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O二集) 2019/9/20 無錫 檔名:WD20-037-0302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先進篇〉第二十三章第二段。
我們上次學習到,「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這段等於經的正宗分。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第二段: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一句一個樣,一段一個樣,沒有重複的文在其中,而且一脈到底。以下第二大段分三小段三個樣。」
『子路率爾而對曰』,「子路率爾而對曰,率在釋文上有作卒(音醋),卒就是未經考慮,突然間就說。若說子路向來直率,未免太浮躁。又說子路急急忙忙起來就說。又有人說,沒有起來就說。這都是多加的。」雪廬老人講,有一些解釋是解釋子路當時說話的情形,這個都是多加上去的。「《禮記》云:唯而不諾,若說子路急急遽遽就起來回答孔子,那是對老師很謙恭,很好。後人批評子路的是非,都不對。子路是直率的個性,孔子有問,子路匆匆忙忙答覆,有何不對?對是以下對上說話,子路說什麼?」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千乘之國,一千輛兵車的大國家,像齊魯的大國找不出幾個。子路一開口就說千乘之國,必須注重這一句。攝乎大國之間,夾於大國之間,國家出亂子都在鄰國,中國打戰,多與俄國,跟美國就少,地理不方便的緣故。居家也是如此,所謂親朋遠來香、鄰居高大牆,朋友數、斯疏矣,必得有點空間。千乘大國夾在兩個大國中間」。
『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加之以師旅,兩個大國對我們增加師旅,大軍曰師,略小的軍曰旅」,師就比較大,人數比較多;旅就是人數比較少,比較小。「發動小軍隊或大軍隊來加害我們的國家,這就不安定。不但不安定,因之以饑饉,因,又也」,又因為這樣。戰爭不但帶來國家的不安定,因為這樣也會遭遇到饑饉,缺乏糧食。「饑饉,年景收成不好。一年荒,二年荒,百姓受不了。外面有兵打戰,國內又無食物。一打戰,兵有糧可吃,沒糧食的百姓多,國家更不行。」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如此,由去幹,比及三年,比,《說文》,近也。」《說文》講,比是近也,接近的近,近也。「近及三年(現今不採取此種說法)」,現在不採這樣的說法,「下段也說比及三年」。比,比較的比,「比,案驗也(採取此說)」,採取檢驗、案驗這個說法。「辦政治者都懂得,從前天子巡狩,如今是派委員到各縣監察,如今是不定時」,到各地方去巡察,「從前有一定」,現在沒有一定的時間。古時候有一定的時間,天子派大臣到各地巡察(現在講考績),看看各地的官員在地方上政治辦得好不好。所以,「三年一比,一到三年要大比,考察三年所做,或升或降,一個個比較,升或調不能隨便」。這是考察他的績效辦得好不好,辦得好,要升官;辦得不好,或者要降級,或者要調職,一個一個比較。這個也不能隨便升遷或者調職,所以要慎重去考察。「幹了三年,要三年大比,考察驗收所辦的事,看看成績。可使有勇,注重可字」,可這個字。「可以叫老百姓都有勇氣,沒吃的,大國圍著,百姓更振奮起來。在危急的世代,子路去幹,不但使百姓有勇,且知方也,政治的軌道絕不能亂來,例如親上事長,孝悌忠信都不能亂來。」
『夫子哂之。』「說完了,夫子哂之,微微一笑,如俗話說的冷笑,汝以為何如?」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求爾何如?』「夫子一哂之」,夫子一微笑,「文章又變了,大家都不敢說話了。孔子才說求,爾何如,指著冉求叫。大概他們坐在一個席上,不說不行了」。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六七十,或五六十,還不到百里」,還不到一百里地,這個地區不到百里。「前面子路是說千乘之國。子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有父兄在;冉求問聞斯行諸,孔子答: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由兼人。」上面一章我們有學習過,弟子問同樣一個事,孔子回答不一樣,因為對象不同。子路問孔子,聽到什麼事就馬上去做嗎?孔子回答,有父兄在,應該先跟父兄商量再去做。冉求也同樣問聞斯行諸,孔子回答聞斯行之,馬上去做。因為冉求求也退,他就比較退縮,遇到事情太過於斟酌;子路他是很積極的、很有衝勁的,所以夫子回答他們兩個都不一樣。
「比及三年,冉求說,我要在那裡幹,等到三年大比之時,可使足民,可以叫人人有吃的。民生主義要緊,先足民,再足食,再教育,求死不都遑了,何來的餘暇治禮樂?」這個就是民生問題是首先要解決的,人民都沒有吃的,那其他都不用談了。沒有得吃哪有辦法去辦教育?都快餓死了,求死都來不及,哪有時間來治禮樂?這個就做不到了。就如同我們佛門講的「法輪未轉食輪先」,食輪有了、足夠了,大家才有心情、才有時間來聽經聞法。儒釋道實際上是一樣的道理。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禮樂我辦不到,要等後來的君子來辦。」
「這段兩謙、一不謙」,有兩個是比較謙虛的,一個是不謙虛的,「方六七十等是一謙,禮樂以俟君子是二謙」,第二個謙,謙虛的謙。「可叫足民,這是不謙。這可字很重要。」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赤爾何如』,「公西華也不說話,孔子叫說:赤,爾何如,公西華你怎麼樣呢?」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
「對曰,第三位更難,答的不與第一、二位相同。」
「非曰能之。我要說:我不是說能這麼辦,只是談志向而已。願學焉,願學著辦。願學什麼呢?宗廟之事。祭祀是國家大典,所以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宗廟就是太廟。如會同,或是會同的事,會同是諸侯見面,不在宗廟,另外築壇,兩國在盟壇見面。有大小會同,兩國見面為小會同,若齊桓會諸侯,會若干國家就是大會同。會同時必須有儐相,替國君說話,如閵相如在澠池之會當相,又如夾谷之會孔子為相。大會有大相,小會有小相,祭祀則無相。」
『端章甫』,「端章甫但穿的衣服不一樣,在朝廷、祭祀的衣服有一定的禮服,會同也有禮服,但比較簡單。禮服各代都不同,很難考證,如平劇中的張飛、趙雲所戴的帽都有名字,都不同。朝會、祭祀戴冕旒,會同時戴皮弁,考據有種種衣冠法,我們不懂,可以不了了之。」
「端章甫,禮服的總名。端者,開端。衣冠等皆必須整整齊齊。端代表衣服,章甫代表帽,這是殷代的名稱。若周朝的帽較小,會同必須穿這種禮服,如今,軍人有軍裝,法院也有服裝,文人則穿得不中不西。」
『願為小相焉』,「願為小相焉,穿上禮服,可當小會同的小相,大相還當不了。這是謙到底。孔子說:赤也可以束帶立於朝,又如子華使於齊,乘肥馬等,公西華懂禮貌」。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二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莫春者。春服既成。】
「以上三段,為第二大段。下文一段,又有變化,為什麼?因為四個人有所不同,曾皙不和這三人同坐,因為這一天可以隨意。曾皙在鼓瑟,所以不坐在一處。」
好,今天我們先學習到這段,下面的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