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十九集)  2002/9/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19

  《太上感應篇》

  諸位同修,我們這一集接下來看第二十三句:

  【昆蟲草木。猶不可傷。】

  這兩句話就是說仁民愛物,平等的慈悲。『昆』是多的意思,很多。也就是說一切大小爬蟲類,不管大小,小動物都不可以任意去傷害,何況是大的動物!這是真正養我們的慈悲心。在三種布施裡面,這是屬於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的果報是長壽、健康,中國人講「五福」有這兩種果報。所以我們見到果,就要知道如何修因,真正肯修因的人,往後一定有好的果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感應篇》這部書是勸人修善因、斷惡緣。無量劫以來,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實在講善少惡多,善比較少,惡比較多。在佛經論裡面跟我們講煩惱的頭數,就像《百法明門論》,《百法明門論》歸納來講,煩惱有二十六大類,善法只有十一類,所以惡的習氣比善的習氣多,確實嚴重很多,因此我們造惡業就比善業還多。就像對於小動物,尤其像蚊蟲、螞蟻這些小動物,見到的時候無意中就把牠殺害。有沒有理由?並沒有理由。什麼原因?習氣,惡習氣。所以世出世間聖人教我們培養慈悲心,就是從愛惜小動物的生命這裡做起。學佛的人知道那也是一條命,牠現在受這個身是過去生造的不善業,受這麼小的身。我們過去生中,不知道多少次也跟牠們一樣,我們也有做過螞蟻、蚊蟲。再小的身相,再小的動物,牠還是一個神識,怎麼能夠任意殺害?不但不能殺害,讓牠生煩惱我們都有過失。連對這些小動物都不能用這個心,何況用惡心對人!

  動物愈小好像看起來愈愚痴,愈大的動物比較聰明,這是一般的講法。實際上我們仔細觀察,這種說法很難成立。因為我們觀察螞蟻,牠也很聰明,牠也有牠的社會組織很嚴密,螞蟻有螞蟻王,牠們會分工合作。你看如有一塊糖掉在那裡,等一下有螞蟻看到,會帶一群螞蟻來,你仔細觀察,牠也有牠的組織,牠們通風報信很快。最近我們都在中壢善果林打佛七,善果林那裡螞蟻最多,有一點糖果,一點甜的,差不多三分鐘就一群來了。沒有東西的時候,看不到半隻;如有東西放著,三分鐘就密密麻麻,牠門速度很快,可見牠並不是很愚痴。會飛的飛蟲裡面,像蜜蜂,牠也有組織,牠有牠的社會。所以也不能說小的動物就比較愚痴,不能這樣說法。

  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仔細去觀察,(世間專門研究動物的動物學家,他們的觀察就比一般人較詳細、較深入),研究牠們的生活動態,從生活動態裡面能夠體會到牠們的心境。所以決定不要以為殺牠們大概沒有關係。在古書裡有記載,小沙彌救螞蟻,螞蟻被水淹沒了,把這些螞蟻引到岸邊,螞蟻也知道報恩,因為延長牠的壽命。既然牠知道報恩,牠也會報怨,你要是殺害牠,牠也會報怨。這麼小的動物都有靈性,都知道報恩、報怨,何況大的動物!

  所以佛在《楞伽經》裡面勸大家不要吃眾生肉。佛經裡面說得很清楚,說明世間戰爭的根源是什麼?就是吃眾生肉,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可是今天世間人,誰相信這些話?我們用這個話勸別人,人家會說我們迷信,這有什麼法子!

  世尊當年在世,生活的方式是托缽,托缽總是不能給人家添麻煩。實在說,世尊一生都不願意給別人有一絲毫的麻煩,我們在經上看到一切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托缽,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人家挾一塊肉就吃肉,挾一塊魚就吃魚,給什麼吃什麼。世尊決定不是提倡肉食,是隨喜功德,要明白這個道理。佛門有一句話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心是作為根本的,但是也要有方便,如果沒有方便,找人家的麻煩,這也失去我們的慈悲心。所以也沒有叫別人單獨為出家人做素食,添這層的麻煩,是這個道理。不是說佛喜歡吃肉,不是這樣。

  佛在《楞伽經》裡勸人素食,勸菩薩要發心不吃眾生肉。在中國,梁武帝讀到《楞伽經》這個經文,就深深受到感動,他看到佛勸菩薩,菩薩大悲心不忍心吃眾生肉,他看了就發願吃長素,發願吃長素就不吃肉。他是當時佛門的大護法,對於佛教全心全力的護持。他自己吃長素,勸導出家人也應該吃長素,所以中國佛教吃素是從梁武帝那時候提倡的,這個提倡是正確的,隨順佛陀的教誨。我們知道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國佛教吃素,其他佛教國家沒有素食。所以梁武帝這個做法也是隨順佛在經典的教誡,我們要能夠體會到。

  再小的動物跟一個人完全一樣,牠不幸輪迴得這個身相,我們決定不能看牠弱小就欺負牠,這決定是錯誤的。註解裡面說得很清楚,不但牠有靈性,牠也有佛性。佛在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當作佛,我們怎麼可以害未來佛?我們自己修行想要成佛,還去害佛,怎麼能夠成佛?所以佛制定戒律,第一條就是不殺生,這個不殺生排在第一,這個意義太深太廣了。如果不是讀誦大乘,深解義趣,不殺生這條戒很難體會。真正做到不殺生,這些小動物還會傷害你?不會,可見牠有智慧,牠有選擇。

  近代《高僧傳》,諸位若是讀到印光祖師,祖師就不傷害小動物。在普陀山的寮房,(諸位若有去普陀山可以去參觀,上一次我們也有組團到普陀山,去參觀印光大師以前住的房間),他初次要去住這間寮房,蝨子、跳蚤很多,寺院的人想要整理打掃將這些清理出去,印光祖師就阻止他說:不可。他說:這些小動物不要趕走牠。他說:我住在這裡,可以利用牠們考驗我自己的德行,我自己修行的功夫,如果我自己修行的功夫夠,這些小動物就會感動,牠們就會搬家,讓牠們自動搬家,不要趕牠們。印光大師一直到七十歲,七十歲那一年,他房間裡面連一隻蝨子、跳蚤都找不到,都搬光光,這些小動物搬家了,我們佛家說遷單,就是搬家。

  為什麼祖師能有這樣的感應,我們沒有?這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要多想想。這是什麼道理?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真誠心,上能感動諸佛菩薩,下能夠感動天地鬼神,連餓鬼道的鬼神都能夠感動,何況畜生道這些小動物都會受到感動,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

  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看到這些小動物,都是合掌念佛,念三皈依「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這三句話就是對這些小動物的祝福,也是提醒牠們。我們說牠聽得懂嗎?實際上在我們的一念心,如果你有真誠心,動物都有靈性,靈性是貫通的。我們那分至誠的心、至誠的祝福,牠確實能夠感受得到,只要真誠。什麼是真誠?一心是真誠。我們為牠祝福,為牠念三皈依。這個心如果不誠、夾雜、散亂,那就沒有效果;如果果然是真誠心,有效果。真誠心不是對一樁事情,要把這個心平常就培養出來。

  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是我們的真心,我們本來的心就是這樣。自性本具的性德,我們有,諸佛菩薩有,一切眾生統統有,都有這個心。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們的性德現前,性德自在;我們的性德被埋藏在煩惱習氣裡面,雖然有,但是不起作用。所以佛教我們要克服煩惱、消除障礙,我們本來性德能夠恢復現前。儒家所說的「克念作聖」也是這個意思,「克」就是克服煩惱、克服我們的習氣,比什麼都重要。

  每個人根性不相同,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容易,一聽就明瞭,他能夠做到。福德深厚的人雖然對這個道理沒有通達,聽了之後,他會生歡喜心,他很願意去做。我們天天聽經、天天讀大乘經典而做不到,自己就要曉得自己的善根福德很薄。薄要怎麼辦?還是要多聽、多讀,培養我們的善根福德。緣成熟了,自自然然很歡喜的把不殺生做得徹底,做得究竟圓滿。不但不殺害一切眾生,決定不會讓眾生生煩惱。

  不殺害眾生,得長壽的果報;不惱害眾生,得康寧的果報,康寧就是身心安樂。一個人一生沒有煩心的事情,沒有煩惱的事情,這是康寧。康寧的果報,因是不願意給一切眾生生煩惱,你就得這樣的果報。什麼樣的果就有什麼樣的因,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因果這樁事情,歸結到最後就是四個字,「自作自受」,都是自己去造作,自己去感受,沒有別人。我們自己修善,自己得受福報;我們自己造惡,一定受惡報。千萬不可以怨天尤人,怨天尤人是造大業、造罪業。世間許許多多人不懂這個道理,以為一切不如意事是別人給我們的,別人找我麻煩的,這是錯誤的。都是自作自受,這點我們一定要了解。

  『昆蟲』是動物,『草木』是植物。「昆蟲」,剛才說蚊蟲、螞蟻之類的昆蟲。世出世間的聖人叫我們培養慈悲心,不僅是小動物要愛護,連草木(花草樹木)這些植物也要慈悲愛護,植物也不能任意隨意去破壞、去糟蹋,這個慈悲心才是真的。可是愛護動物的人還有,能夠愛護動物還能連植物都不傷害的就比較少了。

  註解裡面引用《圓覺經》的話,《彙篇》註解引用《圓覺經》說「情與無情」是一個共同生命體,就是我們有情的眾生跟無情的植物、礦物是同一體的。這個話一般人很難體會,但是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我們仔細去思惟、去體會,這是事實真相。佛給我們講的總原則,就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個一切眾生是廣義的講法,一切眾緣和合而生的物象),都是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都是從心想生。由此可知,確實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也是大乘經上常講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共同一個生命體,植物當然也不例外。《楞嚴經》上說得更好,「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幾句話可以把它用來解釋《華嚴經》上的八個字,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這兩部經合起來看,意思更加明顯。

  《楞嚴》說得更微細,說得更詳細,花草、草木不能任意損傷。所以佛在《戒經》裡也有規定出家的比丘,(以前出家比丘、修行人要是在山上自己要住,要建一間茅蓬,茅蓬的材料就是在山上砍樹,砍樹來蓋一間茅蓬。佛在經典上跟我們說,如果這棵樹有超過一個人的高度,就有樹神在住),規定出家的比丘要是想砍這棵比人高的樹,三天前就要給它念經、念咒迴向,請樹神搬家。誦經、念咒迴向以後,請他搬家,三天後才能去砍。不能看到想砍就砍,這樣就傷害到慈悲心。

  還有《楞嚴經》說「清淨比丘,不踏青草」,就是說草也不能故意去踩它,踩死它不行。如果旁邊有路,你就要走這一條路,雖然這條比較遠一點,你要走這條路,不能故意從草叢走過去,除非這裡沒有路,沒有路就沒有辦法,不得已要從草叢走過,這是情有可原,可以原諒,因為沒有路。如果有路就不可以,佛就規定一定要走這條路,不能故意去踩草。在我們世間裡面,像公園裡面往往我們會看到人家吊一個牌子,說不能隨便折樹、草,花草不能隨便折,這也是愛護植物的一種表現。所以「昆蟲草木,猶不可傷」,不能任意去傷害他。

  這四句由「矜孤恤寡,敬老懷幼」一直到「昆蟲草木,猶不可傷」,這四句是說行仁,就是實行仁慈之心,實行仁慈的表現,就是這種做法。接下來下面說:

  【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

  這是第二十四句。後面:

  【濟人之急。救人之危。】

  這都是行義。前面是行仁,這四句是行義,仁與義都是忠孝的落實。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孝」就是佛家講的自性、性體。「忠」是自性的大用,佛家講「中道」,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做種種示現、種種教化都是行忠,行中道。「忠」就是孝的落實,「仁義」是忠的落實,所以說「忠孝仁義」,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自己就清楚、就明白。

  人如果不懂這些大道理,就像古人所說的,與禽獸有什麼兩樣。禽獸是動物,人也是動物,人跟禽獸不同的地方,差別就是人能夠體會宇宙人生的大道,了解諸法實相,接受聖賢佛菩薩的教化,這才叫做人,這也是作人的價值。這些大道理決定不是生而知之,不是出生你就懂的、你就知道的,古今中外沒有這種人。都是學而知之,去學習然後才會知道,才會了解。所以「學」就是我們眼前當下的一個課題。

  『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凶」就是一般看到人遭遇到凶災、災難,我們要生起憐憫之心。看到人有善事,我們要樂意讚歎他、贊助他,這就是普賢菩薩說的「隨喜功德」,樂人之善。這兩句話後面是『濟人之急,救人之危』。

  「凶、善、急、危」,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字樣感觸很深很深。現在這個時代,凶災、危急太多了,太嚴重,每天有,可以說遍滿全地球。這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如果依照中國古人所說的,就是「失教」。古時候這句話非常嚴重。「失教」是什麼?他沒有受過教育。古時任何人聽到這句話都感到非常羞恥。「沒有受過教育」,「你不懂得做人的道理」,現在說出這兩句話,人家聽不懂,不知道什麼意思。

  這個「教」,今天表面上大家看,好像教育很發達,可是佛家講的教育,跟我們現在社會教育完全不同。現在社會是什麼教育?科學技術的教育,科技的教育。我們現在想想,這個教育違背了自然法則的教育。大家天天在做違背自然的法則,所以外國有一些預言家,我們看到他們寫的書,地球會對人類做個總報復,你傷害它,它反過來報復你。這個話聽起來好像是開玩笑,實際上現在這些天災人禍,就是地球對人類的反抗,提出抗議。人還是懵懵懂懂,認為這是自然災害,與我們人沒有關係,跟我們的行為不相關,這就是他沒有受過教育,他就不能了解。

  古聖先賢的教育,不僅是佛家,就是中國傳統的教育,儒家、道家、先秦春秋時代的諸子百家,都是在講做人之道。教育的宗旨,第一個是教我們了解人與人的關係,人倫的教育,中國人講倫理的教育。所以中國這個民族,幾千年來維繫到今天,沒有被滅亡,什麼因素?倫理教育。教育的第二個宗旨,就是教人明瞭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要知道愛物。倫理的教育教你愛人,這是教你能夠愛物,愛護我們居住的環境,生活的環境,物質環境。

  諸位如果留意,譬如說愛花的人,很多人喜歡花草,對於花草很有愛心,他來照顧、來培養,花草就發展得特別美,特別好看,它回報你。如果沒有愛心,對花不太照顧,花開得就不美。這就是證明人跟自然、這些植物有這個關係,這個感應都是事實,你看一盆花,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草木也通人情,也可以跟人相通,這就是感應的原理。你用什麼心去感,自然界就以什麼現象來回應,這就是感應。你用真心、愛心感,它生長得很好、很美麗,給你一個回應。

  如何將「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危」落實在事相上?我們還是要細心探討如何落實這幾句話。凶災、危急在今天可以說達到了極處,人已經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也不是一百個、一千個,今天我們看到這四句話,可以說是指所有地球上的人,整個人類遭遇到空前的大災難。憐憫不是只有一個憐憫的心,只有憐憫也沒有幫助,憐憫就是要有具體的行動,這個行動是從內心裡面徹底的懺悔,宗教裡面所說的悔改,那才是真正生起憐憫心。

  全世界的大災難是怎麼形成的?首先你要認識,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地球、這個太陽系、這個銀河系是我們的依報環境。「依報隨著正報轉」,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太多了,你要真正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全世界的災難根源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自己行不善,因為這是我們的依報,依報是隨正報轉,人心不善,所以我們住的環境就會產生天災。眾生不了解這個問題,一定要受這個災難,要受這個果報。他們認為天然災害跟人沒有關係,他的認識錯誤了,以為這些事情與我不相干,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所以追究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存心不好,根源是從這裡來的。所以救災要怎麼救?就是要從心徹底覺悟過來,徹底懺悔,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這樣才可以真正消除災難。

  這四句當中的「樂人之善」,什麼是善也要認識清楚。世間所有一切好事,如果夾雜私心在裡面就不善。他有百分之九十為公眾,還有百分之一為自己,這就不善。絲毫沒有私心那就叫純善。我們要將標準提到純善的境界,就是純粹是善,這裡沒有一絲毫夾雜。可能我們同修聽到這個話,覺得這個境界太高了,一般世間人做不到。但是雖然眼前做不到,但是標準一定要訂在這裡,我們向這個標準去提升。我們總不能說標準降在這個下面,這就不會進步了。所以善,我們總是要求純善,不能夾雜百分之一的私心,這不可以。所以我們樂善,善是以這個作為標準,這個標準確實是很高很高。

  因此「樂人之善」這當中還是要有相當的智慧,尤其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可以說善惡摻雜,善當中夾雜惡,惡當中也有善。還有像《了凡四訓》說的,善有真的也有假的,有是有非,有端有曲,有大有小,有難有易,有陰有陽。所以善要認識得很清楚,也要很有智慧,不然往往不是真善我們看作是善,這就錯誤了。幫助人家做假善,這也沒有功德,反過來造業。所以這很重要。因此我們要做到「樂人之善」,《了凡四訓》分析善的真假,這當中我們要深入去體會,在現實生活當中去觀察,這樣才可以真正做到樂人之善,不然樂人之善可能做不到。我們再看第二十六節: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這一節經文講「得失」。佛在經中告訴我們,得失不是真實的,可是世間人往往都迷在其中,因此造出很多很多的罪業。在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當中,「得失」是列在第一條,可見得眾生對於這個問題,迷得很深、很嚴重。

  《感應篇》這四句講得好,世間人對於這樁事情,他們的看法、想法不正確,見到別人有得就生嫉妒,這是我們一般凡夫的心;見到別人有失就生歡喜心,這一念心就造無量罪業。「太上究人之過」,這是究人的過失,這四句是究人之過,教人看別人跟自己沒有兩樣,見到別人有得,能生歡喜心;見到別人有失,能生憐憫心。得失的範圍非常廣大,在世間法裡面得名聞利養、得五欲六塵;在佛法裡面得禪定、得覺悟、得證果,世出世間都包括在其中。

  佛告訴我們「得失」也是因果的關係,沒有種因是決定得不到。世間一切眾生所希求的,無非是富貴、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中國人講「五福」,但是這都是有業因的。所以種善因得善果,種不善因希求得善果,哪有這個道理!佛經裡面常講「無有是處」。我們希望得到什麼,就得好好的修因。你造的因殊勝,你的果報殊勝;你的因美滿,果報也美滿。這兩句話就非常重要了,這兩句話裡面我們能夠看到,決定沒有嫉妒心,不但沒有嫉妒心,而且有隨喜心。隨喜心是菩薩法,普賢菩薩所修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菩薩的大行。我們學佛同修當中往往疏忽,把這個大利當面錯過,這是我們應當要反省的。

  學佛的同修都知道要斷惡、要行善,可是善往往不能成就,惡天天在造,特別是口業,人與人接觸,不知不覺就造口業,批評別人的是非得失,這是我們很容易犯的。你的批評是不是正確的?就算是正確、事實,都不應該說。如果不正確,這不是冤枉人了!冤枉人所造的罪業就重。如果你的批評對社會沒有什麼影響,你的罪過就小;如果對社會有很大的影響,不良的影響,罪過就大了。如果你毀謗三寶,讓一切信眾退失道心,像《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講的,這要墮地獄。所以不能輕看了,隨便談談好像沒有什麼關係,一時快意,阻斷別人的善根,召感阿鼻地獄的罪業,這在社會上常常看見、常常聽見,佛菩薩看在眼裡很痛心、很惋惜,正是經上講的「可憐憫者」。

  為什麼會造這個業?就是聽信謠言,也不去問這些事實真相,沒有去調查,所以往往聽信一面之詞,這樣很容易冤枉別人,所以要去了解。最好我們將這些是非人我不要放在心上,人家講,我們聽一聽就好了。所以不能聽一面之言,聽一面之言這是愚痴、迷惑。尤其是做領導的人,我們讀古書,看古代的帝王,在他耳邊講話的人太多太多了,他是不是全部都相信?不是。不管什麼人跟他講,他只是拿來做參考,一件事一定要去查、去證明是不是這樣,所以他就不會冤枉好人,也不會中壞人的計,這個聰明。這些都是有老師教導他的,父母教導他的,不會輕信一面之詞。總是人家有這個講法,要進一步去了解、去證實、去調查,這樣才可以相信。所以古人有所謂「謠言止於智者」,散布謠言到了有智慧的人耳邊就停止了,就不會再去散布了,這個是很重要的。

  評論一個人這也是相當不容易,觀察一個人,前後左右每一方面都要看清楚,還不敢下斷語。古人說得好,「蓋棺論定」,這個人的一生,你要評論他很難評論,一般都是到他死了,棺蓋蓋上,這樣才可以斷定這個人一生所做的是什麼。還沒有死還不能講,因為後面他也有可能會改變,為什麼?因為有人一生做惡,像《了凡四訓》說的,臨終懺悔,改過自新,他還可以得善終。雖然臨終一念的時間很短,真正懺悔,一念的懺悔,他就是好人了。這樣的人念佛也可以往生西方,臨終懺悔,所以說「回頭是岸」。連死了之後都不能回頭,那就斷定他是不善之人,所以要斷定一個人,由此可知相當的困難,很難下斷語。所以古人替人寫傳記,都是這個人死後,以後的人替他寫的;一個朝代的歷史,這個朝代已經滅亡了,是下一個朝代的人寫的,這樣比較客觀,比較正確,這都是蓋棺論定的意思。

  我們如果障礙人家行善,果報也是一樣,別人也會障礙我們行善,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尤其在現前這個社會太明顯、太快速了。所以我們要記住,遇到這個機會,好事趕緊做,看到別人做好事,我們要幫助他、成就他,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他做的事情,如果對社會、對人民、對眾生不利的,我們決定不能去幫助他;如果對社會、對人民國家有利益,我們要全心全力照顧、協助,決定沒有嫉妒障礙,只有隨喜,這是行菩薩道。所以歸結到最後,一定要有真實智慧,決定不能摻雜情見在裡頭,情見是痴迷。真實智慧是正大光明,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我們再接下來看《感應篇》第二十七節:

  【不彰人短。不衒己長。】

  這兩句話看起來很平常,對於真正修行關係很大。註解一開頭就說得很好,「人之有短,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這個話在古時候的社會,大家比較可以理解,在我們現代的社會很難體會這句話。

  古時候,可以說中國從漢朝以後一直到清朝,始終維持著禮制,所謂「以禮治天下」,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深。在古代稱名,是關係非常密切的才會叫你的名字。普通一個人的名字,一生當中只有兩個人可以稱呼,一個是父母,一個是老師,可以稱你名字。古禮,男子二十歲成人,行冠禮,冠禮就是戴帽子。到了二十歲成年這一天舉行一個儀式,戴一個帽子,現在還有人做這個儀式,表示他成年。從這一天開始,他的同輩:兄弟、朋友、同學,大家在一起為他祝賀,同時送他一個字。所以古人有名、有字,叫做名字。名不能隨便稱,他如果成年就不能叫他的名,成年以後只有父母、老師可以叫他的名。一般的人都稱他的字,字號,另外一個稱呼,這就是對他的尊敬,尊敬他成年了。所以成年之後,能稱名的只有父母,只有老師。縱然是在朝廷做官,皇帝也不稱你的名,稱他的字,對他尊敬。如果皇帝稱他的名,這就是得罪皇上了,他就有罪,就是不再尊重你,換句話說,就是要判刑。普通一個人的名都不是一般人隨便稱呼的,何況兒女對於父母之名不敢稱!別人叫他父母的名,他可以聽,絕對不能自己去說。

  這個地方講『不彰人短』,這是一個比喻,這個意思很深很深。就是聽到別人說是非、說長短,意思就像是說你父母的名一樣,你只能聽,你不能去說,說了就是對父母大不敬,那就大不孝。現代的人沒有學這個禮,也沒有人講禮,念到這句,現代的人就不懂,也無法體會。「不彰人短」,就是不要去說別人的過失。

  『不衒己長』,不要一直說我們自己有什麼優點、有什麼好處,這是禮,這是《感應篇》教我們的。這兩句話對我們為人處世是最寶貴的教訓。人生活在世間,都有他本分的工作,本分的工作做好了,這是本分應該要做,不值得去誇耀,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何必去衒已長!不需要去講自己的長處。做不好是過失,做得好是本分,所以這不用去講。尤其古大德也常常講,你自己有什麼優點、有什麼貢獻,你都不講,別人也都看在眼裡,也都知道。如果自己一直去宣揚,宣揚自己做多少好事,別人聽起來反而使人反感。

  也不要去說別人的過失,一直講也是傷我們自己的德。只有一種情形,老師教化學生,有時候要讓學生知道是非善惡,這是教學,對內部的教學,內部的教學,但是對外絕對不能去宣揚的。過去我們在圖書館,我們導師早餐的開示,有時候為了要教這個學生,讓他們可以明瞭是非善惡、真妄邪正,不得已講到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事物,但是交代這不是故意去批評別人、去說別人的是非,不是這個意思。主要是引用經典,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現實社會上所看到的,印證這個經典所講的。這是屬於內部的教學,不是故意去批評別人,所以對外絕對不能講,對外去講就變成講是非了。對內部確確實實是教學,所以只有在這個情形之下,這是教學的方便。

  講別人種種的過失,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要將這些人都看成善知識,這些人他示現反面教我們,教我們不可以學他這樣,我們如果學他這樣也是錯誤。他是不是我們的善知識?是我們的善知識,他是佛菩薩示現反面來教我們。所以別人有錯誤的做法,他也是我們的善知識,我們如果用這種心態來面對就沒有錯。這一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