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集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14/10/1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8-0012

  《淨土集.觀無量壽佛經疏菁華》。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四十三頁倒數第三行,從九十一段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九一、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是教我們觀想我們坐在蓮花當中,觀想蓮花開合,蓮花開,蓮花合起來,蓮花合起來我們就在蓮苞裡面。做這種觀想,修這個法門,我記得在《淨土聖賢錄》,好像在唐、宋那個時代,有兩位出家比丘修觀想蓮花往生極樂世界。觀想,心要很定,心要很細,這個觀想才能成就。這個觀想我們目前做不到。如果你要修這個法門就先用想的,因為觀想它有觀察,有作觀在裡面。天台宗他們都以三止三觀這個原理,止觀的原理來修。淨土的《觀無量壽佛經》有淨土的方法,直接修觀想。蓮花,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長得怎麼樣我們沒看到,現在我們能夠想像的,只能根據我們看到的,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的蓮花,還有荷花長得也很像蓮花,目前我們看到的,就是像我們畫的佛像,一瓣一瓣的蓮台。極樂世界的蓮花是不是長得這個樣子?我們沒看過,也不知道。但是我們現在要去觀想這個蓮花,也只能從我們現在看得到的去想,這個樣子去想,觀想我們坐在蓮花裡面蓮花合起來,蓮花開。現在我看到大陸有些寺院,他們做一些蓮花,現在有電動的,還有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黃色黃光,做四種顏色,然後用機器這樣一開一合、一開一合,就去想那個電動的。我們現在能想也是只能這樣想,古人他們也有做這樣的觀想。下面這一段給我們講,觀想蓮花的開合,還要有觀想這個光來照我們的身,我們再接著下面的文:

  【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若出定時。憶持不失。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觀想成就,我們現在做這個觀想,蓮花開的時候,『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五百色光」,五百種顏色的光明來照我們的身體,我們能不能想到這五百道這種色光來照身體?我看要想五道就很難,想到五百道色光,我想難度就更高了。你觀想蓮花開,不是說蓮花開合這樣就好了,還要觀想五百色光來照我們身體,這樣的觀想。『眼目開想』,「眼目」就是你眼睛打開、張開,要怎麼想?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見到佛菩薩充滿了虛空。『水鳥樹林,及與諸佛』,你看到極樂世界的水,還有鳥。我們讀《彌陀經》、讀《無量壽經》,都讀到鸚鵡這些鳥,還有樹林,它的七寶行樹,以及見到諸佛。見到這些諸佛就是正報,「水鳥樹林」是依報,依報就是環境,極樂世界的環境,正報就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上善人。『所出音聲,皆演妙法』,在極樂世界不但佛菩薩,佛講經說法,依報的六塵也都在說法,水流聲,風吹樹葉迴響的聲音,那也是在說法,空中也在說法,地面也在說法,水池當中也在說法,還有這些鳥也在說法。不但佛菩薩說法,這些依報環境每一樣物質統統在說法,這個法是妙法,妙法就是讓我們覺悟的法,就妙了。

  『若出定時,憶持不失』,你入定觀想這個境界現在眼前,出定也是沒有忘記掉,這個境界還是保持不喪失。這樣這一觀就觀成就了。這一觀觀成就,『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大家想看看,這個觀想,心沒有得定就沒有辦法成就。一定要得定、得三昧,觀佛三昧,觀想佛、菩薩、極樂世界,得三昧就是得定,這一觀成就就見到無量壽佛的極樂世界。你見到無量壽佛的極樂世界,那就肯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現在願不切,往生西方願不切,就是你沒見到,對這個經不熟悉,所以願不切。你一旦見到了,那沒有一個不想往生的,太莊嚴了。所以觀想成就個個往生極樂世界,他自然信願就生起來了,不要一直勸,因為你看到了。看到了你還不去,那真的頭腦有問題。現在你為什麼不想去?因為你沒看到,你還有懷疑,半信半疑,到底有沒有?到底我能不能往生?我佛念這麼久都還沒看到佛來。那你疑問一大堆,總是夾雜在裡面,這個夾雜就是一個障礙,應該把這個疑放下。

  因此我們現在能夠修的,實在講只有持名念佛方便,持名念佛,不勞觀想,你不用去觀想。觀想還要費很大的功夫,不要說想這麼多,你光想一項就很難觀想得成就。比如說第一觀你能看到的太陽要下山那個紅紅的太陽,那個你看到了。佛在《觀經》講,除非你生下來眼睛就瞎了,不然每個人都會看到那個太陽。然後你去看,那個太陽圓圓的,因為我坐車常常看著西方,就是落日懸鼓紅紅的,你就站在那裡觀,去觀。我剛出家的時候,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在頂樓,十二樓出去陽台,我就往西方看,太陽快下山紅紅的,就看那個太陽,觀想第一觀。太陽一下山,我也就沒有了。觀想就是你觀想紅紅的太陽,你觀想到眼睛張開、眼睛閉著,太陽升起來、太陽下山,你的眼前,太陽要下山那個太陽的樣子、顏色都在眼前。眼睛張開,那個太陽在眼前;眼睛閉著,那個太陽也在眼前,這樣這一觀才算觀成就。第一觀如果觀成就了,那就肯定往生極樂世界了。

  十二觀不一定說每一觀都觀成就,你只要其中有一觀觀成就了,比如說這一觀觀蓮花開合,你這一觀觀成就,你就往生了。有的功夫比較好他可以多修幾種觀想。但是一種觀想觀成就,其他也比較容易,得定就比較容易。觀想的確心要得定,心要很細,的確也不是我們一般人大家都能夠修學的。因此古來祖師大德對觀想的理論,在解門方面是常常提出來講,來討論來講。但實際上修大家還是採用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比較方便,我們現在用的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你不用去觀想,執持名號。執持名號這個方法是最殊勝、最方便,而且最圓滿、最究竟的。所以我們不能小看持名念佛,因為持名念佛它暗合道妙,通實相念佛,通最高的實相念佛。所以祖師大德也都大部分採用持名念佛的多。

  好,我們再看下面九十二段:

  【九二、定散無遺。守心常憶。觀心明淨。諸惡不生。】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大師把十六觀他分為定善跟散善,散亂的散,前面的十三觀屬於定善,定善都要得定,得禪定,散善就是你還沒有達到禪定的功夫,它有分定善跟散善。第一觀到第十二觀想的禪定功夫要深,十三觀觀像念佛那也要禪定。後面九品往生,三福九品都列入散善,因為沒得禪定,所以是散善。散善迴向發願也能往生,如果你定功比較深,往生品位比較高;定功比較淺,或者只有修福還沒有得定,往生品位比較低;乃至造五逆十惡,臨終一念十念,懺悔往生的,那品位低。『定散無遺』,這裡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入定,還有出定,你都沒有遺失掉,這個境界始終保持著,這個地方它是講這個意思。比如說前面講跏趺而坐,跏趺有雙盤、有單盤、有如意坐,這是入定,入定這個境界現前。你出定,沒有入定,放鬆了,這叫散,比如說你跏趺而坐,你站起來,你走動了,這個散,這個散不是散亂的散,它就是出定。出定沒有在那邊打坐,你這個境界還是沒有遺失掉,還是保持著。所以『守心常憶』,在入定或者沒有入定,這個境界總是要守著,「常憶」就是不忘記,乃至你在睡夢當中這個境界還是保持著。『觀心明淨,諸惡不生』,你這觀想的心,「明淨」,明是明白,淨是清淨,觀想很清楚、很明白,心很清淨,這個時候我們當然就「諸惡不生」,心入定了。這在戒講叫定共戒,你得定自然諸惡不生,不會造惡業,這就是戒,這個戒屬於定共戒。

  【內與法樂相應。外無三邪之障。即蒙彌陀等三身護念之益。】

  『內與法樂相應』,「法樂」,我們一般講法喜充滿,這個快樂是從定當中所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塵刺激的快樂,它是從定心裡面像湧泉的泉水這樣一直湧現出來,那種法樂。這種快樂,你沒有這種境界的人體會不到,這個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自己到了這個境界才能體會到、感受到,沒有到這個境界也體會不到,感受不到。心明淨,諸惡不生,這個內心就法喜,跟這個法相應,那就快樂了。『外無三邪之障』,外面沒有三毒煩惱這些邪知邪見這些障礙,一般我們講定功能夠伏煩惱。『即蒙彌陀等』,「等」就是「彌陀」以及十方諸佛,以及諸大菩薩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這個等是包括這一切佛菩薩。『三身護念之益』,我們在《彌陀經》念到,我們念阿彌陀佛就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個護念是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來護念,這樣的利益。這在《彌陀經》也講得很清楚,就得到一切諸佛之所護念,護念就是保佑,念念不捨,得到這麼殊勝的功德利益。

  我們持名念佛要念到伏惑,就是貪瞋痴的煩惱我們能夠用一句佛號給它降伏、控制住,讓它不要發作出來,這樣我們就與法樂相應,你就感受到了。我們現在念了這麼久還沒有感應,還沒有消息,就是我們念的功夫不得力,我們不會用功,就是不知道用這句佛號來降伏我們內心貪瞋痴的煩惱。煩惱起來我們覺察太慢了,煩惱一直增長,把佛號也都忘記,這樣功夫就不得力。功夫不得力,佛菩薩他的加持是沒有間斷,但是我們接收不到。為什麼接收不到?因為我們就煩惱、惑業障礙住。李老居士講,這要方便伏惑才會有效果,就是用佛號把我們煩惱、惑業這個三毒煩惱貪瞋痴把它伏住,把它壓住,這樣就有效果,你就感受到效果。所以原理原則是一樣的,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樣,用觀想、或者觀像,或者有的人用實相念佛,我們用持名念佛,這個方法不一樣,但是目標是一樣的。在我們淨土法門,你只要有能力伏惑就及格,伏惑一點點定功能夠壓得住,那也就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

  這伏的功夫愈深,那就表示你的定功愈深,將來往生的品位就愈高;定功淺一點,功夫淺一點,那往生品位低一點。所以我們打佛七,我們要達到這個效果就是念佛,我們用持名念佛這個方法,能夠伏住我們的現行煩惱,你就有感應,這就比較方便了。所以李老師他教蓮友,台中蓮社的蓮友,怎麼伏惑?起一個妄念,要用十句佛號去把它壓下去,起一個妄念。但是這個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如果我們沒有提高警覺,往往妄念煩惱一直起來,我們發覺得太慢,那也就把佛號都忘掉了。所以用功就是在這個上面用,會用功的人,他短時間就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不會用功,你念了幾十年還是不得力。剛開始用這個功夫當然很勉強,但是如果你這個功夫用久了,你心裡這個煩惱剛剛發作,起來,要趕快念佛給它壓下去。所以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怕這個妄念起來,怕的是我們覺察、覺悟太慢,太慢了它一直增長,一直起現行,一直發作,我們一句佛號就不曉得忘到哪裡去了,這樣變成煩惱在做主,我們自己做不了主。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修觀想打坐入定,這要很多條件,也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有條件來修這個法門。比如說你打坐,你要時間,如果你很忙,工作上班,或者家裡有事情,你打坐的時間如果不多,也很難修這個法門。必定你要很有時間,你一天起碼要有八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現在工商業這麼發達的時代,人人時間都很緊張的,都不夠用,可以說分秒必爭。不像以前農業社會人比較清閒,農忙一過他就有很長的時間,那來打坐就沒問題。現在要找這麼有時間的人應該也不多。你時間不夠,打坐修這觀想時間不夠,這個功夫很難得力,需要時間。而且還要有好的環境,更重要的還要有善知識好的老師來指導。不然有些人觀想他不會觀,變成胡思亂想,有的觀到著魔的也有,他不善用心,這個不容易。所以《觀經》裡面佛給我們講,你要觀想一定要照《觀經》佛講的理論方法如理如法去修,這才叫正觀。如果違背這個經典講的理論方法,那叫邪觀,就不能成就了。所以這個條件比較多,不是一般人都能修的。

  持名念佛這就誰都可以修,五逆十惡的都可以修,這就方便了。實在講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講,持名念佛也是出在《十六觀經》,是第十六觀下品下生,到最後什麼法門都沒辦法了,五逆十惡這個業障太重,地獄相都現前了,最後你給他講經也沒辦法講了,沒時間,都快要墮地獄;你給他講開示也沒時間講,等你開示講完,他已經到地獄去了。很緊急,你叫他觀想更不可能,就連念一小段的經文都很難,只有最快速、最簡單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佛號。這句能夠把一個五逆十惡的人,到地獄門口了,把他超度到極樂世界去,你說這句佛號的功德多大!真的不可思議。你用其他的法門,其他的咒語也都很長的,再短的咒語像往生咒不長,那比起一句佛號還是長很多,所以還是用這句佛號。所以淨老常講《十六觀經》,這十六觀壓軸好戲就是在第十六觀的持名念佛。他常常把世間演戲的,以前古時候,以前的演戲都是最好的戲碼放在最後面,叫壓軸好戲,用這個來比喻十六觀。第十六觀是持名念佛,這是最殊勝的放在最後面,最殊勝、最方便、最簡單、最容易。因為這句佛號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你晚上睡覺也可以心裡默念。現在有念佛機更方便了,插著念佛機就聽佛號跟著念,你也不要結跏趺坐,你行住坐臥四威儀統統可以念,上廁所也可以念,不要念出聲,洗澡、上廁所不要念出聲,你一樣可以心裡默念,那很方便,真的能做到這裡講的「定散無遺」。

  你念佛念到有功夫,煩惱控制住,貪瞋痴不發作了,你自己就感受到很清楚,彌陀的加持,那個加持你就接收到了。接收到的情況,你的身心就很輕安、安穩,功夫好一點的他見到佛,見到極樂世界了。我們不用觀想這個方法,用持名念到你的心把煩惱壓住,心定了,你就能見到,這就很方便了。你要一觀一觀的去觀,那很繁瑣、很麻煩。所以這句佛號你念熟了,整個極樂世界,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講,「不勞觀想」,《彌陀經》提倡持名念佛,不勞觀想,不勞就是不要麻煩你做高難度的觀想,你就是這句佛號死心塌地的拼命的念,你信願真切的念,七天就有感應,甚至一天。五逆十惡是一念就感應,因為他急著要去極樂世界,看到地獄太恐怖了。我們懇切的念三天、五天、七天就能成就,真的。

  這幾天我三哥福定法師,他去檢查身體,胃長了一個瘤,醫生講二期的癌症,醫生叫他開刀。我勸他不要開,我說念佛求往生,中藥加減吃。當然我是給他建議,建議他也接受,他覺得開刀沒什麼意思,開刀也是很麻煩的,不開,他吃中藥。他的徒弟很關心,說他師父如果不讓他開刀,將來往生那個癌症很痛苦的,不能正念往生怎麼辦?其實臨終能不能正念往生,跟有開刀、沒開刀是沒關係的。如果開刀都能夠正念往生,那沒有病也可以去開刀,大家統統去開刀都能正念往生,統統把它割掉就不痛了,不都很容易處理嗎?其實不是,關鍵在你要念到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所以有病痛其實是一個增上緣,我們平常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

  如果醫生說你這病快死了,真能放得下的人,像美國華盛頓DC的周廣大,他也不是信佛的,他做麵包的,他也是年紀大了,大概也是七十幾歲,癌症末期了,到處找醫生沒有用。他去碰到我們華府DC龔振華居士,龔振華也往生了。龔振華他那個嘴巴可會講,所以臨終開示他遇到這個善知識也不容易。龔振華他自己修得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美國那些博士我都領教過了,是一個比一個眼睛長得高的。有一次他跟我聊天,他說他們這些留美的,我是留英的,也不比他差了。就在跟我講這個話,那我就知道這個也都是博士,真是很厲害的。他一個嘴巴能言善道,周廣大就是他去勸他往生的,他一去,他就直截了當,你病得這麼重,你活在這個世間有什麼意思?那極樂世界那麼好,這七寶池,又有蓮花,又蓮花化生金剛不壞身,這麼好的地方,你要念佛求往生,不要留戀這個世間,這麼苦,你現在病得這麼苦還要找什麼醫藥?趕快念佛求往生。他很會講的,講得周廣大,那是老實人,聽了覺得有道理,有這麼好的地方我為什麼不去,要在這裡受苦受難?他就真的下定決心,跟他家人說不要找醫生,我要念佛求往生。真的他下定決心,信願真切念三天三夜,他見到阿彌陀佛從雲端下降,給他家人講佛來接我,我走了,很確定的。二十幾年前的事情。

  他沒有學佛,不是學佛的,是他病到沒辦法,醫生都束手無策了,他的家人還到處去問神問佛,那也是因緣很好,去問到華府佛教會,又去碰到龔振華那個很會講的,而且講得他那個力道是很大的,講得讓你不能不接受的,力道很大的。一方面也要他本身能接受,他宿世也有善根、有福德,遇到這個因緣他真的念三天就走了,他沒開刀,一樣正念往生。不是開了刀才能正念往生,不是這樣的。正念往生就關鍵你放得下、放不下,你放得下就正念往生,你放不下就沒辦法,你全身統統用刀來割也沒辦法。所以不聽經教不明理,沒辦法,跟他們講也講不通。這個事情我們就是建議,由病人自己做決定、做選擇,別人沒有權力給他決定,別人只能有建議的權力,不能有決定的權力。我們真正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有病、沒病實在講都是要放下,認真念佛求生淨土這才重要。真正覺悟了一定是這樣的心態。所以像海賢老和尚講的,念佛成佛才是大事,念佛往生淨土才是大事,其他啥事都是假的,其他什麼事情都是假的,這句話就是真實語。我們有緣遇到淨土法門,當然要把握這一生的機會,我們念佛求生淨土。

  我們總是要時時刻刻有這種警覺心,人命無常。也不要一直想我來日方長,我要吃一百二十,吃到一百二。縱然吃到一百二十也很快就到了,到一百二還想活到一百三,還不想走,到最後壽命到了是六道輪迴。所以周邊的人都是在給我們說法,所謂黃泉路上無老少。我前幾天接到莊行師給我講,古晉淨宗學會前任的賴會長,他跟我同年,他的一個大兒子死了,我說包個白包五千塊台幣給他,請莊平師包個白包。他兒子我看頂多(他跟我同年),頂多是四十出頭,可能還不到,三十幾,他爸爸都還在,兒子就先死了,你說是不是黃泉路上無老少?人命無常。所以我們看到周邊這些事情,我們自己要提高警覺,我們現在趕快念佛得功夫成片,有把握往生,這樁事情要列為第一優先來處理。這個有把握了,你再處理其次的,那就沒有什麼問題,大家應該要發心來做這樁事情。如果大家都覺悟了,我想我們這個念佛堂大概人不會那麼少,應該都客滿,都還要排隊,排不進來。現在人很少,念佛都小貓二、三隻,就是還不想去極樂世界的人還是比較多,還想留在娑婆世界的人還是比較多,事實上也是這樣。真正覺悟的人不多,放不下的人多,放下的人不多,這是現狀。

  我們有病了還是放不下,那也就沒辦法。所以印光大師教我們念佛人,有病就一心求往生,不要求病好。但是你放不下的人,聽到求往生就會害怕。所以黃柏霖居士,我聽簡豐文居士給我講,黃柏霖居士有一次給人家助念,勸那個人說趕快念阿彌陀佛求往生,那個人嚇得就站起來了,嚇得全身毛孔都豎起來了,放不下。遇到這個情況怎麼辦?勸他念觀音菩薩,求病好,反正你不念阿彌陀佛,那就念觀音,有念比沒念好,總是有幫助,放不下就要請觀音菩薩來幫忙一下。真放下的人就一句佛號就好了,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成就。這是講觀想,到這裡九十二段。

  下面九十三是講觀像:

  【九三、無量壽佛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

  『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他宿世有發這個大願,四十八願。『有憶』,「憶」就是銘記在心不忘記,不忘記叫憶,『想』是觀想,去想像,觀想。「有憶想者必得成就」,憶想你心要很專注,很投入,這樣必定得到成就。在蓮池大師《竹窗隨筆》他寫了一個公案,晉朝有個人他是修仙的、修道的,他聽說崑崙山有崑崙仙人,他很想跟崑崙仙人去修道成仙,他每天就站著面向崑崙山的方向,一直想要見崑崙仙人。結果想了一段時間,崑崙仙人真的被他想來,現前了,跟他修仙去了。後來蓮池大師在這個公案他做個評語,他說這個人想崑崙仙人,那個仙人還是在六道之中,但是他這樣專心的去觀想也被他想來了。那個崑崙仙人都還沒有發四十八大願,但是他真想也真有感應,也把他想來了。他說這個人如果他遇到淨土法門,修觀想念佛,他一定見到極樂世界。因為他這種心態,這麼專心去觀,他修觀想念佛一定能成就,十六觀任何一觀他都能就。

  所以有憶想者,必得成就,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就必定見佛。我們想阿彌陀佛有沒有這樣的心去想?這樣的心去想必定有感應。過去華藏圖書館的老同修田瑤平老居士,已經往生了,好像八十幾歲往生的,往生很多年了。跟他的同參韓居士,韓居士現在都在三重淨宗學會共修,我們這裡三時繫念他都會來參加一時。他們是同鄉,他們兩個是山東老鄉,韓居士矮矮的,田瑤平很高很壯,出家三個月去達拉斯,館長叫他去做侍者,人家要去拜見淨空老和尚,老和尚坐在旁邊,他站在旁邊,人家以為他是淨空老和尚,就對他一直拜。後來他說不是,我不是淨空老和尚,在這邊這個才是。因為他壯壯的,臉又大大的,又高高的,頭一剃那是真像老和尚,不知道他剛剛剃度。在達拉斯打佛七,他就給老和尚報告,他說師父,我現在年紀大了(那個時候七十幾歲),兒子也都成家,孫子也出來了,也做爺爺,我現在什麼都放下了。但是我還有個孫女很可愛放不下,我來這裡打佛七,總是會想到我的孫女。

  老和尚就給他講,你現在把你怎麼想你孫女那種心去想阿彌陀佛你就成就了。他是憶想孫女,把憶想孫女這個心把它換成憶想阿彌陀佛,那這樣就成就了。你怎麼去想你孫女,用那種心態去想阿彌陀佛,那你就成就了。我們聽到老和尚這個開示,我們就知道什麼叫憶想,憶想不一定嘴巴念出來,心裡真在想,真繫念這個孫女。有做過為人父母的人,繫念兒女這個心大家都會有,兒女不在身邊,不管在天涯海角,心裡總是掛念著兒女,那叫繫念。所以我們對繫念的概念不清楚,你用這樣去理解就不難理解了。你怎麼想你的兒女,把你想兒女的心去想阿彌陀佛這就對了。這個也難,到最後還是想兒女的心比較懇切,想阿彌陀佛還是沒看到,距離我很遙遠,是不是這樣?這樣就不能往生了,你想兒女果報還是在六道輪迴。真想通的人就把兒女放下,都想阿彌陀佛了,他就成功了。把想兒女那個心去想阿彌陀佛,去繫念阿彌陀佛,繫念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換個對象。但是你要繫念這個,你必須放下這個;你這個放不下,這個也要繫念,這個也要繫念,那也沒辦法成就。

  這個地方,『但想佛像』,前面講的觀想,這叫觀像,你想佛像就『得無量福』,想佛的相好莊嚴,你就得無量福報。所以我們看到佛像也落個金剛種子。所以在《大藏經》有《造像功德經》,你造佛像的功德,讓人家看到就得無量福,你去想佛像,佛的莊嚴。觀想這個佛像,我過去在新加坡也給同修介紹圓滿佛,就是靈巖山印光祖師的道場流通的,那個比較符合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為韓館長往生,我們淨老和尚叫我印一萬張,他還提一個對聯,但是沒有生意,都放在倉庫,沒生意,沒有人請。現在大部分請的都是我們圖書館原來那個白瓷的,那個童子像白瓷的。白瓷以前是我去請世華印刷廠來照像去印的,那次照得非常好,所以現在印出來白瓷都非常好。這尊白瓷我們用在持名念佛非常好,因為眼睛半閉著,就好像我們念佛打坐在止靜,眼睛閉著念佛,持名念佛,也很理想。

  如果觀佛像,我就建議大家觀圓滿像。因為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菁華」裡面有講,我們念佛人有五種業障發相,第一種就是昏沉業障發相,就是一念眼睛就睜不開,就想睡覺了。《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灌頂大師提出觀像,你眼睛就是看一尊莊嚴的佛像,看莊嚴佛像那你就會破昏沉蓋。所以我就建議同修,你有昏沉蓋,根據《圓通章疏鈔》灌頂大師提出來,破昏沉障觀佛像,就是用圓滿佛比較適合。用白瓷的可能比較不適合,因為白瓷他眼睛是下垂的,眼瞼是下垂的,就好像眼睛閉起來要休息一樣。如果看到佛眼睛都閉起來,我更要閉起來,本來就很想睡,繼續睡。圓滿佛的眼睛是張開的,佛眼睛都沒有睡覺,我們也不能睡,這樣比較有效果。所以我在新加坡居士林,我就介紹這一尊,你們有昏沉要觀像念佛用這一尊。經過我那一次的介紹推銷,生意很好,我們庫存的佛像馬上就被請光了。這個還是要介紹,沒有介紹放在那,人家不知道它這一尊的作用。所以你有昏沉蓋,我建議觀那一尊,因為那尊眼睛是張開的,佛都沒有睡覺,我們怎麼可以睡覺?白瓷這個眼瞼下垂,就像在休息一樣,那本來就昏沉蓋,佛是叫我們要休息,我們要休息。這個提供給大家參考。

  你想佛像就得無量福,我們一般人看到經典這麼講,覺得真的嗎?真的,不是真的佛都不會講。我們為什麼說想佛像?我們想極樂世界的佛,真佛的像我們想不出來,但是想這個我們現在彩繪的或者雕刻的佛像,這個我們看得到,這個我們就比較好想。現在又做小張的佛卡,這攜帶也方便,現在還有電腦,佛像出現很清晰的,你多想。你一直看佛的莊嚴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形當中我們第八識阿賴耶識落這種子下去。佛的果地上這些相好莊嚴都是福報,相好是福報,每一相都是修福,修善積德來的果報。佛在因地修修成佛了,他就有這個相出來。我們現在就借佛已經修成果的,已經現成的,我們就直接去想他現成的圓滿相,就把佛的果地做為我們因地的修因,直接納受佛果地的功德。你說這個多方便,多殊勝!就不用修得那麼辛苦,修得三大阿僧祇劫、修無量劫,不接受的人就慢慢修了,接受的人其實很快你就成佛,很直接的。所以想佛像得無量福是真的,因為我們根據《感應篇》,佛的《十善業道經》,佛法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想壞事情,你還沒有去幹壞事,陰間已經記過了。

  《了凡四訓》衛仲達有一天暴斃到陰間去,閻羅王拿功過簿給他看,一堆,堆積如山,一堆。他就問陰間的官吏,拿功過簿子出來的陰吏,陰間的陰吏,我都還不超過四十歲,我怎麼可能造那麼多的罪業?陰吏,陰間的官吏,給他講,他說造惡業,你只要起一個不好的念頭,貪瞋痴不好的念頭,就是罪業了。像《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你起心動念就是業、就是罪,想個不好的念頭就是罪、就是業。不用等你去做壞事,動個壞念頭,陰司就記錄了,你就有罪業。他明白了!另外有一個像筷子這樣這麼細的一卷,小小的,他說那一卷是什麼?他說你的善業。善業只有那一個,其他統統是惡業。陰間的官說這要秤看看,看哪個比較重?堆積如山的惡業放這頭,善業像筷子一樣的一小卷放這頭,這一樣一秤,像筷子這個善業反而比較重,堆積如山的惡業反而比較輕。他就很奇怪,他說我那麼一點點善事怎麼反而比惡業重?他說我到底是做了什麼善事?他說那一卷就是有一年朝廷要建三山石橋,你建議朝廷不要建,勞民傷財,你當時的一念心為全國人民來向皇帝奏的,就是那件事情。他說那件事情朝廷也沒採納,就是政府沒有採納。他說如果他採納,你功德就更大了,但是你這一念心不是為你自己,你完全是為全國人民著想,你這一念心就功在萬民。所以這個善事雖然只有一件,很少,但是你是為了全民,你的功德大。自私自利那些念頭很多,但是那個罪業反而比較輕。

  這個善惡業,你要起個心、動個念,它都有善惡業,都有果報。你現在心裡去想阿彌陀佛,等於是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有的福報,最圓滿、最究竟的。根據這個原理你來理解,得無量福一點都不誇張,你知道這個道理你還想其他的幹什麼?趕快想阿彌陀佛,你還想其他的?所以我們現在印了很多佛卡、佛像到處送,造像功德就在這個地方。所以相好是福報,佛的相好是圓滿的,我們去觀想佛的相好光明自然得無量福報。如果我們把福報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淨土,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再看九十四段:

  【如來教諸眾生易境轉心。為令機境相稱。易得成故。】

  『如來教諸眾生易境轉心』,「易」就是改變一下境界,轉變我們的心理,教我們眾生你換一個對象去想,想佛、想極樂世界。我們三時繫念,繫念阿彌陀佛、繫念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去繫念世間這些拉拉雜雜的事情,繫念世間這些事情就是繼續搞六道輪迴;繫念阿彌陀佛,我們這一生就脫離六道生死輪迴。所以教我們眾生「易境轉心」,改變境界,轉變我們的心理、心態。『為令機境相稱,易得成故』,「機」是我們眾生的根機,「境」是境界,「相稱」也就是適合我們修的。觀想有難度,觀像也可以。但是觀像對我們現代人來講還是有它的困難,因為要時間,因為觀像你佛像沒看到又忘記了。所以要修觀像念佛也是沒什麼事情,你三餐有人煮,有人煮給你吃,衣服有人幫你洗,你的工作就坐在那邊看阿彌陀佛。有這種福報的人大概也不多。但是坐在那邊看阿彌陀佛,你心還是要定得下來才可以,不然你也坐不住,你也想跑,坐不住,心要定得下來。

  像我們大師兄,悟本師兄,以前在圖書館,那個時候沒人,我們兩個人什麼都要做,燒飯、接電話、掃廁所,師父講經我錄音,他錄影,還要做字幕剪貼,還要接待客人,燒水泡茶、折毛巾、送客人,搬經書、印經書,流通錄音帶、錄影帶,接電話,二十四小時待命。因為館長跟師父一年要去美國住一百八十三天拿綠卡,館長常常忘記美國跟台灣有時差,她那邊是白天,打過來,我們兩個正好睡,就被吵起來了。有一天師兄生煩惱,道師,我們這樣搞下去能了生死嗎?人家在家居士還有假日,還有國定假日,我們遇到假日是愈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待命,這樣能了生死嗎?我們找個山上去追頂念佛,去閉生死關。我說師兄,你講的也不無道理,我也有同感,我們真的是二十四小時待命。包括那時候民生大樓還沒有弄好,不像現在這樣這麼熱鬧,喝酒的,在那邊拉大便,我們都要去清除大便,是臭死了。那個電梯,我們住十年是住在違章建築,那個電梯沒有人維修的,每次同修來電梯都卡在一半,都要喊救命,我們就要拿一個螺絲起子去開門,去救人。

  師兄做得生煩惱了,我們自己修行的時間都沒有,他說這樣我們不能了生死,我們趁師父、館長不在,我們兩個溜單走。後來我想想,師兄,你講的是有道理,但是現在就剩我們兩個,我們再走就沒人,對師父、館長也不好交代,總有個責任。我說師兄,這樣好了,你早我出家一年,你做得比我多,我先留守,我護持你,你去追頂念佛,你了生死要知道回來度我,換我去了。他說不行,我們一起去。我說這樣很不好。他就說你不去,你不去是你的事情,你不走,我走了。他包袱弄弄就走了,跑到石碇去。那個時候楊君甫居士,後來出家了叫悟空法師,以前都來圖書館開車送經書。楊居士他們石碇山上,他們的房子旁邊有一塊空地,找一些居士,現在莊行師以前還沒有出家他也參加在裡面,去給他蓋個鐵皮屋,打水泥,都是他們開計程車的師兄弟去幫他弄的。然後楊居士他的同修(他的太太),負責煮三餐給師兄吃飯,包括洗衣服,什麼生活都給他打點。師兄在那鐵皮屋裡面,他的工作就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什麼事都沒有了,也不用接電話了,三餐有人煮,衣服有人洗,這樣應該可以了生死了。

  結果經過一個月,師兄就穿了一雙雨鞋回來。我說師兄,你回來了,是不是生死了了,換我去了?沒有,什麼了生死,我要來買蠟燭台。我心裡在想都要往生的人,都要了生死,買蠟燭台幹什麼?我在想肯定是念不下去了,要下來逛街,買蠟燭台又回去了。第二次一個禮拜又下來,我說是不是了生死了?還沒有,現在是要買臉盆。我心裡在想都要去西方了,買那麼多東西幹什麼?不行,沒辦法。後來第三次又回來,師父跟館長回來被他們看到了,館長說悟本,你給我回來。看到師父回來,他又不好意思不回來,回來他還是不死心,又躲在倉庫裡面要閉關念佛,念到也不出來吃飯。老和尚師父就問,悟本呢?我說師兄在倉庫念佛。他說幹什麼,打佛七?我說應該是!我就跟師父去吃飯了。

  那天睡到凌晨,我跟他睡一間,師父睡我們隔壁,在隔壁房間,我就聽到怎麼有人翻箱倒櫃,拉抽屜的聲音,三更半夜,我以為小偷來了。結果醒過來看到師兄在找東西。我說師兄,你三更半夜在找什麼?他說我要找感冒藥。我心裡就要偷笑了,我說一心不亂還沒有得到,就先得到感冒。因為師兄他昏沉蓋比較重,我掉舉蓋比較重,他一打坐就打瞌睡。所以我知道,師兄一定念佛念到睡著沒蓋被子著涼,所以要找感冒藥。後來師父就問我,你師兄到底在想什麼,他心裡一定在想什麼?我說沒有,他說要了生死,師父你教的,這一句佛號要念到海枯石爛都要念,師兄就是這樣念。師父給我講得很生氣,你師兄一定心裡在想什麼,他不用功沒問題,他一用功就著魔。我心裡在想,師兄肯定不會著魔,因為他一用功就睡著了,睡到感冒他怎麼會著魔?後來我就想起來,報告師父,我想起來了,師兄說館長兩年前就要帶他去美國,到現在都還沒有帶他去。師父聽到這句話,好,我明天就叫他去美國,就馬上給他辦手續,去達拉斯做開山祖師,去住了三年半。

  後來一個師弟悟相,他也去達拉斯半年回來,他也給我講,不住在圖書館,大師兄去閉生死關,他要了生死閉生死關。這個師弟更厲害了,他說我閉死關,我不死就不出來。我說你厲害,師兄生死關都失敗了,你這個死關能行嗎?我勸他多聽聽經!我看師兄都失敗了,我不敢去嘗試。還是不相信。我說你怎麼閉?我就不見人,你只要拉一個貨櫃給我,我就在那邊閉死關。我說怎麼閉?我說你還沒有死之前總要吃,你總不能在那邊活活餓死叫閉死關。他說我只要一個小瓦斯爐就可以,一些米一些菜,我就可以在貨櫃裡面閉死關。怎麼講他都不聽。後來叫陳國進居士載他下去,他載到台南鹿耳門,人家沒有耕種的農地,台南淨宗學會那些同修真的去吊一個貨櫃,讓他在田當中閉死關。他走也不敢給我講,偷偷摸摸的跑掉。他還沒有下去,我問他,你不見人,那你飯菜吃完了,萬一你還沒死還要去買,去買不是又見到人了嗎?他說我晚上出去。我說晚上也是人,白天是人,晚上還是人,你說不見人怎麼可能?不聽就不聽,沒辦法,就去閉死關。

  後來經過三個月,老和尚到台南成功大學講演,帶了一些照片回來,我看悟相怎麼在聽經?他不是沒有死不出來嗎?怎麼活著就出來了?後來也是閉不下去,閉不下去到台北永和租了房子,他那個心臟開過刀,現在吊了大概十幾公斤的水晶,他說師兄,我現在靠水晶在過日子。在喝普洱茶,他說我現在在研究普洱茶,師兄,你哪一天來,我泡上等的普洱茶請你。我心裡又在想,不是要閉死關,現在變在修普洱茶、吊水晶的法門。所以這個也不容易,這都是經驗談。所以我看到師兄、師弟都失敗了,本來我也很想去嘗試一下,後來打消這個念頭,還是乖乖聽師父的話。這段的確我們這個理論方法要透徹的明瞭,你去閉關修行才會成功。

  好,我們再看第一集最後一段:

  【九五、彌陀觀音勢至等。宿願緣重。誓同捨惡。等至菩提。影響相隨。遊方化益。】

  這一段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就包括所有的佛菩薩,每一尊佛菩薩『宿願』,跟眾生的因緣都很重,發的誓願也是相同的,都是要勸眾生捨棄惡業,『等至菩提』,「等」就是大家一同達到證得無上菩提。『影響相隨,遊方化益』,就是度眾生從來沒有離開眾生。所以實在講,佛菩薩就在我們左右,就在我們周邊,就在我們眼前,佛菩薩沒有捨離我們,是我們自己捨棄佛菩薩,眾生把佛菩薩忘記,佛菩薩從來沒有忘記一個眾生。所以《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佛菩薩憶念眾生「如母憶子」,如子憶母,如母憶子,眾生如果憶念佛菩薩那就相應了。因為佛菩薩憶念眾生他從來沒有間斷,他那方面沒有間斷,是我們眾生這方面我們常常間斷。如果我們也不間斷,常常憶念佛菩薩,佛菩薩也憶念眾生,那就相應了。所以《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相應就母子相逢,「不相違遠」,那就很近了,就在眼前。關鍵我們要時時刻刻提起念佛。你說佛光給我們注照,什麼時候佛光注照?你念佛的時候佛光就在注照。把念佛忘了,佛光沒有斷,是我們這邊接收器暫停,你再念佛又繼續接收了。知道這個道理,當然我們希望能夠保持不間斷,接受佛光加持,佛光注照,就是不斷的念佛。不是口中一直念,最重要心念,不要忘記佛菩薩,就必定佛力加持,這一生一定往生淨土。

  好,我們《淨土集》學習到這裡,第一集到這裡就圓滿了。明天晚上我去澳洲,因為三年沒有去了,現在老和尚還在那裡,老和尚也是三年沒去,他先去一個多月了。因為申請個永久居留,太長沒有去住也不好意思,大概去二十幾天就回來,預定十一月十一日晚上的班機回來。我們下個月的佛七,如果沒有其他的事情,在佛七後面還有幾天還可以來跟大家一起念佛,三時繫念是十六日,就是跟我們原來的時間一樣。明天、後天還有兩天的念佛,大家還是有時間多念一句佛,對我們往生資糧就愈有幫助,大家多多來念佛。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我們這次就講到這裡圓滿,我們下個月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