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八集)  2021/10/2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08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陳校長、諸位老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陳校長: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我們處在這個特殊的時代,確實挺特殊的,有一些地區可能三四十年前還沒有電話,但是現在一支手機,全世界的情況他都看得到了,整個生活方式變化巨大。好像還有一句笑話講,以前永不分離的是夫妻,現在不分離的是手機,一機在手,天長地久。老法師說,那是魔王。應該是說手機假如不會用,就跟魔王接上了;手機假如會用,那它就是個小祕書了,不用花錢請,它是個小祕書。佛門常常說,「你會麼?」會不會重要。我們會,手機幫我們一起積功累德;我們不會,那手機變成我們墮落的因緣。我們會,我們在教學的因緣當中積累無量無邊的功德。尤其老法師說,五千年來第一等好事。這是從因緣去談的。

  我們學一部經都有教起因緣,我們跟大家交流一條龍的培訓,這也是個緣起,所以我們一開始先一起研討老人家這一段開示,就是明白老人家為什麼竭盡全力要辦一條龍的教學,我們要體會到。同樣的,比方說我們今天學《無量壽經》,我們能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講這部經,因為釋迦牟尼佛「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五燒五痛,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佛的同體大悲要度我們出輪迴,阿難一啟問,佛高興,你問得太好了,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

  而這一部經又點出了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為了廣度遍法界虛空界的眾生,他發了四十八願,成就了十方世界最殊勝的佛土,他也被尊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對這一部經的因緣體會到了,我們真學,我們真去推廣。為什麼?太稀有了,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因緣,我遇到了,我得盡力去告訴別人。所以李炳南老師說,你認識這個法門,你不盡力去介紹給別人,不慈悲。因為沒有這個法門,眾生靠自力出不了輪迴。真看清楚這一點,真知道輪迴可怕,對阿彌陀佛、對釋迦牟尼佛感恩的心自己就起來了,因為體會得深。就像我們能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那感恩不用人家提醒,自己就湧上來了。俗話常說,養子方知父母恩。一般我們沒有經歷過,有時候感受沒有那麼強。人的一生,福在受諫,我還沒有感受到那麼強,可是我覺得佛講的是對的,佛不會騙我的,我爸爸媽媽不會騙我的,老和尚不會騙我的,聖賢不會騙我的,我就聽他的,那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看得遠,少走彎路了。福在受諫。

  我們學經教,經教的理在哪?經教是心法,是內學。我們學一部經的領悟,領悟到了,用在哪裡?不會只用在珍惜《無量壽經》上吧?珍惜的心真正啟發了,不只珍惜《無量壽經》,一真一切就真了,一即一切,別人對他的好他會珍惜,對緣分會珍惜。為什麼說讀書貴在變化氣質?因為它真的觸動心靈深處,一觸動,相又由心生,那氣質鐵定變了。

  所以我們知道一部經因緣不容易,我們再想想,老人家盡全力在推展一條龍的理念,何嘗不是非常難得的緣分?在這個時代,要成就這樣的緣分可不容易可不容易。以前在聽老和尚講經提到,現在要見和同解很難,兩個人住在一起都吵架,自己一個人獨處還跟自己生氣,現在年輕人可不少這種情況,不要說年輕人,我們這一代這種情況就不少了。我父親那一代我看到很少這樣的,我們這一代就有,煩到什麼程度?自己割自己的身體,自殘,他太煩躁了。其實我們現在看到孩子有打自己自殘的行為,他的情緒障礙絕對不是一天二天,可是問題是我們現在看事看得不透,都是症狀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眼睛痛不知道是因為肝臟受損,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它是一體的,它不是被切成好多塊,它會互相影響的,五行相生相剋,你怎麼全把它切開來?明明是一體的真相,牽一髮動全身,我們現在全把它切開來,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人類就是人類,動物就是動物。我們說實實在在話,那個教科書裡面教的對不對,我們能夠分辨得了嗎?這個對我們很重要。

  我們現在能不能一看一個孩子的行為,我能洞察到他問題的根源,當老師要練這個功夫。可是說實實在在話,看自己都看不清楚,能看學生看清楚,不可能的。很簡單,跟自己二十四小時相處在一起,都看不清楚自己,跟學生相處這一二個小時就看清楚了?欲知人者先自知,欲愛人者先自愛,欲助人者先自助。《大學》就給我們點出來了,自愛一定在愛人前面,內聖是自愛,外王才是愛人。格致誠正,內聖的功夫;修齊治平才是外王,才是利他,這個次序不能顛倒。所以佛門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無有是處。佛門有很多話是不能含糊的,無有是處這不能含糊的。但是我們現在人的心態,有把父母苦口婆心放心上當回事嗎?有把老和尚的、有把領導的話、真正愛護我們的話當回事嗎?還是轉頭即忘。真的要這樣嗎?不這樣不行嗎?我們很容易起這些心態。

  所以老法師說,找一個好老師難,找一個好學生更難,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好學生一定是一個很孝順的人,現在這個時節因緣,要找一個孝順的人不容易,除非他的緣分是父母真懂教育。有些人對父母挺孝順的,但是他不一定懂得怎麼教孩子,很多key point那個鋩角(關鍵),因為他沒有讀過經典,上一輩的示範這些倫理道德因果又有限,他自己又心軟,該跟孩子講原則的時候他又守不住。我曾經遇到一個長輩,他說我們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是被孩子拋棄的第一代。我覺得他這個感嘆挺值得研究的。我們要認真看看我們走過來的路,這二三代人。

  成德自己的感受,念初中的時候,我念初三的時候,我都感覺我們初三的時候還講道義,當時候也是血氣方剛,這個同學太過分了,打人都要有正義之師才能打,是這個人太違背良心了,得教訓教訓他。可是看看初二初一的同學,不高興就打人,不講道義了。不是一代人,一年而已。這個時代墮落的速度太快了,這是我念初三的時候。

  結果經過十多年之後,我自己去教書,我自己教孩子感受到了,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就擺在我們面前,怎麼辦?扛不扛?扛起來不輕鬆。諸位同道,不扛要幹嘛?人生只有兩條路,一條,業力做主,業力做主只有輪迴而已了;再一條,願力做主,願力超過業力。

  人生其實一點都不複雜,這個歸納,這是佛陀專門的,儒釋道聖人專門的,他一句話就把所有的事情都講完了。這個我們當老師的也要學。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講完了,你哪個法離開這句話了?佛說,人,身口意三業,講完了,一切的行為都在裡面,歸納。我們要隨時能掌握那個最重要的根本、原理原則。掌握不到根本,聽愈多愈亂,今天聽聽這個專家,明天聽聽那個專家,搞到自己到底我要跟誰做?誰講得對?

  所以我們要求智慧,不是去聽很多能夠求智慧,求智慧一定是要跟著過來人才能求得到智慧。你去看這個暢銷書,這個暢銷書沒有開悟,它帶你去哪?它可能有一些善的部分,但是它不見得能夠帶你真正求到智慧。而且世間暢銷書,有一些你會很感動,但有一些他個人看法不對的地方,有時候我們分辨不出來。成德都經歷過了,真正厲害的邪師,他可以講《金剛經》給你聽,講得你佩服他不得了,他可以講僧璨大師講的話,禪宗祖師他可以給你開解。我們一看都覺得雲裡霧裡,他能給你開解,可是他一句話就把你入邪道了。高手是九十九句是對的,一句是錯的。所以一個人一生能遇到過來人,大福報。

  很多人真想求道,那種努力我不如他,成德都見過。可是他們遇到邪師了,愈學愈執著。我們是因為遇到老和尚。那邪師說他是比佛法更高的法,還藉佛教的名。他這一句話他就不懂佛法了,佛法是平等法,他還在那裡強調「我比釋迦牟尼佛高」,鐵定是邪的。可是一般的人沒有這樣的判斷力。所以老法師的《認識佛教》要介紹給親戚朋友,不然怕他會陷下去。

  第一個,佛不以神通度眾生。現在好多邪師一辦活動,幾千人,上萬人,我們看了真是痛心。他養小鬼,你們家是不是怎麼樣?一聽,怎麼都準了?他都現這種讓你覺得他厲害得不得了,他不跟你講經的,他講不了,他用這些神通。可是佛在世就特別交代,不以神通度眾生。他跟你說他是什麼什麼再來的,觀音菩薩再來的,普賢菩薩再來,假的,不是真的,暴露身分就走才是真的。他一定有師承的,他不會突然開悟的。《六祖壇經》都講了,威音王佛以前有無師自通的,威音王佛以後就沒有了。

  而且你一直在研究佛法,你變成佛學家,自己的身心煩惱去不掉,家庭問題解決不了。所以師父曾經問一個在台灣已經都講大乘的經,講禪宗的這些公案,師父問他一句:「佛四十九年所講的法,你用一句話來說。」他答不上來了。每天在講大乘佛經,老和尚一問,答不上來。

  所以人要入道,不是你自己去研究能夠入道的。佛經告訴我們,「從明師受戒」。你遇到過來人,你要持他的教誨,不是戒律而已,他的教誡。我們一看到受戒,五戒,我們很容易望文就生義,這一點不能隨便相信自己的意思。比方說,我們一聽「師嚴而後道尊」,我們可能就想,對,要尊重老師道才能夠尊。那可能這句話對我們的心態變成什麼?要人家尊重我,執著點產生了。所以這個要學法,哪個人自己學學進去了?得過來人給我們講,不然我們會依文解義,聽什麼著什麼。

  昨天跟大家舉的例子,丙吉他出去巡視,他是宰相,結果他問牛不問人,他旁邊的人憋不住了:「宰相,人家孔子是問人不問馬,你為什麼問牛不問人?」他這個隨從也是有讀書的,不然他怎麼知道孔子問人不問馬?接著丙吉告訴他了:「剛剛那個鬥毆,我觀察到當地政府已經出面處理了,我這個宰相一過去,那不是給人家亂了陣腳,還得招呼我種種,讓他專心辦事就好了。但是我看到這個牛這個樣子,那個牛只要真有問題,那個牛瘟一傳開來,百姓沒飯吃,我得趕緊去了解情況。」所以有時候我們真遇到好的領導、好的善知識,還得跟在旁邊學。所以老和尚跟著李炳南老師十年了,常隨眾。老法師說了,以前很多不懂的人情事理,跟著老師去喝喜酒,跟著老師去接待客人、拜訪人,很多不懂的懂了。

  有時候要講一些話是要有機會點的,沒有那個機會點,你說我給你講講講,有聽沒有懂,沒有一種臨場感。講多了,我爸太囉嗦了,這老師太囉嗦了,這領導太囉嗦了。講還得讓他愈聽愈想聽,還得抓時機。所以能跟著過來人十年,福報!所以我們想想,我們的福報從這一點上不如老和尚。但是老法師說我們現在有一個好處,古人沒有的,什麼?我們現在有播經機,我們現在有網路,可以持續薰習,都不用停,五十年前的人沒這個福報。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恭敬心要提起來,不然有播經機反而墮落了,為什麼?在聽課的時候,反正有錄下來,我之後再聽吧。那個緣分就「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以成德自己的經驗是,能夠聽老法師現場就聽現場。起個念頭,我現在好像還有點忙,反正我明天聽錄音吧,靠不住。唯有能珍惜當下的人,才能擁有未來;把希望都寄託在未來的,靠不住。

  修學能夠受用,沒有別的,安住當下,才能提升。只要不能安住當下,一定是落在過去煩惱、現在煩惱、未來煩惱之中,跳不出去的。只要在這三種煩惱,就不是正念做主;不是正念做主,不進則退,哪可能提升?所以經典一句話就能讓我們脫胎換骨,是我們用不用它。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相信我們基本上都知道這句話,我們用它沒有?用了得大利益。佛法一句就可以幫我們解脫了,是我們有沒有落實它。過去心不可得,過去煩惱放下;現在心不可得,現在煩惱也放下,別再那裡猶豫不決,舉棋不定。隨順經典思惟,趕快去做,不會猶豫不決。思惟清楚了,心不被得失、不被情感所牽絆,該下決斷要決斷。領導人很重要的抉擇、很重要的本分,就是抓對方向、用對人、下對決策。方向不對了,在那裡拖半天,「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事是如此,人亦是如此。該斷不斷,我們要背因果,對方也要背因果。不以人情做佛事,「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

  現在全世界弘法的團體不少,都有挑戰,其中人事的挑戰是最大的,內耗厲害。所以老法師一提出來就說了,「一條龍的學校搞團結」。團結不是誰說了算,要團結在佛菩薩的教誨,團結在老法師的教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有智慧,他沒有要求臣民百姓說你要聽我的,聽孔子的,聽三教聖人的,大家沒話說了,這才能見和同解。

  老法師都教我們了。我不知道大家現在遇到事有沒有覺得,「哎呀,我該怎麼處理?」其實老人家都教了。假如我們遇到境界提不起老人家相應的教誨,那我們薰習的力道還不夠。但是那個力道不是時間,是入我們的心。其實要入心是我們的心境要提升,懂得珍惜了。可是人心境要提升,一定是他有放下才能提升。我們放不下急躁,浮躁的心,老和尚的法要入進來不容易。

  所以老法師為什麼要跟我們講他見章嘉大師,見面半個小時沒有一句話,什麼意思?章嘉大師好老師,他很清楚,學生的心沒有定下來,你給他講白講。我們現在當父母、當老師的人,都沒有看到孩子的眼神,嘰哩呱啦我們一直講一直講,他到底有沒有聽懂,我們從他的眼睛有沒有觀察到?一發生事了,我都給他講了。我們面對境界要清楚,孩子聽我們話的眼神是有沒有聽懂?他心定下來沒有?甚至我們講話的語速那麼快,都已經讓他心受我們的干擾了。我們自己當父母、當老師的知道嗎?

  所以我們靜下心重要。剛剛一開始跟大家說,我們這三四十年,是有人類以來變化最快的時代。在這麼快速的變化,我們的心定得下來嗎?我們每一天五六點就起來了,忙到幾點?有沒有靜下來深呼吸的時間?有沒有每天要睡覺以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靜下來看看,我今天哪句話有沒有講錯?哪個動作、哪件事有沒有做得不妥?哪個念頭有沒有動錯?不然每天沒有這樣沉澱下來,都不知道錯在哪,明天會不會有同樣的錯?

  所以《了凡四訓》說:「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假如我們今天都沒有知過,進而去改,我們每一天變成瞎忙。可是我們自己都是忙得不知不覺,孩子每天看我們這麼忙,他學到什麼?學生每天看我們上課像打仗一樣,他學到什麼?孩子什麼時候在跟我們學?Anytime,Anywhere,隨時隨地。

  所以成德當時候跟校長們分享,「做孩子一生的貴人」,成德請教大家,什麼時候在做?我記得我第一年帶班,帶六年級的,很多都比我高。然後我自己突然發現什麼?你跟哪些老師比較關係好,這幾班的學生之間互動就比較多。自己靜下來觀察到,為什麼?因為你見到這幾個老師很親切,後面學生都在感受。

  所以我們有沒有表演給學生看,表演哪一句?《小兒語》第一句,我們其他的先不要求,第一句:「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為什麼這個重要?我們想想老和尚說,以前的教育,十二三歲就像個小大人。當我看到第一句的時候,我說對對對,可以教出小大人,他一舉一動,他都在學規範,他不會慌慌張張的。當然,我們在指導孩子也是很有耐性,慢一點慢一點,你不要一下子就像個老虎一樣罵人,你就把脾氣傳給他了。

  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話: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這是為學的第一個功夫,現在想想有道理,因為浮躁降不了,我們就裝不了老和尚的法。所以佛門有一個詞叫法器,器是比喻,器皿,可以把東西接住。那我們現在的心態是不是法器?法器,真誠心、恭敬心,自己還要清淨心。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人說我要修道,然後吃東西要很講究,穿衣服要很講究,都要名牌的,你說跟他論道,那不用了,因為他沒有清淨心。「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他安貧樂道,「敏於事而慎於言」,他在事裡面練功夫,歷事練心。

  所以諸位同道很重要,我們遇到這麼難得的一條龍因緣,那是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積累資糧、積累功德的增上緣,可是我們可不能把這個緣變成造作罪業,那我們就變冤大頭了。成德剛好當了一年的班主任,四個學生畢業了,碩士生,一個回國內服務了,三個留在漢學院工作。機會點出現了,他們要工作了。教兒嬰孩,教婦初來,整個工作的態度、要用什麼心態,我得給他講清楚,慎於始,這個時候不給他建立起來,到時候領著十方供養,隨順習氣造業,那我有因果責任,我沒有做到我的本分。該講的要講,不能說不好意思,怕他不歡喜。不以人情做佛事,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

  昨天我剛好跟我們漢學組的同學一起學習《無量壽經科註》,剛好學玄義的部分,首先是教起因緣。其實這個玄義跟我們現在一起交流一條龍的教學理念一不一樣?要有教起因緣,要有本經體性。我們所有這些教學理論依什麼講的?依實相講的,依真心講的。接著怎麼做、怎麼修?怎麼修自己、怎麼幫孩子?一經宗趣,用什麼方法?《無量壽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現在教書要不要用這八個字?要,要用菩提心去做。「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華嚴經》說的。我們不用真心去做,就是用輪迴心去做、有求的心去做,做著做著陷到事裡面去了。一有煩惱,有時候在學生面前忍不住,發脾氣了。

  我們觀察自己跟眾生,「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因為我們的善心所只有十一,惡心所有二十六。我們去觀察,一個孩子去了一個電動玩具店,一去一天,你拉他拉不回來了;你看他一吸毒,你拉他拉不回來了。學壞一天,不知道怎麼拉回來了。

  所以為什麼古代他要去請一個私塾老師,千里尋師,找來了,他護好孩子的清淨心,他家族才出得了人才。護持一個學生,工程。護持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工程,很大的工程,不是一件小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給孩子教個孝道,他真正發出來,有時候你還拿不準,要講半年,還是一年,還是三年?孩子比較好出來,我們現在成年才學佛,有時候我們學了五年、十年,這個孝心還沒完全發出來,不容易。所以用發菩提心來做老師是真需要,要隨時不離這個真心。要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叫實相,這叫真如、叫真心。應無所住,這叫無作;而生其心,這叫作。

  所以最重要是什麼?清淨心。當老師不能煩,不能被很多事情攪得你自己心都定不下來了。我們要有信心,有佛法就有辦法。《金剛經》給我們打了個強心針,「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你的真心就現前了,你沒有絲毫懷疑。我們往往遇到事,怎麼辦?怎麼會這樣?開始慌了。你信心一定有辦法的,佛菩薩會加持我的,你心一定下來,佛菩薩一加持,靈感來了。成德自己覺得早上起來特別容易有靈感,起來還沒有什麼念頭,昨天的事想通了,剛好有個靈感,佛菩薩加持的。

  所以我們儒家講的,「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你任何境界來,你都不退縮,你願力不只不退縮,更加的堅定,愈挫愈勇,百折不撓,「借彼魔惱,堅我願力」,不磨不成佛,「只要將猛,不怕賊強」。百折不撓之真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因為我們的心沒有變,我們不夾雜這些擔憂、害怕、恐懼,沒其他念頭了,怎麼樣?一向專念。平常念佛,不打其他妄想,妄想進不來;教書,認認真真教,真誠的教,盡力的教,教書就是念佛。

  這個不是成德說的,我說的你們不相信,老法師說的。老法師有一篇教誨非常精闢,推薦大家。好像推薦過了,不好意思,我top sales的習氣又來了。推薦大家老和尚一次專題,「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當時候老人家在新加坡,來了很多大陸同修,有百國興隆寺,有北京來的同修。老法師給我們表演,表演什麼?平常都有平常的規矩,每天講什麼經,講《太上感應篇》半小時,講《華嚴經》兩個小時,可是一有因緣出現了不會死板,我們今天《華嚴經》、《感應篇》暫停一次,為北京的同修、為吉林的同修談談念佛法門。

  我們觀察到了,老人家為什麼這麼做?來的同修有可能那一張飛機票就是他一生的積蓄,很多老人家不是很有錢,我這一生沒有別的希求,我就想見見他老人家一面就好,我就沒什麼遺憾。你看這種緣分,老人家感受到了。我們在老人家身邊,照顧遠地來的那麼多同修,我們也要跟老和尚一樣心地柔軟,這個戲才配得起來。不然老人家那麼柔軟,我們很粗魯,會嚇到這些老人家的。這些同修們不管來到哪一個老人家的道場,他的心裡覺得像朝聖一樣,我們要理解他們的心情。假如我們不能像老人家這樣的心境,又配合不起來,給他們嚇到信心都障礙住了,我們就造業了。跟著師父是積功累德的,我們把它搞成造業,那就太冤枉了。

  所以這一篇教誨說了,什麼是念佛?今心,心上真有佛。我們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去生活,生活是念佛;去工作,工作是念佛;去應酬,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

  老和尚下一句講什麼,大家記不記得?有沒有同修你突然想起來?當然不是因為我告訴你答案你才想起來的。你自己在成德現在念這一段教誨,你可以想起下一句的,可以打開麥克風給我們說一下。已經知道答案的不能講,是你自己不知道,然後冒起來的。我給大家講這句話,老人家講完這句話,下一句,「幾個人懂?」

  諸位教育界的同道,當你跟學生說這個好重要、好重要,你們不能不懂!我們的內心多希望學生記住,要記住,提高八度強調。可是我們想想,老和尚講這段話的時候,幾個人懂?假如我們是真理解師父的心,你聽一次你就不會忘了,因為你已經感受到他的苦心。而且要開出這樣的道理,不容易不容易!老人家沒有入那個境界,不可能開出這麼圓融的教法。

  所以成德初學佛,聽《太上感應篇》,自己的感覺,根本就是《華嚴經》,怎麼是《太上感應篇》?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所以我們真的要聽到老和尚的心,不只是耳聽,要心聽,要神聽,心神領會。聽到老和尚說找一個好學生更難,感受到了一個和盤托出、掏心掏肺的善知識的心。下一個念頭是什麼?別人不幹我一定要幹,我一定做老和尚的真學生。不然老人家這句話我們還是滑過去了。

  所以老人家這一段開示不到兩個小時,成德聽了不少遍,感覺一二個月聽下來,這一段很重要;再聽個半年,這一句很重要;繼續聽下去,這一個詞、這一個字好重要。所以自己的根性陋劣,真的根性好,應該聽一遍就記住了,自己聽了那麼久,才嘗到一點味道。

  六祖惠能大師半部《金剛經》就見性了,博士論文二十個字交出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我們很羨慕,要內行人看門道,是因為他的萬分恭敬。假如我們聽到這裡,我們又起個念頭,「六祖惠能大師可以,我不行的」,障礙在哪?念頭。有時候老和尚在和盤托出教誨我們,我們邊聽邊想,老和尚不是普通人,那他行我們不行。障礙不在外,我們每個人的緣都具足,不只可以往生,還可以在今生真正把傳統文化、念佛法門弘揚開來,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只要不被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的念頭障住。

  所以障礙不在外面,冉求幫助我們,他跟孔子配合,來提醒二千五百多年後的我們。冉求跟孔子很近,冉求跟孔子說了,「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大家想一想,冉求講這句話的時候,他是不是覺得他的體會很對?「老師,我不是不歡喜你教的,我能力不夠。」孔子說,「力不足者,中道而廢」,力不夠是走到一半走不下去了,沒體力了,叫力不夠,你不是力不夠,「今女畫」,你自己畫地自限。所以境界沒有問題,佛法是內學。

  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真相。我們一遇到人事境緣,又覺得有礙,兩難,我不可能,被自己的念頭障礙住了。浪子回頭都可以金不換,危機都可以變轉機,悲憤都可以變力量。遇到歌利王,在世間人覺得晴天霹靂的事,忍辱仙人把它變成什麼?快速成佛的增上緣。所以佛法叫妙法。不只他自己快速成佛了,他老人家這個公案,後世那麼多佛弟子,都以這個公案為修忍辱的榜樣,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沒他老人家這麼表演,我們還看不出來什麼叫轉境界。諸位老師,我們也要表演轉境界給學生看,他從我們身上看到臨危不亂,遇到事先不要慌,靜下來。「以靜制動,以沉制浮」,要沉著下來,「以靜制動,以沉制浮,以緩制急,以寬制褊」。老祖宗留這些話都是什麼?都是調心的。心守好了,一切法都會好,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解決問題不能著在境界上去,要從根本。

  我們小時候,成德小時候是到高雄中山堂去看電影。當時候你往後面一看,都有一柱光射出來,那個膠片噠噠噠噠噠噠噠在那放。今天我們希望這一齣戲轉變,不希望這樣演下去,太慘了太慘了,我要轉我要轉,怎麼轉?你跑到那銀光幕上,在那裡轉啊轉啊,它咋轉?要到那個放映室裡面去換膠片才能轉。

  所以我們人有時候遇到逆境、考驗,「蒼天,誰來幫我?」你遇到危難,「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真來。也是我們自己的心變現的觀世音菩薩,不見一法離心別有,我們的真心起來了,真相信有觀音菩薩,跟觀音菩薩的願力一起感應道交,自心就現觀音菩薩了。

  所以護好自己的念頭比什麼都重要。夏蓮居老居士說:「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太有道理了。而且我們一想自救,我不想再輪迴,我要出輪迴,這一念感無量無邊的佛菩薩加持你。這一念可不得了,因為諸佛如來同體大悲,跟我們過去生都有緣。《無量壽經》也把這個真相告訴我們了,「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我們現在已經正法滅了,在末法了,「當有眾生,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所以,我們不能覺得很多事情好像是偶然,天底下沒有偶然的事。一切不離因果兩個字,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沒有前因,不可能有現在這個果。

  我們會遇到念佛法門,是有無量諸佛在加持我們,但是我們得了「如是廣大微妙法門」,接著呢?要攝取、受持,要好好念佛。一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叫攝取?就把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叫老實念佛,全攝佛德。這個法門等覺菩薩都講不明白,「唯佛與佛乃能知」,「如來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開示」。這個法門跟其他法門不一樣,其他法門修因證果,這個法門從果起修,所以最快速成佛的方法。為什麼十方諸佛都勸他的學生去極樂世界?因為每一個老師都希望他的學生趕快成就,那個地方是最快成就的學校,那哪有佛不推薦去的道理?而且推薦去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教的。

  黃念祖老居士慈悲,給我們舉個比喻,這個法門是從果起修,所以它用蓮花來表示,開花了,蓮子在裡面了。一般的花都是開了花,那個花慢慢慢慢變成果。那黃老說了,比方說你今天要吃饅頭,你要播種,首先還要選麥種,然後播種,要澆水、要施肥,幾個月之後割麥子,磨麥,揉饅頭。這個工序不少,時間不短,終於蒸出饅頭來了。大家聞到香味沒有?好,吃饅頭。這是一般的法門是這樣,但念佛法門直接吃饅頭,叫果教門,他力派、果教門,從果起修,咬一口都是佛果,即修即果。可是重點來了,你得吃,你不吃那吸收不了營養。你說饅頭好好、饅頭好好、念佛好好,不念,吸收不了,得不到利益了。所以我們以後見面不要說「吃飽沒?」要說「饅頭吃了沒有?」佛念了沒有?互相提醒。中了佛門第一特獎,要趕快去兌獎品,還在那裡拖啊拖啊,拖到最後過期了。

  又可以念佛,又遇到五千年來第一等好事。因為這五千年還沒有出現文化危急存亡之秋,現在出現了,有這種緣,才有這種福可以修。那我們得用真心,然後不能陷在事情裡面,不能煩、不能躁、不能動氣,要靜下心來好好念佛,其他雜念都沒有了,靈感就出來了。每天做完,也不去擔憂學生聽不聽、講不講得動,不要動這些念頭了,真心教完了,一下課佛號提起來了。尤其不能把學校的情緒又帶回去罵家裡的小孩。所以情緒不要傳染,不只新冠肺炎不能傳染,情緒也不能亂傳染。

  剛剛跟大家有提到,我們現在習慣看到表面。解決問題,身體的問題,症狀解;夫妻的問題,症狀解;孩子的問題,症狀解;事業的問題,症狀解。我們要了解,只要是症狀解,第一個,過不了多久又會有問題出來;第二個,那個症狀解的手段又會延伸出副作用。我們有沒有發現,現在治病,吃這個藥,併發糖尿病,併發腎衰竭,這就是症狀解。怎麼樣根本解?也不是在外面找得到的,根本解要從我們的內心深處沉澱下來。今天孩子會有這樣的結果,原因在哪裡?有果必有因。這個孩子好動,這個孩子去檢查,什麼什麼,現在很多名詞,我也都沒聽過的,什麼什麼症,什麼什麼症。只要是心理的問題,甚至於說生理的問題,為什麼?身體是念頭相續產生的相,哪有一個孩子的念頭都是好的,他的身體會愈來愈差?不可能。所有身心的問題大部分就是缺愛。

  但是我說到這裡,實實在在講,不是我們的孩子缺愛,我們也缺愛。我們自己都匱乏,你能給出別人很多嗎?在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大家忙著做什麼?賺錢,台灣錢淹跤目(比喻錢多,容易謀生)。可是賺錢是最重要的事嗎?一個家庭裡面最大的事,把下一代教好,這個人生輕重緩急得打量好。但是人都拼命去賺錢也很正常,因為他怕這個機會沒賺到,以後沒機會,我怎麼養家?人之常情。所以什麼最重要?教學為先。世間的人沒有明理,他的心怎麼安在真相?該是你的跑都跑不掉,不要著急,可是這個道理他不懂。所以學聖教的人有責任安眾生心。

  很多人夫妻忙著賺錢,忙啊忙啊,孩子的教育又忽略掉,最後孩子變壞,這種例子不在少數。大陸有一對夫妻,本來是教書的,後來看到經濟快速發展,統統去從商,開了工廠。孩子送哪?哪裡學費最貴送哪一間,有錢。一送去了,這種學校,假如不是真正明白人在辦,會變成什麼?你在校門口看,每個人開來都是名牌車子,學生開始幹什麼?比、攀比。接下來,他爸爸假如是開計程車的,「爸,你送我來,你不要到校門口來了,我自己走」,連父親都不認了。

  《禮記.學記》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假如當父母、當老師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心現在的狀況往哪裡在發展,怎麼教他?只是完成知識的教學要求而已。對他的人格有影響嗎?對他的一生有幫助嗎?甚至於我們那個趕進度,又給孩子影響了。事實上有根本解的方法,一個孩子只要孝心開了,你不用催他學習了。這是根本解。可是不明白這個根本解,統統在用症狀解,然後搞得大家都很累。甚至搞到什麼?孩子厭學,因為你一直逼他,逼到最後看到書心情很不好。這都不是一代人走過來的路,不能遺傳到這麼多代了。

  成德自己記憶當中,大學聯考完最後一天最後一節課,電視報導什麼?好多人從三樓、從四樓把書丟下來,這個書頁撒滿地。這一個人縱使考上名牌大學,他會不會喜歡讀書?他只是要一個學歷而已。可是一個學歷他就成功了?他好學的心不見了,他能成功?他哪怕有福報,到一個地方,有福報,但是習氣做主,他在福報當中造業。現在我們冷靜觀察,人真正所謂的成功是他有福報,不是他有真正的智慧、德行、本事。看事不能看表淺,要看深入。

  我們求學沒有別的,什麼目標?我們求智慧,不是求別的。智慧怎麼來的?「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為什麼我這個長輩說,他是孝順父母最後一代,是被孩子拋棄的第一代?因為沒有人再讀經書了。「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法者,萬世生靈之眼目」,人要開判斷力、開慧眼,他不深入經藏不行。經藏教我們什麼?佛講《大般若》講了二十二年,所以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那《大般若》裡面告訴我們,「般若無知」,無知。其實無知也就是無相、無念,這個只是名詞術語不一樣而已。無知也就是應無所住,就是清淨心;清淨心一起作用,無所不知。

  所以真心是什麼樣子?佛門常用兩個字形容,寂跟照。寂而常照,寂就是清淨,般若無知,但它會起作用,它不是龜毛兔角,不是沒有這個東西。真空不空,你不要以為它沒有,它一有緣分,你看觀世音菩薩真空,千處祈求千處應,妙有。妙不妙?無量無邊眾生他都能應,怎麼會不妙?但是那也是相,妙有非有,可以受用,不要執著。不然你一執著了,觀音菩薩什麼時候來?觀音菩薩什麼時候來?著魔了。這個佛法沒有離開心。

  但是重點來了,我們這東方人有漢文化的地方喪失信心了,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外國是工業革命,你看他們的思惟是什麼?人受教育幹什麼?出來在生產線當中擺一擺,我就有產品出來了。那教育變成什麼?每個人都變產品了,語文、數學考試,考得不好,不適合念書;或者學生厭學了,中輟,沒得發展,搞得行行出狀元變成本來很有天分的、只是不會考試而已,統統被老師覺得是差生,然後遇到一些不好的緣,墮落,可惜!我們都遇過,在監獄裡,做壞事關進去了,遇到一個去監獄講經的老師,把他的良知喚醒了,以後讀到博士,然後還常常回去監獄講給那些服刑人員聽。你說多少人被誤了?每個孩子來了,都是父母的心上肉,都是他祖先的血脈,我們得認真對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也希望我們自己的孩子遇到好老師。修因得果,我們盡心盡力照顧、教好別人的孩子,我們的孩子一定會遇到好老師。要信佛!我們的心就不會擔憂了。

  剛剛跟大家提到,寂而常照,起作用了,照;但是在照的時候,心還是寂滅、還是清淨。古人說用心如鏡,這也是譬喻,那個譬喻是要讓我們自己領悟,意在弦外,你自己去體會、去用功。最重要的,真放下心上所有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清淨心一現前,智慧就自然出來了。鏡子,沒有人來它清清淨淨;有人來,照得清清楚楚,那還是清清淨淨。我們平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以念出聲,念出聲;不能念出聲,金剛念、默念都可以。突然「老師、老師」,境界來了,「什麼事?」去應,應得自己提升了,孩子也提升了,自他受用。老師歷事練心,孩子也藉由這個機會,我們有身教、言教供養給他。所以這是我們這一代人要很嚴肅思考的問題,怎樣的方法才能培養出有智慧的人?這就不得不回歸到老祖宗教學的理念、方法、經驗、效果,就是般若無知,就是讓他不要有太多妄想,用讀經的方法。

  大家去觀察,比方老和尚那個年代的老照片,比方說周邦道老校長他們留下來那些照片,大家去觀察他們的面相,都是寡欲的,都是一股正氣,那就是他們受的教育。首先大家庭,不為自己,不自私自利,心就清淨不少了;再來,不讓他打妄想,讀經,讀讀讀,這有磁場,經典那個磁場很強的,貫攝常法。我不知道大家讀經的感受,讀完覺得皮膚特別滑嫩,那佛菩薩加持,比SK-Ⅱ好用,又不花錢。念念念,沒其他妄念了,那個天真、那個氣質就沒有染污,天真,憨憨的。我看老和尚那照片很老實,都二十來歲了。我們現在七、八歲,你看他的表情就很有小聰明了。為什麼?他被電視教的,他被那些綜藝節目,那個口才都在那損人,你看他能不動這些小腦筋嗎?但是老人家他們以前這讀書人,養浩然正氣,這全都是性德。念著念著那個磁場你就熟悉了,習慣了。念個那麼多年,一遇到染污的東西很不舒服。已經在芝蘭之室這麼久了,突然到鮑魚之肆,馬上就彈回來了,他有判斷力。

  所以古人是透過讀經的方法修他的無知。這個無知是什麼?這個無相是什麼?無相是離一切虛妄分別,他的念頭沒了,清淨了。因為念頭一起,分別執著離不了了,用這個方法、手段。所以讀經多多益善。跟大家舉的我們馬來西亞同修,十二、三歲的孩子,一天共住在一起,念下來,三餐都是他們做的,打掃統統都做,每天一早起來拜佛,運動量不少,一天讀經應該十個小時有。結果很歡喜,沒有不耐煩,沒有厭學,三天《大學》背完了,七天《中庸》背下來了。我前幾天聽到一個消息,一個小女孩八歲,說《孟子》快背完了,我聽了頭皮都發麻。《聖學根之根》讀完了,這個孩子就喜歡讀書。當然也有一個環境,家裡的環境,大人都有學佛。我看那傳來的照片,她家裡大人排在前面,她跟在後面,「阿彌陀佛」,每天還念佛。

  我們了解清楚了,我們就有信心,我們會盡力去做。你信心到幾分,你就能盡到幾分力。信心只有兩分,就做不深入。所以老法師說,讀經會背是附帶的利益、副作用,真正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不是會背而已,無知、無妄想、天真保持。一給他講解,一聽領悟了,無所不知,是這麼學的。龍樹菩薩《大藏經》好像幾個月就學完了,那怎麼學的?我們一聽,假的吧?這樣能學嗎?老祖宗的東西沒假的,都是真的,不會騙我們的。

  當時候老人家在香港的時候接受訪問,那個訪問的人說:「老法師,傳統文化有沒有糟粕?」老和尚說:「有。」我當時候坐在前面,我很緊張,老法師怎麼說有?老人家停了一下:「他們看不懂,就說是糟粕。」印象深刻,終身難忘。孔子在二十層樓,我們在二樓,然後孔子說,「二十層樓風景不錯不錯」,「沒有,我沒有看到,騙我」,他不相信。人的善根在哪裡?相信佛菩薩、聖人不騙我,善根。接著老法師進一步說:「今天有糟粕,輪不到我們,早就被拿掉了。幾千年傳承下來,老祖宗心比我們清淨。」而且那個功夫不得了。

  最近有個節目「典籍裡的中國」,拍得很好,第十集《周易》。經過三個聖人成就了這部書,伏羲氏畫八卦,文王把它演繹成六十四卦,最後孔子作傳,《周易》作了十篇教誨,十傳。而我們周文王他是被關在監獄裡,文王拘而演易,被關在監獄裡,兒子還被人殺了,他還為後世開解寶典。你說那種轉境界的功夫,我們後代子孫看了佩服。有這麼多聖賢,有糟粕還輪我們去改?在宋朝就有改動的,他是沒體會到聖人的意思,照自己的意思亂改。不是我們現代人這樣,古代也有,但確實是改錯了。

  我們不相信,《大藏經》幾個月就可以學完,公案裡面有。六祖惠能大師他心地清淨了,結果法達禪師來找他。你看那個見性的人看別人很清楚,那個法達禪師進來磕個頭,六祖大師說:「你磕頭,頭頂都沒有頂地,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這個公案很精彩,精彩在哪?我們覺得我有值得驕傲,這個心不清淨了;想當年我做了什麼什麼,不清淨了。所以每個事它後面的理對我們都有受用。他就說:「我讀《法華經》讀了三千遍。」《法華經》這麼厚,讀一遍要好幾個小時,可能少說也要五六個小時,一天念一部,念了十年左右。六祖大師說:「我不識字,你念給我聽。」結果他念念念,好像第二品還沒念完。「好了,不要念了,我講給你聽這部經講什麼。」一講,法達禪師開悟了。六祖大師說,你念了十年,被法華轉,你是要轉法華,不是被法華轉。念經念多了,慢心起來了,被法華轉了,被境界轉了。兩品還沒念完,這部書全會了。所以龍樹菩薩怎麼學《大藏經》的?這部經看起來,看一品、看兩品會了,好,下一本,幾個月學完了。真的不是假的,一經通一切經通。那我們自己這些要很有信心,不然我們教孩子打八折、打七折、打六折,不行的。

  剛剛跟大家提到要根本解,不要症狀解。那麼多的奇奇怪怪以前沒聽過的症狀都出來了。我們聽一位王老師,他自己教孩子教得很用心,他說有一個孩子是他朋友鄰居家的小孩,結果跟著他一起來找這個王老師。這個孩子還沒進門,看到他們家的車,你們家這個車是什麼牌子的?多少錢?一進到屋裡,你們家這個沙發多少錢?什麼牌子的?這個王老師說,這種年齡到人家家裡應該是玩耍,怎麼問問東問問西的?然後他就跟他那個朋友說:「他的媽媽是不是很講究買什麼買什麼名牌的?」「你怎麼知道?」因為從複印件就看到原件,你看這個孩子的心都在搞這些東西。那你說他問這些問題跟孩子頻率都不一樣,孩子怎麼跟他玩?所以後來他就自己哭起來了。王老師說:「你哭什麼?」「沒有人要跟我玩。」然後接著說:「叔叔,我有強迫症。」這麼小一個孩子被貼一個標籤,「強迫症」。貼上去以後,「我有強迫症,我有強迫症,我有強迫症」。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不明理,被這個世間好多的說法都搞得我們不知道何去何從,怎麼解決問題。

  所以今天成德這個top sales又要介紹大家一帖藥,「阿伽陀藥」。出世間有一帖藥叫「南無阿彌佗佛」,三根普被、凡聖齊收,萬修萬人去,一定出輪迴。夏蓮居老居士遇到這個法門,高興好幾天,「我終於可以出去了,我終於可以出輪迴了」,後來把書房改成「歡喜齋」。你們遇到了高不高興?終於可以出去了。這個是出世的阿伽陀藥,世間也有一帖阿伽陀藥,叫「愛」。什麼身心的病,遇到真正的愛,它就慢慢改善了。就是缺愛缺到一定程度了,病現前。好像缺營養,缺缺缺,缺到最後病出來了,都不是一天二天造成的。

  當時候成德遇到一位同學,她這個例子讓我很震撼,她很優秀,非常乖巧的一個孩子,應該也不能叫孩子,二十多歲了。結果她跟我說,她前一段時間突然起了念頭,「我媽媽不要我了」,她自己莫名其妙。後來通電話跟她媽媽說到,「我最近怎麼自己冒出來念頭,媽媽不要我」。她媽媽說:「妳這個傻孩子,我怎麼會不要妳?」後來通完話,她媽媽想到,當時候懷孕的時候動了念頭,要把她拿掉,被她的奶奶給阻止了,結果她生出來之後就跟她奶奶的緣特別深。剛懷孕,一個念頭、兩個念頭就是個種子,不只影響自己,影響胎兒。這個種子多久以後冒出來?二十多年以後。所以今天孩子身心的問題,跟我們父母自身怎麼跟他相處,我們的念頭、我們的一言一行是給他正能量,還是給他負能量?我們得看清楚這些因因果果的發展,看不清楚根源問題,不可能解決的。

  我們也看到很多家庭問題,孩子很叛逆,最後怎麼開始改善的?父親懺悔,真的看到自己的問題,跟家裡人懺悔;母親真正看到問題,懺悔,至誠感通。家裡人,成一家人就是有緣,一個人真心一現,馬上其他人,誰願意一家吵吵鬧鬧的?沒人願意。

  有一個媽媽,她孩子對她特別對立,後來她遇到傳統文化了,她認知到自己對公公婆婆不孝,她就懺悔,開始對公公婆婆好。結果剛好那段時間公公生病了,她在醫院照顧來照顧去。結果就在那段時間,她的孩子被她感動了,哭著跟她說:「我以前為什麼頂妳?因為妳對我爺爺不孝,我很難過。」這直屬血親是天性,他那麼愛他的爺爺奶奶,當媽的不孝的時候他很難過,一天二天、三天四天,一年二年,你說他內心積累的那些負面的情緒,會沒有行為出現嗎?會沒有病出現嗎?

  二十一世紀說最嚴重的是什麼病?憂鬱症。因為我們現在統統太重物欲的追求,大家每天忙啊忙啊,心都沒有靜下來,最親的人內心世界都感受不到。成德都遇過,我記得有一次,我就不講哪個國家了,不然大家又落印象了。那個開車載我的,「前不久我朋友孩子,成績挺好的,十七歲,自殺死了。」他的父母怎麼想都不明白,孩子怎麼會自殺?我們想一想,一個孩子要到自殺,他會不會開始皺眉頭?他的臉部表情會不會開始比較僵硬?那有多少的症狀!可是當他結束生命的時候,父母說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自殺。這種功利的氛圍共業很強,我們得靜下心來,不能捲進去。

  而現在心理疾病的人愈來愈多了,我們不要說大人,甚至於我們現在面對的小孩就不少了。我們當老師的得真正從經典當中有智慧,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都能判斷。而且甚至於你真正要去幫一個孩子,你才知道真正的挑戰不在小孩,在他的父母,在影響他的大人。但是至誠可以感通,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既然有緣,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盡力就好,功德圓滿。作而無作,盡心盡力做,我們也不強求因緣,一定要個達到什麼程度,連這些未來的念頭都不要去罣礙,安住當下,真誠、盡心竭力,仁至義盡,就對了。

  好,時間到了,本來還要回答問題,但是看看,不知道發問的同道們,有沒有從成德跟大家交流的當中你自己找到答案了,那這樣比我給你解答更好。但是假如還是沒有解答到你的問題,可不可以麻煩您再發一次問題過來。假如有解答了,那就不用;假如沒有的,那成德下一次先回答問的問題。因為問題假如是自己想通的,那是最好。自己在聽經聽經聽明白了,不是別人灌輸給我的,那是最佳狀況。真的還是想不通,那可以切磋、可以探討。或者你這個問題不能拖,那沒關係,你只要打「淨空老法師」,然後再輸入關鍵字,你問題的關鍵字,老和尚的「學佛問答」可能就有答案了。

  好,今天感謝大家的參與,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