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劉素雲老師複講  (第十七集)  2018/3/22  中國  檔名:56-214-0017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看下面一段經文: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

  這段經文,是說法藏比丘求學的時候,對佛所介紹諸佛剎土種種現象,他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發無上的殊勝大願。並且對於諸佛世界,天人的善惡、國土的粗妙等等,他都能夠了解得很徹底。於是就一心選擇,做自己最希望的清淨美好世界,因而形成了他偉大無比的四十八大願。看下面幾個詞彙,『殊勝之願』,這就是指下一品裡所講的四十八大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彼」是指十方三世諸佛剎土,「天人善惡」是指人事環境,這人事環境就是我們所說的正報;「國土粗妙」是指物質環境,就是我們所說的依報。『思惟究竟』是了解得徹底。『便一其心』,即一心,心無異念。『結得』是形成的意思。《無量壽經》不僅是我們一生學佛的依靠,也是人生在世做人的指南,依照這部經典去做,經上所講的真實之利,我們才能得到。

  法藏比丘聽經聞法千億歲,『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老師不僅對他說,而且以神力將十方諸佛剎土展現在他的面前,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裡最重要的是看什麼?是看因果,看到因緣果報,知道這個果是怎麼結成的。西方極樂世界比別的佛土殊勝,原因在哪?是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上修的不一樣,發的願不一樣,所以得的果也不同。「無上殊勝之願」,就是後面所講的四十八願。這四十八願,是在千億歲、在五劫修行的過程當中逐漸發的,不是一次發的。看到十方世界的好處,他發願要學習;看到諸佛剎土有缺欠的,他發願要防止。這個選擇實在是太殊勝、太高明了!我們要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把這品經文仔仔細細的品味。「於彼天人善惡」,這是講正報;「國土粗妙」,這是講依報。說一個正報,說一個依報,就把所有的一切都包括在內,一點都不漏,一切諸佛剎土的依正莊嚴,他全部明瞭,有因也有果。

  「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一心是西方報土的真因,十方世界為什麼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個因素,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一心不亂,他方世界的人是三心二意,用真心選擇決定沒有差錯。我們為什麼比不上佛菩薩?是因為我們的心不清淨。真正的念佛人,以至誠心、清淨心念佛,經上講得很清楚,四十里範圍之內惡神惡鬼都不敢靠近。這是因為你的身心清淨,是阿彌陀佛和諸佛菩薩的威神加持,鬼神不能接近你。如果你還常常被鬼接近這是學佛人的恥辱。下一段經文:

  【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這段經文,是說法藏比丘立定大願之後,精勤不懈怠的學習求索,就是他的求學態度,總是為了給一切眾生提供一個修學的好環境。於是恭敬慎重一心專注奉持佛的教導,經過五劫那麼長久的時間修積功德。對於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的,功德莊嚴、因緣果報都能夠明瞭通達,就好像面對一個佛剎那樣的清楚明白,他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自然就超過了一切諸佛國土。看下面的詞彙,『求索』是尋求探索。『修習功德,滿足五劫』,「修」是修行,「習」為學習,「功德」是指修習所成就的四十八願。這是說法藏比丘用五劫的時間,來修行學習成就了四十八願,幫助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修證佛果。『二十一俱胝』,二十一表圓滿的意思,俱胝中文是千萬,「二十一俱胝」,就是前面經文所說過的二百一十億。

  「精勤求索」,精是精進,勤是勤奮不懈,法藏的求索是為一切眾生,做最殊勝的增上緣,不是為他自己。『恭慎保持』,「恭」是恭敬,「慎」是小心謹慎,保持不失,不疲不厭,沒有絲毫疲厭。「修習功德」就是認真去做,十方諸佛剎土裡的一切善因要修,一切惡因要斷,要在生活中做到。「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就是二百一十億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這三句經文是說法藏比丘對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的依正莊嚴、因緣果報,沒有一件事情不清楚,沒有一件事情不明瞭,這樣他才能捨人之短,取人之長,建立極樂世界。『所攝佛國,超過於彼』,這句經文法藏比丘真的做到了,「所攝佛國」,就是指他自己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佛國真的超過了一切諸佛剎土,彌陀因地上的大願到此方才圓滿。下一段經文:

  【既攝受已。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禮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這一段經文是說,法藏比丘在完成了攝取佛國的具體大願之後,這個佛國就是極樂世界,他又來到老師世間自在王佛面前,『稽首禮足』然後繞佛三圈,行最敬禮,站立合掌說,我已成就莊嚴的極樂世界,依報莊嚴;同時我已成就最極清淨的修持,正報莊嚴。看下面的詞彙,「稽首禮足」,佛教最恭敬的禮節,稽首是頭面著地,禮足是頭接觸佛足。『繞佛三匝』,就是繞佛三圈,這是古印度最恭敬的禮俗。『合掌而住』,住是站住,兩手合十站住表示一心恭敬。『清淨之行』,謂心離雜念,身心、境界皆清淨的行持。

  看下面這句經文,『既攝受已』,這句話是說什麼?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建造成就了,法藏比丘是用五劫的時間建造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西方世界到今天已經十劫。世間自在王佛的壽命是四十二劫,所以阿彌陀佛把西方極樂世界建造成了,他的老師還在世,還沒有圓寂。老師既然住世,他成佛也不能忘本,尊師重道,所以還是要到老師面前提出報告,交出自己修學的成果。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法藏比丘修學的成果。下一句經文,『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西方極樂世界建造好了,法藏成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他再一次回到老師的面前。「稽首禮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法藏成佛了,而且成就是超過諸佛,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不對他禮敬的。他對老師還是要恭敬圍繞,行禮如儀,沒有絲毫的傲慢心。不但對老師如此,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是如此。我們看看阿彌陀佛的表現,再看看善財童子的表現,這才叫真學佛,這樣學佛才能學到真東西。下幾句經文,『白言世尊,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這是法藏比丘向老師報告,西方極樂世界建成,「莊嚴佛土」是講依報,「清淨之行」是講正報,身心清淨,國土莊嚴。看下一段經文:

  【佛言善哉。今正是時。汝應具說。令眾歡喜。亦令大眾。聞是法已。得大善利。能於佛剎。修習攝受。滿足無量大願。】

  這段經文是說,佛讚歎法藏比丘,今天正是時候,你應該具體說明,讓你的同學大眾們心生歡喜,也讓與會的大眾,以及將來有機緣聽到這部經法的大眾們,得到一生平等成佛的大善利。十方眾生生到極樂世界『修習攝受』,來滿足自己成佛的大願,也滿足你普度眾生的大願。下面的詞語,『汝應具說』,「汝」是你的意思,「具說」是具體說明。『令眾』,「令」是讓,「眾」是指法藏比丘的同學。『大眾』指與會的菩薩、聲聞,以及將來一切有緣見聞此經的眾生。『大善利』,指十念必生不退成佛的彌陀本願,能令十方眾生當生皆得平等成佛,得究竟圓滿的解脫。『佛剎』,此處指極樂世界。「攝受」,攝是攝取,受是受持,是說攝取彌陀本願,加以修持成為自己的功德。『滿足無量大願』,滿足眾生往生淨土的這一願,所有大願就都得到滿足。

  『佛言善哉』,我們看這一對師生,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模範。老師看到他的學生超過他,老師非常歡喜,沒有嫉妒。阿彌陀佛確實超過了世間自在王如來,自在王如來的壽命是四十二劫,阿彌陀佛是無量壽超過太多太多,不能比。老師不但不嫉妒他,還讚歎他說你做得太好,有這樣了不起的成就,這是老師對學生的讚歎。『今正是時』,是說你來向我報告的正是時候,諸佛的願心是相同的,都希望眾生快快成佛,可是眾生的業障習氣太重,剛強難化。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給業障深重的眾生創造了成佛的機緣。佛說你有成就,大家都有福,「今正是時」,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汝應具說,令眾歡喜」。不能障礙別人修行證果的因緣,佛讓法藏說出自己修學的體會和成果,讓他的同學與大眾生歡喜心,善根成熟了,就跟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去了。

  「亦令大眾,聞是法已,得大善利」。為什麼這裡用亦令兩個字?因為有些善根還沒有成熟的,捨不得離開世間自在王佛。佛不會勉強眾生離開自己,也不會勉強眾生去西方極樂世界,還要眾生自己發願才行。「大善利」就是十念必生不退成佛,這是真正的大善利。阿彌陀佛這裡說的大善利,是欲令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的,九法界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一切含靈皆得度脫。這是彌陀的本願,也是十方諸佛如來度眾生的本願。每一尊佛的教區是一個大千世界,阿彌陀佛的教區是盡虛空遍法界,阿彌陀佛是在辦佛教大學,十方諸佛都在給阿彌陀佛招生。我們選擇淨土,死心塌地的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下面三句經文,是「能於佛剎,修習攝受,滿足無量大願」。這裡的佛剎是指西方極樂世界,修習是指一切往生的人。這才滿足了阿彌陀佛與十方諸佛度眾生的大願,滿足大願就是滿足往生淨土一願,就是所有一切願都滿足了。生一佛土就等於生一切諸佛剎土,見一尊佛就等於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第五品經文講到這裡就講完了。

  下面還有時間,我想利用這個時間,把前五品經文的要點給大家捋一捋,這樣可能方便同修們的學習和理解。我所說的重點,是提供給同修們做參考。下面我開始說第一品「法會聖眾」,這一品經文有以下四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是釋迦牟尼佛宣講《無量壽經》的大法會,盛況空前,這是第一個要點。從哪裡可以看得出來?從這麼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參加法會人數之多前所未有。經上說一萬二千人,其實不止一萬二千人,後面的經裡曾經提到,用肉眼能看見的有二萬人。法會規格之高,前所未有,這是第二個,從哪裡看?第一個是從參加法會的人數來看,第二個是從法會規格之高前所未有。從參加法會人的身分、地位上看,不有這麼一句經文嗎?「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就告訴我們,這些與會的大眾,都是徹底明瞭了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聖,這就是他們的身分和地位。這是第一個重點。

  第二個重點,要知道《無量壽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總結這麼幾點,第一點,這是一部阿難尊者親自聽釋迦牟尼佛,依據事實真相而說的一部經典。我再說一遍,這是一部阿難尊者親自聽釋迦牟尼佛,依據事實真相而說的一部經典。第二個依據,《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典中的第一經,是第一開悟的法門,第一成佛的法門,以此經修學的即是如來第一弟子。重點在後面這幾句話,「第一經,第一開悟的法門,第一成佛的法門,第一弟子」。怎麼樣來認識這幾句話?我們從哪看出來的?是從參加法會的上首。大家回憶回憶,第一品裡提到的上首是誰?一位是憍陳如,一位是舍利弗,一位是大目犍連,一位是迦葉,一位是阿難尊者,就是上首是這五位尊者。我們再看看,憍陳如尊者,他是第一個開悟的,第一個證果的,所以說憍陳如尊者,是開悟證果第一人;看舍利弗,他是智慧第一;大目犍連,神通第一;迦葉尊者,苦行第一;阿難尊者,多聞第一。從這我們能不能看出來,前面所說的,第一經、第一法門、第一成佛的法門,以此經修學是如來第一弟子?我們看前面五位尊者在這裡是表法的。這是第二個要點,要知道這是一部什麼樣的經。

  第三個要點,這部經釋迦牟尼佛是在什麼背景條件下宣說的?從這麼幾點來認識,第一點是眾生信、願、行三個條件,同時具足的時候。注意,這裡面是同時具足,那就是說缺一不可,這是第一個條件。我再說一遍,是眾生信、願、行三個條件同時具足的時候。第二個條件,是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的時候。第三個,是眾生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的時候。具足了這三個條件,釋迦牟尼佛宣講的這部《無量壽經》。這是第三個要點。

  第四個要點,《無量壽經》是顯示佛法全體的一部經,從哪裡可以看出?有這麼幾句經文,大家是否還記得?「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我們是從這看出來的,為什麼?我們看看普賢菩薩是哪一位?他的身分是什麼?普賢菩薩是密宗的開山祖師,普賢菩薩在這一部經裡,他代表淨密不二;再看看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在這部經裡,代表禪淨不二;彌勒菩薩代表當來承傳;賢劫中一切菩薩有九百九十六位,將要先後在此世間示現成佛。我們從這幾個方面能看出來,這部經是顯示佛法的全體。這是第一品這幾個重點。

  我們再看第二品,「德遵普賢第二」。有以下七個重點,第一個重點,《無量壽經》是以在家人為度脫對象而說的,再進一步說,這部經是佛專為在家人說的。在第一品經裡,佛舉出了三位菩薩,他們是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這三位菩薩是代表出家眾;這一品經文裡舉出了十六位菩薩,這十六位菩薩都是在家眾。從這裡我們可不可以看出這部《無量壽經》,是佛專為我們在家眾說的?是以在家眾為度脫對象,這是第一個重點。第二個重點,《無量壽經》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共同護念的一部經。十六位在家菩薩中,只有一位賢護菩薩是示現在娑婆世界,他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弟子。其他十五位菩薩,都是由他方世界來到靈鷲山,參加這一次無比殊勝的大法會的,他們是來做影響眾的。這代表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都講這一部經,都護念這一部經,同時也說明這次《無量壽經》大法會,是一切諸佛所說的。這是第二個要點。

  第三個重點,佛菩薩的名號都是表法的。佛菩薩沒有自己的名號,他們的名號,是因為眾生的需要而產生的。這一品經文所列舉的,十六位在家菩薩的名號,也都是用來表法的。第四個要點,學佛要行普賢行,不行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普賢行的具體落實,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在前面我們已經詳細的講過,這是第四個重點。第五個重點,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大懺悔法門,一切方式都懺不掉的業障,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全都懺掉。第六個重點,告訴我們榮華富貴,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大事;第一重要的大事,是了生死出輪迴。第七個要點,菩薩的事業就是如來家業,度生是事業,弘法是家務,每個佛陀弟子都要承擔起荷擔如來家業的重任。這是第二品經文的七個重點。

  下面說第三品,「大教緣起第三」,這品經文有四個重點。第一個重點,世尊放光現瑞殊勝稀有的緣由,就是說世尊這一次為什麼放這樣的光?現這樣的瑞相這麼稀有,它的緣由是什麼?因為什麼?因為世尊要為大眾宣說這部《無量壽經》。為什麼宣說這部《無量壽經》,世尊就這麼高興?因為這部《無量壽經》,是蘊藏在世尊心中許久的一部圓滿大法,因為緣不成熟,所以一直也沒有宣說。今天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世尊可以痛痛快快的,向眾生宣講這部暢佛本懷的大經,所以現這樣稀有的光,現這樣稀有的瑞相。這是第一個要點。第二個要點,《無量壽經》是佛出現在世間唯一的正說,是主修課、是必修課,其他經典都是旁敲側擊,是選修課。第三個要點,是阿難向佛請問,佛才宣說這一殊勝的大法,我們要感恩阿難尊者的能問和所問。第四個要點,請佛講經的功德之大,無量無邊不可想像。

  下面說第四品,「法藏因地第四」的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無央數劫以前,有一尊佛出世,號世間自在王如來,講經說法。有一位國王名號叫世饒王,經常聽佛講經說法,他覺悟了捨棄王位,跟隨世間自在王佛學道。這位世饒王就是後面所說的法藏比丘,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阿彌陀佛。那就是說世饒王是法藏比丘的前身,法藏比丘是阿彌陀佛的前身,阿彌陀佛是法藏比丘學成以後,他所示現的一個身分,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這是第一個重點,大家要記住。因為有時候同修們讀這部經的時候,有個什麼想法?就是怎麼一會兒世間自在王,一會兒又是世饒王,一會兒又是法藏比丘?就弄不明白了。這回咱們把這個關係捋一捋。

  第二個重點,是法藏比丘在因地所發的願,和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所發的願都不一樣,所以他所得到果報也不一樣。這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和其他諸佛國土不一樣的原因,就是修學的不一樣、發的願不一樣。第三個要點,是怎樣才能解如來真實義?因為不說要解如來真實義,但是我們這麼多同修修習這麼長時間,是不是真的能解如來真實義?有的同修說,我們也不會,怎樣能解如來真實義?很簡單,做起來不簡單。怎麼樣解?用佛心解佛意,就是解如來真實義,就能解如來真實義。用什麼解?用心。什麼樣的心?佛心。你不用佛心怎麼能解如來的真實義?這點非常重要。這是第四品三個重點就說完了。

  下面說第五品,「至心精進第五」這一品有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我們要學習法藏比丘的發心、發願,法藏比丘的發心發願,一切是為了利益眾生,這是第一個需要我們學習的。第二個,我們要學習法藏比丘的求學態度,真正是依教奉行。老師教了千億歲,學生學了千億歲,這種誠敬心真是太少見、太少見。對照一下我們自己,你是用什麼態度來修學佛法的?相距太遠太遠。所以我們要學習法藏比丘的求學態度。對我們來說,常常是把依教奉行掛在嘴上,行動上卻絲毫見不著你依教奉行的行動,這我們就沒有法藏比丘的真誠心。為什麼我們學佛不成功、不成就?是我們的真誠心不夠。這個跟大家說的次數太多太多了,總是說這個真誠心、誠敬,很多同修可能都聽得膩了。但是如果你真的沒有誠敬心,你真的不能成就,這是第二個要點。第三個要點尊師重道,前面法藏比丘發願,然後去請教老師,我怎麼樣實現我這個願望?請老師指教。這是在沒有完成極樂世界之前,法藏比丘是去向老師請教。在完成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法藏比丘又再一次去到老師面前,向老師報告西方極樂世界建造成了。這也就是向老師會報自己的修學成果,感恩老師的教導,不忘師恩,這是典型的尊師重道。

  關於這五品經文的要點,我就大概給這麼捋一捋。有的同修可能比這個認識得更深刻,大家可以互相交流這就好了。我們學習經文應該用什麼態度學,和你的目標是有直接關係的,你究竟要幹什麼?你為什麼要學佛?這個問題是至關重要的。目標不一樣,求學的態度不一樣,方式、方法不一樣,最後你得的結果也必定不一樣。因為這幾個重點我說完了,順便我就想重點說說,尊師重道的問題。我有一個什麼體會?就是這麼多年來,我學佛應該是算二十多年了,真正學佛、真正聽經應該是從二OOO年開始,那個時候得到《無量壽經》會集本,得到老法師講《無量壽經》的光碟。如果說正式算,我就從二OOO年開始算。這麼多年來,前一段時間,那就是十幾年,我是在家裡默默無聞。我就是聽懂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兩句話,所以我就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一直堅守到現在,我沒有變換題目,也沒有拐彎。

  這我要跟大家說個什麼意思?就從二O一O年,我見到老法師以後,我的日子就開始不好過了,就開始受批評、受批判、受謾罵。那個時候我的心態沒有現在這麼好,這麼平和,我心裡想不明白,為什麼這樣?我修我的,你修你的,我也沒招你、沒惹你,你幹麼要這樣對待我?但是我知道原因就是因為我親近淨空老法師,所以我才受到那麼大的打擊,那麼大的壓力。但是,我是這樣想的,一個人不能隨波逐流,你要問問你的真心,你自己是怎麼想的?你這麼做到底是對不對?我想明白了,因為我沒有傷害任何人的那個想法、那個念頭。我親近淨空老法師,是因為二OOO年在我生命垂危,隨時面臨死亡的情況下,我得到這本《無量壽經》,我得到老法師講《無量壽經》的光碟。因為我聽這部經,我活過來了,我認為這是一個奇蹟。所以我多次跟大家說,是這部《無量壽經》,是老法師救了我身命,給了我慧命,我不能做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儘管有人直接的、間接的勸我要遠離老法師,他們是這樣說的,老法師處境那麼艱難,你幹麼要自己找麻煩,找不自在?我不這樣想。我是怎麼想的?我覺得我人生的兩大幸運之事,一是我聞到佛法,二是我遇見老法師。他是我的恩師,我尊稱他為是我學佛道路上的導師,對於這一點我從來沒有隱晦過。我既然說,我既然這樣做,我就勇於承擔,我無怨無悔。我覺得淨空老法師永遠是我的恩師,永遠是我的導師,我永遠感恩我的老師和我的導師,這個我是至死不會改變的。我想,我前面講了這五品經文,我對這個信念更是不可動搖的。因為人要有良心,要說真話,人你就要尊師重道,既然我走入佛門我一定要遵循佛門的規矩。別說佛門,就是在世間法也是要尊師重道的。這條路我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請同修們監督。如果我哪兒做錯了,歡迎大家的批評指導,我會認真接受的。

  今天這節課就講到這裡。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