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節要—欲廣福田,須憑心地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05/11/13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WD19-010-0011

  《佛說十善業道經節要》,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諸位同修,請大家看《節要》的經文當中,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這個經文從上面數下來第十一行:

  【汝今當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請放掌。上一次我們這段沒講完,講到『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這段沒講完,我們今天繼續跟大家報告。這個經文簡要,但是它的內容非常深廣。「於諸福田」,於是對於,諸福田這三個字就是福田很多種,可以說種類很多。田是生長五穀雜糧,佛是用這個來比喻我們修福,要真正認識什麼是福,用田來做比喻,就是這個福修下去,後面真正得福報,能結果。就好像我們種五穀雜糧,你要找良田好的田,肥沃的田,你種子灑下去後面就開花結果,你的收成非常豐盛,愈好的田它生長就愈茂盛,收穫就愈多。如果你去種到一個不好的,都是石子、沙,沒有營養的土地上,那個種子灑下去,恐怕一百年都長不出東西。所以於諸福田,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福田?如果我們不認識福田,你未必種到福,未必修到福這是一定的。好像我們不認識這個土地到底是肥沃不肥沃?我們外行不懂,你隨便亂種,如果運氣好種到好的,運氣不好,恐怕就種到不好,後面都沒有結果,白費力氣,我們修福也是一樣。所以這個福田,意思就非常深,這要引申那是相當廣泛。

  我今天看了《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它有一篇「福田心地圖」,這個有印給大家,我請志明幫我打字印給大家參考,來對照這句經文。這句經文四個字,但是你去引申,你去找相關資料就相當多了。如果我們沒有找一些相關資料,這樣看過去,我們對福田這個概念還是不很清楚。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找經論、善書來補充說明,我們會了解得更詳細、更深入。《安士全書》講福田心,「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我們在《六祖壇經》也看到,惠能祖師給大家開示,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指我們的心,所以我們這個心是真正的福田。現在就要看我們怎麼用心,你存什麼心?你用心用錯了修不到福,你存心、用心對了,你無時無刻都可以修福,時時刻刻都可以種福、修福。如果深入大乘經典我們對這個道理會愈明白,的確「欲廣福田,須憑心地」,就是看我們的心。俗話又說量大福大,你的心量大福報就大,心量小福報就小,所以說量大福大,這也是說心。《了凡四訓》講布施修福積善,也發揮得相當的有深度,他講到三輪體空,那是入大乘境界。如果三輪體空,你布施一塊錢、一分錢,福報都無可限量。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參考《地藏菩薩本願經.校量布施功德緣品》,這品經就是有的人布施,他得到一生的福報,有的得二生福報,有的得三生福報,有的得十生、百生、千生,有的生生世世享受福報。為什麼有這些差別?像這些經典,跟《十善業道經》這四個字都相關。所以我們看《十善業道經》,也不能輕易的這樣看過去,我們對這句經文,實在講概念還是很籠統,什麼是福田。

  「歡喜敬養」,生歡喜心,敬是恭敬,養是供養。他為什麼歡喜恭敬供養?有的人為什麼他生不起歡喜心去恭敬供養?這個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他不認識福田,他也不曉得怎麼去種福田,這個種下去到底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功德利益,完全不知道,不知道,他就很難生起歡喜心。所以照一般講,大多數一定對經教要深入的了解,尤其對因果的理論與事實要深入了解,他才會歡喜來恭敬供養。如果他不了解,他也能歡喜恭敬供養,這個人他是過去世在佛法種深厚的善根,雖然他不懂這些道理,但是他遇到了他會很歡喜來做,這是過去世的善根。如果過去世沒有種這個善根,你要他歡喜恭敬供養很難。甚至有的人,你請他發心還要被他罵幾句,比如說供養出家人,他會罵你,你這個大不孝,懶惰不想工作,去出家給人家供養,省得去工作賺錢,他不了解。所以一定了解,才會歡喜恭敬來供養。

  我們現在請大家看看這個圖,「福田心地圖」。三種福田,上一次也跟大家大概提一下,三種福田,三種就是三大類。其實這個三大類,你發展出去是無量無邊的,因為我們講經說法一定要歸納來講,這樣才好講。如果太多、太廣泛,不好講,聽的人也抓不到重點。第一個是「報恩田,父母、師長、和尚」,這是一類恩田。這裡講的主要對父母、師長,和尚就是老師,不管是世間法的老師,或者出世間法的老師,恭敬供養,他生活當中所需要的,我們要照顧,這是恩田,每個人都有父母,在家裡就可以修很殊勝的福田。但是現代的人,他不懂修這個福,不懂得孝養父母,現代這個時代都是父母在孝養兒女。你看看,現在都是兒女長得很大,父母還要為他燒飯,為他洗衣服,你說這真的是孝子賢孫,孝養兒女,跟以前就不一樣,顛倒過來。這樣是損那個兒女的福報,損他的福報。

  但是現代的父母不懂,為什麼不懂?因為沒有接受聖賢、佛菩薩的教育不懂,以為這樣做是愛護兒女。他不知道這樣做,反而是害了他的兒女,損了他兒女的福報。我們現在看這一代的,兒童都開始享福,上課車子接送,回到家裡就像皇帝一樣,什麼事也不幹,父母要給他做好好的來供養他,他還不高興。但是,做父母的人也心甘情願這麼做,一直到長大成人還是這樣做。你說這樣的兒女他怎麼會有福報?大概不要說到晚年沒有福報,他中年福報大概就沒有了,到中年就沒有了。福報沒有是什麼現象?他苦難就現前。甚至福報比較薄的,過去世種的福比較薄的,這一生沒有繼續修福,祿盡人亡,福祿享盡他壽命就到了,人就死了。現在這個時代養兒女,不懂得怎麼去教兒女,像我弟弟、弟媳婦,我看都給兒女做得好好的,我是出家人也管不著,這要看他兒女以後自己的造化。

  我跟我弟弟小時候沒那麼好命的,命哪有那麼好?讀小學的時候回家,第一件事情要學煮飯,以前又沒有瓦斯,是燒那個灶,剛開始在學不會燒,火起不來,都是煙,真的淚流滿面。如果有時候貪玩跑出去,那這下回去就慘了,一定被抓起來打一頓。小孩子大家都貪玩,有時候跟我弟弟放學回家,看到小朋友就去玩,是比較晚回去。超過本來是應該要回去準備洗米煮飯,還有分配工作掃地,或者以前我母親有種菜,還要拿菜去賣,你不做那就會被修理。所以回去地掃得很乾淨,吃過飯洗碗筷,幫忙帶妹妹,妹妹小要輪流幫忙背,以前沒有這種娃娃車,就是用背的,要背,輪流。像我這個年紀,在年輕的時候都沒有什麼享福,都是要做一些苦差事,家裡做事,外面做事,但是這個福報晚年才慢慢現前;在年輕、年少的時候,是絕對沒有享福的。這是講福田。像我母親她還有一點古人那種教育的淵源,所以她教小孩就是要他修福。以前不懂,小孩子總有時候做的心不甘情不願,但是現在學了佛,讀到佛菩薩、聖賢的教誨,才知道過去父母的要求是對的,是要我們年輕修福,不要年紀輕輕就一直在享受福報。

  所以我們中國人享福,是把福報留在晚年,這個跟外國就不一樣。外國是年輕就開始享福,年老就很孤單,年老的時候福報就沒有了,這是東西方基本上的一個觀念不一樣。根據佛法的教導,也是年少一定要修福,你福報累積到後面,愈往後累積就愈殊勝。所以在家裡你好好孝養父母,這個福報每一個人都有,都有這個福田在,就要看我們懂不懂得去修?懂得修,在家裡就很好修,盡心盡力孝順父母、供養父母,這個福報非常大。所以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供養父母的福報,等於供養等覺菩薩,你說這個福報多殊勝!所以父母是我們現前的福田。但是現代的人不認識這個福田,福田在家裡,不知道去種。

  師長,學校的老師或者在佛法裡面的老師,這個和尚特別是指佛門,像我們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我們對他歡喜恭敬供養,這是福田。師長、和尚並不是說你要供養他很多物質上的,物質上夠用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要依教修行供養,這是師長、和尚是最期望的。如果能夠依教修行那是大福報,你得的果報不可思議,這才是最主要。在生活當中的照顧,衣食住行當然這是需要照顧,需要供養。但是最重要,師長並不是只希望供養他物質上的生活,他教導你的,你都不肯去做,他也會很失望,所以這點我們一定要明白。父母、師長、和尚,我們除了物質上的供養,最重要的還要依教修行供養,這樣得的福報就不可思議,這是最上的福田,也是最根本的一個福田。

  第二大類是「功德田」,是講三寶敬田,在三寶裡面恭敬供養,「佛菩薩賢聖僧」,這就是三寶,一般我們講佛法僧三寶,供養三寶。在三寶裡面種福功德不可思議,這個一般世間人也不了解,所以往往有很多沒有學佛的,看到學佛的人供養三寶,他不以為然,他認為你應該做一些世間的善事。好像供養三寶就不是善事,他覺得沒有功德,沒有福報。這個原因就是他對於三寶是什麼不了解,他也沒有接觸過,憑他自己一個想像,認為在三寶裡面種福,不如你去做世間一般慈善事業,這是現在我們看到全世界的人類,大部分是這樣的觀念。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這個我們也很容易明瞭,因為三寶的道理很深,如果沒有人去講解、去弘揚,的的確確世間人他不認識。比如說佛法這麼好,如果沒有老和尚長年這樣給我們介紹,來解釋、來說明、來勸導,我們也不了解。沒有佛門裡面的這些法師大德來這樣傳播,我們也接觸不到,也沒有這個因緣遇到,那當然更不了解。所以沒有接觸過的人當然他不了解,他對三寶不會生起歡喜心來恭敬供養。如果有一天他有這個機會來接觸、了解,他也必定會很歡喜來恭敬供養。

  供養三寶,我們老和尚在講《地藏經》的時候,講到有一段經文特別提到這點,尤其是臨命終的人,那個時候在三寶裡面給他種福,才能消除他深重的業障。你去做一般的慈善事業力量達不到,但是這個世間人他不了解,你勸他,他也未必會接受。所以老和尚講到這段經文,他也是很感慨的講,如果要根據這個經文來跟他講,有些人他不了解,他會認為你這和尚都騙人,他還不相信,還以為出家人在騙他。實際上佛在《地藏經》講得非常清楚,一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關鍵時刻,他要墮落、或者上升就在那個關鍵,這個時候家親眷屬非常非常重要,因為他本人已經沒有能力去修,唯一只有靠家親眷屬幫助他。家親眷屬如果懂得佛法,在三寶給他種福,他來生會往生到善道,好的地方去。如果這些家親眷屬不懂得為他修福、消業障,他本人在生又沒有做什麼善事,惡業造很多,那肯定墮三惡道。如果再遇到這些家屬不懂,臨終或者命終之後,再造一些罪業加在他身上,《地藏經》也講得很清楚,比如說殺生祭拜。給他修福他得七分之一,給他造罪業他也得七分之一,一樣的道理,加重他的負擔,加重他的累贅,加速他墮惡道。

  三寶這個功德田,為什麼叫功德?老和尚講經也常講,功德是幫助我們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那是功德。如果這個世間沒有佛法,一切眾生沒有辦法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世間一切的宗教、學術、科學、哲學都辦不到,唯有佛法辦得到,你說它是不是功德?它的功德你還能夠用想像的嗎?能夠用嘴巴去說得出來嗎?真的是套一句經上講的話,不可思議。我們在這麼殊勝的功德田當中種福,你就可以想像你的收成也不可思議。你在三寶裡面種福,就是種了出世解脫生死的因,這個種子你種下去了。佛在《法華經》講,進入塔寺「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就你念一句佛號,它就是將來他得度成佛的一個種子。現在的話講基因,他那個基因種子種下去,你說這個殊勝不殊勝?這個唯有有緣的人,學佛的人他懂得。所以在三寶裡面你供養一朵花、燒一炷根香、燃一炷燈,功德都不可思議的,你是種出世解脫的因下去了。三寶裡面佛、菩薩,佛是本師包括十方諸佛,菩薩、阿羅漢聖賢僧。這個下面的表有。

  第三個是「貧窮田,饑餓困厄人畜」,不但人,包括畜生,這就是我們現在講慈濟,慈悲救濟,貧窮田又叫做悲田,下面也有講。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表,「二種八福田」,這再把它分類,二種就是一個敬田、一個悲田,這是兩種。這兩種再把它分開分為八種,所以叫二種八福田。我們看這告表,「第一個佛,第二個法,第三個僧,第四父母,第五師僧」,老師,還有出家人這個師僧。我們先講佛,佛門裡面供佛它有很深的意義在,為什麼要供佛?第一個,就像世間人講的紀念一樣。我們能夠學佛,能夠聞到佛法,就是因為有佛出世來講經說法,我們才能聞到佛法。如果沒有佛出世講經說法,我們也聽不到佛法。所以我們要存報恩之心來供佛,我們每一餐吃飯都要供三寶。現在老和尚教我們念十句佛號,我個人念十句佛號之外,我還要再供三寶,「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我們要有這個心。像我們在上午供供佛,也要誠心誠意來供,這是表一個敬意。

  我們人要吃,佛也應該要供養,先供養佛,這是三寶弟子在家出家都知道吃飯要先供佛,表敬意,表報恩。佛是不是需要吃我們這些東西?他哪裡需要吃我們這個東西,我們供佛是自己得福報。你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他對社會大眾的需求,那個物質是最低的需求。三件衣服,一個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天就是托一缽飯來吃。三件衣服,衣服還是垃圾桶撿的,拼拼湊湊的叫袈裟。印度是熱帶地區,晚上在樹下打坐,也不要麻煩人家蓋房子給他,所以佛對於社會大眾的需求是最少的。但是大家知道去供佛,他得福是無量無邊。當然供佛最重要還是要依佛的教誨去修行,所以在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廣修供養」其中有一條,就是依教修行供養,這是非常重要的。佛是無上福田,遇到一尊佛供養那個福報,真的是不可限量。

  法也是福田,現在佛不在世,我們能夠看到只有佛像,流傳下來這個像。那佛不在世,我們也聽不到佛講經說法,現在只有能看到佛留下來的經典,像印度梵文現在翻成中文的《大藏經》。最近老和尚在二OO二年,菲律賓的一個通靈的來圖文巴,跟老和尚講台灣有大災難,老和尚發起印《乾隆大藏經》,要求住在台灣的人發心捐錢印《藏經》,來化解災難。在二OO二年三月三十一日那天的確有災難,所以那個通靈的講三月底四月初,的確這個時間很吻合。那一次台北的地震,災難也降到最低。不過在我們道場附近有個一O一大樓,上面吊車摔下來,還是砸死五個人,房子也倒了好幾間,但是這個災難已經降到最低了,就是發起印《藏經》,我自己深深感受到有這個效果在。

  那個時候老和尚跟我們講,要住在台灣的人拿錢才有效,台灣的人住在外國拿錢都不行,一定要在當地現在住在那裡的。所以剛開始第一批我們就針對台灣這些同修,後來印了第二批,我們就接受各地來發心。大家也很踴躍發心來印《大藏經》,所以很順利的,二千五百套的《乾隆大藏經》,我們道場很順利的把它印出來。前後大概四年的時間,二OO一年年底開始發起,今年二OO五年,我們現在第三批的一千套,大概在下個月就完全可以印好,現在重新編目錄。那一天我到圖文巴來,梵師打一個電話給我,老和尚要印一千本《龍藏》新編的目錄,就是只印目錄一千本。老和尚要把這個目錄,介紹給中國大陸的這些政府官員,因為目錄我們重新編過。《乾隆大藏經》目錄重新編過,因為《龍藏》的字體大,足足可以取代日本的《大正藏》。所以老和尚看到重編目錄,他也非常歡喜,要讓這些官員認識,過去皇帝在《龍藏》裡面提的序文,過去政府這麼重視佛法,要讓他們了解。這無非就是供養法寶,讓這個法寶再流傳下去,讓後世的人有因緣能夠聞到佛法,看到經典。

  所以我們供養法來印經,包括現在做VCD,流通經書、佛像這都屬於供養法,大家出錢出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們沒有錢也可以跟人家介紹,介紹人家聽經,這也是法供養,這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我們做都是沒有壓力的,大家隨喜,也沒有限定人家要出多少錢。所以印《大藏經》我常常跟同修講,老和尚叫我去印《大藏經》,但是一毛錢都沒有,我們只是把這個信息告訴大家。你想想看《大藏經》那麼多錢,我是一毛錢都沒有,我們當時只存一個心,老和尚說要消災解難,只問這個事情該不該做?沒有想到我們有沒有能力做。實在講我們也是很不自量力,一毛錢都沒有,竟然敢做,憑著一個心地,大家共同的發心,眾志成城,把這樁大事情完成了。所以乾隆皇帝他整理印出《大藏經》,到我們現在大概三、四百年了,我們再給它重編目錄,讓《龍藏》更發揚光大。以前這是國家政府才有能力做的,民間是沒有辦法做這個事情。但是現在反過來,國家政府有能力做,它不認識,它不願意做,現在只有靠民間這些微薄的力量,大家一起來做。所以《龍藏》的完成,都是我們大眾大家發心,我們真的供養到法了。這個真的,捐這個錢真的是功不唐捐。

  還沒有做出來,老和尚還不了解,老和尚事情很多,所以重編目錄,我在圖文巴很早就拿來給老和尚看,看了他又忘記,就那個沒有編目錄也就價值不高。後來梵師好像再拿給老和尚看,現在才知道這個目錄重編,所以才叫我們再個別印一千冊,送給政府部門讓他們看,提起他們對佛法的重視。這是過去我們中國歷朝歷代,政府都非常重視這個佛教《大藏經》。尤其我們看倓虛法師的《影塵回憶錄》,歷朝歷代遇到有災難都是印《藏經》,印《藏經》來化解這個災難,這是供養法。大家有錢出錢也功德無量,聽到這個事情你生一個歡喜心,也是隨喜功德,功德大家都一樣,這個功德是大家的。

  這個僧,供僧,聖賢僧,前面講這個功德田,佛菩薩賢聖僧。現在我們這個時代,到哪裡去找賢聖僧來供養?不過還有一尊沒有示現涅槃,哪一尊?就是我們常念《彌陀經》,第十二尊尊者賓頭盧頗羅墮。我們做三時繫念都在念《彌陀經》,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翻譯中文的意思,叫不動尊者,他是應末世供養,福田第一。大家要注意,福田第一,你要修福,要供僧,如果你供賓頭盧頗羅墮,福田就大了,你種的福就大。這位尊者因為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他證阿羅漢果,佛是不允許弟子隨便現神通的,這個我們大家一定要知道。佛弟子有神通,但是不可以隨便在一般大眾面前去現神通。有一次不動尊者跟一個外道比賽神通,他贏了,回去給佛陀報告,原來以為佛陀會頒給他一個獎狀。結果被佛喝斥了一頓,佛就罰他,其他的弟子都可以入般涅槃,你不可以,你這個肉身要留下來,讓末法時期的眾生修福,因為你犯規了,所以被罰,到現在他還在人間,但是我們看不到。

  所以我們佛門齋僧,大家有沒有聽過齋僧?沒聽過。有沒聽過的,下次我帶你去台灣看,我們台灣齋僧很流行,每年到處辦齋僧。辦齋僧都會用另外一個桌子,一副碗筷,一副調羹,然後寫一個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就是希望他也來應供,讓我們辦齋僧的福報就大了。所以每年齋僧都選在禮拜天,禮拜天我們常常要做三時繫念,又在七月份,所以我幾乎都沒有辦法去應供。以前早期齋僧,人家請我去,又有吃、又有拿、又有紅包,我也很樂意的去了,很樂意接受供養。常常聽到辦齋僧的,有些居士跟我講,今天那個尊者來了,你看那個筷子都有動過,原來是擺這樣,現在不是擺那樣。那我聽了我心裡也有點疑惑,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也搞不清楚。但是佛在經上的確有明文講,規定這個尊者不能入滅,要給末世,特別是現在這個末法時期的眾生,福報特別薄,災難特別多,苦難特別多,所以要給末世眾生修福。所以應末世供,在蕅益大師的《要解》講「應末世供」,應末法時代眾生的供養,福田第一,來種福田。這位尊者如果你誠心誠意的修供養,的確他會來應供。

  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世出世間法,都是從恭敬當中求,恭敬平等當中求。尤其是供僧,辦齋的齋主要平等,就是說名氣很大的高僧,還有名不見經傳的那些出家人,你都要一律平等心來供養,這樣這位尊者可能就會來應供了。聖賢僧來應供,他絕對不會示現一個很特殊的,讓人家看到很尊敬他的,現一個相好莊嚴,他不會。他示現的,一定是跟一般普通出家人一樣,甚至示現讓你看不上眼的出家人,掩飾他的身分。所以可能我們看不太在意的出家人,坐在我們旁邊,那就是賓頭盧頗羅墮尊者也說不定。名氣很大的高僧那肯定不是。但是這個尊者來,你一定不認識他,他從哪裡來的你也不知道,他走了去哪裡你也不知道,可能那個就是。如果你用平等心來供出家人,這個尊者會來,的確會來應供。所以在中國,現在在大陸不曉得有沒有齋僧?不曉得。台灣很流行,但是在大陸過去的時代齋僧也相當盛行,我們讀《了凡四訓》,你看了凡居士那個時候不是做官嗎?他就是到五台山齋僧一萬,齋僧一萬就是供養一萬個出家人吃一餐飯,這叫打萬僧齋。如果你供養一千個出家人吃飯,叫千僧齋,供養一千個出家人吃飯。這是供僧,供僧有福報。

  下面講父母、師僧,後面這個師僧,僧是凡夫僧,像我這個凡夫僧。但是我們供僧,就是你一定平等心來供,就是供凡夫僧。供凡夫僧,聖賢僧他會混在凡夫僧裡面來給你供養。所以你不要我只要供這位出家人,其他的凡夫僧我不供養,你有這個心,那個尊者他不會來。因為他不會為你特別示現來給你供養,這樣他的身分就暴露出來了,身分絕對不可以暴露的,一暴露他就要走的。所以一般供齋就是供一般的出家人,他會在出家人當中混在裡面,吃完他就走了。這樣齋僧有聖賢僧來應供,那個福報就修大了。所以我們圖文巴學院也可以來辦一個齋僧,我們來搞個齋僧。現在我們不是辦溫馨晚宴嗎?我們再來搞一個齋僧,請出家人吃飯就比較沒什麼問題,好的出家人,壞的出家人,你供養他吃飯都有福報。縱然那個出家人破戒,但是你供養他吃飯還是有福報。你不要拿很多錢給他造罪業,這樣就好,但是供養他吃的,一般他生活需要的,比如說四事供養,生病的時候醫藥(看醫生),吃個飯,晚上睡覺蓋的棉被,四事供養臥具、湯藥、飲食、衣服,這都是有功德的。

  好,這節的時間到,我們就講到此地,我們休息十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