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7年幸福人生講座-弟子規種子教師研習營(二)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八集)  2007/7/10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237-0008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老師,大家下午好。

  我們早上有提到「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欲知人者先自知,欲愛人者先自愛,欲助人者先自助」,還有「欲論人者先自論」。我們今天自己假如沒有做好而去評論他人、要求他人,對方的內心很難接受得了。你自己沒做到還要求我,俗話講的五十步笑百步,這就很難讓人家心服口服。孔老夫子在《中庸》當中就講到「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教導我們人與人相處無怨的方法,無怨就能夠和睦相處。所以這個先後順序是先要求自己。正己而不求於人,我們要求自己正己了,不要求別人,那別人還是不會變,為什麼不他先變?你看其實我們在面對這些經句的時候,一來不老實,我們假如老實做了,就能夠得到好的結果。不老實做,我們昨天也跟大家提到,老子說「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大道其實並不難行,只要老實的力行做人的道義,路自然愈走愈寬廣。但是我們很難老實面對,或者是相信這些經句,以至於去相信別人,我們能相信別人會變好嗎?這個都考驗我們對這些經句的信心。「人之初,性本善」,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不然我們人與人當中很難真誠相待。沒有真誠相待,彼此的關係當然就不可能處得好。

  我們再體會看看,當他人帶著有色的眼鏡看著我們,我們舒不舒服?當然不舒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看到小花的爺爺,我們看到許浚,他們的人生複不複雜?他們的人生不複雜。他們抱持的人生的信念,我們不願意見死不救,抱持的是師父的教誨,一定是要當心醫,把病人擺在第一位。他吃虧了嗎?他並沒有吃虧。其實最有福氣的人就是能老實依教奉行的人,那個最有福氣,一來他理得心安,二來他能有很好的果報會現前。

  我們早上提到這位幼兒園的園長,她來上完課之後她說有個秘密要告訴我們,就找我們去他們家吃飯。她本來沒吃素,知道我吃素,她在幾天的時間,買了一本食譜開始一道一道的練習做。她是汕頭人,汕頭的女人特別能幹,而且汕頭很注重孝道,男主外女主內,所以男人在外面事業做得很大,但是他沒有後顧之憂。後來我到他們家去的時候,真的像辦桌一樣,十幾道菜琳瑯滿目,而且很多做法我連看都沒看過。所以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人真想做事的時候,她一定能把它做得很好。她從來沒煮過素菜,那天當然吃得挺飽的。結果她就告訴我們說,她上課以前就已經申請要離婚。後來聽完課,本來都是看著對方錯,這口氣就是嚥不下去,突然在聽課的過程體會到自己還是很多做得不足之處。所以一反思,就不情緒用事了,反省自己。

  剛好申辦單位就打電話來跟她講說,該妳了,可以來辦手續。她說不離了,這開始轉變從自己開始。本來其實她在家裡是比較兇的,先生都不敢惹她。所以有時候女人事業做得大,不一定是好事,而且女人太強,太辛苦了,女人一強,男人就弱。結果女人又要照顧孩子,又要扛起家裡的經濟,那是很辛苦、很累人的事情。女人又賺了很多錢,結果先生又抬不起頭來,覺得在家裡找不到自尊,你看這個男人會跑到哪裡去找自尊?這個我比較沒經驗。這樣的情況,你看愈辛苦的女人,反而不見得好,做到流汗,反被人嫌。在外面賺了很多錢,結果家裡孩子沒有教育好,這很可能成為女強人一生的痛。而男人的特質他就是比較陽剛,比較承擔,假如他在太太的面前都提不起尊嚴,他怎麼可能會好受?所以我們順著男人這種陽剛氣,多給他鼓勵、多給他支持,反而他的潛力容易施展出來。

  我們在海口有幾對夫妻,太太本來都是很強,都在企業裡面當主管。聽了課之後懂得反思,慢慢講話也沒那麼傲慢、沒那麼苛刻,甚至於反思到自己有些不妥之處,還給他先生道歉,給她先生說對不起。她的先生第一次聽到她說對不起的時候愣住了,瞪大眼睛對著她說,對不起三個字居然從妳的嘴巴裡面說出來。當下太太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會怎麼反應?「我已經說了,不然你要怎樣?」這樣不行。當下要體會得到,人跟人要用心靈去交流,不能在文字當中自己在那裡氣得半死,自己在那裡執著,要體會得到人家的心聲。先生並不是對我們的改變不能接受,而是這句話讓他覺得太突然,讓他覺得苦日子難道結束了嗎?所以他這麼講反而這個太太更加的對他恭敬,她就慢慢懂得鼓勵、懂得肯定她的先生。有一天她就跟她的先生講,她說我覺得你很可靠,所以我想不工作了,在家裡好好帶孩子,有時間還可以出去推廣《弟子規》,推廣中國文化。她先生聽了之後對她說:妳再等我半年,我好好再努力,整個經濟基礎都沒有問題了,妳再辭職。過了幾個月之後,她先生有一天面帶笑容的告訴她:太太,妳可以辭職了。

  所以在海口有句名言叫做「女人坐下了,男人就站起來了」,這一句也是一個我們海口的一位男士,他自己有一次在上台分享的時候說到。他說當初太太比較強勢,他也沒有跟她有什麼言語的過節,但是不要以為我們男人懦弱,我們其實是為大局著想,不然鬧到底要鬧到成什麼樣子?我怎麼講到這邊來了?這夫妻的道理維繫著天下的安定,家庭是整個社會的細胞,而家庭的安定與否在夫婦關係上面。

  所以這位太太她說不離婚,從自己開始改變,本來看很多事情不順,先生不好,員工也不受教,很懶惰,就是感覺上好像看這不順眼、看那不順眼。反而從自己開始修正起來,她的世界就開始變了。有一天她主動給她先生燙衣服,她的先生走進來愣了一下,然後對她說:妳今天有點不正常。當下說她有點不正常,這就是因為他們久旱逢甘霖,一下子還沒回過神來。

  有一對夫妻結婚,孩子還不到一歲,離婚了。離了婚之後,這個太太剛好有一個算是表姊,有聽過《弟子規》,有聽過這個講座,她的表姊就趕快把這四十碟送給她的表妹。這個表妹回去當天晚上就看到深夜,她剛離完婚,看到深夜,不到一個禮拜四十集都看完。你看人想不想學習?她想,可是她沒有遇到這個緣。我們可以感受到,人生總在遇的緣不一樣,這些道理不是我們不願意深入去體會。所以我們感受到正法的緣不容易遇,應該我們要抓住一切的機會去廣宣流布,把這些正知正見、經典介紹給人。所以我常常都會帶著經書放在車上,一聊起來滿投機的,趕快跑回車上拿一、兩本給他,大家不要一次又拿十本,會把人家給嚇死了。以至於我到學校去,剛報到的時候,填出生日,然後一些興趣,填到興趣的時候,我就給它寫「讀經」。就會有同仁來問我說,你是不是那個喜歡讀經的老師?我說就是我。就有一個機會跟他談經典,抓住每一個機會。

  這個太太她看完之後就反省,就主動到了她先生家,婆婆也在,然後面對家人,她就很深刻的、很恭敬的懺悔。談了一段話,看到先生跟婆婆都有點像驚弓之鳥一樣,到底真的還是假的?看那個狀況,他們一下子沒有辦法接受。她回來之後,她並沒有氣餒,又主動跟她先生溝通這些處世做人的道理。後來也把片子送給她的先生看,聯絡一段時間之後,有一天就一起去喝了咖啡,喝著喝著兩個人就一起又到了法院去復婚。你看那個孩子還不到一歲,假如這個婚姻就這樣沒有辦法再恢復圓滿的話,這個孩子的人生很可能又有很多的風波。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體會到,很多孩子他的行為比較偏頗,往往是家庭的機能沒有發揮好,很多都是單親、隔代教養這些情況。所以,家庭的健全直接影響孩子健全的人格,我們不希望再看到這些破碎的家庭,有這個機會應該盡力的讓家庭都能薰習這些智慧、薰習這些聖賢的教誨。

  這位幼兒園的園長她的先生說她,妳今天有點不正常。結果她非常神態自若,很平緩的告訴她先生說:「我今天很正常,我以前很不正常,我以後也會很正常。」你看這三句話很篤定的講給她先生聽的時候,她的先生在這個當下對她的態度轉變了沒有?你們都沒有感受到她的真誠?一定會改變。人在做事天在看,人也在看。夫妻關係轉變之後,孩子,孩子能不能感覺到爸爸媽媽處得好不好?那一定感覺得到。今天假如夫妻都處不好,我們在跟孩子談一堆道理,他們心裡能信服嗎?不容易。所以轉變之後孩子也變得很受教,而且她的孩子還都有到我們文化教育中心去參加五天的課程。你看正己可以化人,不求於人可以轉變。

  後來她從本來辦幼兒園跟人家是所謂的競爭關係,她轉變了,人賺那麼多幹什麼?最重要的是學生,最重要有沒有更多的人能有這個福分來學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她開始帶動她的這些老師們一起學習,每個禮拜都有學習。她有這個善願就感得好的老師每個禮拜去給他們上課,上到最後她自己也學得挺好的,她自己到其他的幼兒園去幫人家上課,義務幫人家上。你看,是同行之間對立、衝突,她的人生會快樂,還是這一步跨出去了,大家共存共榮來得好?共存共榮更好。現在各個行業的惡性競爭,最後損失、遭殃的是誰?還是消費者。所以在企業裡面,競爭的意念應該轉成共存共榮這樣才是對的。

  她帶著自己員工學習之後,這些員工很受益,孝心起來了,孝心起來才有可能盡忠職守,對自己的父母不孝,怎麼可能會對領導盡忠!所以心性轉變之後,這些很年輕的老師對她都很尊敬。她就說到本來母親節、教師節,她也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她用心去照顧自己的員工之後,遇到母親節、教師節,她的房間裡都會有很多花送過來。你看有沒有依報隨著正報轉?她一轉,境界就轉。

  在這過程當中,她其實首先面臨的是觀照自己有沒有孝悌?有沒有自己立身行道?她反思到自己跟哥哥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聯絡了,有些隔閡。我們在家庭當中體會到,最常見的隔閡是什麼?《弟子規》的兩句話「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往往家庭的衝突都出在金錢跟言語上面的問題。她跟她的哥哥就是因為錢上面有些不愉快,接著就沒有聯絡了。她學到「兄道友,弟道恭」的時候,才體會到兄弟睦是孝在中。本來還沒有學都覺得說我對我的母親很好,我拿回去的錢還比我哥哥多。現在體會到,老人家哪是說那麼在乎我們拿這些錢回去。其實很多老人,孩子拿錢回來,他有沒有花?沒有,甚至於還存起來,最後還是要給子女。有些為人子女者都體恤到老人很節儉,都刻意把給父母的錢都換成一塊的、五塊的,這樣父母才肯花一點,假如是一百塊的幾乎都不動,所以這個都體恤很入微。

  她就跨出那一步,主動去找她的哥哥,當車子在她哥哥門前停下來,她哥哥正在院子,突然看到她的出現,愣住了。馬上就跑進自己屋裡面去,她站在那裡,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結果過沒多久,聽到她哥哥房子裡面傳出來哥哥帶著自己太太(她的嫂嫂),邊走邊說「妹妹來了,妹妹來了」。這個哥哥高不高興?高興。其實彼此都覺得應該要打破隔閡,但是都在那裡為什麼不她先?為什麼不他先?結果你看撐了那麼久,誰最擔憂?對!那還叫孝順嗎?

  我記得有一次在北京,有個女士,那都是中年人了,當天回去以後打了一通電話給她妹妹,她跟她妹妹兩年都沒有聯絡過了。就因為兩年前,母親也在,發生口角,意氣用事,都沒有再聯絡。這個姊姊打過去之後,對妹妹馬上道歉。結果一道完歉,她的妹妹就在電話那頭哭了好一段時間才平靜下來。這姊妹的問題才化解。幸好只有兩年,假如沒有化解開來,兩個人都是癌症的高危險群,內心都有這麼多的不愉快,血脈都會受阻。而且這個怨不化掉,會不會影響下一代?會。對!整個家庭當中都覺得氣氛很詭異。所以「勿以小嫌疏至親,勿以新怨忘舊恩」,不要因為小小的嫌隙,就把最親的親戚都給疏遠了,勿因一些不愉快、一些摩擦,就把人家對我們的恩德都忘記了,這樣就很苛薄寡恩。福田就在心耕,我們的心能否都跟厚道、念恩相應,非常重要,人的禍福往往在一念之間就有很大的差別。她的大嫂出來之後就對著她說了,「妳來了真好,我們馬上聯絡媽媽,把媽媽接過來,我們今天好好吃一頓團圓飯」。所以我們人生當中跟這些親朋好友都應該惜緣,珍惜這一段好的因緣,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就鬧得不愉快。所以,兄妹之間的情況也改善過來了。

  那朋友之間,他們本來是因為做生意的,朋友相聚的時候常常都是談哪些地方房子比較貴,自己又賺了多少錢。好像聚會的時候都是談這些物質的東西多,談啊談啊,好像對彼此的人生也沒有什麼大的幫助,甚至於還會造成人比人氣死人都有。結果那次聚會的時候,她就這個話她也沒有接上,也沒有跟他們有太多的交流,她只是默默的在那裡聽。她以前這些朋友就說了,「妳今天怎麼都不說話?」她就對他們說到,「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覺得我也不是一個好太太」。這幾段話講下來都是反省自己,在她這些朋友的耳裡聽到覺得很不可思議。以前都是談誰不對、誰不對的,怎麼今天她是反思自己?那個氣氛整個就很不一樣。所以後來那一段時間,她就辦了一個幸福人生講座,自己跟這些朋友交流起來。交流完了大家要回去了,這些朋友有的是男眾,送她,對著她說:下一次我們聚會,我把我的太太也帶來,跟妳好好聊一聊。你看朋友這段緣,應該是成就彼此的人生、彼此的家庭,這才是結善緣。這個朋友她自己變了,所有的人事環境也就跟著變了。所以,當我們覺得人事環境沒有變,根本的原因要從我們自己做起,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段話把人生的道理講徹底了、講絕了。

  我們早上也提到化民成俗,化是感化,是正己化人,不是先要求別人。早上也提到這位讀書人許衡,他在那裡並沒有因為自己口渴而去摘人家的水梨,但是這些人摘的時候看著他,他都不動。你看人的慚愧心出來了,可是慚愧心會忽明忽暗,慚愧心假如突然暗下去,就會「倘揜飾,增一辜」。他們就給許衡先生講:這個梨子又沒有人的。諸位老師,梨子有沒有人的?梨子怎麼可能是沒有人的!他說又沒有人的,這時候您會怎麼接話?「怎麼有可能沒人的!」這樣就顯得會讓他們很難受。所以我們感受到這些讀書人的言語都是很溫和善良,還給別人留面子。所以許衡講:「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這個梨子有可能沒有人的,但是我的心難道沒有主人嗎?我怎麼可以讓我的心起貪念去盜人家的東西?後面這段話我加的,他只有說「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他引導他人從自己的起心動念處去看,不要覺得好像拿了個水梨好像佔了便宜,在這個當下我們的心性有沒有墮落?心性墮落,福報就折損了。

  所以,他到的地方,因為他的德行感化,他用身教,非常的清廉。到了很多樹果子掉下來都爛了的時候,當地的孩子經過看到了也絕對不會撿這些水果。你看那種德行的感化,讓一個地方都以他為榜樣來效法。所以化民成俗,這是我們從事教育,以至於我們人生扮演的角色要把它扮演好,也是要化民成俗。比方我們是家長,這個民可以是我們的家人,孩子需不需要民化成俗?俗是什麼?好的家風。你們怎麼好像都很無辜的樣子?「其必由學乎」,我們要達到好的家風,用什麼?很重要的,家教。而其實家教又絕對離不開正己,以身作則。

  前幾天跟大家講到,要問來應試的老師「什麼叫教育」。在《說文解字》當中,把教育兩個字給我們講得非常清楚。「教者,上所施,下所效」,這個「教」字,古字是這麼寫的,上所施,下所效。這個註解告訴我們上行下效,而其實在字當中也已經把這個義理顯露出來了。你看左邊兩個叉,下面一個孩子,大人、父母打一個叉,小孩自然效法、模仿打第二個叉。這個告訴我們上行下效,身教的重要。結果我們現在跟很多成人交流的過程當中,成人都會抱怨:我都跟他講過道多少次了,他就是講不聽。從這句話有沒有聽出問題來?教育是用講的嗎?不是。你看希望孩子好學,結果自己在那裡看電視,孩子能服氣嗎?當然很難服氣。我們還在那裡,當然因為沒讀過《弟子規》,「勢服人,心不然」,叫孩子趕快去讀書,不然家法侍侯。你們怎麼這麼熟?我每次講到這個的時候,很多成年人邊聽然後頭低下來在那裡笑,「怎麼在說我?」所以你自己要好學,不然你在那裡看電視,孩子心裡不服,縱使你叫他上樓去了,他可能他的神識還在哪裡?還在那個電視的劇情裡面。

  我的父親他們都是在書房裡面看書,所以我們也習慣不看電視。後來我父親他們單位,他在銀行上班,之後要成立一個證券所,就派幾個同仁一起去補習,準備考試。派去的人當中,我爸爸的年紀最大,已經五十歲了,重新進入補習班,其他都三十幾歲的同仁一起去考。在那段時間,我回到家裡看我爸爸很認真在那裡準備考試,那個神情、那個用心,我們有沒有感動?很感動。後來考試結果只有一個人考上,你們有神通都知道,就只有我爸爸考上。所以好學不是講的,是做給孩子看,就很令孩子感動,就覺得不好學比起爸爸太慚愧、太丟臉了。

  而右邊這個是一隻手拿著樹枝,做什麼?不是打,是提醒孩子。有沒有孩子教他一次他馬上會的?有沒有?沒有!都一定一而再、再而三提醒,讓他形成習慣。假如有講一次就聽的,諸位老師你一定要把這個小孩介紹給我們,他可能是顏回轉世,他能做到不二過。一般來講都是要不斷的提醒。右邊這個拿著樹枝,代表著父母、老師不厭其煩的教導。從這個字其實就把教育最核心的問題,身教跟耐性點出來。你看一個字能把最核心的問題完全呈現、完全開顯,這個全世界只有這種文字能辦到,只有中國字能辦到。而我們真正冷靜下來,在我們教學的過程當中遇到的瓶頸,往往都是這兩個沒有做到位。

  「育,養子使作善也」,這句話也點出來,教育核心在能真正成就孩子的善良,「性本善」把它開顯。那我們自己要先知道什麼是善才能夠幫助他,一般很多父母他覺得「養」是什麼?把他養大就好了。反而是很多學歷不是很高的父母他們有一個心境,我的兒子書讀得好不好,看他的造化,但是我不願意我的孩子成為社會的負擔。你看反而學歷不高的家長他有這種心境,學歷很高的家長有時候老師管他的孩子,他反而覺得你不要管我的孩子,我懂得比你還多。我們從這裡就感受得到,當沒有啟發德行而學歷高的時候,不傲慢都難。我們看到現在一些高學歷者他比較傲慢,能怪他們嗎?那還是我們整個教育要省思。我們這個德跟才的位置是不是要修正了?教德行才是根本問題,這是教育的重點。所以這裡你看這身教為要,而且要很有耐心才能夠化民成俗。

  我們再看到,這個民假如是一個班?那我們的對象是什麼?學生。成俗成什麼?班風就出來了,好的班風,把《弟子規》每一句都在我們教室裡面、生活當中自然呈現出來。「置冠服,有定位」、「兄道友,弟道恭」、「凡是人,皆須愛」,希不希望這每一句都是我們的班風?你們好像不大希望。我記得我那時候在龍肚國小的時候,因為那學校很漂亮,在山區,接近山區的地方。常常因為鳥很多,鳥多的地方,學校不能用透明玻璃。因為透明玻璃牠沒看到,牠高速之下牠就撞上玻璃,有的就撞死了。結果學生一看到撞死的小鳥,就會趕快抱到,蔡老師、蔡老師,就抱給我了,我就開始跟牠念佛,因為牠的體溫還在。諸位老師,不只是人有中陰身,人要脫離這個身體要八個小時,鳥要幾個小時?可能不用那麼長,但是也要幾個小時。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牠放在佛號機旁邊,讓牠聽著佛號,安詳的到另外一個牠的因緣去,更好的地方,很可能轉世當人都說不定。

  所以我們面對生物、生命,都要有這分對牠們的祝福,當然不可能去歧視其他的動物,其實靈魂都是一樣的,我們對生命不可以傲慢。我記得我那時候曾經在台東住過一段時間,在台東一個佛寺住,那個時候佛寺裡面有一隻狗,叫小胖狗。這隻狗牠很有靈性,每一次我們要誦經的時候,牠就會一起跑過來,莊嚴肅穆的站在那裡。那個引磬一敲,牠就開始唱和,真的很認真的表情,每天都是這樣。有時候牠會忘記,然後一聽到引磬敲了之後,牠就會哀號著,意思好像:對不起,對不起,我遲到了。就又趕過來補幾聲,跟著一起念。

  牠很有靈性,假如看到沒什麼修行的人來到佛寺,牠都當沒看到;德行不錯的,牠都感應得到,德行好的牠馬上就像自己是主人一樣,「長呼人,即代叫」,牠來接待,然後就走在前面帶他們去逛一逛。這個人要回去的時候,牠就會在前面幫他開道,因為有山坡要下山坡,牠就自己跑在前面引他們下來。引下來之後,還帶了差不多一、兩百公尺,牠就會自己退到旁邊,然後等車子過。人家車子開過去之後,牠還在那裡等,等到看不到的時候牠才回過頭來。這個都是我親眼所見,所以我都不叫牠小胖狗,我都叫牠師兄。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弟子規》是什麼,牠就已經做到「過猶待,百步餘」。所以人不能太傲慢。

  後來我也聽到一個公案,這個公案也值得我們省思。在佛陀那個時代,阿難尊者跟他的一個師兄,剛好遇到一個情境。他這個師兄長得比他還莊嚴,有一天剛好出去給一個老太太講經說法。結果一進去,那個老太太很不高興,不接受,用掃把把他轟出來。諸位老師,當有一個人你很真誠對他,他用掃把把你轟出來的時候,你作何感想?這時候要想到哪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生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這是真相,人能這樣明白了,心平氣和。所有的一般人看的壞事,原來都是我以前對人家不好,所以心平氣和接受,很可能這一段不好的緣就轉成善緣。這個一轉,人生就愈來愈多都是善緣,就會愈走愈寬廣。阿難也到這個老太太的家裡面去,結果不只沒把他轟出來,還把他奉為上賓接待。這個時候阿難尊者還給她講經說法。

  這件事情他的師兄知道了,就很不平衡:奇怪了,我長得還比較莊嚴,怎麼下場跟他差那麼多?就去問佛陀。佛陀就說,因為你們兩個前世走在道路當中,看到了一隻死老鼠。那個死老鼠剛剛往生,神識還沒脫離的時候,你就起了一個念頭「髒死了」,有嫌棄牠的意思。但是阿難看到了馬上生憐憫心,就把牠埋好了。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起一個念頭排斥這個生命,才起一個念頭,感來的果報是什麼?會被什麼?會被轟出來。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要不要小心?要。為什麼這輩子常常遇到很多很衰的事情?原因在哪裡?所以壞的念頭不能起,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你看阿難起個善念,感來的是什麼結果?不是人家奉為上賓有好茶喝,這個是不是重點?重點不要抓錯了。重點是在結這個善緣,下輩子能把聖教介紹給她,成就這個人的修行。就因為一個善念就可以成就一個人,好不好?好!所以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後來在海口,有一天我跟兩位老師一起走在路上,突然看到兩隻死老鼠,會考試,你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心境我們有沒有真正去領受。其實這兩隻死老鼠,可能是觀世音菩薩,來給我們考試看及不及格。當下我們兩位女老師一看到馬上退到兩旁,當然那個一看到難免都會比較有一點驚慌,我就蹲下來,就把牠撿到一旁把牠埋好。其實當我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這兩個老師馬上就過來一起幫我的忙。埋好以後我就跟她們交流。我說,我們都聽過這個阿難埋老鼠的故事,這個故事到底給我們什麼啟發?你看這個小老鼠剛往生,牠的神識可能在附近,這個時候你很真誠對待牠,牠能不能感覺到?可以。牠可能現在腦子裡還在那裡想,都是他們給我害死的,牠還有怨恨。這個時候你趕快念往生咒祝福牠,勸牠冤冤相報何時了,牠可能就到好的地方,到善趣去了,牠可能就做人了。其實我的如意算盤是打很遠的,我很怕我二十年之後講課沒人聽,突然看到所有的人都被我講跑了,只有兩個人在那裡,其實都已經打瞌睡了,但是不忍心離開,很可能就是那兩隻死老鼠。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在大陸有個法師他已經一百歲了,他在幾十年前,文革的時候被下放。下放以後,這個出家人他有修為,他能隨緣不抱怨,到哪都好,都可以演說正法。最後他被派去管一群鴨子,養鴨子,最後管一堆,他每天也勸牠們,給牠們皈依,給牠們勸,勸牠們念佛。後來文革結束了,他又回到一些寺院去做住持。剛好就有大學生來了,就跟他說,法師,我最近常常作夢,夢到鴨子在飛,夢了好多次,不過我也不知道原因在哪裡?今天看到法師心裡很高興、很歡喜。他就給法師頂禮,結果一跪下去,鴨子出來了,就現鴨子的型出來。這個都是二、三十年前這個老法師勸的鴨子轉世來的。所以諸位老師,假如怕以後講課沒人聽,看到這些昆蟲螞蟻死掉了,我們都要祝福牠。這個故事還沒講完,欲知後事如何?好像在演布袋戲。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