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行策大師警語菁華選錄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00/12/17-22  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WD20-002-0003

  我們學佛要理智,不能感情用事,不能說這是法師講的,法師講的就絕對正確,不一定。佛快要滅度以前,教我們四依法。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理論的依據。這位法師,這位大德,不管在家、出家,他所說的在經典是不是能找出依據,理論的依據,經典裡佛是不是有這樣講?如果經典有這個依據,我們可以相信、可以採納;如果經典裡沒有這個講法,是法師講的,我們可以不要相信、不要採納。那是他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意思,佛並沒有這樣講。我們要依照經典佛所說的為標準,這就叫做依法不依人。

  回向是佛在經典裡跟我們講的,回就是回轉,向就是向一個方向。一般講回向有回小向大,譬如說我們修小聖,現在回心、回過頭來向大聖了。本來想我修到阿羅漢就好了,現在想修到阿羅漢還不圓滿,現在要向菩薩、向佛這個目標來修持,這就是回小向大,這是一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心量很小,譬如說我們做功德回向,回向自己就好了;還是說大一點,回向我這一家人;道場裡,回向我這個道場的同修就好,這就是小,心量很小。我們本來是發這個心而已,現在拓開心量,回向法界一切眾生,這就回小向大,本來是小心量,現在向大心量。

  再來回自向他,就是說我們自己修的功德,我們自己修的功德,回轉向他人,就是給別人。我自己不要享受,我的功德給大家享受,回向給別人,他就是別人,這就叫做回自向他。我講到這裡,大家就知道了,就不用解釋那麼多,是不是可以回向,你就聽懂了,既然可以回自向他,那些冤親債主是他,怎麼不能回向?回向還不走,還來糾纏,那就是你的功德修得不夠,修的量夠,他就走了。除非我們修的功德很大,他馬上得到利益,他就離開鬼神道了,你要叫他來糾纏,他也不會來,他得到利益,他就趕快走了。他就是還沒達到那個標準,他還在鬼神道,才會再來找你。碰到這個情形,我們一般修行、修善的功德還沒到那麼大,要長時間累積,積功累德,慢慢修、慢慢累積,回向一段時間,這個功德修夠了,他就得到利益、就能超生到善道。

  我們一般在修,沒辦法一次修很大的功德,要慢慢修、慢慢累積,要一段時間,除非你修的這件善事、這件功德很大,他馬上就得到利益。這經典上是有,但是理論方法你要明瞭,要修也很快。跟大家講一個祕密,修得最快的,我們老和尚講的經多印一些,錢拿出來做這個最快。我告訴很多同修,有的家親眷屬要死斷不了氣,有的業障現前,做這個給他回向,效果最好。我經驗很多。所以要累積,積功累德一段時間,你修夠了,他就走了。

  像明朝戚繼光將軍,誦《金剛經》幫他的部下超度,他一個部下死了來托夢,叫主官幫他超度。他知道戚繼光平常誦《金剛經》很得力,天天誦、常常誦,很愛誦《金剛經》,知道他誦《金剛經》有這個功德,可以幫助他超生、超度。所以他就來托夢,請他誦一部《金剛經》來幫他超度。隔天戚繼光一早起來就開始誦《金剛經》,昨晚做那個夢,他的部下來托夢,死去的那位部下來托夢。誦到一半,一位女婢端一杯茶來給他喝,他誦到一半,手揮了一下,嘴巴沒說出來還在誦經,但是心裡動一個念頭不用,說不用的意思。那晚又夢見這個部下來托夢,他說,你早上幫我誦《金剛經》,誦得真好,但是功德只一半而已,裡面有夾雜,夾雜不用二字。他說,這個效果減少一半以上,請你明天再幫我誦一部不夾雜的,我就可以超生了。

  戚繼光夢醒之後就交代家裡的人,明天早上我要誦《金剛經》給某人回向,你們所有的人都不要來打擾我,都不用端茶來給我,我誦完再來喝。隔天早上起來就誦《金剛經》,這部《金剛經》從頭誦到尾都沒有夾雜,功德回向給這位部下。那個晚上又夢見這位部下來感謝他,說早上你誦的這部《金剛經》,我已經得到了,我現在要走了,要往生到善道了。所以說他得到利益,他就走了,還沒走就是說你修得還不夠,功德修得還不夠,修夠他就走了。所以不用怕,不要怕回向他就不走,會來糾纏,沒這回事情。所以我們要聽佛講的,不要去聽那個法師講的,依法不依人。

  我們念佛的人,我們回向西方,我們所修的一切善事,我們都不求,我們也不求人天福報,也不求來世要出世到有錢人家去當他家的兒子,我們沒有這個念頭。我們只有一個願望,求往生到西方作佛,這就是回向西方。我們不管做任何一件善事都可以回向西方,這才是真實的功德、無漏的功德,你這樣回向就是『莊嚴淨土』。所以我們念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要如何莊嚴?就是這樣莊嚴。但是莊嚴,我們自己要真正去修,才有辦法莊嚴淨土,我們自己如果沒修,要拿什麼去莊嚴淨土?請再看第六段:

  【修行別無要術。但真信願生。一向專念。則一切行履。無煩改轍。】

  『修行』,大師告訴我們『別無要術』,「要術」就是說沒有更好的方法。我們修學淨土,『但真信願生』,信心真實這個最要緊。真實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老實,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對佛所說的話沒有絲毫的疑惑,願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如果具足真信切願,『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其他一切我們就不需要去改變了。不用今天修這樣,明天修那樣,今天聽這位法師講,明天聽那位法師講,講到最後我們的心亂糟糟,不知道怎樣才好?我們修行最重要的,淨土的要領就是在這裡,真信切願,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我們這七天的佛七,就是落實「一向專念」,我們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利用時間跟大家講一些有關修學淨土的理論方法,無非是要增加我們的信心,使我們的信願能夠真切。所以才有需要講經、講開示,目的就是在這裡。一向專念,我們同修可以說有很多人做到一向專念,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但是還有一些同修的信願還要加強,加強就是經多聽,多聽經,多聞法,同參道友互相交換修學心得,這樣我們就可以達到具足真信切願,一向專念,這一生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看第七段,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我們來對一下,七:

  【苟得往生。則橫截五道。頓超不退。倘若娑婆事業。在在縈懷。一暴十寒。心不專篤。遇五欲時。如膠如漆。遭逢逆境。結怨銜恨。而欲命終彼佛接引。豈非難事。由此觀之。淨土法門。藥也。娑婆貪愛。忌也。服其藥。復飽食其忌。可乎。】

  第七段主要是告訴我們,我們念佛求往生西方,什麼樣的事情要避免,這段最後用吃藥的禁忌來做個比喻。我們念佛念很久,甚至念了好幾十年,功夫不得力,原因就是在這段的開示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對娑婆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面的一切沒有徹底放下。在我們這個世界,有一件事情牽掛放不下,就是我們往生的障礙。

  這裡一開頭告訴我們,『苟得往生,則橫截五道,頓超不退』,這是說我們如果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橫截五道。「五道」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六道,有的經典講五道,像《無量壽經》我們看到的是講五道,有的經典講六道。五道就是沒將阿修羅算一道,只算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五道主要是講這五道。講五道也有包括阿修羅,因為阿修羅這一道,在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都有阿修羅,只有地獄道沒有阿修羅。所以講五道,就是看阿修羅是屬於哪一道,他就算哪一道。譬如說我們人間也有阿修羅,人間的阿修羅就屬於人道,畜生道的阿修羅就屬於畜生道,餓鬼道的阿修羅就屬於餓鬼道,天道的阿修羅屬天道,這是五道的說法。如果是講六道,就加一個阿修羅道,這個阿修羅道是專指天道的阿修羅。所以說六道,那個阿修羅道只是指天道的阿修羅,人間的阿修羅,畜生道的阿修羅,餓鬼道的阿修羅,不包括在內,那是專指天道的阿修羅。一般講六道,就是將天道的阿修羅算一道,這樣就叫六道。所以經典有講六道、有講五道,意思都一樣。

  講最多的就是《楞嚴經》,《楞嚴經》講「七處」,這個處就是道的意思。一般講六道,《楞嚴經》講七道。《楞嚴經》又加哪一道?加一個仙道。譬如我們中國古代道教是學仙,印度也很多學仙的,《感應篇》裡面講的天仙、地仙、人仙,還有鬼仙。所以仙在《楞嚴經》也算一道,就是多了一道。所以《楞嚴經》說得最詳細、最清楚,講七處,就是七道的意思。這個五道、六道、七處,這是開合不同,就是講得簡單、講得詳細有不同,意思都一樣。我們一般講六道輪迴,這是我們平常比較常講,平常都是講六道較多。

  橫截五道,「橫」就是橫超的意思;「截」就是截止,把六道生死輪迴截止起來,這是形容很快速的意思。橫超也是比喻快速。古大德有個比喻,譬如我們修行要了生死、出三界,在所有法門裡面歸納到最後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超,一種橫超。淨土法門屬於橫超,其他的法門都是直超。這個古大德也用了一個比喻。譬如我們凡夫要斷煩惱、了生死、出離六道輪迴,修學一般的法門,不管大乘法門、小乘法門都是直超,靠自己的自力修行,修戒定慧來斷惑證真,起碼要證到小乘阿羅漢果、大乘圓教七信位的菩薩,才斷見思煩惱,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古大德比喻要靠我們自己修行的功力來斷煩惱、了生死,好像一條蟲在一枝竹子裡面。諸位都看過竹子,竹子很長,再短的竹子也有相當的高度,有的竹子很高,好幾個人高。這條蟲在竹子最底下的地方,這條蟲想要出去外面,要從這枝竹子裡面出去外面。如果是直超,這條蟲怎麼出來?一節一節從最下面往上一直爬,竹子有竹節,一節一節的,爬碰到竹節咬個洞,突破;再爬上去,碰到第二個竹節,又咬個洞,再上去,一直咬一直咬,咬到竹子尾端才能出去外面。這就是形容靠我們自己修行,要斷三界裡面見惑八十八品煩惱、思惑八十一品的煩惱,就好像那條蟲在竹子最下面要出去外面,從直的出來,咬那個竹節,一節一節咬到最尾端,才能出去外面。這個意思就是說,以我們自己修行的功力來斷煩惱、出三界,時間相當久,相當困難。

  佛在經典告訴我們,諸位同修這一生能夠遇到佛法,遇到佛法還會來修行,這不是這一生才開始學的。如果這一生才接觸到佛法,不可能來這裡坐兩個小時,坐兩分鐘都坐不住的。諸位能夠來道場共修、念佛、聽經,可以這麼長的時間,這就證明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修行,都在學佛、念佛。但是我們學佛是不是有成績?沒有成績,就好像在學校讀書,每一次考試沒有一次考及格。所以說每一生修行,沒有一次斷煩惱,不要說斷見思煩惱,只是斷三界見惑八十八品的煩惱,我們就從來沒有達到這個目標。所以修修修,如果照《無量壽經》來講,我們已經修了無量劫,曾經在無量諸佛的處所供養過,已經供養過無量的諸佛,這麼深厚的善根。但是修到現在還是凡夫,生死凡夫。這就證明什麼事情?證明靠自力修行斷煩惱、出三界,很不簡單。就像那條蟲在竹子最下面,直直爬到竹子尾端出去,用的時間要很久,很辛苦。這是形容通途的法門,一般的法門,直超的困難度。

  我們淨土法門,它的殊勝、它的特色在哪裡?好像那條蟲現在要出來外面,它不是直直上去的,是從竹子的側邊咬個洞,從側邊出來。從側邊出來,當然很快、很容易,時間短,又快速,又不用麻煩。在所有的法門當中,哪一個法門是橫超?我們查遍《大藏經》,顯宗密教、大乘小乘,找到最後只有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橫超。其他不管大乘小乘、顯宗密教都是直超,你沒有斷煩惱,煩惱有一絲毫斷不乾淨,你都沒有辦法出三界。在《四十二章經》佛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我們一生當中修行,修到斷八十八品見惑,要證阿羅漢果、了生死就可以預期,預期就是說可以計算時間了。時間要多久?也還要七生天上,七下人間。往生之後,往生到天道去七遍,再來人間做人七遍,這樣七次的往來才能證到阿羅漢果。不過如果證到初果須陀洹,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雖然在天道和人道還在輪迴,但是絕對不會墮落三惡道,因為見惑斷盡了。

  所以,時間還要這麼長才證到一個阿羅漢果。阿羅漢果在我們佛門裡面是小乘聖人的果位,算是脫離六道輪迴、了生死了,這個階段畢業了,好像我們讀小學畢業了。阿羅漢上去還有菩薩,權教菩薩、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明心見性的大菩薩從圓教初住位,一直到等覺菩薩,這個當中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才能證得圓滿的佛果。所以證一個阿羅漢果,距離圓滿的佛果,這個位置還非常的遙遠,遠之又遠。我們不要說成菩薩、成佛,要證個阿羅漢對我們來說就很困難。這一生靠自己的力量修行,要修到斷煩惱,實在是很不容易。

  還好有一個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的特色就是在帶業往生,煩惱一品都沒斷,你只要具足信、願、行三個條件,真正相信有西方淨土,真正相信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會接引我們往生,真正相信我念佛決定可以往生到西方。第一要信,一絲毫都不懷疑,這才是真正相信。相信後要發願,我們願意往生到西方淨土去,我們現在的話叫做移民,我們從娑婆世界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換一個環境來修行,去那裡留學,畢業再回來娑婆世界度眾生。畢業就是成佛。實際上,你還沒有畢業也可以回來度眾生,雖然自己還沒有成佛,你往生到西方蒙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加持,去和阿彌陀佛見個面、打個招呼,你向阿彌陀佛報告,說我要學地藏菩薩先度眾生成佛,我自己才要成佛。阿彌陀佛就會滿你的願,你馬上就可以回來娑婆世界,及十方世界,去度跟你有緣的眾生,絕對不會墮三惡道。能知宿命,你自己從哪裡來,將來要去哪裡,清清楚楚,沒有隔陰之迷。

  往生西方條件就是發願,發願以後就要行,行就是念佛。念佛有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就是念我們自己自性本具的天真佛,跟禪宗參禪,參我們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個功夫境界是一樣的。當然這個難度是比較高。再來就是觀想念佛,根據《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十六觀,第一觀到第十二觀屬於觀想念佛;第十三觀是觀像念佛,看佛像,看莊嚴的佛像,將這些莊嚴的佛像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裡,這也是一種念佛;第十四觀到第十六觀說九品往生。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方法,叫做持名念佛,是出在《觀經》第十六觀,第十六觀也可以說是最殊勝的一觀。我們一般講好戲排在後頭,最好的出頭、壓軸戲排在最後面。持名念佛排在第十六觀,就是說明這個方法最殊勝!持名,簡單容易又通實相,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法語裡面講了很多。要能具足這三個條件,煩惱沒有斷也可以往生。

  念佛法門的功夫,你只要將煩惱控制住,不用斷沒關係;就是說壓得住,不要發作起來。不要發作,這樣就可以了,不用到很深的功夫,這樣你就有把握往生,就決定有把握。你煩惱伏得愈深,往生的品位愈高,將來要往生的時間,你自己可以預知時至。預知時至就是說,我們哪一天要往生,事先我們就知道了,功夫愈深、愈高的,愈早知道。譬如六祖他兩年前就知道他自己兩年後要往生,功夫愈高愈早知道。功夫較淺的,半年、三個月,一個月、二個禮拜,一個禮拜、三天,這是較淺,較淺的預知時至,就是說我們念佛功夫成片較淺。可以預知時至,這就絕對把握往生,事先你自己就知道了。

  再次等的,在臨終的時候煩惱還控制不住,煩惱控制不住就要靠臨終的因緣,臨終的助緣如果好,自己本身在這個時候善根、福德現前。什麼叫做善根、福德現前?臨終的時候頭腦清楚,不會糊裡糊塗,不會病得不醒人事,心不顛倒。這個時候這些同參道友來給你助念,勸你念佛求生西方,這個因緣如果好,就有辦法幫助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就要看臨終那時候,自己本身,以及外面這些助緣,就是我們《彌陀經》講的善根、福德、因緣。看那時候是不是這三樣都具足,這三樣如果都具足,也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沒問題。但是最有把握的,就是要靠我們自己平常用功夫,平常用的功夫。最好我們先準備起來放著,現在功夫先準備起來放著,不要說等到臨終的時候,看有沒有人會來助念。萬一那個時候沒有人來助念,自己又忘記了,那這一生又空過了,還要再六道輪迴。枉費我們這一生遇到這麼殊勝的淨土法門,這樣就很可惜了。

  所以我們愈早準備愈好,不要說等到我退休了,不然就是等我老了,明天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我們知道嗎?我們不知道。我們念佛的人,實在講,時時刻刻要準備往生,這才是一個覺悟的人。如果還在想說我再過幾年,再多久,這還沒有覺悟。時時刻刻都準備可以往生,隨時可以去!像印光大師告訴我們的,印光大師教我們念佛的人要寫一個「死」字,貼在額頭,天天看。他貼這個死字,不是說我還有幾天才會死,還有幾年才會死,不是叫我們這樣觀想,這樣觀想是還沒有覺悟。貼那個死字,教我們怎樣觀想?觀想我現在已經死了,就已經死了,不是說觀我還有多久會死,不是教我們這樣觀的。這個字貼著就是我現在已經死了,這個世間和我都沒關係,人家對我好也好,對我壞也好,已經和我都不相干。如果你這個死字,如果觀得起來,是這樣的心態,這樣你就發菩提心了。這樣念佛,像各位的根性,不用念到一個星期,三天就一心不亂。

  我們現在念這麼久,念到喉嚨都快破了,還不能一心不亂,就是現在還沒死,還活著!活著,事情就很多,妄想很多,這樣放不下,那樣也放不下。自己的煩惱不夠,還要為子孫煩惱,兒子煩惱不夠,還要煩惱到孫子,還要煩惱到曾孫去,怎麼能夠往生?當然這是障礙。所以印光大師寫的那個「死」字,過去在華藏圖書館,我們導師印很多,寫一個死字。師父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的寮房,寫了一個死字,字有夠大,一進寮房的門就看到那個死字;還有一個字小一點的,掛在床尾處,躺下去就看到那個死字。那時候男眾的寮房,也學師父,我們貼小的死字,貼在床尾。師父說晚上躺下去睡覺,就要想阿彌陀佛今晚快來接我往生,要這樣觀想,不要想還有明天,現在躺下去就是準備要去往生,教我們每天這樣觀想。你觀想習慣了,等往生的那一天你就很自在、很自然,每天都是這樣想,到時候你就很自然。如果我們現在不這樣觀想,事情有夠多的,想不完,到快要死了,一口氣快斷了,事情還很多,放不下。這就產生往生西方的嚴重障礙。這是佛菩薩、祖師大德在經典跟我們開示的。

  所以,淨土法門往生比較其他法門是容易得太多了,因為不用斷煩惱,這樣我們就人人都做得到。說到斷煩惱,確實在一生當中要修到斷煩惱,這是很不簡單的事情,那是少數的人做得到,不是多數人做得到。不用斷煩惱,煩惱一品都沒斷,具足信願行,這是你要不要做而已。你如果肯發心,人人都做得到;你如果放不下,當然就沒有辦法。所以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殊勝就是在這裡,可以帶業往生,這就叫做橫超。好像那條蟲橫著從竹子裡跑出來,當然時間很短,不用很辛苦。我們念阿彌陀佛,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蒙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加持,接引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煩惱沒斷,就了生死、出三界。不但了生死、出三界,脫離六道輪迴,跟諸位講,而且超越十法界。我們六道再上去,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佛道,十法界。佛有十法界的佛,就是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像天台宗講的藏教佛、通教佛,還沒有明心見性,這是權教的佛菩薩。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大徹大悟,他就入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西方極樂世界不但不在六道裡面,而且不在十法界裡面,是在一真法界裡面。所以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我們在經典裡面只有看到《華嚴經》講的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明心見性的菩薩都往生到華藏世界。那個世界我們凡夫沒有分,不要說凡夫,阿羅漢、緣覺,還沒有明心見性十法界的佛菩薩也沒有分,他們也沒有辦法往生到華藏世界,他們也看不到、接觸不到。最起碼自己修,一定要修到破一品無明,才能接觸得到。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和其他十方一切諸佛的世界不一樣,只要你念阿彌陀佛,具足信願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往生,縱然是下下品往生,你還是往生到一真法界。所以經典告訴我們,往生西方就圓證三不退,圓生四土。

  我們沒斷煩惱,是一個百分之百的凡夫,具足信願行,念佛往生到西方,往生到西方的凡聖同居土。我們現在住的這個世界,我們現在住在地球,就是住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阿羅漢、緣覺住在方便有餘土,我們看不到。阿羅漢住的世界我們看不到,除非少數幾個有緣的可以看到,像《慈悲三昧水懺》,悟達國師遇到迦諾迦尊者。迦諾迦尊者是阿羅漢,悟達國師跟他有特殊的因緣,所以他去過阿羅漢的道場,就是進去方便有餘土的世界,看到那個道場是七寶宮殿。但是迦諾迦尊者把悟達國師的人面瘡醫治好,又送他出來,他回頭一看,七寶宮殿不見了,又是一片的荒山。這是少數有緣的人才接觸得到。

  這是阿羅漢而已,阿羅漢的世界方便有餘土,我們就看不到了,何況菩薩的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我們作夢也夢不到。這是十方諸佛一切世界,四土都是,上面可以通下面,下面沒有辦法通到上面。西方極樂世界很特殊,我們煩惱沒斷,去到那裡也還是凡夫,凡夫就是住在凡聖同居土,凡夫和聖人共同居住的國土。聖人他當然和我們接觸得到,我們不認識他,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譬如說佛菩薩應化在我們這個人間,我們不認識他。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可能坐在你旁邊的是阿羅漢示現的,我們也不認識。他示現和我們凡夫一樣,我們看不出來,但是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

  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你只要生其中的一土,譬如我們凡夫帶業往生,往生到凡聖同居土,同時可以達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佛最高的常寂光淨土,這四土連在一起。十方世界都沒有這種情形,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有。所以我們雖然帶業往生,縱然是下下品往生,往生到西方的凡聖同居土,等於往生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跟菩薩一樣進一真法界。簡單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我們自己修行還沒達到成佛、成大菩薩的程度,但是蒙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的加持,神通、道力、智慧等於和佛差不多,也可以說等於成佛。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世界是很奇異,最特殊的就是凡聖同居土。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斷,你說他是凡夫,他確實是凡夫。你說他是凡夫,雖然是凡夫,但是他的能力、神通、道力都跟佛差不多。所以你說他不是凡夫是佛菩薩也對,說凡夫也是,都可以說。所以這個世界非常的奇妙,因此十方諸佛,不管哪一尊佛,都會介紹他那個世界的眾生,送他的學生,介紹推薦他的學生,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我們在《無量壽經》都有讀到,十方諸佛讚歎,《無量壽經》、《彌陀經》都有,明文說到。為什麼十方諸佛要如此讚歎?因為他這個世界和所有諸佛的世界不一樣,就是這個地方不同,帶業往生,這是西方淨土的特色。所以這個世界,我們如果沒有往生就不用說,一往生「則橫截五道,頓超不退」,頓就是快速、超越,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圓證三不退。這是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利益。

  下面就跟我們說出往生西方要避免的事情,『倘若娑婆事業,在在縈懷,一暴十寒,心不專篤,遇五欲時,如膠如漆』。這就是跟我們說,對娑婆的事業、事情,「在在縈懷」就是掛在心裡。倘若娑婆事業,在在縈懷,就是把娑婆世界的這些事情時常放在心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