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四十六集)  2022/5/21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46

  成德法師:尊敬的陳校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學習完師父上人跟李炳南老師學習的「十年因緣」,尤其在末後提到希望我們能夠發心做小學老師,這也是寄望我們能有更優秀的下一代出現,青出於藍勝於藍。而祖師們也說到總在遇緣不同,萬法是緣生,緣是他所遇到的因緣條件,緣愈好,他的善根、他的能力被引發、被彰顯得愈多。為什麼昔孟母擇鄰處?因為在那個年齡,外在的環境對小孩影響非常大,因為小孩小的時候是非善惡的分辨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好的、沒污染的環境對他就格外重要。

  師長常常在講席當中提到,我們這個民族身為長輩的都有一個態度,在小孩面前不要給他不好的影響,這就是一個長者的慈愛。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的,還在孩子、學生面前控制不住情緒,當場這樣罵、打,那就是我們當下的心念被情緒、脾氣控制住了,自己的理智做不了主。我們當父母、老師,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我們能不能伏得住貪瞋痴慢疑?我們在教育的過程貪瞋痴慢疑起現行,我們就不自愛了,怎麼愛人?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掌握自己的未來。我們不管教育孩子還是教育學生,都是菩薩道場,讓我們積功累德,我們控制不住情緒,這造的業就很大,把下一代毀掉了。

  師長曾經講席當中有提到一個故事,就是墮十九層地獄的故事。當時候我才二十多歲,聽到這個故事也是記憶深刻。我們從客觀的因緣來看,我們成長的背景都是經濟高度開發的一個時代,我們也是萬法緣生,不只是孩子而已,我們得先自愛才能愛人,我們也得先自知才能知人。我們對自己的因緣都看得稀里糊塗,我們怎麼去觀察得清楚孩子、學生的因緣?我們也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我們有沒有受功利的影響?我們自己從教的動機是什麼?這個我們都要自己問清楚。我們面對教育的現況,我們提起的是義還是利益?這差別太大了,提起義,仁義、道義,每個行業都有應盡之道義。念念為學生想,積功累德;還夾雜著考慮自己的利益、薪水、地位,這就是造罪業,一念之間天壤之別。有時候我們看到在教育界,甚至於是在我們弘揚正法的團體,還是伏不住名利、財色,事實上伏不住的人很可憐,有積功累德的機緣,最後變成造三惡道的業,實在講造的都是地獄業。

  師長教育我們看事情要有前後眼,有前後眼就不容易著在相上。看到一些不妥當的現象脾氣起來了,這沒有前後眼,這是我們性格當中可能是嫉惡如仇。嫉惡如仇還是比較有正義感,但是心就不夠清淨,往生極樂世界會有障礙。其實現在有正義感的人都不算太多了,顧自己的人不容易有正義感,見義勇為。但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也要自淨其意,清淨心也很重要。我們面對不平的境界,我們還得要練心平氣和,還得提起慈悲心,因為做這樣事的人他假如沒有回頭,他要墮到三惡道去,三途一墮五千劫。

  修行的人不能嫉惡如仇,要在這個境界當中修慈悲心,所謂「多瞋眾生慈悲觀」。佛教的「五停心觀」,我們面對境界起了這些貪、瞋、痴,包含散亂,甚至於覺得好像修行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念頭、習氣,這是有業障,說「多障眾生念佛觀」。佛都給我們教得這麼仔細,真的我們要把這些話重視起來。我們現在要培養一種態度,聽到每一句法很珍惜,如貧得寶。珍惜不是掛在口上的,珍惜是什麼?學了之後馬上依教奉行,這叫珍惜。「多障眾生念佛觀」,真的體會到佛陀慈悲,真的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我們也得冷靜了解,現在這個時代業力甚大,眾生的共業很大,我們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黃念祖老居士勸勉我們要善根發動,要及時行善,要積功累德,謹防業力發動。我們在聽這些話的時候要自愛、要愛人,我要趕快自己善根發動,謹防自己業力發動;同樣的,要護念學生善根發動,護念親戚朋友善根發動,也要謹防學生、謹防親戚朋友業力發動。真的業力發動的時候,到時候都有點愛莫能助。現在善根發動了,哪怕這個人、這個家庭他有他的關卡、他有他的劫難,大家有沒有見過一個人從出生到壽終正寢全部都是一帆風順的?有沒有見過?我看是沒見過。所以他那些關卡現前以前,當父母的,甚至當老師的,幫他做很多功德事,這些都會削弱他的劫難。

  我們印光祖師很慈悲,都有提到這個部分,就是勸勉孩子。我們看分論,《天下太平之根本》,前面是總論,後面是分論,我們翻到「分論第十三」。

  首先要跟大家懺悔,因為《天下太平之根本》這本書很早就知道了,自己應該早一點供養大家,跟大家一起共學,祖師真的很慈悲,講得特別細緻。

  我們看「分論第十三」,「竊謂父母愛子,無所不至」。真的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對子女的這種關懷無所不至。尤其在哪裡展現?疾病的時候、患難的時候,真的會操碎了心,所以「唯疾病患難,更為嬰心」。「小兒甫能言」,甫就是才,就是才會講話,「即教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他那麼小就開始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能滅眾罪,果能一向專念,自然垢障消除,福慧增長,而且念的時候佛光就注照這個孩子。「一心觀禮,無量光壽,如來世尊,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眾生有緣遇斯光者」,稱名即是遇光時,你稱這一句佛名佛光注照。我們今天在念《淨修捷要》,念到「眾生有緣遇斯光者」,希望誰遇到阿彌陀佛的佛光注照?念著念著,我自己照就好了,這太自私了,這樣往生不了。往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的法界,二乘種不生,只想著自己了脫生死,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品」,三輩都有同樣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是大慈悲心。「垢滅善生,身意柔軟,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

  我們也見過孩子在胎裡面父母就是學佛的,常常用念佛、念觀世音菩薩給他做胎教,生出來的孩子不會亂吵,很靜、很乖,他遇的緣不同。所以這句總在遇緣不同我們得用心去體會,才懂得怎麼護念自己。遇緣不同,我每一天要接觸什麼、我要看什麼、我要聽什麼?這就懂得自愛了,護念自己。《無量壽經》「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個賢護首先要會護自己。

  所以當信佛經語深,我們不能接觸佛法很多了變成一種狀態,囫圇吞棗,一句佛法留在心中都有大用。「總在遇緣不同」,這句話用在我們的當下,我們現在同時打開了印祖的教誨,但縱使是同一個緣,每個人的收穫也不一樣,看我們自己珍惜的程度。甚至於可能我們要來一起討論印祖的教誨,「我以前都看過了」。重點是我以前看過了,這一本書改變了我多少,我依教奉行了多少,這個重要。

  印光祖師有提到,真龍得一滴雨可以遍雨世界。一滴雨,哪怕真把一句印祖的教誨放心上,他的人生開始改變,他的家庭也會改變。比方說真的體會印祖的苦口婆心,整部書看下來絕對有一個深的印象,家庭教育重要!小孩從小教重要!可能人生就會取捨,少賺一些錢,多花時間護念自己的親生骨肉。可能夫妻就商量,怎麼調整一下,甚至於丈夫支持妻子全身心照顧家庭,教育小孩,孝順公婆。我想這對夫妻這麼抉擇,必蒙中華民族的祖先加持他們。I promise,我保證如此。為什麼?因為成德相信中華民族的祖先有多愛護後代子孫。就是因為他們這麼愛護,他們想的方法才能傳承五千年,這種慈悲智慧我們得感恩,發明了漢字文言文,全世界現在古文明當中唯一留下來的表意文字。表音的,我們不說別的,英文,莎士比亞留下來的東西現在人就很難看懂,那才離我們三百年,因為它是表音文字。表意的話,我們又會文言文,可以直接跟孔子學習。你看三百年前莎士比亞講的看不懂,可是我們中華兒女可以直接跟孔子學習,超越幾千年的時空都沒有問題。所以人生抉擇重要。

  真的我們《天下太平之根本》學下來,我個人的感覺我們得放緩腳步,靜下來好好思考。因為印祖所講的離我們八九十年前,離我們幾代人?三代人。他老人家講的這三代人重視了嗎?假如重視了,社會不會往下再墮落了。呈現在成德教學生涯的客觀狀況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這是我教學的現況,多久前?二十年前。我現在看到這些年輕的老師,真的對他們肅然起敬,真是觀世音菩薩。大家要知道,我好像聽到一個調查,小學老師是得憂鬱症比較高的一個族群,所以他們看到這個情況還跳下來教書,真的有地藏菩薩的精神。因為菩薩表修德,四大菩薩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要照著他們學。第一個是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願力弘深。第二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平等慈悲一切眾生。從孝親尊師延伸出來,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就是效法觀世音菩薩。我們可不能只尊重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老師就停在那裡,是從這裡開發明德、開發性德,進一步觀世音菩薩,慈悲一切眾生。在慈悲的過程,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要有智慧,要理智,悲智雙運,所以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最後是普賢王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

  而四大菩薩什麼時候效法?當下。我們在家庭或者在學校禮敬諸佛,學生他有佛性,同仁有佛性。自己在家庭裡禮敬每個家人。怎麼禮敬孩子?相信他能成佛。禮敬孩子體現出來盡心盡力護念他,「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有情」。愍有情,要考慮考慮我的孩子、我的學生以後要面對怎樣的社會。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好多需要教,爭分奪秒幫他扎德行的根。

  就像印祖的苦口婆心一樣,我也曾經問大眾,因為來的大部分都是有小孩的父母,我跟他們提到,你有把握你的孩子不得癌症的請舉手。假如我們真希望我們的孩子以後,包含我們的學生不得癌症,現在就要把《黃帝內經》一些養生的觀念教給下一代。聽說有一些地區,像我們《聖學根之根》就有背中醫的一些概念,《藥性賦》要背,要引導他們。「五穀為養」,要吃糧食,不要亂吃零食,把身體給弄壞了。先入為主,這要趕快教。有把握自己的孩子不會得憂鬱症的請舉手(我一連問了他們幾個問題),有把握你的孩子以後不離婚的請舉手,有把握你的孩子可以把下一代教好的請舉手,有把握他不會犯法的,有把握他不會鋌而走險的。現在還要再加幾個問題,有把握他不會迷上電動玩具的請舉手,有把握他不會吸毒的請舉手,有把握他不會亂搞男女關係、不會陷在情欲的請舉手。我們看看現在的社會現況,我們對於教育自己的孩子跟學生得深謀遠慮。

  當然我們首先要沉澱沉澱,反觀自己走過的人生,我們記取深刻的教訓,刻骨銘心了,我們去護念下一代會很懇切,再來我們走過的錯路才不會讓下一代一樣跟著走。當時候我在教書的時候,我不逼孩子的成績,因為我就是這樣過來的,我們也曾經經歷過,對分數逼得很緊。我記得我念初中的時候,考英文,考卷發下來一百分,我很高興。結果發完卷英文老師講,下一次考試退步一分打一下。我從高興當中馬上變得很鬱悶。我第二次考了九十一分被打了九下,你看我印象多深。大家想一想,這不是一個月、不是兩個月,三年,你說我不肝鬱嗎?這個鬱有可能鬱了幾十年,還要遇到佛法才能慢慢化掉。不然鬱鬱鬱,鬱到最後情緒、肝火上來了,可能還會影響到別人。所以我們得停下腳步,沉澱沉澱我們人生走過的路。

  縱使遇到的情況再複雜,有佛法就有辦法,共業中有別業,我們自己要有這個堅定的信心。其實我們在面對境界,它能卡住我們,最主要是我們自己的信心不夠。面對境界的時候信心不動搖,在境界當中增長善根,因為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沒有動搖,一遇到境界經教自己就浮起來了。歷事練心,面對這些境緣、事情愈來愈有信心,佛法管用,傳統文化管用,愈練愈能解行相應。就像我們剛剛看到印祖說的,孩子剛會說話教他念觀世音菩薩。眾生「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觀音菩薩已經成就了,他發的願隨時都能兌現的,孩子從小就懂得念,懂得觀世音菩薩的願力,他有什麼好恐怖的?理得心安。就像念《無量壽經》,其中有一句對成德來講吃了一個定心丸,「假使大火滿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大火滿三千,我看發生核子大戰也差不多是這樣而已,可能也比不上這個情況,但是乘佛威德悉能超,不擔心了,最重要的要提得起萬德洪名。

  剛剛跟大家提到黃念祖老居士說要善根發動,善根什麼時候發動?跟著念一句佛善根就增長,念一句觀音善根就增長,看到父母的德行善根就增長,聽到父母好的教誨善根就增長,在整個家庭和合的氛圍,潛移默化當中善根都在增長。所以古語有說,「孔子家兒不識罵」,不知道什麼叫罵人;「曾子家兒不識鬥」,曾子家的小孩不知道什麼叫打仗、爭鬥,不知道。真愛孩子夫妻不能爭吵,那對孩子的內心是很大的衝擊。甚至於我們還情緒化,「都是你害的!」那可能會讓孩子變成心結,你是氣話,孩子可能當真。你看從那一天開始他會怎麼樣?什麼都是我害的,這孩子就沒信心,甚至於覺得自己是多餘的。我們真的心地要柔軟。

  成德講到這些部分,都覺得真的堂上二老是活佛,父母真的是孩子最重要的護法,真是護法神。你說一個人人生過程當中會遇到多少財色名利的誘惑,有可能沒遇過嗎?不可能的,可是我們在那個境緣當中能夠提起義,不是提起利,那跟家庭教育息息相關。那不是因為父母護念我們嗎?不然我們這一腳可能就踩錯了。父母假如從小就教孩子,他會講話了就在那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你看這個孩子,「承此善力,必能禍消於未萌」。我們現在為什麼解決問題難?都是業力發動的時候。釋迦族業力發動佛陀也沒辦法,但是在釋迦族裡面,假如幾十年前聽了佛陀的話就依教奉行,他可能這個劫難就化解掉了,共業中有別業。業力發動的時候神通都抵不過業力,所以必須禍消於未萌。不要太在乎分數了,那個跟孩子的幸福與否關係又不大。說實在的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他懂得孝順,他自然就會好好學習。我們都是在枝末當中解決問題,而且在枝末當中又情緒化,又逼著孩子,最後還讓他厭學。只看到一年、兩年成績不錯,最後變厭學,這有何意義?真的要看破放下。

  我當時候看到電視裡報導,今年大學聯考最後一天結束了,看到什麼情境?考生從三樓、從四樓把書扔下來了,他不喜歡學習。好,他考上大學了,不喜歡學習。大學,甚至出社會,那是最需要學習的時候,結果我們前面已經搞得他不喜歡學習了。只看到他上大學問題就解決了,有這麼簡單嗎?我自己也念過大學,我看同學們喜歡學習的微乎其微。這都是我們走過來的路,上了大學沒父母逼了,脫韁的野馬,大學變成什麼?墮落的地方。師長說現在人被二狼神管,財狼、色狼。孩子去大學以前這德行扎好了,免疫力夠強,才不會被現在這些風氣影響。

  「福臻於不知」,他念著聖號,福慧增長。「而關煞病苦等險難,可以無慮矣」,就化掉了。「稍知人事」,會講話就趕快讓他念聖號,稍微懂一點人事,懂事了,「即教以忠恕仁慈」。大家思考看看,一個孩子時時忠恕仁慈存心,他什麼時候在積功累德?福田心耕。同樣的,沒有忠恕心、很自私,什麼時候在損福報?在他動念之間就在損福報。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心到,我自己就有觀察,福建的小孩耳朵都挺大的,臉圓圓的。朱熹在宋朝的時候到了福建去,他有說「此地古稱佛國」。所以福建受佛教的教化影響很大,我們很熟悉的這些高僧,弘一法師,包含我們台灣大家都認識的高僧廣欽老和尚。一個地區的風氣無形當中影響下一代,所以福建省的同胞們有責任,不能白被這些祖先、祖師疼,還要值得疼,值得疼,要帶頭弘揚中華文化。我自己也觀察台灣,我爺爺那一輩的,爸爸這一輩的,到我這一輩,再看下一輩,看起來耳垂愈來愈小,我爺爺奶奶的耳垂特別大,所以我現在常常得拉。當然拉是著相,根本還是從心地上,相由心生。真的福報在減損。

  所以教孩子「忠恕仁慈、戒殺放生」。我們現在看到這裡都很感嘆,假如小時候我們就懂得要戒殺,真的不知道少造多少業,真的是總在遇緣不同。我這手上有快兩公分的刀口,這就是小時候爬到樹上去玩金龜子,殺害生命,不小心掉下來,剛好底下有片玻璃片,業報現前。你看剛好在兩根大血管的中間,這真的是冥冥中祖先庇蔭,但還是造了不少業。所以看到這個戒殺放生很感嘆,假如小時候就長輩帶去放生,我看我就少造不知道多少業,所以看著家長帶著小朋友去放生我很感動。

  「及三世因果之明顯事跡,俾習以成性」,真的知道三世因果,我在青少年時期少造多少業,「在兒時不敢殘暴微細蟲蟻」。甚至讓他念過《勸發菩提心文》,「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我們看小朋友從小學傳統文化,看到昆蟲給牠三皈依,怎麼忍心再去傷害?所以「長而斷不至作奸作惡,為父母祖先之辱」,不會污辱祖先,德有傷,貽親羞,他有羞恥心。

  我們看印光祖師多次提到,要教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為聖賢,失之為禽獸。所以我們這一代人責任重大,承先啟後。師長勸勉弟子們發心做小學教員,我發這個心,我首先擺在第一位的是自己的修身。而家庭教育是根本,所以印光祖師大聲疾呼,挽救世道人心最重要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因果報應。所以都要是合力,我們要培養出傳承文化的人才,不只是老師努力而已,更重要的父母。當然,印光祖師這些教誨不只父母要懂,當老師的也都要懂,不然怎麼配合?

  我們上一次一起學習《天下太平之根本》,我們列了一些綱要,拋磚引玉,一定會漏了不少重點,所以大家還是完整的把它看完,甚至於要多看幾遍,印象才會深刻。

  我們看到「家庭教育、因果報應,乃現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極要務。若不從此著手,則凡所措置,皆屬枝末」,這個遣辭用句我們得體會到,皆屬枝末就是統統都是本末倒置的教育,捨本逐末了,徒勞無功,所以得從這裡下手才行。

  我們看《天下太平之根本.分論二》,我們看一下這一段,「小兒從有知識時」,就是開始懂事了,「即教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道」,他明白五倫八德、明白倫理道德,恥於作惡,他有羞恥心。接下來,「及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事」,他明白因果,不敢作惡,他有敬畏心。一個孩子有敬畏心、有羞恥心,他就不會墮落了,從根本來栽培他。「令彼知自己之心」,這都很重要,假如還沒教,現在趕快教,讓他體會到自己之心,「與天地鬼神、佛菩薩之心,息息相通」,這是真相。「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孩子起一個不好的念頭,太丟臉、太對不起佛菩薩,「如對明鏡,畢現醜相,無可逃避」。就像衛仲達的故事可以講給孩子聽,他到了陰間,把他的惡拿出來,充滿了一間房子。「我才差不多四十歲,怎麼會有這麼多惡?」陰間官吏說了,「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都有記錄,都很清楚。「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隨時都有天地鬼神看著我們,無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懼」,庶是差不多,就能夠形成這種敬畏心,「勉為良善也」。假如他稍微五六歲懂事了就這麼教他,這個孩子就浩然正氣。

  「無論何人,即婢僕小兒,亦不許打罵」,你有福報,但是也不能不恭敬人。「教其敬事尊長,卑以自牧」,懂得敬重尊長,又懂得謙卑。「務須敬惜字紙」,尊重聖人的教誨;「愛惜五穀」,不糟蹋糧食;而且還愛惜衣服,「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我們看現在糟蹋多嚴重,可是不能怪小孩,我們去餐廳看看,倒掉的食物有多少,暴殄天物。其實真正愛惜糧食什麼時候學到的?對我自己來講,就是在爺爺奶奶把剩的東西都不忍心扔,很惜福,把它吃掉;米粒掉地上了,看爸爸把它撿起來吃掉,就從這些一點一滴裡學到了。以前我們有浪費太多糧食,要懺悔。

  「護惜蟲蟻。」還有「禁止零食」。當然說實在的,小孩長身體的時候確實很容易餓,我們隨時也要能體恤他們的狀態。就像我自己當時候去成功嶺四十幾天,當了四十幾天兵,去念大學。我印象很深,我們三個同學去吃飯,那個服務人員端了一鍋飯過來,「你們要加飯嗎?」我們三個人互相看一看,直接把他那一鍋飯端過來。真能吃掉,長身體的時候那個飯量很嚇人的。我當時候教六年級的學生,有的身高都比我高了,那個都還在長,尤其到十點肚子餓了。

  台灣里仁有胚芽餅,沒有加任何防腐劑的。我不是打廣告,因為要做這樣的餅乾也不簡單,我們也是隨喜功德。當時候要做這個餅乾也不簡單,去找工廠,那工廠的老闆,「不可能,這樣的餅乾做不出來的!」是那個發心的同修一再勸、勸,不然你做一次看看。拗不過他了,做出來很好吃。人現在受到本來的那個慣性思考,都覺得不可能。所以為什麼做榜樣很重要,連餅乾都要有榜樣。很多地方可以行菩薩道積功累德,吃的東西沒有農藥、沒有化肥,真的能把它做出來都是功德無量,沒有添加劑。

  「禁止零食,免致受病。」我看到這裡,我小時候假如少喝一些汽水就好了。大夫一把脈,你的寒氣怎麼這麼重?汽水喝太多,到現在都影響還在。「能如此教,大了決定賢善。若小時任性慣,概不教訓,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類」,庸流就是很平庸,匪類就是會幹壞事,「此時後悔,了無所益」。我們看現在大學生畢業了,不出去工作,在那裡玩電動玩具,庸流了。大家不要小看一直在那打電動玩具的危害,你看他關在那裡都不出去晒太陽,也不活動,他的陽氣就愈來愈弱了。這些電子產品都有負面的能量,所以要常帶孩子出去大自然走走,把那個負面的能量電要放掉。為什麼現在憂鬱症愈來愈多了?跟這個都有關係的。

  「古語云: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趕緊要教了,真是至極要務,印光祖師用這四個字,家庭教育、因果報應是至極要務,「以其習與性成」,少成若天性,「故當謹之於始也」,從胎教、從小教。「天下之治亂,皆基於此」,治亂的根基在這裡。印祖你看老婆心切,很慈悲,「切勿以為老僧迂談,無關緊要」。這個第一點,喚醒我們的使命感。

  我們看第二點提到,「天下治亂之本,在於匹夫匹婦之能盡倫盡分與否」,尤其是當父母的人以身作則。另外,「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為本。而且這裡印光祖師講了,「所言敦倫盡分」,這對我們修學的人重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就是《阿彌陀經》裡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可以當生成就的當機者。沒有敦倫盡分,每天都還在造業,要當生成就要「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我們每天還不敦倫盡分,又在造新殃了。當生成就要重視印光祖師這十六個字:「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是助修,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是正修,正助雙修。敦倫盡分有具體的落實,就是力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在哪裡力行?在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君臣這五倫之間。

  我們看佛見到韋提希夫人,他們家變故了,孩子殺父害母,韋提希夫人覺得這個世間不能住了,她問佛陀,這個宇宙間她想,用現在的話想移民,不想在這個世間了。佛把整個虛空法界的佛國土現給她看,她很有智慧,她選西方極樂世界。她願意求生,佛馬上跟她講三世諸佛淨業正因,講淨業三福。所以要當生成就一定要落實淨業三福,尤其要做到第一福,因為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孝養父母」,我們佛弟子要從這裡落實,「奉事師長」,依教奉行,「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不修十善業,每天還在造十惡業。我們遇到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不能錯過無量劫來積累的善根福德,這一生一定要做大丈夫出輪迴,不能再搞輪迴了,輪迴路險。

  要落實淨業三福第一福,就要落實五倫八德,所以期勉我們第三大點,「真佛弟子於倫常道理,必須格外認真,盡誼盡分」。說實在的,沒有印祖、沒有師長,我們學大乘佛法真的不夠重視自己的本分。記得當時候師長強調學《弟子規》,我有遇到不少同修都會覺得,我學的是當生成就的佛法,這個是小孩學的,不夠重視。師長老人家親自寫的「頂禮」,希望大家來學《弟子規》,大家一看師長這麼寫不敢不去,不然也是不夠重視。其實你看印光祖師就已經在大聲疾呼,所以真的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聽懂祖師的話、聽懂師長的話。

  諸位同道,我們不要覺得我播經機每天拿在手上,我每天都聽師長講經。每天聽不代表聽懂了,懂了,懂的那個就變成自己的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所以《阿彌陀經》這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聽懂師長的話、聽懂祖師的話。所以印光祖師這一本《天下太平之根本》,善根不夠會不珍惜,福德不夠不會照著做。真聽祖師言,真聽老人言,幸福在眼前,這個幸福不只是這一生家庭的幸福,甚至於是生生世世你們一家人都在極樂世界聚會。所謂「但願人長久,唯有念彌陀,親眷永團聚,法界逍遙遊」,這是一家人最圓滿的歸宿。成為家人過去生緣很深,父母愛子女的情愛怎麼轉成理智的力量、理智的智慧來護念小孩,這印祖都有教,我們先跟著綱領再來跟大家一起深入探討。

  真佛弟子要重視敦倫盡分,因為要做表率,不然會破壞佛門的形象。「倘於倫常有缺欠,便難以感化同人」,不只感化不了,還讓人家產生誤解。我都有遇過,很願意捐錢給佛門,可是自己員工的薪水很摳,你說他的員工會怎麼想?這個學佛的都沽名釣譽了。人家一看到他,大護法、大善人,他的員工聽了不認可。他的員工也有嘴巴,會怎麼樣?那學佛的都是好名的。所以我們不能給佛菩薩臉上抹黑,君仁臣忠。我們這個愛心首先由近而遠,這是因緣不同,由親而疏,不然我們五倫都表錯法了,流弊很大。我都有聽過一個講課的老師,女老師,她常常出去講課,她婆婆生氣了,「都給人家出去講孝道,也不煮飯給我吃」。這個被成德聽到,保證都不知道傳幾個人了,我聽到的都不是第一手資料。

  我印象很深,二OO六年見到一個教育局局長,他跟我講他當地有一個幼兒園園長,常常都到那個千年的道場去做義工,她說到那個道場去做有功德,然後自己的幼兒園沒有用心照顧好。這是一個教育局局長跟我講的,你說這一件事都傳了多少人。她不知道最大的功德就在把她園裡這些小朋友教好,教好一個那個功德就不好算。

  那一次我們在雙溪小築大家一起探討傳統文化,我們見到張園長,頗感欣慰。一個幼兒園園長好好護念小孩,這些小孩的祖先都在保佑你的幼兒園,I promise(我保證)。為什麼?他的家族興衰就在這裡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只人會同,十法界都是相通的,這些理都是相通的。所以弘揚傳統文化的人不要說走這條路很孤獨,可能你會突然聽到空中有聲音說:「我們常常陪你,你怎麼說孤獨?」《淨修捷要》第三十一拜,「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諸位老師,當然每一天能夠《淨修捷要》做一次最好。再來,你要進教室以前,還是上了講台還沒有開始授課,心裡把這一拜默念一下,這一念請到的佛菩薩跟護法神無量無邊。佛菩薩同體大悲,要相信這個真相就不會覺得孤獨了。

  印祖期勉我們,我們在家修學,「即俗修真,現居士身而說法者」。說實在的,「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請問現在人的苦惱在哪裡?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現在我覺得這一句還不夠形容,現在是心有千千結。你現在對一切要學佛的大眾先講什麼?先講敦倫盡分,先把他倫常裡面的困惑你可以把它解開來,你這些都給他解不開,他會覺得佛法管用嗎?他會覺得這個是很好,這個跟我臨終有關係,跟現在有沒有關?我遇到很多親戚朋友,佛法很好,我五十歲再來學。有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他沒有看到人家把佛法用在現在,假如有人給他表演,他鐵定當下就學了,因為他就面對這些問題、面對這些困擾。所以現居士身而說法,己立立人,自利利他。

  我也有遇過同仁很想出家,我就跟他說,首先我要問他,你為什麼想出家?不能是逃避家庭,出家是荷擔如來家業,可不是去避難的,那飯不好吃,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地獄門前僧道多。你要想清楚你為什麼要出家。再來,你一發願了不能強求因緣,發了願佛菩薩安排,你強求你會生煩惱的。師長做了很好的示範,師長跟著章嘉大師學他就發這個願,學釋迦牟尼佛,結果因緣成熟的時候推都推不掉,人家九次找他。大家注意,這是六十多年前,這個出家人住在北部,好像很短的時間去了台中九次,這麼誠懇。師長去請教自己的老師,李炳南老師。你看你發了願,佛菩薩自有安排,你推都推不掉。

  因為我們出家畢竟我們不是從小學的,我們也得找一個好的環境,還要有一個好的指導老師,有這些因緣配套。可不能太激動,出了小家入了大家,到時候是非人我更多,那就很遺憾。我也提醒他,我說你假如說出家是為了代佛說法,那你要安住當下,現在就是很好的鍛鍊。你自己在家的時候這五倫關係都處不好,出了家你就能把五倫關係給人家講清楚、給人家護念好,有這個可能嗎?任何重要的決定都不能是一時激動的,甚至於緣分都要讓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強摘的瓜不甜,強求的因緣可能後面會有很多煩惱產生。

  阿難尊者做了七個夢,其中有一個夢也是預言末法時期居士說法會不少。諸位同道,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大家可不要覺得阿難作夢跟自己沒關係,這都是配合佛陀來教化,都是演來提醒我們的。我們假如覺得跟我們沒關係,七十二賢都搖頭了,我們都是表演來啟發你們的,你們都不用心看。要看懂曾子、看懂子路、看懂冉求、看懂阿難尊者。阿難尊者七個夢,有一個是須彌山在他的頂上,他托著不覺得重。這夢也是在啟示我們,要承傳文化,重責大任,但是不覺得重,身心要放鬆。不要覺得重,師長教導我們,佛菩薩、祖先承擔,我把心用對就好了,那就護好自己的心,又不是很複雜。心護好了,一言一行都對;一言一行對了,家人也好、學生也好,都往好的方向發展,依報隨著正報轉。

  當然我們也要有正確的心理建設,現在到我們面前來的問題,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們要有耐心,我們要用我們的耐心去帶動家長、帶動相關的人,一起有耐心來面對。大家心都用對了,這個情況就慢慢改善,沒有不能解決的事情,不可能。佛法是圓滿的,不可能不能解決,哪怕他眼看著就要下地獄了都能解決。阿闍世王殺父害母眼看要墮地獄了,最後呢?佛讓他念阿彌陀佛,他去作佛了,上品中生。連地獄業報現前都還能解決,現在有肯解決的心都不會嫌晚。有一句話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能放下錯誤的想法、看法,能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都可以立地扭轉乾坤,就怕我們不聽、不肯照做而已。我們首先要對傳統文化、對佛法有信心。

  我們看第四點,「家庭教育乃治國平天下之根本」。它底下第一點,「天下人才,必從家庭中出」,這必然的。「家庭有善教,自然子女皆賢善。家庭無善教,子女之有天姿者」,他本來天賦挺好的,「習為狂妄」。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慎之又慎,你生到天姿好的兒女,沒有教好他會造很多的業,我們父母有責任、有罪過。所以印光祖師講,成家的佛弟子最大的功德,把下一代教好。他會遇到多少的人,他會經手多少的事,你把他教好了,這些人都得利益,這功德很難算;沒把他教好,他會傷害多少人,他會障礙多少事。這一點,我們文化的衰敗就是因為,比方民國初年有一些學傳統文化的他喊出什麼?廢經廢倫。才華很高,我們有引以為戒了嗎?這都是走過來的歷史。

  我們看總論,我們翻開《天下太平之根本》第三頁「總論」,印祖一開始就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而「母教乃是賢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於此講求,治何可得乎?」不可能的,只會愈來愈亂,不可能大治的。而「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於稟質之初」,這個生命一開始,他在胎中就在受教育了。「凡女人受孕之後,務必居心動念行事,唯誠唯謹,一舉一動,不失於正。尤宜永斷腥葷,日常念佛,令胎兒稟受母之正氣,則其生時,必安樂無苦。所生兒女,必相貌端嚴,性情慈善,天姿聰明。」這樣的孩子我見過,見的時候印象深刻,眼睛很亮,真的眼睛是靈魂之窗,你都可以感覺他那個氣質就是跟一般的小孩不一樣,很明顯。

  接著印祖講,他稍微懂事一點教他做人的道理,倫理道德,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有敬畏心。還讓他念佛、念觀音,「增福增壽,免災免難」。「不許說謊話,說是非」,不許打人罵人。不許糟蹋字紙、五穀,不能糟蹋一切東西。「不許亂吃食物」,剛剛我們都提過了。「不許與同里群兒聚戲」,就是這些等於是品行不端正的,不能跟他們混在一起,因為小孩很小。真的,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不要說小孩,自己就很有感覺,念初中那個氛圍講髒話,你不知不覺就開始講了,在家裡面一句也不會講,受影響了會講了。好快,那都是初中生了,更何況是五六歲的孩子。「稍長,即令熟讀《太上感應篇》、《文昌陰騭文》、《關帝覺世經》」,讓他知道「有所師法」,以這個為標準來效法。「有所禁戒」,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一為其略說大意,以為後來讀書受益之前導」,這都是基礎。

  幼時能打這樣的根基,「愈讀書愈賢善,不患不到聖賢地位,光宗耀祖也」。真的,這樣的孩子成德遇過,現在在學校裡、團體裡同學們看到他都以他為榜樣,當下就在光宗耀祖、積功累德。否則沒有這些基礎,「任性嬌慣,養成敗類,縱有天姿,亦不知讀書為學聖賢」,不懂這個道理,「則讀的書愈多愈壞」。所以教有天姿的孩子責任更重大。「古今」,這不是古而已,今也是,「大奸大惡之人,皆是有好天姿大作用之人」。只因他的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學聖賢」,他的父母、老師不是以教他成聖賢為目標,不是教他要躬行實踐。「止令學文字」,多背一些書,好寫文章、好寫論文,「為應世謀利祿之據」,你好好讀書,你以後可以當教授,你可以有很高的位置,把這個為目標。

  我讀到這裡後背都發涼,我自己成長的一種感覺,讀書幹什麼?以後薪水好。要選科系了,選哪個科系?賺最多錢的那個科系。整個社會都是這種氛圍,我們怎麼培養出聖賢?我們只能求共業中怎麼樣?有別業。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省思這幾代人走過來的路。父母老師這麼教了,「其智識之下劣,已到極底」。這樣的孩子很有學識、很有才能,最後呢?「至於演出廢經廢倫」,民國時期的情況,「爭城爭地,互相殘殺之惡劇」。「此種禍亂,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這才是根本問題,我們在那裡感嘆這些人造的業,我們不知道根本原因在哪,還是不能解決。這裡提醒我們當父母的,尤其修行的父母這一點要注意,「自己縱無大惡,而壞亂世道人心之罪,當與彼子弟同受惡報於永劫矣」。這些話我們都不可以滑過去,孩子教不好自己也有罪過。

  所以這一句,有天姿你不好好教會變成狂妄,不得不慎;無天姿者,會狎於頑惡,他沒有天姿,但是他變成邪惡了,變成行屍走肉了,只知吃喝玩樂,現在這樣的人還不是少數。我不說別人,我沒有遇到師長以前,一有時間也是想怎麼玩,不知道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頑也是頑劣、玩世不恭。現在真的,不算有什麼才能,但是對人也都不恭敬,對長輩也是不恭敬,誰也都不理。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父母能認知到我之前沒有好好身教、言教教他,父母自己懺悔。懺悔業障是菩提心,真心會流出來,你的孩子縱使已經十幾歲、二十幾歲了,人的真誠心現前會感動孩子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印祖提醒,沒好好教,有天姿跟沒天姿的,兩者皆為國家社會之蠹,變成蠹蟲,對這個社會都有害。

  所以不能教孩子只想著給他念大學,以後有工作可以養家糊口,定這種目標鐵定誤了小孩的,因為他只有自己的利益,他怎麼去為別人想?我們現在看到孩子變成這個樣子,都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的善教他們,這不能怪他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子弟之成,唯在家教。凡屬子女,必須從幼教以」,從小教,「孝悌忠信、勤儉溫恭」,勤勞節儉都很關鍵。現在孩子很沒有信心跟沒有做家務很有關係,因為他到一個地方這些東西他都幫不上忙,不會做,乾在那裡看,你說他會很有信心嗎?要讓孩子多承擔、多鍛鍊,他又有能力、又有責任心。古人以前栽培孩子叫耕讀,有道理的,每天窩著看書血氣都不通,身體不好,都有勞作,而且耕作的時候都是在太陽下,動生陽,照太陽也生陽,不然會缺維他命D。他在動的時候為什麼?我幫我的父母多分擔一點,善生陽,孝生陽。這個正氣凜然,要勞作。

  我們有一位王老師,他很用心教他的孩子,讓他的孩子盡量減少社會的污染,讓他的孩子多鍛鍊,只要孩子能做的他都放手給孩子做,家裡的房子都是跟孩子一起蓋的。然後孩子會開車了,讓孩子自己去送貨,當然是孩子自己主動要分擔的。他自己講,第一次讓孩子自己也是提心吊膽的。放心,念觀世音菩薩。就是說我們在護念孩子成長過程,你還是要放手給他做的,你都一直擔心擔心,什麼事都不敢讓他做,最後他的能力都沒有培養起來。他說那個孩子自己開車送貨送完回來,那個臉上充滿洋溢喜悅,「我可以,我幫得上父母的忙」,那種快樂錢買不到的。

  結果他孩子還不到二十歲,因為移民到海外,很多這些朋友都是企業主,都是開公司的,就跟他講,你的孩子假如讀完書了到我公司來,我讓她做manager(經理)。他說,為什麼?你的孩子送貨過來,那個貨都擺得整整齊齊的,我的觀察她已經可以做manager了。人家這個朋友是當老闆的,有眼光,就看得出來。你這麼培養孩子你還擔心他啥?告訴大家,現在這個時代領導者找人才找得白頭髮都出來了,不好找。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你要找到可靠的人鐵定他是懂孝道的。所以其實愈難的時代愈能彰顯傳統文化的價值。

  看到這裡說勤,勤勞、勞動重要;溫恭,我相信他的孩子出去送貨的時候對每一個人很恭敬,人家都看在眼裡。「至其長而入學讀書,方有受益之基。」「基」這個字在印祖這一篇書的教誨裡出現多次,根基重要。「家家夫婦,皆知道義,及與因果,敦本重倫,躬行不渝」,這就是父母長輩都以身作則。「則所生子女,習見習聞」,每天看著我們潛移默化,「如水入器,如金就型」,金屬入了模子就變成那個形狀了,「其性情自成賢善」,所以一定可以培養成材。

  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