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永離妄語,辯才無礙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三集)  2023/11/25  台灣台東淨宗學會  檔名:WD19-036-0033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尊敬的新加坡多元文化促進會邱總幹事,及諸位同修,我們社團法人台東淨宗學會劉理事長,及全體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是社團法人台東淨宗學會例行性的冬季孝親報恩祭祖祈福息災繫念法會第一天。過去我們到台東淨宗學會來做護國息災祈福超薦繫念法會,都利用上午九點到十點這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跟大家分享學習淨宗相關的經論,以及祖師大德的法語菁華。今天我們是接著學習,新加坡多元文化促進會同修啟請的《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

  平常悟道在台北華藏淨宗學會,都是定在星期四晚上七點到八點半,跟新加坡多元文化促進會同修,我們面對面的透過網路直播視頻,雙向的這樣來學習。因為上個星期,福州阿彌陀佛大飯店請做兩天的繫念法會,所以上星期也停了一次。這個星期來台東做繫念法會,我們都會提早兩天下來,因此這個星期的星期四晚上又暫停了。我想到各地邀請做繫念法會也非常多,這個月,下個月也要到上海、香港,還要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這個當中我們一個月恐怕有時候都講不到兩次,因此我就想利用我們有直播的,因為我們到台東來做直播,就想利用這個時間我們來繼續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今天跟明天,我們原定的有一個小時,九點到十點;後天是在社團法人花蓮淨宗學會,晚上是七點到八點半,我們也是繼續來學習《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這樣我們中斷的時間就不會太長。這一點首先向大家報告。

  我們上一次在台北學習到《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離妄語得八種天所讚法」。我們是講到第八種天所讚法,第八種還沒講,今天接著講。我們還是再把這段經文念一遍,「離妄語得八種天所讚法」。

  【復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

  這段經文,我們再簡單複習一遍,因為我們暫停的時間比較長了。這裡講『離妄語』,妄語就是講話不誠實、不實在,甚至故意去騙人。我們一般講誠信,一個人要有誠信,誠是發自內心,表現在外面是言語。如果心沒有真誠,你言語講得再好,人家也不相信。同樣一句話,一個有誠信的人講,大家能接受、能相信,能夠去依教奉行;如果一個人他不誠信、不真誠,講話沒信用,講話不實在,人家聽了不相信。同樣一句話,有誠信的人講,人家相信;沒有誠信的人講,人家不相信。沒有誠信就是妄語,打妄語,常常騙人。這個當然頂多被騙一次、兩次,後面就不相信他的話了。特別他講的妄語被人家看穿了,以後再怎麼講,人家也不會相信他的。所以做人誠信就很重要。我們學佛也是從不打妄語開始,不打妄語,從這裡學起。我們世間人為什麼打妄語騙人?總是想得到利益。但是實在講,不但你打妄語騙人得不到利益,反而損失自己本來有的利益,這個他不知道。這個因果他不了解,因此他才會去打妄語騙人,以為這樣可以佔到便宜,其實吃了大虧。所以這個因果教育非常重要,現在人講話不真誠,沒有信用。有誠信的人,雖然現在他事業做失敗了,人家還相信他,他還會再起來。

  這次我們到福州漳浦,在我們台灣天仁茗茶的李老闆,我在二OO五年到洛杉磯淨宗學會,他太太來聽我講課。講到她先生過去做茶葉做得很好,後來再去做證券,結果倒閉破產了。她說她先生一度想要跳樓自殺,後來想到一個小兒子還小,就在家裡閉關兩年。她拿了一本書給我,我就利用在美國國內坐飛機,在飛機上看了這本書,他寫他的一個經歷。他破產了,他的確很坦白的,他沒有脫產,就是給大家股東講,我做證券虧掉了,我現在剩下這些統統還給你們。他自己都沒有私下去脫產。這些股東大家同情他,原諒他,也都接受了。後來他閉關兩年,就想到到大陸來(他們的老家就在漳浦)看看大陸的茶葉,剛剛開放沒多久,在大陸這個茶葉很有商機。後來他就找以前的股東,借他一點錢,他到大陸來。借他的錢,也對他有信用。後來他回到漳浦,慢慢把茶葉做起來。

  當時他在找這些股東,這些股東大家沒有意願跟他一起到大陸投資,就是只有一個股東借給他錢。後來他就變成自己獨資,所以在大陸它就不叫天仁,叫天福。後來有一年,加拿大APEC開國際商會,各國領導人去開會,他在加拿大也有開茶行,就送茶葉。當時也跟大陸的領導人結了緣,後來到大陸再包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就是賣茶葉,都他自己出資包高速公路的休息站,現在還包了很多個,給他做成功了,現在在大陸的連鎖店也好幾百家了。一個企業倒下去,要再恢復,實在講是相當困難,因為大家都不敢再跟他一起合夥投資了,但是他為什麼還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他就是誠信。沒有別的,誠信,我真的就是這樣,沒有騙你們,所以大家就相信他。一個人在社會上有信用,人家相信他,他什麼錢都沒有,他事業也做得起來,也做成功了,關鍵在誠信。因此不打妄語,人要誠信,這個非常重要。講話,不能言而無信;言而無信,以後人家不敢跟他合作。

  如果能夠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不但人稱讚,連天人都稱讚。我們要得到人間的人稱讚就很難得了,而且還得到天的讚歎,不但人讚歎,天也讚歎。這裡講天,那就是更殊勝,八種天人所讚歎的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不打妄語,口業清淨,我們一般講身口意,或者身語意三業,這個口業清淨,「優缽華香」,口中會散發出優缽華香,這個蓮華的香味,這是第一種天人所讚歎的。『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這個世間人他所相信,他能夠服從的、他能接受的,這個「伏」就是接受,他講的話大家相信,大家能接受。如果一天到晚騙人,講了世間人都不能接受;不要說天,世間的人都不能相信。

  『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發言成證」,我們現在講做證人、做證明。因為他講話誠實,他不騙人,因此大家對他就很尊敬、很愛戴,有什麼事情請他來做證就沒有錯了,所以能夠得到人天的尊敬、愛戴、喜愛,喜歡跟這個人交往。『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愛語」不是花言巧語,是愛護眾生的言語。「常」就是不間斷,以愛護眾生的言語來安慰眾生。這個「愛語」不是說專講好聽話,這個好聽話也有,有一些話聽起來不好聽,但是基於愛護眾生講的,這個也是愛語。看到子女有錯誤,去責備他,為他好,糾正他的錯誤,雖然不好聽,這個也是愛語,因為愛護他。所以這個愛語不一定說講話很好聽,當然講話柔和,會講話,講的話都是對眾生有利益的,這個叫愛語;甚至這個話不好聽,但是忠言逆耳,因為是愛護眾生,為他好,出自於愛心講的,要幫助他,這個都是屬於愛語,所以愛語有這兩方面。

  『五得勝意樂』,「勝」是殊勝的意思,「意」就是我們心裡,我們一般講法喜充滿,「樂」就是法喜。這個樂不是外面五欲六塵刺激的樂,是出自於內心的喜悅。像《論語》第一篇第一段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習聖教得到喜悅。悅就是喜悅。樂,快樂。有志同道合的一起來學習,人生一大樂事。所以這個樂、喜悅不是從外面刺激的,不是外面感官的刺激,是發自內心的喜樂。意樂就是內心,我們佛門講法喜充滿,儒家講喜悅。『三業清淨』,我們口業清淨也會影響到身業、意業,這個三業都會清淨,所以身口意三業從不打妄想開始。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因為你永離妄語,你講話就不會講錯話、不會有失誤。特別在儒家孔子講「言多必失」,就是話不要講得太多,因為凡夫講太多,難免會有錯誤,會有失誤的地方,這是儒家教我們講話,就是該講的講,不該講的就不要講。永離妄語,能夠「得勝意樂,三業清淨,言無誤失,心常歡喜」。因為我們講錯話了,心裡當然就不歡喜,特別現在有錄像,錄像機或錄音機錄下來,講錯一句話,駟馬難追,你收不回來了,當然心裡就不歡喜;如果講的話都沒有誤失,當然心常歡喜。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大家會尊重他講的話。語跟言,言就是說沒有人問,主動講的;語就是有人問,回答,我們叫語言。所以言語,這兩方面,一個主動講的;一個人家問,回答的話。「發言」,就是說人家請問了一個問題,他回應,來發言,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大家尊重,「人天奉行」,人天都能依教奉行,因為他講話不騙人。我們現在社會上特別缺乏這方面的,好像不騙人就自己吃虧了,講話都不誠實,以為這樣能佔到便宜。實際上,我們從佛經講的因果論來看,去打妄語騙人,反而損失到自己的利益,不但佔不到便宜,反而虧損了;講話誠實的人,看起來好像吃虧,但是他是佔了便宜。大家仔細去看我們現前這個社會上,有誠信的人到最後他不吃虧,眼前看好像他吃虧了、被騙了,但是到後來他沒有吃虧,他反而佔便宜。因為大家對他尊重,他發言,他講的話,大家會依教奉行。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這個就是有辯才,所謂辯才無礙。我們要得到智慧,慧無礙辯才,就要從永離妄語開始。『是為八』,以上這八種天人所讚歎的法,這個天人還在六道,天是六道最高的,這個世間的福報,世間的善法。

  下面講,『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如果你能夠將永離妄語迴向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語的音譯,翻成中文的意思,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簡單講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我們做三時繫念念四弘誓願,「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迴向到佛道,不求人天果報,把離妄語的功德迴向無上菩提。我們念佛人,把離妄語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往生到西方,一生成佛,成佛的時候,「即得如來真實語」。如來講的話都是真實的,沒有一句是虛妄的。《金剛經》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於者」,所以如來講的話都是真實,都是事實真相。

  好,這段經文,我們簡單消文釋義分析到這裡。我們接著看《講記》節要,我們先師淨老和尚他老人家早年在新加坡講的,我們把它節錄重要的,來跟大家分享學習。我們上次講到第十九,今天接著:

  「二十、第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這是指無礙辯才。無礙辯才不是學來的,它是屬於果報,這個果報是從智慧來的。我們一定要明瞭,煩惱輕,智慧長;煩惱重,智慧少。」

  這段《講記》節要也給我們說明,第八種天所讚法它怎麼來的,無礙辯才不是從外面去學來的。我們現在人有些人想學講話、學口才,到外面去學,無礙辯才不是去外面學來的,是自己本來就有這種德能,現在人被業障障礙住、被煩惱障礙住了。人會打妄語騙人就是煩惱,因為總是有貪瞋痴他才會去騙人,心不誠信才會打妄語。所以煩惱輕,智慧自然就增長。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就有,跟諸佛如來同等的智慧德能,不增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我們沒有比諸佛如來少一點點,沒有,都一樣,完全一樣。佛在剛剛成道的時講《華嚴經》,第一句話就講,「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都跟佛一樣的,都有,蚊蟲螞蟻這些都有。但是為什麼這些德相不能現前?「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因為被自己的妄想執著障礙了。妄想執著也不是外面來的,煩惱不是外面來的,是自己迷了,起了無明,這個跟外面也沒關係,都是自己的問題。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這個智慧德能,「人人本具,箇箇不無」,每一個人本來都具足,沒有一個沒有,大家都有,但是因為被煩惱妄想、障礙了,執著就是煩惱,妄想就是分別、無明,被這個障礙住。

  我們修行,也就是說修什麼?成績是什麼?就是煩惱輕,智慧就增長。煩惱你減輕一分,智慧就往外透露一分。好像那個鏡子很髒,灰塵很多,把它擦第一層,它那個光就透一點;再擦,再透一點;完全擦乾淨,那就完全恢復了。所以煩惱輕,智慧長;煩惱重,智慧就少,這必然的。所以我們現在修行,無非就是修一個煩惱輕、智慧長。我們修行有沒有功夫、有沒有成績,這個也是測驗我們到底修行修得怎麼樣?修得好不好?就是你煩惱有沒有減輕,心有沒有比以前慈悲,會多為別人想,這個就是煩惱輕,智慧長。如果還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自私自利還很嚴重,那這個煩惱沒減輕,有時候甚至還加重,智慧就更少了。

  我們再看第二十一條:

  「二十一、我們要想開智慧,就不能不斷煩惱。智慧殊勝,顯示辯才無礙,當然無能制伏。無能是哪些人?煩惱、習氣沒有斷的人,他沒有能力跟你辯論。」

  因為一個有煩惱、一個沒煩惱,那個有煩惱的人不能跟那個沒有煩惱的人辯論,因為沒有煩惱的人他智慧辯才無礙,有煩惱的人他就有障礙,當然他不能跟你辯論,這個也是必定的。關鍵就在要斷煩惱。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念一遍懺悔偈,懺悔偈後面都要念一遍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二願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做法會念了,要知道這個意思,不是念完就好,念完我們要在生活當中去修,修斷煩惱。

  煩惱有滅斷跟伏斷,滅斷你就證果了。斷見思惑,證阿羅漢、辟支佛;斷見思惑、塵沙惑,你證菩薩果位;再把塵沙惑的習氣也斷,那就是十法界的佛,叫相似即佛,天台宗叫相似即佛;如果進一步再破無明惑,就證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這個是滅斷,滅斷就是斷了永遠就沒有了。像《四十二章經》講,見思惑斷了,就像四肢斷了,不能再用了,不會再起來了,那個叫滅斷,滅斷就是沒有了。伏斷叫做伏惑。伏惑,就是我們念佛人這個也很關鍵,這個跟我們念佛這一生能不能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關係很重大。如果你能夠念到伏惑,伏煩惱,煩惱一品沒斷,只是伏住,不起現行,就是它不會發作,好像我們病根沒有斷,但是症狀壓住了,就好像你吃藥把症狀給控制住,它不發作了。所以我們念佛,一般講功夫成片就是相似的一心不亂,也可以說是淺的一心不亂,在《無量壽經》講「一向專念」,或者「一心繫念」。如果你有伏惑的功夫,臨終就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在平常你念到這個功夫,就跟阿彌陀佛感通了,好像電腦連線,感通了,你心裡自己這個信心就很堅定,不會有懷疑,因為跟佛接上線了。

  這個在淨宗,我們只要伏惑,這樣就可以了,就及格了。其他法門,不及格。其他法門,你伏惑不能出三界,不能出六道。得到禪定,你伏惑了,伏住但是你沒有滅斷,來生還是生人天善道,功夫好的生到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不能出三界。所以起碼你要斷見惑,雖然還沒有離開六道,但是他不會墮三惡道,人天兩道,這個叫三不退裡面的位不退。他雖然沒有脫離六道,但是脫離六道的時間有時間表了。《四十二章經》講,人間天上七次往返,他必定證阿羅漢,最起碼你也要證得斷見惑。但是見惑這一關最難突破,第一個就是身見,我們幾個人能夠把這個身放下?都執著這個身是我,所以我們人都會貪生怕死。去自殺的人,他也是執著身見,他以為這個身沒有了他就沒有苦了,其實都是錯的。所以這個就很難,所以這一關最難突破,如果能突破,我們出三界就能預期。如果還沒有斷見惑,你修的功夫再好,禪定功夫再深,出三界還是沒有時間表,這一關就很難很難突破了。這是所有法門,條件都一樣,無論顯宗密教、大乘小乘,你要出三界就是這個條件,沒有斷見思出離不了六道,沒有斷塵沙無明你出不了十法界。淨土法門它的殊勝,不要斷,但是你有一點功夫把它控制住,這樣信願念佛,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再去斷,那就容易了。那邊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天天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到那邊煩惱自然就沒有了,這是淨土法門的方便。特別在我們末法時期,如果沒有修淨土法門,無論修哪個法門,在一生當中很難超越六道,很難超越十法界,非常非常困難。

  伏惑,過去台中蓮社、台中慈光圖書館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他給蓮社的同修在佛七中講的開示也有一個比喻,就好像我們杯子裝了沙,這個好像見思惑,斷乾淨了就是說你杯子這個沙都倒乾淨,沒有了,再倒也沒有了,這個斷了。伏惑,是說沙還滿滿的,好像這個杯子蓋子把它蓋著,你要倒也倒不出一粒沙出來。他用這樣的比喻,我們也很好懂,就是我們念佛能夠把貪瞋痴慢的煩惱把它控制住,我們這樣就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這個叫伏斷、伏惑。一般叫滅斷,滅斷就是它沒有了,好像沙都倒光了,這個沙比喻說煩惱,在杯子裡面統統倒乾淨了,沒有了,斷了。我們伏惑,是一品也沒斷,但是用蓋子把它壓著,你要倒也倒不出來,這個就比喻作伏惑,就比喻我們用這句佛號把貪瞋痴慢的煩惱把它伏住、控制住。我們只要有這一點功夫,這一生就決定有把握往生了。但是雖然是這一點功夫,我們還是要在這上面用功。這個好像過去黃念老用考大學的比喻,他說上北大、清華,那個要考六百分以上的,甚至還有更高的才能錄取;他說阿彌陀佛這個大學,二百分就可以了,就錄取了,二百分就很容易,但是你總不能考個零蛋,那這個就不行。所以它條件比較低,但是它還是有它低的標準。我們淨土法門,低的標準就是你要有二百分,就是伏惑。斷惑難,伏惑還可以。所以斷煩惱,淨土法門有伏斷,這個也就可以得到彌陀慈悲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好,我們再看下面第二十二條:

  「二十二、般若經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為何還要堅固執著我?諸佛菩薩敢說真話,因為他無我;凡夫起心動念不離我執,就有利害,所以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是愚痴、無明,這個損失太大了,將明心見性的機緣損失了。真正知道利害得失,肯定會隨順佛陀教誨。」

  這段引用《般若經》,就是金剛般若。這個《般若經》,我們淨宗同修雖然專修淨土三經,但是先師淨老和尚他在講席常常引用《般若經》的經文來給我們講解,我們聽經的老同修都很熟悉了。這個是《金剛經》,上半部講破四相,下半部更深入,講破四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我們為什麼還會有這些堅固的執著?因為我們有我,因為我們起心動念,我相,就是第一個就是想到我,這個事情做了對我有什麼好處?我有沒有吃虧?這個有我相,具體的表現就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個我如果執著得太重,自私自利就非常嚴重,只想到自己,一個家庭夫妻兩個人都不為對方想,這個太自私了,一家人、父母他也不管了,他只為他自己,我們講太自私了。如果這個私心能淡化一些,可以為家人想;再淡化,再擴大,為社會想;再擴大,為整個國家想;再擴大,為整個世界想。佛教我們,要為盡虛空遍法界眾生想。

  所以《金剛經》講,怎麼去破我執?就是我們念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發願要度無量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無論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上至非非想天,下至蚊蟲螞蟻,這些眾生,我統統要度他們入無餘涅槃,就是成佛。下面一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發願度這些眾生,實際上沒有眾生給我們度,但是我們要發願度這些眾生。發願度眾生,不著空;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不著有。我們如果執著有,那也脫離不了六道,變成人天善道,人天福報。所以四弘誓願第一願,我們如果不去學習金剛般若,特別我們淨老和尚推薦的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們不懂得怎麼修,我們只是會念。眾生這麼多,你都要發願把他度到無餘涅槃,但是你不能去執著我能度眾生、哪些眾生是我所度的,那四相就出來了。你要度生,不著相,空有二邊都離了,這個才是真正沒有四相。這個要深入《般若經》,特別江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非常重要。破了四相,諸佛菩薩講的就是真話,因為他無我,他沒有為我自己,因為他沒有我了,一切都是為眾生,沒有我了;而實無眾生得滅度,他也不執著有個眾生。我們凡夫起心動念就不離我執,這有利害關係。

  這兩天我一直在關心選舉的,我們看了就很明顯,大家都有利害關係,這個當中有人比較誠實,有人比較不誠實。我們從這個經去對照,一看你就很明白了。所以有利害他知道,但是他還是要去騙人,明知故犯就是愚痴、無明,其實這個是對自己損失太大了。最大的損失,就是「將明心見性的機緣損失了」,這個是最大的損失。「真正知道利害得失,肯定會隨順佛陀教誨」。

  好,今天時間到了,第二十三、第二十四,我們還有兩條,二十三是這段經文最後一段,「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我們就明天上午再繼續來跟大家分享學習。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