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了達因果,修習善業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23/5/1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36-0017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看經文:

  【汝今當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

  我們今天從這段經文看起。前面經文我們學習到,佛對龍王講,指著大海的眾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舉出大海中水族類的眾生,水族類眾生屬於三惡道,就是畜生道。三惡道,當然這些形色各種不同,大小也不同。舉出水族類眾生,我們就必須舉一反三,陸地的這些走獸(爬行的動物),天上飛的這些鳥,一般講鳥獸,這個屬於畜生道。畜生道是三惡道,當然是造作不善業才會墮到三惡道。所以這個都是眾生造惡業造成這樣的形相、形狀。造惡業,惡業也很多,惡業有大的惡業、比較小的惡業,惡業輕重、種類也不一樣,總是不出身口意三業,就是造十惡業。十惡業,每一個惡業也都有很多不同,同樣是惡業,造的惡也不完全一樣。因此得到的果報,身體的形狀,他的皮膚的顏色,他的骨架等等的,也都不相同。這個都是眾生他的想念,這個想念是惡的想念、不好的想念。不好的想念就是貪瞋痴慢,這些是不好的。在不好的當中,每一個眾生各人心理,同樣造惡業,也是不一樣的,有輕有重,這些也不相同,有的造大的惡業,有造比較小的惡業,這些就很多方面。

  前面這段經文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我們也要反應到我們現實人間來,我們看到水族類的眾生,看到畜生道,長的樣子都不一樣,那是造惡業。回頭再看我們人間的人類,那也是善惡業都不一樣。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也知道看相算命看什麼?看眾生善業造得多,還是惡業造得多,從這個造善惡業因去看也就清楚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相是果報,現在受的果報那是前因(前面以前造的因),形成今天這個身體的相狀、相貌是前生造的。這一生身體好不好,壽命長短,遭遇如何,我們就知道過去生我們造的善業多,還是惡業多。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要知道我們過去生到底造了善業多,還是惡業多,造什麼因,我們這一生的遭遇,我們這一生的果報就是了。「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要知道我們來生來世會受什麼果報,我們這一生身口意三業所作所為是善還是惡,那就是決定我們來生的果報。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個是事實真相。

  今天我們接著這段經文,佛對龍王講,就是對我們大家講。『汝今當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當應就是你現在應當要做的。如是修學,如是二字是徹前徹後。此地的如是特別指修習善業。」

  這一條講,「當應」就是現在應當要做的。當應也就是說很肯定的言詞,就是應該、應當要這樣做,要這樣來修學。「如是修學,如是二字是徹前徹後」,從頭到尾。你看經文一開頭,「如是我聞」。如是這兩個字意義非常深廣,天台大師講百界千如,這個義理非常的深廣。我們就此地,我們這個地方講的「如是」,特別是指「修習善業」,要如是的修習善業。

  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不但自己應當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了是明瞭,達是通達。佛教的基礎是建立在因果的教學上,因果是事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絕對不是迷信。世出世間法都不離因果。」

  這個講到不但自己應當如是修學,要怎麼如是修學?首先要「了達因果」。了達因果,「了」是明瞭,「達」是通達。這是首先我們要明瞭,要通達。佛教的基礎就是建立在因果教育,因果是事實真相,並不是迷信。因為現在不學佛的人,往往聽到因果兩個字,他就認為這個是迷信,哪有什麼因果?就不信,認為講因果就是迷信,這個是絕對錯誤的。這個絕對不是迷信,實在講就因果兩個字,這個中文的意思,因,我們講前因後果,你前面你造了什麼樣的因,什麼因素造成後面這個結果,這個就是因果。你說這個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族群,所做的一切離開因果?在我們現實生活上,一天到晚哪一樣離開因果?都在造因。現在問題就是說,你造的是善的因,還是惡的因?這個大家要認識清楚,認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現代人往往把惡因當作是善因,把善因看作是惡因,顛倒了。拼命造惡因,後面怎麼會有好的果報?所以這個因果教育要學習的。學習的標準,教科書在哪裡?就是經典。我們這個《十善業道經》就是教科書,我們三寶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法就是經典。佛不在世,以法為主,依法不依人。我們依據經典來修學,經典是我們修學的一個標準、一個準則,依經典來修就不會錯了。

  這個地方講因果,在佛教的教學,因果是很重要。實在講,儒釋道,儒家、道家也都講因果。你看儒家,《易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書經》講「惠迪吉,從逆凶」,這些都是講因果,儒家也講因果。道家,《太上感應篇》也是講因果。這個因果講得最詳細的,當然是佛經,佛經講三世因果。儒、道大部分就這一生,講的因果;佛家講過去、現在、未來,講了三世因果,所以三教都講因果。所以三教是一貫的。學習因果教育是我們當前一個很重要的功課。因果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世出世間法都不離因果。現在這兩句經文就是我們要學習因果教育,你要了達因果,你才能修習善業。了是明瞭,明瞭什麼?要明瞭,要通達,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你認識清楚了,認識善惡了,明瞭通達了,就可以努力來修習善業,努力來斷惡修善,因為明瞭了。如果不明瞭,那就盲修瞎練。有很多人他想做好事,發的是好心,做的不一定好事。這個就是沒有學習因果教育,才出現這個問題。所以世出世法學習最重要,都要學!人從生到死,都是不斷在學習。所以孔老夫子在《論語》也講到,《論語》一開頭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篇」一開頭就是學。所以孔夫子給學生講,指著墳墓說,人到墳墓那就不用學了。也就是告訴我們,活到老,學到老;活到死,學到死。所以從生到死都是在學習。這裡佛勸我們要學習,了達因果。

  我們再看第三:

  「三、種善因一定得善果,人心善、念善、行善,必定得善報。」

  心是存心;念是念頭,起心動念;行,行為善,必定得善報。在《太上感應篇》後面講,「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每天你說話、你看的都是好的,你做的都是善的,這樣天天做,做了三年,你三年就必定得福報。這個福報在佛經講是花報,這一世現世報,來生果報就更殊勝了。反過來,一天「語惡、視惡、行惡」,也是三年必定有災殃。這個「必」就是說很肯定的,絲毫不懷疑的。所以這個講得很肯定的,沒有絲毫懷疑,也沒有討論空間。必,肯定是這樣。所以種善因得善果,必定得善報,這個是因果的定律。

  我們再看四十七頁第四條:

  「四、《了凡四訓》將了達因果說得很具體、很詳細,所以印光大師一生不遺餘力的在弘揚,這正體顯了大師的真實智慧、大慈大悲。他知道現前社會,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崩潰了,佛法的教育也逐漸沒落、變質了,學校教育著重在科技、工商經濟,人文教育也疏忽了,因此這個世間雖富裕,但是必定災難重重。」

  我們老和尚也引用《了凡四訓》來註解這個地方講「了達因果」,說得很具體、很詳細。《了凡四訓》講這個很詳細。我們前面第二條講,我們自己要學習,如是修學,了達因果,也要令眾生了達因果。我們自己了達因果,也要幫助別人了達因果。我們要跟大家分享,這個就講到弘法利生。現在講到弘法利生,實在講,每一個人都能做,因為現在得利於科技。這個科技,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科技本身沒有好壞,它只是個工具。它沒有好壞,人有好壞,你好人用就用在好的方面,壞人用就用在壞的方面,用在壞的方面就害人,用在好的方面就利益人。所以現在大家幾乎人手一機,都有手機,你把好的這些法語跟你的親友分享,這個你就在弘法了。你自己明瞭了,我聽懂這一句,這一句我聽懂了,我覺得很有受用,現在這個手機都有群組,你發給大家分享。縱然他不相信,他看了一下,也給他種個善根,對他還是有好處。這個也就是說我們怎麼去幫助眾生了達因果。實在講,你要幫助人,也是幫助自己。你要講給別人聽,首先自己要先聽,那一定的。你要勸別人,首先就勸自己。那是不是你要幫助人,也是幫自己?的確是這樣,這個也是因果。所以佛在這裡特別給我們講,自己了達因果,「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特別講到亦令眾生,也就是說你也要想到眾生很可憐。跟我們有緣的,我們就是要幫助他,我們盡量幫助。我們總是要跟他們結結緣,希望幫助他們。有這個因緣,我們總是把這些因果教育、傳統文化、佛經,跟大家結緣。結緣,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緣,各人都有各人的緣,大家統統可以去結緣,而且可以輾轉的去結緣。這樣也才能符合此地佛勸我們自己要了達因果,也要幫助眾生了達因果。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印光祖師他在世的時候大力提倡的。袁了凡先生,了凡是後來他要改造命運的一個外號,原來他的名字只有一個字,黃色的黃,他的本名叫袁黃,他的字號叫學海。以前還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他也是很自負的,我們現在人講,他很自負的。學海是什麼意思?他的學問像大海一樣,也就是說很自負,自己學問覺得像大海一樣非常淵博。後來命運被孔先生算定,遇到雲谷禪師開示,他才知道以前自己一些想法、做法統是錯的,讀聖賢書也沒有真正讀懂,錯會意思了。所以那個時候讀聖賢書,主要是為了考試,為了考取功名。不是要成聖成賢,不是要去修行的,就為了考試。明朝跟清朝讀書人,讀四書五經,主要都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要修行,不是為了要成聖、成賢、成為一個君子,為了考取功名。就像我們現在一樣,你讀書為了考試,考試為了什麼?為了那張文憑,就為那個。所以過去學校還有考《論語》、考四書,以前早年老和尚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辦大專佛學講座,那個時候大學裡面還有考《論語》,曾經有個學生跟我們師父講,說這個《論語》也沒什麼用,我們就是為了考試,為了應付考試,讀這個也沒有用。我們師父說,沒有用?他說你不懂,不是沒有用,它真管用,不但古時候管用,現在還是很管用。聖人講的話稱為經,就是真理,真理就不受時空的限制,三千年前是這樣,三千年後還是這樣,道理還是這樣。在中國是這樣,在美國也是這樣,你在外太空也是一樣。一旦稱為經,你沒辦法去改變的,因為它是事實真相,你怎麼改?你相信是這樣,你不相信它還是這樣。所以經是聖人根據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不是他自己去定的。他自己定的,我們可聽可不聽,是你自己的東西。但是因果不是哪一個人的,一切眾生都離不開因果。

  袁了凡他遇到雲谷禪師,他知道自己錯了,過去都錯了,都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所以被命運束縛,不能改變。不過他有個好處,他相信命運。所以我們老和尚以前在講席當中常講,他把袁了凡還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給他定位標準凡夫。什麼叫標準凡夫?他相信命運。他相信命運,也不是說他聽了算命先生這樣跟他講,他就相信。他一個讀書人,一個知識分子,他也不是那麼容易聽人家這樣講他就相信了。他那個流年給他排出來,哪一年考第幾名,領多少米,你會遇到什麼事情,一一的記錄,然後透過這段時間去驗證是不是這樣。驗證了十幾年,真的都不出孔先生算的,那個時候他才真正相信命運。不是一開始算,他就相信,不是的。他十幾年都這樣,那後面應該都不會錯,就是這樣了。那個時候就死心了,相信命運,沒有什麼想頭了,反正一切都有命,「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所以我們老和尚說他是標準凡夫,就是因為他相信命運。實在講,我們現在連標準凡夫,我們都不夠格,我們不相信命運,為什麼?因為還會打妄想。要相信命,萬般皆是命。

  在台灣,我們在YouTube的網路新聞,看到一些候選人要選總統、選立委,有一位想要選總統的,講了很多政見也不錯。下面有留言,我就跟他留言,建議你去讀《了凡四訓》。我是說建議你先去算命,算你有沒有總統的命,如果有總統的命,你才能落實你的政見;如果你沒有那個命,你選不上,政策再好也落空。所以我建議他去算命,然後看《了凡四訓》。命算出來,如果沒有,沒有你可以修,袁了凡就是這樣,沒有你可以修。但是講這些,現代人沒有相當深厚的善根,他不會相信,也不會接受的,他不相信經典,相信他自己想的;不相信佛菩薩、聖賢講的,相信他自己的。相信他自己的,那就是說你過去生有沒有修這個福報?這個福報是過去生修的。你過去生有修這個福報,這一生就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你有這個福報,你就會得到;如果過去世你沒有修這個福報,你怎麼求也求不到。所以這個我現在看,一點都不迷信,哪有迷信?「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有的人他只能做到省長,他就沒有總統的命;有的人只能做到副總統,他就沒有總統的命。不是這樣嗎?這不是事實嗎?這個如果不是命運,你怎麼解釋?不是怪別人:都是他們不好,所以我才不會當選。怪別人沒有用,要修自己才有用。

  像袁了凡先生這樣,他原來也什麼都不是很好的,也沒兒子,壽命也不長,官是做四川很偏僻的一個小官。五十三歲就要死了,也沒兒子,以前的人沒兒子是很嚴重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你這個人很不好,才會斷子絕孫,那是很嚴重的。你說他命運也是一般,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但是他聽明白雲谷禪師給他開示,他聽懂了,畢竟他還是有讀聖賢書的基礎,真的認真改造命運。他真改了,延壽了,延了二十一年;原來做四川很偏僻的一大尹,一個小地方的小縣長,後來做到寶坻縣長。寶坻就是在河北省,就在北京旁邊,跟四川很偏僻的一個小縣長,那個層級不一樣,在皇帝那邊的。那是不是他就升了,他改造了,他遇到雲谷禪師之後,努力斷惡修善,後面孔先生算的就不準了,他改造了。還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那孔先生算得很準。他這個是現身說法,給我們做證轉。所以《了凡四訓》這本書,印祖極力的推廣。

  我們淨老和尚過去也請在大陸演濟公的游本昌居士,今年也八十幾歲了,也很老了,濟公演得很出名。大概二十幾年前,他也到新加坡淨宗學會去找我們老和尚給他皈依。我們老和尚給他皈依,他的法名就叫道濟(就是濟公,道濟)。皈依之後,我們師父就給他說法,就說你有這個演藝的天分,也要演一些比較正經的,不能演一些不正經的,那個對眾生沒有幫助,所以就勸他要把因果報應這個要演出來。他原來早期的濟公傳照小說這樣去演,後來有聽我們老和尚的話,演一個「濟公說法」,我們這個地方以前有做光碟出來流通。「濟公說法」,也是按照他那個方式去拍攝,這個就社會大眾一方面有娛樂,一方面又可以薰習因果教育,這個就很理想了。「濟公說法」,這個也是幫助眾生了達因果。後來我們老和尚也請他拍《了凡四訓》,也是連續劇的。在大陸拍的都是四十五分鐘一集,《了凡四訓》。這個也是我們大家可以去推廣,而且也可以跟家人來分享,特別是學校。

  過去,我在二OO六年也拍了,那個是我去找陳曉旭拍的(找我們台灣以前在中視一個導演,王導演他去大陸拍,找大陸的演員),由他們公司去申請拍攝的場地,我拍了《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原來這個王導來找我,他說要拍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本願經》。我說地藏菩薩,拍那個地獄的,那個可能難度會高一點。地藏菩薩,比他之前,還有一個陳麗麗,以前早年我還沒有出家的時候,好像在華視演小王爺,女扮男裝的。她來我們華藏來找我,但是她那個時候身體不好,那個時候我帶她去見老和尚,身體不好。她身體不好,後來也沒辦法,跟我同年,已經往生很多年了。後來我就拍《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拍八集。因為大陸同修一些供養,我就給它拍這個,拍了八集。拍這個八集也得到很大的回響。在台灣有很多學校的老師都來請,那個時候還是DVD,都來請去放給學生看,在台灣流通了不少。在大陸流通得也非常多,特別潮州謝總他辦道德講堂,也把這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列為他們的一堂功課,晚上一堂功課。他七天,我們八集,有一天放兩集。就每一次的道德講堂,他都放那個,也是一堂功課。所以他那個道德講堂辦得非常成功。真的,把一個很不好的人,一個禮拜下來,那種心理、念頭,還有一些行為,一個大轉變。真的幫助很多人回頭,斷惡修善。所以這個也是功德無量。所以我給王導講,我說你這輩子拍戲,大概拍這個是對的。其他拍的,我看那些對眾生沒有利益,那只是娛樂而已。他以前拍「上錯天堂投錯胎」,我說拍那個只是娛樂。真實的利益就是幫助眾生了達因果,這個就是功德利益。所以我說,這部你是真的拍對了。雖然到大陸去受一些委曲,回來看到我都要哭了。但是我說這個給你消業障,過去業障造得太重,贖罪,消業障。所以現在他還不錯,現在也八十歲了,今年也八十歲了,現在還不錯。

  所以《了凡四訓》這本書原來是袁了凡先生他教訓他子孫的,原來的書名叫《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訓》。也就是說,他改造命運的經驗教他的子孫也要這樣來不斷的提升自己,改造命運。把他一生改造命運的經驗傳給他的子子孫孫,等於是他的家訓,他的《家庭四訓》,就是他的家訓。後來被人流通到外面來,到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大力提倡,所以這本書現在就很多人都知道了。不但在中國地區,明朝那個時代,日本也有這個書,也流通到日本去了。所以這個書現在也有翻成英文的,翻成外文的,在國際上流通。我記得以前澳洲雪梨淨宗學會會長,他是洋人,他都到澳洲監獄去講《了凡四訓》,但是他用英文講的,他有翻成英文,他去講《了凡四訓》,這個是好事。

  《了凡四訓》把了達因果說得很具體、很詳細,印光大師不遺餘力的在弘揚,當然是印光大師的真實智慧、大慈大悲。印祖提倡的這個書,我們也不能疏忽了。印祖相傳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大勢至菩薩是念佛專家,念佛專家還要弘揚這個?這個也給我們說明一個什麼事情?就說明我們念佛功夫要得力,也要從這個基礎學習。不然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做不到。如果你不從斷惡修善這個地方下手,不從了達因果這個地方下手,有幾個人他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看都是六根不攝,雜念相繼,一天到晚打妄想,還想賺大錢,你怎麼「淨念相繼」?那不是在念佛,念念都在想賺錢。念頭賺錢是真的,念阿彌陀佛是有口無心,心裡真正想的是錢,不是佛。怎麼叫念佛?念佛,心念才算,口念不算。口念就像喊口號一樣,你心裡沒有那回事情,心裡沒有佛。我們為什麼不能老實念佛?說穿了,就是還是沒有了達因果。沒有了達因果,你對於現前我們在生活上、在事業上、家庭上,心總是患得患失,你心就定不下來。遭遇到順境,遭遇到逆境,也不曉得為什麼?莫名其妙。所以現在什麼憂鬱症、躁鬱症特別多。你不要看到一個人好好的,恐怕他都有躁鬱症、憂鬱症。

  前天有一個女眾法師,她出家比我早,是比我年輕,出家比我早。出家她快四十幾年,我才三十九年。她請我吃飯,請好幾次,前天跟她吃飯,她跟我說她曾經有憂鬱症、躁鬱症。我說,出家了還有什麼躁鬱症、憂鬱症?她說出家,他們常住很嚴格,約束得很嚴格。在房間,不可以有自己的書,要看書到圖書館;出去要把戒牒、身分證留給常住,講了很多。我說這個規定也不錯,但是我也沒跟她講,講了恐怕她可能也不能理解。因為她心理受到壓抑,所以她說十幾歲就出家了,出家修到憂鬱症、躁鬱症,那在家可能還比較好一點、自由一點。這些為什麼會這樣?出家講的都是守三壇大戒,講得那麼高,我一條也做不到、也不懂。因為你沒有十善業道的基礎,那什麼戒都落空了。淨業三福第一福就給我們順序擺得很清楚,戒是在第二福。

  印光大師真的大慈大悲,知道現代人不懂得戒,不懂,所以用這個因果教育來代替戒律。這個也是大師的真實智慧,大慈大悲。大勢至,就大智慧,有大勢力。實在講,有《了凡四訓》的基礎,你念佛功夫必定會得力的。斷煩惱是比較難,幫助我們伏煩惱,這個肯定有。所以印祖提倡這個書,不但對念佛人,也對社會一般大眾(沒有學佛的人),他也不想了生死出三界,但是改造命運,命改造好一點,這個大家都想要。求升官、求發財、求兒女等等的,這些人天福報,大概中國人、外國人都想要;健康長壽,這個都是屬於人天福報。所以這個書也是等於是共同科目,無論你學佛或者不學佛,都必須學習。不學佛的人,你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要改造命運,你不學你就改不了,你總是被命運所束縛,所以這個書很重要,現在還有影片可以看,這個也是我們要長期來弘揚,幫助大家、幫助自己了達因果。

  印祖知道現在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沒有了,佛法的教育也都變了,現在學校的教育著重在科技、工商經濟,著重在這一方面,這方面的科系就很熱門,人文教育在現在的學校也被疏忽了。現在大學裡面有幾個人他去念中文系的?他說考得不好,只好來念這個,是這樣的。他不懂,不懂這個才是根本,科技是枝末。你沒有這個根本,你那個科技會很多問題。你人沒有教好,那些科技被不好的人去用,他用在不好的方面就危害社會、危害世界。所以現在全人類都迷失方向了。你著重在科技、工商經濟,目的在哪裡?賺錢。不都為了賺錢兩個字嗎?賺錢為了什麼?物質享受,吃喝玩樂。只是為了賺錢,為了自己物質享受、吃喝玩樂,不擇手段去競爭、鬥爭、戰爭,怎麼會沒有災難?

  在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就講得很清楚,孟子去拜訪梁惠王,他說夫子來我的國家,對我的國家有什麼利益、有什麼好處?孟子就跟他講,大王何必言利?何必開口就講利益?他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你做君主的,下面的人民大家都在爭利,這個國家就危險。現在這個世界是各國交征利,世界危矣!現在世界不是很危險嗎?什麼天災人禍統統來了,災難重重就擺在我們眼前。所以印光祖師大慈大悲。

  我們再看第五條:

  「五、挽救之道還是在倫理道德,如果倫理道德喪失,人就不像人,家不像家。現在全世界人生活縱然很富裕,物質條件不缺乏,但身心沒有安全感。」

  的確是這樣。現在只知道追求物質享受,那錢賺到了,現在賺到了錢,有錢的人你問他快樂不快樂?錢很多,錢很多怎麼樣?不快樂。富而不樂,有財富不快樂;貴而不安,做總統的,一天到晚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大家爭來爭去的,睡覺都睡不好,那怎麼叫享受?實在講是受罪,不能把受罪當作享受。真正享受是什麼?沒有事,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以前我祖父都拿個扇子,他都念台語的,念《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他念《三字經》,那個扇子寫「一日無事小神仙」,一天沒事就像小神仙一樣。仙,就是住在山上。一個人,一個山,就是仙。所以大家如果到雙溪去,你住得習慣,你就是仙。一個人住在山上,那個「仙」字,不是一個人,一個山嗎?那你就是仙。「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那是享清福。

  人生,這個享受,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有的人是吃喝玩樂,他覺得是享受。那個也未必是享受,以佛法來講,造罪業,將來受惡報。所以真正的享福,不在於錢多錢少。心清淨,心裡沒有煩惱,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看顏回窮得那個樣子,但是他很快樂。大家看得都替他憂愁,但是他覺得他很快樂,他過得很充實。所謂「知足常樂」,人生如果知足,那很快樂。現在全世界的人為什麼這麼苦?就是不知足。一昧追求物質享受,追不到就爭;爭不到就鬥,不擇手段;鬥又得不到就戰爭,用搶的比較快,這個造極重罪業了。所以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教授講,二十一世紀世界社會秩序要恢復正常,必定要推廣學習中國的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在上一個世紀講,人家不相信。現在我們愈看他的預言,真的很準。如果不提倡這個,只是提倡科技,物質的競爭,現在中美在打貿易戰,打貿易戰幹什麼?爭。那這個世界怎麼會太平?所以湯恩比教授講的是真理,一點都不過分,如果你不提倡孔孟學說、大乘佛法,無解,這些問題沒有辦法解決的。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極力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就是要挽救人心。如果這些倫理道德喪失了,人就不像人,家也不像家。現代家像一個家庭嗎?不像了。所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現代哪裡像個家?不像。有錢,心裡很不快樂。現在的物質生活比過去五十年前、六十年前好太多了,以前雖然生活苦,但是心還滿踏實的。現在物質生活提升了,樣樣方便,憂鬱症、躁鬱症一大堆。應該是愈來愈少才對,怎麼會愈來愈多?這個說明了一樁什麼事實?你物質生活再好,如果精神生活沒有提升,那這些心理的問題都會不斷的出現。為什麼?因為他碰到問題,他不曉得該怎麼辦?碰到一個衝擊,他長期壓抑在心裡,這個心結解不開,當然就得憂鬱症、躁鬱症。如果那個心結解不開,結打不開,我們新加坡同修,福建話還是聽得懂,心結打不開,就躁鬱症、憂鬱症了。佛法、傳統文化就是化解這個的。所以現在的人的確我們老和尚講,富而不樂,貴而不安。這個講得一點都不過分,全球人類是過這樣的日子。你說現在的人是比以前進步,還是退步?這個物質、科技,好像很進步,人的精神生活就一直墮落。

  我們再看第六:

  「六、印祖一生倡導三種書籍,第一是《了凡四訓》,教導我們要了達因果。第二是《感應篇彙編》,教導我們要修習善業,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第三是《安士全書》,以此做為修習善業的總結。」

  《安士全書》不但是「修習善業」的總結,也是幫助我們「了達因果」。了達因果,《安士全書》也引用三教經典講得相當透徹。印光祖師特別講《安士全書》可以做為我們在家居士的傳家之寶。但是現在人他不認識,講到因果、講到三世、講到六道輪迴、講到鬼神,統統把它列為迷信。這個不是很正確的態度,不是正確的態度。社會上是有一些人假借鬼神來迷惑人心,是有這樣的不法的人。但是鬼神,六道眾生,這是事實真相。佛在經上講的都是事實真相,佛不會沒有鬼神,他編一個故事來騙你,佛沒有必要這樣。佛教人不打妄語,他怎麼會自己去打妄語!那不可能的。所以這些鬼神之事,像《感應篇》也是講鬼神,「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其實《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統統是教我們了達因果的三本書,這三本書叫因果教育。這個三本書要合起來看,我們對於了達因果,就真能了達因果了。如果沒有看這三本書,實在講,你讀《十善業道經》,你不能了達因果,因為《十善業道》它的經義是深廣無盡的。

  所以我們老和尚為什麼提倡三個根?第一個儒家的《弟子規》,第二個道家的《太上感應篇》,第三個《十善業道經》,他老人家講,如果你能夠把儒家的《弟子規》做到,再做到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你來學《十善業道經》就不難。換句話說,你沒有《弟子規》、《感應篇》的基礎,你來學《十善業道經》就有困難。的確,我們讀《十善業道經》,我們懂了嗎?這個經文我們會念,懂不懂呢?好像懂,其實我們不懂。為什麼這麼肯定?真懂了,你就能做到了。還做不到,就表示我們還不懂,這一點我們自己要承認。《弟子規》是講倫理道德,我現在又加上補助《弟子規》的典籍,像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還有他老人家講的《論語講記》。《常禮舉要》講常禮,禮就是講人情世故,我們人跟人相處,你不要去妨礙人,不要去造成別人的困擾。學禮,過去我們老和尚常講,他引用李老師講的(雪廬老人講的),學禮最起碼就是說你走到哪裡,人家不討厭你,人家不會看到你,這個人又來了。如果我們走到哪裡,人家說這個人又來,要迴避你,你自己就要反省了,我們不懂禮去干擾到別人,所以要學。不懂禮貌的人,不代表他是壞人,他心很好。反過來講,有一些人很懂禮貌,但心很不好。雪廬老人講,像王莽,漢朝王莽,他表現出來可謙虛了,對人很恭敬,但是心很不好。所以不懂禮貌是他沒有學,不代表他是壞人,是好人。我都是好心,好心沒好報,為什麼?不懂禮。

  所以常常我們道場有義工,大家都發心來做義工,做到吵架、打架,做到哭哭啼啼回家。我來也沒有賺你的錢,我又出錢,我又出力,為什麼會這樣?不懂禮貌,去干擾到別人。所以過去我們山上也是這樣,有一些菩薩,你說他不發心嗎?掏心掏肺,剖心肝讓你吃,但是去造成人家的困擾。他自己也覺得很委屈、很冤枉,我做這麼好的東西上來,怎麼這個態度對我?他就少了一道程序,沒有事先跟人家講,廚房煮了一大堆,你又送一堆來,他沒辦法處理,他就生煩惱了,是這樣,都好心。所以不懂禮,不代表他心不好,是他沒有學,他會去妨礙到別人。所以我又加了這一個。另外《論語講記》,這個也很重要,這個都可以補充《弟子規》的。還有《格言聯璧》,這個也是可以補充《弟子規》。《延壽藥言》、《菜根譚》,這個都可以補充。這些相關典籍也要多一些,更能深入《弟子規》。

  這個因果,《感應篇》。《感應篇》相關的典籍,我們老和尚講三個根,《感應篇》相關的典籍,就是《安士全書》、《了凡四訓》,經典就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些都是講感應的。《感應篇彙編》,現在我們上班時間,我都會帶大家讀《感應篇》,我現在是講《感應篇彙編》節要,一條一條講。《感應篇》如果你讀到有心得,這個起心動念,也就會不敢亂起心動念。但是我們要用功,因為這個來補助我們,你聽到後面這個經文,你才懂得這個經文在講什麼。你沒有《弟子規》、《感應篇》的基礎,特別是《感應篇》,你就不懂得《十善業道經》在講什麼。真的,我沒有騙你們,這是我個人的心得跟你們分享。我們現在來學習,也就是說我們大家互相勉勵,我們互相來用功,從斷惡修善,腳踏實地,這樣來修。也不要好高騖遠,講得很高,一條也做不到,那也都落空了。

  《安士全書》,過去我在三重淨宗別院,每次打佛七,晚上也都跟大家分享。《安士全書》也是講善惡因果報應,像殺生,「萬善先資」;戒淫,「欲海回狂」,都有因果,有善有惡,各有報應。現在我是聽到我們老和尚講《子不語》,還有《閱微草堂筆記》、《聊齋》,這些鬼神、狐仙、黃鼠狼,這些都真的,真有。這個當中有很多,我現在是肯定相信,因為我自己親眼見到的也太多了。《感應篇》也講鬼神、講感應,鬼神記善記過。城隍廟,都是因果教育的一個地方。所以《感應篇》也是教我們了達因果,《安士全書》也是,《了凡四訓》也是。所以《感應篇》的相關典籍,《安士全書》、《了凡四訓》這些都是相關的典籍。那《十善業道經》,《地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十輪經》,包括《吉凶經》,也都是含攝在十善業道裡面。所以這些經典都要互參,我們才會深入。

  「以此做為修習善業的總結。」我現在是用《感應篇》為中心,因為《感應篇》你有深入了,其他就能觸類旁通,其他可以觸類旁通。《感應篇彙編》,印祖特別讚歎《彙編》。《安士全書》第一卷「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引用三教經典來註解「文昌帝君陰騭文」;第二卷「萬善先資」,講殺生跟放生、護生的果報;第三「欲海回狂」,講戒邪淫的;第四「西歸直指」,導歸淨土。文昌帝君,我們民間廟都有拜,現在學生考試都要去文昌帝君那邊拜。但是我看那個拜,我有一次到龍山寺去,看後面也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桌上擺了一堆准考證,影印的一堆,擺在那邊,還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你命中有沒有?命中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了。如果命中沒有,想要有,就要依《文昌帝君陰騭文》這樣去修,你原來沒有,就有了;你原來有的,就更殊勝、更增長了,這樣才有意義。但是現在這個《文昌帝君陰騭文》都沒人講。萬華龍山寺,我小時候常常在那邊玩,現在的黃董我也認識,我想找他談一談,去那邊講個《文昌帝君陰騭文》,可能會比較有推廣這個教育。不然大家都去拜,是很熱鬧,大家只知道拜,求保佑,不知道修。只知道拜,只知道求,自己不知道要修,那你「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佛菩薩真正保佑我們,就是把這個理論方法跟我們講清楚說明白,勸我們。我們聽明白了,依教奉行,那就是佛菩薩對我們的加持。

  「七、世尊這一段開示,其實就是印祖一生救度苦難眾生的總結,言語非常簡單,意思深廣無盡。」

  的確,你看這一段就兩句經文:「汝今當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這個很簡單,但意思很深廣。意思很深廣,你沒有用《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包括現在《弟子規》,還有我剛才提出來這幾部典籍,你這兩句經文這樣看你懂嗎?這樣看,你就了達因果了嗎?這個字面上我們解釋是可以解釋,了是明瞭,達是通達,明瞭通達善惡因果。這樣我們就明瞭了嗎?不明瞭。所以印光祖師為什麼他沒有提倡佛經,提倡這個?佛經講得簡要,我們看不懂。所以《十善業道經》,我們也不要以為很淺,就是這兩句,我們都不懂了。不懂,你怎麼知道要怎麼去修學?大部分的修學,我們講難聽一點,盲修瞎練,亂修一通。所以這些都要學習的,也是我們老和尚大慈大悲,他也是給我們講這些真話。我們真能夠聽得進去,能夠依教奉行,我們就有福了,必定能得福報。

  所以我這一生,實在講我是很沒有福報的,我的福報比我弟弟差遠了,真的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一生也是有幸遇到老和尚,我是還有一點善根,喜歡聽經,還能夠理解一點;肯聽師父的話,這一點也是我一個原則。所以晚年,現在還有一點小福報,小小的福報。如果照我在家那樣子,我看現在恐怕不在人間了。所以親近善知識,也是我們學習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有時候我們自己看,看不懂;讀,讀不懂,善知識給我們一指點,我們豁然開解了,明瞭了,了達因果了。

  好!今天這一段經文就學習到這裡。下面這段經文,我們下一次,下一次再來繼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