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五六集)  2011/8/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55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七百二十六面,我們從經文看起,第四行: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斷除疑惑。】

  這幾句是佛說,假使有一些眾生他有智慧,『明』是有智慧,有智慧他才有正信,他相信佛智慧,相信前面所說佛有五種智,『斷除疑惑』,對於這樁事情他不再有疑惑了。這五種智他未必真正清楚,未必真正了解,但是他相信,他不懷疑。這是自性般若起作用,信佛智慧。下面一段:

  【信己善根。作諸功德。至心迴向。】

  這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善根,這個很難得,非常不容易。『善根』是什麼?大乘經教裡常說世間善根,也就是說世間所有一切善法都從這個根生的,這就善根,能夠出生一切善法,這個善根就是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十善業道最後的意業,這三個根。出世間一切善根,大乘經教裡佛也說,「精進」,精進是菩薩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什麼叫精進?精就是純一、精純,一點不夾雜;進就是永遠前進,絕不會後退的,這叫精進。用我們這部經裡面所說的方法,「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真精進。這八個字做到,上品的功夫生實報土,中品的功夫生方便有餘土,下品的功夫生凡聖同居土,沒有一個不往生。所以精進兩個字要認識,我們這個心裡面有很多雜念就不精,精就失掉,縱然天天有進步不是精進,所以問題還是很多。真精進,問題沒有了,這個事實真相一定要曉得。這兩種人都決定得生,你看不懷疑佛的智慧,知道佛明心見性,所有智慧一切眾生個個都有,只是佛把障礙都去盡了,智慧現前;凡夫是障礙重重,雖有不能現前。佛給我們講這樁事情,深信不疑,知道自己是在凡夫地,知道成佛之後自性智慧圓滿現前,這五種智怎麼會懷疑!

  相信自己的善根,不貪、不瞋、不痴再加上精進,這樣子斷惡修善就是功德。如果沒有三善根、沒有精進,修一切善都是福德,福德跟功德不一樣。福德,六道輪迴裡面享受福報;功德,能夠幫助我們開智慧,幫助我們證聖果,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功德邊的事情,福德做不到。福德跟功德在事上講完全相同,斷惡修善,在用心上講完全不同,只要有自己、有我都變成福德。如果念頭一換,無我,起心動念都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那你念念行行全是功德,這個功德就是大公無私,真正做到無私是功德。這個『至心迴向』,誠心誠意,於世法、十法界,在十法界裡一無所求,這就是純一真心。將自己所做一切功德,迴向給西方極樂世界,迴向給阿彌陀佛,我這一生所修的一切功德,不是為別的,就是為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所以我們有願有求,這個願求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這一點真正求往生的人不能疏忽。

  【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

  我們這一念迴向心,跟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就通暢無阻,什麼時候時節因緣到了佛知道,自己也曉得。一般人大概自己曉得,絕大多數的人是七天之前,就是預知時至七天前才知道,絕大多數的修行人有這個感應。三個月之前知道的,有,人數少一點,功夫深;如果一年、兩年就知道,那就有相當的功夫。我這一生見到的,在台中修學的李老師,他是一年前宣布的,有一次講經的時候告訴大家:我再跟大家講一年就不講了。當時有聽到的同學特地跑到台北來問我,「老師說這句話什麼意思?」他們不敢問,跑來找我。我告訴他,「老師說一年之後就不講經,他一年之後就往生。」果然沒錯,這就是一年前預知時至,一生專修專弘,真實功德。你看看,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這講往生的情形。

  【跏趺而坐。】

  這坐在蓮花裡頭。

  【須臾之頃。】

  這時間非常快,幾秒鐘的時間。

  【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坐在蓮花上幾秒鐘,整個身體產生變化了,唯心所現、唯心所生,這個時候肯定是轉八識成四智,念頭一轉,身心馬上就起變化。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說的,他的身相跟阿彌陀佛一樣,身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又有八萬四千隨形好,體質不是肉身,血肉之軀沒有了,法性身。所看到居住的大地,山河大地是法性土,也就是說完全是心現心生,這裡頭沒有識,沒有識是什麼?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阿賴耶,分別是意識,執著是末那,沒有這個東西,全變了。阿賴耶變成大圓鏡智,末那變成平等性智,平等性現前,意識變成妙觀察智,就是我們這個經上的「清淨」,第六意識變成清淨,第七識變成平等,阿賴耶變成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轉八識成四智。『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跟極樂世界阿惟越致菩薩完全相同,自己也成了阿惟越致菩薩,就是『具足成就』。我們要相信佛的話,句句是真實的,沒有一句是假話。

  【彌勒當知。】

  佛叫著彌勒菩薩,下面的話一定很重要,叫他一句提醒他,要專心來聽教。

  【彼化生者。智慧勝故。】

  他所得到的智慧,跟佛菩薩是一樣的,都是稱性的智慧。

  【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

  『法式』,我們現在人講的威儀、風度、神采,裡頭具足這些意思。

  【不得修習功德。】

  修是學,習是實習,習是實行,把自己所學的都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世這叫習。因為他不見三寶,他沒地方學,沒有地方學當然他就沒有辦法實習,所以不得修習功德。

  【無因。】

  沒有因緣。

  【奉事無量壽佛。】

  沒有見到阿彌陀佛。

  【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為什麼說無有智慧?他有懷疑,他有迷惑。疑惑,大乘經上常說,是菩薩最大的障礙,對菩薩都是最大障礙,那對凡夫就更不必說了。凡夫學佛為什麼那麼困難?就是對它有疑,有迷惑;如果沒有疑、沒有疑惑,我們會說這個人善根深厚。深厚的善根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修學來的,絕對不是一世、二世、三四五世學佛,就像《金剛經》上講的,這個人過去已經供養過無量無邊諸佛。過去生中學佛有很深厚的基礎,那他過去世為什麼不成就?因為有疑惑,障礙他成就。假如對佛所說的話完全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他就成就了。我們一個人到這個世間來,我們冷靜去觀察,小孩,古時候大家都相信,三歲之前他有沒有疑惑?他沒有,他相信他的父母。別人的話未必相信,父母的話那是完全相信,沒有絲毫疑惑。慢慢長大了,看的東西多了,聽得多了,疑惑慢慢就生起來。所以古人懂得這個事實真相,教學對這個方面非常注意,從小培養他什麼?培養他對父母不懷疑,這天生的,這性德。然後進一步培養他對家裡面的長輩不懷疑,對祖父母不懷疑,對伯伯、叔叔不懷疑,對長輩不懷疑。再提升到對古聖先賢不懷疑,對佛菩薩不懷疑,甚至於對神都不懷疑。這個善根是後天栽培的,是父母教的,教得好;上學之後,對老師不懷疑,老師教的東西他完全吸收了。如果對老師懷疑,老師的東西教給他的,他沒有吸收,充其量是他的參考資料,他沒有真的了解,所以他沒有辦法奉行。這些事實真相、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搞清楚。

  下面我們再看念老的註解,「右」,右面我們學的這段經文,「總明極樂胎生化生因果之相」,往生極樂世界胎生、化生不一樣。「具信往生之人,既信佛智,亦信己善根」。這個太重要了,人的一生,在這個世間,一生的際遇,我們的富貴貧賤、苦樂的報應,都在這一念之間,一念信、一念不信這個關係太大了。佛法裡面講信,第一個是信自己,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信願行,信,他講了六條,頭一個就是信自己。為什麼把它擺在第一?因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法是自己心現識變的,所以頭一個相信自己。第二則信他,他是誰?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及本師為我們介紹的阿彌陀佛,這是他。世尊給我們的教誨,我們沒有疑惑。阿彌陀佛給我們的教誨,我們沒聽到、沒有看到,而是由釋迦佛為我們轉述,我們知道了,我們對阿彌陀佛也不懷疑。譬如本經第六品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將佛的四十八願原原本本一字不漏轉告給我們,我們聽到,我們明白了,我們不懷疑,我們相信、我們接受,這叫信他。第三個信事,第四個信理,第五個信因,第六個信果,信因、信果,自他、事理、因果這叫六信。有這個信德,信是自性裡面的德,道家講道德。道的意思,佛家講的自性,自性起用就是德。

  所以道家講五德跟儒家完全一樣,仁義禮智信,信是最低的道德標準,信要沒有,道德就沒有,有信德才有仁義禮智。好像蓋房子五層大樓,信是第一層,沒有第一層上面四層蓋不成。所以佛家把這個信也是看在第一層,最重要的,「信為道元功德母」,道是菩提大道,菩提大道的根源就是信。世出世法無量無邊功德之母,就是信能生功德,沒有信,功德就沒有了,古時候教育、教學,從小就教這個字。現在不教了,現在換了,不教信,教你懷疑,科學的精神建立在懷疑的基礎上,懷疑生出科學。信,信就生出道德仁義禮,生這個東西;懷疑就生出科學,科學不錯,看起來挺熱鬧的,可是後果就不堪設想,我們現在科學的甜頭嘗到,科學的苦果我們也嘗到,細細想一想,得不償失。我們得到的太少,我們付出代價太慘重,你看社會的動亂、地球的災變,這是慘痛的代價。所以在這個時候,確實有一部分善根深厚的人開始覺悟,要把老祖宗的信德找回來,來拯救社會,來拯救地球。不找回來,沒救!自己信自己的善根,也信佛的智慧。

  「外慕諸聖」,慕是仰慕,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諸佛如來,對他生起仰慕的心,見賢思齊,我也想跟他一樣。「作諸功德,至心迴向」,作諸功德就是斷惡修善,發心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以這個功德迴向親近阿彌陀佛。「皆於佛前蓮花化生」,這滿願了。「光明智慧,功德成就,具如菩薩」,這是講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所修積的功德在極樂世界開花結果。到極樂世界,你的光明智慧、功德成就了,像菩薩一樣,這個菩薩什麼菩薩?四十一位法身菩薩,住在報土的菩薩,跟他們一樣。這個一樣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說願力一定想到阿彌陀佛五劫修行,不是短時間。五劫沒有說中劫,沒有說是小劫,那就是大劫,五大劫修什麼?修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了。所以我們明白了,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是阿彌陀佛願力自然感應成就的。極樂世界不需要人去規畫,不需要去設計,也不需要去施工,自然成就的,行嗎?能相信嗎?

  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太多了,我們聽到耳熟,「一切法從心想生」,你要不相信,問你,你有沒有做過夢?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有不少學佛的同學,夢到阿彌陀佛、夢到極樂世界。我問你,夢中極樂世界是誰設計的?是什麼人施工的?沒有。極樂世界亦如是,沒有人設計、沒有人規畫、沒有人施工,自然現前的。在我們這個世界,欲界,欲界第五天就是這樣的,功德成就。第六天,那福報太大,自己不必想,第五天想好了都供養你,供養來的還正是我的意思,我就是這樣想的,他已經把它做好送來了。所以我們這些人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身分?第六天的身分,阿彌陀佛是第五天,阿彌陀佛統統變化來供養我們。我們這才感激阿彌陀佛大恩大德,不是阿彌陀佛,我們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享受!阿彌陀佛無比恩德,不但把你生活照顧好,還天天教你,每天講經說法,極樂世界講經教學沒有中斷的。

  我在早年,二十多年前,在美國就有這個想法,但是那個時候沒有福報,想是空想,做不到。如果有志同道合的同修在美國買一塊地,我們大家住在一起,像彌陀村一樣,變成一個小鎮,我們小鎮有念佛堂,念佛堂裡面每天講經教學。我們最便宜的,成本最低的是用播音的方法,無線電、有線電都可以,每天講經,那個時候是錄音帶可以播放。庭院的小樹,樹裡面放一個小擴音器,開放的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你都聽到講經的聲音。現在比三十年前科技進步得太多,現在不但可以聽到聲音,還可以見到生動的畫面。在這個小區每個家庭能夠收到,閉路電視能夠收到;外面小亭子下面、樹蔭下面都可以看到。這就是模仿極樂世界,讓法音宣流二十四小時不中斷,「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每個房間裡面,都有這些小的播音器,有個開關想聽打開就聽到,不想聽關起來休息。現在是連畫面都可以做到,我們教學樓做好之後,頭一個就做這個工作,把線路拉好,這個地方講經,每一棟房子都能收得到,都能聽到說法的聲音,都能聽到念佛的聲音。外面人到我們這裡參學,進入這個地區就聽到佛號、就聽到講經,這是大乘佛法的道場,大乘佛法道場應該如是。阿彌陀佛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我們要如法炮製,讓人家進入這個境界,耳目一新。

  「反之」,就相反,從反面再看,「心中疑惑則墮胎生」,心中疑惑就生到邊地去,生到疑城去,這叫胎生。「五百歲中不見三寶等」,就是等不聞佛法,見不到三寶,聽不到佛法,這個苦。他物質生活不苦,物質生活就像忉利天、像夜摩天一樣,快樂得不得了。苦就是什麼?見不到佛法、聽不到佛法,這個苦。「皆由無有智慧,疑惑所致。是以斷疑生信,至為切要」。這八個字太重要!如何斷疑?如何生信?如果不是長時間的薰修,你怎麼能斷疑?你怎麼可能生信?只要信心一生,這個人決定往生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說的,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看頭一個是信。你真相信,一點都不懷疑,真願意去,不想在這個世界再住下去,真想去了,這樣的念頭就決定得生。生到極樂世界的品位,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淺深,沒有說念佛多少,與多少不相干,功夫淺深,功夫在哪裡?你那個心是真是假,這是功夫。你對這個世間毫無貪戀,你是真心,功夫深;你對這個世間還有絲毫留戀,這功夫淺。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淺深,這話說得非常之好。所以學習聖賢教誨,學習古老的傳統文化,信心第一重要。

  孔老夫子之所以能成為聖人,大聖,至聖先師,至聖是什麼?聖中之聖。就像阿彌陀佛,佛中之王,這就是至聖。他告訴我們,他修學的心態,「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八個字我們要認真學習,前面這四個字就是老實,後面四個字就是聽話、就是真幹,信才聽話,好古是真幹。述而不作是老實,我沒有創造、我沒有發明,我也不想創造發明,老老實實跟古人走,老老實實學古人,是這麼成就的。所以斷疑生信,釋迦牟尼佛一天都沒有放鬆,每天講經教學,為什麼?幫助眾生斷疑生信,這是接引攝受。接引攝受之後還是天天講經、天天教學,那為什麼?幫助大家、提升大家斷惑證真,這是第二個目標的成就。第一個先幫助你斷疑生信,進門,進門之後幫助你破迷開悟,你就證果了,不進門怎麼能證果?進門之後幫助你證果。對初學的人,佛講經說法就兩個作用,第一個是斷疑生信,第二個是幫助你斷惡修善。這一品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我們現在看底下:

  【第四十一品惑盡見佛】

  這部經佛講的時候確實自自然然有次第,最後是什麼?最後成佛了,見佛就成佛,見菩薩就成菩薩。請看經文: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綺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鏁繫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

  這些小王子犯過失,轉輪聖王要處罰他們,把他們關到監牢獄去。這個監牢獄也是七寶所成的,皇家的,皇宮裡面的,把這些有罪的小王子禁閉在其中。這個裡面物質上的享受,跟轉輪王沒有兩樣,樓台亭閣,寶帳金床,妙飾珍奇,飲食衣服,沒有一樣不好,都非常精緻。可是,『而以金鎖』,這就叫手銬腳鐐,手銬腳鐐不是銅鐵的,是金銀七寶的,『繫其兩足』,這就是腳鐐。諸小王子住在這個地方快不快樂?

  【慈氏白言。】

  佛對彌勒菩薩說,彌勒菩薩回答:

  【不也。世尊。】

  小王子不快樂,世尊。

  【彼幽縶時。心不自在。】

  這些小王子失去自由。

  【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

  小王子的心念著哪一天才能夠離開監獄,哪一天能夠被釋放,所以欲求出離。

  【求諸近臣。終不從心。】

  近臣,就是看守他的這些人,管理監獄這些人,求他們不行,他們沒有權釋放你。

  【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轉輪王歡喜了,好:把他放掉。才能夠放你,他才能解脫。這一段全是比喻,目的是勸大家知道惡苦,你才曉得斷疑生信的重要。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本品續勸」,這是接著前面一品,「勸斷疑去惑」。「初」,這是第一段,「以王子被囚為喻」。「《嘉祥疏》曰:轉輪王喻無量壽佛,七寶宮殿喻其淨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過」,對佛智慧疑惑,對自己疑惑,「金鎖比喻花不開」,褥指物質環境,比喻物質環境跟轉輪聖王沒有兩樣,「褥不異(指飲食衣服如轉輪王),喻於花中受快樂自在。合喻可知」,我們能夠想到。『層樓』,即重樓,兩層以上的。『床』,人所坐臥者。『帳』,床帳,張施於床上的,睡覺的時候預防蚊蟲的擾亂。『榻』,用處同床,長狹而低者曰榻。我們早晨吃飯,餐廳裡面擺了一張榻,功用跟床相同,但是它可以當作椅子來坐,也可以躺著睡覺。『鏁』即鎖。『妙飾奇珍』,(這個鎖就是比喻腳鐐手銬)以奇異珍寶作為巧妙裝飾。『幽縶』,幽是囚,縶是拘執。所以幽縶今天講拘押,把他關在監牢獄裡頭。這是把裡面一些名詞術語做簡單的解釋。「慈氏所答,首云被押之時」,被轉輪聖王關到監牢獄的時候,沒有自在,自由失去。這個時候一心就是求出離,「方得解脫」,他不會有別的心,天天盼望哪一天能夠重新獲得自由。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

  這是好比前面所說的被囚禁,被關到監獄去了。

  【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

  這個意思是比喻前面所講的,這個監獄是七寶所建的。

  【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不生欣樂。】

  這個地方是有享受,但是不能幫助自己提升,這是苦。好比在學校念書,這個時候退學了,雖然物質環境很好,學業要晚一年完成,以這個為苦,他沒有快樂。

  【若此眾生識其罪本。】

  一下明白了,省悟過來。

  【深自悔責。】

  悔是懺悔,責是自責。

  【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你有懺悔、你有改過,過去生中過失沒有了,你就出來了,懺悔、改過的功德不可思議。我們看念老的註解,經文開頭是『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就像前面的比喻一樣,舉事合前面的比喻。「華胎」,合七寶獄。「不得出現」合「而以金鎖繫其兩足」。「猶如園苑宮殿之想,無諸穢惡」,他居住的環境是淨土,沒有染污,這個穢惡今天講染污,合「層樓綺殿,如轉輪王」。「不生欣樂」,合「小王不樂」,他沒有快樂居住在這個地方。「識其罪本」乃至「然後乃出」,合「輪王歡喜,方得解脫」。這是把比喻跟說法合起來看。「《淨影疏》云:明胎生者,無餘苦事」。生到極樂世界不苦,極樂世界是真樂,沒有苦,他苦在哪裡?苦在不見三寶,「但五百歲不見三寶,不得修善,用此為苦。以此苦故,雖樂不樂」。他不覺得自己快樂,為什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目的何在?他不是享樂去的,希望到極樂世界就能見到阿彌陀佛,就能見到諸大菩薩,就能夠真正接受阿彌陀佛教誨,這個是快樂。在極樂世界,每天分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供佛,樂事。供佛是修福,聽諸佛說法是開智慧,到極樂世界幹什麼?去修福、修慧。福慧圓滿就成佛了,你看我們「皈依佛二足尊」,這二是什麼?一個智慧,一個福報,兩個都圓滿,足是滿足,這兩種圓滿就叫成佛,佛是福慧二足尊。現在到極樂世界見不到三寶,是不錯,這個世界沒有染污,樣樣都好,我來到極樂世界不是為這個,我主要的目的達不到,這是苦事。

  「又義寂云:但望勝樂,劣樂為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為粗苦等。雖名為苦,非苦受也。」義寂說得也不錯,菩薩望佛,佛比菩薩殊勝,菩薩羨慕,不能跟他相比,這就感到苦了。如欣上者,羨慕上面,對下劣定就覺得粗苦,佛是自性本定,菩薩還是修定,定功、智慧比不上如來。可是往下面看,下面是權教菩薩、緣覺、聲聞,他們雖有定,跟菩薩相比差很遠。菩薩看他們那個定是粗、是苦,雖然有這個感覺,並沒有感受,阿羅漢有定慧之樂,超過二十八層天。菩薩定慧之樂超過聲聞、緣覺,佛的果報是菩薩所不及,等覺菩薩也不能相比。

  「又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生邊地為是疑心果,為是修善果」。這問得好,也是我們的問題,這個人念佛往生生到邊地,到底是疑心到了邊地,還是修善到邊地?你看這裡答的,我們一定答疑心生邊地。他這不是的,「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為什麼?「但由疑心所間雜故」,意思懂了吧?修善有懷疑夾雜在裡頭,疑心怎麼能到極樂世界?是修善,真正修行。修善是什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修善,這裡修善不是講別的善,就是念阿彌陀佛。可是念佛句句佛號裡頭有雜念,這就值得我們要注意了。所以為什麼祖師大德教你念念當中沒有雜念,印光大師教我們修十念法,就是十句,十句佛號不一定是一口氣,不講求這個。只講求十聲佛號,從一到十記得清清楚楚,你看,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這個樣子雜念不容易進去。如果你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而不去記,不用心去記,它就有雜念進去。有雜念進去,這樣念佛生邊地,沒有雜念就入品,沒有雜念就是經上常講的「至心一念十念」,至心是真誠到極處。什麼叫真誠?曾國藩讀書筆記裡頭,跟「誠」下了個定義,就什麼叫誠?「一念不生是謂誠」,誠是什麼意思?誠沒有念頭,有念就不誠。淨宗只許你有一個念頭,不許你有第二個念頭,這一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我要到極樂世界,我要見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是佛教給我們的,這叫正念、叫正行。摻雜著雜念在裡頭,就把你的功夫破壞,打折扣了。所以往生還是念佛往生,為什麼生邊地?念佛裡頭有雜念。什麼雜念?懷疑佛智,懷疑自己善根,有這個雜念就生邊地。這個解答得好,把我們的疑問解開了,所以他是修善果往生的,不是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間雜故,令所得果,不得純淨」,道理在此地。

  「若此眾生」下,正勸斷疑知罪,懺悔求出。這是末後這一小段,「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就是這段。「罪本,《魏譯》作本罪」,意思是相同的。「《會疏》云:本罪者,疑惑罪也。」就是這兩種疑惑,懷疑自己善根、懷疑佛智。「望西云:疑佛五智」,懷疑佛五種智慧,「謂之本罪,非十惡業等」,十惡業不能往生,往生的人一定要斷十惡業。『深自悔責』,懺悔、後悔、自責。「義寂云:言悔責者,此省察心,名為悔耳。責,呵責其迷心也」。這個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之時,要常常提得起來:我一念錯了,為什麼又想這些事情?這個念頭才起,立刻就轉成阿彌陀佛,佛號念念相續,這就對了。所以這是檢點心性,懺除業障最好的方法,我們通常把它放在晚課裡頭。為什麼晚課我們選本經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六品經文全是講五惡五痛五燒,就是細說五戒十善的果報,幫助我們反省,幫助我們懺悔,幫助我們改過,用意在此地。

  早課我們選第六品四十八願,我們念念仰慕阿彌陀佛,念念想接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心願就在這一品經上,希望我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才是真正把阿彌陀佛變成自己,自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自心,用四十八願把我們起心動念轉變過來,起心動念全落在四十八願裡頭。平常這一句佛號它才管用,這句佛號裡頭具足四十八願,這一句佛號裡面具足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六品經的懺悔,這樣的早晚課沒有白做。古人定的早晚課是那個時代的人,這個諸位要知道,你看國家的憲法隔個幾年要修訂一次,為什麼?有的不適用了。現在我們的社會跟古代不一樣,古人在那個時候定的這些課誦能攝心,能幫助你提升戒定慧。現在我們用他這個功課,古人得到的利益,我們一樣都得不到,為什麼?我們沒有智慧、沒有定功、沒有規矩,所以那個課誦學不來的。五會楞嚴神咒,古人這個咒念出來是真靈,現在念的不靈。

  李老師當年教我們,他學過隱身的咒語,咒語一念,別人就看不見他了,隱身的。他念給我們聽,念完之後問我們,看到他沒有?看到,每個人都看到他,不靈。人家那個時候念靈,為什麼?他功夫到了。我們現在光學這個咒,沒功夫,所以不行。古人他定慧到那個,那個咒一念就感應,它就靈;現在沒定沒慧,光學語言,不行。鸚鵡也能學人說話,牠不是人,牠還是畜生。我們今天根性是遠遠不如古人,我們的課誦要往下降,降到最低,阿彌陀佛能救一切眾生。連釋迦牟尼佛法滅盡,最後的一百年,《無量壽經》在;《無量壽經》沒有了,還有一百年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是底限,它太偉大!我們今天用阿彌陀佛來做早晚課,用《無量壽經》,這個沒錯,現在末法時期。那些古人定的是像法時期定的,像法時期禪定成就,依照這個定的。我們今天末法時期淨土成就,要依《無量壽經》來定課誦,不是沒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所以我們淨宗這個課誦本,差不多也用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無論在家、出家同修,依照這個課誦本修學得利益。所以我們楞嚴咒、十小咒都不念了。我們的早晚課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做到心同阿彌陀佛的心,願同阿彌陀佛的願,早課;晚課,德同阿彌陀佛的德,行同阿彌陀佛的行。我們只有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個心願,願意親近阿彌陀佛,我們一心想見佛,不想離開佛,所以專修專弘。

  「望西又云:五百年終,宿障微薄,識其本罪,而生悔責。依悔責故障盡,即到阿彌陀佛所。」這就是在邊地上的人,他的業障慢慢也消掉,到消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就覺悟,就知道他自己錯了,知錯就能改,悔責是改過。改過才能夠求生,他已經生到極樂世界,求脫離邊地疑城,這樣才能夠到達,就見佛了,「即到阿彌陀佛所」,這就是見佛,見佛當然聞法,當然就入了品位。只要一入品位,自然就得到彌陀本願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他就大幅度向上提升。

  「又曇鸞師《略論》云: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這個意思跟望西講的一樣。「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末,方識罪悔」。「曇鸞、望西皆謂悔罪得出在五百年末」,認為五百年這麼長的時間,慢慢的他覺悟了,他回頭了。這種事情,在我們現前也常見,也能夠體會得到,譬如人在年輕時候做了很多錯事,年歲老了退休了,想想過去造作那些不善業,後悔了。年輕時候不知道,年老的時候曉得,為什麼?他的心沉澱下來,年輕的時候心浮氣躁。極樂世界邊地疑城這個地區,你確實是有善根、有福德,你往生了,但是往生的時候還有這些心浮氣躁的習氣,必須要把這習氣沉澱下來。為什麼?沉澱下來之後,你見阿彌陀佛,見佛聞法才得受用;否則的話,見到之後還是不得受用。由此可知,這一個階段是有必要的,沒有問題的人當然無所謂,有這些問題的人就有必要,要經歷這一關,在這個地方淘汰這些習氣,讓自己真正謙虛、真正悔過,這才能見佛。所以我們想,在這個裡頭的人也很欣慰,欣慰的是什麼?他終於到了極樂世界,他不會再退轉,這是自己非常欣慰之處。後悔的是什麼?後悔自己信心不足,來了,來了沒見到佛。

  但是《嘉祥疏》有另外一種說法,「有異說,疏曰:深自悔責,明不必一種。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滿五百歲。」跟曇鸞、望西的說法不一樣。曇鸞也了不起,沒有列入祖師的地位,他不比哪個祖師差,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人。他們的看法一定要滿五百歲,必滿五百歲他才會後悔。可是每個眾生遇緣不同,這善導大師的話,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遇到無比殊勝的緣分,這一生也有可能實報土上品上生,這有可能;遇到的緣下劣,往生淨土下三品往生,同居土。這些邊地疑城的,他們不一定,這裡頭有可能有善根非常深厚的,他為什麼生到邊地疑城?遇緣不同。他有疑惑,沒有遇到真正善知識,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斷疑生信。可是他信願具足,真往生了,因為疑情沒斷,到邊地去了,什麼時候覺悟回頭不定,有人很快,有人很慢,但最慢不會晚過五百歲,這《嘉祥疏》裡頭所說的。「以上二說亦不相違。五百歲末方識罪懺悔,乃邊地人中之多數。不待五百年懺罪得出,乃其中之上根也」。根性不相同,根性不相同從哪來的?都是從教育來的。前世今生有沒有機會受到聖賢教育?或者我們說得更白一點,從小有沒有接受過誠信的教育?印祖給我們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從小有沒有人教給他,要真誠、要恭敬?這是屬於善根。遇到在這一生當中,父母懂得教育,老師懂得聖賢教育,這個人善根自然就深厚。善根薄的也被教出來,那善根厚的就可想而知,這是決定能成功的。

  『過失盡已』,過去疑惑的這種過失懺除淨盡,「然後方得出離疑城,見佛聞法」。故知不論是五百年中,或者是五百年末,總而言之一句話,「總須宿過全消」,方得解脫也。這句話非常重要,一定要過失消掉,你才能出去。同樣一個道理,我們就能夠體會得到,能夠推想得到,人墮地獄,到地獄裡頭,要把他過去今生所有地獄業統統在地獄消盡,他才能出離地獄。人墮餓鬼道,餓鬼道是貪心,貪婪的業習一定是在餓鬼道斷盡,他才能離開餓鬼道,一個原理、一個道理。這就是說明,為什麼三惡道容易去,不容易出來,不是說不容易出來,因為你的罪業,要把過去生生世世罪業統統在這裡消掉,才能出得來。貪的習氣不斷盡,怎麼能出來?瞋恚的習氣不能斷盡,怎麼能出地獄?瞋恚裡頭包括傲慢、包括嫉妒,傲慢、嫉妒、怨恨、不平,都是從瞋恚衍生出來的。於是我們就曉得,三惡道是消惡業障的,三善道是消善業障的,全是消業障。業障是自己造的,天堂、地獄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天堂、三善道是善業功德所成就的,地獄、餓鬼三惡道是惡業功德所成就的。我們總是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清楚明白怎麼?不懷疑了,疑根拔除,往後修行就容易了。我們接著看下面一段經文: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後面這一段,世尊苦口婆心勸我們要斷疑生信,疑惑的傷害實在是太大太大了,特別是我們這一生當中,已經遇到這個法,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現代人業障重,於這些大法首先就是懷疑,這個懷疑不能怪他,他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就是普遍懷疑的時代。你生在這個時代對聖教不懷疑,真叫稀有!我們見很多人先對這個聖教有信心,很相信,很認真修學,可是遇到一個緣碰到,他就把信心失掉,轉信他教,那叫真可惜。如果這個人還有善根,還是有福德,有佛菩薩、善神保佑他,他吃盡苦頭到最後又回來了。有,不是沒有,但是不多;墮落下去,回不了頭來的人很多。最後回頭的我也看到過,我早年有一次在台灣南部講經,煮雲法師邀請我的,在鳳山,遇到一位老居士,我那個時候大概頂多五十歲的樣子,這個老居士有八十多歲,退休的,是個將軍。早年信佛,中途退掉了,去學道,學其他宗教。到了晚年的時候,八十多歲又回頭,他想想看:那些東西還不行,解決不了問題,現在年歲大了,我專心念佛。告訴我,他每天念三萬聲佛號,怎麼念法?他不是在佛堂,他住在農村裡頭,在散步,一步一聲佛號,他走三萬步,每天早晨走三萬步,念三萬聲佛號,這很好。所以八十多歲紅光滿面,身體很好,運動量夠,他用這個辦法。所以我看到他,我也很歡喜讚歎他。他偶爾也來聽經,所以這是廣學多聞,轉好大的圈子,最後還轉到念佛,不錯,只要能轉,他就能成就。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即得往詣無量壽所』,這句經文。「《嘉祥疏》云:即得者,不隔時義。」立刻,立刻他就見到佛了。「謂才出蓮胎,立即見佛聞法,不再經歷時刻」。一點耽誤沒有,一出蓮苞就見到阿彌陀佛,就聽到阿彌陀佛講經說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蓋以其人生前智慧不明,知經復少」,經教學習不多,阿賴耶裡頭經教的種子少,所以智慧就差一些,現在緣成熟了,「今雖親見彌陀,耳聆佛訓,但以心垢未除,情見猶存,故須多聞薰習,增長智慧」。這個過程是必須的,阿彌陀佛雖然加持你,自己還得要用功。自己不用功,你的智慧、德相、神通不是自己的,是佛加的,也管用,不是不管用,但與自己總是隔一層。所以佛加是一回事情,自己還要繼續努力用功,不能懈怠。「多聞薰習,增長智慧,始能信解佛語」。這個幾句話也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現在是這個境界,不能不學,不能退心,不能中途改變主意,那就錯了,一定要堅持到底,為什麼?堅持到底會見性,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路走一半就回頭,就改變方向,那就大錯特錯;不改變方向、不回頭,一定可以達到目的地,目的地就是明心見性,就是見性成佛,這比什麼都重要。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