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第四冊—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虛至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四集)  2023/11/2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0-0084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第四冊,第二單元「臣術」,三、「勸諫」。

  【八十四、景公觀於淄上,喟然而曰:「嗚呼!使國可長保而傳子孫,豈不樂哉?」晏子對曰:「嬰聞之,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虛至。今君以政亂國,以行棄民久矣,而欲保之,不亦難乎?」】

  這一條出自於卷三十三,《晏子.諫(上)》。

  『景公』:就是齊景公,他在位有五十八年,他能夠接納臣子的勸諫,國內治安也相對的穩定。『淄』:「淄」就是一個地名,在現在山東省內的淄河這個地方。『喟然』:「喟」這個字念「愧」,是嘆息的樣子。『晏子』:晏嬰,是一個人的名字。他的字叫仲,是春秋齊國的人。他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在齊景公這裡做了宰相。崇尚節儉力行,成為春秋當時的名臣。他過世之後,他的諡號叫平,所以歷史上也稱為「晏平仲」,後人尊稱為「晏子」。『不徒』:不白白地,叫「不徒」。有「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這個意思。『立』:就是立身,立足。『百姓不虛至』:就是講人民百姓不會憑空來歸附。『亂國』:擾亂國家的意思。『棄民』:就是拋棄民眾。

  這一條也是晏子勸諫齊景公的一番話。「齊景公到淄河邊觀賞」,他在河邊觀賞的時侯,他就嘆息的說:「哎!假如國家可以長期存在,並且代代相傳給子孫,這不是令人高興的事嗎?」他就嘆息的這樣講。晏子聽到景公講這個話,他就回答說:「我聽說過,賢明的君主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的」,這個是要名符其實,不是隨便的,要有實質上的賢明,才是真正的賢明君主;「百姓也不是憑白無故就來歸附的」,人民百姓他也不是平白無故就來歸附這個君主,這個國家。這個都是有他實質的一些做為,對人民百姓有真實的利益,人民才會來歸附,不是無緣無故他就來歸附這個國君,歸附這個國家。這個國家政治辦得好,人民自然他就來了,不是你辦不好他也來,不是這樣的。晏子又說,「如今」,您,就對齊景公講,「您因為施政有誤」,有錯誤,使得國家混亂,這個是政策錯誤。晏子就提醒景公說,你現在國家政策有一些錯誤,國家混亂;「因為行為失當」,個人的行為也有不妥當的地方,拋棄人民百姓已經很長時間了,你都沒有去照顧人民百姓。政策有一些錯誤,行為有失當,拋棄人民已經很久了,你「卻想保有國家」,長時間保有國家,這樣「不是很難嗎?」這一番話是晏子勸諫齊景公,也是提醒齊景公,你要這個國家長期能夠保存,一定要反省檢討,哪些政策錯誤,把錯誤的政策改過來;自己的行為哪些失當,也要改正過來,這樣你這個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長久的保存。我們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團體,甚至一個家庭,同樣一個道理。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