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三十集)  2002/1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30

  《太上感應篇》

  諸位同修,大家好!上一次我們講到,佛在經典上勸勉我們要「力行仁慈,廣修眾善,消除三障,清淨六根,念佛持齋,參禪學道,高超三界,迥脫四生」,這幾句話可以說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總綱領都說出來了。

  接著佛又教導我們「切勿縱貪瞋痴,行殺盜淫」。「切勿」兩個字,非常肯定,非常懇切,千萬不能造。貪瞋痴是三毒煩惱,佛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就在此地,諸佛菩薩已經斷貪瞋痴,心裡已經沒有貪瞋痴的煩惱,決定沒有殺盜淫的行為,不但沒有這個行為,連心裡的念頭都沒有,這就是聖人、諸佛菩薩。凡夫「貪瞋痴、殺盜淫」的念頭從來沒有斷過,只是沒有外緣,暫時它不起現行,沒有外緣引誘迷惑,就沒有念頭行為。如果一旦遇到外緣引誘迷惑,這個煩惱立刻就起現行,這是凡夫修行不能證果、不能開悟的原因。為什麼我們修行不能像諸佛菩薩一樣開悟證果?主要的障礙就是在這裡。

  我們學佛的同修有不少人常常談起,怎樣才能契入佛菩薩的境界?契入是證得。怎樣才能契入?必須開解,開解就是開悟,你能理解,解才能契入。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你對於佛在經典上講的道理,對他的意思真正理解,這樣才能契入。解跟行是一樁事情,你有了解才能去實行,才做得到。如果不了解,叫你去做,這是很困難的。所以解在行中,行在解中,就是你在理解當中包括實行,實行就是去做,在實行當中有理解。你如果能達到解行相應,解跟行能並進,這樣就契入境界,就是契入佛菩薩的境界。如果我們沒有解,就是對佛講的道理,要怎麼修行用功調整我們的心態,只有照佛所講的這些儀式規定去行,就是像我們現在在道場裡面大家共修,照儀規共修,不能夠深解義趣,就是佛講的道理你不能深入去理解,還是不能夠契入諸佛菩薩的境界,這個我們一定要懂、要知道。這只有形式上照儀規修行,實際上心裡對佛講的道理一無所知。

  清涼大師在《華嚴疏鈔》玄義裡頭說得好,他說「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都不能成就。所以真正會用功的人,功夫得力的人,一定是解行並重(理解跟修行兩方面都有),定慧等學。慧是解,定是行。譬如我們念佛,目的要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定;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什麼意義、要怎麼念,這是解,解就是屬於慧,智慧的慧。你必須要理解、要知道,要知道用功念佛的要領,才能達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如果我們對念佛用功的要領抓不到,不會用心,往往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所以解跟行要並重,如果只有解沒有行,這樣也落空,譬如這些道理都知道,用功的方法也知道,但是就不肯念佛,不肯念,有解無行增長邪見,也是不會成就;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還是不能成就。

  這個地方的兩句,「勿縱貪瞋痴」是屬於解門,「勿造殺盜淫」是屬於行門。為什麼說「勿縱貪瞋痴」是屬於解門?我們要知道,我們修學八萬四千法門,有無量的法門,不管你修學哪個法門,方法手段不同。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我們修學方法門徑很多,我們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方法手段很多種,我們念佛是在很多方法當中其中一種的方法。不管你用什麼方法,目標都一樣,第一個目標一定是伏煩惱、斷煩惱。伏煩惱就是將我們貪瞋痴三毒煩惱降伏,雖然沒有斷,不會發作,不會起現行,不會起現行就是說不會發作起來,就像我們有病,藥物將它控制住了,這個病不會發作起來。

  我們念阿彌陀佛,念到心裡貪瞋痴煩惱不會起現行,這句阿彌陀佛把它控制住了,這樣就叫做伏煩惱,在念佛功夫來說,叫做功夫成片。所以有同修問,什麼叫做念佛功夫成片?念佛功夫成片就是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得力了,有力量。什麼叫做有力量?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能將你心裡貪瞋痴的煩惱控制住。功夫再進一步,再深入,那就斷煩惱,境界就更高了,那就叫做事一心不亂。再提升進一步破無明,那就叫做理一心不亂,最高的境界。

  我們用功,我們要對治的目標要知道,這就叫做解,所以這裡講這句「勿縱貪瞋痴」。勿縱的「勿」就是說不能、不行,「縱」就是說我們心裡的煩惱都不把它降伏,任意起煩惱,不去對治煩惱,縱貪瞋痴。譬如說我們念佛,一天念得很多,如果心裡貪瞋痴的煩惱不斷,甚至還增長,這就錯了。我們念佛就是要伏煩惱、斷煩惱,用這個方法。如果佛念得很多,煩惱也沒有減輕,這就好像吃藥,有吃藥但是病沒有起色,為什麼沒有起色?我們沒有理解,我們不知道念佛就是要伏煩惱、斷煩惱的。有人以為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會保佑我了,我起煩惱、造惡業都沒有關係,這就是對這些道理、修學的方法不了解,所以修學得不到效果。這是說「勿縱貪瞋痴」是屬於解門,我們要理解,要知道修學就是要斷貪瞋痴三毒煩惱,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

  「勿造殺盜淫」是屬於行門,行就是行為。殺盜淫是我們身體惡業的行為,三種的惡業,殺生、偷盜、邪淫。有行無解,那個行是勉強的。譬如佛教我們身不要造殺盜淫,我們照這樣做,不了解為什麼不能造殺盜淫,只是勉強做,這就是很勉強,不能達到法爾自然的境界,就是說做是做了,做得不自然,做得很勉強。有解無行,就是你只有了解,但是你的行為也沒有改變,也沒有去做,這個解還是不能徹底的了解,在這當中總是難免會產生偏見、陋執,陋是淺陋,自己很淺見的看法。所以佛在此地的這兩句話重要。

  我們再看看現在的社會,不要看其他的地方,我們學佛,從佛門裡面來說、來看。我們自己這個道場,圍繞周圍的這些同參道友,就是說學佛的人,我們周圍的人,我們認識的人,有幾個人修行能夠息滅貪瞋痴?幾個人能夠不造殺盜淫?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別而已,有人比較嚴重,有人比較輕。我們這些錯誤的念頭、習氣還沒有真正的放下,對我們的解行決定產生障礙。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根性有利根、有鈍根,有所謂上中下三根,上根、中根、下根。這三種根器從哪裡來的?我們是屬於哪一種根性?老實說三根不是一定的,佛無有定法可說。你如果肯放下,你就是上根,上等根器,上等的根性;能放下一部分,還有一部分不能放下,這樣就是中根,中等的根性;完全不能放下,你就是下根,下等的根器,沒有一定,完全在自己;身心世界、世出世法統統放下了,你就是上上根的人。

  由此可知,根性與讀誦、聞教有很密切的關係,就是說我們根性的高低,跟我們讀誦、聽經聞法這個關係就很密切。大乘經典如果讀得多、聽得多,這樣就容易覺悟,心比較轉的過來。換句話說,本來我們是下根,都不能放下,但是讀經、聽經聽得多,一聽多就聽懂了、明瞭了,心念轉過來,放下了,這樣我們就從本來的下根一下子提升到中根,從中根就提升到上根。

  祖師大德教給我們讀誦(就是讀經,也是誦經)要懂得「隨文入觀」,隨著經典的文字,隨著世尊所說的一切法,自己不知不覺就入了境界,這就是入觀。「入觀」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不覺把我們自己的想法看法轉變了,這就是隨文入觀。讀久了,讀多了,聽多了,這就是講薰修的力量,長時間薰習修學,它就產生力量。

  薰修力量最顯著的是「為人演說」,這個力量很大,效果非常殊勝,為別人講一遍,比自己讀十遍印象都要深刻。所以諸佛菩薩四無礙辯有「樂說無礙辯」,樂就是歡喜,歡喜講。諸佛菩薩無非都是給我們做修學的榜樣,我們也要學歡喜講,樂意為別人演說,這樣我們自己才會有進步。歡喜問,別人不問我們,我們反過來問他,學問學問,我們要學就要問,孔老夫子也教我們「不恥下問」,這樣對我們自己的智慧、見解都會增長。

  智慧真正長一分,你對於世緣,包括佛緣,你自自然然會放下一分。跟諸位說,世緣沾不得,佛緣也沾不得。所以你們也曾經聽過禪宗所講的公案,說念佛一聲,漱口三天都漱不乾淨,那是一個表法的意思,做給我們看的。告訴我們高級的佛法,就是最高級的佛法,世法、佛法統統要放下,都不能染著。世法、佛法要不要離開?不需要,為什麼?沒有障礙,你離開也錯了。不要了,我現在每樣都丟掉了,都不要了,這也錯。執著也錯了,離開也錯,離開怎麼錯?你起心動念「我要離開,這樣東西我要放下、要丟掉」,起這個念頭,起「我要放下」,刻意去迴避,這就是起心動念,這個念頭就起來,錯了。所以決定要修不起心、不動念,一切法順其自然就好了,不要刻意離開,也不要執著,這樣就順其自然。

  講到究竟,「執著」也要放下,「不執著」也要放下。為什麼說執著放下,不執著也放下?執著放下,我們比較好了解,我執著一樣東西,我現在不要執著了,放下,但是心裡如果還有一個念頭,「我什麼東西都放下了」,又起這個念頭,你又執著了「我不執著,我不執著那樣東西」,又有這個念頭起來,所以心裡執不執著都要放下。你執著一個「一切都不執著」,這樣還是沒有放下,所謂是「兩邊放下,中道不存」,你才能入佛的境界。

  善財參訪德雲比丘,七天沒有見到,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七天沒有見到是表示七覺支,七覺支沒有忘記,所以你就不能見到,七覺支放下了,這樣才能見到。清涼這個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這是他的講法。我們換個講法也行,因為佛在經上沒有說「七天」一定是代表什麼,它是活的,所以解釋有很多種,只要不違背這個意思都講得通。

  這個「七」,我們淨空導師有他的講法,他說「七」這個是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這是數字,佛在佛法裡以「七」代表圓滿的數字。「七」這個數字是講四方、上下、當中,東西南北這是四方,四個方面,上下就是上面、下面,還有當中,以這個方位就是把整個都包括了,整個包括就是圓滿,所以「七」這個數字在佛法裡面是表圓滿的意思。用「七」來表法,七是圓滿,就是表示統統放下了,全部都放下了,世法、佛法統統放下了,那就是「七」的意思,圓滿的放下,這樣你才能見到德雲比丘。因為德雲比丘是代表圓教初住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世出世法統統放下了,你才能入初住。還有一樁事情放不下,還放在心裡,這就不能證入初住。最後的放下是什麼?佛法。分別佛法,執著佛法,我們一般學佛對世間法就比較不會執著,但是對佛法還是很執著。你如果執著佛法,還是不能明心見性,就是還見不到,見不到自己的本性。

  馬鳴菩薩作《大乘起信論》,諸位要曉得,大乘起信是什麼境界?正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善財七天見不到,七天以後見到了,就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的(他雖然講一樁事情,但是這是一個例子,我們可以舉一反三),他說我們聽教,要離言說相聽,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那個「離」就是放下,就是放下的意思。聽經能夠離三相,讀經能離三相。讀經離文字相,展開經卷,不是不要文字,我現在離文字相,我把文字丟掉,不是這個意思,還是要兩個眼睛看著文字,不是叫你都不要看文字,這裡頭有很多法相名詞,離即同時,這是真離,真正離開。不是這個不要了,丟掉了,這樣還是沒有離,你離了有,你著了空。

  離言說相聽,不是不聽經,不是這個意思,還是要聽,聽得清清楚楚,說的任何話,每一句話都聽得很清楚。那個「離」是什麼?在聽經當中不起分別執著。我聽,聽得很清楚,聽當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樣就是即相離相,「離」是這個意思。我看,看文字,看文字時看得很清楚,每一字、每一句看得很清楚,看的當中不分別、不執著,那就叫妙觀察。你看文字是這樣,你看任何一樁事情都一樣這個原則。你如果會這樣看,會這樣聽,你就悟入佛的境界。

  我們凡夫見色聞聲,麻煩在哪裡?就是我們看到、我們聽到,心裡馬上就起分別、起執著,就在打妄想,這就糟了,過失就是在這個地方。這些如果統統放下,清淨平等覺就現前了,清淨平等覺就是真佛,圓教初住菩薩是真佛,不是假佛,在天台宗「六即佛」裡面說「分證即佛」,他是真的佛,明心見性,這是真佛。

  由此可知,善財參訪德雲比丘,七天的「七」就是代表妄想、無明。七天之後,意思就是破一品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入圓初住位的菩薩。我們導師這種講法,比清涼大師的註解好理解,意思也很圓滿。所以古大德的東西,我們可以參考,不可以執著,一定要遵循的話,執著就不能開悟了。但是在我們初學的時候決定要遵循,要遵照依循古大德的註解。不遵循是什麼?我們凡夫還沒有明心見性,我們自己心裡胡思亂想,我們自己沒有開悟,那個經隨著我們的意思講,我們講不圓滿,講不清楚,人家聽也聽不懂,聽得迷迷糊糊,人家隨便提出幾個問題問我們,就被問倒了,那怎麼行!必須自己真正有悟處。你自己有悟處以後,要把古人的這些註解(能做參考),要放下,不一定要依照他這種講法,放下古人的註解才能入經教。因為古來祖師大德他註解經典,我們是依照他的解釋了解這個經典,我們透過他的註解,了解他的註解以後,將他的註解放下,進一步就直接進去經典裡面了,入了經教。入了經教以後,再放下經教,這樣你才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所以佛給我們很好的暗示,佛無有法可說,不但無有定法,佛說「我無有法可說」。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在《金剛經》一句話否定,他說:我沒有講過一句法,誰說我有講法,那是謗佛。這個意思就是教我們不能執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你執著他所說的一切法,你就七天見不到德雲比丘了。釋迦牟尼佛的法統統捨掉,自性的法才會現前,你就見性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可是大家聽我講這個話,千萬不要誤會,聽了之後說:我們把佛法統統放下了,都不用了。這就誤會很大了,這就不能成就。我們現在的程度一定要依佛法,要依靠佛法,佛法統統放下,是你修學到了彼岸才能放下。好像我們坐船,我們從這岸要到對面那岸,坐船,佛法譬如這條船,船還在水中,你不能說我不要船了,不要你就掉到水裡了,就有危險了。現在我們是從這岸要渡過到那岸,我們還在這當中,我們要依靠這條船。我們修行還沒有明心見性,你一定要依靠佛的經教、祖師大德的註解,就像船一樣,我們要依靠。如果這條船開到對岸了,譬如我們修學到一個程度了,你要放下,就像我們這條船從這岸開到對岸,到對岸了,難道把這條船背著走?這樣就錯了。到對岸要下船,船要放下,你才能登彼岸,才能爬上對岸,從船上爬起來到對岸去,表示佛法到這時候要放下了。

  我們現在的階段,我們還是要依靠佛法,一定要依靠古來祖師大德的註解,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凡夫。什麼叫做凡夫?我們煩惱一品都沒有斷,這就叫凡夫。我們要了解自己現在的程度,我們是凡夫,凡夫就是有煩惱,我們煩惱一品都沒有斷,哪能比得上善財童子!

  善財參訪德雲比丘,諸位要記住,他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斷了,也就是說分別執著都斷了,只是妄想還沒斷,所以七天不能見到德雲比丘。再進一步斷一品的妄想(就是無明,妄想就是無明),自性才現前,入了一真法界。入法界之後,修什麼法門?修念佛法門。從現相上來說,德雲比丘示現在別峰,他是住在山上,山代表高的意思,山很高,就是表超出的意思。他在另外一個山峰,在那個地方經行。另外一個山峰表什麼意思?表特別法門。念佛這個法門是特別法門,古人講「門餘大道」,八萬四千法門以外的特別法門。他在山上經行念佛,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佛在經上這種種示現都有很深的意思,如果我們執著在文字上,執著在言說上,這個意思你體會不到。所以離相即相,離即同時,離即不二,你才會有入處。

  我們現在學經教的同學,對於這些道理一定要知道,尤其學經教就是要學講經說法。學教理的同學,對這些道理要認真努力去學習,如此不但在經教上你懂得如何隨文入觀,要把在經教裡面所學到的,在生活上隨事入觀,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事事物物,你都能用智慧觀察。用智慧觀察這些現相是什麼?總而言之,這些現相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在現實生活裡面去觀,不是打妄想,不是在那裡想這是夢幻泡影,不是這樣想的,不是。不用想,想就是打妄想,觀是不用心意識,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這樣觀察。時時能提起《金剛經》上這四句偈的原則,對照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境界,然後你得到的總結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的心自然清淨,自然就放下了,不會再染著,你智慧會開。你要是認為這些事事物物都是真的,都是實在有的,你就錯了,不但開不了智慧,決定還是造殺盜淫,還是起貪瞋痴,還是要造這個惡業,造惡業就決定要受惡報。六道輪迴是自己造的,三途地獄也是自己變現的。

  離開心意識決定沒有一法可得,不離開自己的心識,雖然現一切法,這一切法也不可得。我們現在還沒有離開心意識,是不是一切法就能得到?還是不可得。譬如我們晚上睡覺,你睡得很熟,人家將你的身體丟到海裡,你也不知道,這就是連我們的身,我們認為是最親切,是我們自己的,你晚上一睡著就不是自己的。不但是說晚上睡著,我們沒有睡著,清醒的時候,這個身也不是我們自己的,為什麼?這個身體時時刻刻在變化,剎那變化,沒有停止。所以這東西都是變化無窮,無一法,沒有一樣東西實在可以得到的,沒有一樣東西是永久存在的。我們這樣看,這個世間事事物物哪一樣東西是可得的?這一切法只能暫時借我們使用,包括我們這個身體也是暫時借我們使用,用到哪一天壞掉不能用了,你就換一個,這就是說明不可得。

  你如果了解「不可得」,你就不會執著。世法不可得,佛法也不可得,世間法都是假的,沒有一樣能得到,可能佛法能得到,跟諸位講,佛法也是不可得。《大般若經》上講「不可得」,這三個字說了幾千遍,為什麼一直重覆講這麼多遍?就是不斷提醒我們,不斷跟我們強調,怕我們忘記。我們要在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中去勘驗、去證實,那就叫證果,就叫證道。這一段我們就講到此地,我們再看下面,下面接著看《感應篇》第三十九句:

  【忍作殘害。】

  第四十小節兩句:

  【陰賊良善。暗侮君親。】

  這一段一直到: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

  到這裡是一大段。這一大段可以說每一句都是一個小段,都是說大惡,這個惡業還不算小惡,是大的惡,大的惡業,舉的這幾個例子。

  這一句註解講「專就物命上說」,就是專就殺生、害命這樁事情講。現在世間人可以說已經受不到聖賢的教誨,對於三世因果幾乎完全不能接受,現在如果跟人家說三世因果、因果報應這樁事情,現在的人聽不進去,他說你迷信。再加上現在的社會風氣崇尚於功利,只求個人的利益,不顧眾生的死活,而對於一些動物那就更不必說了。對人都不管了,何況是對動物那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說是恣意的殺害,殺生害命,吃眾生肉,這個惡業在現在社會上都做得很重。

  這一生時間很短暫,我們一輩子時間沒有多久,但是在短短一生幾十年當中,所造的惡業,跟眾生結這些冤仇,生生世世累劫都償還不清。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只有佛經裡面講得透徹,《感應篇》裡面也講得很明白。這些行為實在講都出自於殘忍,沒有一絲毫惻隱之心,就是沒有同情心,沒有憐憫心,對眾生沒有慈悲心。到自己受到災難,你現在不憐憫眾生,不憐憫別人,自己受災難的時候,也不會有別人來憐憫你,沒人來關懹你。為什麼?業因果報,絲毫不爽。

  註解裡說得好,「諸善本於一慈」,一慈就是一念慈悲心。你有一念的慈悲心,是眾善的根源,一切善事都是從這一念產生的,這一念慈悲心就是一切善事的根源。「諸惡本於一忍」,忍是殘忍的意思,我們剛才講的,不是忍耐的忍,是殘忍,意思不同。一個人的心沒有慈悲心,很殘忍,所以他就敢造一切惡而沒有顧忌,他就不管了,任意造惡業。「去忍行慈」,這是聖賢,就是說把殘忍的心去掉,來行慈悲心,這是聖賢、佛菩薩的功德之所在。我們學佛,希聖希賢,我們希望作聖人,希望作賢人,就要從這些地方去做起。

  可是什麼叫慈悲?什麼叫殘忍?粗相是明顯易見,細相就不容易看清楚,細相就是微細的相,我們就看不清楚了。表面的,比較粗的,比較明顯的,我們看得出來;比較微細的,我們就看不出來。慈悲、殘忍、善、惡當中微細的地方,我們就比較不容易了解,這個道理《了凡四訓》裡面說得好。我們一般人說善,大家都知道我做好事、做善事,你做的是不是真正的善事?這還不一定,我們一般人認為的善事,不一定是真正的善事。所以它跟我們分析,善有真有假、有偏有圓,說得很多種。可見得像這些地方,微細的地方,你沒有智慧、沒有學問,你就看不到,往往把假善看成真善,真正的善事看作假善,自己做錯了不知道。在現前的社會,似是而非的事太多太多了,看起來好像是善事、好事,實際上如果深入觀察,不是好事,是惡事,這就叫似是而非。「似是」就是好像是對的,實際上是錯的,不勝枚舉,這種事情很多很多。

  我們要是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的看法、相信自己的想法,往往鑄成大過失。我們如果沒有智慧、沒有學問,憑我們自己的想法、看法,往往錯誤就很多,無法挽回。我們看看歷史上這些人物,殺害千萬人的、億萬人的,你如果追究他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相信他自己的想法,相信他自己的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幾個人相信自己的看法想法,認為他自己看法想法都是對的,結果億萬人受到災害,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我們今天沒有他們那樣的權力,沒有他們那樣的地位、威勢,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道謹慎,不知道求智慧,隨著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一樣造罪業,罪業的影響,我們哪裡知道!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不謹慎。

  讀書人,從前讀書人以孔夫子、以孟夫子為榜樣;學佛,以本師釋迦牟尼佛,以佛的十大弟子,為我們修行的榜樣,我們有一個依靠,有個依歸。真學才行,口頭上學佛,形式上學佛,不是真正用佛菩薩這個模式來塑造自己,這一生當中就很不容易成就,只是跟佛結個緣而已。像我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跟佛結緣而沒有成就,就是不是真正學佛。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一段,下面我們下一節的時間再繼續跟諸位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