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網路學院座談會—改過修善愈早愈好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24/2/1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141-0024

  同學:第二百八十一個問題。請教院長,在家居士如何如法受持八關齋戒?敬請院長慈悲開示,感恩。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諸位同學,大家龍年吉祥,新春愉快。今天是甲辰年正月初七,我們中國人講人日,就是人類的生日。我們今天有這個因緣繼續在網路視頻交流佛法,今天是我們開春以來第一天的交流,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春節第一天我們來交流佛法,這是今年,一年好的開始。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在學業、在道業、事業上,都有長足的提升跟進步。

  好,我們就接著來回答二百八十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請放掌),這個問題就是問如何如法受持八關齋戒。這有一本小冊子,我記得以前我看過,裡面有講到如何來受持八關齋戒的一些儀軌,裡面還有包括問難。這些都是受戒的一個儀式,一個儀軌,講到如法受持,這個也不是我們三言兩語就能夠把它講清楚。當然,簡單的講是可以,但是我們要真正如理如法去受持八關齋戒,還是要有時間去深入來學習八關齋戒。如何如法受持?我們要受持八關齋戒,一般都有戒師來傳授,懂得戒律的律師來傳授。如果我們找不到這樣的律師,自己在佛前發願來受也可以。如果附近寺院有法師來傳授,當然是最好。另外,我們自己可以去搜尋有關受持八關齋戒的這些資料,應該現在網路上都可以搜尋得到。這個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如法受持,就是根據八條戒一條齋,這個叫八關齋戒。齋是一條,齋是過中不食,這一條是齋;另外八條叫戒,所以叫八關齋戒。實際上也跟沙彌律儀十戒是一樣的,因為八關齋戒是佛陀慈悲制定給在家居士過一天出家人的生活。因為平常在家居士有工作、有家庭,沒有辦法每一天都過出家人的這種生活方式,因此有一個假期來修一天。像有放假,這一天,根據各人的時間。像現在,大概一般上班的,每一個星期都有週休二日,一個星期有兩天的假期。一個星期你要修一天也可以,或者你要一個月修一天,或者有的人他是選擇初一、十五,或者《地藏經》講的十齋日,來受持八關齋戒。總之,這個八關齋戒,你去法師那邊受,或者是自己在佛前受,就是它的時間是二十四小時。比如說你早上六點,你自己在家裡佛前受(發願受持),今天要受持八關齋戒,到明天早上六點,二十四小時,過了這個齋戒就自動解除了。如果你要繼續持八關齋戒,每一天都要受,不能受一次持好幾天,這個不行。因為你受一次,它的時效只有二十四小時,二十四小時時間到了,這個齋戒就自動解除了。如果你要再持,還要再重新受,這樣才如法。不能我今天受一次,然後持一個星期,這個不行。這是佛陀規定的,我們一定要遵守,這樣才如理如法。

  這個齋,最重要就是過中不食,不是過午不食,過午就不如法了。午是午時,午時就是下午一點之前這個都是午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這兩個小時叫做午時,過了一點就不是午時。日中,就是在午時的當中,不是整個午時,是午時的當中。在日中,午時這個當中之前你就要吃了。根據八關齋戒的規定,你過一分一秒就不能再吃東西了,澱粉類或者是有沉澱物的,這些都不能再吃了。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如果要標準的受持這條齋,最好去找天文日曆。每一天的日中時間,都會有一點點不同,去找天文日曆,那比較準確。就是午時兩個小時這個當中,午時這個當中叫日中,日中之前這一個小時你能夠吃,吃飯吃東西。過了日中,過一分一秒就不能再吃了,過一分一秒你吃了,就叫破齋,這個齋就破了。所以八關齋戒,這個叫破齋,不是破戒,戒是八條戒,這一條是齋。這個比較如法。

  一般如果我們受持八關齋戒,最好在十一點就吃,大概也就比較不會過中了。因為一般吃飯大概半個小時到四十分鐘,吃慢一點要四十分鐘,應該這個都在日中之前,這個就不會過中,這個會比較保險。如果你十一點半吃,如果吃慢一點恐怕就過中了,那就破齋了。所以,建議受持八關齋戒這一天,最好是中午十一點你就吃午餐,就是午時的開始你就吃午餐,這樣比較保證不會過中。這樣持齋比較如法,因為你要持就持得如法。如果持得不如法,你去受齋戒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我們受了就要如理如法來持這個齋戒,其他八條戒都有詳細的條文。比如說,不能故意去看唱歌跳舞這些,這條戒的精神就是讓我們遠離這些干擾。就是你受持八關齋戒這一天,你就不要看手機,手機要關機,不要看手機;也不要看電視,不要看新聞、雜誌,你不要去看,這樣就是保持你的清淨心。因為齋戒就是讓我們身心能夠清淨的,它是幫助我們身心清淨的,不要去接觸這些。其他前面殺盜淫妄酒,當然那都要避免,都要避免。這一條戒,這樣來持就比較如法。

  如果要深入,還是要去學習八關齋戒,要深入學習。有時間我們大家可以一起來學習八關齋戒,因為八關齋戒特別對我們現代人很方便,因為一天一夜。那現在人,每一個人找一天一夜的假期並不困難,而且這個很有彈性的,也沒有規定你一定要哪一天。你要根據佛經上講的齋日,受菩薩戒的六齋日,《地藏經》的十齋日,或者初一、十五,這個都可以自己選擇。或者星期六、星期天放假,你選一天來持八關齋戒,這個很方便。這個不但是在家居士,就連出家人也很需要,因為現在出家人也比在家人要忙,平常沒有時間修,那一個月或者一個星期有一天的齋戒,讓自己的心清淨清淨,這個對我們修行有很大的幫助。這個是弘一大師他在《演講錄》開示的。

  好,以上提供你參考。這個要真正如理如法,還是要深入的去學習,深入學習。我能夠提供的,大概這幾個原則,前提就要遵守。就是說八關齋戒有法師方便找法師來受,如果找不到法師,不方便,自己可以在佛前發願來受。受了之後,它的時間只有二十四小時,你要繼續持,要重新再受。就是過中不食,不要看手機、不要看電視、不要看報紙,其他每一條戒都有戒律條文,這一天都一定要遵守,這樣就比較如法。好,這一條就回答到這裡。下面一條。

  同學:第二百八十二個問題。請教院長,疑惑心怎麼解除?

  悟道法師:疑惑心每一個人都有,多少不同。總之,要聽經聞法,聽經聞法。所以我們看本師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他成道之後,他的工作就是天天講經說法,教學。講經說法,聽經聞法,目的都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疑惑斷除,信心才生得起來。所以道理明白了,信心才生得起來。所以要怎麼解除疑惑,就是多聽經,多聞法,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所以這個經教,過去先師淨老講得非常豐富,現在這些講經的資料非常多,也有同修發心節錄精要的、簡短的,我也常常看、常常聽,很受用。我們一下子要坐下來聽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恐怕有時候沒這個時間,那這個幾分鐘的或者十幾分鐘的,這很重要的一個開示,那這個就很方便了,方便大家了。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多聽經,多聞法,慢慢你的疑惑就會消除了。好,下面一題。

  同學:第二百八十三個問題。請問院長,拜佛時,若雙手先舉過頭頂合掌拍一下再拜下去,聽說這樣屬於一種健身方式,學生也這樣拜了好長時間,但不知如此方式拜佛是否有不恭敬之處?請院長慈悲開解。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拜佛雙手舉過頭,這個我看到西藏大禮拜,西藏都有大禮拜。西藏這個大禮拜,我在電視上也看到他們雙手都舉過頭,然後五體投地全身拜下去,這個叫大禮拜。這個大禮拜是五體投地,照古印度的大禮拜是五體投地,整個身體就趴到地上。他要拜的之前,雙手先舉過頭,然後整個身體拜到地上去接佛的足,這個是古印度對佛的一個禮節。西藏,佛教傳到西藏,西藏也都是依照古印度這種大禮拜,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藏傳佛教喇嘛都是,包括在家信眾拜佛或者朝山他都是大禮拜。

  在我們中國,這個算小禮拜,就是跪拜。所以我們如果不是大禮拜,我們拜佛雙手就不用舉過頭,就是我們在胸前這樣拜下去。在我們中國佛教,這個是小禮拜,這是跪拜禮,跪拜禮就不用舉過頭。如果你是大禮拜,那是需要舉過頭,這樣拜會比較好拜。拜佛關鍵就是恭敬心,這個形式上是一個表達。形式上的表達,古印度跟中國這個禮節上,在儀式上有所不同,但是恭敬心是一樣的,對佛的恭敬心是一樣的。所以在儀式上,我們就隨順各地的這個習慣來禮拜,這樣就可以。所以你雙手舉過頭,這個沒有不恭敬,因為大禮拜就是要舉過頭。只是說如果你不是大禮拜,小禮拜舉過頭,這個就不太適合。不是說你不恭敬,就是說在這個儀規上來看,比較不適合。如果不是大禮拜,建議還是手,我們在胸前,這樣拜就好。如果你要舉過頭,你就要大禮拜,就五體投地的拜。這個儀式上有不同,有沒有恭敬、不恭敬,關鍵都在心,不在這個形式,關鍵在心。好,以上提供你參考。下面一題。

  同學:第二百八十四個問題。請問院長,幾年前學生曾每天給鬼道眾生施食,天黑後準備七粒米和一點水,念變食咒和甘露水咒語,但後來聽說如果有事不能按時施食,鬼道眾生會生瞋恨心,請問是這樣嗎?在家居士有必要每日施食嗎?正確的施食方式是怎麼樣?感恩院長。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施食跟鬼道眾生結緣,這個是慈悲心。準備七粒米跟一點水,念變食、甘露水真言這些咒語,只要誠心的念,都會有感應。有事不能按時施食,鬼道眾生會生瞋恨心,是不是會這樣?鬼道眾生,一般寺廟施食,大概在酉時,日落,就是傍晚,下午五點到七點。所以一般寺院大概五點以後他就有施食,下午五點以後,鬼道眾生就慢慢出來了。如果你不能按時施食,或者你出外不方便,可以事先跟這些眾生匯報,明天要出遠門,恐怕就沒有辦法施食跟大家結緣。就跟他告假,明天就請他們不要過來,過來就找不到東西吃,這個就有傷我們的慈悲心。所以這個可以事先跟這個眾生講一下。或者今天沒有把握,比如說晚上你六點開始施食或者是七點,沒有把握這個時間準時來施食,也可以事先講一下。如果你有把握在這個時間每天固定來施食,這個就沒問題。總之,你可以事先跟眾生講一下,大概你五點到七點這個當中,不一定說幾點幾分幾秒那麼準,就是在這個當中會有施食。如果有事,可能會延後一點。鬼道眾生是愈晚,他們出來就愈多,你能夠延後,不可以提前,不能提前五點以前,太早了,他們都還沒出來。所以要五點以後,下午五點以後才開始施食。到晚上十點,十點是鬼道眾生出來的尖峰時間,最多的。但是我們一般人,可能晚上十點,大家都要休息了。所以在五點到七點這個當中,有的有上班要晚一點,七點多也是可以的。這個時間都是根據你自己工作情況,你自己來斟酌、來安排。你先跟他講,他知道,他也就不會生瞋恨心了。

  在家居士有必要每日施食嗎?這個不一定,看各人的發願。如果你發願要跟眾生結緣,那當然每一天都施食是最好,因為施食跟眾生結緣,也是修福,也是自己修福。這個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有開示,居士也都可以施食,都可以跟眾生結緣,只要你是三寶弟子那就可以了,可以跟眾生結緣。正確的施食方式,這是屬於密咒,儀軌的部分。如果我們不懂,因為密宗講求三密相應,身要結印、口誦咒、意觀想,三密能夠相應是最好。如果我們做不到三密相應,那有一密也可以,有一密,有一密也可以。一般我們念咒,這個發音不一定很準確,但是關鍵要有誠心,你有恭敬心,有誠心,這個屬於意,那就會有感應。你只要天天施食,每一天都在這個時間施食,你做久了,你就會有感應,你累積的福德也很深厚。所以你能夠每日施食是最好,因為這個也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也是跟眾生結緣,積功累德。正確的施食方式,主要還是在一個誠心。我們要請人家吃飯,誠心誠意的邀請,這個就會有感應。所以這個方式上還是其次,關鍵都要有這個心。你有這個誠心,咒語念得不太準確也會有感應,這個屬於意密,意的感應。所以關鍵,你就要誠心誠意的來施食,這樣就好。如果要講求到三密相應,那是要去請教密宗的金剛上師。我們如果沒有因緣去學習這個密教部的,我們只要誠心誠意,照我們知道的儀式來施食就好。如果有法師要教我們一些儀規,當然可以跟他學習。可以請教附近的寺院,出家人他們每天有施食,請問他們這個儀式怎麼做,向他們請教請教。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八十五個問題。悟道法師您好,我們身為在家居士,能否給未婚男女介紹物件?

  悟道法師:這個問題就不太清楚。能不能給未婚男女介紹物件,什麼物件?這個講的不具體,介紹他什麼物件?介紹他買什麼東西嗎?還是什麼?這個問題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是什麼物件。這個再請問清楚一點,我們再來答覆,因為不知道什麼物件。他這裡寫物件,這邊寫的是介紹物件,物就是物品,你要幾件的物品,算件數的,這個也就不知道指哪些物品。如果說這一條問能不能給未婚男女介紹認識,介紹對象,好像做媒婆,這樣跟前面這一句比較相關,未婚,他還沒有結婚,我們給他介紹對象。如果是介紹對象的話,也要慎重,因為你給人家介紹,你就有責任。如果將來他們很好,當然就好,沒有問題。如果不好,人家就怪你,自己也有責任。所以這個還是要慎重,還是要慎重。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八十六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學生在學習《無量壽經指歸》第二十四集,看到老法師引用《增一阿含經》,讚歎憍陳如尊者「寬仁博識」。學生的疑問是,憍陳如尊者過往是歌利王,殘忍暴戾,為什麼轉世之後沒有過去的習氣,甚至還「寬仁」了?若是為表法,尊者是否有在哪個經典裡做出克服暴戾習氣?尊者是如何轉殘忍暴戾成寬仁的?感恩院長慈悲答覆。阿彌陀佛!學生頂禮合十。

  悟道法師:這個問題,我們阿賴耶識善惡種子都有,因此有瞋恚暴戾的習氣,也有寬厚仁慈的善根種子,所以這個不是固定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就是,他在每一個時候、每一個時間點,他的心態會有不一樣,因為觀心無常。我們這個心是無常的,它不是固定。常就是固定的。我們現在這個妄心是無常的,真心是常住。我們現在這個是妄心,有瞋恚,有寬厚仁慈,善心跟惡心都屬於妄心,都是阿賴耶識出來的。一個人,這一生他很暴戾,來生他再投胎轉世,遇到好的環境,啟發他、引導他阿賴耶識的善根種子,那他就變成很仁慈了。好像一個壞人,接受聖賢、佛菩薩的教育,壞人他也變成好人了。為什麼變成好人?因為他也有善的種子,遇到這個善的緣,把他善的種子,善根、善的因把它引發出來,讓它成熟,他表現得就很寬厚、很仁慈。如果遇到惡緣,引發他貪瞋痴慢那些惡的習氣,他就很暴戾。所以完全在教學,完全在教學。原來就有善惡種子,但是遇緣不同,你遇到什麼緣,它引發你什麼種子起現行。所以這一世他做尊者,他能證阿羅漢。過去世他是遇到那個緣,當國王,他就很傲慢。國王,唯我獨尊,順我者生,逆我者亡,就很容易引發他內心惡的習氣種子,瞋恨、嫉妒、貪瞋痴慢,這種惡習氣就很容易被引發出來。特別你是有權有勢的時候,你說當國王,他最大,大家都要聽他的,不聽他的,他就要發脾氣,就生氣,就要殺人,這個惡的種子就引發出來。這一生他當憍陳如尊者,是當悉達多太子的侍者,遇到佛成佛的因緣,也啟發他善根種子,所以他寬仁博識,遇到這個好因緣。所以,為什麼沒有過去世的習氣,這個叫遇緣不同。善導大師講,總在遇緣不同。你每一個人,每一個階段,你每一生,你遇到的緣都不一樣,有善緣、有惡緣,不一樣。因此,你會學好或者學壞,這個也就不一樣了。這關鍵在每一個階段,每一生、每一世他遇到的緣不一樣。遇到好的緣他就往好的去學,就像我們現前,我們社會也是一樣,你遇到一些不好的人,你跟著他跟久了,你要學壞了,本來好人也會學壞了。一個壞人,遇到好人,慢慢他也被影響,他也變成好人了。所以關鍵在遇緣不同。寬仁他是遇緣不同,每一生、每一世,當然都有不同的因緣,為什麼他能夠轉殘忍暴戾成寬仁,就是這個道理。遇到佛的因緣,他就能改變了。好,下面一題。

  同學:第二百八十七個問題。阿彌陀佛!頂禮上悟下道法師,弟子是一個癲癇病患者,已經得病三十多年了,一直都在吃藥,控制得很好,近十年才有接觸佛法。有的同修說我對佛法信願不足,他說我要真的相信阿彌陀佛的話,都不用吃藥。這三十多年來我減藥過很多次,但是都不行,會發病。他說完之後,我懷疑我對佛法的信願有多少,我承認當中有疑,但不知道在疑什麼,也許是我無始劫來的業障,所以我就不斷的聽經和拜佛、念佛來增長信願。請問法師,信願以十分為滿分的話,如果我都達到了十分,是不是我就可以不用吃藥了?我念佛,拜佛,聽經,我只是一心求生極樂世界,一心求生淨土,不想這個病,會不會好?用不用吃藥?請師父開示。

  悟道法師:這個吃藥的問題,也沒有絕對說一定要吃藥,也沒有一定說都不要吃藥。因為佛的教學都是應機說法,有一些病,我們是需要吃藥,有一些病,你吃藥也沒用,像一些怨業病、業障病,這個要懺除業障,醫藥也幫不上忙。只有生理的病,我們這個身體生理的病,吃藥是可以,可以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因此吃藥也不是說都不需要。如果不需要,佛也就不必要規定,在家居士供養出家人,四事供養。四事供養,其中就有醫藥這一項,就有醫藥。醫藥,飲食,衣服,臥具,這四事。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也看到,佛陀時代出家人也是有吃藥,他生病、傷風感冒等等,或者哪方面的疾病,醫藥可以治療的,也是有需要來供養出家人的醫藥。當然在家人也不例外,也是一樣的。

  所以你這個問題,你這個病已經很久都是用藥來控制,你吃藥跟你信願也沒有矛盾,也沒有衝突。信願是我們自己心理上的問題,你的信心,你的願心,是這個信心問題,這個跟吃藥不吃藥也沒有絕對關係,主要是你信心的問題。真正相信阿彌陀佛都不用吃藥,的確也有這個例子,但是這個信心要深入。也就是說,有很深的善根福德因緣。信心他深入,阿彌陀佛無上醫王,當然他可以治我們的病,我們這個生死大病都能治了,這個身體的病就是小事,那當然能夠治,關鍵在我們信心。這個信心也不是我們勉強說,我一定相信。這個信心就是說你沒有懷疑,沒有疑才是真信。但是我們有疑,我們不知道。我們有夾雜懷疑,我們自己不知道自己有懷疑。所以我們現在學習的,就是學習信願。

  這個信還是要透過明理,聽經聞法,明理。所以在《淨語》裡面講,「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妄消,真顯」。道理明白了,你信心就能深入;信心能深入,你的願就很懇切,求生西方的願就很懇切,真放下了,不再懷疑了;你的行就專了。信深,願切,行就專,專就專一念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所以信深、願切,那行必定專。信深、願切就表現在行念佛上面,具體的表現就在念佛。如果信心很深入,願很懇切要求生西方,不懷疑了,那念佛肯定他很專,他一分一秒都不願意讓它空過。我們真信切願,表現在念佛這個行上面,具體表現就在這上面。現在信願還不足,行也不得力,就是要多聽經。我們一面聽經,一面加強念佛。念佛的功夫如果深入了,我們業障不斷減輕了,我們信願也相對的會增長,相對會增長。所以這個信願行,它也是一而三、三而一,相輔相成,都有密切關係的。

  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的開示就非常好,「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你信要透過這個行,但是行,它有個標準。我們說,我念佛,我都在行。那有沒有達標?有沒有達到經典講的標準?要依照經典講的標準,達到經典講的這個標準,那我們這個行,功夫就得力了。功夫得力,我們就跟阿彌陀佛起感應,這個時候你的信就堅固了,就不會再動搖了,就真信了。那行,它的動力就是要發願,有這個願望。這個願,我們一般講志願。像我們世間法,我要發願,我將來做什麼企業家,做什麼事業,立定一個志願。這個願立定之後,目標方向確定之後,努力精進往這個目標方向去進行。所以願是行推動的力量。什麼力量推動我們去認真修行、念佛?就是這個願,願力。我願生西方,願見彌陀,這個願。我這個願很懇切,但不是一天到晚打妄想要見佛,那個不行,那會著魔的。要怎麼樣?透過行,你念到一心不亂,念到心清淨,你自然就見了。所以願是行的推動力量。所以中峰國師講信行願,一般講信願行,這個都能相通。

  所以這些方面,一方面聽經,一方面念佛。聽經聞法幫助我們增長信願,也幫助我們念佛功夫的深入。深入到一定的程度,你達到功夫成片,就會有感應。有感應,你這個信願,你就堅定了,跟阿彌陀佛連線了。你只要念到伏煩惱,你的惑伏住了,那就有感應了。感應,你自己就很明白,也不要去問別人。問別人也不準,問自己最清楚。你跟阿彌陀佛感應,你自己非常清楚,不須問人。你的信願就堅定,就不會再動搖了。所以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的時候,也需要吃藥,不吃藥,這個病發作也會影響你念佛。如果你藥能夠控制這個病不要發作,你才能夠專心來念佛。你的功夫還沒有達到成片之前,這個用藥還是有它的需要,等到你功夫成熟了,功夫成片,那時候藥用不用都沒關係了,那也可以不用了。所以你說要達到十分,你要求生淨土,現在還是要多聽經多聞法,然後多念佛,求佛力加持,業障消除,慢慢你就漸入佳境。

  你這個病一定會好,因為病也是虛妄的,它也是有時間性的,這個病本來就是空的。古來祖師大德在家出家也都有示現病痛。病也不是壞事,也是我們修行的增上緣。有了這個病,才能警惕我們,所以病不是壞事。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講,「病是良師友」。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開示,病是眾生的良藥,病怎麼會變成良藥?你看祖師怎麼開示。還有《戒經》常講,「比丘常帶三分病」。無病,貪欲就容易生。所以修行人有一些病不是壞事,是好事,我們才不會懈怠,才不會退轉,時時刻刻在警惕我們。所以這些大德都是過來人,都生過病的,病得很嚴重的。病是良師友。蓮池大師講,病是眾生的良藥。比丘常帶三分病,所以病也是我們修行一個增上緣,對修行人來講不是壞事。沒有病的反而麻煩,沒有病他就容易生貪欲,他不想修行了,他不想出離六道。你有病才會感覺說這個世間苦,要求往生極樂世界。如果身體好好的,過的日子又滿舒服的,你會想往生極樂嗎?大概不會,覺得這個世界也不錯,你就會留戀這個世界,放不下這個世界。放不下這個世界就是繼續六道輪迴,六道生死輪迴出不去。所以這個不是壞事,你也不用太擔心,該吃藥就吃藥,關鍵要多念佛、多聽經。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八十八個問題。阿彌陀佛!頂禮上悟下道法師,弟子有癲癇病,按照國家相關的手續,辦理了殘疾證,所以我就享受一些國家給的優惠待遇。有人說我這種是貪、是盜,請問正常手續辦的,是犯盜戒嗎?(弟子已受五戒)請法師開示,感恩法師。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如果你的確有這個病,那國家有這個福利,按照相關手續去申請,得到國家的補助,這個是如法的,這個不犯盜戒。如果沒有這個病,裝這個病,去申請這個福利,那就是犯盜戒。如果你真有這個病,這個不犯盜戒,也不是貪心,不犯盜戒。所以真有這個病,那國家有這一項福利,你照國家規定去申請,這個不犯盜戒,這個就請你安心。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八十九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學生是本科一年級,正在學習《阿彌陀經要解》,學生愚笨,學習了兩遍,還是沒弄清楚什麼是實相,請院長開示。

  悟道法師:《彌陀要解》講的是實相,一切大乘經典它理論基礎就是建立在實相的基礎上,就是諸法實相。實相,用現在話講,就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實相是講我們的自性。自性、真心,佛學的名詞很多,講的都是一樁事情。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佛性、法性,統統是講這個事情,講實相。學習兩遍《要解》,還沒有弄清楚什麼是實相。弄清楚實相,這個是有關般若,要學習般若經典,你才知道這個實相它的定義。這個要學習《金剛經》這方面的,《金剛經》就是講這個實相的。實際上,大乘經典,《佛說阿彌陀經》也是講實相,就是講事實真相。沒有一部經典不是講實相的,統統是講實相,但是實相,我們一般人難懂,它講自性。你不能用思惟想像,不可思議,禪宗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我們凡夫,我們已經無量劫來,都習慣用思惟想像,你怎麼想、怎麼說,你都達不到。所以這個要用悟的,禪宗用參禪的方法,我們淨宗用念佛的方法,教下用止觀的方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教我們悟入實相的。

  所以你只有看兩遍,還沒有弄清楚實相,這個很正常。如果你看兩遍就知道什麼叫實相,那你是上根利智,不是一般人,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們老和尚有講《金剛經講義節要》,可以多聽聽,你對實相才會慢慢有個概念。如果你不了解什麼是實相也沒關係,你只要能夠老實念佛,你就暗合道妙。念到純熟了,那實相你就見到了,自然而然你就悟入實相。一方面從聽經聞法解門入,一方面從念佛這個行門入,都能通達實相。如果解行並進,那是更好。多聽經,多念佛,慢慢你就會知道這個實相它的真實義。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九十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請教您,念《金剛經》也能求生淨土嗎?

  悟道法師:可以的。不但《金剛經》,你念任何經典,只要迴向發願求生淨土,都能往生西方淨土。因為往生西方淨土,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你真信發願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決定能往生。往生品位高下,就在你念佛功夫的淺深。你念佛功夫深,往生品位高;念佛功夫淺,往生品位低。就淨宗本宗來講,當然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念《觀經》是我們本宗修學的經典,這個淨土三經。如果加上後來祖師大德加入的《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也算是本宗的經典。當然,你念本宗的經典,也是要有信願才能往生。如果沒有信願,縱然你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念《觀無量壽佛經》,還是不能往生。《彌陀經》講的就是信願,你念《彌陀經》,你不相信,也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只是念佛。這樣蕅益祖師在《要解》也開示,你縱然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透,也不能往生,因為你不願意往生。

  你念《金剛經》,念《楞嚴經》,念《圓覺經》,念《地藏經》,念《藥師經》,如果你信願,把這個念經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一定能往生。這個念經,就是在信、願、行這個行的行門裡面。行門,淨宗本宗修的就是念佛。其他宗派,像禪宗,他參禪。蕅益祖師也開示,如果你原來是參禪,你也不用改變你參禪,不用去放下你參禪來念佛,你就還是參你的禪,只要把你參禪的功德(功夫)迴向發願,就是信願,願生西方,一樣統統能往生。在《觀無量壽佛經》,九品往生涵蓋的,就所有的法門、所有的經典,統統能迴向發願。還有《無量壽經》的一心三輩,持誦其他大乘經典、修其他法門的,他有這個信願,根據他修的經典、法門,迴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統統能往生。特別《觀經》這個九品講得更詳細。所以念《金剛經》求生淨土,在《淨土聖賢錄》就有這個公案。你念《地藏經》求生淨土也可以,你要念《藥師經》求生西方淨土也可以,念《楞嚴經》、念《法華經》、《華嚴經》,統統可以迴向發願求生淨土,這個都沒問題,關鍵你要有信願。

  所以,阿彌陀佛他心量廣大無邊,大願王,只要相信發願,他統統攝受。他不是說你要念阿彌陀佛,我才接引,如果你沒有念我的名號,我就不理你。這個就不是阿彌陀佛的願,這個好像就變成我們凡夫了。阿彌陀佛,心量無量無邊,只要你願意來,都歡迎,無論你修什麼法門。甚至我們淨老和尚講,你信仰其他宗教,你只要真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發願,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願意放下娑婆世界,就依照你那個宗教修的那些功德,你也可以發願往生。或者修世間的善事,一點點的善事,也統統可以迴向發願,阿彌陀佛都收,何況是《金剛經》?《金剛經》是般若經的精華,你以持誦《金剛經》的功德,迴向發願求生淨土,當然可以往生,這個沒問題。好,下面一題。

  同學:第二百九十一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請您給學生開示,學生修行已經十二年了,突然有一個老朋友說,四十歲之後就不能改過了。是這樣嗎?別的修行人都有巨大轉變,而看看自己十年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沒有絲毫轉動一分。請問院長,修習佛法是否真的能讓自己改變自己的脾氣、自己的習氣、自己的個性?要怎麼改變?請院長慈悲開示。

  悟道法師:這個問題就是四十歲之後就不能改過,這個也不是決定的,不是決定的。說四十歲之後不能改過,主要是說比較困難一點,比較困難。年紀愈大,習氣就愈深、愈重,愈不容易改。不容易改,不代表說絕對不能改,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我們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大家有沒有看過這篇文章?《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幾歲才開始改過?他四十七歲那一年,他感應到灶神來給他指點,他四十七歲那一年才真正發願改過。他真發願,他三年整個命運改造過來。所以根據《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公案,那就不是說四十歲之後就不能改過了,因為他四十七歲才改的。如果四十歲之後就不能改,那俞淨意他也改不了了,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只是說年紀愈大,改就是愈不容易,是這個意思,不代表說決定不能改,不代表。所以有的七老八十了,他真正發勇猛的願,他也是能改過。甚至一息尚存都能改過,臨終最後一念他都能改過,沒有說不能改的。主要是說年紀大,就會比較困難,是這樣。這個說法也就是勉勵年輕人,改過修善要愈早愈好,不要說等到我七老八十再來改,恐怕那個時候習氣養得很深,改不了,是這個勉勵的作用,也不代表決定不能改。俞淨意公給我們一個示現,我們對這個就要有信心。

  別的修行人都有巨大轉變,自己十年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沒有絲毫轉動一分。你有發現這個問題,也不容易。我們要改過,就要先知過,知道自己的過,那才能夠改,才有可能改。如果自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永遠就不會改了,永遠就不能改了。你有知道、發現自己哪一些方面的過失,這個就是改過的一個機緣。沒有絲毫轉動一分,也就是你有發現這個問題,自己就要勉力的來修行。要怎麼樣改變自己的習氣,自己的個性怎麼改變?這個還是要多聽經、多明理。這根據《了凡四訓》講,《了凡四訓》也舉出幾個例子,比如說脾氣很不好,如果你用事上,現在不能發脾氣,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氣要起來硬把它壓下去,這個從事上改,那不是很究竟,不究竟。如果能夠從理上改,就比較容易。事上是自己硬壓抑的、硬忍的,壓不住爆發出來,那就更厲害了。所以要用理去疏通,把它疏通。比如說人家有對不起我們的地方,對我們無禮的地方,然後我們先想想,我自己有沒有對人家失禮。另外用個角度,用一個憐憫心來憐憫對方,憐憫他的無知,不跟他計較。這些道理通達了,古時候讀書人,知書達理,他就不會跟一般沒有見識的人計較,他就不會跟他計較。跟他計較就跟他差不多了,就會讓他,脾氣就能減輕了。這個是明理。

  另外就求佛力加持。像觀音菩薩說,如果有人貪瞋痴很嚴重,常念恭敬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會加持,讓我們貪心、瞋恚心、愚痴心慢慢減輕。這個是求佛力加持,你念阿彌陀佛也可以,也可以。所以改變,一個要從明理,一個從佛力加持。明理,就是常常想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多原諒別人,多多原諒別人。我們這樣,這個脾氣就能夠慢慢的改掉了。所以自己的個性,就是自己的煩惱,煩惱是錯誤的一個思想。所以我們要多求佛力加持,多聽經聞法。特別像古人的《格言聯璧》、《延壽藥言》、《菜根譚》這些,還有弘一大師的《晚晴集》多看看,這個幫助我們改脾氣,改貪瞋痴。另外就求佛力加持。好,以上提供你參考。下面一題。

  同學:第二百九十二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學生小時候怕鬼也常作噩夢,走夜路也怕黑,長大後因學佛膽子也開始變大了,但心裡還是不放心,所以印有南無阿彌陀佛的裝佛珠小布袋一直放在床頭邊,老法師的念佛機也是放在臥室晝夜不停播放,感覺這樣才會安心。可為什麼偶爾還有這些被鬼壓、噩夢的情況發生?請您慈悲開示。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我們常常作噩夢,也是我們各人的一個業障,業障比較深重。學佛也就比較好了,但是心裡還是有畏懼,所以印的佛號放在床邊,老法師念佛機晝夜不停播放。這個一定有幫助,一定有幫助。偶爾還會有這些被鬼壓、噩夢,這個有時候我們運氣比較差一點,或者我們自己心裡,總之,我們都要觀察自心,觀察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有一些不正確的念頭,也會感應這些鬼神來干擾。我自己過去也是常常有這個經驗,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是業障很重的,特別我在家的時候,業障也相當重。你說被鬼壓,這個我有經驗,我有幾次的經驗。我印象最深刻,就是我在家的時候,那時候還年輕,有一天中午睡午覺被鬼壓了。這個魍魎鬼壓住,你心裡很清楚,但是叫,叫不出來,四肢動彈不得,心裡就很慌。當時我已經在聽經,學佛,當時被鬼壓,我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出聲念「阿彌陀佛」,第一個,但是怎麼念都念不出來。念不出來,我心裡更慌了,再轉一個念頭,阿彌陀佛現在念不出來,改念觀音菩薩,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還是沒辦法念出來。後來我就更急了,被壓得實在是很難受,後來第三個念頭我就想到,那都不行,後來就念「南無地藏王菩薩」,我這個念頭一起來,這個魍魎鬼就走了,我就醒過來了。我有這麼一次的經驗,這個當然是我個人的,個人的情況提供你參考。所以你說念佛還會有被鬼壓、有噩夢,這個我有經驗,我在家的時候有這個經驗。所以我們運氣比較差,或者我們妄念比較多,這個鬼他就會乘虛而入。如果你都保持正念,念佛,那這個鬼他就沒有辦法來靠近。以上提供你參考。這個沒有關係,還是多念佛,多念佛、多拜佛,這些情況會改善。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二百九十三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向您請教兩個問題:一、之前發心考研究生讀翻譯(一為自己世間生活,二為傳播佛法),但是前幾天學習《印祖文鈔》,發現今生的世間福報也不可求。進入學院學習後發現首先應自己好好學習,對世間的學習愈發不感興趣。近段學習感覺英文能力也不是很好,所以考不考得上、發的傳播佛法的願都不必罣礙,只需老實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度眾生之事以後可以乘願再來。請問這樣如法嗎?二、父親的朋友要幫我安排工作,無須考試,靠關係找到工作會損福報嗎?感恩。

  悟道法師:第一個問題,福報是可以求,依照《了凡四訓》去修學,可以改造命運,你多讀《了凡四訓》。你發願要傳播佛法,這個是很好。當然求生極樂世界就是為了度眾生,可以乘願再來,這個當然是可以,如法。但是你現在還沒有往生,還是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工作、家庭等等的,所以印光祖師提倡的《感應篇》、《安士全書》,特別是《了凡四訓》,建議你多看看,多深入,你這些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父親朋友安排工作,不需要考試,會不會損福報?這個關鍵就是你工作態度,如果你盡到自己的責任,你會積功累德,會累積福報。如果在那邊工作,就是沒有負責,不認真工作,只是白領薪水,這個當然是損福報。關鍵你工作要把自己本分的工作把它做好,領取我們應得的薪水,這個就不損福報。關鍵在你進去工作,對這個工作態度如何?如果你盡忠職守,好好的做,不但不會損福報,還增長福報。如果懈怠,就是沒有認真做,白領薪水,這個就真的損福報。所以關鍵在你工作的情況來定。這是一個因緣,各人的因緣不一樣,關鍵就是你真正去做的時候有沒有認真負責,這個才是關鍵你損不損福報的問題。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回答到第二百九十三。下面,我們下星期五二十三日,晚上七點,我們再繼續來回答下面的問題。祝大家新春吉祥,福慧增長,身心安康,學業進步,闔家平安。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