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一句佛號圓滿含攝十善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23/4/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36-0015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諸位同修,大家清明節吉祥。阿彌陀佛!

  請大家看《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這個經文我再念一遍,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的這段經文:

  【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段經文的《講記》節要第三條。今天接下來我們看第四條:

  「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果報,果必有因;譬如經上讚歎佛的廣長舌相,這是生生世世不妄語的果報。佛說一個人若是三世不妄語,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尖。」

  這一條也是給我們講佛的應化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古印度看相算命的說,如果一個人具備這個三十二八相,八十種好,這個是在人間最富貴的相。所以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說人間,在人道這個相最圓滿的、最殊勝的,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此佛到我們人間來示現成佛,也示現最殊勝的福報,最圓滿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轉輪聖王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沒有佛那麼殊勝,同樣有這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就沒有佛那麼殊勝。

  佛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大家對這個相是最嚮往的。相,我們看到世間這些看相算命,這些看相算命,古今中外都有,在我們中國看相也很普遍,看面相,還有摸骨相。摸骨,摸骨相在台灣,我不知道新加坡有沒有?可能也有,因為有華人的地方,這些行業也都會有,看相、算命、看地理風水的,這些都有。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台北,那個時候韓館長在世,館長聽說新竹關西摸骨相很準,就帶我們師父去摸骨。摸骨相摸一摸說,照你這個相,應該你現在不在了,怎麼你還在?我們老和尚有去摸骨。還有他出家跟兩個戒兄弟同年,同一起去受戒,同時去給人家算命,算命先生說,你們三個人都不會超過四十五歲,你們四十五歲那一年就要死了。前面兩個戒兄弟,真的一個二月走,一個五月走,七月我們師父病了一個月,他發願講經弘法,改造了命運。

  所以看相算命,這個也不是迷信。實在講,也是滿科學的,這個不是迷信。如果是迷信,我們老和尚去給人家算,他怎麼會算得那麼準?關鍵就是說現在看相算命的,他只是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他可以給你算得很準確,按照看相算命這套技術他來給你看,看得很準。但是很準,你問他,我的命為什麼這樣?他也不知道。要怎麼改變?他也不知道,反正你的命就是這樣,我給你算好了,那你給錢就好了,後面他不管了。這樣的看相算命也就意義不大,反正你知道了也不能改變,那有什麼意義?不如不要算。如果像袁了凡先生,這個看相算命也有需要,了解自己是什麼樣一個命,知道命是自己造的,最重要是在這裡。命怎麼來的?不是上帝給我們的,不是閻羅王給我們安排的,跟誰都沒有關係,主要是自己自作自受。《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個是重點。你自己造的,你造不善業,當然你的果報不好;你造了善業,你果報就好。現在我想要得好的果報,你就不要造不善業,盡量造善業,你的果報就很好,愈來愈好,完全在自己。

  所以懂得改造命運的理論方法,去看相算命才有意義。就像袁了凡一樣,給孔先生算得很準,但是前面他還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他也是過得很消極,他的確相信有命運,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看相算命,特別有一些人他要做什麼生意,能不能賺錢?還有要選舉的,想要當總統的,我是建議先去算一算,看有沒有那個命?沒有那個命,你怎麼弄,不管專制也好,民主選舉也好,你沒有那個命,你就當不上那個位子,那是福報的問題。福報是從哪裡來?過去世修的,過去世修的善因,這一生結的果。你過去世如果沒有修,你想要得到那個位子,你頭腦再好,你也得不到,總是有一些因緣讓你沒有辦法得到。所以自古以來有一些人他就很感嘆說一句話,「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無可奈何。如果他學了佛,懂得這些理論方法,「有佛法就有辦法」,他就能改。不懂,他就不知道去改,那就沒辦法。所以你過去世沒有修,這一生努力來修善斷惡,積功累德,像袁了凡、俞淨意,三年他就有效果,三年。《感應篇》也是講三年,你一日有三善,視善,語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你累積三年就有感應了。所以這一生可以補足。

  我們老和尚他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能活到去年九十六歲,原來四十五歲就要死了,那一年我已經在聽經聽第二年了,在基隆十方大覺寺講《楞嚴經》,講一講就病倒了。他知道壽命到了,不找醫生,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命沒有了,神仙下來也沒辦法。他也不去找醫生,就念佛求往生,念了一個月,好起來。好起來,這個身命已經不是他原來的,後面這個是佛力加持的,你要弘法利生,那這個是跟佛菩薩那個願是相應的,佛菩薩就借你的身體來弘法,這樣延長壽命的。所以過去台中蓮社李老師也勸一些學生,面相比較薄的、短命的、身體比較不好的,勸他發願學講經。學講經,改變命運是很快速的,因為得佛力加持。所以這些都不是隨便講的,這個有理論、有方法,然後我們老和尚又做給我們看,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老和尚講過去他病了一個月,我那個時候就聽經了,我可以作證。我們常常提,為什麼常常提?因為不常常提就忘記了,我們很容易健忘。所以這個相好是果報,果必有因。我們希望這個相轉變,那要趕快修。大家如果看我們老和尚,他也是給我們作證轉。你看他年輕的相片,真的,你不會看相算命,你一看,你用直覺也會感受到這個人肯定沒福報,又瘦,下巴又尖。這是短命薄福相,你不會看相,你也會感覺到的確是這樣的。但是你看到了中年以後,晚年的相愈來愈慈祥,愈來愈慈悲。有相片可以做證明,你去比較。他也是做給我們看,這叫作證轉,證明給我們看。所以這個要修,大家都可以修。

  所以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示現這個相幹什麼?就是因果教育。因為相好是果報,果必有因,你要相好,你要修善因,福德,不是去美容。美容,整得怪怪的,真的不去動手術還好,一動手術不自然。有的一美容,身體都破壞了,病很多,苦不堪言。花錢找罪受,真的是沒有意義。所以相它要合乎自然,你心好,它相就轉,這個才是真實的。你去動手術,心不好,你弄那個也是不好。但是現在很多人就是相信那個,他相信科學,科學很發達,就不相信佛法,所以很多人就吃很大的虧。我們認識的同修當中,我們都碰到過。所以我們要相信佛的話,改造心理,斷惡修善。

  我們再看第五:

  「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其基礎不離十善業。果真將十善業道修好了,妙色嚴淨自自然然現前。」

  這一條主要跟我們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基礎不離十善業。十善業是十條,十條善業。這個「十」一展開它就是無量無邊的。所以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講,凡是善、好的,都歸在十善;凡是惡、不好的,都歸在十惡,所以就很廣了,這個就圓滿了。所以十善一展開就是含攝所有的善業。現在我們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感應篇》,那是不是十善?是!《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是不是十善?十善,凡是跟善相應的都是屬於十善業。古聖先賢,儒、道好的經典,像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那個也是十善;《論語》、《群書治要》,這些傳統文化教人怎麼做人處世的,這些都歸在十善。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住十善的綱領。這個跟受五戒一樣,掌握綱領,不然我們十善不知道怎麼修。每一條善業展開都是無量無邊,而且它的層次也不同。從凡夫到成佛,實在講就是十善業的提升,提升到圓滿就成佛了。所以修行的基礎不離十善,我們要懂得怎麼修,才能夠把十善業道修得好,而且不斷的提升。

  在生活當中方方面面,不是修十善,就是十惡,這些我們也要深入的來探討。前面舉出一個不妄語,舌頭伸出來舔到自己的鼻尖是三世不妄語。這一條要做到也不容易,得三世不妄語,修這個也不容易。我們念佛,或者念經、持咒,都是幫助我們修十善。你說念佛有沒有幫助我們修十善?古大德講:「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口業,四種口業,口的惡業很容易犯。所以《無量壽經》把身口意三業,把語業擺在第一個。我們用念佛的方法能夠圓修十善,圓滿修十善。你口中在念阿彌陀佛,就不會去打妄語,也不會去罵人,那你的口業不就善了嗎?你身禮佛,也不會去造殺盜淫;意想佛,也不會生貪瞋痴了,所以一句佛號圓圓滿滿含攝十善。這裡就是給我們說明出來,這個修因怎麼修。從修因到證果,這個叫因地教,就是這麼修的。淨土法門跟密宗叫果地教,以佛的果德做為我們凡夫的因地心來修行,這個就殊勝了。所以念佛的時候,你心想佛、口念佛、身禮佛,這是我們修十善最圓滿的修法,這個修法最圓滿。

  我們再看下面第六:

  「六、莊嚴清淨這四個字,最重要的是淨,淨是清淨心。佛陀的教誨歸納為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要是不真誠,決定不會清淨;你不平等,也不會清淨;你迷惑、沒有智慧,也不會清淨;心地不慈悲,也不會清淨。因此,一條成就必定圓滿具足五條,如此色相才莊嚴。」

  這個是開合,展開給我們講有五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個五句,一即是五,五即是一。所謂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一當中都包含其他四個,有其中一個一定包含其他四個。這是給我們說明,「莊嚴清淨」這四個字。這四個字,淨是清淨心。我們念佛就是修清淨心,所謂「心淨則土淨」,我們心清淨感應的依報環境它就清淨。所以念佛法門叫做淨土法門,淨土,淨土宗,淨土法門,就是特別強調修清淨心。所以我們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心就清淨了。我們念佛法門要念到伏貪瞋痴慢,伏住了,我們就有把握往生西方。伏惑,我們跟阿彌陀佛就會起感應;煩惱沒斷,但是伏住了,像石頭壓草,伏住了,這個叫伏惑。伏住見思惑,有這個功夫,臨終就心不顛倒,這個是自己念佛的功夫。如果念佛功夫還達不到這一層,具足真信切願,真願意往生,真放下這個娑婆世界,不懷疑,臨終也感應佛來接引。佛來接引,佛光一注照,原來你念佛功夫還達不到成片,還是亂,但是佛來接引,佛光注照,就是「慈悲加祐,令心不亂」。

  臨終是心最亂的時候,自己沒有辦法控制的,我們阿賴耶識善惡種子這個時候都會冒出來,那不曉得哪一個比較強先冒出來。哪一個念頭比較強,強者先牽,看哪一個強,那個業力就牽引我們去哪一道投胎了。來生要去哪裡投胎,關鍵在你最後那一念。哪一念起現行,起現行那一念就是最強烈的,先牽,牽引你到那一道去了。如果臨終一念,貪心,放不下,就到鬼道去了。所以說人死都去做鬼。也不一定去做鬼,但是大多數去做鬼,因為這個貪心,大多數人都有,貪戀放不下。臨終如果一個瞋恨心起來,那就地獄去了。臨終迷惑顛倒,愚痴,就到畜生道去了。所以臨終最後一念,決定來生的去處。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無法做主,控制不了,自自然然它就冒出來。平常如果你的善念比較強,臨終生一個善心,就到人天善道。

  所以在《安士全書》,周安士居士引用經典(佛經)講的,說在戰爭當中死的大多數墮地獄,戰爭當中死的;瘟疫、傳染病死的多數會生天。那個不是說全部,就是說比例來講。為什麼?經典講得很詳細,因為最後一念。戰爭最後一念是什麼?瞋恨心,你要我死,我要你死,那瞋恨心到極處了。所以戰爭沒有贏家,打贏了、打輸了,將來統統去地獄。你看李世民附體給我們看,這是真的,這不假。那麼好的皇帝,為什麼墮到地獄?殺人太多。那個業比較強,他先去受報。他也有功德,也護持佛法,也做《群書治要》,他那個地獄報受了,得到地藏菩薩的加持,讓他有機緣出來,透露這個信息。碰到我們老和尚印《群書治要》流通,印這部書就把他超度出來,後來也念佛求生淨土。所以哪個業比較強,那個先報,那個先成熟,那個先報。你有做善的,在後面報。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沒有辦法互相去替代的,只是說哪一個先成熟那個先報,還沒有成熟就排在後面再去報。

  所以臨終,我們心亂,心很亂的時候。如果再放不下,那也是很難割難捨。愈是有錢的人就愈放不下。你看做皇帝,秦始皇要找長生不老藥,為什麼?怕死,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個就要墮落了,貪。瘟疫死的人,為什麼他能生天?所謂同病相憐,都是得到瘟疫,大家互相同情,那個善心起來了,彼此有同情心,他就生天。但是我們這三年的瘟疫,新冠狀病毒,我們看到歐美的人沒有同情心,沒有善心,一直指責,怨天尤人,都是一昧怪中國。他認為這個都是你們造成的,怨天尤人,所以歐美報紙報導一直指責。他們還沒有瘟疫的時候一直指責,後來沒多久,他們那邊也有了,也很多了。這個是世界的共業,你感染到瘟疫,是你自己造的業,受這個報。他不明這個因果,去怨天尤人,去怨恨,這個不能生天,這個死了就到地獄去了,這是真的。所以看到人家有災難,應該要有同情心,你要去幫忙,怎麼再去指責?還在怪來怪去?所以當時我看到報紙說外國人這樣,果報很不好。果然沒幾天,他們自己就一大堆了。都是怪華人,你只要是華人,不管你是哪一國的,你只要皮膚是黃的,他就是認為你是中國的,就要挨揍,這個就很不理性。所以這個因果教育你說重要不重要?很重要。

  所以臨終,有真信切願,就必得佛接引。如果沒有念到功夫成片,佛光注照,就提升到功夫成片。這個功夫的提升是佛力加持,自己還念不到位,但是佛力加持就提升。如果你念到功夫成片,提升到事一心;你念到事一心,佛光注照就提升到理一心,佛光注照就加倍了。我們如果自己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這個功夫淺深也有等級很多,也是三輩九品。你伏惑,伏得深,伏得淺。沒有斷惑,伏惑,如果功夫深,他也能夠預知時至;更高的,他能夠自在往生。沒有斷惑,斷惑就證果了,起碼你證得初果,那就不是凡夫了。所以我們現前用功,我們努力用功,就是在心地上下功夫。所以我們怎麼修清淨心?就是在心地,用念佛。我們總是要聽經,要明理,這個方法很多,我們淨宗用念佛這個方法來修清淨心。這個清淨心很重要,我們心有一分清淨,我們往生西方就多一分的把握。如果你伏惑,就跟佛感應,那自己就有信心。這是我們修十善的原則,心還是主導的,你心清淨了,你就不會去造口業,也不會去造身業,都是淨業。這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朝這個方向大家來用功,希望我們人人這一生都往生淨土。

  我們再看第七條:

  「七、色相稱之為妙,妙在何處?《金剛經》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妙了;換言之,著相就不妙。再說得清楚一點,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就不妙了。」

  我們昨天學習過《金剛經講義節要》,我們佛法的修學,要懂得圓融互用,互用是互相幫助,這樣我們修行才會圓滿。我們修十善,我們念佛來幫助我們修十善,求佛力加持。所以有求佛力加持,跟沒有求佛力加持,也差很多。求佛力加持,慢慢我們跟佛的心就愈來愈接近,當然對我們修十善就愈來愈有幫助,所以這個相輔相成。如果你不念佛,不求佛力加持,那就是靠自己修。自己修,當然也是可以,但是沒有佛力加持,那就差很多。如果習氣煩惱很重,這個修也有障礙。所以無論你要修什麼,都必須求佛菩薩加持,幫助。我們有心要修,但是修不來,煩惱習氣太重,就求佛力加持,讓我們業障消除,那我們修就沒有障礙。所以還是要求佛力加持,不然靠自力要修,也不是很容易。要求佛力加持,讓我們修十善,能夠不斷提升。

  這條講《金剛經》,《金剛經》有沒有幫助我們修十善?一樣,跟念佛一樣,而且這個幫助還很大。為什麼?我們為什麼有這些煩惱?貪瞋痴。這個十惡業,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念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我們惡業很多,十惡業是歸納,你展開就是無量無邊,諸惡業很多。在《太上感應篇.諸惡章》列出一百七十條,每一條還可以再展開。所以諸惡業就是說惡業這麼多。惡業這麼多,它的根源是什麼?「皆由無始貪瞋痴」,就無始貪瞋痴。《金剛經》這個般若它妙是妙在哪裡?妙在要你開悟。你開悟,問題就很好解決了;不悟,有障礙。所以我們都在念,大家都念得很熟,「往昔所造諸惡業」,這個惡業無量劫來造這麼多。怎麼會造這麼多的惡業,根源是什麼?「皆由無始貪瞋痴」。無始劫以來,就是因為貪瞋痴,才會造諸惡業;沒有貪瞋痴,你就不會造諸惡業;你不貪不瞋不痴,你造的都是善業。

  貪瞋痴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哪一年、哪一個月、哪一天幾點幾分開始有貪瞋痴?沒有,沒有開始。所以你要找,我什麼時候開始有貪瞋痴?你找不到,因為沒有開始,就在當下,當下你迷了。迷什麼?因為我們不知道法界是一,起了我相,執著我。其實《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妙!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那你修行就很妙。你不著相就妙,一著相就不妙。這個是最圓頓的,你懂得這個,你不用一條一條去修,你就從根本修。如果你不懂得這個,那慢慢修,一條一條來修,那個叫漸修。這個叫圓頓修,跟漸次的修。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念佛,也學《金剛經》,《金剛經》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所以這個四相都是從我相展開來的,都是從我相。我們都執著一個我,一個人我,一個法我。阿羅漢人我執他沒有了,四相沒有,還有四見,他有法執,他認為這些法是真的,他有四諦法,有十二因緣法。沒有人我執,但是這個法是真有,一切法都真有,他執著法執。菩薩他人我執、法我執都沒有了,這個才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阿羅漢沒有四相,菩薩沒有四相,四見也沒有。所以《金剛經》前半部講破四相,後半部講破四見,更深入了,連法我也都一起破掉,佛法也不能執著。《心經》講得是很明白,《心經》我們常常念,講得很明白,「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四諦,十二因緣,統統破盡了,都不執著了。

  所以我們學習《金剛經》也幫助我們修十善,你說這個四相沒有了,你十善不就圓滿了嗎?我們為什麼會造惡?就是著相。著相修福也不能超越六道,只能得人天福報,著相修福。所以《金剛經》一開頭就教我們修布施,你要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你不能著相,那你就超越了,要這樣修才會超越。你著相修福會得到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所以《金剛經》這個善它已經超越六道裡面善惡的善,不但超越六道,四聖法界都超越了。所以它這個善叫至善,在六道的善惡是相對的善(有善才有惡,有惡才有善),它相對的,相對立的,這樣形成的。所以這個都超越了,你四相沒有就超越了。所以《金剛經》,我們實在講也有必要來學習,幫助我們看破放下,不著相。如果你能夠不著相,貪瞋痴自然就沒有了。為什麼有貪瞋痴?因為你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我就有人,有人就有眾生,念念執著,就壽者相,念念不斷。四相都從我相發展出來。如果不著我相,人家罵我們,我們就不會生氣。我們為什麼一罵,我們就生氣?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因為你執著我。我在哪裡?這個身體就是我。佛說這個身體不是我,是我所。但是我們就執著我,你怎麼能罵我?反正我就執著。如果無我,那你罵,我無我,你罵誰?大家想,是不是這樣?人家一罵,我們就生氣,就是表示我們這個我相都還在。我相沒有了,那如如不動。不但罵他如如不動,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身體,他都如如不動,他無我,不執著這個身是我。

  五利使第一個就身見,第二邊見,第三見取見,第四戒禁取見,第五邪見。這個叫五利使,第一個就身見。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但是我們凡夫就是執著這個身是我,所以叫人我執。因為有人我執才迷惑造業受報,才有六道生死輪迴這個果報。如果沒有人我執,超越六道,因為不造六道輪迴業,當然就不會有輪迴的果報。所以《金剛經》建議大家還是需要來學習。最重要,我們學習還要深入,才會起作用。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就不妙了。但是我們起心動念很習慣,念佛人就用念佛來伏住這個起心動念。《金剛經》它是用觀,觀照。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心動了就取相。我們的自性清淨心,它本來就是如如不動。就是你要去觀外面的緣生法是虛妄,那不是真的。在境緣上面觀虛妄,對內心觀我們的心是如如不動,它本來就沒動。不動那是真心,動是妄心。我們動來動去,妄念一大堆,那是妄心。我們真心不動,真心叫靈知心,從來就沒動過。但是我們迷了,好像一直在動,實際上我們的靈知心從來沒動過。

  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心有多種,有肉團心、緣慮心、靈知心,他重點是講那個靈知心,悟自己那個靈知心。靈知心「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在生死這個大浪、這個海中,六道輪迴裡面,我們靈知心如如不動。我們在很煩惱當中,我們很激烈、很煩惱,極端煩惱當中,我們那個靈知心,古來祖師大德有個比喻,在經典上有的,就是有一尊如來在那邊結跏趺坐。這個什麼意思?就你那個心也沒在動。就像驪珠在大海,颳颱風,起大風大浪,它在那邊如如不動,「獨耀于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於中天」,晴空萬里,風平浪靜,它還是這樣。所以靈知心,你成佛了,在六道生死輪迴,它從來沒有動過,從來沒有變過。我們學佛,佛的教學最主要要我們去認識那個靈知心。我們現在迷了,迷失這個靈知心,就起了我相。那這是妄,虛妄,雖然虛妄我們的靈知心也沒有失去,還是在,還是如如不動。你在六道生死輪迴,自己這個靈知心也沒有減少一點,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我們這個靈知心,也不垢不淨,不去不來,這是我們的心。所以我們修,就是在認識這一個,認識這一個的好處太多了,你那個煩惱它自然就沒有了。如果不認識這個,跟煩惱對抗,那非常辛苦的。所以這個般若,我們還是需要學習,不能怕困難,因為學了你有心得,你就會愈來功夫愈得力。

  我們再看第八:

  「八、諸佛菩薩與凡夫不同之處就在於此。我們見色聞聲會起心動念,受外面境界的引誘,隨順自己喜愛的,就起貪心;隨順自己的厭惡,就起瞋恚心,這是凡夫,這就是造業,所感的果報當然不殊勝。諸佛菩薩的色相是隨順性德,性德是至善的。」

  這一條是給我們講,我們凡夫跟諸佛菩薩不同的地方就是在這裡,諸佛菩薩他不起心、不動念,我們見色聞聲就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受到外面境界的引誘,就隨順自己的煩惱,喜歡的起貪心;自己不喜歡的,就起瞋恚心,這是凡夫。這就是造業,所感的果報當然就不殊勝,這講凡夫。諸佛菩薩的色相隨順性德,性德是至善。這一條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我們是隨順煩惱,諸佛菩薩隨順性德。

  煩惱,我們學了佛,我們也都想要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個斷煩惱不容易。但是佛的法門,很多,無量無邊,應機說法,各種法門都是幫助我們斷煩惱。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煩惱即菩提,如果你會了,你當下就悟入了。實在講,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所以才說煩惱即菩提。一是什麼?就是心,都是你這個心,煩惱也是你這個心,菩提也是你這個心,有離開這個心嗎?沒有。好像水結成冰,好比結成冰是煩惱,冰它還是水,它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並不是說結成冰,它就不是水,不是,你把它融掉,它又是水了。但正當結冰的時候,它還是水,它本質沒改變。所以你正當在煩惱的時候,你的佛性也沒有改變,也沒有損失,沒有減少,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你覺悟過來了,也沒有增加一點。所以最高的煩惱即菩提。

  昨天講了一個公案,大家可以去參,我們新加坡同修可能昨天沒有聽到。一個禪師去參禪,問這個禪師,他說我的脾氣很不好,常常生氣,我有這個壞脾氣,我就是有這個壞脾氣。禪師就給他講,好,你說你有不好的脾氣,你現在生氣一下給我看看。他一下子沒辦法生氣,突然叫他生氣,他氣不了。他說,你不是說你有脾氣嗎?現在臨時怎麼發不出來,怎麼找不到?後來他就去參。所以禪宗參禪,就是給你提起一個疑情,你去參,參透了,你就開悟了。所以任何煩惱都是一樣的。所以煩惱跟菩提,它是一不是二。

  如果再講比較淺顯一點,就「轉煩惱為菩提」。這個也是真話,就是你怎麼給它轉?這個就比較照顧一點,就是你怎麼「轉煩惱成菩提」?轉識成智?最高的講就是煩惱即菩提。如果你懂得「一心之旨」,懂得一心的宗旨,什麼叫一心?現在你所有的煩惱就是佛的究竟果覺。這個話我們去參看看,你只要懂得一心,什麼是一心,你現在所有的煩惱就是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的果覺。那個關鍵就在你懂不懂這個一心。我們剛才講了,講得比較明白,但是要參就不能講太明白,讓你有個疑,你去參,你才會悟。就是你只要懂得一心的宗旨,說簡單一點,煩惱就是菩提。你現在所有的煩惱就是如來果地的究竟果覺。這個我們用教下來講,當然可以講,但是還是你要自己真實的悟入,那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常常念這些,也是要常常去參究,參不透,我們念佛來補助。永明大師講的,「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我們修淨宗為主,一些禪的方面的補助,也是幫助我們修淨土。如果不需要幫助也可以,像大勢至菩薩講的,如果能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也可以。所以這個修行沒有一定,沒有定法,完全看各人的根器,如果你能夠老實念佛,的確一句佛號就夠了,關鍵在我們能不能老實?

  所以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老實念佛不是很容易,不是你嘴巴說我老實念佛,那就是老實了,要真正老實才行。真正老實念佛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所以大多數人還是要補助。所以佛才要講那麼多經典,大家想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他成道也沒有帶人家打一個禪七,也沒有帶大家念個佛七,沒有,他就是講經說法,就是把這個理論方法給我們講清楚、說明白。你真明白了,你就會修了,修行是各人的事情。但是你要明白,就比較難,所以要講那麼多。為什麼講那麼多?因為畢竟中下根器的佔絕大多數,你沒有講那麼多,他不明白,他也不曉得怎麼修。如果大家都是能夠老實念佛,我想釋迦牟尼佛不會講四十九年,他就會拿一把引磬,然後帶大家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一個人都去作佛了,何必那麼辛苦,講了四十九年?關鍵,我們不老實,如果真老實,那真的是可以。真老實,你真明白了,禪宗的大德講,舌頭掛牆壁。舌頭掛牆壁是什麼意思?舌頭掛在牆壁就是不用講了,他都懂了,不用講了。為什麼佛一直講?就是不懂,才要講。懂了,那就不要講了,舌頭就掛牆壁了,你就知道怎麼修了。所以這個經教,我們還沒有真正看破放下,不能不要。我們不老實,也不能裝老實,不老實就不老實。如果不老實又裝一個好像很老實的,這個就自欺欺人,這個也不對了。所以我們不老實,自己要承認。

  我們再看第九條:

  「九、《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性是自性、本性,本性是純淨純善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善,善惡相對的善是習性,不是本性。性相近,習相遠,這個性是真性、本性,一切眾生無二無別。可是習性有善、有惡,這個善惡是相對的善惡,與性本善的意思不同。」

  這一條引用《三字經》給我們講,「人之初,性本善」,自性是純淨純善,它不是善惡相對的善。善惡是相對的善,它不是本善,是我們六道凡夫迷了之後,產生善惡相對,形成的一個善。所以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你有聖人就有大盜,這個是講習性。孟子主張性善,這個講習性的善。荀子主張性惡,那是習性的惡。本性它沒有善惡,超越這個善惡,所以稱為至善。但是這個性,我們聽一聽,你要去參,你才知道什麼叫做自性?因為這個是要離言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它是引導你去悟的,關鍵在那裡。所以我們保留一些,讓大家有參究的一個空間。

  我們再看第十:

  「十、修集善業福德,此句偏重在十善業道。我們真正想覺悟,要有堅定的信心,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痴,從內心將十惡拔除。這是從修德上說的。」

  這個修,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我們著重在這個地方。這個十善業,後面都會講到,我們留在後面,大家再來學習。這裡給我們提出來,「修集善業福德」,這句就是偏重在修十善業道。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

  我們再看《講記》節要第一條:

  「一、大威勢者,威是有威德,勢是有勢力,這是指世間各個行業的領導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如果不是多生多劫的善業福德,這個威勢決定得不到。大威勢是果報,果必有因,正是種善因得善果。」

  前面舉出佛、菩薩,菩薩也包括阿羅漢。這裡是講六道,「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包括我們人間,有威德,有勢力。威德是有德行的,才叫威德。如果沒有德行,他只有威,沒有德。沒有德行,作威作福,那個不叫威德。這個威有德才叫威德。勢是有勢力。這是世間各個行業領導他都有勢力,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大企業家都很有威勢,他的人脈,他講話影響力很大,那個就是威勢。很多大企業都是這樣,他甚至能影響國家一些政策,這有大威勢。他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勢力?是因為他過去世他有修善業福德,所以他這一生得到,這是果報。你仔細去看,我們台灣十大企業這些老闆,他不是偶然的,過去大概最少修個三世,累積三世,他這一生的果報。那你做到一個帝王,也要修個十世的福報;做大官,那也不是偶然的。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都是修來的。所以大威勢是果報,果必有因。包括,你說黑社會的老大,為什麼人家要聽他的?他也是有福報,也是過去世修的。像阿修羅他也是有福報,只是他夾雜傲慢、嫉妒,所以善不純。所以這個一切都離不開因果,不是偶然。

  「二、佛舉例諸天,這是講天王。從有色相的色界天來說,四禪天頂摩醯首羅天王,初禪天頂大梵天王,下面是欲界六層天,這都是諸天。」

  欲界、色界,這是屬於諸天。諸天,他色相很好,因為無色界天沒有色相,所以這裡就沒有舉出來。色界天、欲界天的天王,他們色相也都非常的圓滿。這個《無量壽經》有個比較,大家常常讀《無量壽經》都知道。人間的乞丐跟帝王站在一起,那不能比,帝王相很好。人間的帝王你要跟忉利天王站在一起,那人間的帝王就像乞丐一樣。忉利天王跟第六天的天王站在一起,那忉利天王又變成像乞丐。欲界第六天的天王跟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站在一起,那第六天的天王又變成乞丐。《無量壽經》這個比較,我們大家常常念。所以這個諸天,也是根據他修的福報大小,所以得到的色相(果報)莊嚴成一個正比例。這個一切也都是從修善積德來的。

  「三、世間大威勢者都要修善業福德,善業福德就是捨己為人,犧牲自己,奉獻別人。如果我們不能捨己為人,必定是增長貪瞋痴慢。貪瞋痴慢增長了,雖然學佛也要墮三惡道。」

  這一條也非常重要。善業福德就是不能自私自利,一切為大眾想,這個就是修自己的福,不要怕吃虧。我為人,人也會為我,這因果報應。如果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必定貪瞋痴慢一直增長。如果自私自利的心修,這個有夾雜,這個福報就不是在人天。如果你夾雜愚痴修善,墮到畜生道。如果夾雜貪就墮鬼道,做有財鬼。如果夾雜嫉妒、傲慢就是阿修羅,鬼道、畜生道都有阿修羅,人道、天都有阿修羅。這個都修善,但是夾雜這個就不純,所以果報就不一樣。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過去修福墮在畜生道的,這個我們看到很多。現在那個狗比人享受,什麼狗醫院,我們到金山去,看到還有狗墳墓,做得不會輸給人。照顧那個狗,比照顧他母親還周到。所以那個狗是有福報,沒有福報的狗就是流浪狗。流浪狗就很可憐,可能都被捕殺了,那個沒有福報的狗。所以畜生道也是有福報跟沒福報的,跟人一樣。那鬼道也是一樣。我們修,不能夾雜這些貪瞋痴慢,才能真正得到人天福報。但是我們修善不能求人天福報,我們修淨土就不能求人天福報,你修一毫一滴的善,統統要迴向去西方,這樣才能真正幫助我們往生西方去作佛。你迴向到西方,你縱然修一點點,迴向到西方就無量無邊。你在佛門掃個地,燃一炷香,《地藏經》講的少香少花,你迴向到西方去,功德就無量無邊。好像我們一滴水,你把它滴到海裡,那不就跟整個大海都融成一片了!所以要迴向。這個後面都會講迴向。

  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今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清明節是一個節氣,我們祭拜祖先,掃墓,清明節前、清明節後都有人祭拜。我們清明節第二天,我們把今天說聽的功德,迴向給我們歷代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