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網路學院座談會—落實三個根,你是現代的菩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23/1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141-0021

  同學:第二百五十個問題。墓地放太陽能念佛機,一台專播放阿彌陀佛聖號,為斷疑生信,需要再放一台專誦經或者講經嗎?怎麼樣放比較妥當?感恩您慈悲開示。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諸位同修,大家請坐,大家晚上好。我們這次的佛學答問,因為最近比較有去大陸,所以時間就比較沒有辦法連續每一個星期五來跟大家交流。今天我們有空檔時間,我們繼續來跟大家回答上一次提問的這個問題,我們繼續來作答,提供大家參考。墓地放太陽能念佛機,要再放一部講經的或者誦經的,這個都可以。可能這個距離,稍微要有一定的距離。像我們台北雙溪山路上,沿路就有一段、一個距離有放念佛機,專念佛號的,也有放我們老和尚講經的播經機,也有放三時繫念做法會的,現在做法會也有做成播經機,太陽能的播經機。所以這些都可以放,只是說稍微有一定的距離,都可以同步放,這個沒有問題。你要放一部念佛機,因為墓地應該都是相當大的範圍,因此你有一個距離,一個地方放播經的,一個地方放念佛的,一個地方放誦經的,或者做三時繫念,也都可以。只是說不要放得太近,就是有一定的一個距離,這樣同時放,這個都沒有問題。好,這個問題就簡單回答到這裡。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五十一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學生想請教一個問題,請問同性戀讀《無量壽經》能改變嗎?今年開始讀《金剛經》讀了有一個月,我沒有什麼智慧,看不懂這兩部經的意思。請教院長,這兩部經我應該選哪一部經才適合,對我這種情況能有幫助?

  悟道法師:這個問題,我是建議你先讀《無量壽經》,再讀《金剛經》。每一個人的根器不一樣,《金剛經》也是很重要。我們修學淨土,當然《無量壽經》是主要的,《金剛經》也是解釋《無量壽經》的,因為《無量壽經》也有《金剛經》的教義。黃念老他的開示裡面,也給我們講到夏老居士《無量壽經》的會集本非常全面,就是從人天善法,三皈、五戒、十善,作人講到作佛,顯宗密教都有。這個宗,一般講宗門,就是禪宗。我們都知道《金剛般若》是六祖惠能大師他開悟的經典,他是從這部經典裡面開悟的。他聽客人念《金剛經》,他開悟了,再到黃梅參五祖,五祖也是用《金剛經》給他印證,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到這一段他就大徹大悟了,就把衣缽給他,後面他就全通了。所以《金剛經》是宗門,《無量壽經》有宗門的教義在,也就是說有《金剛般若經》的教義。只是說這部經講得很全面,方方面面都講到,對於《金剛般若》這一部分,就是比較簡要的經文來講。比如說「觀法如化,三昧常寂」,觀法如化就是《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是以經解經來解釋《無量壽經》這句經文,所以《無量壽經》也有《金剛經》的教義。如果你說要先讀哪一部,我是建議先讀《無量壽經》,讀個三千遍。如果你附帶讀《金剛經》也可以。

  古人也有人專持《金剛經》的,但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是建議你上面這個問題,同性戀這個問題,這方面應該在《無量壽經》講得比較詳細,《無量壽經》方方面面,很全面,宗門教下、顯宗密教都有,所以我是建議先讀《無量壽經》。你要同步的持誦,如果你有時間也可以,因為《金剛經》經文比《無量壽經》要少很多。你可以一個為主要的,每一天固定來讀誦,《金剛經》你看要分配什麼時間來讀誦。如果你有時間,一天各讀一部也可以;如果沒有時間,就像我們台北每一天固定念《無量壽經》、《彌陀經》,十齋日再加持一部《地藏經》,這個由你自己來做一個調整,我是建議先讀誦《無量壽經》。

  讀《無量壽經》,同性戀能改變嗎?當然什麼都能改變,因為同性戀在五戒來講也是屬於邪淫,這個邪就是說不正常的這種男女關係,這是一個業障。這個業障,讀《無量壽經》消這個業障,當然是很殊勝的,如果業障消了,他就能改變了。當然讀《金剛經》也能消業障,不過《無量壽經》是講得比較全面,方方面面都講到了。經不懂意思,我們老和尚有講《金剛經》,比較早年講的,晚年十年主要專講《無量壽經》,所以晚年講的《大經科註》、《大經解》都可以聽聽。現在網路、播經機,這個很普遍,建議你多聽經,你對這兩部經的意思,你自然就明瞭。好,我們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五十二個問題。除了在學院聽課,請問還能聽別的老師講傳統文化的課嗎?感恩。

  悟道法師:聽別的老師講傳統文化的課當然可以,要看哪一位老師,因為你提出來的老師我也不認識,我也不能跟你說可以不可以,因為我不認識,不知道是哪位老師,不知道,不了解,這個我也不能做一個肯定的答覆。我們依照老和尚他老人家有講過的這些傳統文化的老師,他老人家在講席當中有提到過的,這個我們都可以聽、可以參考。

  現在傳統文化,根據我個人,因為我也沒有時間聽很多老師講,過去我都是聽成德法師(成德法師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是蔡老師)。在二OO四年,我們老和尚就請他到澳洲淨宗學院講《弟子規》,當時我們老和尚就叫我們組團去那邊聽課。後來他也一直跟隨我們老和尚,我們老和尚當時請他到澳洲淨宗學院去講這個課,那個時候我帶團去,我有去聽課,後來在網路上也有聽。我們以前也不認識,老和尚勸我帶團要去上這個課,所以我現在能夠給你推薦,大概就是成德法師,成德法師。因為老和尚最早就請我們去聽他的課了,我們老和尚自己也坐在那邊聽。所以我只能介紹他,其他的老師我沒有接觸過。所以這個就由你們各人自己去做一個選擇,如果這個老師講的跟經典都很相應,你聽了也能夠聽得明白,當然也非常好,都可以。

  所以能不能聽傳統文化的課?當然可以。講傳統文化這個課,目前我推薦的是成德法師講的,其他老師講的也很好,但是我沒有聽過,我就沒有辦法給大家做一個比較肯定的推薦,這個由你們自己去選擇,要聽哪一位,由你們自己去斟酌。好,這一題就回答到這裡。下面一題。

  同學:第二百五十三個問題。尊敬的上悟下道老法師您好!弟子有兩個問題向您請教:(一)物質中最小的是微塵,這個微塵確實存在,還是念頭變現出來的?(二)恭請院長開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怎樣理解?

  悟道法師:這兩個問題。物質中最小的微塵,確實存在,還是念頭變現出來的?這個問題,我們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念頭跟物質是一不是二。西方的科學家這四百年來,他就二分法,就是物質、精神它是不相干的,精神是精神,物質是物質。現在的量子力學家發現不是這樣,因為科學會一直去探討,一直去追究事實真相。物質是怎麼出現的?它怎麼來的?為什麼有物質?它是從哪裡出現的?追查的結果,現在發現原來是我們的心念,念頭在動所產生出來的幻相。這個幻相,大家有看過動畫卡通影片,快速的轉動;過去我們老和尚就用這個膠捲,電影裡的膠捲一秒鐘二十四張,常常用這個來比喻我們念頭一動,產生幻相,就有相出來了。你的念頭不動,它就停止,就沒有了。

  所以物質中微塵確實存在,那是念頭變現出來的。念頭變現出來,你說確實存在,是確實存在;你說是空,也是可以,所以空有不二。因為我們凡夫總是落在四句裡頭,就是「離四句,絕百非」你才能看到事實真相。四句中第一句是「有」,有就不是沒有,我們概念都是這樣,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有就不是無。第二句是「無」,無就沒有,就是沒有就不是有,有就不是沒有,我們總是落在一句。第三句,「亦有亦無」,也有也沒有。第四,「非有非無」,不是沒有也不是有。我們起心動念,你怎麼想總是落在四句。佛給我們講,你這個四句你怎麼想都不對,你只要落在四句都不對,因為事實真相是一不是二。你說念頭是物質,物質就是念頭,都可以,因為物質是念頭變出來,當然都是,所以是一不是二。你現在這個問題,還是念頭是念頭,物質是物質,你還是把它分成二,才會有這個問題。如果你沒有給它分成二,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是不是?既然物質是念頭變出來,物質不就是念頭嗎?念頭不就是物質嗎?這個你去參,禪宗說去參,參透你就開悟了。不能用想的,你怎麼想都不對,你參,開悟了,你怎麼講都對。

  第二個問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跟前面問題也是一樣的。心現識變,心是自性,我們迷了才叫識,這叫心能現,識能變。我們現在看到萬事萬物有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這一切都一直在變化,什麼在變?識在變,識就是妄識。中峰國師講,迷了,變成妄識;覺悟了,你見到真心了。萬法唯心,三界唯識,我們放小蒙山,都會先念《華嚴經》一首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我們的心現,我們的識在變。如果明心見性轉識成智,你看到這一切就不生不滅,就像極樂世界一樣,無衰無變。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妄識變是假的,不是真的,是假的。不生不滅是真相,真相是不生不滅。

  所以三界唯心,萬法為識,這個要詳細講,那就要講經,沒有講一部經,也要講一大段經。我們簡單的理解,我們可以透過我們晚上作夢。晚上作夢,我們夢醒了之後,我們想一想,夢從哪裡來?不是從外面進來的,你去觀察夢,誰在作夢?不是我的心嗎?除了我的心,還有別的嗎?沒有,所以整個夢境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現在看到我們白天這個現實的世界,整個宇宙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是整個宇宙,這個叫法身遍一切處,統統是我們的心。跟我們作夢一樣,我們整個夢境有山河大地、有自己、有別人,就是一個自己,就是我自己的心,沒有別的。所以這個叫三界唯心,界是一個界限,我們講十法界、一真法界,都是心。我們破迷開悟了,就沒有十法界,就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我們迷了就變成十法界;悟了,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外面境界沒有迷悟,是我們心有迷悟,迷了就是眾生,悟了就是佛。

  萬法唯識,如果你要詳細的理解,你可以先找《唯識易簡》來看,民國初年唐大圓居士編的,那個冊子薄薄的,它不是很大,先從這裡看。如果你有興趣要深入唯識的經論,這些資料都可以找得到。別的善知識他講得怎麼樣,我也不知道,沒聽過。我現在能給你介紹的就是我們淨老和尚的同學徐醒民老居士,他也是去年往生,九十五歲往生。他在台中慈光圖書館跟雪廬老人學經教,他專攻唯識,他唯識是很專長的。這個資料在網上搜尋應該也可以搜得到,徐老居士講唯識。如果有興趣,可以從這些唯識的經論進一步的去深入。我們回答問題時間都很短,只能做一個簡單的答覆,做個簡單答覆。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五十四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請院長開示,(一)學生要在家裡守八關齋戒,而媽媽不念佛,她每天都要看電視,電視裡的音樂聲很大,學生這樣算守戒嗎?(二)八關齋戒早上受戒時間,有說早上能看到手掌紋時在佛前開始念儀規,有說早上幾點都行,到第二天只要守滿二十四小時就行。請院長開示,哪種是如理如法的?(三)八關齋戒二十四小時後戒體自動消失,如果在佛前發願連續守兩天或三天八關齋戒,就是第二天和第三天沒有在佛前發願念儀規,這樣如法嗎?學生至誠頂禮感恩院長開示。

  悟道法師:這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守八關齋戒,在家裡家人(母親)不念佛,她不學佛,她要看電視。這個家人不學佛,她要看電視,只要你不是你自己去看的就算守戒。如果你持了八關齋戒,自己去打開電視機去看,那就犯戒了。因為不是你打開來看的,是你媽媽打開看的,那跟你就沒有關係了。你只要沒有自己故意去看,這個就算守戒。這條戒有一個字是關鍵的,就是「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關鍵的字就在那個「故」,「故」就故意的,你刻意要去看的。好像電視也沒有人打開,你自己就把它打開來看,那這個叫「故」,你自己去看的,你要看的。現在是你媽媽看的,不是你看的,所以跟你沒關係,你這個沒有算犯戒,沒有犯戒。

  母親沒有學佛,她看,你不看就好了。聲音很大,這個你就學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你不要去聞那個聲塵。你聽到外面的聲音,就要反聞,這個耳根不要去攀緣外面的聲塵,回頭來找,我是什麼在聞的?我的聞性,我能夠聞的是什麼?這個就有一點禪宗參禪的味道,像參那個「念佛是誰」。外面的聲音是我所聞的,我能聞的,我能夠聞聲音,是什麼在聞這個聲音?回頭去聞自己的自性,就找自己能聞的自性,就不去攀緣外面好聽的聲音、不好聽的聲音,讚歎我的聲音還是罵我的聲音,不去分別那個聲塵,那是觀音菩薩的修持方法,如果你會用了,那你聽的什麼聲音都是在修行。如果這個用不上,那就念佛,念觀音菩薩聖號也可以,你念阿彌陀佛也可以。

  因為這個聲,它是一個生滅相,我們能夠聞聲音的那個性,它沒有生滅。好像我們拍一聲桌子,這個聲音出來了,一下子聲音沒有了。這個聲音有生,聲音出來生,等一下它就沒有,就滅,接著下面一個再生、再滅,所以這個聲音有生滅。我們看到萬事萬物都有生有滅,但是我們身體裡面這個六根的根性它不生不滅。舉出一根,其他五根都一樣,因為六根就是一根,同一個根源。「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自性是一個,分成六根。「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只要從一根回頭了,見到自性了,其他五根也都同時都解脫了,都回歸了,回歸自性了,叫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這個是觀音菩薩的修學方法。你聽到聲音,你就記住這句經文,音聲有生滅,你的聞性沒有生滅。所以人為什麼說沒有死?這個理論就是建立在這裡,因為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就存在的。本來就存在,就沒有生;沒有生,它就沒有滅。我們這個身體為什麼會死?因為有生,死是從生來的;沒有生,它怎麼會死?所以我們這個身體有生滅,就好像我們聽外面的聲音有生滅,但是我們能夠聞的這個聞性,它沒有生滅。佛的教學就是要教我們認識自己的自性。我們現在是把自己自性迷了,去分別執著外面虛妄的相,把這個虛妄相認為是真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這個問題,看電視,也是守戒,不是你故意去開的。那實在講,如果你懂得《金剛經》的道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過去先師淨老和尚都印那個圓圓的透明的貼紙,他老人家叫我去印《金剛經》的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印這些圓圓的貼紙,貼在電視機的角落,不影響畫面。我現在也做了一些出來,三十幾年前我們老和尚叫我做的,我現在想起來了,我又做了一些出來跟大家結緣,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供養各位。這個貼在電視,你看到電視,你就看到這句經文了,那就提起觀照。觀什麼?這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不是真的,你不要去分別執著就好了,你不但不受影響,看電視還能成佛。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也常講,看電視要會看,會看,你就看看都看得成佛了,不會看就迷惑顛倒。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關鍵在會不會。所以過去古大德,禪宗禪師都會測驗學人「你會麼」,你會嗎?關鍵在那個。參禪,你會參嗎?念佛,你會念嗎?我們世出世間的學問關鍵就在會跟不會,會了,你就有成就了;不會,就沒有成就。所以我們要學,就要學會了,學就學這個。這個你可以參考。所以這個電視,明白這些道理,特別我們老和尚常講的這些,像《金剛經》這些理論都派得上用場,《楞嚴經.耳根圓通章》也派得上用場,還有「念佛圓通章」。這一條,不是你故意開的,這個算是守戒。

  第二條,八關齋戒早上受的時間,我建議還是一個時間,你就不要去看什麼明相,那個明相主要是講吃飯。吃飯就是說,你日中一食,過中就不食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早上,如果天還沒亮,天還沒有亮,就是說天還黑,我們手掌伸出來,如果你沒有點燈,你看不到自己的手紋,這個就天還沒亮。像現在冬天,好像早上五點天還沒亮,好像到六點天才亮。夏天天亮的時間就比較早,可能四、五點它就開始亮了。就是說太陽出來了,還沒有真正出來,已經陽光透出來了,你看到明相,就是看到自己的手紋,可以看得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吃東西了,就不算破齋。所以沒有看到手紋是指吃飯的時間,不是講你受戒的時間,這一點要分清楚。所以你這個是問受戒的時間,不是看到掌紋開始念儀規,不是。看到掌紋,這是你才能吃飯,因為你持齋就是這個時候才能吃飯,不是念儀規,你這個要搞清楚。所以你這個儀規,我建議就是根據佛經上晝夜分為四時,我們中國古時候分為十二個時辰,現在西洋分為二十四小時。你要念儀規,古印度分晝三時夜三時,早上六點到上午十點,這個叫初日分。我是建議你從六點開始念,你六點到隔天的六點就剛好是二十四小時。所以你要定個時間,這個是比較好。

  而且我是建議定在六點,因為六點是初日分開始,六點你就開始念這個儀規,到第二天六點就是一天一夜,就二十四小時了。所以這個八關齋戒念誦儀規的時間,我建議初日分開始,早上六點,這個比較好。你說幾點都行,往往常常忘記了。當然,如果你今天七點念,到明天七點,這個也可以。但是還是六點是比較一個整數,就是一個晝夜,晝三時夜三時。晝三時就是早上六點到上午十點,這個叫初日分,中日分就是十點到下午兩點,後日分就是下午兩點到六點。初夜分就是下午六點到晚上十點,初夜分;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中夜分;凌晨兩點到六點是後夜分。所以我建議從六點開始,這樣比較好記,不然你說幾點都可以,這個有時候也不是很方便,我建議還是一個時間會比較好。

  第三個,八關齋戒二十四小時,這個戒體就解除了。如果連續要持兩天或三天,不能念一次持兩天或三天,這個照儀規是不行的。你今天六點念,到明天六點,你要繼續持,你要再念一遍。不能念一次,連續三天,不可以。因為八關齋戒主要就是定在這個二十四小時,讓你這個二十四小時,很密集的去受持、去用功,它用意在這個地方。所以不能受一次,連續持兩天或三天,你要天天持,要天天受,這是八關齋戒的儀規。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五十五個問題。院長您好!學生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女兒是中學生,一年多前和學生一起念過佛,她說感覺自己身體飄起來了,學生也不懂如何正確指導就沒再讓她念,是否讓她繼續念佛呢?年初她說感覺人生一直輪迴好苦,還哭了。學生說那可以念佛去極樂世界。她問去極樂世界難道不是欲望嗎?學生不知該如何解釋才能讓她明白。請院長慈悲開示。感恩!

  悟道法師:這個身體飄起來,總是妄想,這個情況,實際上講,不予理會就好。因為念佛,什麼境界,就是你不要理會就好,不要在乎那個事情。如果覺得這個情況會有困擾,她先暫停也可以,因為念佛也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來念。因為念佛用心用得不對,那當然很多問題。所以《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個是發菩提心,一個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兩樁事情好像你考試,兩門功課,這兩門功課,你都要有一定的分數。這個菩提心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覺悟的意思。什麼叫覺悟?知道人生苦,他覺悟了,他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你這個女兒,你也不知道怎麼指導她,就沒有讓她再念,這個也可以,讓她暫停也可以。這個我是建議,因為她還是中學生,中學生也不過十來歲。十來歲了你就要叫她趕快念佛求往生,這個恐怕很多人看到會嚇跑了。特別剛初學的人,十幾歲,你就叫她趕快去死,嚇得不敢念佛了。特別家人,如果沒有學佛的人,沒有信佛的人,他是不能接受這個。

  所以這個念佛,也不是不能念,就是你怎麼念。你每一天規定一個功課這樣去念,比如說你要念十句,或者是念一百聲,由少而多,這樣一個定課。感到輪迴好苦,你勸她去極樂世界,她問去極樂世界難道不是欲望嗎?這個就是問題的所在,就是問題的所在。我們一般講,因為輪迴好苦,你有沒有真正想要解決這個苦?因為知道苦的人很多,很多人都知道很苦。我也很苦,我也知道。很多人都知道,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是知道,你想不想解決這個問題?知道苦的人,大家都知道苦,但是有幾個人想要解決這個苦的問題?想要真正解決這個苦的問題,這個就覺悟了,這個叫菩提心。如果人在苦中不知苦,她知苦,她還不想解決這個苦,知道很苦,但是我還不想解決這個苦。所以你勸她去極樂世界,她就有質疑,這也是一個欲望,這個不是真正想要解決這個生死大苦,她只是知道這個很苦,但是又不想解決,這個就還沒有覺悟,還沒有發菩提心。這個大家要聽懂這個意思,知道苦的人很多,但是要解決生死問題的人很少。

  你可以去調查一下,不要說沒有學佛的,包括學佛的人都很少,都沒有發菩提心。只知道要念佛,但是不知道要發菩提心,就像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的開示一樣的。蕅益祖師說,如果你沒有真信切願,願生西方,願放下娑婆世界,沒有信願,你這句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也沒有往生的道理。為什麼?因為你不相信有極樂世界,不相信自己能往生,不相信有阿彌陀佛來接引十方眾生,不相信這個事實,不相信經典的聖言量,不相信。他有懷疑,不相信。不相信,當然他就不會發願了。願就是你要真信,才會發願。所以這個願,也是要有信,他才會發願。如果你不相信有極樂世界,不相信有阿彌陀佛,不相信自己能往生,那還會發願嗎?這個就不會發願了。縱然發願,口頭上發願,心裡沒有這個願望。所以願生極樂,就願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願意放下這個娑婆世界,不留戀這個娑婆世界,不貪戀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就是發菩提心,這個人覺悟了。

  放下,不是說什麼都不要了,飯也不要吃了,也不要工作了,門關起來讓他餓死,那是自殺了,那不是放下,那去不了極樂世界,不能搞錯。放下是放下心,不是放下事,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講了又講,講了又講,重複不斷的講。不是放下這些事,這些事沒有妨礙,現在妨礙是自己的心,你心有罣礙,是那個心在妨礙。你心放下了,心沒事了,你什麼事都能做,不妨礙你往生。海賢老和尚做一個很好的榜樣給我們看,天天他都在幹活,他不是什麼事都不幹,一面幹活一面念佛,你看他這麼自在往生,這麼高壽,他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所以這個關鍵就是在心。如果你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肯定往生。也不是說叫你現在就趕快往生,也不是這樣的,各人的緣不一樣。

  她問這個問題是不是欲望?你說是一個欲望,當然也是一個欲望,但是這個欲望是好的欲望,你留戀娑婆世界是不好的欲望。因為這個欲望沒有錯,這個欲望能夠幫助我們得清淨心,能幫助我們成佛。你放不下娑婆世界,這個欲望就幫助我們六道輪迴,這個果報不一樣。當然是欲望,看什麼欲?所以《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第十八願不是說,「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那個「欲」就是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當然是欲望,但是這個欲望能幫助我們成佛。如果你留戀娑婆世界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這些享受,那幫助我們繼續六道輪迴,那個不一樣。所以這個是好的欲望,你不想去極樂世界那是壞的欲望,就是讓我們受苦受難的欲望,那結果不一樣。

  所以小孩子,你跟她解釋,她也不會懂。我是建議你可以先勸她念《弟子規》,念《小兒語》,這些有了基礎來念佛,她就不會出問題了。有淨業三福的基礎來念佛就不會出問題。第一福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第一福,人天福。我們老和尚講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三個根基礎扎好,你第一福就有了。特別是前面《弟子規》跟《感應篇》,如果這兩個根扎好,那《十善業》就沒問題了。關鍵在前面兩個是根中根。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你要修淨業要從這裡扎根。

  所以你不要一下就勸她趕快念佛求往生,妳沒有這個根基,她菩提心生不出來。如果不用功還好,用功會出問題。有一些人念佛,他也念到著魔了,也大有人在。因為他用錯了心,心態不對了,沒有發菩提心。所以這一點,我是建議你先讓她學淨業三福,先學第一福。第一福學會了,提升到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再提升到第三福,「發菩提心」,你看第三福才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三福,佛給韋提希夫人講,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可不能疏忽了。我們淨業學人,一生念佛不能往生,關鍵還是疏忽這個三福。三福,起碼我們要有第一福的基礎,這樣信願念佛,往生才有把握。

  所以我是建議要先讓她學習老和尚提倡的這三個根,隨緣念佛。三個根扎好了,念佛,她自然就會得佛力加持。智慧開了,你再給她解釋,她就明白。如果業障沒消除,你愈解釋,她愈糊塗,你是講得很明白,她怎麼聽也不明白,因為有業障。所以先讀經,或者讀《無量壽經》,讀《弟子規》,讀《感應篇》,多讀經。這些多讀,或者你先讀《感應篇》,印光大師都提倡讀《感應篇》,教小孩要讀《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感應篇》現在我們道場都提倡,我們的義工、職工都來讀,早上來工作前都要先讀。從這裡下手了,比較穩當。這印光祖師教導的,比較穩當。如果沒有淨業三福第一福的基礎,也就是說沒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的基礎,起碼要有《弟子規》的基礎。印祖是提倡《感應篇》,我們淨老加上《弟子規》,這樣就更圓滿了。這兩個如果真能落實了,實際上《十善業道》就在當中,這個我們要了解。

  好,這一題就回答到這裡。從基礎開始,先不要急著要念佛,這個太急會出問題,特別是小孩子,她的思想各方面還不成熟,從基礎開始來落實。好,下面一題。

  同學:第二百五十六個問題。尊敬的院長吉祥!學生辦公桌的對面,有位喜歡八卦聊天的同事,空閒時學生有時藉故有事走開,單獨找地方念佛或聽經。有佛友說這樣做是避緣,沒有做到隨緣了舊業,會遭致更嚴重的考驗。請問院長,這種情況如何做才是如理如法的?

  悟道法師:喜歡聊一些沒有意義的事,這個就看你個人,你怎麼去應付、應對。如果聊天,你有善巧方便給他帶入佛法,那就在聊天當中把佛法介紹給他,那這個隨緣就有必要,也是在勸他學佛,這個就看你個人有沒有這個善巧方便可以把他帶入佛法。他在講一些什麼,比如說在談別人的是非,你就把《弟子規》、《感應篇》因果報應的故事講給他聽。《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的這些理論方法,你自己多聽聽、多了解,你就可以跟別人分享。因為這些人為什麼聊八卦?不懂佛法,他只知道聊這些。現在你懂得佛法,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把佛法介紹給他,就是聊天當中把佛法帶進去,就這樣。如果目前你還沒有辦法這麼做,當然先避開是可以,但是避開你也不要太刻意的,讓對方感覺你故意要躲避他,恐怕要得罪人,所以你還是要有善巧方便。佛門有一句話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個事情,關鍵要看你自己在當時這種情況下,你要能夠去隨機應變。

  你這個佛友講說這樣是避,也不能說錯,也不是全對。沒有錯就是說,像我剛才講的,你能夠把佛法帶進去,那也隨緣了舊業。什麼叫了舊業?不要去談其他的,把他帶入佛法,那就了了,舊業就了了,就聊佛業,聊淨業。如果我們自己沒有辦法去幫助對方,你先避開,這個也是需要的,不然你自己受到他的影響,你心就不清淨。你感覺沒有辦法去幫助他,你暫時先避開也可以。避開,你自己可以有很多藉口,像你有一點事先去一下,或者剛剛有人打電話,打個方便妄語,然後就自己去找個地方。也不要讓他說你故意去逃避他的,這個在同事當中也可能會比較不和諧,所以這個和諧,我們還是要顧慮到。我們修行也要顧慮到跟人的一個和諧,和睦相處。這些都是在《常禮舉要》裡面,這個我們都可以多看看,你就知道怎麼來面對生活當中遇到的這些人事物。我們該接觸的就接觸,你該避開的你就避開,不能避開的你就要去面對,你不能去逃避。所以這些都完全你自己用你的智慧去判斷、去應對。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五十七個問題。阿彌陀佛!有人說受菩薩戒是成佛的前提,請教在家居士是否一定要去正規道場受菩薩戒才能成佛,了脫生死?

  悟道法師:受菩薩戒是成佛的前提,這個是沒有錯,菩薩是因,成佛是果,受菩薩戒要有菩薩心。所以我們一般出家眾受《梵網經》,現在在家眾也有受《梵網經》。一般過去在家眾受《瓔珞經》的六重二十八輕戒,現在也有在家眾跟出家眾一樣受《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戒。《梵網經》有「菩薩心地品」,下卷講菩薩戒的這些戒條。為什麼佛要講「菩薩心地品」?因為你要真正有菩薩心,你去受了那個菩薩戒才是真正的菩薩戒,不然就有名無實。沒有菩薩心,你受了菩薩戒,那不是真正的菩薩,他只是有菩薩的名義,沒有實質的意義。沒有實質的意義,只有一個菩薩的名義,有名無實,我們講簡單一點就有名無實,不是真的菩薩。不是真的菩薩,你也成不了佛,你受了菩薩戒,你還是成不了佛。所以受菩薩戒要有菩薩心,你受菩薩戒如理如法去持戒才會成佛。

  菩薩要成佛這個標準都在《金剛經》裡面,《金剛經》講,「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不是菩薩。你受了菩薩戒,你有沒有離四相?如果你還四相具足,你就不是真的菩薩。佛在《金剛經》講,菩薩標準在這裡,不是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那是有名無實的菩薩,真正的菩薩是《金剛經》講的破四相。現在很多人去受菩薩戒,他的行為不但不是菩薩,不要說是《金剛經》那個標準的菩薩,就一般比較有菩薩心腸的這種行為都沒有,沒有慈悲心,沒有。過去我們早年在台北華藏佛教圖書館,有同修去受菩薩戒了,他受菩薩戒他就要搭衣。我們每一次星期天念佛會,受菩薩戒的他就要排在前面,受五戒排在後面,沒有受戒就排在更後面。有一些同修沒有受戒的他比較早來,比較早來他就先排在前面,那受菩薩戒的比較晚來,他縵衣一搭,然後前面的對不起,你要讓,我是菩薩,你不是菩薩,你要讓我站在前面。後來這些沒有受菩薩戒的同修就給韓館長反映說,我們一大早就來,他七晚八晚才來,然後他菩薩戒的縵衣一搭,我們統統要讓給他,他心裡不平。後來韓館長她就規定,你有受菩薩戒或者沒有受菩薩戒,一律穿海青,照先來後到,照順序排,這樣就比較公平了。

  菩薩修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是要讓眾生,而且給眾生欺負你要忍辱,那才是菩薩。你受了菩薩戒,你是最大,慢到還要排在人家前面,把人家先來的擠到後面,你一點慈悲心都沒有,怎麼是菩薩?不是受了菩薩戒就叫菩薩,不是這樣的,這個理解不能錯誤。菩薩戒受了,貪瞋痴慢還是一大堆,不但沒有減輕還增長,比沒有受戒更嚴重。沒有受戒,還少一個破戒罪。受了戒,都破光光,加一個破戒罪。那不是成佛,是墮地獄。這個要搞清楚,受戒不是開玩笑的。你真正如理如法受持,當然是成佛之因,沒錯。現在問題是你是用什麼心態去受戒?你受了戒,你存什麼心?你存的是菩薩心,還是一樣凡夫心?那個就不一樣了。所以現在有很多同修去受菩薩戒,也只是說學戒,不是真正菩薩,你沒有得戒,你要真正能做到才是叫得戒。我們再講一遍,你要有菩薩心受菩薩戒,那才是真正菩薩。只是受個菩薩戒,沒有慈悲心,沒有菩薩的心腸,還是自私自利,那就不是菩薩,就不是真的菩薩。

  所以我們看海賢老和尚,還有鍋漏匠,鍋漏匠是一個比較具體的代表,鍋漏匠他出家,諦閑法師跟他約法三章。他說你四十幾歲出家,你目不識丁(不認識字),要跟出家,他提出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他接受才要跟他剃度,不接受不幫他剃度。這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你出家不要住在道場,因為道場寺院有五堂功課,你不認識字,也不會念經,不懂規矩,你會去擾亂大家,人家看到你也生煩惱,不要住在寺院。第二個,不要受戒,因為戒場,他一個大老粗去也不懂規矩,恐怕戒還沒有受完就被趕出來了。就勸他,你不要住道場,也不要受戒。第三個條件,就是給他找個小廟,勸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繼續趕快念,你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處,什麼好處也沒跟他講。這個鍋漏匠真的也是很老實,他說只要你願意幫我剃度,什麼條件他都接受。這三個條件他完全接受,而且真正依教奉行,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他就真的他沒有去住寺院,聽話,聽師父的話。他也沒有吵著要去受戒,也聽話。住在小廟,請兩個老菩薩給他煮中餐。他就在那裡念佛,念了三年站著往生,他真的了生脫死。出家要受三壇大戒,連個沙彌戒也沒受,那是真的,那是真菩薩。所以這個公案,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這個學佛要真的才有成就,如果搞假的,那只是形式,那不會成就,不是真的菩薩。

  所以現在,如果能夠把我們老和尚提倡的這三個根,你真正落實,你就是現代的菩薩,這是真的。如果沒有這三個根,你受什麼菩薩戒都是假的。作人的基礎都沒有,你還能作菩薩、能作佛嗎?沒有那個道理。所以我們要務實,要搞真的,不要搞假的,搞真的你才能真正了生死。我們老和尚講,這三個根你能落實,信願念佛你決定往生,你沒受菩薩戒也往生。你受了菩薩戒,沒這三個根,你也不能往生,因為你不是真的。所以這個不要被人誤導。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五十八個問題。阿彌陀佛!弟子頂禮院長大德,請教問題如下:(一)要往生西方,真信切願是不是就夠條件了?經中寫要發菩提心,但有沒有發,現實中很難判斷。蕅益大師講,真信切願就是菩提心,如果只想自利,想西方極樂美好莊嚴,一門心思想生到那裡,非常迫切,但是沒有生幫助眾生的念頭,這樣一心想生西方,厭離娑婆的心,能往生極樂嗎?(二)經言,「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世界由我心識變現而來,夢境比喻很好理解,全體的夢境確實都是我,醒來了都不見了,全是虛幻。現實世界,如果我往生到了別的世界,這個世界還是在,並沒有像夢一樣消失,我離開後彼時這個世界是誰的心識變現而成呢?和我還有沒有關係呢?恭請院長開示解惑。

  悟道法師:第一個問題,有沒有發菩提心,真信切願,這個要多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的《大經解》、《大經科註》,這裡面說得很詳細、很清楚。這裡簡單的回答就是沒有幫助眾生的念頭,只是想自己生西方,這個是比較小乘自了漢的思想,這樣跟阿彌陀佛這個大願不相應。因為阿彌陀佛,你看四十八願,哪一願是為他自己?每一願都是為眾生。因此我們要往生西方,我們並不是逃避現實。因為我們苦,當然第一個我們要有出離心,出離心就是要解決這個生死的問題。我們想到苦,眾生也很苦。我們迷惑顛倒,眾生也迷惑顛倒,我們要發心,要度眾生。度眾生,我們現在沒有能力,我們自己在苦海當中,不可能去幫助苦海的眾生脫離苦海,一定自己先跳出苦海,你再回頭去幫助苦海的眾生,這才有可能,這才辦得到,這個道理一定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往生西方不是說自己去逃避,是我們現在要度眾生,我們辦不到、沒能力,所以要去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習。你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打個招呼,你說我現在要馬上回來娑婆世界度眾生,佛就加持你,你不會退轉,那是佛力加持。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目的是為了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主要是這個。我們並沒有忘記眾生,我們並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很積極的為了要度眾生才往生極樂世界。當然自己的苦要解決,也要幫助眾生解決這些苦,這個才是符合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大願。

  經典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就像夢境,你這個問題就是說,你夢醒了都不見了,都虛妄的,但是如果往生到別的世界,這個世界還是在,並沒有像夢一樣消失。你說在也是對,說不在也是對。怎麼說?你晚上睡覺,當你睡覺的時候,白天這個就沒有了,白天醒過來,你就認為昨天那是一場夢,其實晚上是夢,白天還是夢,你迷惑顛倒,就現出這個相。你說它是不是存在?事實真相,它是虛妄的,它不是真的。好像我們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沒有花,但是我們眼睛還沒好,明明就有花,眼睛好了,就沒有了。但是我們眼睛還沒有恢復以前,空中是不是有花?它還是沒有。我們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也是沒有。這個《圓覺經》裡面的經文,你可以去看看,幫助你開悟。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回答到這裡。下面的問題,我們下一次再來答覆。最近我的行程比較多,所以大家就留意我們網路。因為現在我在海外,到大陸、到東南亞、到澳洲,在東南亞是沒有時差,但是因為大家時間的關係,我們錄影還要直播,如果那個地方沒有直播,我們就不能夠交流了。到澳洲淨宗學院是可以直播,但是有時差,因為它比北京這邊要快兩個小時,如果這邊七點,那邊就九點了,九點工作人員就要下班了,就有這個時差的問題。所以我們有時間就會盡量跟大家交流,請大家注意我們網路的信息。

  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我們下次再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