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二四集) 2010/8/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2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四十四面從第八行看起,第八行「百千三昧」從這看起:
經文上「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總持前面學過,現在看「百千三昧」。「《會疏》曰:百千三昧者,眾生無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鈍,於諸結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薩行百千種三昧,斷其塵勞」。我們先看到此地,這是一小段。三昧就是禪定,翻成中國意思,一般翻正受,也就是正常的享受,這叫三昧。正常的標準在哪裡?遠離煩惱習氣,我們的享受就正常。換句話說,有自私自利不正常,有是非人我這不正常,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都不正常。由此可知,正常的享受,真正修行有功夫的人他得到。在我們經題上,經題上半段是講果德,你修行成就了,果德現前,那是「大乘無量壽莊嚴」。我們想想這個果,果當然有因,這個果太殊勝,因當然殊勝。這因是什麼?清淨、平等、正覺,這個三昧的標準就現前。如果我們得清淨心,這叫得三昧,心不清淨這沒有三昧;心要是得平等心,那是更深的三昧;覺而不迷,這是諸佛果地上的三昧。所以這五個字就是阿羅漢所修的、菩薩所修的、佛所修的。
三昧為什麼有百千?實際上不止百千,無量無邊。為什麼?眾生無量。眾生的範圍包括非常廣,不僅僅是人類,眾生這兩個字,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都叫眾生。所以廣義的眾生,除了人之外,所有的植物、動物都是眾生,植物也是眾生,礦物也是眾生。自然現象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我們看到空中的雲彩,那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它也叫眾生。所以眾生的範圍太大了。除這個之外,還有我們看不見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都有依正莊嚴,依報、正報確實無量無邊。這一切眾生心行不同,這個心是指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心;行是它的造作,它的造作也不一樣。大分,這是佛經上常常說的,像有情眾生,這根性有利的、有鈍的,這個利就是聰明的,鈍是愚鈍的。這什麼原因?下面兩句說出來,「於諸結使」,結是煩惱,使也是煩惱,這個使通常是指十使,就是見思煩惱。「有厚有薄」,煩惱要是厚這個人就愚鈍,煩惱要是薄就顯得聰明,厚薄程度不一樣。在學校念書同一個班級,我們一般講這程度是差不多的同一個班級,可是考試起來,名次還是不一樣,從第一名排到末後一名,你看還是不相同。換句話說,從心行上來說,絕對找不到兩個人完全相同的,不可能的。到什麼時候相同?成佛就同了,就完全相同。為什麼?他煩惱都斷掉,斷乾淨了。由此可知,等覺菩薩都不同,大家都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裡面的煩惱習氣厚薄還是不一樣,這是我們能夠理解的。只有究竟佛果上真的是同,一絲毫的煩惱習氣都沒有了。正因為是這種情形,所以「菩薩行百千種三昧」。
菩薩在一切境緣當中,不同的環境,境是物質環境,不同的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不同的物質環境、不同的人事環境,他心定一處,這個三昧就是心定在一處,與性德相應。換句話說,他在一切境緣當中,境緣是佛家常用的兩個字,就是物質環境跟人事環境裡面,不受外面環境的干擾,胸有主宰,這就叫三昧。所以三昧也說之為,前面我們學過,我們的心定在一個地方。學佛的人定在哪裡?一定要定在戒定慧三學,我們就不會受外面境界的干擾,也就是不會再迷在境界裡面,造種種善、不善業那就迷了,如果覺而不迷,他心有主宰。淺而言之,我們雖然是初學佛,如果我們的善根深厚,境界現前,我們會想到應該怎樣應對,會在境界當中做得很圓滿,又不造業,這就叫行菩薩道。還能夠幫助別人,利益眾生,這是菩薩行,這就是菩薩百千三昧它起作用了。「斷其塵勞」,在心行當中首先斷自己的,塵勞就是煩惱,然後幫助別人,覺悟眾生。
下面舉個比喻來說,「譬如為諸貧人欲令大富,當備種種財物,一切備具然後能濟諸貧者」。這是舉個比喻說,菩薩為了要幫助這些貧人,現在叫脫貧,擺脫貧困,得大財富,那菩薩一定有能力,他準備好許許多多的財物,一切都不缺乏,這樣子才能夠救濟一切貧苦的眾生。這個貧苦的意思很深很廣,我們一般初學佛看到貧苦,以為是貧富之貧,都只想到財物。佛法意思深,財物的貧苦不算什麼貧苦,真正貧苦是什麼?是沒道,沒有道才叫真貧。也就是說,沒有戒定慧這個人叫真貧。縱然現前他有很多的財富、有很高的地位,我們一般講富貴人家,這個富貴是果報。怎麼來的?過去生中修積福德,積福所以他富,積德所以他貴,他有富、有貴。如果這一生享富貴,而不再積德修福,這個人家叫真正貧苦。為什麼?那個福報是享得盡的,福報享盡之後,他的苦難就來了,要知道時間會過得很快,轉眼就看到了。在佛經裡面,我們常常看到這個例子很多,大富長者他所修積的因,至少是三世以上。在人間做到帝王,現在講做到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這個福報大了,至少他積功累德他有十世,沒有十世他到不了這個地位,所以不是一般人都能夠得到的。你沒有這個福報,你得到了,災禍就來,一個你生病,或許你病死了,你看地位得到,沒福享,沒有這麼大的福報;另外一種橫禍,就是意外的災難。這些業因果報都在我們面前,你細心觀察清清楚楚,叫絲毫不爽。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修積功德是多麼重要。佛教我們修功德,不勸我們修福德,為什麼?福德只在人天,果報在人天不能夠超越三界。佛教我們修功德,功是什麼?功是功夫。功夫是什麼?功夫就是三昧,戒定慧三學。戒是個手段,因戒得定,定就是三昧,因定開慧,定慧能超越三界六道。定慧要是遇到淨宗,決定得生淨土,那個福報就太大了。到西方極樂世界福報跟諸佛如來平等,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第一個福報壽命無量,諸位要知道,在我們這個世間壽命很有限。多少人羨慕一百歲,其實一百歲也只一彈指而已,在忉利天只是一天,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這些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我們平常要在修功上下功夫,功怎麼修?古聖先賢給我們列出很多項目、德目,這些年來我們在一起共同學習的《弟子規》,這是戒律,不但是戒律,是根本戒。換句話說,《弟子規》做不到,其他的都不能成就,是根本的根本。《弟子規》學到、都能做到,再進一步學《感應篇》,《感應篇》是因果教育,印光大師非常重視,一生當中全心全力的提倡。前清周安士居士有兩句名言,他說「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這個大治就是太平盛世,也就是講這個地區的人民幸福美滿,人人信因果就能做到。他說「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現在這個天下就是大亂,為什麼?大家不相信因果。為什麼不相信因果?《弟子規》沒有,也就是說做人的規矩沒有了,做人的標準沒有了,人要離開做人的標準,古人說得好,人跟禽獸有什麼兩樣?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人明禮,人懂禮,《弟子規》屬於禮教,所以它是根本。我們要想學因果教育,先把人做好,這一點很重要,然後因果教育就可以落實。這兩個根紮下去,佛家的根《十善業道》就很容易做到,一點都不困難。這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統的教育,大根大本!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
百千三昧、無量三昧,都是從這個根裡生出來的,如果沒有這個根,三昧是決定得不到的,也就是正常的享受我們得不到。學儒,正常享受不亦悅乎,他快樂。佛法裡面正常的享受,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這種享受與地位、與財富不相干;沒有富貴,貧賤之人學佛,他也快樂,跟菩薩一樣的法喜充滿。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你看這個僧團裡頭,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世尊的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每天出去托缽,樹下一宿,跟釋迦牟尼佛一樣,見任何人都是滿面笑容,身上一無所有,他快樂無比。他為什麼那麼快樂、那麼幸福?他得三昧,道理在此地,得三昧的人他正受。我們一般人享受不正常,一般人什麼?有五種受,苦樂憂喜捨,這都不是正常。身有苦樂、心有憂喜,所以不正常;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那就清淨心現前,那是真樂。所以佛說六道凡夫有五種受,就是苦樂憂喜捨,捨受是不錯,捨受是什麼時候?短暫的時間,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好!這就是正受。為什麼它不算在正受裡面?因為它時間太短;不是像真正修行人,他那個捨受是永遠保持著,他不會失掉。捨受就是三昧。
所以修行,修行的樞紐是什麼?修行最重要的原理原則是什麼?是放下。從執著開始,放下執著,於一切人事物不再執著,你就非常快樂,得清淨心;再放下分別,不但不執著,連分別念頭都不起,那是菩薩,比阿羅漢高多了。因為這個放下都是屬於定,定到一定的時候豁然大悟,智慧開了,這是覺了,覺是智慧開了,那就成佛。智慧一開,十法界就不見了,你超越十法界,你住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其實佛的實報土就是自己的實報土,這個時候自他不二,自己跟佛是一不是二,大乘教裡面常講的入不二法門,就這個意思,你證得不二法門。不二法門,你見了法身,你肯定、你承認,一點懷疑都沒有,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跟自己是一體,一般人所謂一個生命共同體。這個體是什麼?「自性清淨圓明體」,賢首國師《還源觀》上所講的。所以學佛應當常常想著戒定慧,要把這個放在心上,念念都能跟戒定慧相應,我們在菩薩道上。
「一切具備」,無量三昧具備,無量法門具備了,才能幫助一切眾生。「然後能濟諸貧者」,教導一切眾生永遠脫離六道輪迴,六道苦,永遠脫離十法界。在這個大宇宙裡面,佛家講遍法界虛空界哪個地方最殊勝?一切諸佛異口同聲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這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介紹,你看《彌陀經》我們念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六方佛勸導我們,在《無量壽經》、在《觀無量壽佛經》是十方佛勸我們往生。佛決定沒有妄語,佛希望我們,佛只有一個希望,希望眾生快快成佛,這是諸佛如來的本願。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跟他是一體,眾生成佛是他的功德圓滿。眾生還沒有成佛,還有沒有成佛的,他功德裡頭還欠缺一分,就這個道理。我們也非常不容易,搞清楚、搞明白了,下定決心這一生當中一定要成就。脫離三界六道的苦海,那就真正脫貧,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大富貴。
下面接著又說,「又如欲治諸病」,我們想治療世間很多病苦,病人很可憐,「當備種種眾藥」,我們應當要具備各種藥品。在中醫,中醫裡面使用的藥物大概有一萬多種,一萬多種裡面百分之八十是屬於草藥,植物。動物、礦物也都有,那比較少數,草藥佔絕大部分,能治一切病。說到這個地方,現在很多人相信西醫,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也是的,病苦在醫院裡全是西醫。我跟方老師學哲學,老師談到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天講到這個醫,他告訴我,他說中醫有五千年的歷史。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從神農嘗百草,真的是五千年,黃帝到我們這個時候是四千五百年,神農到黃帝五百年,真的是五千年歷史。我們相信黃帝之前就已經有中醫,人就懂得這些藥草可以治病,這我們有理由相信。神農之前伏羲氏,伏羲距離神農至少也是五百多年,這是算中國歷史的源起,至少是五千五百年以上。往古老的那是傳說,有這麼長的歷史,有醫療的智慧、醫療的方法、醫療的經驗、醫療的效果。老師說西醫只有三百年,二次大戰發明抗生素救了西醫。所以他問我,你相信三百年的,還是相信五千年的?我們當然相信五千年的,這歷史太豐富了。今天你看看我們在這個信息裡面,看到報導,有所謂新的病毒發現,這個新的病毒名字我說不上來,所有抗生素對它都產生不了效果。世間衛生組織警告我們,要我們特別小心防範,因為什麼?沒有藥物可以對治。如果感染上,大概只有三、四個小時他就走了,很快。這樣的病毒,中醫有沒有治療的方法?現在我們還沒聽說,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可能,問題是中醫現在漸漸失傳,學的人太少了。而且中國的中醫古時候都是世代相傳的,這個醫生至少他是三代,三代以上。他從什麼時候就開始學醫?三、四歲就開始學,老人在治病他在旁邊看,他就能懂得穴道,三歲小孩他能把穴道指得清清楚楚,他知道;不是醫學院裡面七年、五年就能學會,不是。中醫是寶,能養生、能治病,我們應當要重視它,這是中華國寶,內容博大精深。治病具備眾藥。
我們看到道教太上老君說過百病,也說過一百種藥,我們看看這些病,我們有沒有?先說百病。第一個說「喜怒無常是一病」,我們有沒有犯這個?喜怒無常,如果要有就要警惕,這一病是什麼?是我們得病的因由。凡是人生病了、不正常了,情緒他不能控制。我們自己親見的例子,過去韓館長護持我們三十年,她的女兒二十八歲過世了,留下兩個小孩,在過世的前半年就是喜怒無常,以前她不是這樣的。所以說這是疾病產生前面的預兆,顯得特別的心浮氣躁。如果我們有這種情形,需要檢查身體;學佛的人應當冷靜下來,應當多念佛號,多拜佛消業障。
第二「忘義取利是一病」,利現在是人之必爭,不但不能爭,還要想一想我應不應該得到?應該得到的可以取,不應該得到的不能取。為什麼?如果你要是念《了凡四訓》,你就知道,《了凡四訓》裡面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他一生當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換句話說,你命裡有你決定可以得到,只是時間有早晚不一樣;命裡沒有,你想盡什麼方法你求不到。如果求到,你不是生病,就是有災難來了;換句話說,你沒法子享受,沒這個命。這些事情也都擺在我們面前,諸位如果細心去觀察,你會恍然大悟。我初出家,我一出家就開始講經。台北有一個也算是大富長者,現在講企業家,他在陽明山建一棟別墅很豪華,建一棟別墅,我曾經在那裡住過一天,他的親戚帶我去玩,住過一天。以後我聽說,這位企業家過世了,年齡很大過世了,聽說他一生當中在那個別墅也只過一個晚上。平常也沒人去,他用了三個人在看管別墅,打掃清潔,那三個人在那裡享福,長年住在那裡。你看他一生就住一天,產權是他的,你看沒有辦法享福。那三個佣人他們有使用權,他們享福,這命裡定的,這樣的事情在全世界到處可以看到。
中國古人講得好,「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何必?你一個人,都是你自己貪欲、欲望,蓋那麼大一個別墅,又沒有時間去享受,一生只住一天。我相信還有些人,一生一天也沒住過的,何苦來?而不能夠拿他這些錢去多做一點好事,去幫助一些苦難眾生,這個他沒想到。幫助苦難眾生這個功德可以帶得走的,那個別墅帶不走。佛有智慧,常常提醒我們,帶得走的事情多幹,帶不走的不要幹。所以我們想到,什麼可以帶得走的,什麼帶不走的。在今天在這個世界裡頭,第一等好事是什麼?什麼好事?是教一切眾生做好人,這才是最大的好事。釋迦牟尼佛幹一輩子,從開悟之後就講經教學,勸人不但做好人,好人裡面最好的人,作佛、作菩薩,佛是個究竟圓滿的好人,沒有欠缺。菩薩是覺悟的有情眾生,雖然他煩惱習氣還沒斷乾淨,他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他做到。所以我們要以釋迦佛做榜樣,對於取捨一定要小心謹慎,合不合乎道義?這個義通常講法,合情、合理、合法,這個可以取;如果情理法有一樣相違背,就不可以取。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我們在因上謹慎,果報就殊勝,避免苦果。
「好色壞德是一病」,這個病在現前社會非常普遍,人不懂,太上老君重視因果。你看我們三個根裡頭,有太上老君的《感應篇》,頭一句話說得多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沒有人在管你,是你自己的因感得的果報,善因善果、惡因就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任何人一生都無法擺脫的。現在這個社會,男女關係很混亂,每天墮胎有多少?墮胎是殺人。因果律上常常警惕我們,是真事情,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佛告訴我們父子四種緣,沒有緣你不會變成父子,不會變成一家人。這四種緣,第一個是報恩,這個小孩好,好教,孝子賢孫他是來報恩的,你過去生中對他有恩。第二種是報怨的,前世有過節、有怨恨,他來報仇的,長大會叫你家破人亡。第三種是討債的,討完他就走了;第四種是還債的。沒有這個緣不會成為一家人,這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明,這家人有什麼關係。所以家要有道、要有規矩,如果沒有道、沒有規矩,這家就亂掉。墮胎不得了!我聽一個同修告訴我,不是他自己,別人,他的一個朋友好像墮胎二十多次。有通靈的人看到,她後面跟著一群小鬼,所以她自己也苦不堪言,身體非常不好,很多病痛。那些病痛是什麼?病痛就是那些冤親債主找她麻煩的。所以,懂得因果的人,決定不敢幹這個事情,為什麼?將來還命!你這一生殺一個,你來生要還他的命;你殺二十個,要還二十多條命,這不是開玩笑的。所以害命的事情,怎麼可以幹?好色,墮胎那就是殺人,這個罪可重了。不但壞德,現在人不講道德,但是懂因果的要還命,你敢不敢造?這是病。這個病我們看見,身體衰敗痛苦不堪,她自己不知道原因,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
「專心繫愛是一病」,這個專心繫愛,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講的寵愛,你寵愛一個人,在一般人講偏心。如果是在一個家庭當中,你偏愛,其他的人服不服?引起別人的嫉妒,甚至引起別人的報復,這麻煩就來了,所以這些事情很可怕。
「憎欲令死是一病」,憎恨他,不歡喜,希望他趕快死,這屬於怨恨、屬於詛咒,自然結下冤仇。古聖先賢勸導我們,人在世間冤家宜解不宜結,冤要想辦法化解,不能結怨。為什麼?冤結下去之後,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一世是冤家,來世可能冤仇更深,你說這個多麻煩,彼此雙方都痛苦。所以覺悟之後就把它放下,雙方只要有一方覺悟,這個冤仇就化解。覺悟的這一方總會想種種方法化解,或者在物質上,或者是精神上,做補償、彌補,不再結怨,這個很重要。譬如別人對我們毀謗、羞辱,甚至於陷害,我們遇到這些事情,心裡要覺悟,他對別人為什麼不是這樣,為什麼對我?我們學佛的人明瞭,必定是我過去生中對不起他。他今天這樣對待我,我甘心情願就受了,沒有報復的心,沒有怨恨的心,這個好,消自己的業障。我們沒有怨恨、沒有報復,對方慢慢他也就淡下去了。我們看到對方,對方有好處,我們讚歎他;對方有缺點,我們不批評,一昧以善意去回應,時間久了這個結就化開。決定不能報復,決定不能有怨恨,那個麻煩很大,那不是解決問題,那叫製造糾紛,種下生生世世的禍根,這就大錯特錯。怎樣培養自己這些德行?讀聖賢書、讀佛書,你念多了你就有智慧,你就知道怎樣處理。菩薩有這種智慧、德行,能在一生當中,把無量劫來這些冤親債主全都擺平,都給他化解了。菩薩生大慈悲心,跟諸佛如來一樣捨己為人,成就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做好樣子,幫助大家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智慧行。
「縱貪蔽過是一病」,這個貪欲已經是錯了,還要放縱,那還得了嗎?無止境的貪婪,這愈陷愈深。過要懺悔、要改過,不能掩飾,這個蔽是掩飾,過失掩飾不讓人知道,這是病,你那個過愈積愈深,先是小過,慢慢就變成大過,錯了。我有過失,別人批評,好事,為什麼?報掉了,現前就報掉。我們對批評的人要生感恩的心,這是對的;如果是怨恨,那麻煩大了,那到來世都解決不完。學佛最大的好處就是警覺性高,眼光看得遠,不是看這一生,更能看到來生後世,知道因果,知道禍福是怎麼來的。
「毀人自譽是一病」,這個也是常常發生的,最重要的我們自己有沒有犯?有沒有毀謗別人?有沒有讚歎自己?自己有一點好事,唯恐別人不知道,這一條在佛法裡叫「自讚毀他」,意思完全相同。自讚毀他在菩薩戒裡是重戒,佛是嚴格制止的,不許可的。對別人要讚歎,普賢菩薩教我們「禮敬諸佛、讚歎如來」,別人有好處,我們要讚歎;別人有缺點,有不善的地方,決定不能說,決定不能批評。規過好朋友,有這個責任,要在什麼時候?沒有第三者看見、聽見的時候勸導他,勸他改過自新。而且勸導最多是兩次,不可以有三次,兩次不聽不能再說,再說就變成冤仇,這點很重要。一個歡喜接受別人勸告的人,聽了之後真能改,那這個人你要好好照顧他,要常常規勸他,他能成聖成賢。別人批評心裡面不高興,這就不能再說,不要跟他結冤仇,這做朋友之道。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亦如是,早年我跟李老師學教,我們經學班上的同學,都是學經教的、學講經的二十多個人,有幾個同學老師好像從來沒有好臉對他,有打有罵。好學生能接受,打了、罵了,感謝老師,對老師感恩,老師真教。還有二、三個同學,老師對他們很好,從來不說他們,什麼原因?第一次老師批評他臉上顏色就很難看,就很不高興,老師以後不再批評他了,把他看作旁聽生,歡迎你來聽,絕不批評你。我們那個時候年輕,心裡有疑惑,老師對待我們同學不公平,時間久了老師也看出來了。有一天叫著我到房間裡告訴我,說明為什麼有些人嚴厲教訓,他能接受,我要不這樣教他,對不起他。為什麼有幾個同學不能說,從來不說話?他不能接受,何必結冤仇?我這才明瞭。教學當中的時候,也教導我們怎麼做人,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都有分寸。
下面這一條,「擅變自可是一病」,這個問題也非常嚴重,古聖先賢立下來的規矩,我們自己把它改變,要不要負因果責任?肯定要負。中國古聖先賢立的這些法則,就是現在一般宗教裡面講的真理,不能改變。《三字經》裡面前八句,幾千年來,老祖宗、古聖先賢對後人教學的原理原則,能改嗎?一改問題全出來,這擅變自可是現在人的大病。古人教學最高的指導原則,「貴以專」,現在人都沒有照這個原則去做,學得太多、學得太雜。特別是有些年輕的父母沒有教小孩的經驗,望子成龍心切,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出人頭地,什麼都會、什麼都學,這小孩很可憐,他負擔不了,他學得很痛苦。現在我們常常聽到小學生自殺,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他為什麼會自殺?他太可憐、他太苦了。這都是什麼?父母的過失,不會教。在古代小孩上學只學一門功課,「貴以專」,幾千年來都是這樣的,這一門功課沒有學完,不能學第二門。現在可以同時學七、八門,這還得了嗎?這不得了!中國古人學東西是一門,一門學好了才可以學第二門。
我們在李老師經學班裡學經教,老師規定也是一門,明白告訴你,你決定不能同時學兩門。老師講的話很不好聽,他說兩門你決定沒有這個能力,說得非常肯定。一門學好了,好到什麼程度?要老師承認,老師說可以,才可以學第二門。可是老師的標準並不是很嚴格,也很寬鬆,他的標準,譬如學一部經,這一部經你能夠上台去講,他在底下聽,聽得點頭不錯,這就算通過了。可是我跟老師的時候,我就把我的標準要更嚴謹一點,我覺得講一遍不夠,至少要講十遍,我才會學第二部經。十遍到哪裡去講?到同學家裡,同修,星期一到張居士家裡,星期二到王居士家裡,星期三到李居士家裡。都是講一樣的,就這一堂課裡面,我一個星期至少找三、四家,我是這樣講法的。聽眾一個、二個、三個都行,學講,練習講遍數愈多愈熟,熟能生巧。不熟怎麼行?所以我說一遍不行,我給我自己的標準,我說十遍。《無量壽經》,這部經過去我講過十遍,這一次講特別選的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我們大家在一起學習、一起分享。
所以古聖先賢定的規矩你遵守,一定有好處,你要把它改變肯定出麻煩。你看在中國幾千年來沒有人敢改變,老祖宗定的是什麼?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不多。古時候的教育教什麼?就教這四樣東西。這四樣東西是做人的標準教育,都能做到你才像個人。五倫是講人與人的關係,這個很重要,不能不知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不同的任務)、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中國教育的核心就是父子有親那個親愛,所以中國教育是親愛的教育。後面五常、四維、八德,都是這個親愛延伸出來的,那就是從親愛擴張,核心是親愛。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義者循理,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禮是節度,處事待人接物都要有分寸,不可以太過分,也不能不到,一定的節度,人與人之間相處不能無禮。智是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用感情。要講信用,人無信就不能立足於社會,信這個字非常重要。四維是禮義廉恥,八德是孝悌忠信、仁愛和平,就這麼些綱領,這是祖宗定的,不能變,一變整個社會秩序就亂,家不像家、國不像國。老祖宗的規矩在中國行了幾千年。太上老君說病說了一百條,我們舉這幾條就夠了。
再看看他講的藥,頭一條講「體弱性柔是一藥」,這個不是太上老君叫我們身體要衰弱,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弱是對於面對著強,我們表現得太剛強這個不好,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和諧,性情要柔軟。實在講佛法裡面,你看《還源觀》上講的四德,第三條講「柔和質直」,體弱就是質直的意思,待人接物要柔和,質直就是真誠,對人要有誠意。不能夠用強勢的態度對人,要用柔弱這樣的態度,別人歡喜。現在的話說,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姿勢都應該低一點,弱勢是這個意思。不能用剛強,言語忌諱用命令式的,這人家聽了很刺耳;縱然是自己的下屬,你能謙虛,別人會把事情辦得更好。最忌諱的是大聲叫喚,不好,別人表面上服從你,心不服;你要能叫人心裡服你,所謂心服口服那就成功!
「行寬心和是一藥」,實在講這些藥對我們來說,修身有利益,修身養性,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業順利,這些藥統統能幫助你,社會的和諧、世界和平,它真好。行要寬,寬厚,行是行為,叫寬宏大量,心要和諧,這講和平。平等它才有和,平是因,和是果,待人不平,這個和是決定做不到。「動靜有禮是一藥」,禮非常重要,有禮,別人尊敬你、別人敬愛你,真正得利益、得好處是自己。「起居有度是一藥」,生活有規律這是藥,這健康長壽之道。「近德遠色是一藥」,親近有德行的人,遠色,男子對女子要遠一點,女子對男子也都要遠一點,這是藥。
「除去欲心是一藥」,這個欲是欲望,欲望人都有,沒有欲望你就不會到人間來了。人間這一界,在佛法叫欲界,所以他沒有欲不會到欲界來,他到色界去了、到無色界去了。欲怎麼辦?愈淡愈好。人最重要的欲望是生活,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表演,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真的把欲望減到最低的限度,守在這裡他就不動,一生不改變。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七十九歲圓寂在樹林裡面,不是在房子裡頭,與大自然為伍、為伴侶。
「推分引義是一藥」,這個好,特別是對財物,在分財物的時候能夠退讓,不要去爭。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老人過世了,子女多,兄弟姊妹分家常常鬧到法庭,這個不義,怎麼對得起老人?老人要是看到這個現象,怎麼不傷心?古人從小受過好的教育,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他們在分家的時候個個謙讓,都希望別人多一點,自己少得一點;雖然分家,他的親情永遠團結在一起,這個好!所以古人分家不貪財,怎樣將自己同胞兄弟姊妹都照顧好,能力強的,財物少分一點,他有工作能力;能力弱的,希望多分一點給他。他有道義、有愛心,彼此互相照顧,這是對的。
「不取非分是一藥」,非分是什麼?不應該得到的決定不能取。非分之財也叫不義之財,你要是貪得會有災難,眼前沒有看到災難,禍根種下去了。在因果律裡面講,你現在有福,所以種的這些惡因,現前不會有報,等到你福享盡,災難就現前。實在說人人都有冤親債主,冤親債主從哪來的?過去生中結的,我們現在不記得,他沒走,他跟在後面。這一生所造作的,佛法裡的警告很多、很嚴重,你吃牠八兩,你將來要還牠半斤。我們吃肉,不能不負因果責任,尤其是自己殺的,被殺的動物牠也是一條命,牠能夠甘心情願把肉供養給你嗎?那就沒事,甘心情願。如果不甘心、不情願,牠能沒有報復的心嗎?我們看到過,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農家都養這些畜生,養雞、養豬這是最平常的。你看逢年過節殺雞,那雞情願嗎?到處亂飛,那逃命!殺豬的時候,你說豬喊的聲音多悽慘、多可憐。那是什麼?不懂得因果報應,幹這種傻事。佛知道眾生肉食斷不掉,所以勸人吃三淨肉,這是不得已!三淨肉是什麼意思?沒有看到殺,這頭豬被宰殺的時候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牠叫的聲音,第三個牠不是為我殺的,這叫三淨肉。我們到市場去買來的,都屬於三淨肉,絕不能宰殺。中國古時候讀書人常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聽到殺的時候,牠那個叫喚悽慘的音聲,怎麼忍心吃牠的肉?所以不取非分這是藥,這是應該的,非分之財、非分之物都不可以隨便佔有,乃至於控制都不可以的。
下面一句說,「雖憎猶愛是一藥」,雖然厭惡他、討厭他,可是依然能夠愛護他,這是慈悲心、憐憫心。這個人不討人喜歡,這裡頭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他的業報。造的這些業報,明白的人、有修養的人應該要原諒他,凡是這些人在社會上得不到別人幫助,因為不討人喜歡。所以真正仁慈的人,他看到不忍心,還是憐憫他、幫助他、照顧他,這是德行,我們一般人講積德這個很重要,應該要學習。這一篇可以說是彌補《感應篇》,讓《感應篇》更圓滿,我們修學得真實利益。這是這個文字裡面,「欲治諸病,當備種種眾藥」,我們看到太上老君這篇文章,我們深有所感。老君教導我們,能用這篇文章來反省,我們有沒有病?再看看他講的這一百種藥,我們有沒有?這一百種都是幫助我們身心健康,幫助我們家庭幸福、工作美滿,利益太多了,應當學習。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