉歸根回到家鄉,能夠和老師的後人共同的生活,在這信函當中字裡行間就體現出兄弟的情誼,非常的感人。後來師父上人還有方東美先生的兒子也都相繼往生了,想不到方先生的家人,本來他們生活在美國,都是知識分子,甚至於都是在教堂接受過洗禮的,都是不同宗教這樣的人,但是因為師父上人跟方先生這樣的一個情分,想不到方先生的後人今年跟我們聯絡,他就說他現在非常努力的在聽師父上人講的《無量壽經》,在念阿彌陀佛,然後還請教開吉說:「我們工作非常繁忙,如果一天沒辦法讀完一部《無量壽經》要怎麼辦?」開吉就建議說,那你可以先讀第六品,或者早課讀第六品,晚課讀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所以我們就會看到,師父上人對老師的家人這種護念,就使得方先生的後人現在也居然開始認真的在學佛。
「家和萬事興」其實這個專題是可以講很久的,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但是我們時間的關係,沒辦法跟大家展開來說,不過成德法師在沒有出家的時候,針對《弟子規》和「家和萬事興」就有跟大家分享過很多的專題報告,大家都可以來參考學習。
最後我們再來看第十八願,大家打開第三十六頁。這第十八願是「十念必生願」,這一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也就是四十八願當中最為殊勝的一願是十念必生。這一章也是一願,這一章是「聞名普益」,大家看到中間這個紅色的小字就是聞名普益。這段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我們請看經文:「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一願黃念老的註解是很長的,我們可以細細的認真的來學習,現在只能做一下簡單的介紹,右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日本的淨宗大德曾經比較過,在佛所說的四十九年的一切經典當中,最為真實的是哪一部經?就是《華嚴經》。這是把世尊四十九年所作的一切經做了一下比較,哪一部經是最真實的。我們知道佛說的經都是按照真諦和俗諦來講解,真諦就是佛知佛見,是佛所證得的境界,但是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性不相等,所以世尊在最初的二十年說法的時候,前面十二年完全是隨俗諦,就是講倫理道德因果這些,從最基礎的這個俗諦再提升到方等,再提升到般若,最後到法華八年會三歸一,完全是說的真實語。前面已經打了四十二年的基礎,這時候就可以來講《法華經》這樣的大乘經典。《法華經》跟《華嚴經》這兩部經再做比較,是《華嚴》獨真實,超過《法華》,《華嚴經》就超過了《法華經》。但是如果再跟這部《無量壽經》相比較,《華嚴經》跟《無量壽經》做一個比較,則此經為真。就真實來說,這部《無量壽經》是比《華嚴經》還要真實。所以換句話說,這部《無量壽經》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全部比下去,是純一真實的。
又本經諸大願與此願相較,就是四十八願每一願跟這一願來比較,這一願是最真實的,是真實當中的第一真實,代表此願乃真實中之真實。這句話非常的重要。一願就是四十八願,第十八願就包括了其他的四十七願,願願都包括其他的四十七願。《華嚴經》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四十八願當中的任何一願也都包含了其他的四十七願,願願都是如此。所以四十八願跟十念必生這個願相比較,十念必生的這個願是最真實的,蓋表此願乃真實中之真實。
這是我們用一點時間給大家最後簡單的介紹第十八「十念必生願」,實際上在開始跟大家分享十念法的時候,大家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落實彌陀的第十八大願。
最後跟大家分享兩張照片,這是我們在師父上人圓寂百日的時候,給師父上人早上、中午跟晚上都上供。雖然師父已經離我們而去,回歸到了常寂光當中,但是如同《弟子規》所說的「事死者,如事生」,我們依然每天跟師父晨昏定省,並且如同師父上人在我們身邊一樣,我們希望即使師父往生,我們依然把師父對於我們的教誨以及對我們的期望要完成得更好。
最後一張是分享,這是今年師父上人九十六歲大壽的時候,開吉寫了一幅「發大誓願第六」的書法,來給師父慶祝生日。開吉也發願每一年要是有時間都還會繼續寫,因為師父在生前特別希望我們可以把書法練好,這也是能夠弘揚聖賢經典的一種方式。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