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O七集)  2019/6/17  法國  檔名:WD20-037-0207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泰伯篇」第一章。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吾講《論語》注重道,但文理講不通處,吾也說說。」雪廬老人講,他講《論語》注重在學道,但是文理不通的地方,他也講一講。

  「中國歷史比較可考者」,就是我們中國歷史比較可以考據的,「從唐堯虞舜,夏禹之後是殷商」,從堯舜、禹湯。「成湯革命為商王,到了中期發大水,改遷於殷,今有殷墟。到殷紂王(即商紂王)為天子」,這個比較可以考據的,就是這幾個朝代,從堯舜、禹湯,到商殷紂王。在那個時候,「諸侯之中有一個西北的諸侯叫古公亶父,與北方外族接近,外族人野蠻不懂禮,也不懂人情世故,侵犯古公的土地,外族人殘暴不仁。古公亶父以為終日相殺何時了,所以遷於歧山之下,為西岐。」

  「古公此人有德性,大家與他相處而擁護他,只有幾十里的地極小。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季歷,自古以來,家有長子,大哥要緊,父在時聽父親,父不在從兄。諸侯傳統制度,傳長子,季歷此時生昌(後來的文王,姓姬)」,姬昌。「學問、經歷、閱歷到,事便瞞不過眼,古公在時,季歷生文王,古公讚歎說我後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講這個話就是季歷生的兒子,將來要興旺他的國家了。「泰伯聽了,便託辭採藥,仲雍見了也隨後行去,到大江以南吳國」,今天的江蘇這個地方。「泰伯到了江南也斷髮文身。」大哥、二哥聽了父親這麼講,他們就講個理由離開,到江蘇那個地方去了。

  「古公臨終,令季歷請泰伯、仲雍回來。古公命終後,請泰伯、仲雍歸。喪事辦盡,泰伯請季歷即位(一讓天下),季歷不願。」照諸侯傳統,那是大兒子要繼位,現在泰伯他是老大,請老三季歷來接他父親這個王位,這是一讓天下,季歷他不願意。「再查歷史有先例(二讓天下),季歷也不願。第三以:吾之吳越,吳越之俗,斷髮文身,刑餘之人,不可為宗廟社稷之主。」泰伯就用這個理由,他到吳越那邊的風俗都是要斷髮文身。在斷髮文身是有犯罪的人,不可以再做為宗廟社稷的國主。「已經文身了,不能入主中國(三讓天下)」,以這個理由。「孟子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自古只有以夏變夷,未聞以夷變夏,狐死尚且首邱。自古沒有以外國文化治中國的,這件事很重要。今日提倡美化、歐化,真是嗚呼哀哉!」雪廬老人講到這裡就很感嘆,今天國家在提倡西洋化,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文化治外國,沒有用外國文化來治中國的,顛倒了。

  「泰伯、仲雍便離行而去」,他們大哥、二哥就離開了,「季歷於是即位為諸侯,季歷命終後,昌為諸侯。文王為紂囚禁,諸侯的身分也沒變樣」,周文王也被紂王關起來,他的身分也沒變。「到了武王才伐紂,滅殷紂王」,到周武王才伐紂。「古公大王時尚無殷紂王,而且殷正盛時」,古公亶父在世的時候,還沒有殷紂王,而且商殷正是興盛的時候。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孔子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泰同太」,國泰民安的泰同太太那個太一樣,「吳太伯的德性,至,到極處,沒法再說。」

  『三以天下讓』,「三以天下讓此句說法很多,三便是多。作三講,可依以上吾所說的三解釋。」那不一定說三次,也可以解釋很多次。

  『民無得而稱焉』。「此處的得通德」,得到的得通道德的德,「與其為人也孝弟章的仁、人不同」,這個得通道德的德。「民無德(得)而稱焉,天待人厚,好處說不出來,愈好處多,愈說不出來,佛的恩德說不出來,尚且有人說:佛與我有何恩德之有?」有人這樣講,「德到極處便說不出來」,沒有辦法講得出來。「太伯為何出走,為何再回來,為何又再走,一個字也沒有記錄。」

  「你們讀書必須於此等無字句處讀」,這是提要重點,讀書讀到這個地方就是很重要了。「孔子之時,文風盛,一說便懂,懂詩經,一說就明白,不學詩無以言。詩必須藏有意思,以後要你們自己學,學後自己再看書,或不看注都可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從前人所的讀書很多,不知跟從哪一家是好,恐怕會被注子困惑。只要讀了再讀,便有智慧,有智慧可以謀斷(智斷慧照),有經驗閱歷便懂得。參禪全在自悟,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自己悟了才是自得。」

  「吾能不能講第二遍,不可靠,雖然命在呼吸之間,但是也不能趕,必須聽明白。其實《論語》就如佛經,懂一、二句便有受用。」

  「泰伯篇很複雜,教學都有簡單法,所謂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吾講書不注重訓詁,注重在有用處。」

  「這一章再略說一下,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泰伯的德性到了至極處。孔子說這有什麼用意?」孔子說這有什麼用意?「泰伯的父親古公亶父,那時還是一個邊地的小諸侯,但是學問、道德都好。他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季歷,這三人也都好。這還不算,老三季歷生子名為姬昌,古公一有孫子以後,就知道這位孫子後來要興起周家了(不是稱王而是諸侯)。讀書在於增長道德,會辦事,不只是會作文章而已,你們有古公這種眼力嗎?你們同學後來如何,為什麼看不出來?至誠之道,可以先知,你們沒有這個見識,你必須學到一見人便知這個人如何。」要學一看到人,就知道這個人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學會看人了。

  「《論語》也有分類,有關仁、禮的都分在這一篇。懂這個道理,看他的動作就可以知道,你看對了,但是多年後又不是如此,這是因為他改變的緣故,萬法無常,有人由好變壞,有的壞人變好。古人有信天命,有人不信天命,下生以來的行動是天命,若是順其自然,天命就贏了。還有人會造命,不聽天命,人力勝天,若是人造命能靈,那天命就不靈了。人為三才的中心,俗話說:做善添十年壽,損德減十年壽,不懂造命的人,隨著十二因緣流轉,就沒辦法了。若懂得還滅門,會造命,天命就不可靠。」

  「古公亶父眼力好,說第三子所生的兒子能興我周家。古公觀察會看,泰伯也會聽。吾所講雖不好,但所講的為經,你們是不是聽得懂,若真懂,三十年後就大變樣,若不懂也比不聽的人好。」雪廬老人講,聽《論語》聽不懂,比沒有聽好,聽懂就會改變了。「長子泰伯聽說他的姪子將來會興周,心中明白,就向父親辭行,因為他一聽就知道他父親對將來的看法是如何了。會說不如會聽,所以佛說經,先說諦聽、諦聽,要聽旨趣的所在。但是還有證與不證,全在於人。仲雍看他兄長的行為,他也會觀察,大哥辭行,將來繼承諸侯位的不就是我嗎?他會思索,也向父親辭行了。這兩人並不是開門就走了,為人子要出必告,反必面,對朋友還不可以不告而別,何況是父母!」

  「兩人辭行後,這位老三就呆板不知道嗎?因為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還必須有人侍奉父母,所以他不能走。這四個人都是不得了的,我們不能比。講這個,要在善於觀察聽話,你們必須在這種地處學,難道逃走就是至德嗎?」這個地方,我們要仔細去學習了。

  「三以天下讓,周為小國,如何說以天下讓,泰伯讓天下?泰伯那時還身處在小地處,必得是自己所有的才可以說讓,如何能說讓?」自己有了給別人那才說是讓,自己還沒有怎麼能說是讓?但是這個話是孔子所說的,讓是孔子所說的,不是泰伯他自己說的。「這句必須特別注重是孔子說。孔子是周時的人」,周朝末年那個時代的人,「周武王時才有天下,孔子離武王已經很久遠了,周已經數百年後才有孔子,孔子生於周的末年,這個時候說三以天下讓,這天下指的是眼前的周天下,這塊土地曾經經過三讓。這個天下其來有自,也不必強求當初的歷史,天下是本地風光,不必打官司。例如說:這把扇子,曾經三人製造才送給我的。這也是說扇子完成的事。」

  「民無得而稱焉,這句照映至德。小德、大德都可以說說,至德就不能講了。例如天的德為至德,孔子是至聖先師,這都不能講。有人歌頌大哉孔子,先知先覺,至德莫能名焉,無法講。大哥、二哥為什麼要走,至始至終都沒有說出來,父親沒有說,兒子也沒有說。」

  「我們必須會學,學佛全在變心,壞心變為好心。其次是改過,諸惡莫作。改過改不了,要用心改,這好不容易,應如何辦?用以楔出楔的辦法,若改不了,再為你添加東西用楔出楔,必得眾善奉行,只要做善就可以了。因為你的惡改不過來,才要你做善,不去思惡」,往善的方面去發展。「有了善,善也要再去掉,不思善。現今的人是不思善,只思惡,證得真空才能夠無善惡。所以必得用善去惡,否則過惡很難改。善能證果嗎?善有善報,做十善業生天,卻不能出離三界。道德好到民無得而稱焉,那善惡都沒有了」,這是至德。

  「恭而無禮則勞,出門必得相告才能出門,這是禮節,周家三位兄弟都注重德性,老三不走也是禮」,老三沒有走也是理,不能全部走光。若老大不走留下來,「就必須承繼王位,再來就必須是老大的兒子繼位,可能是泰伯的兒子不能興周。你們若不學禮,儒家就入不進去,學佛以後知道正法時期是戒成就,所以到像法就有教外別傳,戒就是禮。」

  好,「泰伯篇」第一章,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